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18年高三宁夏二模试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共2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传说是女娲所做。《礼记·明堂位》有:“女娲氏之笙簧”,笙义即生,女娲化生了人类万物,成为生的象征,自然的就成了笙的创造者。笙是民族乐器里很独特的一件簧管乐器。从外形上看,主要有笙身和笙斗两大部分。连接笙身和笙斗的是笙脚,在插入笙斗的笙脚斜面上装有簧片。由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长度的竹管耦合振动发音,故准确的说,“笙是件自由簧管气鸣乐器”。笙的品种繁多,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簧、21簧、24簧等以及改良高音键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音坐笙系列。
笙最早是皇家宫廷使用的专门乐器。在历朝历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礼乐器具,具有皇家宫廷的庄重典雅气派。据《周礼·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笙师”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也簧。”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是重要的吹奏乐器,在宫廷、贵族间广泛流行。正是由于笙拥有这种特殊的位置,使笙能够堂而皇之传承延续下来。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有黑漆朱描图案,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记载的笙的簧数不同。

走出皇家宫廷的笙,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当时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这就使笙的传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乐器,只有得到民间的认可,它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在,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都是不可或缺的吹管乐器。流行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冀中管乐;在婚丧喜庆活动及僧道宗教仪式中演奏的山东鼓吹;流行于山西五台山,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八音会等,这些传统器乐乐种中都有笙在担当着主奏、助奏的角色。
  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笙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国外也得到了传承,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史书记载,笙最早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盛唐时传入日本。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笙传到欧洲。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由此可见,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选自《当代戏剧》,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笙最早是专门供皇家宫廷使用乐器,并且在历朝历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礼乐器具,具有皇家宫廷的庄重典雅气派。

B从先秦文献的记载可以看出,在春秋战国时期乐器的种类已经相当多,而笙在当时已成为重要的吹奏乐器。

C笙的发展和传承经历了由官方到民间再到国外的过程,它对世界乐器以至世界音乐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D湖北出土的古匏笙的簧片,无论是形状、制作还是调音方法,都与今日的铜簧片无异,但材质不同,数量也与已知的古笙不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马仙琕,扶风郿人也。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何功可论!”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增邑六百户。十一年,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除信武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帷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节选自《梁书·列侍第十一》)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 徇:示众

B诏假仙琕节 假:借助

C日钞运漕 钞:同“抄”,抢掠

D高祖雅爱仗之 雅:素来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传说是女娲所做。《礼记·明堂位》有:“女娲氏之笙簧”,笙义即生,女娲化生了人类万物,成为生的象征,自然的就成了笙的创造者。笙是民族乐器里很独特的一件簧管乐器。从外形上看,主要有笙身和笙斗两大部分。连接笙身和笙斗的是笙脚,在插入笙斗的笙脚斜面上装有簧片。由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长度的竹管耦合振动发音,故准确的说,“笙是件自由簧管气鸣乐器”。笙的品种繁多,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簧、21簧、24簧等以及改良高音键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音坐笙系列。
笙最早是皇家宫廷使用的专门乐器。在历朝历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礼乐器具,具有皇家宫廷的庄重典雅气派。据《周礼·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笙师”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也簧。”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是重要的吹奏乐器,在宫廷、贵族间广泛流行。正是由于笙拥有这种特殊的位置,使笙能够堂而皇之传承延续下来。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有黑漆朱描图案,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记载的笙的簧数不同。

走出皇家宫廷的笙,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当时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这就使笙的传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乐器,只有得到民间的认可,它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在,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都是不可或缺的吹管乐器。流行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冀中管乐;在婚丧喜庆活动及僧道宗教仪式中演奏的山东鼓吹;流行于山西五台山,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八音会等,这些传统器乐乐种中都有笙在担当着主奏、助奏的角色。
  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笙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国外也得到了传承,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史书记载,笙最早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盛唐时传入日本。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笙传到欧洲。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由此可见,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选自《当代戏剧》,有删改)


下列关于“笙”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笙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最初因“笙”与“生”同义,所以有传说认为它的创造者是女娲。

B从外形看,笙主要由笙身和笙斗两大部分组成,这两部分由笙脚连接在一起,在插入笙斗的笙脚斜面上装有簧片。

C笙在的发音机理是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长度的竹管的耦合振动,所以准确说,笙是件自由簧管气鸣乐器。

D笙的品种繁多,现在应用较多的既有17簧、21簧、24簧等传统笙,又有改良高音键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中音坐笙等系列。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6.

马仙琕,扶风郿人也。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何功可论!”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增邑六百户。十一年,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除信武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帷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节选自《梁书·列侍第十一》)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齐都城失陷后,马仙琕痛哭一夜,这才解散了军队向高祖投降。高祖安慰他并在他母亲去世后赠送厚礼,让他大为感动,誓死为高祖效忠。

B马仙琕屡立战功,但在部下面前从不言功,认为大丈夫建功立业不求声名,失败要勇于承担责任。

C马仙琕在外征战,能与部下同甘共苦,作战身先士卒,常只身潜入敌营窥探,所以常打胜仗,高祖很仰仗他。

D马仙琕曾经改名。小时候他叫“马仙婢“,长大后,他认为“婢”字太不典雅,于是将“婢”的偏旁“女”改为“玉”,这就有了后来的名字“马仙琕”。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

马仙琕,扶风郿人也。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何功可论!”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增邑六百户。十一年,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除信武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帷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节选自《梁书·列侍第十一》)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马仙琕作战勇猛的一组是( )

①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②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③当其冲者,莫不摧破④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⑤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⑥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赴所

A①②④

B③④⑥

C②⑤⑥

D①③⑤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

笙是我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历史悠久,能奏和声,也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自由簧的乐器,传说是女娲所做。《礼记·明堂位》有:“女娲氏之笙簧”,笙义即生,女娲化生了人类万物,成为生的象征,自然的就成了笙的创造者。笙是民族乐器里很独特的一件簧管乐器。从外形上看,主要有笙身和笙斗两大部分。连接笙身和笙斗的是笙脚,在插入笙斗的笙脚斜面上装有簧片。由一定音高的簧片和一定长度的竹管耦合振动发音,故准确的说,“笙是件自由簧管气鸣乐器”。笙的品种繁多,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传统笙多为17簧、21簧、24簧等以及改良高音键笙、中音抱笙、次中音抱笙、低音坐笙系列。
笙最早是皇家宫廷使用的专门乐器。在历朝历代中,笙都是官方的礼乐器具,具有皇家宫廷的庄重典雅气派。据《周礼·春官》记载:“笙师,掌教歙(吹)竽、笙、埙、籥、箫、篪、篴、管。”“笙师”为官名,其职务是总管教习吹竽和笙等乐器。《礼记·月令》:“仲夏之月,命乐师调竽笙也簧。”可见,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笙就是重要的吹奏乐器,在宫廷、贵族间广泛流行。正是由于笙拥有这种特殊的位置,使笙能够堂而皇之传承延续下来。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了6支战国初期的古匏笙,这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笙,笙斗用葫芦制作,笙嘴为木制、圆箭形,有黑漆朱描图案,簧片为竹制,其形状、制作和调音方法,与今日的铜簧片完全一样,簧数为14、16和18等偶数,与早已发现的及古籍中所记载的笙的簧数不同。

走出皇家宫廷的笙,成为民间广泛使用的乐器。《诗经》的《小雅·鹿鸣》中写道:“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可见笙当时在民间已经很流行了。这就使笙的传承有了更为坚实的基础。任何一种乐器,只有得到民间的认可,它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活力。唐代涌现出许多演奏笙的名家,他们的技艺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现在,在河北吹歌、山东吹乐和辽南鼓吹等民间吹管乐队中,笙都是不可或缺的吹管乐器。流行于河北保定地区的冀中管乐;在婚丧喜庆活动及僧道宗教仪式中演奏的山东鼓吹;流行于山西五台山,以吹奏乐器为主的八音会等,这些传统器乐乐种中都有笙在担当着主奏、助奏的角色。
  在长期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中,笙这门古老的中国传统民族乐器,在国外也得到了传承,并对西洋乐器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据史书记载,笙最早就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波斯。盛唐时传入日本。1777年法国传教士阿米奥将笙传到欧洲。1780年,侨居俄国的丹麦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首先仿照我国笙的簧片原理,制造出管风琴的簧片拉手,自此管风琴才开始使用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18世纪末,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曾撰文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由此可见,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选自《当代戏剧》,有删改)
下列理解和推断中,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现在,在全国各地的民间吹管乐队中,笙仍担任着主奏或者助奏的角色,可见笙的生命力,比一般乐器都要强。

B70年代湖北随州出土的战国时期的古匏笙,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因为它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笙。

C管风琴制造家柯斯尼克受中国笙的簧片原理启发,率先在管风琴制作中使用了音色柔和悦耳的自由簧,让欧洲人见识到了中国乐器的魅力。

D俄国科学院院士雅·什太林称赞笙是“最受欢迎的中国管风琴”,由此可见,他对笙对世界音乐文化的进步所起的积极作用有清醒认识。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A由于莫言获得诺贝尔奖,必然会使得他的作品在短期内销量大增,这毫无疑问,但文学想要再造昔日辉煌,已几乎没有可能。

B国庆期间高速免费通行让许多高速公路变成了巨型停车场,显然,政策制定者事先没能料到到这样的结果,他们的初衷并非是这样的。

C最新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河南省常住人口总数名列全国第三,达到了9402.4万人,其中南阳、周口、郑州等三城市人口最多,均超过了800万。

D伦敦奥运闭幕式上的“里约8分钟”十分精彩,那一刻,和着欢快激动的乐曲,巴西人在“伦敦碗”用奔放的舞姿征服了全世界的观众。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5.依次填人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昨日,郑州终于从持续一周的阴霾天气中脱身,天空如洗,轻风习习,公园里游人如织。孩子们离开课堂, 。青年人暂别工作 。天上一只只风筝牵着地上人的心在飞;地上一个个孩子扮演着精灵在相互追。

①或留影于花丛中

②或追逐于草坪上

③将疏懒播撒

④或闲步于长空下

⑤将率真释放

⑥或藏躲于花树后

A②⑥⑤④①③

B①②⑤⑥④③

C⑥②⑤①④③

D①④③⑥②⑤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课堂提问需要技巧,老师如能围绕文本提出一些具体而微的要求,学生思考起来就能有的放矢,答案组织也会更准确,更细致。

B最近,叙利亚反对派正积极筹建武装组织,并对叙军警发动袭击,武装冲突流血事件频发,叙利亚局势不绝如缕,战争一触即发。

C前两年,《中国达人秀》火爆荧屏,红遍大江南北,但要与今年浙江卫视推出的《中国好声音》一比,就显得相形见绌了。

D在所有的奥运冠军中,最炙手可热的当属孙杨和林丹——形象俊朗、成绩突出、影响力大,让两人当仁不让地成为身价最高的奥运冠军

正确答案

B
填空题 本大题共9小题,每小题10分,共9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10分

7.

马仙琕,扶风郿人也。永元中,萧遥光、崔慧景乱,累有战功,以勋至前将军。出为龙骧将军、南汝阴、谯二郡太守。会寿阳新陷,魏将王肃侵边,仙琕力战,以寡克众,魏人甚惮之。

义师起,四方多响应,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宾说之,仙琕于军斩仲宾以徇。义师至新林,仙琕犹持兵于江西,日钞运漕,建康城陷,仙琕号哭经宿,乃解兵归罪。高祖劳之曰:“射钩斩祛,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断运,苟自嫌绝也。”仙琕谢曰:“小人如失主犬,后主饲之,便复为用。”高祖笑而美之。俄而仙琕母卒,高祖知其贫,赙给甚厚。仙琕号泣,谓弟仲艾曰:“蒙大造之恩,未获上报。今复荷殊泽,当与尔以心力自效耳。”

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与诸将论议,口未尝言功。人问其故,仙琕曰:“丈夫为时所知,当进不求名,退不逃罪。何功可论!”

十年,朐山民杀琅邪太守刘晰,以城降魏,诏假仙琕节,讨之。魏徐州刺史卢昶以众十余万赴焉。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振旅还京师,迁太子左卫率,进爵为侯,增邑六百户。十一年,督豫北豫霍三州诸军事、除信武将军、豫州刺史,领南汝阴太守。

初,仙琕幼名仙婢,及长,以“婢”名不典,乃以“玉”代“女”,因成“琕”云。自为将及居州郡,能与士卒同劳逸。身衣不过布帛,所居无帷幕衾屏,行则饮食与厮养最下者同。其在边境,常单身潜入敌庭,伺知壁垒村落险要处所,故战多克捷,士卒亦甘心为之用,高祖雅爱仗之。在州四年,卒。赠左卫将军。谥曰刚。

(节选自《梁书·列侍第十一》)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天监四年,王师北讨,仙琕每战,勇冠三军,当其冲者,莫不摧破。(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仙琕与战,累破之,昶遁走,仙琕纵兵乘之,魏众免者十一二。(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V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水调歌头 平山堂①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④。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④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9,

水调歌头 平山堂①用东坡韵

[南宋]方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蘋洲外,山欲暝,敛眉峰。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④。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④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蘋洲外”三句,词人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

吴春花今年整整三十岁,还未结婚。她虽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但长得不好看,难嫁。

吴春花是独女,父母对她疼爱有加。父母虽在家务农,但有养猪的一技之长,不愁吃不愁穿,就愁吴春花嫁不出去。

吴春花既爱父母又怨父母。爱的是父母生她养她供她念完高中。怨的是父母给她一个丑长相:矮矮胖胖的个子,像个大冬瓜,脸上还有一块大胎印。正所谓男才女貌,姑娘家这般长相,怎嫁人?

因为长得丑,吴春花的婚事就一拖再拖,一挫再挫。父母为这事,也常唉声叹气。

吴春花虽长得丑,但心灵美,也曾有过春暖花开的日子。十八岁那年,吴春花风华正茂,与邻居阿牛好上,在地头村边花前月下热恋了三个月。但阿牛父母嫌吴春花长得丑,就吹了。吴春花好伤心,哭了几天几夜,哭得死去活来。

二十岁那年,春花的爱心又萌芽。她与本村小学民办教师陈志相爱了。陈老师虽是民办教师,但水平高人又老实,春花爱的正是这点。

岂料事情又给破坏了。春花父母不同意。嫌陈老师结过婚,身边还拖儿带女,不愿女儿去填房。父母说,要嫁,也得找个未结过婚的。就算倒贴上十万元,也得为你找个好婆家!

于是,春花父母四处托媒为春花找对象,只要好的后生,倒贴十万也行。媒婆听了这条件,见钱眼开,很乐于奔跑。然而,介绍了一个又一个,不是嫌春花长得像个大冬瓜,就是嫌她脸上那块大胎记。春花为这事伤透了心,发誓以后不嫁人。

春花二十八岁那年,村里办起了制衣厂,春花便进厂当车衣工。老板是邻镇一位中年汉子。人长得聪明老实,只是青年丧妻,运气不济。由于春花心灵手巧,工作又踏实,老板便看上了她喜欢了她。老板爱春花,不嫌她长得丑,他爱她心地善良,手巧勤快,能持家过日子。他曾几次约春花,可春花都失约。有一天,老板大胆地来到春花家,对春花的父母说:虽然我是结过婚的人,我有孩子,但我还是真心实意爱春花的。只要春花和你们不嫌弃,我一定会好好待春花的。

春花父母感到很为难,便顺水推舟地瞟了瞟春花的房门口说:你还是自己去问她吧!

春花在房里一听就不高兴。暗里骂父母:就会做好人!不给女儿推辞,反倒让我去得罪人,真气人!气一上来,春花竟忍不住伤心,“呜呜”地哭了起来。老板一听到哭声,知趣地走了。

再说老板回厂后不久,一位四川来打工的妹子主动提出嫁给他。结婚那天,人们啧啧地说,只要有钱,怕什么人到中年,怕什么死老婆,还不一样娶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填房?

春花听了这话,知道是讽刺自己,就更加伤心了。这一伤心,便成了病。这一病,可急坏了春花父母。父母到处为春花找大夫,大夫说,心病还需心来医吧!

于是,春花父母又四处托媒为春花说媒。条件还是以前那个数,倒贴十万。这回,媒婆却皱着眉头说,过去春花十八廿二还有线希望。现在三十了,正所谓女人三十烂茶渣,不易找啊,除非是去填房。

填房就填房吧!正所谓马死落地行,到了这田地,还能高要求吗?春花父母默认了。

岂料媒婆走断了腿说破了嘴,一连说了五六个死了老婆的汉子,均不成。人家是嫌春花老了。春花父母一听,又唉声叹气起来。媒婆想了一会儿,突然将大腿一拍说,还有一个,就是村小学的陈老师!

旧事重提,旧情新连。春花父母终于点头了。为了不挫女儿的自尊心,春花父母便嘱媒婆如何如何行事。

第二天,陈老师便以借书为名来找春花。因为他知道春花有一本《西厢记》。春花见陈老师是来借书的,便热情地接待了他。这样一来二去,两人便又旧情重萌。

结婚那天,村里很热闹。全村上下都来为春花和陈老师贺喜,都说,他俩才是天生的一对地合的一双。都说,有情人终成眷属了。

(1)第一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8分)

(2)小说塑造了一个什么样的女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8分)

(3)吴春花一直到三十岁还未结婚,有人说是因她长得难看,有人说是因她死脑筋,也有人说是因为周围人的观念。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9分)

正确答案

①概述了吴春华因难看而一直到三十岁未嫁;②照应了题目《嫁》,同时又设置悬念,吴春花怎么解决自己的婚姻大事,吸引读者;(每答对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

(①长相丑陋,心灵美好;②工作踏实,手脚勤快,善于持家;③敢于同命运、世俗观念抗争,追求真爱,人格独立。(每答对一点给2分,意思答对即可)

观点一我认为是因她长得难看。阿牛父母以及很多人宁可不要十万元倒贴钱也不娶她都说明了她难嫁主要是因为相貌问题,更何况当时男才女貌的情况还很严重。这是她从十八岁萌生爱恋一直到二十八岁未结婚的根本原因。

观点二:我认为是因为她死脑筋。春花二十八岁时,已到再不出嫁就很难办的地步了,此时出现了爱她的制衣厂老板,除了岁数大点,嫁给他吃喝不愁,如果她能抓住这次机会,可以顺利解决嫁人难的问题。但她一直要寻找真爱,一定要嫁给了爱自己也为自己所爱的人。

观点三:我认为是因为周围人的观念。①她的周围人基本上都是以貌取人,认为男才女貌,而忽略了她的心灵手巧,能干踏实;②文中多次出现“填房”,说明在周围人包括他父母的意识里,嫁给一个结过婚的人是很丢人的事,这说明周围人的观念很守旧;③人们都金钱至上。他父母妄图用十万元为他觅得一个“好的后生”,老板在春花处碰了钉子后很快娶到了一位四川来打工的妹子,周围人啧啧地说:“只要有钱,怕什么人老珠黄怕什么死老婆,还不一样娶个如花似玉的姑娘来填房?”人们的以貌取人、守旧观念以及金钱至上都影响了春花的嫁人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章

曹禺的清华求学生活

田本相

1930年暑假,曹禺决心离开南开大学转考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他觉得在南开所学的专业太不符合他的志愿了。也许,他还觉得南开比较保守。曹禺是作为西洋文学系二年级插班生被清华录取的,这对曹禺来说,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喜悦,他终于摆脱了早已厌倦的政治经济学。而西洋文学系,对热爱文学、热爱戏剧的他,当然是富于诱惑力的。如今,他的愿望实现了,怎能不高兴呢!他总是充满着憧憬,新的机遇又使他在憧憬中织出一幅幅美妙的图景。

清华,的确是美丽的,俨然一座“世外桃源”。和南开比起来,处处都显得更新鲜更动人了。校园清静幽雅,小桥流水,绿树成阴。在绿阴中露出矗立于土丘上的白色气象台,背衬着蔚蓝色的天空,还有天空中悠悠的朵朵白云。这里既有被吴宓教授考证为《红楼梦》中怡红院的古月堂,还有为朱自清教授所欣赏流连的“荷塘月色”……这些都诱发着人们强烈的攻读愿望!而土丘、木桥……更给清华园增添了秀丽的姿色。这美好的学府给曹禺带来美的遐想。

他满以为西洋文学系的课程,定会比南开的政治经济课程更有趣,更有吸引力,但他的希望却部分地落空了。他早就知道西洋文学系主任王文显教授,据说王先生对戏剧很有研究,专门教授戏剧,他对教授抱着满腔希望,但王先生讲课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按照他编的讲稿在课堂上读,照本宣科。高年级同学说,他每年都是这样照本宣读,不增也不减。他讲的内容倒很扎实,这未免使曹禺感到太枯燥了。还有吴宓教授,为人很怪,教的是西洋文学,讲19世纪浪漫诗人的诗,却专门写文言文,一身老古董气息。虽然在课堂上也不无收获,但曹禺似乎感到光靠听课是不行了,必须自己去找老师,那就是书籍。

清华有一种很好的风气,每个教授上课都指定许多参考书,就放在图书馆阅览室的书架上,任学生自己去读。像王文显先生的戏剧课,就指定学生去阅读欧美的戏剧名著。清华图书馆为曹禺打开了一个广阔的戏剧天地。图书馆的阅览室,成为他最如意的所在。每当坐下来,打开书本,他就像进入了一个生动活跃的世界。他沉迷在这世界里忘记了一切。有时,连吃饭都忘记了。世界变得是如此绚丽多姿,美不胜收。特别是那么多戏剧书刊,很多是他未曾看到的,他真是如饥似渴地在吞吸着。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

他的老同学孙浩然这样回顾曹禺在清华大学的读书生活:几个人在一起聊天,他很少发言,他总是全在一边听,一边记。他什么都记,把那些警句记下来。笔记本上横七竖八,也记别人的谈话,他是博闻强记。他课内功课不是很好,他学好几种外语,又要看好多书,顾不上其他功课。他整天泡在图书馆里,从图书馆出来,也总是抱着一摞书,在路上碰到他,他也在看书。

他更多的时间是钻研戏剧。读戏剧史,也读戏剧理论,从希腊悲剧到现代的奥尼尔,从莎士比亚到契诃夫、高尔基。他徜徉在希腊悲剧之中,他惊异的是那些具有神奇诱惑力的故事,血缘的关系,天意的报应,命运的残酷;在那些绝妙的巧合中都隐藏着一种神秘莫测的东西,是那么令人痴迷,又是那么令人深思。他还不能说清楚这种悲剧的神秘性,但他似乎从中领悟到戏剧的美感和那种神秘是凝结在一起的。

当他迈进莎士比亚的戏剧殿堂之中,莎士比亚笔下的复杂变异的人性,精妙的戏剧结构,绝美的诗情,充沛的人道主义精神,浩瀚的想象力,使他拍案叫绝。他特别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诗意和诗的语言,每个人物说出来的台词,时如潺潺涓流,时如长江大河,内蕴着人性的奥秘,饱含着永恒的真理。莎士比亚的浩瀚博大令其折服,而契诃夫戏剧于平淡中见深邃的风格也使他倾心。契诃夫把他迷住了。他觉得契诃夫同易卜生、莎士比亚都不一样,契诃夫的戏剧感情深沉而不外露,看不到一丝雕琢的痕迹。他把这个审美的追求深深地藏在心里。

他流连于世界戏剧艺术的长廊里,除了这些令他醉心的戏剧大师,其他如法国的莫里哀、雨果,德国的莱辛、歌德、席勒,英国的王尔德、肖伯纳,高尔斯华绥,还有开现代派戏剧先河的斯特林堡、霍普特曼、梅特林克等人的剧作,都在他系统阅读之列。他在写出惊世名剧《雷雨》之前,已经读了几百部中外剧作。

(摘编自田本相的《曾禺传》)

(1)曹禺在清华西洋文学系的学习也并不尽如所愿,但他并没有像离开南开一样离开清华,为什么?请对此加以分析。(8分)

(2)曹禺在清华写出《雷雨》之前,已经在许多方面有了深厚的积淀。请概括曹禺在戏剧方面做了哪些准备。(8分)

(3)请从“机遇”和“愿望”两个方面任选其中一个,联系文章内容,谈谈曹禺给你的启示。(9分)

正确答案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 把下面四个短句组合成一个长单句。(5分)

①嫉妒是人人都具有的。

②嫉妒是一种缺陷心理。

③嫉妒是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

④嫉妒是由于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嫉妒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由羡慕一种较好的生活,想获得一种较高的地位,或是想得到一种较贵重的东西而产生的、不足为奇和无可厚非的缺陷心理。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7.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拥有梦想,一根小小的火柴,可以燃亮一片心空;

拥有梦想,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倾倒一个季节;

拥有梦想,一朵小小的浪花,可以漾起整个海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拥有信念,一只小小的蜗牛,可以翻越一座高山。

拥有信念,一眼小小的清泉,可以滋润一片荒原。

拥有信念,一粒小小的种子,可以孕育整个春天。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0分

18. 最近有个热词叫“中国式过马路”,这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组团闯红灯”的现象,有人认为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随大流”心理影响的结果,也有人由此联想到生活中有些人随意翻越栏杆、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等“中国式陋习”,认为这是国人素质不高的表现。当然,也有人持有不同意见。

读了上述文字,你有何感想?请联系社会实际或你的人生体验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正确答案

参见高考作文阅卷标准及细则。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0.填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潭西南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柳宗元《小石潭记》)

(2) ,__________________;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范仲淹《岳阳楼记》)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间之朝暮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

正确答案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