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某比较大的动物种群,基因型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2:3(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Aa与AA 表现型相同,没有迁入迁出,不存在致死现象)。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理论上分析,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9分,每空1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下实例,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腿部屈反射,同时还会引起对侧腿部产生伸反射,这是因为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图2为图1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A表示______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的________(填“轴突”或“树突”),兴奋在此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
12.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______________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沿传入神经,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__________而伸肌____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____________离子内流(填“钠”或“氯”)。
1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结合下列生物育种或生理过程回答问题
14.A过程育种的优点是 ,在上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用字母表示)
15.B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 ,在 时期发挥作用。该育种的优点是 。
16.若D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17.(每空2分)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理论上性别比例是____________。(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研究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进一步为适应外界环境逐步往大田移栽提供依据。图乙是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7.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___和 更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 培养基、________条件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8.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据图乙分析O2浓度对大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各2分)
9.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的[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 和
(填具体的场所)。
10.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它参与催化的是 。
(8分,每空1分)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根据图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图1中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桥梁的是 (用字母标示),碳在B C过程中的传递形式是 。
19.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1中的 (用字母标示),图2中的杂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
20.图1中E表示 ,产生的途经是 。
21.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了1/4,则杂食性动物体重增加1Kg,最多消耗草
Kg,如果杂食性动物食物中草占了3/4,能量利用率比前面的提高 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选做题【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识外,每空2分)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能够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2.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根据图中的装置,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用 提取,其理由是挥发油具有 的性质。
2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挥发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
24.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挥发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分)
25.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 —挥发油;
选做题【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标识外,每空2分)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获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18条),通过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青蒿素(如图所示)
26.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
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经 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
27.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继而可利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28.图中①②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素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 、 。
29.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3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