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1. 溶酶体有两种吞噬作用:一种是自体吞噬、另一种是异体吞噬,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如图,自体吞噬可清除衰老线粒体。
B正确,外来抗原入侵,异体吞噬可对其进行处理。
C正确,吞噬体和溶酶体都是具膜结构,其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D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非特异性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结合题干及图形信息可知,自体吞噬可用于清除衰老细胞器,异体吞噬用于处理或清除外来抗原。
易错点
看清图解,区分自体吞噬和异体吞噬的不同机能。
2. 如图细胞结构中A、B、C、D、E、F表示某些物质,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易转移。
B正确, b和c都是自由扩散,根据糖蛋白所在位置可判断上面为线粒体膜外侧,b进线粒体为O2,c出线粒体为CO2。
C错误,蛋白质为生物大分子不能跨膜运输,只能通过膜泡运输。
D正确,饥饿状态下胰高血糖素含量升高,其作用于肝细胞可使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浓度梯度,是否有载体蛋白协助,是否消耗能量具体判断运输方式。
易错点
区分不同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
3. 下列关于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加热是直接提供活化能给反应物,只有使用催化剂才能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
B错误,温度低并不破坏酶的空间结构,只是活性受抑制。
C正确,酶包括蛋白质和RNA,后者合成不需核糖体参与。
D错误,活细胞肯定有酶,肯定能合成ATP,但是不一定能合成酶。比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核无细胞器,无法合成酶,其细胞内现有的酶都是细胞未成熟之前合成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酶促反应所需的适宜条件,酶促反应的特点。
易错点
温度过低只是抑制了酶活性,并未破坏酶的结构。
4. 据图判断,关于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甲为ADP仍含有一个高能磷酸键。
B错误,水的光解只产生还原氢并不产生ATP,合成ATP的能量来自于光能的转化
C正确,乙由腺苷和一分子磷酸构成,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TP可为细胞内的代谢反应供能。
D错误,ATP消耗的快,但其合成速度也会加快,其含量始终处于动态平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TP的结构,合成及分解途径。
易错点
ATP中腺苷指的是腺嘌呤加核糖核苷酸。
5. 下列关于的过程,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无论植物细胞还是动物细胞都能利用葡萄糖为呼吸底物。
B正确,②过程若代表有氧呼吸则产生少量ATP,若代表无氧呼吸则不产生ATP。
C正确,②过程若代表有氧呼吸则产生[H],若代表无氧呼吸则消耗[H]。
D错误,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只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有氧呼吸的三个步骤,无氧呼吸的两个步骤。
易错点
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无氧呼吸第二步不释放能量。
6. 有关绿藻叶肉细胞光合作用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提高CO2的浓度,C3增多,消耗更多的还原氢和ATP,短时间内NADPH/NADP+比值下降
B错误,CO2需被固定为C3后才可被NADPH还原。
C正确,C3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被ATP和还原氢还原,形成糖和C5。
D错误,光照强度由强变弱时,ATP和还原氢减少,生成C5速度减慢,短时间内C5含量会降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清环境条件改变先影响谁,光反应还是暗反应;如何影响,升高还是降低。
易错点
某一环境条件改变引发的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9.右图是基因型为AaBbdd的动物细胞分裂过程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次级卵母细胞分裂后产生一个卵子和一个极体。
B错误,亲本基因型为AaBbdd。因此D基因只能来自于基因突变。
C错误,图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无同源染色体。
D正确,不均等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说明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染色体数为2N与体细胞相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看染色体行为和细胞形态分辨细胞处于哪个时期。
易错点
不均等分裂和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说明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
7. 如图表示某个基因型为AaCcDd的生物的精细胞,试根据细胞内
基因(三对基因独立遗传,不考虑交叉互换)的类型,判断其精细胞
至少来自几个精原细胞( )
正确答案
解析
B正确。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两种精细胞的基因型相加应刚好是AaCcDd。观察可发现3、5、7、8为两种,基因型相加为AaCcDd;1和4相加为AaCcDd;2和6相加为AaCcDd。因此至少来自于三个精原细胞。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减数分裂中等位基因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因此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两种精细胞的基因型相加应刚好是AaCcDd。
易错点
不考虑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4个、2种精细胞;若考虑交叉互换,一个精原细胞可产生4个、4种精细胞。
10.某噬菌体的DNA为单链DNA,四种碱基的比率是A—0.28、G—0.32、T—0.24、C—0.16。当它感染宿主细胞时,能形成杂合型双链DNA分子,则杂合型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G的比率依次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原来的那条链上的碱基标1,后来形成的互补链标2。根据碱基互补配对,A1=T2=0.28 T1=A2=0.24 C1=G2=0.16 G1=C2=0.32那么那个双链中的A总比例就是(A1+A2)/2=(A1+T1)/2=0.26同理T:(T1+T2)/2=(T1+A1)/2=0.26
G:(G1+G2)/2=(G1+C1)/2=0.24
C:(C1+C2)/2=(C1+G1)/2=0.24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碱基互补配对的规律:双链DNA分子中,A=(A1+A2)/2,其他碱基同理。
易错点
在DNA的一条链上互补碱基数量并不一定相等。
11.如图是有关真核细胞中与遗传信息传递过程及相关物质的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神经细胞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需要DNA分子复制所需酶。
B错误,氢键的形成不需要酶,可自发进行。
C正确,根据核糖体上形成的肽链长度可知翻译方向是由⑦到④。
D错误,UGC是转运RNA一端的三个碱基,称为反密码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不同的物质特征先分清楚图一为双链DNA,图二为核糖体结合mRNA进行翻译,图三为转运RNA。
易错点
区分清楚DNA和RNA。区分清楚mRNA,tRNA和rRNA.
13. 下列有关生物遗传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缺失150个碱基对,造成的影响充其量只是某个基因结构发生改变,而不会造成基因的缺失,因此属于基因突变。
B错误,基因重组的对象是2对或2对以上非等位基因,一对等位基因不能重组。
C错误,染色体缺失将导致个体缺失一些生长必须基因,通常对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会造成较大影响。
D正确,无籽番茄遗传物质并未改变,不能遗传。无籽西瓜虽为三倍体不可育,但其无子性状可通过无性繁殖遗传给后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理解各种变异的本质,根据题中所描述的变异特征进行区分。
易错点
缺失150个碱基对引起的变异应该是基因突变,而不是染色体变异。
17.关于人体内环境及稳态,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内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细胞与外环境物质交换的媒介。
B错误,肺泡壁细胞一面接触着外环境,另一面是组织液。肺是机体与外界交换气体的媒介,所以肺泡壁细胞中的氧气浓度大于组织液,这样氧气才能扩散到组织液并进一步扩散至组织细胞。
C正确,组织水肿的直接原因是组织液相对于血浆的渗透压增大。
D正确,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场所,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组织水肿直接原因是组织液渗透压相对升高。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通过自由扩散进行运输。
易错点
组织水肿的产生原因及肺泡的结构特点。
18. 下图为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激素甲为胰岛素,是唯一可以降血糖的激素。
B错误,激素甲胰岛素的调节方式不是分级调节,所以不存在针对胰岛素的促激素释放激素。
C正确,血糖平衡调节是一种神经-体液调节。
D正缺,缺胰岛素将导致糖尿病,糖随尿液大量流失,蛋白质供能比例增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血糖平衡调节为神经体液调节,涉及到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血糖平衡。图中激素甲应是胰岛素。
易错点
血糖平衡调节中激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19. 某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体温维持正常,其散热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体温稳定,产热量等于散热量。
B错误,b-c散热加快是因为身体和环境之间的温差增大。
C错误,c-d段皮肤血管收缩减少血流量,从而减少散热。
D正确,产热等于散热体温才稳定。d-e段的散热速率大于a-b,所以产热速率也大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成年人从25℃环境来到10℃环境中,温差加大,其散热速率必然增加,但内环境有调节机制使其散热适量减少,产热适量增加,从而使散热等于产热,体温维持正常。
易错点
体温维持正常的根本原因是产热等于散热。
8.下列有关性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有关,而非与性别决定有关。
B错误,雄配子中可有X染色体或Y染色体。
C正确,男性的X染色体直接来自于母亲,只能来自于外祖母或外祖父。
D错误,常染色体上有很多细胞代谢必须表达的基因,比如与细胞呼吸相关的基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性染色体的特点及传递规律。
易错点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与性别有关,而非与性别决定有关。
12.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及其监测、预防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染色体变异无特定的致病基因,也可导致遗传病。
B正确,多基因遗传病比单基因遗传病在群体中发病率高。
C错误,遗传咨询后作出恰当的对策和选择,可预防遗传病的产生。
D正确,防止近亲结婚可降低的是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结构和功能。
易错点
抗维生素D佝偻病为伴X显性遗传病。防止近亲结婚可降低的是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14. 人工将二倍体植物甲、乙、丙之间杂交,用显微镜观察子代个体处于同一分裂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B错误,甲乙杂交子代14条染色体,乙丙杂交子代18条染色体,甲丙杂交子代16条染色体,说明配子中染色体数为甲6条,乙8条,丙10条。那么甲乙丙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12条、16条、20条。
C正确,根据图示甲乙之间可配对的染色体数目较多,说明存在大量的同源区段,亲缘关系较近。
D正确,处理后得到的个体含有甲物种的2个染色体组和丙物种的2个染色体组,是异源四倍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染色体的联会情况可判断出各自物种的染色体数量以及亲缘关系远近。
易错点
能够配对联会的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或互相存在同源区段。即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15.番茄中基因A、a控制植株的有无茸毛,果实的红色与黄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育种工作者为研究这两对遗传性状的特点进行了如下图的杂交实验。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通过F1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知有茸毛、红果为显性性状。
B正确,F2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说明红黄果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根据题干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可知,控制两对性状的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
C错误,通过F2中有茸毛和无茸毛比例为2:1,说明有茸毛可能纯合致死。就是说有茸毛全部为杂合子,其自交后代有茸毛和无茸毛只比还应该是2:1
D正确,F2中红果番茄包括1/9BBCC、2/9BBCc、2/9BbCC、4/9BbCc。后代中红果番茄比例为1-4/9*7/16-2/9*1/4-2/9*1/4=25/36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通过F2中有茸毛和无茸毛比例为2:1,说明有茸毛可能纯合致死;红果与黄果之比为9:7,说明其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符合自由组合定律。
易错点
盲目认为果实的红色与黄色也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16.下列叙述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①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化现象 ②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物种形成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三个基本环节
④种群中每个个体都含有该种群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正确答案
解析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形成包括可遗传变异、自然选择、隔离三个环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进化现象;每个个体的基因型不同,不可能含有基因库的全部基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关键概念。
易错点
种群是生物繁殖和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本质是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
20.如图甲表示人体神经细胞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反射弧中神经纤维上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膜外钠离子越高,进入细胞内的钠离子越多,c点越高。
B错误,图甲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是a~c。
C正确,无论何时细胞膜外高钠,膜内高钾这一事实不会改变,这是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
D错误,图中箭头直指向右侧,未能体现出双向传导。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钠离子内流和钾离子外流属于协助扩散,取决于离子浓度差,膜外钠离子越高,进入细胞内的钠离子越多,c点越高。
易错点
图甲所示为膜内电位,a-c钠离子内流造成,c-e钾离子外流造成。
21.下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有 ( )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突触小体中发生着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胞吐需要能量。
B错误,选择透过性指的是跨膜运输,而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膜泡运输。
C正确,突触间隙的实质是组织液,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可识别神经递质。
D正确,兴奋表示产生动作电位,膜内外电位是外负内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胞吐释放,在突触间隙(组织液)自由扩散至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易错点
神经递质包括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由突触前膜胞吐释放,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引起后膜上相应离子通道打开。
22. 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突触小泡受神经冲动影响会向突触前膜移动。
B正确,释放神经递质的过程实质就是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即组织液中是自由扩散至后膜。
D错误,钾离子外流虽然不消耗能量,但是形成膜内高钾离子浓度需要依赖于对钾离子的主动运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胞吐释放,在突触间隙(组织液)自由扩散至后膜,作用于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
易错点
认为恢复静息电位依赖于钾离子外流不消耗能量。
23. 脊髓是中枢神经的一部分,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四肢的运动需要大脑皮层参与调节,除大脑皮层管理的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
B错误,2处的突触决定了神经冲动传递的单向性,神经冲动只能由背根到腹根,不能反向。
C正确,大小便活动的高级中枢位于大脑皮层,胸椎折断阻断了大脑皮层对其的调节,所以会出现大小便失禁。
D正确,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中枢都位于脊髓,是非条件反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只有完整的反射弧参与,才能称为反射活动;脊髓管理的反射是低级的非条件反射;传入神经有神经节结,背根是传入神经,腹根是传出神经。
易错点
区分不清传入和传出神经。
25. 如图为特异性免疫发生过程的图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C错误,免疫系统敌我不分攻击自身正常组织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图中细胞一、二、三、四分别为B细胞、记忆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物质①②分别为淋巴因子和抗体;骨髓和胸腺属于免疫器官。
易错点
免疫失调包括三种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
26. 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相关描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是特异性识别。
B错误,淋巴因子促进的是细胞C即B细胞的增殖分化。
C正确。物质Ⅰ和物质Ⅱ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D错误,B细胞不参与细胞免疫。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细胞A、B、C、D分别是吞噬细胞、T细胞、B细胞、浆细胞;物质Ⅰ和物质Ⅱ分别是淋巴因子和抗体。
易错点
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不是特异性,B细胞仅参与体液免疫。
27.牵牛花的茎可以缠绕在其他物体上生长,如果测量幼茎靠近物体一侧和远离物体一侧的生长素浓度,会发现( )
正确答案
解析
B正确,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较高浓度一侧促进生长作用比较低浓度一侧促进生长作用更强,靠近物体一侧生长慢浓度低,远离物体一侧相反。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茎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低,较高浓度一侧促进生长作用比较低浓度一侧促进生长作用更强。
易错点
生长素的功能具有两重性,不同部位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29.为研究乙烯和生长素对植物根生长的影响,将拟南芥幼苗放在含一定浓度的ACC(乙烯前体,分离后产生乙烯)、IAA(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培养,实验处理和结果如图.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对照组拟南芥自身可能会产生生长素。
B错误,图中未设置IAA的浓度梯度,所以不知道其作用效果是否会随浓度增加而增强。
C正确,与对照组相比三组细胞长度低很多,体现了该浓度生长素的抑制作用。
D错误,图中一定浓度生长素与乙烯对细胞生长的抑制起到了协同作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图示可知,一定浓度生长素与ACC对细胞生长的抑制起到了协同作用。
易错点
乙烯可抑制细胞生长,高浓度生长素可促进乙烯产生。
30.现将去胚的大麦种子分别放在赤霉素溶液、放线菌素D(转录抑制剂)溶液以及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溶液(两种溶液均为适宜浓度)中培养一段时间后,测定α﹣淀粉酶的生成情况,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叙述与实验不符合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正确,种子去胚可排除内源赤霉素的干扰。
B正确。
C错误,该结论从图表中不能体现。
D正确,通过1组、3组和4组对比可发现赤霉素能解除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基因表达的抑制作用。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自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是赤霉素的有无和放线菌素D的有无。因变量是α﹣淀粉酶的生成量。由图表分析可知赤霉素促进α﹣淀粉酶的生成,放线菌素D抑制α﹣淀粉酶的生成。
易错点
分不清实验自变量和因变量,分不清赤霉素和放线菌素D对α﹣淀粉酶的影响。
24.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细胞来源及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T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在胸腺中的分化。
B错误,吞噬细胞不仅参与特异性免疫还参与非特异性免疫。
C错误,产生抗体的是浆细胞,来源于B细胞或记忆细胞的增殖分化。
D正确,效应T细胞来自于T细胞或记忆细胞,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其裂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了解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
易错点
B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吞噬细胞对抗原的识别是非特异性的。
28、下列现象或事例对应激素关系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顶端优势体现的是生长素功能的两重性。
B错误,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
C正确,早春低温清水浸泡可降低种子内脱落酸含量,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
D错误,无籽西瓜的培育原理是染色体变异,与细胞分裂素无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掌握常见植物激素的功能。
易错点
无籽西瓜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
(12分)I.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对生长素(IAA)的作用,科研人员以拟南芥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
42.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________的影响。
②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_。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___,说明________。
43.研究者取生长良好4~5周龄拟南芥完全展开的叶,照光使气孔张开。撕取其下表皮,做成临时装片。从盖玻片一侧滴入不同浓度乙烯利溶液(能放出乙烯),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几次后,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之后滴加蒸馏水,用同样方法清除乙烯利,再在光下处理30 min,测量并记录气孔直径,结果如下图1所示。
①图1中用乙烯利处理叶片后,气孔的变化说明,乙烯可诱导________。
②用_____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既不会伤害保卫细胞,又能获得较好的诱导效果。
44.为研究乙烯调控气孔运动的机制,研究者用乙烯利、cPTIO(NO清除剂)等处理拟南芥叶,并测定气孔直径和细胞内NO含量,结果如下图2所示。由图2所示结果可以推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向性生长(1分) ②相反(1分) 4(1分) 延迟(1分)
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
解析
该实验自变量为有无油菜素内酯,因变量为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光照可引起植物弯曲生长,需在黑暗条件下进行。水平放置将导致远地侧和近地侧生长素分布不均,主根和胚轴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导致其向不同方向弯曲。图中野生型和BR最早(4h)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最晚达到最大弯曲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看清实验图示,找出自变量与因变量
正确答案
①气孔关闭 ②0.004%
解析
根据图示乙烯利诱导气孔闭合,且随浓度增加诱导闭合能力越强。0.004%浓度的乙烯利处理拟南芥叶可诱导气孔闭合,清除乙烯利后气孔仍基本能完全打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实验图示,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
正确答案
乙烯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或开度减小)
解析
图一可知乙烯利促进NO的产生,图二可知有乙烯利但无NO不能诱导气孔闭合。因此推断乙烯利是通过诱导NO的产生,导致气孔关闭。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析实验图示,分清自变量和因变量。
(10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神经、免疫、内分泌三大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3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 的过程,从而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32.突触小体的 中有神经递质,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 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 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和 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3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 ;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 。
3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 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正确答案
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
解析
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可看做神经调节,经突触作用于T细胞,使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减少,从而影响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最终抗体减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抓住题干关键信息: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的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正确答案
突触小泡 激素
解析
图中神经末稍与免疫T细胞结合形成突触;T细胞上不仅存在神经递质的受体,还存在激素受体,说明免疫受神经和激素的双重调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图中神经末稍与免疫T细胞结合形成突触
正确答案
体温调节 肾上腺素
解析
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与增加产热有关的激素是甲状腺素和肾上腺素。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掌握体温平衡调节的机制
正确答案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解析
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正常细胞属于自身免疫病,再次接受过敏原引起哮喘属于过敏反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免疫失调包括三种:自身免疫病、过敏反应和免疫缺陷病
正确答案
神经—体液—免疫
解析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6分)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36.若激素A是雌性激素,则它是通过调节____________过程来促进其生理效应的;该激素是在卵巢细胞中的________上合成,并通过__________方式进入到靶细胞中。
37.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这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_功能;如果受体b发生缺陷而不能与该激素结合,则可能因组织细胞不能及时______________葡萄糖,从而引起血糖水平升高。
38.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的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可能具有与___________结合的受体。
正确答案
基因的表达 内质网 自由扩散
解析
通过图示可知,激素A通过影响基因的表达来影响细胞代谢活动;雌性激素属于脂质,在滑面内质网上合成,其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激素不直接参与代谢,可间接调节代谢活动
正确答案
信息交流(或信息传递) 摄取、利用、储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激素与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胰岛素可促进细胞摄取、利用、储存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功能,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正确答案
神经递质
解析
下丘脑是神经中枢所在地,又属于内分泌腺,因此可同时存在存在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受体。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下丘脑既参与神经调节又参与体液调节
(12分)下图为人在失血后血压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
39.肾上腺素的分泌调节方式是 。与过程B相比,过程A具有
(写出两点)等调节特点。
40.不同类型的血管紧张素经 运输到全身,但仅作用于靶细胞,是由于相应的受体只分布在靶细胞中,其根本原因是 。
41.临床上,医生诊断高血压病人的病因时,通常需要B超检查肾上腺皮质是否增生,这是因为肾上腺皮质增生会导致 ,进而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主动重吸收Na+,使血浆渗透压 ,引起血量增加。
正确答案
神经和体液调节 反应迅速、作用时间短暂、作用范围准确
解析
可从图中看到肾上腺髓质分泌肾上腺素受A、B两个途径调节,分别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看清图示,了解血压调节的详细机制
正确答案
体液(血液) 基因选择性表达
解析
体液运输可到达身体各处,但仅作用于靶细胞,因靶细胞上有特异性受体。机体所有细胞都来自于受精卵,遗传物质相同,只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基础知识需要记忆
正确答案
醛固酮分泌增加 升高
解析
图示中醛固酮可促进重吸收钠离子,血浆渗透压升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看清图示,了解血压调节的详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