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洛阳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春秋战国时代,尊神敬天的传统观念发生动摇,愈来愈多的人对天产生了怀疑。如郑国子产就说:“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与此相关的背景是( )

A传统农业经营方式形成

B儒学信徒的不断增多

C中央集权雏形开始出现

D周天子权威逐渐下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周代最高统治者自称天子,这种理念源自于民间尊神敬天的传统,小农经济对传统尊神敬天思想不构成直接冲击,故A项错误;儒学兴起于春秋末期,与材料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中央集权的出现,恰可以强化传统尊神敬天思想,故C项错误;周统治者号称天子,承天而治,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传统观念受到动摇,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解题思路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要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有整体和概括性的掌握。

易错点

注意中央集权和材料尊神敬天的关系,易错选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据考古资料显示,河北石家庄市庄村赵国遗址考古中出土大量农具,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 85%以上。这说明( )

A我国铁犁牛耕耕作方式已经成熟

B战国时期铁农具已在全国普遍使用

C东北地区耕作技术超过河北地区

D铁农具已在农业产生中占主导地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所述铁农具在全部农具中的比重,可以看出农业生产中占主导地位的农具是铁农具,故D项正确;唐朝曲辕犁的使用是铁犁牛耕成熟的标志,故A项错误;材料提供了“河北石家庄”、“辽宁抚顺”两个北方的遗址,不能充分证明“全国”这一范围,故B项错误;因为缺少其他地区的对比数据,仅仅按照材料,不能判断超过河北地区,故C项错误。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其中铁农具占全部农具的65%,在辽宁抚顺莲花堡燕国遗址出土的铁农具,也占全部农具的 85%以上”,可以选择答案。

易错点

注意材料只是在石家庄和辽宁,BC两项注意排除。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3.从汉代画像砖图中,可以看到大量使用的农具有倒三角鋤、长柄弯锄、板状锄等;此外涉及田间管理、捡拾牲畜粪肥的图像也很多。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

A精耕细作农业的发展

B耕作方式明显进步

C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

D农业生产经验丰富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精耕细作就是通过生产工具、生产技术的革新,提高农业产量的一种生产模式,与材料相符,故A项正确;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为铁犁牛耕,这种耕作方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出现,故B项错误;从汉代画像砖图中,不能推出农耕经济已普及全国,故C项错误;生产经验仅为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后者涵盖前者,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解题思路

注意把握中国古代的精耕细作的概念,能运用概念来解读史实。

易错点

农业生产经验丰富仅是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一部分,注意排除D答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5.隋唐时期,皇帝布施土地现象普遍存在,成百上千顷土地被授予或布施给寺院,一些寺院甚至“田连阡陌”。这种状况的发展( )

A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

B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C影响儒学的正统地位

D造成国家的积贫积弱

正确答案

C

解析

寺院经济的发展,土地兼并的严重,不利于社会矛盾缓和,故A项错误;寺院“田连阡陌”本身就是一种土地兼并现象,故B项错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迅速崛起,冲击了儒家的正统地位,故C项正确;寺院“田连阡陌”,与国家积贫积弱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隋唐时期佛学的发展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要解读出佛教的发展和道教的兴盛,再结合儒学的地位,然后选择答案。

易错点

材料成百上千顷土地被授予或布施给寺院,其加剧了社会矛盾,加剧了土地的兼并,AB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9.元代规定官营作坊的工匠必须被编入专门的户籍且不得脱籍,而清代顺治年间(1645年),政府则明确宣布废除匠籍制度。与此相关的重要原因是( )

A赋税制度的变化

B封建制度的衰落

C民营手工业壮大

D工商业市镇兴起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加入匠籍本身就免除赋税,赋税制度如何变化,都与匠籍关系不大,故A项错误;废除匠籍体现了工匠对封建社会的人身依附关系减弱,故B项正确;民营手工业与官营手工业,属于两种不同的手工业类型,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工商业市镇兴起,与匠籍制度废除没有必然关联,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

明时期是中国封建制度的衰落时期,要根据这个社会大背景来解读材料。

易错点

加入匠籍本身就免除赋税,赋税制度的变化,其与材料的匠籍没有因果关系,注意A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0.明代江南地区的一些土地所有者,不再满足于把土地出租,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可 见明代江南地区( )

A新的经济因素滋生

B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

C放弃传统经济模式

D农村经济结构发生剧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新经济因素指资本主义萌芽,特指手工工场的生产,故A项错误;经营方式是所有者和经营者相互关系的表现形式,原来是一种租佃式,现在是雇佣式的经营方式,故B项正确;根据材料,采取雇佣经营的仅是“一些土地所有者”,故C项错误;一些土地所有者,代表的仅是一小部分群体,说明存在这种现象,而非剧变,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而是雇工经营全部或部分土地,他们亲自管理生产,非常注意作物配置和生产过程的合理化”,由此解读出由租佃式到雇佣式的经营方式,这样可得出答案。

易错点

明朝中后期江南的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A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4.东汉中期的顺帝在继位前历经磨难,继位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革新政治,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认为当时国家的残破局面正是由于“政失厥道”。这表明他( )

A主张遵循黄老之术

B反对治国尊崇懦术

C强调治国外儒内法

D推崇孔子礼制思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汉文帝时期采用黄老之学,休养生息,恢复经济,故A项正确;“政失厥道”意即针对独尊儒术,但未提出效仿汉文帝的什么措施,故B项错误;外儒内法始于董仲舒新儒学获得正统地位,故C项错误;汉文帝时期尚未用儒家思想来治国,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题思路

注意根据材料“把汉文帝作为其从事政治活动的楷模”,再根据汉文帝时期的治国策略,然后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是外儒内法治国的开始,注意排除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6.宋代商人被认为是“能为国致财者也”,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不再列入“市籍”,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商人还取得了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这些均表明当时( )

A财政问题推动税制改革

B商税成为财政支柱

C工商皆本思想初步产生

D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正确答案

D

解析

商人成为国家编户齐民、商人取得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不属于税制改革,故A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商税在税收中所占比重,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始终奉行重农抑商政策,故C项错误;商人所获权利表明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商业环境相对宽松,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其合法权益受到保护。商人还取得了科举入仕和从政为官的权利。”,这表明此时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易错点

工商皆本思想是清朝时期出现的,注意C项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7.针对程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命题,王阳明提出了“天理即是人欲”的观点。相对于程朱理学而言,王阳明更( )

A注重道德培养

B强调主体意识

C认同先秦儒学

D追求民主自由

正确答案

B

解析

宋明理学本身都注重人的道德修养,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强调外在的天理,陆王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更强调内心的自省,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是继承汉代新儒学,并融合佛道思想而来,先秦儒学仅是宋明理学的源头而已,故C项错误;两者都主张道德对自身的约束,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宋明理学

解题思路

注意理学和心学的比较,要对其异同点全面掌握。

易错点

中国古代是君主专制社会,没有民主自由,D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8.宋代图书传播迅速,时人笔记或言“即日传播”,或云“家至户到”,或曰“不日传都下”,或谓“落笔辄为人所传诵”,媲美置邮与传驿。此种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 )

A雕版印刷业的发展

B科举制度的适时改革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

D重教兴学的文化氛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图书传播速度快,与技术革新相关,唐宋之际雕版印刷术诞生并取得一定发展,故A项正确;科举制改革不会达到“落笔辄为人所传诵”的效果,故B项错误;同理,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图书传播迅速不存在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重教兴学会推动文化的传播,但是“即日传播”“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更多与技术相关,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的关键“家至户到”、 “即日传播”、“落笔辄为人所传诵”等信息,结合印刷术的发展来思考。

易错点

注意材料的要求是直接原因,CD均不符合此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1. 19世纪60年代,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这一发展( )

A导致了广大农村经济凋敝

B加速了农业生产专业化

C促进了近代企业大暈出现

D瓦解着传统的经济模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受国际市场影响,种植结构发生变化,减少了经济中自给自足的成分,故A项错误;中国成为给外国提供初级农产品的市场,故B项错误;中国对外提供初级农产品、原料,与近代机器工业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依据国际市场需求进行生产,瓦解着传统小农经济的自给自足特性,形成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时间“19世纪60年代” ,再结合材料所述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浙北地区的蚕桑业发展迅速,茶叶生产数量和规模也有发展,由此可以看出自然经济的瓦解。

易错点

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开始于鸦片战争以后,注意运用知识排除AB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2.据统计,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并到22%。 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这表明此时( )

A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

B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C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较好

D西方公司制度得以普及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未涉及政府保护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7%上并到22%”“增长了近6倍”,表明民族工业发展较快,故B项正确;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采用跌价竞争等手段压制民族工业发展,故C项错误;这期间,民族工业始终处于夹缝中艰难求生的状态,中国依旧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1913〜1928年中国公司在全国公司企业中的比率由7%上并到22%。 到1928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1912年增长了近6倍”,结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来选择。

易错点

民族工商业受到政府保护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注意排除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3.1937年5月,毛泽东在苏区党的代表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土地是属于日本人,还是属于中国人,这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那么,由暴力没收办法转变到新的适当方法,就是完全必要的。”由此可知,该时期土地政策变革的主要意图是( )

A停止土地革命

B维护农民利益

C团结抵御外侮

D实行减租减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反帝反封建是中共民主革命纲领的核心,土地革命就是反封建的重要内容,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民族问题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土地改革也要服务于这一主题,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1937年5月”,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土地政策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应对日本的侵略,故C项正确;减租减息是手段,不是目的,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抗日战争期间的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时间“1937年5月”,可知此时中日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由此入手来解题。

易错点

注意材料的观点是民族问题是“首先待解决的问题”,土地改革也要服务于这一主题,B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5.下列材料节选自建国后一定时期新中国城市规划的要求,这表明新中国城市规划( )

1958年“快速规划”

1960年“三年不搞城市规划”

1978年“认真搞好城市规划”

A借鉴了苏联的做法

B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

C受经济模式的制约

D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中苏关系恶化,中国此时已开始自主探索发展的历程,故A项错误;1958年受到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影响,1960年受到经济调整“八字”方针的影响,故B项正确;1978年受到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故C项错误;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明显的变化,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60年提出经济调整“八字”方针,以此背景来解读材料选择答案。

易错点

1956年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这标志着我国开始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A项注意排除。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9.柏拉图认为,正义的城邦或理想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第一,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第二,统治者阶层应过公社生活;第三,国王应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有的知识。这一主张( )

A初显了理性主义的思想理念

B规划了近代民主政治的宏伟蓝图

C否定了雅典的城邦民主政体

D促使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鼎盛时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柏拉图认为“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国王应是哲学家”,肯定了理性的作用,故A项正确;柏拉图的理想国与近代民主政治,存在一定渊源关系,还是有较大的不同,故B项错误;柏拉图针对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提出理想国的设想,并非否定雅典民主,故C项错误;柏拉图是雅典民主达到鼎盛时期的思想家,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柏拉图的思想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统治者应从有才能的人中挑选出来”、“国王应是哲学家”等信息,再结合柏拉图的思想选择答案。

易错点

柏拉图主要是指出雅典民主政治存在的弊端,提出理想国的设想,但不是否定雅典民主,C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0.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把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这一主张( )

A与“陆王心学”的思想本质基本一致

B使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

C把人们从繁琐的宗教仪式中解脱出来

D使人们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依据材料信息“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体现的是路德的“信仰即可得救”,故D项正确;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抨击专制,而“陆王心学”维护封建专制,本质不同,故A项错误;教会与神职人员无存在必要不符合史实,仍存在,可以婚配,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宗教仪式的信息,故C项错误。

考查方向

宗教改革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最基本的宗教信条直接建立在个人内心之中,也就是说他在人的内心世界中发现了宗教”,结合宗教改革的相关知识解读选项。

易错点

路德新教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陆王心学”维护的是封建专制,两者本质不同,易错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4.20世纪50—70年代末中国票证种类繁多,有粮票、布票、油票、棉花票、鱼票、肉票……那时的人们可谓视票证为“命根子”,称之为“票证时代”。这个时期的中国( )

A人们生活水平总体差距不大

B个人崇拜思想盛行

C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

D经济发展速度放缓

正确答案

A

解析

票证时代按人口定量发行各种票证,专用购买东西。在商品供应极为匮乏的年代,对城乡居民的吃穿用等生活必需品,实行计划供应,保障了百姓的基本生活,故A项正确;票证与个人崇拜无直接关联,故B项错误;“文革”期间,绿色军装成为最时尚的服饰,故C项错误;20世纪五十年代,“一五”计划的推行,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经济发展迅速,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新中国成立后的物质生活的变化

解题思路

20世纪50—70年代中国是计划经济时代,此时主要是国家分配制度,由此来解读材料。

易错点

1953年开始“一五”计划的推行,三大改造顺利完成,经济发展迅速,注意排除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6.下表反映了新时期我国经济运行方式在四个年份中的变化情况。该表反映了我国( )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

B改革开放后经济体制转变的历程

C农村经济发展需要加大市场引导

D国家宏观管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表数据可知,年份1的国家指导价是0,判断是改革开放之前。年份2、年份3的国家定价下降、国家指导价上升迅速、市场调节价上升迅速但不占主导比例即可知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而年份4是在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故B项正确;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21世纪初,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表格中已逐步体现市场调节的作用,需要加大市场引导表述不符合题意,故C项错误;国家宏观管理不可缺少,退出历史舞台表述错误,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年份1的国家指导价是0,判断是改革开放之前。年份2、年份3的国家定价下降、国家指导价上升迅速、市场调节价上升迅速但不占主导比例即可知是改革开放的初期,而年份4是在1992年十四大确立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市场调节开始发挥主导作用。

易错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以后,易错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7.有资料显示,在14世纪初的佛罗伦萨9万人中,约有8000—10000名男女学童在“俗语学校”就读,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这主要反映了当时教育( )

A开始摆脱宗教神学的束缚

B重在培养人们的政治素养

C意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

D渗透人文主义的基本理念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没有涉及宗教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政治素养,故B项错误;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仅是旗号,而不是主旨,故C项错误;“教育的首要目标不在于传授某种技能,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体现了关注人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具有人文主义理念,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文艺复兴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在14世纪初”、“ 而是促成人心智之完善和潜能的发挥,注重培育人的语言、社交能力和品德”,可知这是文艺复兴,由此选择答案。

易错点

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只是文艺复兴借助的形式,其实质是宣传资产阶级文化和思想,C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18.14世纪末,欧洲市场的利息率为20%到30%,而到了 16世纪中期,利息率已不及这个数字的一半;到了18世纪,利息率有时甚至降到3%以下。上述历史现象( )

A促使了欧洲物价的急剧下降

B加快了西欧社会性质的转变

C导致了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

D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所学,该阶段新航路开辟引发“价格革命”,故A项错误;利息率下降,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推动社会向资本主义转变,故B项正确;利息率下降,与世界贸易中心的转移无必然联系,故C项错误;利息率下降,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新航路的开辟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的时间段15世纪至18世纪,再联系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解读材料。

易错点

注意利息率下降,这有利于工商业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社会地位的提高,不是提高了封建地主的社会地位,注意排除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2.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巧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材料意在说明达尔文主义( )

A促进了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

B成为西方列强殖民侵略的借口

C推动了亚洲国家的社会变革

D加快西方列强资本输出的进程

正确答案

B

解析

题干中“它还是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意思是达尔文的思想之所以在西方有深远影响是因为他的“适者生存”“生存斗争”能为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对外殖民扩张提供一个完美的借口。1859年这个时间刚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迫切需要对外侵略和扩张来满足迅速提高的生产力要求。故B项正确;启蒙思想在17、18世纪得到广泛的传播,1859年,达尔文的巨著《物种起源》出版,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西方社会”,亚洲国家很明显不符合,故C项错误;资本输出加快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1859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生物进化论

解题思路

注意解读题干中“它还是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的含义,再结合生物进化论的知识选择。

易错点

要注意达尔文进化论发表的时间是1859年,从时间排除AD等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3.下表是英国棉纱售价简表(单位:先令/磅),该表能够反映( )

A经济危机导致产品的滞销

B市场饱和加剧供求矛盾

C技术变革使生产成本降低

D政府调控降低商品价格

正确答案

C

解析

在材料中1786-1830年是指(18世纪80年代-19世纪30年代)英国并未出现经济危机,故A项错误;单纯从棉纱售价下降,无法得出国内市场饱和激化供求矛盾,故B项错误;从时间上判断,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劳动效率提高,棉纱价格下跌,故C项正确;英国政府采用的是自由放任政策,并未采取措施降低商品价格,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第一次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时间“1786-1830年”,此时正值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以此为大背景解读材料。

易错点

根据材料时间段内此时并未发生经济危机,A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4.1870年至1913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 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为16%,而英国为14%。这反映了( )

A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

B世界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C英国已失去殖民帝国地位

D德国与英法的矛盾面临激化

正确答案

B

解析

工业化已完成,表述存在绝对化倾向,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德国工业化速度远高于英国、法国,经济发展呈现不平衡性,故B项正确;二战后,世界殖民体系才最终瓦解,故C项错误;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材料并未涉及,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年均增长4.7%,工业生产增长4.6倍。同 期的英国增长1.3倍,法国增长1.9倍。1913年德国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的比 重为16%,而英国为14%。”,结合第二次工业革命来选择答案。

易错点

德国的经济工业化已完成从材料中无法得到印证,德国与英法的矛盾,材料也未涉及,注意排除无关项A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5.到1870年为止,英国社会问题堆积如山,执政的自由党人主张渐进的改革,并且提出以下改革纲领: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这主要反映了英国( )

A世界经济中心地位开始丧失

B主张社会变革成为时代主流

C强化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注重社会保障缓和社会危机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内容及所学知识可知,此时英国仍然是世界经济中心,而直至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丧失中心地位,故A错误;此时第二次工业革命刚开始,体现不出变革成为时代主流,故B错误;此时政府主张减少干预,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是在二战后,故C项错误;“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向‘膨胀的’、不劳而获的财产征收重税,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说明了英国为了缓和矛盾而进行社会保障工作,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保护穷人,使其免除疾病、过分劳累、贫困及意外工伤的折磨;发展教育及工会,作为工人自助的手段”、“ 以便缓和财富分配上的不平等”等信息解题。

易错点

英国的世界经济中心地位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才丧失的,A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7.1943年7月,美国建议设立国际货币稳定基金,由各国根据自己的黄金外汇储备和国民收入来决定自己的投票权。英国主张建立“国际清算联盟”,根据二战前三年的进出口贸易值来决定各国的份额。这反映了英美( )

A形成了两分天下的经济格局

B政治经济力量的对比势均力敌

C争夺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

D致力于国际贸易的协调和合作

正确答案

C

解析

美国的建议是要凭借其强大经济实力,确立美元的主导地位,英国的主张是要继续维持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英美争夺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权,故C项正确;英国受战争影响,已经严重衰弱,两分天下的经济格局说法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势均力敌”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项错误;二者不是合作,而是争夺货币领导权,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解题思路

二战前英国等欧洲国家是影响国际格局的中心,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霸主,所以根据这个大的背景解读材料即可。

易错点

二战后英国受战争影响,已经严重衰弱,美国成为世界的霸主,二战后形成的是美苏两级格局对峙的局面,注意排除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9.据《全球通史》记载:从1950年到1964年,西德、意大利和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分别为7.1%、5.6%和4.9%,而同一时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只有3.5%。这一现象的出现( )

A表明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

B表明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

C加剧了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渗透

D主要得益于欧洲经济一体化进程

正确答案

D

解析

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始于20世纪七十年代,故A项错误;德、法、意的发展,不能表明资本主义世界分化,故B项错误;1947年马歇尔计划,美国对西欧经济确有渗透,但也是外因,不起主要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1950年到1964年”,与西欧一体化开启时间相符,是内部原因,是主因,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时间“从1950年到1964年”,再结合材料中的数字,联系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来思考。

易错点

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动摇是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注意排除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30.20世纪60年代后期,美国的黄金储备从战后的250亿美元急剧下降到90亿美元,黄金存量从8亿多盎司骤减到2.5亿盎司。而此时的欧洲各国,至少囤积着 800亿美元,有权要求美国兑付22.8亿盎司的黄金。该现象的出现表明( )

A布雷顿森林体系瀕临瓦解

B世界金融中心再度发生转移

C美国经济衰退丧失主导权

D欧洲经济发展国际地位提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国承诺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材料中美国黄金储备和存量不足以承担美元兑换黄金的国际责任,故A项正确;二战后,世界金融中心转移到美国后,目前再未发生转移,故B项错误;二战后至今,美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欧洲经济发展的信息,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解题思路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的霸主,至今为止美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始终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力,主义观点的表述。

易错点

二战后世界金融中心一直是在美国,B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1.近代西方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主张的理论依据是( )

A三权分立说

B人民主权说

C社会契约论

D天赋人权说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可知,这反映了社会契约的思想。社会契约论认为国家是由人民根据自由意志缔结契约的产物,国家的最高权力应属于人民,而不属于君主。无论是国王还是政府,其权力都是人民授予的,如果不按人民的授权办事,则人民有权将其打倒。故本题选C。A、D说法明显不正确。人民主权学说是相对于君主专制时代的“主权在君”、故不选B。

考查方向

启蒙运动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关键“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卫护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每一个与全体相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结合启蒙运动相关知识来选择答案。

易错点

注意掌握启蒙思想家的观点的含义,根据所学知识,排除出三权分立说、人民主权说、天赋人权说。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6.1928年,苏联农民不仅向国家缴纳一般的税,而且他们在购买工业品时还要因为价格较高而多付一些钱,在出卖农产品时(国家)要少付一些钱。这是一种类似‘贡税’的东西,是一种类似超额税的东西。这种做法( )

A确立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

B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实现

C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

D促使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正确答案

B

解析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包括了所有制形式、经营管理方式等,故A项错误;苏联的工业化(片面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来提供资金,故B项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1921年已经转为新经济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是对农民的一种剥夺,导致了农业的长期落后,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斯大林模式

解题思路

斯大林时期重点发展重工业,其资金由农业和轻工业来提供,由此来解读材料。

易错点

注意正确评价斯大林体制,1936年宪法的颁布标志着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形成,A注意排除。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28.1965年10月,苏联政府通过《社会主义国营生产企业条例》,决定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在经营和生产上的自主权,加强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作用,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新经济体制的实施( )

A是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再现和补充

B是对社会主义改革的有益探索

C使苏联冲破了斯大林体制的束缚

D是苏联借鉴中国建设经验的尝试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材料可知,1965年即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政府重点加强对工业的调整,实施“新经济体制”,扩大企业的经营和生产的自主权,通过经济杠杆和物质刺激的手段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可见新经济体制的实施,丰富了对社会主义改革的认识,故B项正确。

考查方向

苏联的勃列日涅夫改革

解题思路

注意把握“新经济体制”的含义,以此来解题即可。

易错点

20世纪20年代的新经济政策突出了发展商品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故A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及以后的戈尔巴乔夫改革都没有摆脱斯大林模式的束缚,故C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是吸取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赫鲁晓夫改革的经验教训,与中国关系恶化,不存在借鉴经验,故D项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31.1971年,为扭转外贸逆差,尼克松政府宣布了“新经济政策”,决定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和暂停用美元兑换黄金,立即遭到日本和西欧共同市场的强烈反对,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这反映了( )

A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

B战后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明显

C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

D欧日开始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中“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说明了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日本和西欧开始摆脱美国的经济控制,并有实力与美国进行经济抗衡,这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故B项正确;欧洲经济一体化成效显著符合史实,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A项错误;当今世界美国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世界霸主地位的丧失不符合史实,故C项错误;材料不涉及外交政策,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关键“在联合抗美的形势下,美国被迫同意美元贬值和取消进口附加税……西欧共同市场国家还采取了种种反对美资控制的措施”信息,再结合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的相关知识来解读选项。

易错点

美国的霸主地位是动摇,不是丧失,C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5分

32.下表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增长率统计

出现上述现象主要得益于( )

A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B发展知识经济

C减少政府干预经济

D推行福利政策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统计》可以看出美国经济从整体上呈现出增长的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减少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故C项正确;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发展知识经济都不是主要原因,故A、B项错误;推行福利政策是在战后,此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解题思路

注意把握二战后美国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结合材料时间可以选择出答案。

易错点

推行福利政策是在二战后,80年代已开始减少福利开支,易错选D。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儒学自16世纪始大规模西传入欧,到17、18世纪在欧洲掀起了“中国文化热在宗教、哲学领城,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追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他们认为,这种信仰不是天神论,而是“自然的道理”,并据此来批判 被他称为“理性之大敌”、“文明之恶棍”的基督教神学。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 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并使之与社会政治相结合,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伏尔泰对此无比推崇,百科全书派代表霍尔巴赫也呼吁“欧洲政府非学中国不可”,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期许建立新的社会秩序。而此时,中国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也在积极地从先秦儒学中汲取营养。黄宗義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经营者,为天下也”,得出“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的结论,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他认为“人欲”不能扼杀,“天地之产,皆有所用,饮食男女,皆有所负”,这是对先秦儒家“性也,天之就也”(《孟子·解获》) 的“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

材料二  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剧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因此,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取用儒学精蕴的社会基础存有某种相似性。但因二者的现实环境却存在着根本区别,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 本变化,这就注定了二者产生的影响迥然不同,儒家学说在启蒙运动中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进而促进了欧洲社会的巨大变革,而中国的启蒙活动却未能形成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强有力的思想运动。

——以上均摘编自谈家胜《17、18世纪中西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精蘊及其影响之比较》

33.根据材料一,指出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借助儒家思想进行现实批判的不同之处。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批判出现的相似社会基础。(10分)

3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17、18世纪中国和欧洲的启蒙思想家对现实进行批判产生影响迥异的历史原因。(10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同:欧洲启蒙思想家取用儒学的“天道自然”和“仁政德治”思想来抨击神学,反对封建统治;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拾取儒学的民本思想和“人性天就”思想来批判君主专制和程朱理学的虚伪。 社会基础: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阶级矛盾尖锐;②封建思想文化的严重束缚;③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受到阻碍。

解析

第一小问“不同”,根据材料一“欧洲的启蒙思想家们从孔子的‘天道自然观’中找到了中国存在原始自然信仰的证据……并据此来批判……基督教神学”,得出欧洲启蒙思想家用儒家“天道自然”来批判基督教神学;根据材料一“在道德伦理、政治制度方面,儒学的突出特征是侧重于道德伦理……以达到国家的‘仁政德治’……他们借此反对旧道德”得出,欧洲启蒙思想家还借助儒家道德伦理“仁政德治”来反对封建统治;而同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一“黄宗義指出,‘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这是对孟子‘民贵君轻’民本思想的重新阐发”得出,黄宗羲借助先秦儒学民本思想来反对君主专制;“王夫之则对维护君主专制的宋明理学给予坚决批判,……对先秦儒家……‘人性天就论’思想的重新焕发”得出,王夫之借助先秦儒学“人性天就”,批判宋明理学虚伪;第二小问“基础”,根据材料二“17、18世纪中西方社会均处于较激烈的变动之中,生产力发展的张力鼓动着先进的阶级或阶层要突破传统政治的腐败和官方哲学的愚昧”,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进行分析。

考查方向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和启蒙运动。

解题思路

注意全面解读材料,对启蒙思想和儒家思想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准确和全面掌握。

易错点

:对材料解读不全面,对欧洲的启蒙思想和儒家思想知识掌握不准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欧洲:①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思想解放不断深入;②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 中国:①封建专制统治空前强化;②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微弱,工商市民阶层不够强大;③理学地位稳固,科技发展步履维艰。

解析

根据材料二“欧洲正处于新旧思想,新旧力量激烈交锋的状态”,结合所学,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归纳表现;根据材料二“而中国社会经济、政治并未发生根本变化”,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

考查方向

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和启蒙运动。

解题思路

原因注意结合中国和欧洲启蒙思想的社会大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来对比作答。

易错点

对当时的中国和欧洲启蒙思想的背景不清楚,解题的思路不清楚。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注:规元,也称豆规银、九八规无,近代上海通用的银两计算单位。

——摘编自关承明:《近代国内市场商品量的估计》

35.综合表一、表二,从A、B、C、D中任选一个角度提取有关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并加以简要说明。(12分)(要求:信息完整,分析准确,史实正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信息一:近代中国国内生产品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908~1920年间增速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①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工商业经济日益发展。②甲午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③一战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萧条。

信息二:近代中国进口洋货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890~1908年间增速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①近代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断加剧,商品倾销愈演愈烈。②甲午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进一步加深。③一战期间和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以及群众抵制洋货、爱用国货的运动使洋货进日有所减缓。

信息三: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且1908~1920年间增长最快,之后有所放缓。说明:①一方面近代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工商业经济日益发展;另一方面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入侵不断加剧,商品倾销愈演愈烈。②甲午战后,中国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短暂的春天”,国内生产品量的高增长弥补了进口洋货量的负增长。③一战后,欧洲列强卷上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日益箫条。

信息四: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中进口洋货所占比重1870~1908年间呈增长趋势,之后呈下降趋势。说明:同信息二。

(说明:要求从某一角度完整地提炼发展变迁的历史信息,并加以准确分析。否则酌情给分。)

解析

首先,提取信息。根据题目要求可从A、B、C、D中任选一个角度进行提取。如根据A提取信息,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量;国内生产品总体呈增长趋势;发展变化的历史信息;1908~1920年间增速最快,之后有所放缓。其次,综合表一、表二,对所提取的信息进行说明。如对A所提取信息进行说明。国内。产品总体呈增长趋势,由于传统经济日益解体,近代工商业、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1908~1920年间增速最快,由于清政府放松民间设厂限制,中华民国建立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侵略导致;1920—1936年有所放缓,由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日益萧条。

考查方向

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及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提炼出观点,然后根据所学知识,来论证自己的观点,然后最后进行总结即可。

易错点

对材料解读不准确,不能提炼出观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重商主义是英国最早的国家干预经济思想和政策体系,产生于从封建社会走向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变革时代,16〜18世纪走向全盛。重商主义有利于早期资本主义发展和原始积累,但随着资产阶级逐漸壮大,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不惜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由此,经济政策的钟摆开始反向运动,1759年 亚当•斯密首次提出有“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从重商主义到经济自由主义历时百余年,这次经济政策变革有利于维护资本主义的社会稳定。到19世纪末期,经济自由主义登上巅峰,但其弊病也逐渐突出,生产急降、企业破产、投机泡沫、经济混乱等经济现象,加上失业贫困严重和阶级矛盾等社会现象,成为常见的危机景象。

材料二  20世纪前期,英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西方经济大危机,之后,英国经济政策“重返”国家干预,从经济自由主义到凯恩斯主义历时近百年,凯恩斯主义展现了大规模国家干预理论。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使英国社会在20世纪前期剧烈动荡后达到新稳定,出现战后20年经济的“黄金时代”。但20世纪70年代的英国面临新危机:经济滞胀、失业严重、资本利润下滑、税赋和物价上涨等现象,引起普遍不满。经济形成 “停停走走”的“英国病”。

——以上均摘编自吴必康:《变革与稳定:英国经济政策的第四次重大变革》

3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经济政策由重商主义转变为自由主义的历史背景。(9分)

37.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经济政策演变的特点和启示。(11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历史背景:①重商主义在后期引发的英国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凸显与激化;②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③亚当•斯密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的推动。

解析

根据材料“但随着资产阶级逐漸壮大,这一政策限制了资本主义自由发展,不惜民穷求‘国富’的政策也导致了民生艰苦”得出重商主义导致矛盾尖锐,弊端出现;材料体现了“1759年,亚当•斯密首次提出有‘看不见的手’,主张经济自由主义”说明了亚当•斯密经济自由主义思想理论的推动;结合所学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考查方向

工业革命的影响

解题思路

注意根据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相关知识来解读材料和归纳答案。

易错点

对重商主义和自由主义出现的时间及背景掌握不准确,对材料关键词没有解读全面。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①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政策不断变革;②每次经济政策变革都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稳定;③经济政策变革与理论发展相互促进;④每次经济政策的变革都经历了盛极而衰的过程。 启示:①经济政策变革应从实际出发,经济理论也要服务于现实需要。②经济政策变革要充分考虑社会需要和民生问题。③注重市场调节和政府干预相结合,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④不同国家间经济政策可以相互借鉴。

解析

第一小问“特点”,结合西方国家的经济政策在重商主义、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调整,尤其是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反复调整,可知政策的调整都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处在不断调整中,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都取得了较好经济效果,促进理论不断成熟;第二小问“启示”,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反复调整体现了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的相结合,同时面对危机如何度过,充分借鉴了苏联计划经济经验,同时考虑经济政策的调整应与经济水平相适应。

考查方向

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解题思路

启示要注意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国情的相适应,同时要注意答出不同国家和社会制度都可以相互借鉴。

易错点

特点对材料和所学知识结合不紧密,容易漏答知识点。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