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汉中市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1.下列有关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溶酶体能合成多种酶,包括DNA 水解酶

B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

C核孔是生物大分子可以选择进出的通道

D细胞器在细胞质的分布与其细胞功能相适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不是自身合成的,而是来自核糖体合成、高尔基体加工,A错误;

mRNA是DNA转录的产物,转录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细胞核是mRNA合成和加工的场所,B正确;

核孔具有选择性,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但DNA不能通过,具有选择性,C正确;

细胞器的种类和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D正确;

故选:A。

考查方向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解题思路

遗传信息转录的主要场所在细胞核.肽链合成的场所为核糖体,加工的场所是高尔基体.核孔是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具有选择性。

一般结构决定功能,细胞的形态与功能是息息相关的,如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向外突起,有利于吸收水分;人的神经细胞有多个突起,有利于与多个细胞联系。

易错点

对于不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的理解不够,不能把握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3..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  )

A遗传性状传递的规律

B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规律

C有性生殖细胞形成时基因的传递规律

D生物性状表现的一般规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遗传的基本规律是指基因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的活动规律,一般发生在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故选:C。

考查方向

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题思路

遗传的基本规律就是指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以及摩尔根的基因的连锁与交换定律。

易错点

缺乏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难度不大,只需识记遗传定律的实质以及发生在有性生殖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4、在达尔文的植物向光性实验探讨中,错误的是(  )

A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

B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

C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

D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了假说-演绎法

正确答案

D

解析

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A正确;

感光部位在胚芽鞘的尖端,B正确;

弯曲部位在胚芽鞘尖端下部,C正确;

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了对比法,D错误.

故选:D.

考查方向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和作用

解题思路

生长素发现之达尔文的实验过程:

①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向光性;

②切去胚芽鞘尖端,胚芽鞘不生长;

③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尖端,胚芽鞘直立生长;

④不透光的锡箔小帽套在胚芽鞘下端,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

易错点

不清楚生长素发现实验的相关知识,缺乏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不能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6.右图是描述生命现象的模型,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6题图

A若A代表人体B细胞,a为抗原刺激,则b、c可分别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的形成

B若A代表棉铃虫种群,a为诱捕雄虫,则b、c可分别代表性别比例失调和种群密度下降

C若A代表草原,a为过度放牧,则b、c可分别代表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降低

D若A代表2n=16的一个精原细胞,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b、c代表的2种精细胞分别含7或8条染色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B淋巴细胞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属于体液免疫过程,A正确;

诱捕棉铃虫种群中的雄虫,使得性别比例失调,雌性个体的交配机会减少,出生率下降,种群密度下降,这是控制害虫的常用方法,C正确;

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D正确;

若A代表2n=16的精原细胞,a为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其中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则b、c代表的2个精细胞可分别含7或9条,D错误;

故选D。

考查方向

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种群的特征;细胞的减数分裂;减数第一、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

解题思路

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开始进行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浆细胞;

捕雄虫,使棉铃虫性别比例失调,种群密度下降;

过度放牧会引起土地荒漠化和生物多样性锐减,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易错点

本题一图多解,考查体液调节,性别比例是种群的数量特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相关知识以及减数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判断和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2.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后,其控制的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

B三倍体植物不能称为一个物种

C观察细胞的分裂期,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D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基因突变后,其控制氨基酸序列不一定发生改变,A正确;

三倍体植物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因此不能产生后代,故不能称为一个物种,B正确;

基因突变不能用显微镜观察到,C错误;

地理隔离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如东北虎和华南虎,D错误;

故A、B正确。

考查方向

基因突变的特征;物种的概念与形成

解题思路

基因突变是由于碱基对的缺失、替换或增添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基因突变使转录形成的密码子发生改变,翻译过程中形成的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有可能发生改变进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

易错点

记不住生物变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等知识,无法识记不能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能明确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导致基因突变后生物性状不一定改变;无法识记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不住物种形成的一般过程,并不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说。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6分

5.下列有关酶与ATP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只能在生物体内起作用

B有些酶的组成元素与ATP的组成元素相同

C叶肉细胞中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

D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大于分解速度

正确答案

B

解析

酶的作用条件较温和,在生物体内和生物体内都能起作用,A错误;

当酶的本质是RNA时,组成元素与ATP相同,B正确;

叶肉细胞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光合作用暗反应阶段,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C错误;

人体在剧烈运动时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都加快,ATP和ADP的含量处于动态平衡,ATP的合成速度和分解速度相等,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ATP的化学组成和特点;酶的概念;酶的特性;ATP与ADP相互转化的过程 

解题思路

ATP又叫三磷酸腺苷,简称为ATP,其结构式是:A−P~P~P.A−表示腺苷、T−表示三个、P−表示磷酸基团.“~”表示高能磷酸键.ATP是一种含有高能磷酸键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大量化学能就储存在高能磷酸键中.ATP水解释放能量断裂的是末端的那个高能磷酸键.ATP是生命活动能量的直接来源,但本身在体内含量并不高.ATP来源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叶绿体和线粒体。

易错点

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不够,不知道脂肪是生物体中良好的储能物质,糖类是生物体中主要的能源物质,ATP是生物体所需能量的直接能源物质,根本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4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下图一表示番茄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乙代表细胞器,图二所示装置中:A是活塞,B是透明的玻璃罩,C是某植物,D是烧杯,E是红色水滴,F是带刻度尺的水平玻璃管,红色液滴对应的初始刻度为0,零刻度右侧记为正值,左侧记为负值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7.将图一中细胞器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其内膜破裂 (早、晚)于外膜;物质c是 ,b→c的变化发生在 (场所)中

8.若要用装置二来完成下列实验,请补充完整:

①测定有氧呼吸速率,D中的溶液应为 (填NaHCO3或NaOH或清水),装置应放在 环境中

②测定净光合速率,D中的溶液应为 (填NaHCO3或NaOH或清水)

③假如①中装置读数是-5(mm/h),②中装置读数是4(mm/h),则总光合速率为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晚    丙酮酸     细胞质基质

解析

图一中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其薄膜向内凹陷增大了膜面积,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其内膜破裂较外膜晚.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b→c的变化即葡萄糖到丙酮酸的变化发生在细胞质基质.

考查方向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图一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被彻底分解;图二装置可以测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易错点

不清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及其测定的过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及实验的分析能力不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NaOH   黑暗(无光)  ②NaHCO3 ③9mm/h

解析

①测定(有氧)呼吸速率,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所以D中的溶液应为氢氧化钠溶液,以吸收二氧化碳,使得装置内的气体变化由氧气的减少表示,并且应该将装置放在黑暗环境中.

②测定净光合速率,二氧化碳为无关变量,D中的溶液应为碳酸氢钠溶液以提供稳定的二氧化碳.

③①中装置测定的是呼吸速率,②中装置测定的是净光合速率,装置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5+4=9mm/h。

考查方向

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图一甲是叶绿体,乙是线粒体;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最可能是丙酮酸,丙酮酸在线粒体基质被彻底分解;图二装置可以测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据此分析作答。

易错点

不清楚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及其测定的过程,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及实验的分析能力不够。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false

9.图示表明第三脑室前侧腹区与穹窿下器之间存在着神经连接,图二中神经元①和神经元②之间的a处为_______(结构),在该处兴奋的传递方向应为 (填“双向”、“向上”或“向下”),原因是

10.血压的调节过程离不开信息的传递,图中的信号分子有

11.人体血糖调节的方式与血压调节有类似之处。在人体血糖维持稳态的过程中,参与血糖调节的内分泌腺是 ,相应的激素有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突触 向下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解析

图二中,神经元①和神经元②之间通过突触结构相连.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该处兴奋的传递方向向下.

考查方向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题思路

本题是对反射过程、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血压调节机制的考查.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不清楚细胞内血糖代谢的相关知识,不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无法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升压素、神经递质

解析

图一中的信号分子有肾上腺皮质激素、血管升压素、某神经递质.

考查方向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题思路

本题是对反射过程、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血压调节机制的考查.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不清楚细胞内血糖代谢的相关知识,不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无法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胰岛    胰岛素   胰高血糖素

解析

参与血糖调节的内分泌腺是胰岛,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考查方向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解题思路

本题是对反射过程、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血压调节机制的考查.分析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突破口,对于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过程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不清楚细胞内血糖代谢的相关知识,不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无法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青蒿素是从青蒿中提取的药用成分,它能有效地杀死导致疟疾的元凶——疟原虫。为获得青蒿素高产植株,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已知黄花蒿茎的形状有圆柱形和菱形,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茎的颜色有青色、红色和紫色,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控制;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研究表明,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请回答:

12.青蒿素治疗疟原虫的原理是,青蒿素和其衍生物可以与疟原虫细胞膜表面蛋白结合干扰其蛋白的功能,使细胞膜失去 功能,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

13.若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则理论上亲本青杆和红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 , ,F2青杆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 。若上述F2各种颜色的茎中均有圆柱形茎和菱形茎植株,则单株青蒿素产量最高的植株的表现型是 。为了确定F2中该表现型的植株是否能稳定遗传,最简单的设计思路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解析

从后面的“从而干扰营养物质的吸收”可以看出,考查细胞膜功能中的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考查方向

细胞膜的功能、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题思路

分析题文: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即青杆:红杆:紫杆=12:3:1,这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F1的基因型为BbCc,B和C基因同时存在或只存在B基因(或只存在C基因)时表现为青杆,只存在C基因(或只存在B基因)时表现为红杆,bbcc表现为紫杆.

根据题干信息“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答题

易错点

没有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不能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能根据子代的情况推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同时不能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Bcc bbCC(或bbCC BBcc)

1/6 圆柱形紫杆(或紫杆圆柱形)

让F2圆柱形紫杆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菱形茎

解析

若将一青杆植株和一红杆植株杂交,F1全为青杆,F1自交,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即青杆:红杆:紫杆=12:3:1,这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F1的基因型为BbCc,B和C基因同时存在或只存在B基因(或只存在C基因)时表现为青杆,只存在C基因(或只存在B基因)时表现为红杆,bbcc表现为紫杆.因此,亲本青杆和红杆植株的基因型分别是BBcc/bbCC、bbCC/BBcc.F1的基因型为BbCc,F1自交,F2青杆植株( 1/16BBCC、2/16BBCc、2/16BbCC、4/16BbCc、1/16BBcc、2/16Bbcc或 1/16BBCC、2/16BBCc、2/16BbCC、4/16BbCc、1/16bbCC、2/16bbCc)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 1/16BBCC、1/16BBcc或 1/16BBCC、1/16bbCC)占 1/6.

根据题干信息“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可知,单株青蒿素产量最高的植株表现型是圆柱形紫杆/紫杆圆柱形.为了确定F2该表现型的植株中是否存在不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最简单的方法是自交法,即让F2中所有圆柱形紫杆植株自交,观察后代是否出现菱形茎。

考查方向

细胞膜的功能、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解题思路

分析题文:F2中青杆124株,红杆31株,紫杆10株,即青杆:红杆:紫杆=12:3:1,这是“9:3:3:1”的变式,这说明F1的基因型为BbCc,B和C基因同时存在或只存在B基因(或只存在C基因)时表现为青杆,只存在C基因(或只存在B基因)时表现为红杆,bbcc表现为紫杆.

根据题干信息“相同种植条件下,黄花蒿单株干重圆柱形高于菱形;青蒿素的含量(mg/kg干重)紫色植株高于红色植株、红色植株高于青色植株”答题

易错点

没有掌握细胞膜的功能、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应用,不能理解和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不能根据子代的情况推断子一代和亲本的基因型,同时不能判断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对应关系,不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4.“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______、________ 。

15.“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在园中大量堆积,请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________ 。

16.右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 分别是_______ 、___________ 。

32题图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      食物链和食物网(营养结构)

解析

“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食物链与食物网;

考查方向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题思路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易错点

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利用情况不熟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没有掌握。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分解者分解 鸣蝉长吟、蟋蟀弹琴等

解析

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例子如鸣蝉长吟、蟋蟀弹琴等.

考查方向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题思路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易错点

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利用情况不熟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没有掌握。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分解者利用量     (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解析

据图分析,A表示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B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C表示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D表示用于生长、反应和繁殖的能量。

考查方向

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功能

解题思路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组成成分又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营养结构是指食物链和食物网.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的成分,分解者能够将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分解为无机物.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等。

易错点

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能量利用情况不熟悉,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没有掌握。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汉中城乡有泡泡菜的习惯,其制作方法是: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然后向坛中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适宜环境温度为28~30℃。但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7.用白酒擦拭泡菜坛的目的是  。若制作的泡菜“咸而不酸”,最可能的原因是   

18.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入盐水,其中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  ,加入“陈泡菜水”的作用是   

19.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     水和无机盐,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消毒 盐过多,抑制了乳酸菌发酵

解析

制作泡菜时,所用的泡菜坛要用白酒擦拭消毒,防止杂菌污染;如果泡菜盐水浓度过高,乳酸菌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抑制乳酸菌生长,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

考查方向

制作泡莱

解题思路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易错点

:对泡菜制作的知识的不熟悉,缺乏识记能力,无法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4:1 提供乳酸菌菌种

解析

制作泡菜时,泡菜盐水的浓度是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陈泡菜水中含有乳酸菌,因此制作泡菜时,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缩短制作时间.

考查方向

制作泡莱

解题思路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易错点

对泡菜制作的知识的不熟悉,缺乏识记能力,无法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碳源 氮源 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解析

若要获得优良乳酸菌菌种,应选用培养基培养.培养基中应含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考查方向

制作泡莱

解题思路

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

易错点

对泡菜制作的知识的不熟悉,缺乏识记能力,无法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不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