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新余市2016年高三第三次联合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芈月的儿子赢稷在位时期,周赧王号令六国诸侯临时组建了一支6000人的队伍,等到了约定出兵的日子,韩、赵、魏自顾不暇,齐国不予理睬,最终勤王不成。”这一情节充分表明( )

A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分封制受到冲击

D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汉设刺史(官秩为六百石),其“问事”范围包括“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二千石违公下比(勾结),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割损政令”。由此可见该制度( )

①意图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②主要目的在于加强中央集权

③具有“以卑监尊”的特点

④基本消除了官场腐败现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或入園中,拖出袁来还我國;余立道上,不堪回首望前途。”与该对联创作直接相关的背景是( )

A武昌起义中华民国诞生

B清帝退位王朝统治结束

C帝制复辟共和政体遭破坏

D国共合作国民大革命兴起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图7所示为某时期部分国际知名报刊集中报道的头条新闻(封面故事)。该事件如此受关注主要是因为( )

A中美两国领导人实现首次历史性会晤

B美国支持新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建交使紧张的国际局势得以缓解

D冷战格局下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据《新全球史》记载,早在12世纪福建就进口稻米,而专门种植荔枝、柑橘及甘蔗高价销往北方,尽管政府要求福建人种植稻米以减少对进口稻米的依赖,却收效甚微。这一现象突出反映当地( )

A农业经济结构较合理

B农业生产受市场主导

C不适宜种植粮食作物

D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有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画的是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画家要表达题中的“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那种闲散、宁静、安逸被表达得更加准确。由此可知( )

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

B宋代统治者统治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

C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

D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新全球史》作者本特利说:“正当中国船队在印度洋上进行探察之时,欧洲航海家也正准备进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与郑和及其同伴不同的是……他们的探险有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 “两种不同却互补的动机”是( )

A政治和军事动机

B经济和政治动机

C经济和宗教动机

D政治和宗教动机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根据表1信息所得出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企业内迁与战局发展直接相关

B民族工业在炮火洗礼中迅速发展壮大

C西南地区是中国抗战时期的大后方

D近代中国的工业布局因此发生改变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 1889年,上海格致书院春季考试的一份答卷中,这样写道:“……(某人)一千八百五十九年,特著一书论万物分种类之根源,并论万物强存弱灭之理……此谓天道自然之理。”文中的 “天道自然之理”,指的是( )

A日心说

B进化论

C经典力学

D相对论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新政’的执行让政府获得迅速发展,这在美国历史上是一个分水岭。”材料中的“分水岭”意指美国( )

A从民主政体走向集权政体

B从经济危机走向经济繁荣

C从自由主义走向国家干预

D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1952年,苏共(布)十九大中央工作报告指出:“某些领导采取不正确的路线,在集体农庄内培植独立的小组,取消了生产队,这种做法实际上反对谷物耕种的机械化,结果引起了集体农庄的削弱。”这表明当时苏联( )

A系统纠正集体农庄的弊端

B农业改革取得初步成效

C工业化推动农业高速发展

D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二十世纪初和二十世纪末之间存在的类似之处和明显的连续性给人深刻印象。”下列选项,能够论证这一观点的是( )

A欧洲经济政治的一体化趋势

B跨国公司的资本扩张

C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D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从路德说出了人们必须用《圣经》本身或用理性的论据来反驳他的教义这句话以后,人类的理性才被授予解释《圣经》的权利,而且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

——H·海涅《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

材料二 路德认为教权所辖范围仅涉及灵魂,不应涉及金钱、土地以及世俗的行政、司法权力,不能干预国家事务。在国家管理上,国王的权力是唯一合法的。……德意志的宗教不能是罗马的臣属,德意志的牧师、僧侣应享有自己的宗教权利。

——邢来顺、李富森《马丁·路德民族思想的研究》

18.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路德关于个人信仰的基本主张。分析“这理性在一切宗教领域中才被认为是最高裁判者”所产生的历史作用。

19.材料二中路德的思想,从内容上看主要涉及哪两对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些思想的政治影响。

分值: 1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3 《十二铜表法》各篇目

——依据杨红林《历史上的大法典》编制[

材料二 中国封建社会的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立法。……中华法系的主要特点表现为四个方面:第一,君主既是最高的立法者,又是最高的司法官和行政官。第二,礼与法合一,自汉代以来贯彻于历代法典中,礼以道德为依归,而法则以礼为中心。第三,立法和统治的基础是“家”和“家族”,对个人的地位和权利未给予应有的规定。第四,重视刑事立法,其残酷性十分突出。中华法系的这些特点取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独特性。

——曹海晶《中外立法制度比较》

材料三 能否不通过武力,而通过谈判,通过立法,把革命和战争时团结拢来、胜利后却分道扬镳、各自愈益伸张主权和独立的13个邦联合起来,组成一个国家,建立一个全国最高政府?……如果能联合,能否把这个政府设计得尽量合理,让组成政府的人们,各以自己的野心去制约他人的野心,达到一种接近平衡的状态,把政府难以避免的恶,抑止在一定限度内,至少,是个共和国,永远埋葬君主制?

——【美】麦迪逊《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

材料四

13.材料一反映《十二铜表法》的内容侧重于哪一方面?该法在罗马法历史上有何突出地位?

1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二中中华法系主要特点的“独特性”原因。

15.写出材料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地点。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该会议召开的主要目的。

16.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1954年宪法在中国法制史上的地位。完成图13中A、B两处的填写,并分析其中1993年宪法修正案第一个要点提出的直接原因。

17.综合以上材料,归纳影响法律制定发展的基本因素。

分值: 3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4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