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籍,字醇之,单州成武人。及进士第。知州夏竦以为有宰相器。预修《天圣编敕》,擢群牧判官,因转封言:“旧制不以国马假臣下,重武备也。今日圣断乃异于昔,臣窃惑焉。若是,则清强者沮矣”。久之,出知秀州,召为殿中侍御史,章献太后遗诰:章惠太后议军国事。籍请下阁门,取垂帘仪制尽燔之。又奏:“陛下躬亲万机用人宜辨邪正防朋 党擢进近列愿采公论毋令出于执政。”孔道辅谓人曰:“言事官多观望宰相意,独庞醇之,天子御史也。”为开封府判官,尚美人遣内侍称教旨免工人市租。籍言:“祖宗以来,未 有美人称教旨下府者,当杖内侍。”诏有司:“自今宫中传命,毋得辄受。”数劾范讽罪, 讽善李迪,皆寝不报,反坐言宫禁事不得实,以祠部员外郎罢为广南东路转运使。又言范讽事有不尽如奏,讽坐贬,籍亦降太常博士。寻复官,徙福建转运使。自元昊陷金明、承平,破五龙川,边民焚掠殆尽,籍至,稍葺治之。戍兵十万无壁垒,皆散处城中,畏籍,莫敢犯法。元昊遣李文贵赍野利旺荣书来送款,籍曰:“此诈也。”乃屯兵青涧城。 后数月,果大寇定川,籍召文贵开谕之,遣去。既而元昊又以旺荣书来,会帝厌兵,因 招怀之,遣籍报书,使呼旺荣为太尉。籍曰:“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今其书自称“宁令”或“谟宁令”,皆其官名也,于义无嫌。”朝廷从之。仁宗不豫,籍尝密疏,请择宗室之贤者为皇子,其言甚切。徙定州,召还京师,上章告老,寻以太子太保致仕,封颍国公。薨,年七十六。时仁宗不豫,废朝、临奠皆不果,第遣使吊赙其家。赠司空,加侍中,谥庄敏。 (节选自《宋史·庞籍传》)
4.对文中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组是( )(3 分)
5.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7.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l)数劾范讽罪,讽善李迪,皆寝不报(5分)
(2)太尉三公,非陪臣所得称,使旺荣当之,则元昊不得臣矣(5分)
登余干古县城①
刘长卿
孤城上与白云齐,万古荒凉楚水西。官舍已空秋草没,女墙犹在夜乌啼。
平沙渺渺迷人远,落日亭亭向客低。
【注】①此诗作于公元761年,诗人此时从岭南潘州南巴(今广东茂名南)贬所北归,途经余干。②陵谷变:出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哀今之人,胡憯(cǎn,同“惨”)莫惩”,该诗强烈地谴责了周幽王荒淫昏庸,误国害民,造成陵谷灾变。
8.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又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5分)
9.诗的首联对全诗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6分)
父子行
李 健
在一个饥荒年代,艾德罗与他的儿子乔伊要去一个富足的地方去谋生。
中午,他们填饱肚皮后,正待继续前行,几辆色彩斑斓的马车从身边驶过,原来是一个杂技团。乔伊被探出车窗并不时挥动着帽子的小丑所吸引,他的视线一直跟着马车,父亲叫他,他都没有听见。马车在一个广场中停了下来,一个留着浓密胡子的胖老头正在指手画脚的吩咐人们架起围栏,搭上帐篷。乔伊不由自主地走了过去,父亲默默地在后面跟着。行至围栏边,乔伊抬头看了看父亲,又用手拉了拉他的衣角,然后小声地说:“看场表演?”
父亲没有回答,他好像是在思索着什么。是的,在家乡时,儿子一直迷恋杂技,梦想成为杂技演员。他只带儿子看过一场杂技表演,没有围栏没有帐篷,那最多是乡里人组织的一场义演。可他一直没有满足孩子的要求。艾德罗摸了摸衣兜,摇了摇头,拉起儿子转身走去。孩子不住地回头,脚下拖起层层尘土。
走到围栏拐角时,父亲发现土道上积了很多污水,他们不得不从围栏里钻过,可在他们要从另一端钻出的时候,竟有一个人站在了围栏的边上。
这个人正是杂技团的那个胖老头,他叼着黑色烟斗,挺着他那特有的大肚子,一脸严肃地说:“先生,我在那边已注意你们很久了,我想……”
“您可不要误会……”艾德罗神色慌张。
胖老头只注意乔伊,并走过来,用手摸了摸乔伊的双臂与胯骨,然后喃喃说道:“没想到,在这儿还能遇到一块做杂技演员的上好材料!”他转身又对艾德罗说道:“先生,我叫费斯勒,是这个杂技团的老板。如果您想让您的孩子做一名杂技演员,并不至于忍饥挨饿,那么,我可以满足您的愿望。”
乔伊听到这句话,眼中立刻出现了异样神采。可父亲一把拽过乔伊。
“等等,先生。”费斯勒拦住去路,说道,“我刚才听您说,您的孩子很想看这场表演,是吗?”
“啊……是的,可—…”
“好了,跟我来,今天我就让你们看一场真正的杂技表演。”说完,他转身朝围栏的门口走去。儿子眼中充满了恳求的目光。父亲很难地下了决心:“好吧。”乔伊听后,撒欢似的追着费斯勒去了。
费斯勒把他们安排在了一处非常适于观看表演的位置,等他要离开时,乔伊忽然提出要参观一下后台,费斯勒欣然同意了。
其他座位上都已坐满了人,乔伊还是没有回来。这时,一个头戴草帽的男孩从人缝中挤了进来,看样子与乔伊年龄相当,他很有礼貌地问道:“先生,请问,我可以坐在这里吗?”
“这里有人,孩子。”那孩子一脸可怜相,说:“我能先坐一会儿吗?”艾德罗为难,还是点了头。表演快开始时,乔伊回来了,当他看到坐在他位置上的男孩时,便责问起父亲。那个男孩很自觉地离开。乔伊犹豫一下,说:“不,不,我们可以挤一挤。”两个孩子相互“嘿嘿”一笑。
两个小时的表演很快就结束了。
退场时,艾德罗本能地摸摸腰间,他的钱袋不翼而飞了。他猛然想起了那个草帽男孩,可那男孩已不知所踪了。艾德罗知道,没有了那些钱,就等于被判了死刑。但他在儿子面前只是装做在整理衣服的样子。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对乔伊说:“你看,孩子,我竟然忘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免费看了一场表演,不说声谢谢就走,是很不礼貌的。”“是的,那我们赶紧去吧。”乔伊说道。“不……不,用不着这么兴师动众,我自己去就可以了。”
但艾德罗却没有向费斯勒道谢,而是对他说了丢钱的事。费斯勒听后,冷言说道:“先生,您要知道,我们从来不负责观众财物安全。”
“您听我说,我可没那个意思。我记得,演出前您曾对我说,我儿子是块做杂技演员的好材料……”
“你是想把他卖给我?”
“不,我怎么会把儿子卖给别人呢。我……我只是想去开个小店,可现在没有钱了,您……等我有了钱,我肯定会报答您的。”
费斯勒犹豫了一下,就给了他一笔贷款。
十年后,乔伊已是马戏团最有名的杂技演员。有一天,艾德罗父子相聚,又被安排看戏,身边竟坐着乔伊和戴草帽的人。只见戴草帽的人说:“先生,我可不是什么技艺高超的小偷,我是费斯勒的儿子。当时,是您的儿子把这个钱袋绕过您的后背递给我的。”他从怀中掏出了那个钱袋。艾德罗结果一看,的确是他的,里面的钱分文没动。(有删节)
1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12.作品中的费斯勒这一形象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3.乔伊这一形象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作品以十年后的再相聚来结尾,有什么用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过去30年,中国创造的经济奇迹如今正与令人咋舌的老龄化现象相伴而来。过快的老龄化速度正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最大挑战。目前,中国有13.5亿人口,并在继续保持增长,但中国人口总数预计到2030年左右将开始缓慢减少。要认识到老龄化对中国的影响,可以先看看劳动人口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中国总人口的比例。1979年中国开始市场化改革时,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约为7:1,目前这一比例约为5.5:1。到了2035年,劳动人口与老年人口的比例将骤降至2.5:1。
此外,劳动人口的年龄分布也很重要。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30岁到40岁的工作人口最有生产力和创新能力,而这正是所谓的“中国人口红利”的基础。1979年改革以后,劳动人口的增长速度一直快于人口老化的速度,但从2015年开始,这一趋势将发生逆转。到2035年将有1.5个年纪较大的工人(50到64岁)对一个年轻工人(15到29岁)。这一趋势在低龄人口中也是如此,中国小学新生从1995年的2500万下降到了2008年的1670万。这表明,中国正面临着与韩国、澳大利亚和西欧其他国家一样的老龄化处境。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主要是因为人均寿命的显著增加和生育率的急速下降。1980年中国的人均寿命不到65岁,目前是75岁;1980年每个妇女平均生育2.63个孩子,2011年这个数字只有1.5。在中国的发达城市上海,生育率只有0.6,这很可能是全世界所有大城市中最低的。这表明,中国新兴的中产阶层与他们的西方同伴一样,比起家庭更看重生活方式和职业发展。现在,中国正在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未富先老的大国。这是建国初期人口大爆炸和过去30年预期寿命急速上升的共同结果。但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困境完全归咎于持续了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政府施行的经济政策虽然帮助中国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但却忘记了为人口老龄化做准备。
实际上,只以快速增长的人均GDP作为衡量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指标是有很大误导性的。首先,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主导的经济中,国有企业的营业收入以平均每年20%至30%的速度上升,中国金融体系中的国内储蓄约有一半来自国有企业。相比之下,平均家庭可支配收入同期年均增长速度只有2%—3%。此外,虽然中国居民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全世界里都是很高的,但存下来的钱对绝大多数指望靠这个养老的人来说基本是不够用的。其次,人均GDP并不能体现实际的财富分配情况。现实中,需要考虑到财富分配指数,如基尼系数,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已经从全亚洲收入最平均的国家成了最不平均的国家。很明显,收入增长不平等和羸弱的家庭储备意味着中国普通居民对人口老龄化准备不足。没能从中国快速增长的经济中获益的居民,在退休后将处于一个非常糟糕的财务困境中。长期的偏袒国有企业和在金融上的有失公平,结果是中国家庭收入严重滞后于GDP增长速度。还有一个事实加剧了中国的老龄化问题,即只有大约15%的退休工人在国有企业占主导地位的行业中工作,他们享有某种形式的养老金。拥有退休金的人里只有大约10%至15%的人仍然依靠子女养老,但对于那些没有退休金的人,这个数字跃升至超过50%。
(摘编自《未富先老的中国》)
1.下列关于老龄化对中国影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谭其骧自传
我的经历很简单,可以说就是读书和教书。
我在大学第一年读的是社会系,第二年读的是中文系,第三年头两个星期读的是外文系,到第三个星期才转入历史系,转了三次系才定下来。转了外文系又转历史系,当时不少人都不以我这样做为然。但事实证明我这样做是做对了。我这个人形象思维能力很差,而逻辑思维能力却比较强,所以搞文学是肯定成不了器的,学历史并且侧重于搞考证就相当合适。这一点我是通过数十年来的实践,深有自知之明的。
但是一旦认定了一个方向之后,就该锲而不舍,终身以之,切不可见异思迁,看到哪一门走运了,行时了,又去改行搞那一行。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广大,地名繁多,沿革复杂。杨守敬根据历史文献,详加考证,分朝代绘成地图,对历史地理学的确是一大贡献。我于一九五七年初回到上海,作较长期的规划,进行《中国历史地图集》的编纂工作。在有关单位的配合协助下,原定计划在一九六七年可以完成编稿。但由于受时代的影响,编图工作也就全部陷于停顿。三年之后才恢复了绘图工作,又搞了四五年,至一九七四年,《中国历史地图集》内部本八册始告编成。
这部八巨册的地图集,以历史文献资料为主,吸取了迄今已发表的考古研究成果,收录了石器时代的重要文化遗址,自商周至清代全部可考的县级和县级以上的行政单位,边区不设政区地带的部族分布和其他各种地区名、居民点,还包括主要的河流、湖泊、山脉、山峰、运河、长城、关隘和海岸线、岛屿等。除中原王朝外,还包括了各兄弟民族在边疆地区建立的大小政权。所有的图幅都以最近的地图为底图,分色套印,古今对照,每册都编有地名索引。很明显,这已经不是杨图的改编修订,而是一部新编的前所未有的大型历史地图集。
我有幸主持这项工作。看到自己耗费了近二十年心力的成果终于问世,不能不感到安慰和喜悦。但我也深知这绝不是我个人的成就,没有兄弟单位的协作和我们研究所全体同志的努力,要完成这样一项艰巨、浩繁的任务是不可能的。一切为之作出贡献的同志都应该分享这份光荣。
如果说我几十年来多少取得了一点成就的话,在自已方面来说,重要的一条是不迷信。前人说的,权威定的,当然应该充分重视,但并非都是对的,更不是不能更动的。只有不迷信,才能发现问题,才能解决前人没有解决的问题。清代史学家中,我很佩服钱大昕。尽管如此,我并不迷信钱氏,因为至少在历史地理方面,我也发现了他的一些错误。同样我服膺王国维,但也不为王氏的说法所左右。四十年代我在浙大时写的《秦郡新考》就是既不同意钱氏的说法,也有异于王氏的结论的。
有人以为搞历史地理的人记忆力一定很好,其实我的记忆力是很坏的。但讲到一千五百多个汉县,大部分我都能记得它们属于哪个郡国,大致在什么地理位置。怎么会记得的呢?这是因为《汉书•地理志》是所有《地理志》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因此研究历史地理各方面的问题,差不多都要用到它。几十年来我把一部《汉书•地理志》几乎翻烂了,当然记忆力再坏也会记得不少。由此可见,记忆力不好的人,也是可以学历史地理的,只要你肯下功夫。
近年内,我将整理出多年来讲授中国历史地理的讲义,在此基础上写成《中国历史地理概论》,约需四五十万字。我计划组织力量,重写《水经注疏》,重绘《水经注图》,总结这方面研究的最新成果,超越杨守敬的《疏》和《图》的水平,为探索历史时期我国的地貌变迁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还准备整理几部古代著名的地理著作。这样的计划对一个年过七十的老人来说也许过于庞大,但我有决心,也完全有信心予以实现。(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 半个多世纪以来,先生在历史地理这块处女地中经过辛勤的耕耘,取得了丰硕成果;今天,先生虽已年逾古稀,还是孜孜不倦,夜以继日,为祖国,为学术,为下一代无私地贡献出余年,正像那长年的流水,始终在滋润大地,催人奋进!”(葛剑雄《耕耘历史地理园地五十年的结晶——读谭其骧<长水集>》)
② 过去治黄河史的学者,惯于把各个时期黄河灾害轻重的原因,归之于时世的治乱和防治工程的成败。我觉得归之于时世治乱则与史实不符:实际上乱世黄河不见得多灾,治世往往反而多决多徙;归之于工程成败则于事理不可通。(谭其骧《长水集(上)》)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16.本文的传主谭其骧在学术研究方面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简要概括。(6分)
17.传记主要特点是真实,文中叙述的真实性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8.谭其骧谈到自己学术成就取得的原因之一在于“不迷信”,但是开展学术研究,常常建立在相信别人学术成果的基础上,学术研究如何处理“迷信”与“相信”的关系?结合相关内容,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8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沙漠冰封、阴云密布来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 “ , 。”
(2)杜甫在《春望》一诗中悲哀国破家亡,伤感离乱之痛,表现他爱国,念家的美好情操,诗中能够表现他忧愁而日益衰老的诗句是:“ , 。”
(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诗句是:“ , 。”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6分)
桥横跨在岁月的河流上,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仰看日月星宇,承载着所有人的脚步,谦卑地迎来送往。任时光的流水,从脚下消逝,让胸膛里带着菜花香的习习河风,去抚慰岁月的苍凉。桥下是潺潺流水,水中是参差荇菜,古代的月亮照着今人。谁是那窈窕淑女?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谁还在溯游从之,寤寐求之?谁还在水边寄托着相思?走进水乡,不经意,③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2016年9月29日,海口市教育局正式启用海口教育新的形象标识。该标识将在海口市教育局今后各类宣传活动及宣传载体中使用。下面是海口教育形象标识(图上部的中间为青色,左右为绿色;下部为蓝色),请写出构图要素,并分别说明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①在那几年的工作学习中,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他的教导在我听来如 同空谷足音,给我启示,带我走出困惑。
②这部翻译小说虽然是以家庭生活为题材的,却多侧面、多视角地展现出那个时代光怪陆离的社会生活画卷。
③毕业后他的同学大都顺理成章地走上了音乐创作之路,而他却改换门庭,另有所爱,一头扎进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中。
④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的绘画理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
为宗,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⑤第二展厅的文物如同一部浓缩的史书,举重若轻地展示了先民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顽强战争、繁衍生息的漫长历史。
⑥就对后世的影响来说,我们一致认为《封神演义》虽然比不上《西游记》,但和《聊斋志异》是可以并行不悖的。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 分)
一篇真正意义上的作品应该是一种灵气的凝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荒诞中说出的道理也许不荒诞,犹如酒后吐真言。
①主题先行,也未必不能产生优秀的作品
②文学应该百无禁忌(特定意义),应该大胆地用笔
③但支撑作品脊梁的,必须是作家那点点灵气
④只有有想象力的人才能写作,只有想象力丰富的人才可能成为优秀作家
⑤先有主题,后编故事,而且编得有鼻子有眼睛,连眼睫毛都会打呼扇,这也是一种大本事
⑥在创作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可以模仿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高考成绩公布后,小钧同学的成绩只够上一般本科院校,他因此十分犹豫,读一般本科院校,今后毕业就很难在城市立足,多半会到偏远的地方;如果上高职院校,有可能一辈子做一个蓝领,难以出人头地;如果复读,就要耽误一年,还担心明年不一定能去重点大学;还有两个高中同学劝小钧暂时放弃上大学机会,和他们一起创业,以后根据实践需要再选择上学……
小钧在某论坛发了一个帖子,向网友诉说了自己的犹豫和困惑。该论坛组织大家讨论这件事。请你参与这场讨论,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发表你的看法,帮助小钧做出选择,体现你的思考和判断。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