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父俊,晚得子,家人抱之坠,殒焉。俊绐其妻曰“我误也”,不之罪。逾年而举森。嘉靖十四年成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太平知府。民有兄弟讼者,予镜令照曰:“若二人老矣,忍伤天性乎?”皆感泣谢去。再迁江西按察使。有进士嬖外妇而杀妻,抚按欲缓其狱,森卒抵之法。
历左布政使,就擢巡抚右副都御史。入为刑部右侍郎,改户部。初,森在江西荐布政使宋淳。淳后抚南、赣,以赃败,森坐调大理卿。屡驳疑狱,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称为“三平”。病归,起南京工部右侍郎。改户部,督仓场,寻转左。以右都御史总督漕运,兼巡抚凤阳,迁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改北部。
是时,登极诏书蠲天下田租半。太仓岁入少,不能副经费,而京、通二仓积贮无几。森钩校搜剔,条行十余事。又列上钱谷出入之数,劝帝节俭。帝手诏责令措置,森奏:“祖宗旧制,河、淮以南以四百万供应京师,河、淮以北以八百万供边。一岁之入,足供一岁之用。后边陲多事,支费渐繁,一变而有客兵之年例,再变而有主兵之年例。其初止三五十万耳,后渐增至二百三十余万。屯田十亏七八,盐法十折四五,民运十逋二三,悉以年例补之。在边则士马不多于昔,在太仓则输入不益于前,而所费数倍。重以诏书蠲除故今日告匮视往岁有加臣前所区画算及锱铢不过纾目前急而于国之大体,民之元气,未暇深虑。愿广集众思,令廷臣各陈所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盐课事宜。诏皆如所请。帝尝命中官崔敏发户部银六万市黄金。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即,又命购珠宝,森亦力争,不听。三年,以母老乞终养。赐驰驿归,后屡荐不起。
森为考官时,夏言婿出其门,欲介之见言,谢不往。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里居,赞巡抚庞尚鹏行一条鞭法,乡人为立报功祠。万历八年卒。赠太子少保,谥恭敏。
(节选自《明史·马森传》)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森持不可,且言,故事御札皆由内阁下,无司礼径传者,事乃止。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严嵩闻而悦之,森亦不附。为徐阶所重,遂引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加上皇上下诏减免田租,所以今日匮乏,比往年严重。我以前筹划事情,计算到很细微的财物,不过想解决目前紧急的问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重视实词“蠲除”、“锱铢”“ 区画”的积累,从句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算及锱铢”容易被断为“画算及锱铢”,注意“画”字的理解。
正确答案
解析
户部掌管户籍财经,科举归礼部掌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三省六部制中各部门的职能。
正确答案
解析
(马森是反省自己在谋划时没有考虑到国家根本,百姓元气,应多听听大家的意见,不是指皇上。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仔细比较选项与文本的异同点,注意省略主语的句子。
易错点
文言文语言洗练,省略句比较常见,学生极其容易忽视。
正确答案
(1)马森认为不可以,而且说,按照旧例皇帝的手诏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于是事情被阻止住了。
(2)严嵩听说后对他有好感,马森也不想去依附。他被徐阶所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
解析
(计分点:“持”,主张、认为;“故事”,旧例,此处译为按旧例;“乃”,于是。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计分点:“悦”,对……有好感;“为……所重”,被动句;“引用”,引荐录用。每处1分,译出大意给2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着逐字逐译的原则,适度意译,注意关键字的落实。
易错点
“悦”字是意动用,“为……所”表被动,学生基础知识不熟者易错。
【参考译文】
马森,字孔养,怀安人。他的父亲马俊,晚年得子,家人抱着不小心跌落,死了。马俊骗他的妻子说:“是我的失误啊!”不怪罪家人。过了一年生了马森。嘉靖十四年,(马森)中进士,被任命为户部主事,曾任太平知府。老百姓中有兄弟打官司的,(马森)给他们镜子让他们照照,说:“你们两人老了,还忍心损伤兄弟情分吗?”二人都感动得落泪道谢而去。又升迁江西按察使。有位进士宠爱别的女人而杀害妻子,巡抚巡按想拖延这个案件,马森最后还是按照法令处置。
(马森)曾任左布政使,接着升为巡抚右副都御史。召入朝廷任刑部右侍郎,调任户部。当初,马森在江西推荐了布政使宋淳。宋淳后来巡察南、赣,由于(他)贪赃的事败露,马森被调为大理卿。他屡次驳回有疑点的案子,与刑部尚书郑晓、都御史周延并称“三平”。后来因病回乡,起用为南京工部右侍郎。调到户部,督察仓场,不久转任左侍郎。他以右都御史的官职总督漕运,兼任凤阳巡抚,升任为南京户部尚书。隆庆初年,调任北部。
这时候,皇帝登基下诏书减免了国家一半的田租。国库每年的收入减少,不能满足经费的开支,而且京、通二仓的储藏又没有多少。马森查核搜求,举述了十多件事。又列出钱谷出入的数目,劝皇帝节俭。皇帝亲自下诏责令采取措施,马森上奏:“依据祖宗旧有的制度,黄河、淮河以南地区供给京师四百万,黄河、淮河以北地区供给边疆八百万。一年的收入,足以供给一年的费用。后来边境事多,开支的费用逐渐增多,起初变成有每年从外地调来军队的常例,又变成有每年在当地筹集兵力的常例。起初的费用只需三五十万罢了,后来逐渐增至二百三十多万。屯田的十个里有七八个受亏损,管理食盐的十个里有四五个受亏损,民粮运输拖欠税收的十个里有二三个,全部每年按例补给。在边关兵马不比过去多,在国库纳粮之数不比过去增加,然而费用却增加了几倍。加上皇上下诏减免田租,所以今日匮乏,比往年严重。我以前筹划事情,计算到很细微的财物,不过想解决目前紧急的问题,但对于国家的根本,百姓的元气,没有来得及去深入考虑。希望能集思广益,让朝廷众臣各陈己见。”又奏河东、四川、云南、福建、广东、灵州征收盐税的事情。皇帝下诏都同意他所建议的。皇帝曾经命令宦官崔敏拨户部的六万银两买黄金。马森认为不可以,而且说,按照旧例皇帝的手诏都由内阁下发,没有从司礼太监直接传递的,于是事情被阻止了。过后皇帝又下令购置珠宝,马森也极力谏诤,皇帝不听。隆庆三年,以母亲年迈为由请求回家奉养终老。(皇帝)赏赐他乘驿车归乡,后来有人屡次举荐却没有再被起用。
马森任考官时,夏言的女婿出自他的门下,想介绍他去拜见夏言,他推辞不去。严嵩听说后对他有好感,马森也不想去依傍。他被徐阶所看重,于是被引荐录用。他回家后,称赞巡抚庞尚鹏施行一条鞭法,乡里的人为他修筑报功祠。万历八年去世。追赠太子少保,谥号恭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白 帝
杜 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①,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②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①戎马:战马。归马:从战场归来的马。②诛求:索要,征收。
8.诗歌首联和颔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奇险阴森(荒凉昏暗)的暴风骤雨图。(1分)运用了衬托手法,以云从城门中涌出、雨在城下落下衬托出白帝城地势的高峻。(2分)同时,也运用了视听结合手法,暴雨使江水猛涨发出雷霆一般的涛声是听觉形象,日光暗淡使草木失色是视觉形象,有声有色地表现出突降暴雨的情形。(2分)
解析
这首也很有特色:首先,境界开阔。诗人在描写上富有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诗歌中,诗人描写了暴风骤雨的景象,同时又给读者展现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其次,借景抒情。在诗歌中,诗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愁与哀思。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理解诗句是关键。描绘画面是常见题型,把每一句诗歌理解通透,按照答题顺序,先写清关键句,然后加以分析。表现手法对于广大考生来说是难点,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不过既然是写景诗歌,那么衬托、渲染等手法应首先想到,结合诗歌分析还有视听结合,这也是鉴赏的重点。
易错点
考生需积累写景的常见表现手法,注意答题顺序要规范。
正确答案
作者以暴风骤雨暗喻动荡时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的担忧。(2分)通过描绘荒原上无主的战马、遭遇血洗的村庄,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2分)选取被盘剥殆尽、无依无靠的寡妇这一典型形象,表达了对贫苦百姓的同情以及对官府横征暴敛的憎恨。(2分)
解析
这首也很有特色:首先,境界开阔。诗人在描写上富有变化,参差错落,大开大阖。诗歌中,诗人描写了暴风骤雨的景象,同时又给读者展现一幅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秋原荒村图。其次,借景抒情。在诗歌中,诗以白帝的急风暴雨,喻唐代社会的战乱动荡;以荒村的萧条凄凉,喻“安史乱后”国家的疮痍满目。诗人通过这样的环境的描写,表现了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愁与哀思。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目主要考核对诗歌情感的分析,解答时需要分步答题。杜甫的诗歌多是忧国忧民,答题时应注意知人论世。诗人的情感往往是丰富,因此仔细阅读诗歌的同时,应注意作者情感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易错点
考生容易把作者情感单一化,或者分析不够详细透彻,流于表面。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始于六朝志怪。放眼二十四史,其叙述者无不扮演无所不在的第三人称目击者的角色,历史人物的一切言行(除了心中所想与“密语”),史家都了如指掌。史家的这一叙事方略,可以说是职能使然。盖史家需要完整地把握全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在视野之内,全知是他的权力,也是他的责任。与史家相比,志怪小说家不需要宏大叙事,他对仙、鬼、怪的世界也不可能全部了解。特定人物的见闻既是志怪小说家了解仙、鬼、怪世界的必要渠道,也是他取信于读者的必要条件。第三人称限知叙事遂应运而生。《搜神记》《幽明录》《搜神后记》随处可见这样的实例。比如《搜神记》卷一九《张福》:
鄱阳人张福船行,还野水边。夜有一女子,容色甚美,自乘小船来投宿,云:“日暮畏虎,不敢夜行。”福曰:“汝何姓?作此轻行,无笠雨驶,可入船避雨。”因共相调,遂入就福船寝。以所乘小舟,系福船边。三更许,雨晴月照,福视妇人,乃是一大鼍,枕臂而卧。福惊起,欲执之,遽走入水。向小舟,是一枯槎段,长丈余。
所谓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说作者不能自由地发布信息,而只能借助小说中的某一人物发布信息,作者不能告诉读者“这个人物”所不知道的任何内容。在《张福》中,“这个人物”是张福。读者随着张福乘船来到“野水边”,读者借助张福的目光见到鼍怪的前后表演;作者仍然是故事的叙述者,但没法对故事做“全知”的描述——张福所看见的“容色甚美”的“女子”其实是鼍怪,作者也只能照张福所看到的假象来叙述;张福最终知道了“女子”是鼍怪,真相浮出水面,作者也跟着他恍然大悟。作者没有讲述任何一点张福所不清楚的情况。张福的见闻限制了作者知晓的范围,相关的信息,无论真假,都只能由他提供和确认。
《张福》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方式来讲故事,其效果是多方面的:一是增加了故事的真实感,讲故事的过程也是一个提供证明人的过程;二是故事讲得更为曲折,有悬念意味。一种新的叙述方式,可以给文体带来新的面貌,新的震撼。同样的故事,用不同的方式讲述,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历程来看,由子部小说而传奇小说而话本小说而章回小说,每一种小说文类都有其若干典型特征,其中叙事方式的变化与丰富,是其典型特征的重要部分。就传奇小说而言,第一人称限知叙事是唐人传奇区别于子、史、志怪的显著特征,表明唐传奇作家有意在子、史、志怪的传统之外寻找可资借鉴的文学资源。就话本小说而言,大量采用直接心理描写和讲述者随时插话的第三人称全知叙事是话本小说区别于宋以前各种叙事文体的显著特征。
叙事方式的演变在小说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这是中国古代叙事文学进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标志着中国叙事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节选自陈文新的《论子部小说的文学特征》,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限定错误。文中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始于六朝志怪”。题中未提及“大量采用”,这就不意味着“第三人称限知叙事肇始于六朝志怪小说”。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有限定的词语、短语,可能会出现增、减的现象。
易错点
选项D的“任何”一词误导性强,易使学生理解为“绝对化”,产生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偷换了概念。原文是“六朝志怪小说大量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是对中国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而选项变成“是中国对叙事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关注题干中的句子含义。
易错点
选项A有一定概括性,在原文比对时有跳跃,容易产生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信息概括范围错误。原文中说:“从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历程来看,由子部小说而传奇小说而话本小说而章回小说,每一种小说文类都有其若干典型特征。”很明显,子部小说和传奇小说、话本小说是不同的小说类别。因此,将传奇小说和话本小说的叙述特征说成是子部小说的文学特征是错误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读懂作者写作意图,理清小说变化的文脉。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细节部分的比对与判断,造成判断失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25分)(选做题)
鸡 毛
汪曾祺
西南联大有一个文嫂,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每天大盆大盆地洗。她在门前的两棵半大榆树之间拴了两根棕绳,拧成了麻花。洗得的衣服夹紧在两绳之间,风把这些衣服吹得来回摆动,霍霍作响。大太阳的天气,常常看见她坐在草地上(昆明的草多丰茸齐整而极干净)做被窝,一针一针,专心致志。
学生叫她文嫂,她管学生叫“先生”。时间长了,也能分得出张先生,李先生……但是,没有一个先生知道文嫂的身世,只知道她是一个寡妇,有一个女儿。人很老实。虽然没有知识,但洁身自好,不贪小便宜。
文嫂养了二十来只鸡。这些鸡都长得极肥大,很肯下蛋。隔多半个月,文嫂就挎了半篮鸡蛋,领着女儿,上市去卖。蛋大,也红润好看,卖得很快。回来时,带了盐巴、辣子,有时还用马兰草提着一块够一个猫吃的肉。
文嫂的女儿长大了,经人介绍,嫁了一个司机。这司机是下江人,他来看过老丈母,每次回来,会给文嫂带点曲靖韭菜花,贵州盐酸菜,甚至宣威火腿。下江人女婿答应养她一辈子。文嫂胖了。
文嫂生活在大学的环境里,她隐隐约约地知道,那些“先生们”将来都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但联大的人都有点怪,如今且说一个人。
此人姓金,名昌焕,是经济系的。其怪异处不胜枚举,总括起来有三点:一是他所有的东西都挂着,二是从不买纸,三是每天吃一块肉。他在他的床上拉了几根铁丝,什么都挂在这些铁丝上,领带、袜子、针线包、墨水瓶……他每天就睡在这些丁丁当当的东西的下面。学生离不开纸。怎么穷的学生,也得买一点纸。金先生从不花这个钱。为什么要花钱买呢?纸有的是!联大大门两侧墙上贴了许多壁报、学术演讲的通告、寻找失物的启事,形形色色、琳琅满目。这些启事、告白总有一些空白的地方。金先生每天晚上就带一把剪刀,把这些空白的地方剪下来,并把这些纸片,按大小纸质、颜色,分门别类,裁剪整齐,留作不同用处。他每晚都开夜车。开夜车伤神,需要补一补。于是他按期买了猪肉,切成大小相等的方块,借了文嫂的鼎罐(他借用了鼎罐,都是洗都不洗就还给人家了),在学校茶水炉上炖熟了,密封在一个有盖的瓷坛里。每夜用完了功,就打开坛盖,用一只一头削尖了的筷子,瞅准了,扎出一块,闭目而食之。然后,躺在丁丁当当的什物之下,酣然睡去。因此,同屋的那位中文系夜游神送给他一个外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可是金先生倒不在乎,他很快就要毕业了,并已经在重庆找好了事,就要离开西南联大,上任去了。
这时,文嫂丢了三只鸡,一只笋壳鸡,一只黑母鸡,一只芦花鸡。这三只鸡不是一次丢的,而是隔一个多星期丢一只。早上开鸡窝放鸡时还在,晚上回窝时就少了。文嫂到处找,也找不着。她又不能像王婆骂鸡那样坐在门口骂——她知道这种泼辣做法在一个大学里很不合适,只是一个人叨叨:“我口乃(的)鸡呢?我口乃鸡呢?……”
文嫂出嫁的女儿回来了。文嫂吓了一跳:女儿戴得一头重孝。她明白出了大事了。她的女婿从重庆回来,车过贵州的十八盘,翻到山沟里了。女婿的同事带了信来。母女俩顾不上抱头痛哭,女儿还得赶紧搭便车到十八盘去收尸。
女儿走了,文嫂失魂落魄,有点傻了。但是她还得活下去,还得过日子,有很多先生都毕业了,要离开昆明,临走总得干净干净,来找文嫂洗衣服,拆被子的多了。有的先生要走了。行李收拾好了,总还有一些带不了的破旧衣物,这些先生就把文嫂叫了来,随她自己去挑拣。挑完了,文嫂必让先生看一看,然后就替他们把宿舍打扫一下。
金昌焕不声不响地走了。二十五号的朱先生叫文嫂也来看看,这位“怪现状”是不是也留下一些还值得一拣的东西。
什么都没有。金先生把一根布丝都带走了。他的王国里空空如也,只留下一个跟文嫂借用的鼎罐。文嫂毫无所得,然而她也照样替金先生打扫了一下。她的笤帚扫到床下,失声惊叫了起来:床底下有三堆鸡毛,一堆笋壳色的,一堆黑的,一堆芦花的!
文嫂把三堆鸡毛抱出来,一屁股坐在地下,大哭起来。“啊呀天呐,这是我口乃鸡呀!我口乃笋壳鸡呀!我口乃黑母鸡,我口乃芦花鸡呀!……”
“我寡妇失业几十年哪,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风里来雨里去呀,我的命多苦,多艰难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你先生是要做大事,赚大钱的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我口乃女婿死在贵州十八盘,连尸都还没有收呀,你咋个要偷我口乃鸡呀!……”
她哭得很伤心,很悲痛。她好像要把一辈子所受的委曲、不幸、孤单和无告全都哭了出来。
(选自《汪曾祺经典小说》,有删改)
1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12.小说以“鸡毛”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小说是如何塑造金昌焕这一人物形象的?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嫂这一形象与鲁迅先生笔下的祥林嫂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两人悲剧命运的根源却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E项,“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表述不准确;B项,学生不知道文嫂的身世并不能说明他们就冷酷无情、自私自利,金昌焕偷鸡也只是个例,不能代表联大学生;C项,“文嫂赖以生存的唯一途径”错,从“她靠给学生洗衣服、拆被窝维持生活”一句可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仔细阅读,不要忽视细节,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E选项,“文嫂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具有干扰,改变的是精神面貌,从后文来看,从生活境遇的改变来看并见“巨大”。
正确答案
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小说以“鸡毛”为题奇特有趣,且小说并未马上提到鸡毛,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2分)②呼应故事情节,揭示主题。标题与小说结尾部分文嫂发现鸡毛相呼应,并以此为引,勾起了文嫂对悲惨命运的宣泄,引起读者对文嫂的同情和对金昌焕的鄙视。(2分)③突出了人物形象。小说通过在金昌焕床下发现鸡毛这一事件,突出了金昌焕的自私、卑下、无耻。(2分)④以“鸡毛”为题,寓指人生的琐碎和杂乱,反映出人生的苦难和人性的邪恶。(2分)(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
每点2分,答任意3点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明确作用题从两个方面思考,分别是内容和结构。再注意一下常出现的鉴赏术语,比如,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等。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回答时要注意角度。
正确答案
①讽刺手法的运用。例如作者将其怪癖搜罗,漫画般地凸显了金昌焕的行为习惯,最后用一个绰号将其丑态刻画得入木三分。(2分)②对比衬托。作者以文嫂的善良、洁身自好等特点与金昌焕做对比,突出金的自私、卑鄙、丑恶。(2分)③细节描写。例如写他“从不买纸”,每天晚上带着一把剪刀,把校园里各种启事、告白的空白处剪下;例如写他每天要吃一块肉,“打开坛盖”“瞅准了”“扎出”“闭目而食之”等动作细节描写,把这个人物的鄙吝、无聊、无耻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
解析
每点2分,答满3点得6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审清题的基础上,注意答题聚焦到人物形象和如何表现
易错点
注意审题,问的是“如何”,学生很容易忽视,细节描写也是容易遗漏的点。
正确答案
相似之处:①勤劳朴质,做事认真。(2分)②温和善良,待人和气。(2分)③命运多舛,克制隐忍。(2分)不同之处:①祥林嫂的悲惨命运主要是吃人的封建礼教造成的。②文嫂的悲惨命运主要是命运的无常造成的。(2分)
解析
每点 2 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分相似于不同两部分,概括“祥林嫂”和“文嫂”的悲剧根源,有条理书写
易错点
学生对教材中祥林嫂的分析过于肤浅或过分拔高,这都会造成失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25分)(选做题)
陈道明:让世界无奈于我
沈青黎
陈道明一直被视为演员中的“异数”——在这个媒体热衷于制造话题的年代,他鲜有话题,也不迎合他人制造话题;而作为国内身价最高的男演员,他时常以演艺圈边缘人自居,对自己的身份若即若离。
陈道明有着公认的好演技,却经常以戏子自居,对给予自己荣耀的演员这个职业没有太多好感。但无太多好感不代表不敬业,他尊重自己的职业特性,珍惜上天赐予自己的安身立命的方式,拍戏时迟到早退、不做功课、现场摆谱等情况从来不会出现在他身上。
陈道明是从慢时代里走过来的,沉默冷峻如他,也常常会在接受采访时情不自禁地提及早年的拍戏经历:那时候,一部小电影拍上四五个月,为一部40分钟的独幕话剧,全剧组去车间实习3个月,都是常有的事。大家想法都很单纯,戏能不能拿奖、能不能火、投入和回报是否成正比根本不在创作概念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演员变成了一个高负荷、高回报的职业,拍戏也变成了一件非常浮躁的事。很多剧组一开工,大家想的都是怎么提高效率,能赚多少钱。大环境的改变让陈道明很不适应。他屡屡强调:“我是文艺圈的人,不是娱乐圈的人。”但旧时的文艺圈逐渐分崩离析,让他无所依凭,内心的纠葛也越来越多。面对这种冲突,陈道明只好选择了精神上的遁世:他不再看电视,也不读报,不看小说,而是寄情于书画和钢琴,并努力钻研古籍,将自己修炼成最具文化修养的艺人。
1990年拍完电视剧《围城》之后,陈道明一直保持着拍一部戏歇两年的节奏。不想演的片子,给再高的片酬他也不演,可一旦接下一部,他就会踏踏实实待到杀青,相比那些四处串戏赶工的年轻演员,他反倒成了全剧组最清闲的人。他拍戏还有个癖好,那就是不带工作椅,有时一站就是一天,因为“想保持精神的亢奋,不给自己犯懒的机会”。看到这么大牌的艺术家都站着,整个剧组只好全体陪站,陈道明也因此落下了“难搞”“不好合作”的名声,但他对此不以为意,只是淡淡地解释说:“我并非不好合作,只是觉得你首先要尊重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才会尊重你。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
陈道明的名字取自《道德经》,暗合“道常无名”之意,但他认为自己不算个得道之人。“按照老子的境界,得道的人身上应该有一种包容万物的平和,无为而无不为,而我还残存一些金刚怒目之气,对大多数事情我可以避开、忍让,但是对我参与的事,我就得把自己认为不对的那部分都统一好。”为了达到这种统一,陈道明在许多事情上特别有原则,比如他要拍戏,那么从进入剧组到拍摄结束前,他会一直穿着戏服。在他看来,每件衣服都有自己的神韵,必须想个办法,让没有感情的戏服“附着”在自己身上,变成自己的一部分。《楚汉传奇》拍了六个月,陈道明就把其中的几套戏服穿了六个月,期间从未穿过别的衣服,即便回家也依然穿着刘邦的衫裤。拍完戏把衫子一脱,他才变回了他自己。
因为气势难掩、言论率真,陈道明往往被认为孤傲、冷漠,甚至难以接近。拍《一地鸡毛》时,导演冯小刚最担心的就是陈道明太孤傲,演不好那个处处讨好他人、左右逢源的小职员小林。可一进剧组,陈道明就像小林附身一样,十二分殷勤周到,处处赔着小心,每天收工后还帮忙收拾东西,对任何人都笑眯眯的。而戏拍完吃散伙饭的那天,他连个过渡都没有,“唰”的一下就离开了小林,脸上又恢复了那种波澜不惊的表情,周围的人都大为诧异,冯小刚感慨:“你这变得够快的!”他淡淡一笑:“这就是我的职业,我就是个戏子。”
“戏子”这个词,含有很深的轻视意味,陈道明却坦然笑纳。在他看来,现在的文艺结构跟旧社会的草台班子颇为相似,艺人努力迎合社会商业大潮的需要,甚至不惜丢掉底线,这点还不及旧时的戏子,所以他宁可当个有操守的戏子。圈内人都知道,陈道明演戏对片酬并不计较,但假如对方开出的片酬过高,他反倒要再三斟酌,更加留心剧本的质量。
只要剧本合适,时间和心情都配合,陈道明接戏并非不爽快,但他“只负责踏实演戏,不负责配合媒体塑造自己”。至于后期的宣传,他乐意配合,但绝不迎合。有人说他太傲,他也照单全收,他认为:“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
陈道明常说自己是个对人生设计感差,也不想有设计的人,而节制和疏离是他与世界交流的方式。至于这种交流带来的副产品,比如褒贬、毁誉,他都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别人怎么看、怎么说都可以,就像冷了就加件衣服、暖了就脱一件,这么多年我早已经适应了,容易受刺激的是那些没有准备的人”。
(选自《读者》2014第18期,有删改)
相关链接
有人说:“他,是演艺界永远的一股‘清流’。”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陈道明以一种固执的缓慢,生活在自己的步调里。
近四五年,在不多的接受采访的时候,陈道明已不局限于指正身边所见的不满,他开始公开批评国内品质低劣的影视剧作品,包括圈内急功近利的风气。
“这些剧能面世,是导演脑子完全进水了。”他更不理解的是,那些烂剧的故事本身就是假的,演员还要在那里装模作样、声泪俱下地演,越认真演却越加重了这种假。
——丁尘馨 马海燕《陈道明:倔强为人》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16.文章第一段有何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陈道明说:“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请结合材料概括,这种“无奈”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傲不是一件容易事,谦虚倒是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请结合全文谈谈你对陈道明这一观点的看法及获得的启示。(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精神上的消极遁世”不准确;A项,前后不构成因果关系,“不承认自己演员的身份”有误;E项,“从不设计自己的人生”表述过于绝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正确答案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陈道明的具体介绍,“异数”指出陈道明的特殊之处,吸引读者的兴趣。(3分)内容上:通过“媒体热衷话题”而他“鲜有话题”、“身价最高”而“以演艺圈边缘人自居”两组对比,交代了陈道明对演艺圈和“演员”身份的态度,表现他洁身自好和内省的品格。(3分)
解析
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概括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用自己的话语概括原文,切忌一字不差照抄原文。
易错点
简单抄袭原文,故意卖弄文采,语言啰嗦。
正确答案
①演艺圈浮躁,急功近利,金钱至上,艺人们甚至不惜丢掉底线;陈道明内省,淡泊名利,洁身自好,追求严肃纯粹的艺术;(2分) ②演艺圈艺人们裹挟在时代商业大潮中,娱乐包装自己,迎合取悦他人,陈道明淡对褒贬毁誉,态度“节制和疏离”,言论率真,甚至公开批评时俗。(2分)总之,大环境让陈道明不适应又无力改变,“无奈于这个世界”;但他不媚世俗,修养自我,“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表现了一个真正艺术家的的坚守与无奈。(2分)
解析
从陈道明的话中分析答题要点。由于全文均是围绕“我无奈于这个世界,只好让这个世界也无奈于我。”这一话题展开,其实“世界”的第一层意思就是“娱乐圈”,概括整和文本信息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文中提取概括要点,并善于总结陈述。
易错点
要么要点不全,要么要点重复,3-4点最佳。
正确答案
谦虚是一种有自知之明,能主动向他人请教或征求意见的习惯,是一种不自夸、承认自己的不足、主动向他人学习的态度,因此,“谦虚很容易,只要弯下腰就行了”;(2分)“傲却要挺直腰板,总得有什么撑住腰吧”,这撑住腰的应该是高于常人的实力、一丝不苟的态度和高洁出尘的情操,所以,“傲不是一件容易事”。(2分)陈道明的“傲”,更多的是他气势难掩、坚持原则、言论率真的性格,不媚世俗、淡泊名利、艺术至上的追求。 (2分)从陈道明的身上,我们应该去学习他对艺术的认真态度和他纯粹的人生态度。(2分,言之成理即可适当得分;一定要结合作品并联系自身实际。)
解析
题目有两个问题,三个要点:对于那段话的理解,你个人的观点,获得了怎样的启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直接从原文陈道明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可以提炼答案。而对于考生的看法,看似开放,实则要着眼于文本。首先要阐明考生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不可天马行空,脱离文本。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氓》中表现女主人公婚后终日操劳、披星戴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一文通过“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批判了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错误态度。
(3)《小石潭记》中,作者看到周围绿树环抱、幽静无人,感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可久留,便离开了。
正确答案
(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而耻学于师
(3)凄神寒骨 悄怆幽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审题聚焦关键词,领悟情景式默写试题内容,回忆文本重点诗句;易错字应谨慎工整书写,平时重视多积累。
易错点
“靡”“ 悄怆幽邃”容易书写错误。
2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__①__天才,__②__普通人,没有朋友都会感到孤单和不幸。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朋友圈子。__③__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没有,__④__,他很可能怪僻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__⑤__坏得离谱,__⑥__人人侧目。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在世上是不能没有朋友的。①不论天才,②还是普通人,没有朋友都会感到孤单和不幸。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也都会有自己的或大或小的朋友圈子。③如果一个人活了一辈子连一个朋友也没有,④那么,他很可能怪僻得离谱,使得人人只好敬而远之,⑤或者坏得离谱,⑥以致于人人侧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可以使用排除法,或是直接排序,注意句子间的组合关系。
易错点
对“还是”“或者是”等关联词的判断,容易误选。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政府的一项重要责任就是保障公民发挥个人才能的权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才可能兴旺。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教育的强调可以说怎么强调都不过分。因此可以说,世上一切伟大光辉的事业,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 唯有人尽其才(或:只有公民个人才能得到发挥)
2 教育是开发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或: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最有效的途径)
3 都比不上对人的教育
解析
(第①句1分,②③句各2分),从教育到培养人才的思考是整个解题的关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注意句子间的关系,体现关键词,注意关联词,句意表达清楚。
易错点
学生容易信马由缰,脱离答题规范,大意虽对,然而不得分。
23.在刚刚过去的G20杭州峰会中,峰会徽标设计者以其巧妙的构思,完美阐释了中国举办此次峰会的目的。仔细观察下面图标,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构图要素:桥形、光纤、G20、2016、CHINA、中国。(外形和数字不重复,答出4个给2分)图形寓意:中国元素,团结协作,信息时代(互联互通)。(4分)
解析
答案示例:该图由桥形光纤(或桥形图案)、G20、2016、CHINA和篆刻隶书“中国”印章构成。桥梁寓意着G20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之桥(或国际社会合作之桥,面向未来的共赢之桥)。桥梁线条又形似光纤,寓意信息时代的互联互通。G20的“0”体现了各国团结协作精神。中文印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如答案中有“为杭州地标断桥的造型,暗指本次G20峰会举办地为中国杭州”之意可给1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不忽视图中任何信息,审清题目,合理想象,结合时代精神作答。
易错点
学生容易忽视个别构图要素,答寓意题容易忽视深刻含义,流于浅表。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中国海警部队正配备越来越多的大中型先进舰艇,他们拥有首屈一指的远航巡逻艇,船上还配有足以对抗小国海军的武器。
②德国核物理学家鉴于希特勒的疯狂,让原子弹试验胎死腹中;无独有偶,爱因斯坦也痛悔对原子弹研制所做的贡献。
③就在万科股权争夺战拉锯14个月之时,万科公布了一笔近130亿元的收购计划,人们对此街谈巷议,引来许多猜测。
④三千奇峰拔地而起,八百溪流蜿蜒曲折,集秀、幽、野、险为一体的张家界峰林洞瀑,可谓秀色可餐,让人流连忘返。
⑤这部小说刚一连载,就引起了巨大轰动,接着,出版人、制片人、编剧等纷至沓来。一夜之间,他红遍了大江南北。
⑥南海仲裁案,是一些国家以“海洋法治”之名,行搅乱地区和平之实,他们把菲律宾政府推向前台,意图火中取栗,实现其野心。
正确答案
解析
首屈一指:表示第一,引申为最好的。无独有偶:虽然罕见,但是不只有一个,还有一个可以成对儿。多含贬义。此处用错褒贬。街谈巷议:大街小巷里人们的谈论。名词性短语误用为动词且语义重复。秀色可餐: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丽或景物非常优美。纷至沓来:形容纷纷到来,连续不断地到来。火中取栗:比喻冒险给人出力,自己上当却一无所获。此处用错对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平时应注意积累,考试时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秀色可餐”等多义成语的理解容易导致误选。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语序不当,“男单羽毛球”应为“羽毛球男单”;主客颠倒,“留下”的主动者和受动者语序颠倒,改为“精彩表演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们纷纷赞叹这场巅峰对决”。B.“围绕……中心”和“以……为中心”两种结构杂糅,选用其一即可。C.“防止”与“免遭”合用,否定失当,不合逻辑。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见“解析”。
易错点
选项A语序不当容易错选,注意短语在语病中的问题。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赵先生和家人近日到成都旅游,在去酒店的路上将背包遗落在出租车上。赵先生几经周折打通了司机张师傅的手机,以第二天要赶飞机为由,请求立即将背包送回,张师傅则表示有生意走不开,收工后再送回。赵先生又打电话沟通,张师傅多次挂断,甚至关机。四小时后,张师傅将背包送回,并要求收取三百元“误工费”,引起赵先生的抱怨。张师傅也喊冤,称假期生意太好走不开,因为确实耽误了生意才要收取补偿。
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明确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参考立意:①用心服务。②莫将自己的失误成本转嫁他人。③推崇道德不应排斥个体的合理权益。④得理也需让人。等等
解析
材料分析:服务行业应该尽可能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司机张师傅挂断乘客电话的行为称不上优质服务,此时还要收取“误工费”,难免引起抱怨。
但是,从法律角度来说,司机并没有立即归还乘客失物的义务,并有权收取保管、归还失物过程中产生的合理费用。乘客赵先生因为自己的疏忽而让司机张师傅承担更多的责任,甚至牺牲合理经济利益,有“道德绑架”之嫌。
乘客想早点拿回失物,司机不愿耽误生意,都是合理要求。如果双方都能体谅对方的难处,而不是“得理不让人”,那么商量出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也并非难事。
考查方向
易错点
部分考生容易将材料的两个人物割裂开来考虑,提炼观点应从材料整体着眼,客观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过于偏重一方会造成立意浅表,写作内容也会流于偏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