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太原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物质及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核、核糖体、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

BC、H、O、N是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

C线粒体、核糖体、酶等结构或物质的组成中,一定不含核糖的是酶

D抗体、激素、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A正确,碱基互补配对发生在DNA复制、转录、翻译和RNA的复制和逆转录 。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有DNA,可以复制和转录。核糖体是翻译场所;B正确,DNA的基本元素有C、H、O、N、P,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元素有C、H、O、N,所以蛋白质和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为C、H、O、N;C错误,线粒体、核糖体含有RNA,有核糖,少数酶是RNA,含有核糖;D正确,抗体能特异性识别抗原,激素能特异性识别受体蛋白、酶具有特异识别作用的底物,三者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细胞结构和组成物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含有DNA的细胞结构类型,蛋白质等有机物组成元素,抗体、激素、酶的区别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活动说法正确的是

A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但在发育的不同阶段细胞分化程度不同。

B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增加

C细胞凋亡过程中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属于细胞分化

D种子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正确答案

A

解析

A正确,细胞分化发生在生物的整个生命历程中,但在发育的不同阶段细胞分化程度不同,胚胎时期分化程度达到最大;B错误,细胞衰老后,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的运输功能减弱;C错误,细胞凋亡过程中虽有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但细胞凋亡是细胞自动死亡,细胞分化只是细胞的形态、结构、功能变化,没有死亡;D错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是指一个植物细胞发育成完整的个体的过程,而种子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细胞分化、细胞衰老、细胞癌变和细胞凋亡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细胞分化的时间和实质、细胞衰老和凋亡的特征、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理解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下列有关蛋白质与DNA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在真核细胞内形成染色体,原核细胞内是裸露的

B只有蛋白质和DNA也可构成生物

C均参与叶绿体、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的活动

DDNA通过复制、转录、翻译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错误,DNA分子在真核细胞核与内蛋白质一起形成染色体,在真核细胞质和原核细胞内是裸露的;B正确,只有蛋白质和DNA也可构成生物,例如噬菌体病毒;C错误,DNA和蛋白质均参与叶绿体、线粒体的活动,核糖体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的;D错误,DNA通过转录、翻译(表达)来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染色体的组成成分、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过程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某比较大的动物种群,基因型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2:3(每种基因型中雌雄个体数目相等,Aa与AA 表现型相同,没有迁入迁出,不存在致死现象)。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才能随机交配,表现型不同的个体间不能交配。理论上分析,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F1中,基因型Aa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A4/9

B1/6

C2/9

D4/15

正确答案

C

解析

C正确,ABD错误,根据题意只有表现型相同的个体才能随机交配,AA,Aa表现型相同,二者之间可以进行自由交配。基因型aa只能与基因型aa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只有aa基因型个体。基因型AA、Aa、aa个体数之比为1:2:3,在AA,Aa表现型相同的群体内AA占1/3,Aa占2/3,配子A占2/3,a占1/3,则随机交配后代中AA占4/9,Aa占4/9,aa占1/9,在群体内AA,Aa占总数的比例为1/2,aa占1/3,则随机交配的后代中AA占1/2×4/9=2/9,Aa占1/2×4/9=2/9,aa占1/2×1/2+1/9=5/9。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基因分离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分离定律的实质、自交和自由交配的区别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下图反映了种群密度变化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A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

B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

C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

D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因素较为稳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竞争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互相争夺资源和空间的现象。第一个图描述的是竞争过程中N1比N2竞争力强,N1数量增加,N2被淘汰;第二个图描述的是竞争过程中N1和N2竞争力相当,两者数量此消彼长。A正确,若环境条件稳定,持续时间长,则足以使一种生物被竞争排除或发生生态位变化,第一个图符合;B正确,若环境条件频繁变化,则常常不出现因竞争而被排除现象,第二个图符合;C正确,自然群落中的竞争排除现象是有限的,这是因为自然环境总是不断变化的;D错误,两图比较,海洋和湖泊中浮游植物种类繁多,这是因为这些水体的环境条件频繁变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种间关系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种间关系的类型及概念的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稳定的因素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下列生物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方法,不正确的是

A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采用活体染色法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

C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

D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和纸层析法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正确,细胞器属于细胞内部的结构,微小而复杂,研究细胞器结构和种类,常采用差速离心法和显微观察法;B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过程,没有采用活体染色法,是利用洋葱外表皮细胞的液泡内带有的颜色进行持续的显微观察法;C正确,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型生物,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条件和产物存在一定的差异,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采用对比实验法和产物检测法来确定;D正确,提取和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采用研磨过滤法获得含叶绿体色素的滤液,用纸层析法进行色素的分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高中生物实验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典型实验的原理、方法、操作步骤和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易错点

本题难度不大,属于考纲中识记、理解层次的要求。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9分,每空1分)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如下实例,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腿部屈反射,同时还会引起对侧腿部产生伸反射,这是因为另一条腿同时伸直以支持身体,使身体不会跌倒;图2为图1部分结构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1.A表示______________(填“传入”或“传出”)神经元的________(填“轴突”或“树突”),兴奋在此以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传导。

12.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______________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沿传入神经,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__________而伸肌__________________(填“收缩”或“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____________离子内流(填“钠”或“氯”)。

13.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___(填“单向”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传入;轴突 ;电信号(神经冲动);

解析

根据题意提示当一只脚受到有害刺激,马上引起腿部屈反射,分析可知,A表示传入神经元的轴突,在腿部反射的反射弧中有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直接相接,如膝跳反射、屈肌运动,有的需要中间神经元将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相接,如伸肌运动,此题属于前者。兴奋在此以电信号或者神经冲动的形式传导。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途径、兴奋传递形式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收缩; 舒张;钠;

解析

图中左腿和右腿多种反射活动的发生,结构基础除感受器相同外,还有传入神经和神经中枢也相同。作用于足部皮肤的有害刺激激活传入神经,冲动传到同侧中间神经元,进而引起同侧的屈肌收缩而伸肌舒张,另一侧的这对拮抗肌则相反;作用于屈肌的神经元突触后膜接受递质后,引起钠离子内流,形成兴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途径、兴奋产生引起动作电位变化的原因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单向;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

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是双向传递的,在突触上的传递则是单向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兴奋传递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兴奋产生的原因、传递的形式、传递的方向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结合下列生物育种或生理过程回答问题

14.A过程育种的优点是 ,在上图中与此原理相同的是 。(用字母表示)

15.B过程常使用的试剂是 ,在 时期发挥作用。该育种的优点是

16.若D过程一个精原细胞的一条染色体上的B基因在复制时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一个A替换成T,则由该精原细胞产生的精细胞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________。

17.(每空2分)若果蝇的后代中出现了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可育雌果蝇(进行正常减数分裂),该果蝇性成熟后与一只正常雄果蝇交配,后代可能出现________种性染色体组成,理论上性别比例是____________。(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克服种间隔离;C、D ;

解析

A是导入外源目的基因的基因工程育种,这种优点可以定向改变生物的性状,且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运用的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和C、D的原理都是基因重组是一样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育种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各种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优缺点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秋水仙素;有丝分裂前期;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

解析

B是单倍体育种,需要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或低温处理,用于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单倍体育种的最大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单倍体育种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单倍体育种方法的原理、操作过程、优缺点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4;

解析

由题意可知是一条染色体的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发生了碱基的替换即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经过减数分裂形成的4个精细胞中携带该突变基因的概率是1/4,因为每个精细胞应含当初的一条姐妹染色单体,故是1/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减数分裂和基因突变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减数分裂的过程、基因突变的概念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6 ;1:1;

解析

XXY的雌果蝇产生的配子有4种情况:XX:Y:X:XY=1:1:2:2,它们分别与正常可育雄性个体产生的正常精子X:Y=1|:1结合,将形成6种不同性染色体组成的后代:1XXX、3XXY、2XX、3XY、2XYY、1YY,不考虑染色体异常导致的致死现象理论上性别比例是1: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遗传变异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变异的类型、变异的原因、配子类型及比例的推算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12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图甲的实验是在大气CO2浓度下进行的。研究试管苗的光合作用能力,进一步为适应外界环境逐步往大田移栽提供依据。图乙是科研人员利用玉米和大麦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7.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______和 更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 培养基、________条件可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8.从图乙中可以看出,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 ,据图乙分析O2浓度对大麦光合速率的影响 。(各2分)

9.光合作用中ATP的消耗及有氧呼吸中的[H]的消耗分别发生在

(填具体的场所)。

10.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由此可知它应存在的场所是 ,它参与催化的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光合速率;光饱和点;无糖,增加光照强度;

解析

据图分析,试管苗在不加蔗糖的培养中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均高于加入蔗糖培养。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推知,采用不加糖的培养基、增强光照强度缩短试管苗的适应过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比如光合作用的条件、如何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是植物种类、O2浓度和CO2浓度;随着O2浓度增大,大麦的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解析

据图乙分析可知,植物种类、O2浓度和CO2浓度单独改变均可影响的光合速率的改变,它们都是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在CO2浓度相同的情况下,对大麦而言,随着O2浓度增大,大麦的光合速率反而降低;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类型、不同因素对光合作用过程影响的分析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叶绿体基质;线粒体内膜;

解析

光合作用中通过光反应产生ATP用于暗反应进行转化到生成的糖类等有机物中,是在叶绿体基质内进行的;有氧呼吸在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在第三阶段被消耗,在线粒体内膜上用于和O2的反应生成水;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物质和能量的转化、条件和场所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叶绿体;CO2的固定;

解析

题干提示:Rubisco酶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一个关键酶,它所催化的反应是无机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即时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利用原料CO2和水生成有机物,该酶由应存在于叶绿体中,它参与催化的是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光合作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光合作用、条件和场所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8分,每空1分)下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的中部分生物间的食物关系。根据图分析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8.图1中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桥梁的是 (用字母标示),碳在B C过程中的传递形式是

19.图2中的生物对应图1中的 (用字母标示),图2中的杂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的种间关系是

20.图1中E表示 ,产生的途经是

21.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了1/4,则杂食性动物体重增加1Kg,最多消耗草

Kg,如果杂食性动物食物中草占了3/4,能量利用率比前面的提高 倍。(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D;含碳有机物;

解析

根据图1 可以判断出A指太阳能,B为生产者,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E为散失的热能。连接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桥梁的是图中的B、D,碳在B 到C过程中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物质循环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物质循环的途径、碳在生物群落内和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形式的区别和联系、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简图对各种成分的判断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C;捕食、竞争;

解析

根据图2 可以判断草为生产者,两种动物为消费者,分别对应图1中的B和C;分析图2可以得出杂食性动物和植食性动物之间既具有竞争关系又具有捕食关系。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营养结构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营养结构的组成成分、种间关系的判断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能量;呼吸作用、分解作用;

解析

根据图1 可以得出E为散失的热能,产生途径来自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能量流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能量流动的渠道、特点、产生途径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77.5;2.4;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2进行分析,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若杂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

了1/4,则杂食性动物体重增加1Kg,最多消耗草=1/4÷10%+3/4÷10%÷10% = 77.5Kg;若杂

食性动物的食物中草占了1/4,假设杂食性动物可获的能量为xKg,则消耗草的量=1/4x÷

10%+3/4x÷10%÷10%=(310/4)x。如果杂食性动物食物中草占了3/4,假设杂食性动物可获

的能量为yKg,则消耗草的量=3/4y÷10%+1/4y÷10%÷10%=(130/4)y。当草量一定时,如果

杂食性动物食物中草占了3/4比草占1/4能量利用率是提高的,提高的倍数是:

(310/4)x=(130/4)y,则y/x=310/130≈2.4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能量流动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能量流动的途径、特点、产生途径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选做题【选修一:生物技术实践】15分,除标识外,每空2分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能够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

22.从青蒿中提取青蒿素的方法是以萃取原理为基础,根据图中的装置,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用 提取,其理由是挥发油具有 的性质。

23.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则挥发油提取量会 ,原因是

24.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挥发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 。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 。(3分)

25.其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 —挥发油;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水蒸气蒸馏法;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

解析

根据图中的装置,挥发油具有易挥发、难溶于水、化学性质稳定的性质,因此从青

蒿中提取挥发油的方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方法、不同方法之间的区别、挥发性油具有的性质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下降; 部分挥发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

解析

在挥发油提取时,如果蒸馏过程中不进行冷却,部分挥发油会随水蒸气挥发而流失,导致挥发油提取量下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方法、挥发性油具有的性质、提取过程中注意事项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蒸馏温度 ; 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提取量不再增加(3分);

解析

在挥发油提取时,当蒸馏瓶中的水和原料量一定时,蒸馏过程中,影响挥发油提取量的主要因素有蒸馏时间和蒸馏温度;当原料量等其他条件一定时,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变化趋势是一定的时间内提取量随蒸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一定时间后当原料消耗完时,提取量不再增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植物挥发性油的性质、影响挥发油提取的因素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油水分离;

解析

水蒸气蒸馏法从青蒿中提取挥发油的工艺为:投料—加水—蒸馏—冷却—油水分离 —挥发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植物挥发油的提取操作步骤,挥发性油的性质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选做题【选修三: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除标识外,每空2分

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青蒿素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控制疟疾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为了获取更多的青蒿素,科学家采用多种方法。

方法一: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18条),通过传统的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

方法二: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酵母菌细胞合成青蒿素(如图所示)

26.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青蒿素的工厂化生产,可将青蒿素细胞经培养获得的

细胞置于发酵罐中培养,经 方式实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并产生大量的青蒿素。

27.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 ,继而可利用 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28.图中①②过程无论发生在青蒿素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

29.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 。(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愈伤组织;有丝分裂;

解析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青蒿素时,通常是从培养的愈伤组织中提取青蒿素,在愈伤组织培养的过程中,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进行增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组织培养技术的操作步骤、原理、培养过程中细胞增殖的方式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DS 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 ; DNA分子杂交 ;

解析

酵母菌能合成FPP合成酶,但不能合成ADS酶和CYP71AV1酶,即酵母菌缺乏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因此,要培育能生产青蒿素的酵母菌细胞,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和CYP71AV1酶基因。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基因工程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的方法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都具有FPP合成酶基因,FPP合成酶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不同细胞中转录相同的模板链,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具有底物IPP ;

解析

图中①②指的是FPP基因表达的过程,根据图示显示,无论发生在青蒿素细胞中,还是发生在酵母细胞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FPP,原因是:都具有FPP合成酶基因,FPP合成酶基因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相同;不同细胞中转录相同的模板链,转录和翻译过程中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两种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都具有底物IPP。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基因表达的过程、遗传密码在生物界是通用的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解析

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该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以得出在酵母菌细胞中部分FPP要用于合成固醇,导致用于合成青蒿素的FPP的很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与基因表达有关的知识,属于II类高考知识点,出现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掌握基因表达的过程、正确理解图示、影响基因表达的因素等,需要考生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加强积累。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