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南岸区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5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老子不是美学家,《老子》中也很少谈文学艺术,但其中某些用语如“妙”“朴”“虚实”“有无”,某些命题如“大音希声”“大巧若拙”“知白守黑”等,却对后来的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而其中最具根本性、最广为人知的则非“道法自然”莫属。

“道法自然”语出《老子》第二十五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思是人取法于地,地取法于天,天取法于道,而道则取法于自然。对老子所说的“自然”,今人容易产生两个误解:一是将“自然”理解为一个比道更高级、更抽象的存在物;二是将“自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但事实上,老子所说“自然”并不是一个居于道之上的抽象存在,也不是那个外在于人类自身的客观之物,而是本然,是自然而然。因此,“道法自然”的意思其实就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它的另一种表述是“道常无为而无不为”。无为者,顺其自然也,因其本然也。唯其如此,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老子所说的“自然”非客观之物,但“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既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那么天地万物无疑是人取法的对象。问题的关键在于,所法者并非物之表象,并非天地、自然万物的客观形态,而是显现于其中的某种意蕴。老子有关道的认识,来自他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正是从对草木由盛而衰的生长周期,对水流冲击、侵蚀岩石过程的观察中,老子意识到“强大处下,柔弱处上”和“弱之胜强,柔之胜刚”的道理,进而总结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规律。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人道、地道、天道莫不如是,而皆以自然为依归。

庄子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同时也把隐含在老子哲学中的潜在美学思想充分地展开了。在《庄子》一书中,“道法自然”的思想以寓言的形式得到了具体生动的阐述,如通过“东施效颦”“混沌开窍”等故事说明自然为美的道理,通过“伯乐治马”“鲁侯养鸟”等故事批评人为改变事物自然本性的做法。值得一提的是,庄子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固然,“残朴以为器,工匠之罪也”,但如果是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从事人的创造,“既雕既琢,复归于朴”,便能巧夺天工、妙造自然,臻于“刻雕众形而不为巧”的境界。较之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庄子上述见解对中国美学的影响更为直接。

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与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不同,中国古人并不赞成逼真地复制现实,而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相应地,中国古代艺术家在观察事物,进行创作时,其目的也不止于对物象外部形态的把握和描摹,而更着意于传达物象背后的理趣。进而言之,中国古典艺术之所以重神贵虚,如书法讲究神采为上,绘画追求气韵生动,诗歌推崇意在言外等,与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有着密切的关联。

1.下列关于“道法自然”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是中国美学的重要范畴和艺术创作的基本法则,对中国古典美学和艺术理论有深远影响。

B“道法自然”是《老子》中的一个命题,它出自《老子》第二十五章,意思是遵循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

C“道法自然”并不反对以自然造化为师,只是强调效法显现于天地、自然万物中的某种意蕴,而非其客观形态。

D“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与中国古典艺术重神贵虚的理论有着密切的关联。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尽管《老子》中很少谈论文学艺术,但书中的某些用语和命题却隐含了深刻的美学思想,“道法自然”便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B关于“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今人容易将其误解为一个比道更高级、更抽象的存在物,或是将其等同于与人类社会相对应的自然界。

C通过对自然万物的观察和思考,老子获得了有关“道”的认识。他认为,万物各有其道,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都以自然为依归。

D《庄子》一书善于借助寓言生动阐述“道法自然”的思想,因而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道法自然”还可以表述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只有做到了“无为”,道才能在事物的发展变化中自然成就一切。

B同为说明“道法自然”,“东施效颦”强调自然为美,而“鲁侯养鸟”则强调不能人为改变事物的自然本性。

C庄子虽然提倡“道法自然”,但并不绝对否定人为的作用,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

D西方哲人认为艺术起源于对自然的模仿,故重在逼真;中国古人主张在作品中呈现自然昭示的意蕴,故重在有理趣。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道法自然’观念孕育出了古代中国独特的美学系统”错误,原文是“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古代中国孕育出了独特的美学系统。”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理解文中重要概念、重要句子的含意的题目,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原文为“在‘道法自然’等观念的影响下”,与选项有明显表述上的差别。

易错点

D项对原文做了改变,做题时要仔细,找准关键词,细心和原文比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与老子的哲学思想相比,庄子的哲学思想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更大”的说法于文无据。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D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

易错点

D项的说法无法在原文应证,所以选项的表述一定要在文中找到根据,这点容易忽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他的自然与人为并重的思想更为直接地影响了中国美学”错误,文中没有说庄子的思想中“自然与人为并重”。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D“自然与人为并重”没有根据。

易错点

学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忽略文本中关键性词语,所以做题时要仔细,找准关键词,细心和原文比对,细心辨别。D项就很具有迷惑性。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槐 花

阿来

突然袭来一股浓烈的花香。谢拉班在梦醒时突然感到过分的宁静,还闻到了稠重浓烈的花香。是槐花的香气。他关了灯,仰躺在床上。岗亭的顶尖就成了一只幽深的倒悬的杯子,里面斟满往事的气味。

花香又一次袭来。谢拉班掀开楼顶口的盖板,下了楼梯。转过身子时,他发现了墙外河边的槐树。树和他就只隔着一条马路一扇铁栅门。目力所及,凡是被灰蒙蒙的灯光映射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寂静存在。而那些灯光照射不到的树林里、田野里、村庄里的夜晚似乎充满了声音,野兽走动,禽鸟梦呓,草木生长,夜风吹动……妻子死了,当派出所长的儿子看他孤独,为他办了农转非手续。这个以前远近闻名的猎手成了车场的守夜人。

警车尖利的叫声划破了寂静。儿子他们又抓住小偷或者什么别的坏人了吗?谢拉班为那个小家伙担心了,虽然他知道小家伙不在城里。他曾听儿子说过:“叫小家伙不要再遇见我,他干的事够他蹲两年监狱。”

躺在床上,闭上眼睛,那小家伙向他走来。那眉眼,那暴突的门牙都给人一种稚气的感觉。小家伙稚气未脱却故作老成,用一种突然有了钱,见了一点世界的大大咧咧的口气跟他说话:“嗨,老头……”谢拉班却偏偏对这么一个不懂礼貌的小家伙怀着父亲般的慈爱。他用哄孩子一样的声音说:“把车停好,停好。”停好车了,他又叮嘱他收好东西,关上车窗,上锁。每次都是等小家伙走远了,谢拉班才突然意识到:天哪,家乡话!老头已经很久不说家乡话了。除了家乡话,他只能讲几句和守车有关的不连贯的汉语。所以几乎失去了说话的机会。

他刚进城时不住在这里,跟儿子和儿媳妇住在一起。儿媳妇说汉语,戴着眼镜,说话轻声细语。谢拉班尤其喜欢她那口整齐洁白的牙齿。儿媳妇给了他一间专门的房子。床低矮柔软。墙上挂着他舍不得卖掉的火枪,一对鹿角、几颗野猪獠牙和几片野鸡翎子。窗下有一张躺椅,上面铺着熊皮。儿媳妇经常让同事和上司来参观,这个老猎手的房间引起了他们的赞叹。谢拉班终于渐渐明白,那赞叹不是冲他来的,而是冲着儿媳妇,赞叹她对一个形貌古怪的藏族公公的孝敬而发的。最终的结果是她成了妇联的领导。那天家里摆了酒,还有好多的菜。吃完,儿媳妇用牙签拨弄牙缝,拨断了几根签子也没弄出点什么。她大张开嘴唇,这时,全部上牙就掉了下来。儿媳妇可爱的牙齿是假的!谢拉班对儿子说:“我受不了了。”

“为什么?”“你老婆是假的,牙齿。是你打掉的吗?”儿子摇头。儿媳妇问丈夫:“你们说什么,你们用汉话谈吧。”“父亲不会。”“慢慢学嘛。”说完,她就端起那个装假牙的杯子进了另一间房子。谢拉班突然高声说:“我要回家!”于是他就成为车场的守夜人了。

刚守夜的时候还没有这个专门的停车场。原先的车都停在一个僻静的十字街口。守夜人住在一幢六层楼房下平时不用的安全门洞里,门洞很小,刚好能放下一架床、一只火炉和他宽大的身子。后来,他把儿子为他架的床拆了,在地上铺上那张熊皮,听着火炉里的噼啪声和那好闻的松脂香气,在熊皮上安然入眠。

小家伙每次都给他捎来东西:一捆引火的干树枝,点燃后熏除蚊虫和秽气的新鲜柏枝,糖果,甘蔗,鼻烟,甚至还带来过一摞连环画和一把玩具手枪。然后就和他告别,上街吃饭,打下点小注的台球。有一次,小家伙从车上抱出来大把洁白芬芳的槐花,他把槐花扔在熊皮上,小屋里立即充满了槐花的香气。他又从车上取下一小袋麦面,说:“做个馍馍吧,家乡的槐花馍馍吧。”谢拉班生火,烧水,和面,在面粉中掺进细碎的槐花瓣子。馍馍熟了。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小屋里缭绕着甘甜的槐花香气。

现在。在这个槐花初放、香气浓郁的夜半,谢拉班躺在床上,他好像又看到说家乡话的小家伙从车上下来时摹仿那些最老成的司机的姿态,听见他喊:“老头,嗨!”

组成这个城市的建筑正从模糊的、似梦非梦的灯光下解脱出来,谢拉班就从床上起来。那天他花了很长时间把一些废钢条绑成了一架梯子,把梯子扛到槐树下,采摘了许多芬芳洁白的槐花。

(选自《阿坝阿来》,有改动)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老人的警察儿子并不太喜欢“小家伙”,是因为“小家伙”横亘在他和父亲之间,造成了他们父子失和。

B“小家伙”大大咧咧,身上稚气未脱,能够引起老人的认同,是因为他身上有老人年轻时候的影子。

C老人是孤独的,这种孤独来源于和儿媳妇语言上沟通的不顺畅和对儿媳妇某些行为的不认同。

D“馍馍上纹路开阔,眉开眼笑,香气四溢”一句用了拟人手法,渲染了谢拉班和小家伙相处时快乐的气氛。

E老人是一个藏族猎人,进入城市后极其不适应,除了城乡生活的反差外,还存在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上的冲突。

8.概括并分析谢拉班这一人物形象。

9.作品中插叙占了大量篇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原文加以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E

解析

C项为表面原因。A项“小家伙”未造成他们父子失和。B项“老人年轻时候的影子”没有体现。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乱加因果、无中生有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本题误区在于对小说内容把握不到位,不能将选项和原文放在一起认真比对,以致于造成误选。如A项和B项就是乱加猜测和无中生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谢拉班是一个真实直率,对城市生活不适应,眷恋过去狩猎生活的孤独的藏族老猎人。谢拉班的真实直率体现在他对儿媳妇的做法和行为看不惯上。他离开儿子家,与对“小家伙”的情感反映他对城市生活的不适应,眷恋过去的狩猎生活。

解析

本题是欣赏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于人物形象的分析,要抓住小说的故事情节。通过具体事件以及情节中的人物语言、动作、心理和细节描写等,全面归纳概括出人物性格的特点。

考查方向

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赏析能力。此类题目答题时首先要看清题目是要求分析“人物特点”还是人物“性格特点”。如果是宽泛的“人物特点”,那么做题时就可以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来分析。外在指的是除性格外的因素,内在即指性格。(具体答题侧重点看文章描写的侧重点)外在又可以分为肖像(长相,衣着打扮神态,神态),动作等外貌特点以及身份地位等客观特征。内在即性格特点一般可以通过人物的外在特点和人物的具体行为(动作语言)、处事方式等方面体现出来,在做题时,要注意把外在特点和其反映出的性格特点相结合。除了从外貌描写和具体故事情节(即物所做的事)上来提炼人物特点外,还要注意看文章的语体色彩,即作者在描写人物时用语的特点:褒贬,反讽,幽默等,这可以反映出人物是正面或方面,也决定了在描述其特点时所用形容词的选择。

易错点

本题误区在于答案要点不全,表述语言不规范,忽略内容的分析。如答案中的分析部分很多同学就会忽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就情节角度来说,补充情节,使读者弄清谢拉班由家乡来儿子家,又成为车场守夜人的来龙去脉。

②就人物塑造来说,对故乡生活与小家伙的交往的回忆等,不断丰富了主人公谢拉班的形象:他曾是有名的猎手,现在是孤独的守车人。

③就凸显主旨来说,插叙与小家伙的交往、在儿子家的往事等,使小说的主旨越来越深刻,表现了城市与乡村生活的矛盾、不同民族文化的矛盾对老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④就艺术表现来说,现在和过去的不断穿插形成小说时空交错的艺术特点。

⑤就读者阅读感受来说,文章有起伏,而且增加了信息量。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

解析

按需要插叙内容,可使情节内容更加完整 ;增加人物事迹的叙述 ,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插叙的内容一般作为补充,可深化小说主旨,拓展内涵,同时引起读者的好奇心,激发阅读兴趣。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对于某个情节的作用,解答时需从小说整体入手,答题要点基本思路有一定的范式,本题的答案具有范式典型性,一般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时代背景等方面考虑。注意术语运用要熟悉、规范。

易错点

本题考生对情节的作用理解把握往往不能从整体入手,这样就无法理解和概括出情节设置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刻画的作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世人一提起先生,第一反应多是“译界泰斗”“复旦教授”,但陆谷孙引以为豪的却是“父亲的儿子”。正是父亲陆达成带领幼小的陆谷孙迈进法国文学的殿堂,陆谷孙幼时习字,父亲认为字若歪斜,必定是心有邪念,实是在其练书法的同时灌输正直豁达的人生态度。父亲在生活上的作风也深刻地影响着陆谷孙,先生始终谨记父亲“小富可,大富不敢”的教诲,一生清贫,不图虚名,自得其乐地过着知识分子的“草根生活”。

1965年,陆谷孙从复旦大学外文系硕士毕业并留校,在紧接着的“文革”浪潮中,他被打成“逍遥派”。生性乐观的陆谷孙后来回忆说,自己不会闹革命,被划到该派别后就是看书。“托‘四人帮’的福”,陆谷孙读了不少的外文书籍和文章。1970年他被分配进入由工宣队领导的《新英汉词典》编写组。那个年代,编写词典也必须纳入既定的“革命”流程。这样的硬性要求使得陆谷孙内心挣扎,为了保留心中的学术底线,陆谷孙设法把实用生动的英文条目塞入“红色语录”的庞大队伍中。后来,《新英汉词典》累计共售出1000万册以上,堪称中国辞书史上的销售奇迹。

1976年,周恩来总理决定亲自筹划《英汉大词典》的编纂,陆谷孙再次被调配进入新的编写小组。后来小组内很多人奔向了条件更为优越的地方,编写组不断萎缩,资金匮乏,工作难以为继。陆谷孙憋着一口气,主动揽下主编的活儿,并立下铿锵誓言:词典编完之前不出国、不写书、不兼课。直至1991年,长途跋涉了15年的《英汉大词典》终于出版,该词典收录词条达20万,俨然一部英汉百科全书。后来此书成为联合国的必用工具书之一,享誉国内外。

陆谷孙一生痴迷莎士比亚,常喜欢引用他的一句名言:凡是过去,皆为序章。直至其已过花甲之年,仍不愿停歇。2001年,本该颐养天年的陆谷孙再一次决定出面主持《英汉大词典》的修订工作。而早在20世纪90年代,陆谷孙便萌生编汉英词典的想法,直至2015年8月,这本耗去陆谷孙15年光阴和心力的《中华汉英大词典》终于出版,陆谷孙也完成了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项事业。陆谷孙在词典编纂的路上一走就是30多年,两本词典几近倾注了他所有的青春年华,但他从未后悔,从未抱怨。支撑他一路走下来的并不是聚光灯下的闪亮光环,而是作为一名文化人,自觉背负中英文化沟通使命的责任感和对祖国深沉的爱。

世人给陆谷孙送去鲜花和掌声,但他不需要,只想和宁静为伴。他对《英汉大词典》的频频获奖感到惭愧:“凭一本书到处揽奖,只能说明学术浅薄。”除了编纂词典外,陆谷孙还是另一领域的匠人:教书。除了因身体原因无法上课,陆谷孙从不愿欠学术一堂课,严寒酷暑,始终如一,他讲课幽默风趣,常使学生哄堂大笑,陆谷孙生活简朴,但对于学生,却是无条件的慷慨。有学生生病住院,他二话不说就拿出1000元送到系里……除了上课,陆谷孙几乎不愿走出自己的“洞穴”——这是他对自己简陋而陈旧的住所的戏称,只想安静低待在家里做学问,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某位编辑就给陆谷孙取了个“老神仙”的外号。

(摘编自林金堂《陆谷称:凡是过去•皆为序章》)

相关连接:

① “我是真心不希望抛头露面,我希望躲在我的‘洞’里,你们也不烦我,我也不烦你们。Leave me alone(让我一个人待着)是我的哲学。”陆老在2012年的一次讲座上这样述说自己的人生哲学,他在精神上王国里享受着孤独,并将之化作灵感的催化剂。

(曹刚、刘建芳《陆谷孙:低调的“老神仙”》)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15年努力,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终于在1991年出版,俨然是一部英汉百科全书,后来该书频频获奖,成为了联合国必用工具书之一。

B70年代,陆谷孙两进词典编写,面临着诸多困难:政治环境的束缚,人员的流失,资金的困乏,他都想尽办法克服。

C陆谷孙的生活作风、人品性情深受父亲陆达成的影响,先生不喜“译界泰斗”这样的世俗虚名,却以“父亲的儿子”身份为豪。

D陆谷孙晚年曾写过一首诗,其中“亭亭常抱岁寒心”“消磨绚烂归平淡”两句,是他一生心境的真实写照。

5.下面对陆谷孙为人与治学特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 )

A陆谷孙不为“虚名”所累,豁达开朗。尽管“译界泰斗”于他而言是实至名归,但他却不慕虚名,安心做学问,自得其乐。

B陆谷孙生性乐观,“文革”浪潮中,被打成“逍遥派”,他却说“托四人帮”的福,这种知恩感恩的人生态度使他能以苦为乐。

C陆谷孙能倾注30年心血编纂完成《英汉大词典》《中华汉英大词典》,这与他治学有恒、有强烈的学术使命感密不可分。

D陆谷孙性格孤僻,不喜欢抛头露面,也不喜欢别人打扰他的生活,他在自己的精神王国享受孤独,被人们称为“低调的老神仙”。

E陆谷孙上课严谨认真,教学艺术高超生动,深受学生欢迎,他关心学生.平易近人.是学生的良师益友。

6.“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如何理解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请结合陆谷孙的生平,加以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项“先生不喜“译界泰斗”这样的世俗虚名”的说法不准确。原文找不到根据。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应该仔细阅读选项中的内容。只要将选项中的内容和文章中相对应的句子一一对应,就可以发现有些是与文章不相符的。

易错点

D项对原文变相改造,这样的说法往往很具有迷惑性,不回到原文进行认真比对很容易出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B项 “知恩感恩的人生态度”错。 D项 “性格孤僻”于文无据。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此题会出现的干扰项有以下类型:以偏概全,张冠李戴,胡乱猜测、乱加因果等等。学生要善于对文章内容进行辩证分析、比较、推断。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本题误区在于对小说内容把握不到位,不能将选项和原文放在一起认真比对,以致于造成误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莎士比亚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只要是已经发生的事,都是过去的事。哲理就是不管过去的事是好是坏都不要惦记,而是要坦然的面对未来。

陆谷孙不管获得了多大的成就,他所编辑的《英汉大词典》频频获奖,成为了联合国的必用工具书之一,他都不为“虚名”所累,豁达开朗,继续安心做学问,自得其乐。

解析

首先要明确这句话的意思,已经发生的事,无论好坏,都已过去,还是要多朝前看,努力面对未来。陆谷孙的一生就是在践行这句话,他的事迹体现这句话很明显。要紧密结合文本来分析,谈理解,切忌随意发挥。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此题分两步来作答,首先解释此句话的意思,从表层和深层两方面入手;其次,结合主人公的生平事迹来分析,把这句话在主人公身上加以验证即可。

易错点

对材料理解不到位,找不准方向,概括不全面,随意发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陈献章,字公甫,新会人。举正统十二年乡试,再上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学。居半载归,读书穷日夜不辍。筑阳春台,静坐其中,数年无户外迹。久之,复游太学。祭酒邢让试和杨时《此日不再得》诗一篇,惊曰:“龟山不如也。”扬言于朝,以为真儒复出,由是名震京师。给事中贺钦听其议论,即日抗疏解官,执弟子礼事献章。献章既归,四方来学者日进。广东布政使彭韶、总督朱英交荐。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至南安,知府张弼疑其拜官,与与弼不同。对曰:“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自是屡荐,卒不起。

献章之学,以静为主。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或劝之著述,不答。尝自言曰:“吾年二十七,始从吴聘君学,于古圣贤之书无所不讲,然未知入处。比归白沙,专求用力之方,亦卒未有得。于是舍繁求约,静坐久之,然后见吾心之体隐然呈露,日用应酬随吾所欲,如马之御勒也。”其学洒然独得,论者谓有鸢飞鱼跃之乐,而兰溪姜麟至以为“活孟子”云。

献章仪干修伟,右颊有七黑子。母年二十四守节,献章事之至孝。母有念,辄心动,即归。弘治十三年卒,年七十三。万历初,从祀孔庙,追谥文恭。

门人李承箕,字世卿,嘉鱼人。成化三十二年举乡试,往师献章。献章日与登涉山水,投壶赋诗,纵论古今事,独无一语及道。久之,承箕有所悟,辞归,隐居黄公山,不复仕。与兄进士承芳,皆好学,称嘉鱼二李,卒年五十四。

(选自《明史·陈献章传》)

10.下列对文中画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B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C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D吴先生以布衣为石亨所荐/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冀在开悟主上/耳时宰不悟/先令受职然后观书/殊戾先生/意遂决去/献章听选国子生/何敢伪辞钓虚誉/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C“抗疏”,就是上书拒绝皇上所授的官职,杜甫诗“匡衡抗疏功名薄,刘向传经心事违”中的“抗疏”正是此意。

D“从祀”,指古代宗庙祭祀中,常设的、次于主要祭祀对象但与其密切关联的祭祀对象,亦即“配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献章考中举人以后两次参加礼部会试,都落第了,而后跟着吴与弼学习,他静心读书,有时甚至几年都不出门。

B献章复游太学时称赞祭酒邢让一首和诗,说就连龟山先生杨时本人都比不上,他的话被到处宣扬,从而名震京师。

C献章读书求道,舍繁就简,终于长久静坐中得之,看见其本性隐隐约约地显露出来,被人称为“活孟子”。

D献章教其弟子李承箕,只是与他游山玩水,饮酒赋诗,谈古论今,却对“道”只字不提,时间长了,李承箕竟也有所领悟,辞别而去。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召至京,令就试吏部,屡辞疾不赴,疏乞终养,授翰林院检讨以归。

(2)其教学者,但令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耳”句末语气词,后面应断句,排除A、D“殊戾先生意”意为大大的违背了先生的本意,“意”作宾语,后面断句。排除B。另外,“故不受职而求观秘书”意为之所以不接受官职而只求能看一看那些珍稀的藏书,语意连贯,中间不可断开。

考查方向

能正确进行文言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思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一般注意句末语气词,后面要断句。还有一些名词,代词,若做主语前面断句,若做宾语,后面断句。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学生不能抓住一些标志性的词语,如“耳”句末语气词,后面应断句。意”作宾语,后面断句。其次不能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文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抗疏意为向皇帝上书直言,而非上书拒绝皇上所授的官职。

考查方向

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年号、庙号、谥号、官职升降、科举、礼仪文化等基本常识。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抗疏”的意思,易望文生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原文来看,应是邢让叫献章写了一首应和杨时的诗,邢让看了和诗后陈赞,然后就在朝廷中大力宣扬,因为这件事陈献章名震京城。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

易错点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B项就搞错了对象。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陈献章)被征召到京城,(朝廷)让(他)到吏部试任官职,但是他多次以有病为由推辞不去,上书乞求回家奉养母亲,终其天年,(最终)被授予翰林院检讨的官职回去了。(2)他教育学生(的方法),只是叫(他们)端正坐好使内心清静,从静中涵养出(道的)头绪来。

解析

(1)召”、“疏乞”“终养”和句式(省略成分)和句意为得分点。“召”意为征召、“疏”活用,解释为上书。(2)“但”、“澄”、“端倪”和句意为得分点。三个实词为常见词,不难理解,其中“澄”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清静.“端倪”释为头绪。

考查方向

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2、补:补出省略成分。3、删:删去不译的词语。文言中凡是无实在意义,只表语气、停顿、补足音节和舒缓语气等的虚词,都可略去。4、换:替换。用现代词汇替换相应的古代词汇。5、调:调整倒装句句序,按现代汉语习惯句式将其调整过来。

除了掌握以上的原则和方法,翻译时还必须有步骤:解词——串意——顺句。注:直译即逐字逐字地译。意译即译出大意即可。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四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应翻译出来。

文言文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遇到比喻、借代、引申,直译不通时,用意译。

易错点

对一些反复训练,考查频率较广的实词不能准确掌握,如这里的“召”、“疏”。

一些词类活用学生容易忽略,如“澄”为使动用法,翻译为使......清静。所以要找准得分点,尽量做到“信”“雅”“达”。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玉楼春

欧阳修

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客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首句“尊前”,表示对友人的尊重,词人准备向朋友提出告别,但出语很轻,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

B第二句着一“欲”字,照应首句“拟”字,心态毕现,欲语未语,而对方已是春容惨咽,可见相知之深,相别之苦。

C“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与前人所写的“古歌旧曲君莫听,听取新翻杨柳枝”的诗句,既异曲同工又推陈出新。

D末二句虚写,设想把满城的牡丹看尽,才会少一些离别的伤感而容易与归去的春风一起,向朋友道别。

E全词写离愁,以实开笔,以虚作结,敞到首尾关合,以乐观之虚设冲淡苦别之现实,这正是别于婉约的豪放风格。

15. 请联系全词,简要赏析名句“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E

解析

A项告诉朋友别后归来的期限错误,“拟把”可看出只是心中所想。E项“别于婉约的豪放风格”错,全作明明蕴含有很深重的离别哀伤与春归的惆怅,而作者却偏偏在结尾写出了这两个豪宕的句子。不仅要把“洛城花”“看尽”,表现出一中消遣玩乐的意兴,而且他所用的“直须”“始共”等口吻也极为豪宕有力。然而,“洛城花”终有“尽”,“春风”到底也要“别”,豪宕中也藏匿着沉重的悲慨。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情感。

解题思路

从整体上把握全词的内容与感情,结合具体诗句,答题就有了思路。

易错点

考生对对内容与情感把握不到位,如对选项A和E,不能结合相关句子来判断,可能会理解错误。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词人认识到,人生自有一些痴情存在,这种遗憾原与风月等自然景物无关;②这两句使用直抒胸臆和借代的手法,把对眼前离别的感受上升到对整个人生的认识,将情趣和理趣统一起来;③承接前二句,也为下阕由深重的离愁转入乐观的虚设作好了铺垫。

解析

这两句的意思是:人生自是有情,情到深处痴绝,这凄凄别恨不关涉——楼头的清风,中天的明月。二句虽是理念上的思索与反省,事实上却是透过了理念才更见出深情之难解。而这“情痴”与“恨”又与前之“尊前”“欲语”的悲惨离情暗相呼应。

考查方向

鉴赏诗歌的内容、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鉴赏诗歌的结构技巧。能力层级均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本题要赏析两句诗,实际上是分析内容,鉴赏表达技巧以及指出结构上的作用。需要在整体上把握全诗,通过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句来品读。

易错点

此题从内容、技巧、结构三方面来解答,学生容易忽略以致分析不全。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年龄密切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富。 ① 。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体验过各种身份和角色,经历过复杂岗位的锻炼和艰苦生活的磨砺,这种种经历同样可以让他拥有丰富的阅历。 ② ,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 ③

正确答案

①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

②然而阅历不等于经历

③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答对1句给1分,答对2句给3分,答对3句给5分)

解析

由“这些被互联网公司毫不费力地提取的信息,正被用来为政治服务。”可知,①空上文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经历的人和事越来越多,阅历会日趋丰富”。这是普遍观点,但下文又说“有的人年龄虽然不大,但经过诸多历练等,”语意转折,说明年龄和阅历有时不成正比;②空后文说“并不是说只要经历过的就会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的阅历”,然后区别阅历和经历,说明两者是有区别的,不能等同。③空前文说经历是“事物的表象,是感性的”,“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很显然,阅历是深层的理性与感性的统一。

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要分析清楚上下文,前后句的语意联系,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另外,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

易错点

学生容易自我想象填写内容,而脱离原文语境。要通过仔细推敲上下文,辨识其间的语意逻辑联系。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商隐《锦瑟》中,化用鲛人泣泪成珠的典故,并表示美好愿望终如烟雾、可望而不可及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屈原《离骚》中写用荷叶裁成上衣来表明自己高洁品性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沙漠中到处结冰,天上阴云密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把这种现象描绘得淋漓尽致。

正确答案

(1)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

(2)制芰荷以为衣兮

(3)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解析

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背诵能力。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背诵时要注意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

易错点

学生不能紧扣提示性的语句、词语来默写。如A项要抓住“鲛人泣泪成珠”,“烟雾”来回忆,就是“沧海月明珠有泪 蓝田日暖玉生烟”这两句。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21.为提高学生社团活动开展能力,江西某中学学生会计划举办一次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活动安排如下图:

请用一段话介绍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安排的流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正确答案

模拟会议活动由筹备、活动和总结三个阶段构成。筹备阶段包括成立各国代表团和选举大会秘书长两项内容;活动阶段安排了经济交流论坛和文化交流论坛;总结阶段则进行最佳代表团评选活动。

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根据所给图表,G20峰会模拟会议活动分为三个阶段,一个是筹备阶段,一个是活动阶段,一个是筹总结阶段;而各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活动安排。结合题干要求,把相关的内容表述出来,注意先后顺序。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先描述图的构思框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涵盖框架途中的信息。

易错点

把构思框架转化为语言表述时注意条理要清晰,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90。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下列各句中加下划线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文化程度不高的唐刚立志发扬跛鳖千里的精神,不断自学,终在民间文学方面有所成就。

②家风建设,是道德建设从社会细微处抓起的具体而微的措施,是延续优良文化传统的好方式。

③这所有名的中学将原来的冲锋号起床铃改为温柔的小步舞曲,学生们说新的音乐像晨钟暮鼓,死气沉沉,让人提不起精神。

④京剧大师梅葆玖驾鹤西去,著名演员濮存昕呼吁京剧演员尤其是梅派传人,要将悔先生身上那股不受名利场沾染的“仙气”薪火相传。

⑤秦武阳为人既无胆量,又少谋划,干大事而惜身,关键时刻引而不发,终不能成就大业。

⑥他在史海中钩沉辑佚,于文物间爬罗剔抉,可谓板凳一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若论嘉惠后学,金针度人,这三本书名副其实。

A①②③

B②③⑤

C④⑤⑥

D①④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②具体而微:内容大体具备,但形状规模小。望文生义;③晨钟暮鼓:佛教规矩,寺里晚上打鼓,晚上敲钟。比喻可以使人警觉醒悟的话。望文生义。⑤引而不发: 拉开弓却不把箭射出去。比喻善于启发引导。也比喻做好准备暂不行动,以待时机。意思与句意相反。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望文生义,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可用排除法。

易错点

要注意那些如②、③的望文生义的成语。加强平时的积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针对近年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发生,专家表示校园欺凌是一个世界各国普遍面对的难题,如何以最大的诚意、最大的善意来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家长、学校、媒体都还需认真思考。

B专家认为,是否把握好财政运作的“度”,在稳定增长与调整结构之间找平衡,是对地方政府能力的重大考验。

C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各国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人民币近期对美元贬值主要原因是国际金融市场外部环境所致,人民币不存在持续贬值基础。

D各级党组织只有当好选人用人的舵手,秉持公道正派的工作,坚决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营造出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成分残缺,应该为“针对......的问题或现象”。C项句式杂糅,应为“主要原因是......”或“由......所致”;最后一项成分残缺,应为“秉持......的作风。”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查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要熟悉病句类型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

易错点

C项句式杂糅容易忽略,需认识此类病句特点,认真细致审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富贵贫贱,通达潦倒,欢喜哀愁,离不开酒。说魏晋南北朝的文人饮酒是隐逸中略带悲剧情调,那么唐朝文人饮酒更多的是放浪和旷达。唐代文人之醉酒,有忘记现实痛苦的因素,更多的是壮志豪情的抒发和对未来的展望。“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剩下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盛唐之盛,不仅在于锦绣繁华,满目俊才,也少不了诗情勃兴,酒气恣横。有人说整个盛唐的诗歌都是由酒香酿成的。

AA

BB

CC

DD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分析句间关系,可以采用排除法。

总是:副词①表示一直如此,经常如此;②全是,都是。都:副词,表示总括。可是;①连词,表转折;②副词,真是,实在是。既然;用在上半句,下半句往往有“就、也、还”呼应。表示先对现实或已有的结论予以承认,而后进一步作出判断。“如果”“倘若”表假设关系。与其:连词,比较两件事而决定取舍的时候,与其用在放弃的一面,后面常用“毋宁”“不如”呼应。“固然”“虽然”表转折。“既”和“且、又、也”等副词呼应表两种情况兼而有之。而且:表进一步,前面往往有“不但、不仅”等跟它呼应。反而:副词,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首先要根据句意,联系上下文来观察,推敲,先确定最容易的,依次排除。

其次,要注意以下方面: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易错点

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存在细微差别,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辨别准确。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赵先生和家人近日到成都旅游,在去酒店的路上将背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赵先生几经周折打通了司机张师傅的手机,以第二天要赶飞机为由,请求立即将背包送回,张师傅则表示有生意走不开,收工后再送回。赵先生又打电话沟通,张师傅多次挂断,甚至关机。四小时后,张师傅将背包送回,并要求收取三百元“误工费”,引起赵先生的抱怨。张师傅也喊冤,称假期生意太好走不开,因为确实耽误了生意才要收取补偿。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例文:

用心走好每一步

吉鸿昌说过:“路是脚踏出来的,历史是人写出来的。人的每一步行动都在书写自己的历史”是的,我们每走一步,都是在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史”。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确实要万分认真“书写”好这仅有的一次历史,不能让自己的老年沉浸在对少年时没有努力而造成的痛苦回忆中。那么,我们就要踏踏实实走好人生每一步。

走好人生每一步,不仅要走好成功时的每一步,更要走好失败时的每一步。在成功的光环下,我们要走好每一步。在生活的阴霾面前,我们不能退却,更要勇往直前。

每一个成功者都是勇敢地走好人生每一步,付出比常人更多的汗水和心血,不断地耕耘,才尝到了生活的甜果。史铁生,20岁就残了双腿,但他没有绝望,毅然竖起生活的风帆,所以他铸造了自己的文学生涯;贝多芬,失去聆听的权利后,依然没有放弃,依然继续创作,所以,他的音乐响遍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霍金,躯体被病魔残酷地束缚,却没有放弃生活,所以,宇宙中弥漫着这位科学世匠的思维。

只有刻苦奋斗,不畏困难,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走得更远一些;只有实实在在地做事,实实在在地做人,实实在在地对待每一个时日,我们才会拥有一份实实在在的成功。人生路上,难免会有失败,但只要我们付出了,坚持走下去,就一定能得到生活的回报。面前的路或许崎岖,或许漫长,或许存满了荆棘,但只要你拥有信心和勇气,不懈地努力,那么这条路上的每一个困难都将是你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雪莱曾说过:“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在人生旅途中,失败就好比冬天一样冷酷难熬,可是坚持住,春天般的成功到来时,就会驱走所有的寒冷,温暖你的心田。面对人生的“冬天”,要充满希望,相信春天即将到来,只有坚强地走过人生的阴暗和厄运,才能拥抱春天的明媚阳光。“希望是厄运的忠实姐妹。”晋希金如果说。路,就在自己的脚下,勇敢些,坚强些,你就会跨入辉煌。当一个人不懈地追求光明,光明很快就会来照耀他。只要走好人生每一步,每一次失败都将成为成功的前奏。

人生路上的挫折也许是障碍,但无论人生,无论历史,都是在挫折中前进,挫折、低谷,只是前进中的“小插曲”而已。明智的人决不会坐下来为挫折而哀号,他们一定乐观出发寻找办法来挽救。哥尔斯起说过: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屡仆屡起。失败抑或挫折只是暂时的,我们要对生活充满希望,这样才有信心追求理想,才能把握住机遇。机遇一向都只喜欢光临对生活有希望的人,因为只有对生活充满希望,才能有足够的准备迎接机遇。但生活中,有人常常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没有机遇,可是,每当机遇来临之时,他们又变得畏首畏尾裹足不前,甚至在机遇面前成为一个儒夫。所以,人生的每一步我们都要认真对待,来不得半点马虎。

生命的轨迹是靠自己绘制的,只要我们认真地去“描绘”——走好人生的每一步,用心书写好自己的历史,我们的人生将会丰富多彩,我们的人生路上将会充满韵乐、开满鲜花……

解析

这是一道时事类新材料作文,根据材料,立意时从以下角度入手:一是思考张师傅挂断乘客电话的行为和收取费用的行为;二是乘客赵先生的行为;三是双方怎样才能互相谅解,最终达成一致。

参考立意:①用心服务。

②莫将自己的失误成本转嫁他人。

③推崇道德不应排斥个体的合理权益。

④得理也需让人。等等。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服务行业应该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司机张师傅挂断乘客电话的行为称不上优质服务,此时还要收取“误工费”,难免引起抱怨。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司机并没有立即归还乘客失物的义务,并有权收取保管、归还失物过程中产生的合理费用。乘客赵先生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司机张师傅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牺牲合理经济利益,有“道德绑架”之嫌。

乘客想早点拿回失物,司机不愿耽误生意,都是合理要求。如果双方都能体谅对方的难处,而不是“得理不让人”,那么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也并非难事。

总之要融入自己的思考,明白其提倡的实质,阐明实质内涵即可。文章的写作难度不大。

易错点

考生不能从正确的角度理解材料来立意。对材料审读有偏差;作文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