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风 筝
曹雪芹①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风 筝
孔尚任②
络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注]①《石头记》中曹雪芹托探春作。探春,宝玉同父异母妹,庶出,有才干,被迫远嫁。②孔尚任,少时岁考不中,后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等。创作《桃花扇》,后得罪,被免职。回乡隐居,穷困潦倒至辞世。
8.请简要描述两首诗描写的情景的异同。(5分
9.两首诗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日:“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昊、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延尉。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4.下列对文中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工艺,即手工从事的技巧或艺术。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匠们靠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艺术品。这些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饱含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间手工艺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
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面塑、彩塑、绢花、灯彩等置于案头、粘贴于墙壁或悬挂于室内,供人们欣赏;陶罐、彩印花布、蓝印花布、木雕糕点模子、竹编器皿等则属实用类;而宗教、祭祀用到的,主要有彩塑神佛像,纸扎人物、车马、楼阁等。按照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如蓝印花布、蜡染)、刺绣(如香荷包、布老虎)、编织(如竹编、草编)、陶器、服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有些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手工艺生产主要靠世代的口口相传,大都传承有序,而且大多“传子不传女”,以防止技艺外传。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则因由妇女承担,而由母传女、世代相传。今天,这些旧的传承方式依旧存在,而一些相关企业和工艺院校的出现,使传承模式更加丰富,也更有活力。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原因,使得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再穷其一生坚守老手艺。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消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反思。
但是,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温饱之后,有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日渐高涨。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应该是一种作坊形式,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而不是“批量产品”。手工艺作品饱含传统的信息,作品因手工原因而变得鲜活,工匠师傅的亲手操作使其具有艺术品味,制品具有唯一性等,都是手工艺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所谓传统是文化积淀的精华,所谓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而遵循艺术规律的创新会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形成“传统’’。所以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有些创新的东西将逐渐会变成传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缺失的慢慢找回来。相信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内心都在渴望平静,渴望回归自然的和谐。相信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有关手工艺传承方式的一项是(3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请考生在两道阅读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选做题一
谢谢你,女士
【美】兰斯顿·休斯
她是个高头大马的女人,背着一个大皮包。忽然一个男孩从后面跑上来,皮包带子被他从背后猛然拉了一下,断了。男孩失了平衡,不但未能如愿抢走皮包,摔了个四脚朝天。高头大马的女人回过身来,准确无比地朝他穿着牛仔裤的屁股上踢了下去,然后弯下身,揪住男孩胸前的衬衫,不停摇晃,直到他的牙齿咯咯作响。
女人说:“把我的皮包捡起来,小子,拿起来交给我。”
她仍然紧紧抓住他,但再弯下去一些,好让那男孩蹲下去捡她的皮包。她说:“你不觉得可耻吗?”胸前衬衫被紧紧扭住的男孩说:“是。”
女人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不是故意的。”
“你撒谎!”
“小姐,对不起。”男孩小声说。
“嗯哼!你的脸很脏。你家里没人告诉你要洗脸吗?”
“没有。”
“那么,今天晚上得清洗一番。”高头大马的女人一边说,一边拖着那个吓坏了的男孩往前走。男孩像是十四、五岁,弱不禁风。女人说:“如果你以为我们的接触就只那么一下子,那你就错了。等我把你料理完毕,你一辈子都忘不了钟斯太太。”
汗不断从那男孩脸上冒出来,他开始挣扎。钟斯太太架住他的脖子,推着他往前走。到了她家门前,她把男孩拉进一个摆设着厨房用具的大房间,仍抓住他的脖子:“叫什么名字?”
“罗杰。”
“好,罗杰,到那个水槽边,把脸洗一洗。”
女人说,并且放开他——终于。罗杰看着门——看看那女人——看看门——然后走到水槽前面。
“这是干净的毛巾。”女人把毛巾递给男孩。
“你会让我去坐牢吗?”男孩问,一边弯向水槽。
“不会让你带着那张脏脸去,我不会带你去任何地方的。”女人说:“吃过了吗?” “
我家一个人也没有。”
“那我们一起吃好了,”女人说:“我想你是饿了——或者,刚才就一直是饿着的——才来抢我的皮包。”
“我想买一双蓝色的麂皮鞋。”男孩说。
“那你不必抢我的皮包呀?钟斯太太说,“你可以要求我买给你。”
“是吗?”那男孩看着她,水珠沿着脸庞滴下来。好一会,两人都没有说话。他擦干了脸,由于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就又擦了一次,然后转过身来,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门是开着的,他可以冲出去逃跑。女人坐在靠椅上,过了一下子,说:“假使我再年轻一次;倘若想要我得不到的东西……”
男孩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女人说:“嗯哼!你以为我接着要说‘但是’,对不对?你以为我要说,‘但是我没有抢人家的皮包’?我并不打算说这句话。”
暂停。静默。
“我也做过一些事情,不过我并不想告诉你,也不想告诉上帝。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我弄东西给我们吃的时候,你就坐下吧。”
钟斯太太站起来,走到屏风后面。现在,那女人并没有注意男孩是不是打算跑掉,也没有看她放在靠椅上的皮包,但是男孩小心地坐在房间的另一边,离皮包远远的,而且是他认为她可以轻易用眼睛余光看见他的地方。
“你需不需要有人替你跑腿,”男孩问:“买点牛奶什么的?”
“不必,”女人说:“我可以用罐装的。”
她把从冰箱拿出来的青豆和火腿弄热,泡了可可,铺好餐桌。女人并未询问他有关住处、家人,及其他任何会令他困窘的问题。倒是吃东西时,告诉他她在某个旅馆的美容部工作,总是工作到很晚,也告诉他工作的内容,以及那些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女人——金发的、红发的,还有西班牙人。然后把她那块一角钱的蛋糕切了一半给他:“再吃一点,孩子。”
吃完后,她站起来,说:“现在,这儿,你拿这十块钱去买那双蓝色麂皮鞋。下次,别再打我的或其他人的皮包的主意——因为用不正当手段弄来的鞋子会烫到你的脚。我要休息了。”
她领着他走到前门,把门打开。
“晚安!孩子!”她说,他走下台阶时,她的眼光顺着街道看过去。除了“谢谢你,女士”之外,男孩还想说些什么,但是一直走到了光秃秃的台阶下层,他仰头看着门内那高头大马的女人,他仍只动了动了动嘴唇,连那句话都说不出来。然后,她关上了门。
(有删节)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2.文章首尾几次写钟斯太太高头大马,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中钟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结尾写钟斯太太“关上了门”。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8分)
选做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5分)
黄有光——快乐经济学家
本刊记者,徐琳玲,发自澳大利亚墨尔本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提出了快乐经济学。当今最优秀的华人经济学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顽童?
“就是这样。”
嗖地,黄有光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转身背过去,弯下腰,臀部开始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嘘嘘”的喝倒彩声。
“我们排成一排,一起把屁股朝向李光耀。”他在模仿50年前和同学徒步二十多公里赶去“哄场子”的场景。那时,黄有光是左翼学生运动的领袖,振脖一呼,应者云集。
空荡荡的餐厅回响着他极具爆发力的大笑。眼前这位眼眸里闪烁着顽皮的“老顽童”,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澳大利亚首位华裔社会科学院院士、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成员黄有光。2007年,他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杰出学者”称号。
经济学只是他诸多兴趣之一。晚饭后,他写武侠小说,涉猎各类学科,在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宇宙学、行为与脑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两百多篇审稿论文。
左派的青春之歌
黄有光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潮汕。父亲自上世纪30年代下南洋经营建筑材料生意。
在黄有光记忆中,父亲是左倾(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分子。每天晚饭后,家门口摆上一排椅子,邻居聚到他家闲聊。黄有光的父亲坐在那里高谈阔论,就中国时局、国际局势发表各种激进的左派言论。
整个中学时代,黄有光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各种秘密和公开的左翼学生运动中。中学毕业后,黄有光放弃了个人最感兴趣的教学和物理,报考了南洋大学经济系。他继续活跃于各种公开的左倾学生运动。新马分治后,在马共的指示下,他和同学为左翼的“社会主义阵线”做竞选宣传,和李光耀领导的右翼“人民行动党”大打舆论战。
在回忆的光影倒放中,黄有光背诵起孔子的《礼运·大同篇》,他和记者描绘了一幅少年时追求的理想社会画面。
最终的目的是福利
大学三年级时,黄有光写了一篇关于人们为何买彩票的论文,随后邮寄给了经济学领域里世界最顶尖的期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期刊》。
在回复他的用稿通知函上,编辑部恭恭敬敬地写道:“尊敬的黄有光教授……”
毕业时,他轻轻松松地拿到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悉尼大学的offer。1971年,他从悉尼大学博士毕业,3年后在莫纳什大学获得教授一职,1985年升任讲座教授(personal chair)。1980年,年仅38岁的黄有光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他的学术友人、复旦经济学教授韦森不无羡慕地说:黄有光属于天生对经济学有“sense”(感觉)的人,“我不是批评国内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他们以为建立个模型、做些实证研究就算经济学家了。真正的经济学家最需要sense的。”
早年的“大同”理想,使得黄有光自然地走向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学分支——福利经济学。四十多年来,福利经济学和相关的公共政策研究始终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他也被公认为是该领域世界排名前三四位的学者。
在普遍“重视效率甚于公平”的经济学家中,黄有光显得与众不同——他在意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对富人、对奢侈品征重税,给穷人经济补助。
“我想,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有一个根本目的:什么是好的社会?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更大快乐的社会就是好社会。”
早期的经济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后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用数学来进行量化研究的独立科学,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们开始研究“偏好”和效用这些比较主观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只研究偏好还是不够,就像生产和消费并不是最终目的一样。最终的目的是福利,或者福祉。”黄有光由此提出一个“更全面的”福利经济学——把“偏好”改进到福祉或快乐层面,重新确立一个制定公共政策所必需的基础。
中国往何处去?
中国,是黄有光父祖辈的家园、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标杆”与朝圣地,也是他始终报以热情关注的故土。
1978年,封锁30年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让黄有光非常兴奋,他开始在香港的华文报纸上写经济学评论,呼吁开放和经济市场化。
中国经济发展和出现的种种问题,牵动着黄有光的心。自90年代起,他常常撰文或者受邀给中国的经济学界谈经济问题。对于开放、储蓄和消费、人口、汽车政策、汇率、外贸逆差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他都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提出过许多思考和建议。
如今,他到大陆越来越多地宣讲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要调整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完全放弃对GDP的重视,但应该把方向调转到真正提高人民幸福感的方向,这需要兼顾公平,不纯粹看效率。”
“我相信,这是解决中国当前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6.文章开篇写到黄有光自述反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7.黄有光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主张经济的发展应给大多数人带来福祉,试结合他的成长经历谈一谈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6分)
18.黄有光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2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而令, 。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香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件终于 。
②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邢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 ,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③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 ,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由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他时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并在课堂上当众念读检讨书,还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并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摔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闸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教学。
王教授的言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篇中作者由“木直中绳、鞣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现象而想到的能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是:“ ,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的表现技法极为相似,比喻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把同舍生中的“烨然若神人”的富家子弟与自己“缊袍敝衣”的形象做了对比,他并不因此而稍有自卑的原因是:“ , ”
23.下图是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的宣传海报的主体图案,请说明其构图要素(不含背景)及寓意。要求文字简明,语意清楚,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艺术家的认真,生活也是知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 ① 。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 ② 。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恶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 ③ 。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吏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就都体现出古人大节上的坚守。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