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内江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我认为一个健康的中国,需要一个健康的文艺市场,中国的崛起,更离不开科学家。

明星片酬越来越高,高得离谱。2014年,李连杰被问到其片酬高达6000万一事,不屑地称:“太低了,2000年我就拿到1000万美金,按当时汇率相当于8000万。”这个世界真是太疯狂了!

那些终生投身科研的科学家,大多都是身居陋室,连钱学森都是住百八十平方米的旧房子。而大明星们,住豪宅开豪车,广告收入动辄七八位数,像天上掉馅饼一样容易。这种现象的存在,让成长过程中的孩子难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孩子们都已经变得很现实,觉得搞科研是没有出息的。他们的人生目标不是升官就是发财,而当明星更是名利双收。这就是我们当今的社会,价值观严重的扭曲。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是时代的悲哀。

一个浮躁的社会,人们追逐的都是表面的光鲜亮丽。于是各种包装炒作,让人们失去了自然和本真,浮躁的气息扩散到每一个角度,使得现代人已经不再关注社会的本源,而是追求虚无的奢侈浮华。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互联网变革的洪流又让人们惴惴不安,人们都在寻找精神依托。我们需要能够给国人做正确价值导向的“名人”,而恰恰社会上有非常缺少这种角色的存在,有文化、有担当、有历史责任感的名人太少了。正是因为没有真正的思想舵手,才使很多明星、网红爬到了时代之巅,负面影响将非常深远。人们不得不思考:中国精神在哪里?中国复兴从何谈起?

(选自陈中华博客)

材料二

经济合作于发展组织(OECD)公布了2015年的国际学生能力测试(PISA),结果显示,美国“将来期望进入科学相关行业从业的学生比例”为38%,中国只有16.8%,还不及OECD国家的平均值。

去年,物理学家霍金开通了个人微博,短短半个月粉丝数量突破了350万。事实上,霍金之所以在全世界拥有数量巨大的粉丝,不光因为他对广义相对论的贡献,还来自于以下趣事:他在美国热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扮演他自己,利用电子发声器与美国的摇滚乐团录制歌曲。写得了论文,做得了网红,酷劲十足,这就是霍金的魅力,也是科学家的魅力。

整日埋头于实验室,甚至抱病工作,英年早逝,在我们的宣传中,仿佛科学家不历经坎坷,他们的道德形象就不高大。而事实上,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的科学家想象更能凸显人生的高度和厚度。科学家对于孩子们的吸引力,除了科学本身的魅力,很大一部分是要靠科学家来具体化和人格化的。

对青年人来说,收入和地位等实现因素也极大地影响了职业理想的选择。科学家的经济回报和社会地位似乎不如明星、企业家也是当下的现实。现在,我国的国家最高科技奖奖金每人500万元人民币,由国家主席亲自颁发,正在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我们应以此反拨社会潮流,让科技人员真正感到既有“面子”,又有“里子”。

让科学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明星,成为孩子们争相崇拜的偶像,唯有如此,当科学家才能重新成为孩子们的职业理想。

(摘自2017年1月19日《光明日报》第6版)

材料三

社会发展到今天,必须承认和接受其多元性和复杂性。各行各业都出精英,只不过用的评价标准不同罢了。把屠呦呦和黄晓明放在一起比较,是一种危险的逻辑。正如一提援外、减免他国债务,就有人提我国的贫困人口一样,如此对比似乎已成为一种万能诡辩术。如果用北京的房价来衡量青蒿素的学术价值,会得出什么结论呢?如果用一些方法降低“黄晓明们”的收入,限制“黄晓明们”婚宴和礼金规模,这又会是怎样的情形?

市场与行政力量当各归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力。屠呦呦的反面教材,不是连结婚都会躺枪的黄晓明,也不是娱乐圈这个花花世界。演艺明星即使再奢华,也不会让科学家们眼红。反而是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如学术造假、学术浮躁、科研体制僵化、收入分配不合理、科研机构衙门化、人才培养机制受阻等,才是阻碍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的环境因素,从长远说,也损害了科学家在国人心目中的形象。

(摘自2015年10月13日《新华每日电讯》)

4.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三者都关注当下中国科学家的社会地位相对不高的问题,从材料对此的分析来看,原因不仅在社会对名利的追逐,科学界自身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B材料三论及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现象阻碍了科学家发挥更大作用,因此材料一、二讨论的“科学家地位远不如演艺明星”现象,并不严重。

C材料一对我国科学家地位不如娱乐明星的现象,分析较为详尽,具有较高的思考价值,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

D三者都试图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引导读者思考中国科学家地位不如明星的问题,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

5.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分析,较为合理的两项是( )

A与材料一比较而言,材料二把科学家与大众的疏离归因于科学家的角色定位,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都有失偏颇。

B三则材料所持观点不尽相同,各有依据,这是论者基于自己的眼光和立场表达的见解,均能激发读者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社会事件。

C对于同一社会现象,三者关注点各有侧重,材料一重在原因分析,材料二重在如何改善,材料三重在为明星高收入作辩解。

D三者对科学家和明星地位的论说,有些地方针锋相对,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百家争鸣”,由此可看出当下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

E从三则材料来看,对社会现象的评论,不能止于现象,应该探出背后深刻的社会原因,如果没有提出解决办法,这样的评论就没有价值。

6.怎样才能让“当科学家”重新成为年青一代的“职业理想”?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理解。(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其他三项都表述不够严谨。B项前后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C项说“而材料二和材料三观点单一,缺乏深度”不对,D项说“体现了论者对中国科学发展的认真反思和良好期待”不准确。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制性词语。

易错点

考生不能认真对照文中句子的含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A)项中“材料三甚至认为只是科学界的内部问题”不对。(C)项,三则材料都是在分析原因。(E)项,三则材料提出了解决办法。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读懂作者写作意图。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从而忽略无中生有的文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提高科学家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正确引导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人生观;(2)营造求真务实的社会氛围;(3)让科学家成为时代明星,成为年轻一代崇拜的偶像;(4)整治学术界内的各种失范行为,让科学家发揮更大作用,对青年产生更大的影响力。(每点1分。)

解析

三则材料都是针对怎样提高科学家的影响来说的,本题就是要求考生分别概括出中心意思。

考查方向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解题思路

从三段材料中分别概括出主要观点即可。

易错点

概括不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词,完成14-15题。

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

【宋】辛弃疾

听我尊前醉后歌。人生亡奈别离何。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寄语石头城下水。居士,而今浑不怕风波。借使未如鸥鸟惯。经惯,也应学得老渔蓑。

【注】①居士:指未作官的士人,彼时稼轩正罢官家居,故聊以自称。②借使:即使。③经惯:经历一段自我修养。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本词为送友人范廓之而作,起句点明离宴,叹人生离别本属无可奈何之事。

B“但使”句,上承离别之情又有转折,情深意厚,与“无情”句形成对比。

C词人寄语建康水,自己归退不再怕“风波”,“风波”双关,暗指政治风波。

D词人无“鸥鸟伴”,深以为感,但能效仿“老渔蓑”生活,也是人生幸事。

E本词上片抒离别情,含蓄婉转;下片写自己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情感深沉。

15.本词写送行而不流于感伤,全词“似悲实旷”,请结合词句谈谈你的理解。(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E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诗歌,D项“词人无“鸥鸟伴”,深以为感,”诗中无此意;E项下半句表述不准。

考查方向

分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题思路

对诗歌而言,包括诗歌的内容、表达方式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要全面理解诗歌。

易错点

对诗歌诗歌深层次的解读不到位,选择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起句感叹离别无奈,似抒悲情。②“但使”三句一转,叹只要友情亲近会超越千里路遥,没有真情面对面也如间隔千山万水,情感洒脱。③下片感情旷达,言自己而今归退田园,不用担宦海风波,有归隐闲居的志趣追求。(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此题涉及到诗歌的内容和结构,全词写了送行,开篇就写无奈离别。但使三句却转到叹息友情近会超越千里路遥,没有了悲情。下片感情旷达,言自己而今归退田园,不用担宦海风波,有归隐闲居的志趣追求。

考查方向

鉴赏诗歌的结构和内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对古代诗歌内容的理解和鉴赏。学生赏析诗歌时,要先读懂诗歌的内容。然后做相应的分析。

易错点

读不懂诗歌,分析不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对幸福有不同看法,现在一般认为,幸福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生活状态持续地觉得满意的感受,当然这通常是以占有资源或者物质享受为前提,所以个人的幸福感受有着较强的主观性、个人性或个体差异,它与人的品德、性格等内在条件密不可分。作为一种完整的美好生活,幸福不是虚无缥缈的彼岸对象,而是贯穿于整个日常生活的经验状态,它体现在一个个具体的实践情境之中,而这一切全都有赖于美德这个内在条件的支撑与保障。

美德首先是指勇敢、节制、慷慨、诚实这样的伦理美德。它们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人身上的优良品质。在心理层面,它们意味着行为者的情感和欲望在处理实践事务时的适度状态。为了获得适度性,行为者需要将情感或欲望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这种理性就是一种“实践智慧”,或者说理智美德。没有实践智慧这种理智美德的养成和运用,就不会有勇敢、节制这些伦理美德的呈现和实施。

美德为实现幸福奠定主体方面的基础,但美德并非实现幸福的充分条件。因为,幸福是对一种理想生活状态的整体描述,是一个人全部的、完整的美好生活。作为个人的整体的生活美好,幸福当然会有着某些普遍的客观维度,包括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要实现幸福,除了行为者自身的内在条件,外在条件也不可或缺。当然,在诸多条件中,美德的优先地位也必须得到承认。

不论个人的幸福感受有什么样的主观性,幸福总是需要有某种客观物质条件作为基础,缺失这些客观性要素,幸福就只能是空中楼阁。物质财富的丰裕是获得幸福的初始前提。从这个意义上说,贫穷对普通人来说,往往成为其不幸的根源。社会公正、仁爱秩序是普遍幸福的社会制度条件。对公正的追求是人们一种非常基本的内在的心理倾向,人们期望能够拥有基本的自由和平等权利,能免除自己会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担忧。仁爱也是社会制度一种应然追求,要提高社会的普遍幸福感,必须补好这个短板。幸福还以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为滋养条件。经验表明,社会的精神文化状况与幸福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能够给人民的精神素质提升以深入的滋养,增强他们发现和创造人生意义的能力,从而能够获得一种更稳定、更有价值的幸福感。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个人要获得真正的幸福须塑造自己的社会性本质,还须将社会关系整合到我们品质之中。一个没有他人和社会的眼界的人,就是只能汲汲于私利私欲满足的人,其幸福感是不健康的、病态的,甚至会发展为变态的。如果走出小我的限囿,在生活和工作中,把自己的成就动机与社会责任有机结合起来,与自己的人伦志向有机结合起来,就能够在履行自己的社会伦理责任中获得生活的永不枯竭的意义感,从而感受一种高尚的、持久的幸福。

(摘编自《幸福的条件》)

1.根据原文,下列对“幸福”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幸福是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是一个人全面、整体的生活美好,它既有主观性,又有客观性。

B幸福不是一种虚渺的精神想象,而是一种具体的经验感受,与具体的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

C幸福的实现需要诸多条件,其中美德有优先地位,因为它是一个人获得幸福的主体方面的基础。

D幸福的获得需要社会公正、仁爱秩序等制度性条件,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人们就没有幸福感可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幸福的客观维度,变现为主体精神素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它们都作用于群体,而与个人无关。

B人都有物质享受的追求,丰裕的物质财富是获得幸福的初始前提,贫穷往往是普通人不幸的根源。

C社会优秀精神文化的繁荣能提升人的精神素质,有利于人幸福感的获得,增强创造人生意义的能力。

D一个人如果将社会关系整合到自己的品质中,就可以避免局限于私欲的满足,从而感受高尚、持久的幸福。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衣食住行等生活条件的改善及获得教育、发展自己的要求得到满足,这些都是实现幸福的重要条件。

B美德不只是人的优秀品质,还包括实践智慧,它们会规范人的正常情感或欲望,使之处于适度状态。

C作为获得幸福的内在条件,美德具有主观性,但它不是纯个人性的表现,而有一定的社会性本质。

D幸福的前提是客观物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这导致幸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个人性和个体差异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文中说“社会公正、仁爱秩序是普遍幸福的社会制度条件。”D项表述太绝对化。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题干中一些限制性词语。

易错点

考生不能认真对照文中句子的含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文中说“作为个人的整体的生活美好,幸福当然会有着某些普遍的客观维度,包括主体自身的精神素质基础和社会生活条件。”,意思是幸福和个人有关。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和原文表示范围的词。

易错点

不能从文中找到关键性词语,容易产生错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文中只论述“物质财富的丰裕是获得幸福的初始前提”。D项范围扩大。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读懂作者写作意图。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从而忽略无中生有的文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八月十四日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功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还是几天前,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年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地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脸颊上一点冷,一滴湿。我仰头看,落雨了。这不是梦,我不能长久立在大雨中,我应该回家了。那是刚刚被震坏的家,屋里到处都漏雨。

(1941年8月16日在昆明)

7.下列对这篇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欣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在看到园中美好的景象时,借花树之景,想象园中的人在日寇轰炸前的美好生活,从而为后文写美好的毁灭奠定基础。

B结尾一段语言简淡、自然,但意蕴丰富,用意深刻:“冷雨”将作者拉回现实,凸显内心的悲凉;“到处漏雨”则含蓄控诉了日寇的罪恶。

C废园中有多人惨死,但作者集中笔墨写了一位年轻的女子,因为一个风华正茂的少女被窒息的悲剧更能触动人的悲悯之心。

D面对惨景,作者有着深重的悲哀,可惜无人理解,无人倾听,内心十分寂寞,因此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

8.文章多次写到园中的花木,有什么作用?请联系相关文字作简要分析。(6分)

9.本文主要描绘了“废园”的景象,但作者却以“废园外”为题,这是为什么呢?请根据文章的内容和叙写角度加以探究。(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对世人的冷漠无情感到极度的失望和愤怒”错,全文表达的是控诉日寇残杀无辜的罪行。

考查方向

探讨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而看懂全文,分析文章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易错点

理解偏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文章开头,通过写欣欣向荣的绿叶和盛开的花朵来对比日寇轰炸后废园的残破,从而突显日寇的罪恶。(2)文章中间,用开得正好的花生机勃勃的绿叶来表现少女的青春美好喝对未来的希望;紧接着,用生命力旺盛的绿树红花对比出少女惨死的悲哀,表现人在战争中的渺小和脆弱,凸显生命被践踏、被毁灭的悲剧。(3)文章后面,通过拟人手法,借话的摇头、叹息、寂寞和悲戚,营造压抑、悲凉的气氛,间接抒写作者的悲伤之情,进一步控诉日寇残杀无辜的罪行。(每个要点2分,意思基本相同即可。)

解析

文章中的花木基本上是贯穿全文的,在每一部分有各自的特点,开篇写盛开的花朵来对比日寇轰炸后废园的残破,从而突显日寇的罪恶;中间用开得正好的花生机勃勃的绿叶来表现少女的青春美好喝对未来的希望;结尾是为了营造压抑、悲凉的气氛,突出主旨,进一步控诉日寇残杀无辜的罪行。

考查方向

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作品的细节描写的作用,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作答。

易错点

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从内容看,文章写的是作者立足在废园外的所见、所想和所感。文章叙述作者散步来到废园,从墙的缺口望见园欣欣向荣的花木和四同的残破景象,进而想到前几日的惨剧,最后再回到眼前,写夜色下自己的所见和所感。本文写废园的景象仅仅是手段,表达“废园外”的“我”的感受才是目的。(2)从叙写的角度看,文章采用的是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叙述废园里的惨剧,描写了一个不识面容的少女被窒息而死的惨象。在写作中,作者有意将自己远离,以一种貌似平淡的笔墨写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感,但平淡文笔下其实深蕴着浓郁的爱心和深沉的伤痛,从而实现了以小见大,由个别到整体的意义升华。(内容分析2分,叙写角度分析3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解析

此问题很明确,要求学生从内容和叙写角度两个方面解答,从内容看,文章写的是作者立足在废园外的所见、所想和所感,所以命名为“废园外”;从叙写的角度看,作者是用第一人称的叙述角度,是以一个陌生人的视角来叙述废园里的惨剧,所以命名为“废园外”。

考查方向

探讨作者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詹同,字同文,初名书,婺源人。幼颖异,学士虞集见之曰:“才子也。”以其弟槃女妻之。至正中,举茂才异等,除郴州学正。遇乱,家黄州。仕陈友谅为翰林学士承旨。太祖下武昌,召为国子博士,赐名同。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迁考功郎中,直起居注。会议袷禘礼,同议当,遂用之。洪武元年,与侍御史文原吉、起居注魏观等循行天下,访求贤才。还,进翰林直学士,迁侍读学士。帝御下峻,御史中丞刘基曰:“古者公卿有罪,盘水加剑,诣请室自裁,所以励廉耻,存国体也。”同时侍侧,遂取《戴记》及贾谊疏以进,复剀切言之。帝尝与侍臣言: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创业之君,为子孙所承式,尤不可不谨。同因举成汤不迩声色,垂裕后昆以对。其因事纳忠如此。四年进吏部尚书。六年兼学士承旨,与学士乐韶凤定释奠先师乐章。又以渡江以来,征讨平定之迹,礼乐治道之详,虽有纪载,尚未成书,请编《日历》。帝从之,命同与宋濂为总裁官,吴伯宗等为纂修官。七年五月书成,自起兵临濠至洪武六年,共一百卷。同等又言:《日历》秘天府,人不得见。请仿唐《贞观政要》,分辑圣政,宣示天下。帝从之。乃分四十类,凡五卷,名曰《皇明宝训》。嗣后凡有政迹,史官日记录之,随类增入焉。是年赐敕致仕,语极褒美。未行,帝复命与濂议大祀分献礼。久之,起承旨,卒。同以文章结主知,应制占对,靡勿敏赡。帝尝言文章宜明白显易,通道术,达时务,无取浮薄。同所为多称旨,而操行尤耿介,故至老眷注不衰。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

B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

C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

D时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应教为文/才思泉涌/一时莫与并/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茂才,原作秀才,东汉因避光武帝刘秀的讳而改为茂才,明清两代,秀才是乡试中试者的统称。

B国子博士,国子监的官员,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教育管理机关和最高学府。

C起居注,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记录的内容甚为广泛,是历代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D礼乐,指用礼乐教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指各种礼节规范,乐指音乐。
【分值】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詹同聪颖异常,深为他人赏识。先被虞集称道;后仕陈友谅处;太祖攻下武昌后召他为国子博士,并赐名为同。

B詹同因事纳忠,善于把握时机。刘基谈论古时励廉耻存国体一事,他正好侍立皇帝身边,便及时取《戴记》及贾谊疏进谏。

C詹同履职勤勉,深得皇帝赞许。他主持编修《日历》《皇明宝训》,记录皇帝事迹,用以宣示天下,退休时皇帝对它赞赏有加。

D詹同长于为文,反应敏捷。他凭借文章结欢主上受知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或对答皇帝询问,都敏捷而富有才华。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创业之君,为子孙所承式,尤不可不谨。

(2)同所为多称旨,而操行尤耿介,故至老眷注不衰。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注意句中人物的变化和前后事件的连续。“功臣子弟教习内府诸博士治一经不尽通贯(詹)同学识淹博、讲《易》《春秋》最善”,“(詹同)应教为文、才思泉涌”“(天下人) 莫与并。”

考查方向

文言断句。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然后依次断开。做这类题时,可先凭语感将能断开的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开的地方,要善于找断句的标志性词语,或者参考句式。

易错点

理解文意是关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项中“明清时代,秀才是乡试中试者的统称”错误,明清时代,秀才专指府(或直隶州〉学、县学的生员,是读四书五经而进学者的专称。要取得这种资格,必须在学道或称童子试获得取录。乡试中试者应称为举人。(C)项“起居注”还可指撰写起居注的官员,在下文 “起居注魏观”中则指官职名。
【解题思路】根据了解的古代文化常识,找出表述错误之处,或用排除法。

考查方向

古代文化常识。

易错点

对古代文化常识识记较差。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大意的理解和归纳概括能力。(C)项错误在于,“他主持编修《日历》《皇明宝训》,记录皇帝事迹,用以宣示天下”有误,从原文看《日历》并不能“宣示天下”。见文中“《日历》秘天府,人不得见。请仿唐《贞观政要》,分辑圣政,宣示天下。”(A)项见文中“幼颖异 ……赐名同。”(B)项见文中“御史中丞刘基曰……同时侍侧,遂取《戴记》及贾谊疏以进,复剀切 言之。”“帝尝与侍臣言声色之害甚于鸩毒……其因事纳忠如此。”(D)项见文中“同以文章结主 知……同所为多称旨,而操行尤耿介。”

考查方向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题思路

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看陈述对象是否一致。

易错点

文言文细节读不懂,造成错选。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沉迷音乐和女色的害处大于鸩毒(亦可译为:沉迷音乐和女色的危害比鸩毒更加严重)创业的君王是子孙继承效法的榜样,尤其不能不谨慎。
  (2)詹同所作文章多能符合皇帝的旨意,而且他的操行尤其耿直刚介,所以一直到老皇帝的垂爱关注都不曾衰减。

解析

第(1)句中“甚”可以理解为“厉害,严重承式”是“继承效法(的榜样)之意;“谨”是 “谨慎”之意。第(2)句中的“称”为“符合”之意“耿介”是“耿直刚介(正直不阿,廉洁自持)”的 意思;“眷注”是“垂爱关注”之意。
(1)5分,“甚”“承式”“谨”,译出每个词得1分,全句大意顺畅2分(2)5分,关键词:“称”、“耿介”、“眷注”,译出每个词得1分,全句大意顺畅2分。

考查方向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解题思路

关键是找出句子中的关键实词、虚词和句式,按照“直译为主,意义为辅”,的方法。

易错点

一些学生只翻译大体意思,不能准确翻译出重点字词。

参考译文:
  詹同,字同文,初名书,婺源人。幼时聪颖异常,学士虞集见到他后说:“这是才子啊。”把自己 弟弟虞槃的女儿许给他为妻。至正年间,考中茂才异等,被任命为郴州学正。遇到战乱,家居黄 州。出任陈友谅的官为翰林学士承旨。太祖攻下武昌后,召他为国子博士,赐名同。当时功臣子 弟在内府受教学习,诸博士研究经书,没有完全贯通。詹同学识渊博,讲《易》、《春秋》讲得最好。 詹同应诸王之命和诗作文,才思如泉涌,一时间天下无人与他匹敌。升迁为考功郎中,当值(撰 写)起居注。恰逢议定袷褅礼,詹同所议恰当,于是采用他的建议。洪武元年,詹同与侍御史文原 吉、起居注魏观等巡行天下,访求贤才。返回后,升任为翰林直学士,迁升侍读学士。皇帝驾驭臣 下严厉,御史中丞刘基说:“古时公卿有罪,用盘盛水把剑加在上面,到请罪之室自杀谢罪,用来鼓 励廉洁知晓耻辱,保全国家的体统。”詹同当时正好在皇帝身边侍立,于是取《戴记》及贾谊疏来进 诛,又切实地议论这件事的利害关系。皇帝曾与侍臣谈论:沉迷音乐和女色的害处大于鸠毒,创 业的君王,是子孙继承效法的榜样,尤其不可不谨慎。詹同趁机举成汤不近声色,为后代留下业 绩或名声的事来回答。詹同因事进献忠言就像这样。洪武四年,詹同晋升为吏部尚书。洪武六 年兼任学士承旨,与学士乐韶凤制定在学校祭奠先师的乐章。又因渡过长江以来,征讨平定的事 迹,礼乐治道的详情,虽然有记载,但尚未成书,詹同请旨编修《日历》。皇帝依允了他的请求,命 詹同与宋濂为总裁官,吴伯宗等为纂修官。洪武七年五月书编修完成,自起兵临濠到洪武六年, 共一百卷。詹同等又进言:《日历》秘藏于朝廷库府,外人不得一见。请求依照唐朝的《贞观政 要》,分辑记录圣上政绩,宣布告示天下。皇帝依允了他们的请求。于是分出四十类,共五卷,命 名为《皇明宝训》。以后凡是有政迹,史官每天记录它,随类增入此书中。这年皇帝颁赐敕命允许 詹同退休,言语极为褒赞美饰。詹同尚未动身,皇帝又命他与宋濂商议大祀分献礼。过了 一段时 间,起用他为承旨,死于任上。詹同凭借文章结欢主上受知遇,应皇帝之命写作诗文、对答皇帝询 问,没有不敏捷而富有才华的。皇帝曾说文章应该明白显杨易懂,通彻道术,通达当世大事,不要 取法浮夸浅薄。詹同所作文章多能符合皇帝的旨意,而且他的操行尤其耿直刚介,所以一直到老 皇帝的垂爱关注都不曾衰减。

多选题 本大题共1小题,每小题4分,共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4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两项是( )(4分)

A在月亮坡村鳞次栉比的黄土地上,一棵棵梨树张开扇形的枝丫,姿态妖娆。很难想象20多年前,这里的梨园竟是座座荒山。

B云图书馆可以实现对学生阅读的大数据管理,在运行后台,借阅情况都有相关的数据统计和排名,哪本书最受学生欢迎,一目了然

C今日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开宗明义:“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这是统摄全文的总纲。

D中华先民对大自然、人性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层层递进,有如剥茧抽丝,传达出中华民族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求大同的共同价值观。

E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不但无助于患者治疗,还会导致细菌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细菌一旦出现耐药性,再高明的医生也相形见绌

正确答案

A,E

解析

A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B一目了然:形容事物、事情原委很清晰,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C 开宗明义:指说话、写文章一开始就讲明主要意思。D 剥茧抽丝 :比喻根据顺序寻求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E相形见绌:和同类的事物相比较显出不足。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不能确切分辨近义词的使用对象,可能会导致误选。

单选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书法是一门艺术,不是日常实用的写字,

,所以书法有技法方面的规范、笔墨的规律、构成关系等诸多要求。

①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写字,它的目的就是传达、沟通信息

②它没有技法、形式等方面的要求

③书法创作和日常实用写字是有本质区别的

④然而书法不行,书法是通过汉字的造型、组合,把汉字变成一个美学对象

⑤你只要能准确表达、对方能看清楚就行

⑥提供的是一个表情达意的平台

A⑥①②⑤④③

B⑥③①②⑤④

C③①⑥②⑤④

D③②①⑥⑤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此题围绕书法的话题展开,第一处是总结上文书法和日常实用写字的区别,所以选③,确定了C、D;第二处是一个句子的开头,只能选①。所以选C。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

解题思路

可以使用排除法,或是直接排序,或是句子关系组合法。注意提示性词语,先把确定的句子链接在一起,然后扩展。

易错点

分不清句子的层次。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中国首台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每天在线任务量已超1400个,就运算速度、服务领域等方面即使是欧美国家级超算中心也很难达到。

B地质遗迹是在地球形成、演化的漫长地质历史时期,受各种内、外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保存下来的自然产物,是不可再生的地址自然遗产。

C这部由新锐导演执导的青春片讲述了一个性格内向的工人的女儿拒绝平庸、追寻梦想的励志故事,带有鲜明的时代印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加快,2015年城乡居民消费能力稳步提升,文化消费、互联网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等亮点频现。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搭配不当,“服务领域”和“达到”不搭配; C指代不明,性格内向的到底是工人还是工人的女儿;D不合逻辑,并列的“文化消费、互联网消费、绿色消费、时尚消费”意义上互相包容或者交叉。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

解题思路

用成分分析法进行辨别,按照一定规律分析。

易错点

都是语法方面的语病。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博学而笃志,           。(《论语·子张》)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回忆两人年少时的欢乐时光“                ”,反衬其婚姻失败的绝望心情。

(3)李商隐《锦瑟》中“                ”两句,以锦瑟多弦为喻,抒发了诗人对青春年华的追忆。

正确答案

(1) 切问而近思

(2)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解析

准确理解语境,结合积累的名句,准确填写。本题5分,每答出一空给1分,每空中如果有一个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解题思路

加强名句名篇背诵,并理解文义。

易错点

不理解语境要求填的语句,造成错填。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我国戏剧中的“丑角”,,有忠厚老实的,也有奸刁促狭的,是戏曲中表现面最广泛的行当。诚然,多数的丑角,似乎丑人都是坏人,但是,丑陋的人物类型中也有属于值得表彰的好人,也有厚道本分的丑角,如《盗甲》中的时迁。我国的戏曲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形态,美始终是其一贯追求的目标。但是,没有丑,也就没有美,,美的表现必须以丑的衬托来实现,所以丑角在戏曲领域中具有特殊的功能。

正确答案

①表现的人物类型非常广泛;②比较适合表现心术不正的类型人物(或:表现的是容貌与品行都不好的人物);③美与丑是对立统一的。(答出一句给1分,答出两句给3分,答出三句给5分,意思相同即可。)

解析

第①处关键词是“人物类型”;第②处为人物的特点;第③处关键词“美与丑的对比”要体现出对两者之间关系的说明。

考查方向

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题思路

只要前后语境,表达出相应意思,从内容和句式都符合要求就行。

易错点

内容不连贯。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1.阅读图一、图二,整合两个图表的主要信息,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要求:(1)除年份之外,不能出现具体的数字;(2)需体现城市化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两个要素;(3)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00个字。(5分)

图一:世界城市发展过程及趋势曲线图

图二:1949-2016年中国城市化率统计表

正确答案

图表显示,1949——1979年是中国城市发展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低,发展速度慢;1979——2016是中国城市化发展的中期,1979——2011年为该期前段,发展速度加快,城市化率大幅提升;2011——2016年为该期中段,在相对较高的水平上平稳发展。(本题满分5分,其中内容完整、要点齐全,3分;层次清楚、表述准确2分。)

解析

此题是图表转换成文字,要求用简洁的文字说明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几个阶段。结合两个图表可以看出中国城市化分为初期和中期,以1979年和2011年为界,分别概括出特点。

考查方向

图文转换

解题思路

图表转换题一般考查图表的内容,按照相应的项目,区分类别,分别概括。这类题设及到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做这类题时要从整个图表着手,比较各数据的差别。

易错点

概括不准确。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2.阅读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火了,也火了来自复旦附中16岁的诗词学霸武亦姝。中央民族大学副教授蒙曼评价:“武亦姝站在那里气定神闲的样子,诗意就出来了,这就是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想学金融的上海高二学生姜闻页,并不觉得读诗词浪费时间,她说:“接受美的熏陶,让自己能诗意地栖居在现实的土地上。”但也有同学说:“高考只占5分的古诗文默写,用背书的时间可以多做好几道理科题,分数早回来了!”“我又不读中文系,有必要学这么多吗?”还有人说,中国的未来不会属于像武亦姝那样只会背古诗词的少年。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解析

这是一个任务驱动型作文,但题目中并没有明确的任务驱动指令,但在命题所给的材料中暗含了对考生思考、思辨和表达能力的考查,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现实。

【作文参考立意】1我们的生活需要诗意,科学与诗意并非不能两立。

2不要过分功利,分数换不来气质。
   3我们应该承续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诗意地栖居。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易错点

一定要提出正确的观点,表述要简明准确,论述要全面充分。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