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太原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7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传统的中国画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而不是一种技能;是一种人文关怀,而不是视觉盛宴。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作者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是立德、立功、立言。立德,是完善道德修养、塑造完善人格。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但又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针对广大观者的“教化人伦”,表现为一种有助于社会和谐的群体意识,可以叫“载道”。另一个途径是个人的“怡悦情性”,表现为人与自然或人与自我和谐,人在超越现实局限中获得的精神自由,可以叫“畅神”。

“畅神”虽属个体的审美超越,但具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并不满足于此,而是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在提升人品情操的前提下,以有道德修养的人品砥砺画品,用拟人化的手法,托物言志,赋予自然对象以高格调的精神境界,在实现个体“畅神”的同时,以高尚的道德观念影响观者,使“畅神”与“载道”统一起来,实现寓教于乐。

无论“载道”,还是“畅神”,都表现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素称“天人合一”。当代东方学者季羡林把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概括为三个和谐:人类与自然的和谐、个人与社会的和谐、自我内心的和谐。他认为三个和谐的实现,全赖人类与大自然为友。香港学者饶宗颐对老友季羡林“天人合一”观的阐发是天人互益,即一切的事业,要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他说当今时代,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

传统中国画的“天人合一”,还表现为绘画过程中天工与人巧的结合。传统中国画使用的宣纸、水墨和毛笔,都非常敏感,这些工具可以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而极尽良工苦心,人巧而仿佛天然。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这一体系筑基于中国的哲学,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而是以表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和谐的精神境界,表现高尚人格来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为终极关怀。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是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的,是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的,是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的,是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的。

实际上,仅以文化批判的方式去创作艺术,并不能解决感知者的精神归宿问题。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的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艺术的一个重要品种,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在这一方面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20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无论是传统出新型的,融合中西型的,还是实验水墨型的,都可以大有作为,都可以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1.下列关于传统中国画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画不是一种技能,不是视觉盛宴,而是一种精神生活方式,一种人文关怀。绘画也是实现人文关怀的方式,有“教化人伦”和“怡悦情性”两个途径。

B传统中国画以“载道”和“畅神”表现了中国文化的和谐精神,有人文关怀的传统中国画家把“天人合一”纳入伦理范畴,使畅神与载道统一,实现寓教于乐。

C传统中国画使用的敏感的宣纸、水墨和毛笔极尽精微地表现宇宙万象和内心波澜,达到自然与人工的巧妙结合的境界。

D传统中国画重精神完善、富有写意精神,在物欲高涨、精神失衡的后工业社会对人类具有大可发扬的超前价值。

2.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绘画实现人文关怀的途径,一是教化人伦以促进社会和谐即“载道”,二是人因超越现实局限获得了精神自由即“畅神”。

B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得益于中国汉字反映的不脱离客观又与客观拉开距离的思维方式,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

C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的基本特点是不以模拟再现客观世界为根本追求,其终极关怀是以一定的表现内容实现个体的精神超越和群体精神的有序和谐。

D筑基于中国哲学的中国画写意美学体系,其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立足视觉又超越视觉,对文化性重视而轻视对绘画性的讲求。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传统中国文人实现人文关怀的首要方式是立德、立功、立言,即亲身投入经邦治国的大业。绘画只是中国文人实现人文关怀的另一种方式而已。

B传统中国画作为当今世界的一个重要品种,在不断演进中需要保持传统基因,对西方异质文化的因素要极力抵制才行。

C季羡林以人与自然、社会、内心的和谐思想来解释“天人合一”,他认为人类最好同大自然为友,否则将可能带来灾难,很难达到“天人合一”。

D两岸四地的画家,只要摆脱上世纪以来全盘西化论的遮蔽,重视文脉传承,善于以视觉形式发扬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都可以在绘画方面大有作为,做出惠及人类的贡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偷换概念。见原文“对于实现艺术对人类的人文关怀,具有大可以发扬的超前价值”。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这是对一个概念外延的考查。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肯定、否定,部分、全部,可能、也许等词语。

易错点

B项干扰项,信息需要多方面筛选,然后综合在一起,有些容易忽略而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A.强加因果。原文第二条途径没有“因”字,“因”后面的内容是表现而不是原因。B.张冠李戴。“不脱离客观又拉开与客观距离,以宇宙中对立因素的统一为着眼点”是中国画“独具特色的笔墨语言”,而非“中国汉字反映的思维方式”。D.曲解文意。见原文“讲求绘画性又更重视文化性”。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分析句子的不同之处。

易错点

D项干扰项,信息需要多方面筛选,有效信息在4、5段,然后综合在一起,易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曲解文意,见第五段第一行“ 传统中国画在不断演进中保持传统基因并吸取异质文化的因素形成了完整的写意美学体系”。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发现细微差别。

易错点

C项干扰项,对“从益人而不损人的原则出发,并以此为归宿”“人的学问比物的学问更关键,也更费思量”理解不透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一)文言文阅读

王世充,字行满,本姓支,西域胡人也,寓居新丰。善敷奏,明习法律,然舞弄文法,高下其心。或有驳难之者,世充辞议锋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大业中,累迁江都丞,兼领江都宫监。及杨玄感作乱,吴人朱燮、晋陵人管崇起兵江南以应之,自称将军,拥众十余万。隋遣将军吐万绪、鱼俱罗等讨之,不克。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十年,齐郡贼帅孟让自长白山寇掠诸郡,至盱眙。世充以兵拒之,保都梁山,为五栅,相持不战,乃倡言兵走,羸师示弱。让笑曰:“王世充文法小吏,安能领兵?吾令生缚取之,鼓行而入江都。”时百姓皆入壁,野无所掠,贼众渐馁,又苦栅当其道不得南侵,即分兵围五栅。世充每日击之,阳不利,走还入栅。如是数日,让益轻之,乃稍分人于南方抄掠,留兵才足以围栅。世充知其懈,乃于营中夷灶撤幕,设方阵,四面外向,毁栅而出,奋击,大破之。及李密攻陷洛口仓,进逼东都,世充引军渡洛水,与李密战,世充军败绩,世充自系狱请罪,越王侗遣使赦之。俄而宇文化及作难,太府卿元文都、武卫将军皇甫无逸、右司郎中卢楚,奉越王侗嗣位于东都,拜世充为吏部尚书,封郑国公。文都谓楚等曰:“为国计者,莫如以尊官宠李密,以库物权啖之,使击化及,我师养力以乘其弊,则密亦可图也。”楚等以为然。世充独谓其麾下诸将曰:“文都之辈,刀笔吏耳,吾观其势,必为李密所擒。且吾军人每与密战,杀其父兄子弟,前后已多,一旦为之下,吾属无类矣!”文都知而大惧,与楚等谋,因世充入内,伏甲而杀之,期有日矣。段达遣其女婿张志以楚等谋告世充。其夜,勒兵围宫城,世充遂攻门而入,无逸以单骑遁走,获楚杀之。时宫门闭,世充遣人扣门言于侗曰:“元文都等欲执皇帝降于李密,段达知而告臣,臣非敢反,诛反者耳。”段达矫侗命,执文都送于世充,至则乱击而死。世充悉遣人代宿卫者,然后入谒陈谢曰:“文都等无状,谋相屠害,事急为此,不敢背国。”侗与之盟。其日,进拜尚书左仆射,总督内外诸军事。

(《旧唐书·王世充列传》)

【注】①锋起:如锋刃齐起,锐利难当。此处指尖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乃稍分人于南方抄掠 稍微

B乃于营中夷灶撤幕 填平

C以库物权啖之 利诱

D段达矫侗命 假托

5.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B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C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D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王世充善于向朝廷陈事进言,通晓律令条文,但他却利用这一优势玩弄文字,随心所欲地曲解法律,徇私舞弊。

B王世充率兵抵御孟让,刚开始战事不利,只能坚营守壁等待机会,最后在孟让骄傲轻敌放松警惕时发起攻击,一举而胜。

C王世充不敌李密,而且多次与之作战,两人结仇很深,所以他并不赞同元文都利用李密攻打宇文化及来化解朝廷危机的策略。

D王世充做事果断而严谨。他夜围宫城,消灭政敌,又能审时度势采取种种措施,确保自身安全。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或有驳难之者,世充辞议锋起,众虽知其不可而莫能屈。(5分)

(2)时百姓皆入壁,野无所掠,贼众渐馁,又苦栅当其道不得南侵,即分兵围五栅。(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稍:渐渐,逐渐。

考查方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在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落实120个实词之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例如,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

易错点

C项,“啖”由于平时只知道有“吃”的意思,在这里有的不结合语句就直接选择了,造成失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世充为其偏将,募江都万余人,频击破之。每有克捷,必归功于下,所获军实,皆推与士卒,由此人争为用,功最居多。

考查方向

能为文言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E级。

解题思路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易错点

B是一个干扰项,因为断句的各个标志和特点基本都是符合的,不结合语境这个完全没有问题;但要根据语境来选择。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文中“阳不利”是假装失利,并不是真正的开战不利。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

易错点

由于对“舞弄文法,高下其心”这句不理解,有没有耐心仔细的对比,就会误选A。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有时有人驳斥他,王世充语言尖锐,人们虽然明知他不正确却又没有谁能使他屈服。

(2)当时百姓都进入了部队营垒,郊外没有东西可抢(或没有什么可抢的东西),叛军渐渐饿了,又苦于营栅挡住道路不能向南方侵掠,就分兵包围王世充的五处营栅(或栅栏)。

解析

翻译时,要把重点词语和重要的文言现象翻译出来。本题要准确翻译以下内容:(1)“或(有时)”、“驳难(驳斥,批驳,责难,为难)”、“屈(使屈服,使服输,使认输、服软)”各1分,句意2分。(2)“壁(营垒)”、“馁(饿)”、“苦(苦于,为……所苦)”各1分,句意2分。

考查方向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句式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易错点

“屈(使屈服,使服输,使认输、服软)” “苦(苦于,为……所苦)”这两个词语的特使用法翻译不准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

10.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韩愈在《师说》中说的“ ”,与荀子《劝学》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句意接近。

(2)苏轼的《赤壁赋》中“ ”两句,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慨叹生命短促,自然永恒。

(3)《次北固山下》中,与刘禹锡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有异曲同工之妙的两句是:“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

(1)要理解《劝学》两句的意思是年轻的胜过年长,师说》中就是学生要赛过老师的句子;(2)抓住“运用夸张、对比的手法慨叹生命短促,自然永恒”关键字眼;(3)找出和“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哲理上意思相近的句子。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不仅要求熟记背诵名言警句,还要收集古典诗歌、散文中的名句、成语;并且要求书写正确。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须臾,羡,残;还要不能够漏掉虚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开花的步枪

周海亮

1他知道这样不好,可是他喜欢这样。

2他喜欢将一朵淡蓝色的小花,插在他的枪口。

3他们一直驻扎在战壕。真正的驻扎——整整半年,吃在那里,睡在那里,警戒在那里,思乡在那里。战壕又深又宽,兵们横七竖八地睡着,如同古墓里全副武装的干尸。战壕前方,空旷的原野一览无余。草绿得失真,花开得灿烂,土拨鼠从洞穴里探出憨厚的脑袋,野兔红色或者灰色的眼睛机警地闪动着。一切那般宁静美好,看不出任何战争的迹象。可是他们不敢离开战壕半步。长官说,对方的狙击手藏在岩石的缝隙里,藏在土拨鼠的洞穴里,藏在草尖上,藏在花粉间,藏在尘埃中,藏在阳光里。狙击手无处不在,他们是死神的使者。

4他不相信。他不敢不相信。每一天他们都高度紧张,然而战争迟迟不肯打响。

5战壕的边缘,开满蓝色的小花。花五瓣,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小花晶莹剔透,如同巧匠精雕细琢而成。他探出脑袋,向小花吹一口气,花儿轻轻摇摆,淡黄色的花粉飘飘洒洒。蜜蜂飞过来了,嗡嗡叫着,捋动着细小的长满绒毛的腿。他笑了。他不知道小花的名字,他想起了故乡。

6故乡开满这种不知名的小花,初夏时,整个草原和整个河畔,全都是蓝的。有时候,他和她手拉手在花间奔跑,笑着,闹着,一起跌倒在地,让淡蓝的影子轻洒全身。还有时候,黄昏,他坐在木屋前,看她款款走来。她的头发高高挽起,两手在阳光下闪出微蓝的光芒。她提着长裙,赤着脚,脖子优雅地探着,长裙上落满淡蓝色的小花。她朝他走来,走来,越来越近,越来越近。天空掠过浮云,炊烟升起,一头牛在远方唱起低沉而深情的曲子。

7一切都那般美好,看不到任何战事的迹象。可是战事还是按时来了,他应征入伍。他迷恋草原,迷恋木屋和那些淡蓝的花儿,迷恋她美丽的下巴和半透明的淡蓝的手。可是他必须入伍,从一个草原抵达另一个草原。潮湿的战壕里,他盯住那些小花,如同盯住她湿润的眼睛。

8他将小花小心地摘下,小心地插进枪口。小花在枪口上盛开,蜜蜂嗡嗡飞来,绕着花儿盘旋。他笑,他冲小花吹一口气。小花轻轻抖动,淡黄色的花粉,纷纷扬扬。

9长官不喜欢他这样做。长官说枪不是花瓶,枪的唯一作用,是杀人。他知道。可是他喜欢那些小花,更喜欢小花将枪口装扮,将战壕装扮。他从战壕里探出脑袋,他看到海洋般的小花把草原覆盖。狙击手,他看不到。

10说,再这样做的话,把你送回家。

11家乡有温驯的奶牛、笔直的炊烟、淡蓝色的小花和小花般芬芳的她。他想回家,可是他不能回家。

12每一天,趁长官不注意,他仍然将小花插进枪口。夜里他抱着开花的步枪睡觉,梦里花儿开满全身,他幸福得不想醒来。

13他必须醒来。他们终于发现了敌人。十几个人趁着夜色,爬行在淡蓝色的花丛之间。他们拖着长长的步枪,头盔涂抹成花朵的蓝色,眼神充满恐惧和令人恐惧的杀气。长官冲他摆摆手,他起身。长官再冲他摆摆手,他将枪口捅进射击孔。长官又冲他摆摆手,他的枪口,便瞄准了离他最近的头盔。这动作他和长官演练过很多次,只要他扣动扳机,对方的头盔就会多出一个圆圆的小洞。死去之前对方甚至连轻哼一声的机会都没有。他百发百中。

14他在等待最后的命令。

15他看到枪口的小花。他愣了一下。

16刚才他将小花忘记。因为紧张,因为恐惧,更因为兴奋。他该将小花摘下,轻轻插进口袋,然后,端起枪,向敌人瞄准。

17那么美丽的小花,半透明,花瓣淡蓝,花蕊淡黄,花蒂淡绿;那么美丽的小花,如同娇嫩的姑娘。小花将会被射出枪膛的子弹击得粉碎,或者烧成灰烬,这太过残忍。

18他的嘴角轻轻抽动。

19长官的手向下劈去。他扣动了扳机。可是他迟疑了一下。或许一秒钟,或许半秒钟,或许四分之一秒钟、八分之一秒钟……他迟疑,然后,扣动扳机。可是晚了——他听到一声极轻的闷响,他的眉心,多出一个散着淡蓝色青烟的小洞。

20他念一声,小花。那是故乡的名字,也是那个姑娘的名字。

(选自2015年11月《思贤文学》)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小说的开头很简洁,语言虽然不多,但已经初显人物心理的矛盾挣扎;同时起到了设置悬念的作用,还能引起下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在“长官”看来,“枪不是花瓶,枪的唯一作用,是杀人”,于是,花儿和枪,田园的诗意和战事的紧张对立,成为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小说情节的生发点。

C“他不相信。他不敢不相信”意蕴丰富。一方面表现了“他”不切实际、沉浸幻想、始终没有意识到自己身处危局,另一方面又无可奈何、不得不信。

D小说的语言整散结合,运用整句的地方很多。整饬的语句富有文采,排比、比喻等修辞运用得恰到好处,小小说的美感由此产生。

E这篇小说张弛有度,人物形象非常突出,这分别得益于小说采用了插叙手法和运用了外貌、动作、心理等描写手法。

12.小说的主人公“他”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试作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中不吝笔墨反复描写小花,有什么作用?请分析。(6分)

14.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请你结合这三个因素探讨分析这篇小小说的悲剧性。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B

解析

D.“运用整句的地方很多”有误,小说还是以散句为主。“小小说的美感由此产生”表达不严密,小说的美感分很多角度,表达为“小小说的语言美感由此产生”更为准确。C.“始终没有意识到身处危局”分析不当。应该为“一时沉浸在美景中因而忘记了身处战争环境的恍惚,同时也表现了他始终知道身处危局的清醒”。E.小说没有运用“外貌描写”。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把握作品的形象(人、事、物、景等)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范围广,需要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以及写作特点。五选二的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先通读选项,确定大体的依据,再把选项和原文仔细对比,做出排除,留下正确的选项。

易错点

由于D项的问题不突出,像“运用整句的地方很多”“小小说的美感由此产生”表达不严密等造成失分,而E误选,是没有细致分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热爱生活,热爱家乡。②枪法精准,个性固执(执拗)。③厌恶战争,向往和平。(每点2分。点明特点得1分,简析得1分。)

解析

这是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回归到文本里,抓住这些段落——2到6、17,再整体上分析。先概括特点,后结合文本分析。

考查方向

鉴赏评价,把握作品的形象(人、事、物、景等)。

解题思路

分析小说的形象可从小说中对人物的直接介绍、描写以及和人物相关情节、人物等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必须结合文本分析。

易错点

特点没有概括,只是简略地抄写了文章中的语言;或者特点概括不到位。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环境角度)用“开得灿烂”的花,渲染战争没有发生前的“宁静美好”,使小说充满着诗情与画意,增加了文章的美感。②(人物角度)反复渲染花,有利于塑造主人公“他”热爱美、热爱和平,坚持自己爱好的形象。③(情节角度)以花儿为线索,它的不断出现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推动了情节的发展。④(主题角度)花儿象征的美好、爱情,与步枪代表的残酷、战争形成对比,有利于表现战争的残忍。(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

解析

通读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小花是文中人物反复观看思念的,它有象征意义,代表家乡,代表心中人。然后,就可以按照小说中必备的要素:人物、情节、环境和主旨来分析即可。

考查方向

把握重要情节的意义和作用、把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解题思路

小说的作用题,要从内容、结构和情感主旨三方面考虑。一般可以从人物与小说结构、叙述角度、人物与情节的关系、人物与主要人物的关系、人物与环境、人物与主题的关系等角度结合文本思考分析。

易错点

过分地注意了内容、结构和情感这三个角度,没有结合文本,过于教条化,固式化。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这篇小说之所以是悲剧,是因为它完美地具备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2分)①从冲突这一因素看,小说中花儿、步枪形成冲突,花儿象征着美好、爱情等美的一面,力量还比较弱小;而步枪代表着残酷、战争等恶的一面,力量相对强大,因此形成悲剧。(2分)②从毁灭这一因素看,小说的主人公虽然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和平,是一个美好的形象,但他最终的结局仍是被毁灭。有价值的东西被毁灭,体现了小说的悲剧性。(2分)③从抗争这一因素看,主人公始终坚持着他的爱好,甚至可以说是“固执”地坚守着这份对爱人、对故乡、对生活的美好追求,这种抗争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因此抗争以后的毁灭才更引人深思,给人启发,显示了悲剧的力量。(2分)

解析

首先,要找出文中有冲突的事物:花儿、步枪,然后结合情节分析其象征意义;再看过程,花儿、步枪是如何对抗的;最后看结果,证明毁灭这一要素;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什么是悲剧?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毁灭了给人看。而这篇小说就是如此,大篇幅地描绘了小花这一美好的事物,然后把拥有小花的人物击毙。按照冲突、抗争与毁灭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分角度结合文本分析。

易错点

花儿、步枪的对抗是不好分析的,这是一种微妙的人物心理变化。这一点理解不透,把握不到位,语言跟不上。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晦暗时代下的真勇士——钱玄同

1887年,钱玄同出身于一个举人家庭。当其他幼童还在玩着泥巴追逐打闹时,钱玄同被关在家中勤奋苦读。他3岁随父背诵《尔雅》,5岁上私塾读经书,老来得子的父亲将下一代中举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有一次钱玄同偷看《桃花扇》被老师发现,一戒尺打来,眉心便永远留下了疤痕。稍长些,他被很多人称为“神童”,但他终究不快乐,这或多或少地影响了他后来参与《新青年》,致力于教育事业的决定。

11岁时钱玄同的父亲去世,他身为妾的母亲生性善良,难免受到欺负,他当时的理想是考举人走仕途之路。15岁时母亲病逝,过去的人生逐渐关闭,未来的门窗逐渐打开,他渴望接受新的事物,改变陈旧滞重的生活状态。16岁那年冬天,朋友送他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和邹容的《革命军》,读后思想受了大刺激,以前的尊清见解为之动摇了。17岁那年,他把辫子剪了,以表示反对清朝的决心。

1906年9月,钱玄同以优异的成绩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随章太炎学习声韵训诂之学,思想上深受章太炎提倡复古的影响。辛亥革命之前,他主张革命以后应复古礼,曾写了《深衣冠服说》,并做了一套复古的礼服穿戴,这在朋友中传为笑柄。辛亥革命后的洪宪帝制和1917年的复辟运动两件事,对钱玄同产生巨大轰击,他的复古思想全然消灭,转向了反对复古。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以及政府中旧文人打着“保存国粹”旗号来抵制科学和新知识,使他决定踏上两条路:一是文学革命,主张用白话;二是思想革命,主张反对礼教。

在五四文学革命的前驱中,钱玄同自诩“小卒”,却是一名比任何人都勇猛的“急先锋”,他不是革命运动的发起者,但当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后,他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新青年》,与胡、陈二人并肩作战。1917年,他开始积极投稿,用通信的方式发表了很多文章,其中寄给陈独秀、胡适、刘半农的最多,讨论的内容是怎样建立新的文学,主要贡献是从文学发展的趋势和语言文字的学理上说明新文学建立的必要和可能,同时,他积极参加国语运动,加入了国语研究会,主张文化教育改革。

在此期间,他提出了“选学妖孽,桐城谬种”的口号,明确了新文学革命的对象,再次奋力呼出推翻复古派的口号。作为国学大师章太炎的得意门生又身为古文大家的钱玄同,毅然从旧文化的营垒中突围出来支持文学革命,其影响力巨大。最初的文学革命,只是在《新青年》上说说而已,没有产生号召性力量。“其后钱玄同、刘半农参加进去,‘文学运动’‘白话运动’等旗帜口号才明显地提出来,这时形成的力量才有凝聚力”(周作人语)。

当《新青年》提倡文学革命时,中国思想界一片沉闷,新旧思想没有交锋,不利于把新文化运动推向前。于是钱玄同化名王敬轩,装扮成反对新文化的顽固派,写信攻击《新青年》,刘半农则针锋相对加以驳斥,故意在社会上造成论战,以引顽固派出洞,这就是新文学史上有名的“双簧戏”,它成功地推动了新文学、新文化运动。

除了自己写文章,钱玄同还甘当“求稿”小卒。最著名的例子是他向鲁迅求稿,其中最经典的对话如下:(鲁迅)“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钱玄同)“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谈话的结果是鲁迅从消沉中醒来,开始为《新青年》写文章,第一篇就是《狂人日记》。

五四高潮后,《新青年》团体解散,钱玄同退回书斋,致力于学术研究和国语运动。不过在1925年女师大事件中,他同鲁迅等人一起,发表了同情学生、反对杨荫榆的宣言。一二·九运动期间,儿子钱三强参加游行,也得到他的关心和赞许。日本占领北平后,他改名为“夏”,与“夷”相对,表示绝不做敌伪顺民。晚年的钱玄同因国事蜩螗,外寇侵凌,常满腔孤愤,抑郁难语。1939年1月17日,他因突发脑溢血猝然离世,终年52岁。北平师大的祭文,可算是对他一生最为精确的评价:

呜呼先生,一代宗师;学出余杭,不囿藩篱。文字音韵,博采群规;金石甲骨,剖难析疑。不惟阐古,抑且开今;编《新青年》,满纸瑶林,作狮子吼,发海潮音;鼓吹学子,一扫阴沉;五四运动,赖有指针,文艺复兴,匪异人任。

(摘编自甘徐梅《晦暗时代下的真勇士——钱玄同》)

相关链接:

①钱玄同,浙江吴兴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语文改革家、文字音韵学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启蒙思想家。在新文化运动、国语运动、古史辨运动和音韵学诸方面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据国学网整理)

②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用崭新的文学表现手法蕴载了崭新的反封建的内容,而钱玄同鼓励鲁迅起来加入推倒铁屋子的行列,表现了强烈的启蒙意识。事实上,他一生都在身体力行,这也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吴锐《钱玄同评传》)

③“别忘记,你是属牛的,要拿出一股牛劲来。”这是钱玄同鼓励钱三强时经常说的一句话。正是这一句话,给了钱三强极大的勇气和动力,让他一次又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心,从而不断地攀登科学高峰,取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父亲的榜样——名家教子书》)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钱玄同幼年就被迫学习中国传统经书,但那时落后的教育方式剥夺了他童年的快乐,私塾中的体罚经历对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B母亲的艰难身世促使少年钱玄同立志参加科举考试,走仕途来改变处境,但后来母亲病逝,导致了钱玄同的人生发生转折,他剪辫反清。

C钱玄同学术上得益于章太炎,思想上也深受其影响,提倡复古,但晦暗的社会现实教育了他,他开始高举文化革命与思想革命的大旗。

D身为旧文化大家的钱玄同曾写信攻击《新青年》,与刘半农激烈论战,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终于使文学革命具有了号召力和凝聚力。

E日伪时期,钱玄同虽然已经退居了书斋,致力于学术和教育,但仍满腔孤愤,不失年轻时“勇士”的本色。

16.钱玄同为五四文学运动做了哪些贡献?(6分)

17.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钱玄同思想变化的历程。(6分)

18.试探究钱氏家风发展变化的过程,并谈谈对你的启发。(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C

解析

E.见文本第八段,五四退潮后的钱玄同只是一个学者了,如“晚年的钱玄同……常满腔孤愤,抑郁难语”,与年轻时的“‘勇士’本色”是有距离的了。B.因果分析不当,母亲的身世不是钱玄同走仕途的直接原因,母亲的病逝也不是“他剪辫反清”的原因。D.见文本第六段,钱玄同与刘半农不是真的思想上的对立和论战,是两人演的“双簧戏”;“终于使……”分析错误,原文是“成功地推动了……”。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范围广,需要通读文章,把握文章的脉络、主旨以及写作特点。五选二的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先通读选项,确定大体的依据,再把选项和原文仔细对比,做出排除,留下正确的选项。

易错点

E是一个误导性选项,但凡是褒扬人物的,学生就认为一定是对的,犯了经验主义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积极投稿,发表文章,为新文学建立做出了贡献。②甘当“求稿”小卒,鼓励鲁迅从消沉中醒来,表现了强烈的启蒙意识。(若答“他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启蒙思想家”给1分。)③明确新文学革命的对象,提出推翻复古派的口号,支持文学革命,影响力巨大。④当思想界一片沉闷时,钱玄同和刘半农“唱双簧”,成功地推动了新文学运动。⑤积极参加国语运动,加入了国语研究会,主张文化教育改革。(一点得2分,任意答出三点得6分。)

解析

围绕五四运动,把钱玄同做过的事情一一筛选出来,分条列述。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解答时首先要读懂文章,再筛选和题干句子有关的信息,并归纳。先确定答题区间,再分条概括。

易错点

这是一道给分题,只要能答出任意三点就行,不易出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少年时代尊清,想走科举道路,后转为反清,剪辫明志;②辛亥革命前思想上主张复古,辛亥革命后逐步转向反复古,主张文化和思想革命;③五四时期是激进的新文化运动先驱,五四退潮后转为具有爱国思想的书斋学者。

解析

仔细审题,抓住“钱玄同思想变化的历程”这个关键字眼,以时间为线索梳理历程。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的内容要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但凡出现“历程”“经历”等这些关键字眼,就要以时间为线索进行通读全文,梳理事件,归纳总结。

易错点

“辛亥革命”这个时间点有前后之分,有的容易忽略,或者混为一谈。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发展变化过程:①钱玄同父亲对子女要求严格,重视教育,依据晚清社会现实和自身认识,坚持让钱玄同走科举道路。这是典型的封建知识分子的家风。②钱玄同在接受新思想、新教育后,在子女教育上关心、赞许儿子(或自由开放、采用鼓励式教育的方法),同时不忘传承爱国、坚韧等传统美德。这是典型的五四知识分子的家风。(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

启发:①家风对子女性格的养成和家族在社会的地位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②家风应当符合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潮流,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点得2分,两点得4分。其他观点,若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解析

抓住题目中的“钱氏家风发展变化”,结合全文进行梳理。所谓“家风”就是家庭教育,父母影响,把文中有关这方面的按照一定顺序一一列举出来。然后根据这些写出自己的见解。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要求从文本里找出依据,并根据文本的依据说出自己的启示。

易错点

语言组织不够严密,表达得不到位。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瞻元世祖庙

马中锡

世祖祠堂带夕曛,碧苔年久暗碑文。

蓟门此日瞻遗像,起辇何人识故坟。

棹楔半存蒙古字,阴廊尚绘伯颜军。

可怜老树无花发,白昼鸮鸣到夜分。

【注】①世祖:即忽必烈。他定都燕京,改国号为元。②起辇:地名,元太祖铁木真及其子孙的葬地。③棹楔(zhào xiē):门旁表宅树坊的木桩。④伯颜:蒙古八邻部人,忽必烈时任中书左丞相,曾率军南下灭宋。

8.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

9.请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表达了昔盛今衰(或盛衰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2分)庙宇破败荒凉,祠堂在几抹夕阳当中,寂寥惨淡,碧苔丛生,使得斑驳的碑文更难辨认。老树枯萎,猫头鹰通宵达旦地发出凄厉的叫声。(2分)棹楔上残留着的蒙古文字、阴廊里蒙古军队的出征图还昭示着忽必烈曾经的叱咤风云,但庙宇的破败荒凉告诉了人们一个事实——忽必烈已被人遗忘。作者还进一步联想到这些帝王的坟茔恐怕早已不被人知了,(2分)表达了昔盛今衰(或盛衰无常),世事无常的感慨。

解析

从题目上可以判断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由此可以圈定表达的情感范围。回到诗歌中,仔细分析,也就是把诗句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描述,最后明确写表达了什么情感。

考查方向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解答情感题要四看,看题目,看作者,看内容,看注释。而内容是主要的,把握内容需要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易错点

情感能够写出来,平时这一类的题目就有归纳,但是没有做到把诗歌的内容分析到位,情感表达不够丰富。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这两句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1分)老树枯萎,猫头鹰通宵达旦地发出凄厉的叫声,(1分)渲染了一种荒凉冷落的氛围,(1分)突出了元世祖庙遭冷落甚至被遗忘的现状,(1分)烘托了诗人悲凉、伤感的心情,使得诗歌抒发的感情更加深沉。(1分)

解析

首先明确诗歌结尾句是一个什么样的句子,经过分析,发现是写景句,这就是以景结情。然后分析,以什么景表达什么情。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语言,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诗歌的情景关系主要有“乐景哀情”“乐景乐情”“哀景哀情”“哀景乐情”,较常见的是“乐景哀情”“哀景哀情”,答题时首先描述景物,然后概括意境特征,最后分析情感。在说明情景之间的关系特征,主要有借景抒情、以景结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等。此题属于以景结情。

易错点

在答此题时,以景结情、烘托手法的表述不是很到位,诗歌的分析和手法的结合不够一体。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语言综合运用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发生老虎咬人事件后,网上沸沸扬扬,老虎咬人事件到底是游客本身的责任还是园方的责任一度成为舆论热点。

②因为98个样本(北京奥运会的60个样本和伦敦奥运会的38个样本)药检结果呈阳性,所以国际奥委会或许因兴奋剂丑闻将举重项目从奥运中连根拔起。

③经过4年艰苦谈判,哥伦比亚政府与该国最大反政府武装惺惺相惜,24日在古巴首都哈瓦那宣布达成最终全面和平协议,结束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武装冲突。

④魏雪女士多年来始终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在她的感召下,很多人也如过江之鲫,帮助农村贫困地区发展基础教育,开展了“华萌班”等公益项目。

⑤2011年8月31日,华山景区对外免费开放。如今,一年多过去了,记者27日实地探访发现,虽然免费开放,游客却寥寥无几,还不如收费时人多。

⑥为了在《百家讲坛》讲述《清十二帝疑案》,阎崇年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精心研究,可谓沙里淘金,最终赢得了观众的认可。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③④⑥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8月25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全体第3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成员,欢迎我国体育健儿凯旋。

B鉴于朝鲜半岛局势的最新变化,中日韩三国就此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王毅外长表明了中方原则立场,强调了全面遵守落实联合国安理会第2270号决议的重要性。

C目前,意大利6级以上破坏性地震造成的遇难者人数已上升至249人,受伤人数超过380人,媒体解读其伤亡惨重的主因是房屋旧、震源浅造成的。

D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提醒,9月适逢中秋和国庆长假前夕,沿海地区游客集中,请沿海相关单位做好旅游景区海洋灾害防御部署,保障沿海旅游安全有序。

2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微信朋友圈里的很多人往往是现实生活中的朋友。私密性是微信朋友圈的基本属性,互联网的开放性,朋友圈具有公共性质。在朋友圈里要遵守社交礼仪外,恪守公共交往规则及秩序,个人在朋友圈发布转发信息要慎重,不能盲目动指头。每个人在各自朋友圈发信息时,要承担一定的“注意义务”。

A

B

C

D

22.以下是有关研究调查机构对“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共同进行调查的情况,请根据表格信息,回答问题。(5分)

中美两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情况

与美国高中生相比,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的主要情况是什么?请简要分析,得出两条结论。要求:不得出现具体数字。(5分)

(1)

(2)

23.请在下面横线上补上恰当的三个句子,与前面的语句构成排比,且保持语意连贯。(6分)

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素养;受委屈的时候能坦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度; 。不管有什么事情,为了什么原因,我们每天都要开心一笑。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①沸沸扬扬:像沸腾的水一样喧闹,多形容议论纷纷。②连根拔起:比喻彻底铲除或消灭。不合语境。③惺惺相惜:聪明人怜惜聪明人,泛指性格、才能或境遇等相同的人互相爱重、同情。对象不当。④过江之鲫:赶时髦的人很多。为贬义词。此句褒贬不当。⑤寥寥无几:非常少。⑥沙里淘金:既比喻从大量的材料中选择精华,也形容费力大而成效少。此句用第一义。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易错点

③惺惺相惜,④过江之鲫,这两个词语不好理解,并且容易运用不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语序不当。“全体”应调换在“成员”之前。C.句式杂糅。改为“媒体解读其伤亡惨重的主因是房屋旧、震源浅”。D.成分残缺。在“部署”后加“的工作”。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

易错点

C项句式杂糅不易发现,以误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通读语段,可以发现④⑤是递进关系,⑥是选择关系,排除AB;再进一步分析,从“基本属性”到“开放性”这是一种转折,①处必须为转折性的词语,故选C。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综合考虑分析,要兼顾上下文的连贯性,顾及语段的整体性。

易错点

有的没有通读语段,或者说是自身在语言表达上欠缺,就直接选择了A,造成失分。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中国高中生电脑使用率普遍低于美国高中生。(2)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娱乐高于使用电脑功能进行学习(或:使用电脑主要是进行娱乐)。(3)中国高中生使用电脑打字、写文章、查找资料的比例远低于美国。(4)中国高中生利用网上讲座进行学习的功能的比例最低。(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两点给5分。)

解析

对图表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可知,美国的数据每一项都要高于中国,所以可以概括出电脑使用率的情况,即中国高中生比美国高中生的电脑使用率低。此外在这些比较项中,中国学生利用电脑用于学习的较少,而进行娱乐的较多。回答时把这些信息分点表述出来即可。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图文题主要分图表、漫画和徽标三种。图表题要做到横纵比较,根据要求仔细审题,找出不同和相同,并能够根据这些特点写出自己的见解。

易错点

信息没有分点表述,条理不清楚。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这是一种豁达;无奈的时候能达观地一笑,这是一种境界;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失恋的时候能轻轻地一笑,这是一种洒脱;处窘境的时候能自嘲地一笑,这是一种智慧;被轻视的时候能平静地一笑,这是一种自信。(正确写出一句得2分,三句得6分。)

解析

通读这一语段,可以判断这是以前两句为例句,写人要欢笑。从结构上来说,明确要求是排比,必须句式一致;从内容上来说,给出的例句都是不开心时的一笑,和人的境界相联系。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这是一种变式的仿句题。除了显性的要求之外,关键的是要找出隐形的要求,能够和整个语段相和谐,这样补写的句子才算成功。

易错点

从内容上不能够和前面的例句保持一致,只做到了句式上的整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4.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1)请尊重世上任何一种职业(劳动);服务社会就应赢得社会尊重;社会需要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才。(2)教育孩子要有正确的方法。(3)读书不是成才的唯一途径。

解析

这是一道看图的材料作文。看图中妈妈对儿子咆哮:“不念书,只配扫街。”而图左边是一位拿着扫帚被惊到的环卫工。这真是躺着也中枪啊!在很多人的观念中,把做服务的人看成低人一等,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由此我们可以把尊重各种职业的人,平等看待各行业作为第一立意。从教育角度来看,教育讲究方法。再者可以延伸出读书不是成才的唯一道路,条条道路通罗马嘛。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漫画材料作文,首先要读懂图片的内容,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关键要理解漫画的真实内涵,搞清出题人的考查意图,做到审题准确,立意无误。然后再组织素材,运用合适的结构行文。

易错点

一是观点偏颇,言辞不够理性;二是事例给出的不切合观点;三是行文空洞,没有思想力度。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