-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
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这个说法很有意思。“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中两个“定”字的意思不一样。第一个“定”是“测定”的意思。古人用什么来测定水位深浅呢?浅水用棍子一戳就知道,水深千百尺的大江大海如何测?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古代的船上有这种东西,是船锚的前身,叫做“碇子”或“椗子”。“定”“碇”“椗”,应该是同一个东西。写法不同是因为做“定”的材料不同,用石头做的叫“碇”,用木头做的叫“椗”。
我们从考古实物上,似乎看到了惊人的“巧合”。1983年出土于福建晋江县深沪湾的宋代椗子,椗材是褐黑色的铁力木,长7.57米,两头宽分别为37厘米和32厘米,和古代的斗大小相当。椗上有铁箍的锈迹,宽7厘米。考古人员说,铁力木虽然质地坚密似铁,但毕竟是木,又要长期泡在水里,铁箍是为了增加整体强度、防止木材断裂安装的。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
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传说当年郑和下西洋,船队经过泉州湾时,适遇台风,一时浪涛激涌。郑和立即下令将一根“镇海针”投入海中,风浪顿时平息。这个传说的缘起,是因为当地浅海处有一根巨大的锚杆插在泥里,涨潮的时候不见,落潮的时候才可见。传说讲的其实就是郑和随机应变,下令抛锚,化险为夷。海船遇到台风,靠谱的做法是找个安全地方抛锚。民间把郑和神化了,抛的锚也就化身为“镇海针”了。
不得不佩服写出“定海神针”的这位作者的想象力:因为是棍子,所以能测水深;因为和水有关,所以先归大禹管,后归龙宫管,而龙宫又是号称藏宝的地方。作为全书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这样被安排出不凡的来历。这真是作家匠心独具的功夫。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位作者,恐怕和海洋、水运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不要说古代,即便是现代,海船上的各种工具,恐怕一般人也多不认识。只有见过这种东西的人,才编得出这样的细节。
(取材于李天飞《李天飞讲西游·第三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一句中的“定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第三段中“惊人的‘巧合’”指的是什么?请简要概括。
3.下列为“材料一”所拟的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指代不明。文中说“用一根绳子拴上重物,扔到水里,然后拉上来量绳子的长度”。B选项中的通过测量其长度中的“其”指的是定子,而不是原文中的绳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选项中代词的指代内容发生错误。
易错点
选项C中“增加了使船只在水面上停稳的功能”这句话在原文没有直接的表述,容易让学生误以为是无中生有。
正确答案
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极为相像:大小形制(或“)一致,都有箍,褐黑色、质地坚密似铁的铁力木与乌铁的颜色质地很相似。长度、粗细、形状”
解析
考查概括内容要点。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回答的是找出“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和“《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的相同的或相似的地方。然后在描写二者的第一段和第三段找出三个点(即长度、形状、颜色、质地等方面)进行归纳概括。概括内容要点时应该分条回答,不要遗漏要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题干要求,即“巧合”指什么和什么的相同或相似之处。然后再描写《西游记》中的金箍棒的第一段和描写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的第三段找出它们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概括。
易错点
要找出二者的相似点并不难,可考生容易把“长度、粗细、形状”这一类分成三类来回答,这样就是遗漏要点。再者只会找出特点,而在组织答案的时候容易忘记答题时首先要概括题干,即“惊人的‘巧合’”指的是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西游记》中对金箍棒的描写极为相像,这样又丢了总概括的1分。
正确答案
解析
所拟标题要能概括材料所给的内容。从原文来看第一段介绍金箍棒,第二段可以抓住关键句“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 第三段的关键句“这样看来,金箍棒简直就是这条椗子的翻版啊!”,第四段关键句“有一个民间传说,更加强了金箍棒和椗子的联系”,特别是最后一段的“作为全书最重要的道具,金箍棒就这样被安排出不凡的来历”。总结四段中关键句的关键词“来历、椗子的翻版、和椗子的联系、被安排出的来历”可以判断材料讲的是《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是从生活中的椗子想象创造出来的,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快速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也可看做关键句,分析关键句来判断材料的中心,即可迅速概括所讲的内容,再比较分析四个选项,从而判断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C选项容易误导考生。原文讲述了神话传说,考古发现以及民间传说,容易让考生误解为金箍棒的演变 。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4—6题。
材料二
《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本领非凡,出神入化。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有一句俗话叫“猢狲没棒弄”,立时威风大减,活画出他那嗒然若丧的神态。可见这根棒非同小可。
自古英雄都有自己爱使的一件兵器,得心应手,所向披靡。关云长的刀,李逵的斧……哪里数得尽!但是却单单让孙大圣选取了一根“金箍棒”,端的是何缘故?它到底是什么样子?是像今日戏台上镀镍的金光闪闪两头有箍的圆棍儿一条吗?这个棒究竟是什么呢?它果真是东海龙宫中的“定海神针”吗?
所谓“金箍棒”,“金”就是黄金、金属,“箍”就是两头有箍。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吗?我曾考证过,“金箍棒”原本是“荆觚棒”。“荆”是一种荆条,这个东西最坚最硬;“觚”是觚楞,意思是棱角。中华最古的兵器叫做“殳”,就是用这种荆条做成的八角棒。这就是最早的荆觚棒,跟“定海”其实没什么关系。
为什么孙悟空的金箍棒又能降妖除怪呢?这跟桃木有关。古人认为桃木是辟邪的,现在我们过年贴的春联,最初的原型就是挂在大门左右的两根桃木棒,做成荆觚棒的样子,用以驱邪避怪。荆觚棒在民间传说中讹了音,才变成了“金箍棒”。
这还跟《红楼梦》有点联系。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刻着“除邪祟”,说到这儿,大家可能就明白了,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辟邪。有趣极了,这属于我们的民俗学问。中华民族有许多独特的风俗习惯,其中包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小说里面离不开民俗,我们重视、欣赏“四大名著”,原因复杂得很,但可以归结为一句话:一定要加强对我们中华民族基本的理念、知识、道德、观念的了解,然后再读这四大名著,就会左右逢源,更加明白其中的文化内容。
(取材于周汝昌《金箍棒的本义》)
4.根据“材料二”,下列关于金箍棒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5.下列对“材料二”中加点的词语,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6.“材料二”中的“猢狲没棒弄”是歇后语的前半句,下列是其后半句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全都”有误;
C.“有了箍,金箍棒就不结实了”有误;
D.“从金箍棒演变而来的”有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选项:在原文中找到与之对应的段落或句子,第一段中表述是“可他一旦丢失了金箍棒,任凭有天大本领,也难免赤手空拳之忧,只落得垂头丧气”是一种可能而不是必然,选项中孙悟空本领“全都”在金箍棒上是错误的。
C选项,金箍棒到底有没有箍,作者只是是怀疑,没有下判断:“这就出现疑问了:那么厉害的一个棒还得靠箍,这个棒还结实么”。
D选项,原文是说“贾宝玉的通灵宝玉和孙悟空的金箍棒是一个老祖宗分下来的,大小不同,作用一致”。并不是金箍棒演变为通灵宝玉。
易错点
A选项容易混淆考生。选项中把金箍棒的作用扩大为孙悟空有非凡本领的唯一必要条件,如果不注意“全都”二字,就比较容易选错。
正确答案
解析
B.“丧”读“sànɡ”,意为失去;
C.“辟邪”的“辟”读“bì”,意为排除,“辟谣”的“辟”读“pì”,意为驳斥;
D.形容做事得心应手,非贬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猴子耍棒子。
易错点
考生可能对B选项这个成语不是很熟悉,容易判断失误。
正确答案
解析
了解相关的歇后语。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歇后语有一定的积累,并能结合文意来判断。
易错点
A、D两个选项容易让考生和猴子的特性联系在一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5题。
子墨子言曰:“今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皆欲修保而勿失。然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是何故也?是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使能为政也。”
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今王公大人之要务在于众贤。曰:“然则众贤之术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欲众其国之贤良之士,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士将可得而众也。”古之圣王之为政也,言曰:“不义【甲】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是以国之富贵亲近者闻之,皆以失其所恃而为义,而国之远者闻之,皆以上举义不辟远而为义。逮至远鄙郊外之臣、门庭庶子、国中之众、四鄙之民闻之,皆竞为义,则国之贤者众矣。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
古之圣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国之贤者,高与之爵,厚与之禄,重与之令。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重,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今王公大人亦欲效古人,以尚贤使能为政,然高与之爵而禄不从也。夫高爵【乙】无禄,民不信也。民不信,岂能亲其上哉?故先王言曰:“贪于政者,不能分人以事;厚于货者,不能分人以禄。”事则不与,禄则不分,天下之贤人将何自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哉?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王公大人尊此,以为政乎国家,则赏必不当贤,而罚亦必不至暴。苟赏不当贤而罚不至暴,则为贤者不劝,而为暴者不阻矣。是以使治官则盗,守城则倍,君有难则不死,出亡则不从。故圣王以尚贤使能为政。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
(取材于《墨子·尚贤》)
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10.例:有能则举之( )
11.例:事则不与( )
12.根据文意,如果在文中【甲】【乙】两处分别加入虚词,意思正确的一项是( )
1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14.请把最后一段中画线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15.文章结尾说:“尚贤者,政事之本而百姓之利也。”墨子认为,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好处。请根据文意概括,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有哪些好处。
正确答案
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人人思贤也
解析
断句时应借助一些语言标志,如语气词“者”“也”常用在句末,所以者、也处断开;“故”作连词时一般用在句首(故当是时、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利用整齐句式(“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定赏“ 官无常贵//民无终贱” “量功”// “分禄”),可全部断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语境,整体把握语段含义;利用整齐句式和虚词标志;易处入手,由易及难;最后用翻译的方式验证文意是否合理通顺。
易错点
可能的易错点在第一句的“授之”之后。正如上文所述,这里涉及对“……者……也”句式的理解,此外还涉及对授予类动词常接双宾语的敏感性。
下列选项中的加点字,与例句中的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
正确答案
解析
A.中举;
B.列举;
C.全;
D.任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语境推断例句中的举为任用的意思,依次排除选项。
易错点
A选项的举不能翻译。
正确答案
解析
A.和;
B.偕同;
C.给;
D.随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事则不与”的“与”,是“给予,交付”的意思。这里所谓“与事”,其实就是上文所说“分人以事”,即把政事给予别人、交付别人。C项“欲取先与”的“与”意思相同。
A项“患难与共”的“与”是“和”的意思;
B项“与人为善”的“与”是“偕同”的意思;
D项“与时俱进”的“与”是“和,跟”的意思;
易错点
B选项的“与”容易误导不细心的考生。
正确答案
解析
据语境可以判断
【甲】处不义和不富语义上属于因果关系,所以选“则”,解释为“就”,整句话翻译作“(人如果)不仁义(我就)不让(他)富有。
【乙】处”高爵”和“无禄”之间存在转折关系,所以选择填“而”,解释为“却”,整句话翻译作“官位高(却)没有(相应的)俸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不义【甲】不富,高爵【乙】无禄,需要两个连词。根据答案,前者须从“则”和“且”中选择,后者须从“则”和“而”中选择。这道题的本质是在考查
①判断前后两个结构的语义关系;
②具体连词的用法;
“且”作连词时,常表递进关系,此外还可表让步(“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或并列(“四体康且直”)等关系。“则”作连词时,常表顺承、因果关系,此外还可对举以表示分句的并列等关系。“而”作连词时,可表示并列、递进、转折、顺承、修饰、因果、假设等多种关系。
根据语义,“不义”和“不富”应为因果关系,“不义就不富”,所以甲处不能用“且”,应当用“则”;“高爵”和“无禄”应为转折关系,“高爵但是无禄”,所以乙处不能用“则”,应当用“而”。
易错点
考生如果不能根据语境推断前后之间的关系,就不易选择出正确的连词。
正确答案
解析
“认为当时的王公大人不重用贤才,身边都是不肖之徒”与原文“若贤者不至乎王公大人之侧,则不肖者在左右也”不符。原文解释为“如果贤人不到王公大人的身边,不贤的人就在(王公大人的)身边了”是假设,并不是真实的情况如此。C项过于绝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划定区域,小心比对,看是否曲解词意。
易错点
如不能仔细比对,不能准确理解“若”这一文言实词的含义,就容易曲解文意。
正确答案
如果奖赏不能落到贤人身上,处罚不能落到恶人身上,那么贤能的人就不会被勉励,作恶的人就不会被阻止。因此让不贤的人治理官府就会监守自盗,让他守城就会背叛,君王有难时他就不肯献身,君王外出流亡他就不肯跟随。
解析
这句话翻译的重点是:“劝”,勉励;“阻”,阻止;“是以”,因此;“倍”,通“背”,背叛;“死”,为(君王)而死;献身;“亡”,流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按照原文逐字逐句地对译,是原文的每一个字在译文中都有着落。对句中的字、词、句要调动平时的积累,进行充分想象,如“劝”字,我们在《劝学》中学过的“劝”就是勉励的意思。
易错点
“死”的“献身”这个义项学生不太熟悉,如果不能很好地联系语境就难以翻译准确。
正确答案
重用贤能的人,可以治理好国家,使百姓获得安定、富足的生活;可以让普通劳动者有机会得到任用,才华有用武之地
解析
原文中与题干“重用贤能的人对百姓的好处”相符的句子是“贤者之治国也,国家治而刑法正,官府实而万民富”和“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把这些句子进行分析和补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在原文中找到答题区域,然后进行归纳概括。一般情况可以分两个部分来回答,题干要求回答对民的好处,就需找到和民相关的段落,这样就可以明确答题范围在第二和第三段,然后进行归纳概括即可。
易错点
对第三段中的“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所表达的思想考生不易进行转换。
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周雅【3】何曾专美!
注释:
【1】晋师胜淝上:指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淝水之战”。前秦的苻坚以百万之师犯晋,东晋谢安指挥八千军士在淝水抗击,并大获全胜。
【2】李纲:北宋末、南宋初的抗金名臣。
【3】周雅:指《诗经》中赞颂周宣王战功的诗篇。
16.下列诗句中的“鹤”,与“夜闻数声鸣鹤”中的“鹤”所表达的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17.前人评这首词:“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作者写“淝水之战”有何用意。
18.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古诗文中经常会写前代的人和事。刘禹锡《陋室铭》中的“ ① , ② ”,是以古代明贤自比;杜牧《泊秦淮》中的“ ③ , ④ ”,用陈后主荒淫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统治者;陆游《书愤》中用“ ⑤ , ⑥ ”两句,既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意,更抒发了报国无门的慷慨悲凉。
正确答案
解析
“夜闻数声鸣鹤”一句暗含典故“风声鹤唳”,淝水之战中,晋军大败秦军,秦军在逃亡过程中,听到风声和鹤鸣,误以为晋军的追击,于是拼命逃亡,晋军取得了淝水之战的胜利。形容惊慌失措或自相惊扰。
A选项中,鹤喻指的是隐士;B选项中,闻鹤唳而心惊形容听到鹤鸣而惊慌,与题目诗句意境相同;
C选项中,黄鹤指昔日仙人的坐骑;
D选项的鹤与猿一起,表现孤寂和凄凉的心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明确词中的鹤是指什么,然后依次排除选项。主要运用联想的方法来判断鹤在具体的诗句中的含意,如A选项,可以看它出自《诗经》,联想我们学过的《诗经》的文章中的动物会隐喻什么;D选项中可以看作者,林逋称“梅妻鹤子”,从中就可以判断鹤当代表的寓意。
易错点
C选项,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诗句,更容易混淆不细心的学生。
正确答案
这是一首咏史怀古诗,作者借用“淝水之战”这个典故是为了借古讽今。词的上片主要写战争,有利的地势和出色的将士,地利与人和兼备,最终以少胜多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同时劝谏统治者,不要满足于目前的战功,而要继续抵抗,以此劝谏统治者要力主抗金,凭借南宋的地理优势、抗金勇士和历史经验,一定可以击退侵略者。
解析
做此题要注意参考注释,其一:李纲为两宋之交的爱国将领,力主抗金;其二:《周雅》为赞颂战功的诗篇,并结合词中“何曾专美”一句,表现对战功的赞美但同时希望统治者不要专美于目前的功劳。其次要审清题干,“于宋廷有良史之鉴也”这句中的鉴为借鉴的意思,可判断为咏诗怀古诗,然后这类诗主要运用的手法就是借古讽今。考生做题时只要多方观察,就不难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诗歌鉴赏中有注释的需要特别关注,然后要掌握一些常见的诗歌类型和相应的表达技巧。
易错点
考生组织答案时容易忽略分析诗歌本身部分。
正确答案
①南阳诸葛庐;
②西蜀子云亭
③商女不知亡国恨;
④隔江犹唱《后庭花》
⑤出师一表真名世;
⑥千载谁堪伯仲间
解析
解答此题要求在能背诵的基础上理解文意,才能根据提示填出正确的诗句。①②空要 注意后面的提示:古代明贤,回忆《陋室铭》中写到古人的句子。③④空要注意后面提到的亡国,迅速搜索《泊秦淮》中和亡国有关的句子。⑤⑥空要注意关键词诸葛亮,找出《书愤》中描写到诸葛亮的诗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回忆整首诗或文章,然后根据提示锁定文章段落或诗句,最后需准确的书写正确。
易错点
字的正确书写,《后庭花》考生会遗漏书名号。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9—24题。
乡魂
一
倘若你生长在故乡,那份乡情乡恋牵肠挂肚自不必说;倘若你出生在异地他乡,你对它的印象与情感都是从长辈那里间接获得的,对故乡,你又是怎样一种感觉?
数年前,我应邀与几位作家南下访游,依主人安排,途经宁波一日。车子一入宁波,大家还在嘻哈交谈,我却默然不语,脸贴车窗,使劲向外张望着,好像急于想抓住什么,好跟心里的故乡勾挂一起。此时我才发现心里的故乡原是空空的。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面对祖父与父亲的出生地,为何毫无感应?
啊,故乡原本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籍贯!
我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第一次。我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但我不知道与故乡的情感怎样接通。好似一张琴闲在那儿,谁来弹响?怎么弹响?
二
下车在街上走走,来往行人的宁波话一入耳,意外地有种亲切感,透入心怀,驱散了令我茫然的陌生感。
我很笨,一直没从祖父和父亲那里学会宁波话。但这特有的乡音仿佛是经常挂在人们嘴边的家乡的民歌,伴着我的童年、少年。那时,来串门看望祖父的爷爷奶奶们,大都用这种话与祖父交谈。父亲平时讲普通话,逢到此时便也用这种怪腔怪调插言谈话,好像故意不叫我听懂,气得我噘起小嘴抗议。那些老爷爷老奶奶们便逗我,哄我,依然还说那种难懂的宁波话……这曾经让我又气又恨的宁波话,为什么此刻有如施魔法时的咒语,一下子把依稀的往事、把不曾泯灭的旧情、把对祖父与父亲那些活生生的感觉,全都召唤回来,逼真地如画一般地复活了?
在天童寺,一位老法师为我们讲述这座古寺的经历。他地道的宁波口音,使我如听外语,全然不懂。我便仔细去端详这法师的仪容,竟然发现他与祖父模样很像:布衣布袜,清瘦身躯,慈眉善眼,尤其是光光的头顶中央有个微微隆起的尖儿。北方大汉剃了光头,见棱见角,或圆或平;宁波人歇顶后,头顶正中央便显露出这个尖儿来,青亮青亮,仿佛透着此地山水那种聪秀灵气。我觑起眼睛再感觉一下,简直就是祖父坐在那里说话!
祖父喜欢用薄胎细瓷的小碟小碗吃饭。他晚年患糖尿病,吃米都必须先用铁锅炒过。他从不叫我吃他的饭,因为炒过的米少了养分。宁波临海,这里的人吃起海鲜精熟老到。祖父吃清蒸江螺那一手真叫空前绝后,满满一勺入口,只在嘴里翻几翻,伴随着吱吱的吸吮声,再吐出来便都是玲珑精巧的空壳了。每次吃江螺,不用我邀请,祖父总会令人惊叹又神气十足地表演一番。然而,祖父,如今你在哪儿呢?我心头情感一涌,忽然张开眼睛,想对老法师大喊一声:爷爷!
奇怪,祖父是在我十岁那年去世的,三十年过去了,什么缘故使我隔着岁月烟尘,如此动情地呼叫他呢?
是我走到故乡来了,还是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
三
前两年,我去新加坡参加一个会议。忽有十几位上了年纪的华侨同胞到宾馆来访,见面先送我一本刊物,封面上大大地写一个“冯”字。原来是此地冯氏宗亲会的成员。华人在海外,组织各种同乡同族会,彼此守望相助,可剖肝胆。每每同乡同族人有了难题,便一齐合力解助;若同乡同族人有了成就,也同喜同贺。一位冯姓长者对我说:“你是咱冯家的骄傲啊!”
我看见坐在侧面的一位老者,清瘦,文弱,似曾相识,心有所动,问道:“您家乡在哪儿?”
“宁波。”他一开口,便带着很重的乡音。
我听了,随即说:“我们五百年前是一家,我老家也在宁波。”
他马上叫起来:“现在就是一家,我们好近呀!”随即急渴渴向我打听故乡的情形。
多亏我头年途经故乡,有点见闻,才不致窘于回答。他一边听我讲,一边忽而大发感慨:“全都不一样了,不一样了……”忽而冲动地站起来,手一指叫着:“那是我去捉过鱼的地方!”然后逼我讲出更多细节,仿佛直要讲得往事重现才肯作罢。
这老乡情不自禁把座椅挪到我身前,面对面拼命问,使劲听。可惜我只在故乡停了一天,说不出更多见闻。但我发现,我随便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式样、蔬菜的种类,他也都视如天国珍闻,引发他一串串的问题、感叹或惊叫。他脱口吟道:“ 。”我感到故乡伟大而神奇的力量,它像一块巨大的磁石,牢牢吸住一切属于它的人们,不管背离它多久多远。
我怕冷落了他人,才要转换话题,那些人却笑眯眯摆手说:“不碍事,你再给他多讲讲吧……”
他们高兴这样旁听,直听得脸上全都散发出微醺的神气,好像与我的这位老乡分享着一种特殊的幸福,那便是得以慰藉的乡恋。
此时我多么像在家人中间,张张陌生的面孔埋藏着遥远的亲切。我想象着在哪里曾与他们相关相连,唐宋还是秦汉?我想起在黄河边望着它烟云迷漫、波光闪耀的来处,幻想着它万里之外那充满魅力的源头。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
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
(取材于冯骥才的同名散文)
19.下列对作品内容的理解,最正确的一项是( )
20.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恰当的一项是( )
21.下列文中画线的词语中,加点词的运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22.本文第一部分中,作者为什么强调自己不是“回”故乡,而是“来”故乡?
23.本文第二部分中详细描写了天童寺的老法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24.本文结尾写道:“有着共同源头的人,身上必定潜在着一个共同的生命密码,神秘地相牵。”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作者不是对故乡产生了怀疑,而是“我对自己产生了怀疑”。
B选项,“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不完全一致;
C选项,看见了故乡的景致想起了祖父,又因为想起了祖父,“故乡已悄然走进我的心中”,正确。
D选项,作者并不是随意杜撰见闻,是“说不出更多见闻,随意扯些街道的名称、旧楼的样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每一个选项的内容放到原文相对应的段落或句子中去仔细辨别,要特别注意一些词语的变化。
易错点
B选项的“格外好听”与原文“有种亲切感”语义上比较接近,考生容易混淆。
正确答案
解析
A选项出自唐朝宋之问的《渡汉江》,大意是说距离家乡越近,内心就越加恐慌,即使碰见家乡的来人,也不敢询问。明显与文章内容不符。
B选项出自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大意是说我仍然眷恋故乡的水,陪伴着行舟万里。联系前后文,并没有提到故乡的水,与文章内容不符。
C选项出自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大意是在感慨国家危在旦夕入飘落的柳絮,自己的身世如同大雨中的浮萍。与文章内容不符。
D选项大意是说现在我客居异乡,看见了故乡的人,想起来往日的事情,与文章内容相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仔细理解原文的语言创设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易错点
B选项具有干扰性,因为这位老乡和作者都是远离故乡之人。
正确答案
解析
A、C、D三个选项中的加点字(肠、肚、肝胆、血脉)都是运用了比喻义来表达词义,B选项不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比较排除法。
易错点
考生容易从词性方面去分析,就难以找到区别。
正确答案
“回”是指曾经在故乡生活过,而“来”指的是第一次到故乡。“来”体现出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和毫无感应,为下文描写对故乡的感情的转变深化埋下了伏笔。
解析
作者来到故乡,对故乡的景色毫无感应。“第一次”点出作者第一次来故乡,“毫无感应”、“只是我的一个符号”点出了作者对故乡的陌生。“渴望与故乡拥抱和共鸣”体现了作者想要对故乡多些了解,才有了第二、第三部分情感的转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首先从语义上区别两个字,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特别是这句话在文中的位置。
易错点
答题时容易遗漏要点。
正确答案
文中详细描写了老法师的地道宁波口音,呼应了上文对童年时听宁波话回忆;描写了老法师的仪容,与祖父极为相似,引出了下文对爷爷的深切怀念。表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情感,从陌生、隔膜到亲切、认同的转变,为下文抒发自己对故乡的热爱做铺垫
解析
本文分别描写了老法师的口音、外貌。这两点又让作者联想起了幼年对乡音的回忆和对祖父的思念。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理解题干要求,确定得分要点。第二部分位于选文的中间部分,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来考虑答案,内容应和祖父有关,结构上应是承上启下的作用,再结合作者的情感即可完成此题。
易错点
答题时只考虑作用,而忽略了应结合文章具体内容分析,如只回答承上启下,却没有分析承上文的哪个内容,开启下文的哪个内容。
正确答案
这句话的含义是:有共同的民族文化的人,内心一定有共同的民族情感,能够相通、共鸣。
解析
这句话呼应了上文素不相识的宁波老乡见到了家乡来人时的亲切。虽然是陌生人,但是很亲切,原因是有着共同的故乡。“同种同族,同乡同姓,有一种血脉相通的源头感”点出了这个源头是民族,血脉相通,点出了同民族的联系。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这句话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所以首先要找到这句话中具有比喻义的词语的本体是什么,如“源头”指的是民族、故乡;“共同源头”就是相同的民族;而“共同的生命密码”则是共同的文化也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情感。找到之后把句子串联起来答案就出来了。
易错点
语言啰嗦。
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
25.高三学生小李非常热爱文学,语文考试成绩却一直不理想;他对英语兴趣一般,但考分却总能名列前茅。对报考大学时选择文学专业还是英语专业,小李犹豫不定。作为他的好朋友,请你为他提一些有帮助的建议。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本题考生可以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进行分析,可以建议选文学专业,也可以建议选英语专业,但要求考生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也就是题目中所说的建议,然后对其观点进行分析,阐述理由。考生在答题时应注意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于是“劝说”、帮助小李决定专业命运这一人生大事,所以在语言语气上一定要得体,不能太强硬,也不能太随便。而在思路上题目给的很明确。语文是成绩不好但有热爱,英语是成绩很好但兴趣不足。因此基本要围绕“成绩与兴趣”这一话题展开叙述,向长远看,这便是“现实与理想”这组关系的变体。如果想让小李要在年轻时追逐梦想,学习不爱的专业会非常痛苦,则选择文学专业。如果想让小李也要担心现实,可以将文学作为自己的爱好,则选择英语专业。选择没有对错,关键在于作者的叙述。
易错点
考生容易陷入枯燥的分析,而不会利用事例、引用对比等方法使得说服力更强。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7—8题。
材料三
金箍棒是《西游记》中孙悟空使用的武器,同猪八戒的钉耙、沙和尚的宝杖、唐僧的袈裟一样,是身份与性格的重要标记,更是一个具有多重象征意义的文化符码。
金箍棒源于大禹治水的传说。大禹作为治理洪魔的英雄,其行为体现着为天下太平而牺牲的精神,这说明金箍棒本质上蕴藏着定乾坤、安天下的天性,体现着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这决定了它向善的价值取向。
其次,金箍棒全名“如意金箍棒”,体现着中华文化中万事如意的心理诉求,也暗示了对自由的渴望。孙悟空是一个石破而生的自然之子,他天生的自由个性与金箍棒相结合,使他获得了话语权,要与玉帝争天庭,表达了当时的人们要求自由、反抗专制的愿望,显示了自由精神的宝贵。
此外,被唐僧收为徒弟后,孙悟空运用金箍棒,一路除妖伏魔,这时的金箍棒转变为除暴安良的手段,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法宝。
金箍棒是孙悟空的法宝,而套在他头上的紧箍却是他不得不接受的一件令他苦恼的法器。两件器物集于一身,一个张扬自由精神和世俗欲望,一个束缚自由,压抑欲望,两股相反的力量同在一体。作者为什么要构思出这么一个限制自由个性的法器呢?从作者的态度看,他对反叛与自由精神的颂扬是有所保留的,他意识到无限制的权力与欲望膨胀会扰乱社会秩序,会动摇社会基础,金箍棒的威力不应无限放纵,而当受规约。于是他巧妙地设置了“紧箍咒”,借唐僧之口管束住了孙悟空。
“既有棒,何有咒?”这恰是《西游记》的深意所在,作者通过金箍棒和紧箍咒这对相辅相成的象征符号,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考:个人自由和权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滥,应当受到限制。
归根到底,棒咒同体的设置,主要反映了中国文化的主导意识——“和合”文化意识。中国文化讲求中和、国泰民安、天下太平,强调多元的和谐、异质的协调、对立的消解。“金箍棒”和“紧箍咒”二者的运用都要有一个适宜的度,才能有和谐社会,太平盛世,这符合中华文化的总体价值取向。
(取材于杨中举《金箍棒与紧箍咒:一对多重文化象征符码》)
7.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8.关于金箍棒的起源,“材料一”与“材料二”作者观点不同。你赞同哪种观点?请根据以上三个材料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解析
A.“武器”有误,应为“金箍棒”。答题区域在第一段,原文中说的武器是金箍棒,而不是所有武器,所以A选项偷换了概念。
C.“反映了他对自由的矛盾态度”与文意不符,是无中生有。原文是说“作者通过金箍棒和紧箍咒这对相辅相成的象征符号,表达了一种辩证的思考:个人自由和权力欲望不可任意泛滥,应当受到限制。” 反映的是作者对自由的思考,而不是孙悟空的。
D.“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有误。“既生瑜,何生亮?”的意思是“既然有我周瑜在世,为什么老天还要一个诸葛亮啊?是主人公对自己的才华比不过诸葛亮的一种叹息。“既有棒,何有咒?” 表现的是作者对个人自由和适度节制的理性思考,因此“表达了相同的情感”有误。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找到原文中对应的段落和句子,仔细分析,特别注意张冠李戴的误区。
易错点
A、选项考试容易忽略武器指的是金箍棒,不细心的同学很容易不注意。
正确答案
【示例1】赞同“材料一”的观点:金箍棒源于“椗子”。从外形上看,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吻合;从旁证上看,有民间传说将“椗子”与“镇海针”联系起来;从文化内涵上看,金箍棒起源于“椗子”,与大禹治水的传说相关联,体现了人们消灾、安居的愿望,与书中向善的价值取向吻合。
【示例2】赞同“材料二”的观点:金箍棒源于“荆觚棒”。从读音上看,金箍棒与“荆觚棒”读音相近,很可能是讹传造成的误写;从功能上看,“荆觚棒”是武器,又能辟邪,与孙悟空用金箍棒降妖除怪一致;从文化内涵上看,“荆觚棒”的功能,能够体现金箍棒除暴安良、实现社会公平和谐理想的象征含义。
解析
无论赞成哪一种观点,都要在原文中找到金箍棒和“椗子”或是“荆觚棒”的关联,需要注意的是,答题时要分点概括,尽量用原文中的话来回答。
考查方向
对文章内容的筛选整合、归纳概括。
解题思路
先明确应该有几个点,然后在原文中找到并概括。比如“考古出土的宋代椗子与书中对金箍棒外形的描写极为吻合”这是原文中归纳出来的,另外还需把这一点再概括为“外形方面”。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概括部分,如“从旁证上看” “从功能上看”;不容易归纳出“文化内涵”这一部分,导致要点遗漏。
26.按要求作文。不少于700字。
胡双钱是中国大型商用飞机制造首席钳工,他在35年里亲手加工过数十万个精密零件,没出现过一个次品。他用手工打磨出来的零件,精密程度堪比现代化数控车床加工出来的零件。王津是故宫文物钟表修复师,他修了大半辈子钟表,数百件文物在他手中起死回生。有时,修好一座钟表要花上他好几年时间,每个零件都要经过反复调校,不能有一丝一毫误差。孟剑锋是传统工艺美术錾刻师,他錾刻的“纯银丝巾果盘”曾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为了制作出完美的作品,他不断改进錾刻工具,反复实验,不允许有一丁点瑕疵。
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
对于“工匠精神”,你有什么思考和感悟?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审读材料,抓住最后一句关键句“这些人身上,都体现出了可贵的“工匠精神。”来分析解读,而这“工匠精神”即指材料中三个人物共同表现出来的专注、用心做事的精神。胡双钱、王津和孟剑锋都是不惜耗费大量的时间只为做好一件事,他们多年无悔的坚守,只为精益求精、不断超越。而这种精神正是我们现代社会所需要的。
所以可以综合立意为:精致精细,执着专一;从容独立、踏实务实;摒弃浮躁、宁静致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命题人在最后直接指出点出核心“工匠精神”,而材料中列举的三个人物,在社会身份上都是高级工匠的地位。他们一丝不苟、几十年如一日、“反复”钻研、“精密”十分。三个人物使得工匠精神的核心阐释的比较清晰完整。考生应当马上联想到这与近些年出现的一系列与成年人的工作态度、工作精神相关的题目,印象最深可的莫过于2012年北京高考真题的“老计”。进而可以明确给出对这种工作精神的判断,一定是积极向上的。
接下来问题进入第二层,导语要求考生有自己的思考和感悟,那考生如何才能不落窠臼,不陷入“工匠精神好-A工匠很好-B工匠也好-C工匠不好,需要改进-工匠精神真好!”的平淡作文的行列呢?这时会发现,只谈工匠精神或许是不够的,它需要另一个语词和它配对。工匠精神可以和什么相连?这还要让回到作文语境。这三个工匠都已经创造出自己岗位的奇迹,如没有次品、手工胜过现代机械、没有丝毫误差……这难道不是一种创造吗?于是“工匠精神”便与某种精神上的创造联系起来,工匠精神不是让人放弃梦想,日夜操劳在流水线上,而是以这种扎实勤恳的态度工作,工匠们也能有自己的创新!进一步思考,在日夜坚守的同时,这些工匠同样实现了自己的人生追求与抱负。于是“工匠精神”又和追求、梦想、抱负能语词联系起来。工匠不是没有追求,“工匠精神”不是卓别林电影中异化的人,而是在梦想光芒的照耀下人们主观投身其中,身体力行地坚守与实践!顺着这样的思维,“工匠精神”与坚守、“工匠精神”与学业精神、工匠精神与当下浮躁喧嚣的社会文化氛围,都可建构出合理的联系。
在上述话题中,考生可着力选一个分析,也可层层推进,选两到三个话题递进分析。但无论哪一种,都不能忽略在开头对材料内部准确适当的解读。
易错点
立意容易停留在表层上,容易陷入“工匠精神好-A工匠很好-B工匠也好-C工匠不好,需要改进-工匠精神真好!”的平淡作文行列,而忽视了命题者的情感倾向,需要考生深入分析为什么当今社会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