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风 筝
曹雪芹①
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风 筝
孔尚任②
络伴儿童裤褶红,手提线索骂天公。
人人夸你春来早,欠我风筝五丈风。
[注]①《石头记》中曹雪芹托探春作。探春,宝玉同父异母妹,庶出,有才干,被迫远嫁。②孔尚任,少时岁考不中,后破格授为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等。创作《桃花扇》,后得罪,被免职。回乡隐居,穷困潦倒至辞世。
8.请简要描述两首诗描写的情景的异同。(5分
9.两首诗使用了相同的手法表达情感,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6分)
正确答案
相同点:都是写儿童在春天放风筝时的情景。(1分)
不同点:①第一首写了清明时节(或:暮春时候),断线的风筝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飘向远方的情景。(2分)②第二首写的是早春时候,红衣童子欲放风筝却苦于无风,提线埋怨天公的形象。(2分)
解析
从诗题看,两首诗都写儿童放风筝的情形的。
结合注释,可以分析出两首诗歌创作的意图,一首是悲天悯人之作,感叹红楼人物的身不由己的凄惨命运;另一首则是悲叹自己缺乏引荐,没有进身之阶的苦恼。
考查方向
鉴赏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抓住诗歌中描写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然后概括诗歌营造的氛围特点,体会诗人是如何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其中的。 先找出相同点,在区分不同的地方,分别结合诗句分析。
易错点
要充分利用题目给出的信息,从文本本身到辅助的注释。抛开了任何一方面都难以圆满地回答出命题者设计好的答案。
教师点评
诗词鉴赏,主要考察的就是对情与景之间的关系认识和理解,在做题时,从表达技巧和创作主旨两个方面思考。
正确答案
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托物言志(2分)。①曹诗赋予断线的风筝人的情感,用断线风筝隐喻探春,表达其被迫远嫁时的离别之苦,以及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无助(2分);②孔诗赋予天公人的情感,以风筝隐喻自己,借天公不肯给风,使风筝不得高飞的现实,表达自己身处困境的痛苦和怀才不遇的激愤。(2分)。
解析
很明显,两首诗都是托物言志,借风筝来表达情感。曹雪芹借风筝断线来表达对探春命运的悲叹,其实也是对自身命运不行的感概;孔尚任的作品则是直接借风筝无风无由上天的感叹,来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悲哀和愤懑。
考查方向
鉴赏分析文章的表达技巧,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能力层级为D。
解题思路
此类比较阅读要紧扣题干要求,从文本中找到关键的信息来分析出其表达技巧,然后结合文本分条作答。
易错点
表达技巧的分析不确切,或者牵强附会。
教师点评
对诗词表达技巧的分析,要从对文本的分析中得来,不能简单地一概人物寓情于景、情景交融之类的套话。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周勃卒,文帝感其功,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后元六年,匈奴大入边,亚夫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日:“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日:“将军令日:‘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孝文且崩时,诫太子曰:“即有缓急,周亚夫真可任将兵。”孝景三年,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因自请上日:“楚兵剩轻,难与争锋。愿以梁委之,绝其粮道,乃可制。”上许之。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日使使请太尉太尉不肯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使使诏救梁。太尉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绝昊、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由此梁孝王与太尉有卯。归,迁为丞相,景帝甚重之。景帝废栗太子,丞相固争之,景帝由此疏之。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后条侯子坐买官器,事连条侯。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条侯不对。景帝骂之曰:“吾不用也。”召诣延尉。延尉责曰:“君侯欲反邪?”亚夫曰:“臣所买乃葬器也,何谓反邪?’’吏曰:“君侯纵不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吏侵之益急,因不食五日,呕血而死。史公曰:亚夫之用兵,持威重,执坚刃,穰苴曷有加焉?惜其足己而不学,守节不逊,终以穷困。悲夫!
(节选自《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4.下列对文中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3分)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6.下列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7.把中文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诏择其子最贤者,人举亚夫,遂荫亚夫条侯为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解析
该句正确的标点为:太尉既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孝王请救太尉,太尉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太尉不肯往。
该句大意为:
太尉周亚夫把各路军队会合到荥阳之后,吴国叛军正在进攻梁国,梁孝王向太尉周亚夫请求救援。而太尉周亚夫却领兵向东北跑到昌邑,深沟高垒坚守不出。梁国天天派使者向太尉求救,太尉不肯去救。
考查方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B。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另外还要注意官职名词。首先默读一至两遍,大体了解文段,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先易后难。文言文中,名词常作主语、宾语、定语。断句时可先找出名词,如人名、地名、国名、朝代名、官职名等,然后再考虑有哪些人,人物间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事,有什么过程和结果等。本句断句时几个人名是关键,准确把握。
易错点
“深壁而守/粱日使使请救”此处不要将“梁”当做“守”的宾语。
教师点评
断句与理解实际上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来断定正确的停顿。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从秦始皇时期开始,就有匈奴与中原征战不休的记载。比如学生可以从司马迁、苏武牧羊等故事推知汉朝时中原与匈奴就已经征战不休了。
考查方向
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B。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等基本常识。古代文史知识囊括的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时代背景、文化习俗、政治变更、历史变迁等。可以说,一篇文言文背后的整体文化背景,反映了先人的思想、意识和历史形成的惯例。读一篇文言文,只懂得字面上的意义,只懂得词语常见的意义,是不能说读通一篇文言文的。即使是一个正常的官职升迁,一个平常的姓名字号,其背后盘根错节的信息也是非常复杂的。
易错点
A项涉及较多的称谓与时间点,不好判断。
教师点评
实词的考查与古代文学文化常识联系起来,增加了实词考查的难度,需要在平时多加积累,同时还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帮助判断。
正确答案
解析
D项的“景帝怀疑他谋反”及“指使吏卒”属臆想,原文无据。A项对应的原文是“上自劳军细柳,先驱至,不得入。…上至,又不得入,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文帝日:“嗟乎,此真将军矣!可得而犯邪?”B项对应的原文是“
吴、楚反。以亚夫为太尉,东击吴、楚。…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C项对应的原文是“
而粱孝王每朝,常与太后言条侯之短。匈奴王徐卢降,景帝欲侯之。丞相亚夫曰:“彼背其主降陛下,陛下侯之,则何以责人臣不守节者乎?”景帝曰:“丞相议不可用。”亚夫因谢病,中元三年,以病免相。
轻骑兵绝昊、楚兵后食道。吴兵乏粮,数欲挑战,终不出。吴兵既饿,乃引而去。太尉出精兵追击,大破之,於是诸将乃以太尉计谋为是。”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初步理解文章的大意,从文中作者陈说的内容到说话的语气来进行判断选择。
教师点评
对于选项中对传主的事迹的描述要符合事情,阅读中抓住一根主线:人物——官衔——时间——地点——事件——影响。
正确答案
1)文帝下诏挑选周勃最贤能的儿子,人们推举了周亚夫,于是恩荫周亚夫为条侯,接续周勃的爵位。(“诏”“其子最贤者”“荫”“续”,每处1分,句意1分。)
(2)那个人(或:他)背叛了他的(或:自己的)君主投降陛下,陛下如果封他为侯,那还凭什么去责备(或:要求)不守节操的臣子呢?(“彼”“侯”“何以”“人臣不守节者”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诏”,下诏,下令。“其子最贤者”,定语后置句,应是“其最贤子”,也就是最贤良、有才德的儿子。“荫”,是荫庇的意思。“续”,接续、继承。
“彼”,那人。“侯”,名词活用为动词,是“封侯”的意思。“何以”,凭什么。“人臣不守节者”,定语后置,应为“不守节人臣”。
考查方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先大致理解要翻译的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信达雅的原则来做题。保证句子中的核心词语准确翻译,特殊的句式能都体现和调整;保证句子通顺流畅,不是病句,该增删的要增删,该调换的要调换;还要保证句子的语体风范与原文保持一致,尽可能地优美。
易错点
“侯”活用做动词,可能会出错。在翻译时要注意,两个名词连用,一般必然第一个做动词。
教师点评
翻译要保证实词翻译准确,虚词和句式表达到位,句子通顺流畅,不能是病句。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手工艺,即手工从事的技巧或艺术。中国手工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工匠们靠常年熟练的功夫,制作出各式各样的器物或艺术品。这些制品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理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饱含了独特的文化记忆和民族情感,蕴含着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精髓。
民间手工艺品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习俗。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
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面塑、彩塑、绢花、灯彩等置于案头、粘贴于墙壁或悬挂于室内,供人们欣赏;陶罐、彩印花布、蓝印花布、木雕糕点模子、竹编器皿等则属实用类;而宗教、祭祀用到的,主要有彩塑神佛像,纸扎人物、车马、楼阁等。按照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如蓝印花布、蜡染)、刺绣(如香荷包、布老虎)、编织(如竹编、草编)、陶器、服饰以及木版年画、剪纸、风筝、皮影、木偶、绒制工艺品、绢花、灯彩、彩扎狮头、面具、民间玩具等。有些工艺一直流传到现在。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手工艺生产主要靠世代的口口相传,大都传承有序,而且大多“传子不传女”,以防止技艺外传。在农村,编织、花边等手工艺,则因由妇女承担,而由母传女、世代相传。今天,这些旧的传承方式依旧存在,而一些相关企业和工艺院校的出现,使传承模式更加丰富,也更有活力。
当前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及经济原因,使得年轻人大都不愿意再穷其一生坚守老手艺。面对汹涌而来的全球化浪潮和大机器生产的冲击,传统手工艺技能与作品渐渐消失,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与反思。
但是,仍有许多人默默守护着传承。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的人在温饱之后,有了对传统手工艺品的需求,并且这种需求日渐高涨。手工艺的创作和生产应该是一种作坊形式,它的最终表现形式是“艺术作品”而不是“批量产品”。手工艺作品饱含传统的信息,作品因手工原因而变得鲜活,工匠师傅的亲手操作使其具有艺术品味,制品具有唯一性等,都是手工艺受欢迎的原因,也是其生命力所在。
继承与创新是永恒的命题,所谓传统是文化积淀的精华,所谓创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的整合与再创造。而遵循艺术规律的创新会被大家认可,积淀下来,形成“传统’’。所以传统是创新的传承,而有些创新的东西将逐渐会变成传统。让我们共同努力,把缺失的慢慢找回来。相信在浮躁的社会里,我们的内心都在渴望平静,渴望回归自然的和谐。相信民族手工艺的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表述,有关手工艺传承方式的一项是(3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B、C三项无关“工艺传承方式”。A项是对“手工艺”这个概念的阐释,并指出了其特点。B项主要是阐述工艺品的文化价值;C项阐述的是工艺品承载的象征意义。
考查方向
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明确题干要求,题干是要求“工艺传承方式”方面的内容,在文中确定信息区间,仔细比较相关表述,关注表示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B项由于“代代沉淀下来”可能导致学生误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工艺传承方式”方面的内容。
教师点评
考查对文中重要信息的筛选常常和对篇章结构、归纳要点结合起来考查。
正确答案
解析
D项“不适合男子操作”,主观臆断,无中生有。A项在文章第二段,“在古代,民间手工艺品作为节令品,几乎一年四季随着人民的风俗活动而增添喜庆的气氛”,正确。B项对应的语句是“按照功用,剪纸、木版年画、…等。按照行业,可分为雕塑(如木雕、砖雕、彩塑、面塑、吹糖人)、印染…等。”可见B项正确。C项在第四段“宫廷手工艺也是手工艺的一个重要部分。因为皇家需要,当时最顶级的师傅被集中在一起。其生产机构规模庞大,工匠众多,工艺品更加精致,大都具有富丽华贵的风格,图案繁缛,彰显皇家气派。”
考查方向
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
通读全文,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明确题干要求。可以将各选项的内容与原文仔细比较,关注表示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C项的阐述较有迷惑,需要仔细辨别。
教师点评
对文本信息的筛选,要求考生在阅读时要对每个段落的大意有个大致了解,这样才能有效阅读,节省答题时间。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原因缺失。还有“当前年轻人不愿坚守老手艺”等原因。B项,逻辑错误。“有识之士的反思”不构成“人们对纯手工工艺品的需求更加强烈”的原因。D项,“创新的艺术形式和作品也必将成为传统”说法绝对。
考查方向
筛选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明确题干要求。确定信息区间,审读原文中相关表述,将题枝与之比较、核对,关注表示时态、程度、范围等词语,看选项是否犯了扩大或缩小概念的外延的毛病,找出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
易错点
A项的阐述不全面,但对已经阐述的内容则是正确的,因此有误导的倾向。
教师点评
对每个题枝的信息,要仔细在原文中查找,不能无中生有、不能张冠李戴、不能逻辑混乱。
请考生在两道阅读题中选择一题作答
选做题一
谢谢你,女士
【美】兰斯顿·休斯
她是个高头大马的女人,背着一个大皮包。忽然一个男孩从后面跑上来,皮包带子被他从背后猛然拉了一下,断了。男孩失了平衡,不但未能如愿抢走皮包,摔了个四脚朝天。高头大马的女人回过身来,准确无比地朝他穿着牛仔裤的屁股上踢了下去,然后弯下身,揪住男孩胸前的衬衫,不停摇晃,直到他的牙齿咯咯作响。
女人说:“把我的皮包捡起来,小子,拿起来交给我。”
她仍然紧紧抓住他,但再弯下去一些,好让那男孩蹲下去捡她的皮包。她说:“你不觉得可耻吗?”胸前衬衫被紧紧扭住的男孩说:“是。”
女人说:“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我不是故意的。”
“你撒谎!”
“小姐,对不起。”男孩小声说。
“嗯哼!你的脸很脏。你家里没人告诉你要洗脸吗?”
“没有。”
“那么,今天晚上得清洗一番。”高头大马的女人一边说,一边拖着那个吓坏了的男孩往前走。男孩像是十四、五岁,弱不禁风。女人说:“如果你以为我们的接触就只那么一下子,那你就错了。等我把你料理完毕,你一辈子都忘不了钟斯太太。”
汗不断从那男孩脸上冒出来,他开始挣扎。钟斯太太架住他的脖子,推着他往前走。到了她家门前,她把男孩拉进一个摆设着厨房用具的大房间,仍抓住他的脖子:“叫什么名字?”
“罗杰。”
“好,罗杰,到那个水槽边,把脸洗一洗。”
女人说,并且放开他——终于。罗杰看着门——看看那女人——看看门——然后走到水槽前面。
“这是干净的毛巾。”女人把毛巾递给男孩。
“你会让我去坐牢吗?”男孩问,一边弯向水槽。
“不会让你带着那张脏脸去,我不会带你去任何地方的。”女人说:“吃过了吗?” “
我家一个人也没有。”
“那我们一起吃好了,”女人说:“我想你是饿了——或者,刚才就一直是饿着的——才来抢我的皮包。”
“我想买一双蓝色的麂皮鞋。”男孩说。
“那你不必抢我的皮包呀?钟斯太太说,“你可以要求我买给你。”
“是吗?”那男孩看着她,水珠沿着脸庞滴下来。好一会,两人都没有说话。他擦干了脸,由于不知道要做什么好,就又擦了一次,然后转过身来,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门是开着的,他可以冲出去逃跑。女人坐在靠椅上,过了一下子,说:“假使我再年轻一次;倘若想要我得不到的东西……”
男孩不自觉地皱起眉头。
女人说:“嗯哼!你以为我接着要说‘但是’,对不对?你以为我要说,‘但是我没有抢人家的皮包’?我并不打算说这句话。”
暂停。静默。
“我也做过一些事情,不过我并不想告诉你,也不想告诉上帝。每个人都有一些相同的地方,所以我弄东西给我们吃的时候,你就坐下吧。”
钟斯太太站起来,走到屏风后面。现在,那女人并没有注意男孩是不是打算跑掉,也没有看她放在靠椅上的皮包,但是男孩小心地坐在房间的另一边,离皮包远远的,而且是他认为她可以轻易用眼睛余光看见他的地方。
“你需不需要有人替你跑腿,”男孩问:“买点牛奶什么的?”
“不必,”女人说:“我可以用罐装的。”
她把从冰箱拿出来的青豆和火腿弄热,泡了可可,铺好餐桌。女人并未询问他有关住处、家人,及其他任何会令他困窘的问题。倒是吃东西时,告诉他她在某个旅馆的美容部工作,总是工作到很晚,也告诉他工作的内容,以及那些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女人——金发的、红发的,还有西班牙人。然后把她那块一角钱的蛋糕切了一半给他:“再吃一点,孩子。”
吃完后,她站起来,说:“现在,这儿,你拿这十块钱去买那双蓝色麂皮鞋。下次,别再打我的或其他人的皮包的主意——因为用不正当手段弄来的鞋子会烫到你的脚。我要休息了。”
她领着他走到前门,把门打开。
“晚安!孩子!”她说,他走下台阶时,她的眼光顺着街道看过去。除了“谢谢你,女士”之外,男孩还想说些什么,但是一直走到了光秃秃的台阶下层,他仰头看着门内那高头大马的女人,他仍只动了动了动嘴唇,连那句话都说不出来。然后,她关上了门。
(有删节)
1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2.文章首尾几次写钟斯太太高头大马,有怎样的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3.小说中钟斯太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14.小说结尾写钟斯太太“关上了门”。这样写有怎样的效果?请结合小说内容具体分析。(8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男孩是应为想买麂皮鞋而抢劫,“为生计所迫”的说法有些牵强;“牙齿咯咯作响”也可能是被晃的。B项,“想让男孩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说法只是女人的一个说法,并不是她拉男孩回家的目的。E项,文中没有大段的心理描写。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表现手法,再结合选项的各个内容进行比照,重在理解。考题一般设计到内容和艺术特色两个方面,而细节和主人公往往是设题的重要对象,艺术特色主要就是文章在写法上的独到之处,在阅读时要带着这些问题去阅读。
易错点
B项“想让男孩一辈子都忘不了自己”的说法并非目的,此项极易混淆。
教师点评
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一定要落到实处,不能主观臆测。
正确答案
①文章开头是为表现钟斯太太的彪悍,与男孩的弱不禁风形成强烈反差,为女人轻易制服男孩作铺垫。②以钟斯太太外在形象的高大壮实衬托内心的宽厚慈善。③前后呼应,使结构更加严谨。(意思对即可)
解析
钟斯太太是小说的主人公,主要围绕她与小男孩之间的矛盾冲突来展现她美好善良的心灵。作者正是通过她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刻画来表现其形象特征。开头写她的高头大马是为了下文她能轻松抓住小男孩做铺垫,也与他外表的高大与内心的善良形成对比,能吸引读者的兴趣。从结构上,在文章的末尾再次提及她的高大,前后呼应,结构紧凑。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体裁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
本题应该从情节入手,从内容和结构上分析作用。答出内容,然后从内容上再去思考它对环境描写的作用,对烘托人物情感的作用,对点明文章主题的作用等;结构上从处在第一段的位置,为后文的伏笔和铺垫。
易错点
此类题要从人物、情节、主旨几个角度全面思考,不能只局限于某一个方面来回答。
教师点评
小说考查的四个方面: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考生在备考和答题时均应围绕这几个方面来思考。
正确答案
①爱憎分明。认为偷窃抢劫是可耻的,但看出吓坏的男孩不像坏孩子,就动了怜悯之心。②外刚内柔。长相彪悍,制服男孩;让男孩在自己家里洗脸、吃饭,给男孩买鞋的钱,打动男孩。③宽厚慈善。信任尊重男孩,对男孩推心置腹,最终感化了男孩。(意思对即可)
解析
认为偷窃抢劫是可耻的,但看出吓坏的男孩不像坏孩子,就动了怜悯之心,体现了她爱憎分明的特点。
长相彪悍,制服男孩;让男孩在自己家里洗脸、吃饭,给男孩买鞋的钱,打动男孩,体现了她外刚内柔。
信任尊重男孩,对男孩推心置腹,最终感化了男孩,体现了她宽厚慈善。
考查方向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概括小说中形象,可以从文本对人物的描写方法的分析中获取,小说描写了钟斯太太的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等以及她与小男孩发生的一系列的矛盾冲突,都很好地表现了这个人的性格特征。。
易错点
对人物形象刻意拔高或者不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都可能导致失分。
教师点评
要抓住典型描写,包括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等方面,来概括其形象特征。
正确答案
①以钟斯太太关门表现她的宽厚善良。她对男孩的教育感化是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②以钟斯太太关门暗写男孩心灵之门的打开。男孩在钟斯太太的努力之后终于彻底转变。③以钟斯太太关门的平静反衬男孩走下台阶内心的激动,突出教育感化的结果。④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男孩以后的变化发展甚或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意思对即可)
解析
这一典型的动作,是钟斯太太性格特征和心理的集中体现:以钟斯太太关门表现她的宽厚善良。她对男孩的教育感化是发自内心的、不求回报的。以钟斯太太关门暗写男孩心灵之门的打开。男孩在钟斯太太的努力之后终于彻底转变。以钟斯太太关门的平静反衬男孩走下台阶内心的激动,突出教育感化的结果。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男孩以后的变化发展甚或未成年人的教育问题。
考查方向
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小说结尾的安排,可以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这个结尾与标题、文本主体之间有没有关系,是否呼应了标题,是否与前文项呼应。
从内容上看,要注意这个动作与故事本身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象征意义。
易错点
结合文本具体内容分析是关键,不可浮于表面,架空议论。
教师点评
分析某一个段落或者情景的作用,要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思考,并抓住人物形象、情节结构、主旨这几者的关系来作答。
选做题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25分)
黄有光——快乐经济学家
本刊记者,徐琳玲,发自澳大利亚墨尔本 著名华人经济学家黄有光提出了快乐经济学。当今最优秀的华人经济学家,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老顽童?
“就是这样。”
嗖地,黄有光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高高举起双手,转身背过去,弯下腰,臀部开始有节奏地左右摇摆,嘴里发出“嘘嘘”的喝倒彩声。
“我们排成一排,一起把屁股朝向李光耀。”他在模仿50年前和同学徒步二十多公里赶去“哄场子”的场景。那时,黄有光是左翼学生运动的领袖,振脖一呼,应者云集。
空荡荡的餐厅回响着他极具爆发力的大笑。眼前这位眼眸里闪烁着顽皮的“老顽童”,正是著名经济学家、澳大利亚首位华裔社会科学院院士、新福利经济学的重要成员黄有光。2007年,他获得澳大利亚经济学会最高荣誉“杰出学者”称号。
经济学只是他诸多兴趣之一。晚饭后,他写武侠小说,涉猎各类学科,在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数学、宇宙学、行为与脑科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了两百多篇审稿论文。
左派的青春之歌
黄有光出生于马来西亚,祖籍广东潮汕。父亲自上世纪30年代下南洋经营建筑材料生意。
在黄有光记忆中,父亲是左倾(左倾是指政治上追求进步、同情劳动人民的倾向)分子。每天晚饭后,家门口摆上一排椅子,邻居聚到他家闲聊。黄有光的父亲坐在那里高谈阔论,就中国时局、国际局势发表各种激进的左派言论。
整个中学时代,黄有光热火朝天地投入到各种秘密和公开的左翼学生运动中。中学毕业后,黄有光放弃了个人最感兴趣的教学和物理,报考了南洋大学经济系。他继续活跃于各种公开的左倾学生运动。新马分治后,在马共的指示下,他和同学为左翼的“社会主义阵线”做竞选宣传,和李光耀领导的右翼“人民行动党”大打舆论战。
在回忆的光影倒放中,黄有光背诵起孔子的《礼运·大同篇》,他和记者描绘了一幅少年时追求的理想社会画面。
最终的目的是福利
大学三年级时,黄有光写了一篇关于人们为何买彩票的论文,随后邮寄给了经济学领域里世界最顶尖的期刊——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政治经济学期刊》。
在回复他的用稿通知函上,编辑部恭恭敬敬地写道:“尊敬的黄有光教授……”
毕业时,他轻轻松松地拿到牛津大学、芝加哥大学和悉尼大学的offer。1971年,他从悉尼大学博士毕业,3年后在莫纳什大学获得教授一职,1985年升任讲座教授(personal chair)。1980年,年仅38岁的黄有光被选为澳大利亚社会科学院院士。
他的学术友人、复旦经济学教授韦森不无羡慕地说:黄有光属于天生对经济学有“sense”(感觉)的人,“我不是批评国内的某些著名经济学家,他们以为建立个模型、做些实证研究就算经济学家了。真正的经济学家最需要sense的。”
早年的“大同”理想,使得黄有光自然地走向具有终极意义的经济学分支——福利经济学。四十多年来,福利经济学和相关的公共政策研究始终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他也被公认为是该领域世界排名前三四位的学者。
在普遍“重视效率甚于公平”的经济学家中,黄有光显得与众不同——他在意经济活动的外部效应,主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主张对富人、对奢侈品征重税,给穷人经济补助。
“我想,不管是左派还是右派,都有一个根本目的:什么是好的社会?能给大多数人带来更大快乐的社会就是好社会。”
早期的经济学是伦理学的一个分支,后逐步发展成为一门用数学来进行量化研究的独立科学,到了新古典经济学,学者们开始研究“偏好”和效用这些比较主观的东西。“但是我觉得只研究偏好还是不够,就像生产和消费并不是最终目的一样。最终的目的是福利,或者福祉。”黄有光由此提出一个“更全面的”福利经济学——把“偏好”改进到福祉或快乐层面,重新确立一个制定公共政策所必需的基础。
中国往何处去?
中国,是黄有光父祖辈的家园、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标杆”与朝圣地,也是他始终报以热情关注的故土。
1978年,封锁30年的中国开始改革开放。这让黄有光非常兴奋,他开始在香港的华文报纸上写经济学评论,呼吁开放和经济市场化。
中国经济发展和出现的种种问题,牵动着黄有光的心。自90年代起,他常常撰文或者受邀给中国的经济学界谈经济问题。对于开放、储蓄和消费、人口、汽车政策、汇率、外贸逆差和国有企业改革问题,他都从福利经济学角度提出过许多思考和建议。
如今,他到大陆越来越多地宣讲福利经济学的观点。他认为,中国要调整以GDP为导向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是完全放弃对GDP的重视,但应该把方向调转到真正提高人民幸福感的方向,这需要兼顾公平,不纯粹看效率。”
“我相信,这是解决中国当前许多问题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6.文章开篇写到黄有光自述反对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的情节,有什么作用?(6分)
17.黄有光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主张经济的发展应给大多数人带来福祉,试结合他的成长经历谈一谈这一思想形成的原因。(6分)
18.黄有光在经济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他的成功有多方面原因,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8分)
正确答案
解析
选E得3分,选A得2分,选C得1分。选B、D不得分。解析:C.“先后”说法有误,应该先是获取了纳什大学的教授,后升任讲座教授。B.“黄有光教授”说法不当,当时他只是大学三年级学生,“对彩票业发展原因的看法”也有问题,他的论文是“关于人们为何买彩票”的。D.“帮助中国解决了”说法不当,原文是“提出过许多思考和建议”。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①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例如本题就是要选择不正确的两项。考生在读题干要抓住关键词②放回原文,查对正误。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易错点
C项考查的是细节问题,尤其需要谨慎。
教师点评
信息筛选与文本结构、归纳要点、概括主旨是密切相关的,往往联系起来考查,在备考时需要注意文本的外在形式与思想内容上的关联。
正确答案
①通过人物自身的语言动作,交代了学生时代黄有光的“左派”立场,也表现出黄有光性格中的幽默和“老顽童”特征,使人物形象特征更鲜明。(2分)②从人物生活中的平易近人写起,为后文引出传主的经历和成就做铺垫,也为后文设置了悬念。(2分)③直接引述人物的言行,使文章更生动活泼,又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趣味性。(2分)
解析
从人物形象的塑造上看,黄有光的这个带有喜剧性的情节,表现了他学生时代黄有光的“左派”立场,也表现出黄有光性格中的幽默和“老顽童”特征,使人物形象特征更鲜明。从情节结构本身来说,为后文引出传主的经历和成就做铺垫,也为后文设置了悬念。从艺术效果来说,黄有光的语言、动作、神态极具幽默色彩,直接引述人物的言行,使文章更生动活泼,又增加了作品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结构,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C。
解题思路
分析情节的作用,在传纪文学中,可以把它当做在记叙文或者小说中来看待,主要从几个角度分析,一是这个情节在情节结构本身所起的作用;二是这个情节对表现传主这个人物形象的作用;三是这个情节对表达文章主题的作用;四是对整个文本的艺术效果所起的作用。在解题时,需要结合文本的具体内容来分析。
易错点
对情节作用的分析不全面,条理不清晰导致失分。
教师点评
人物传记类文章,在阅读和答题时,可以参照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小说阅读,抓住人物、情节、环境、主旨这几者之间的关系来分析。
正确答案
①受父亲的影响。父亲是左倾分子,经常发表各种激进的左派言论,他从小耳濡目染。(2分)②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青少年时代阅读孔子的《礼运•大同篇》,“大同”的理想促使他去投身福利经济学的研究。(2分)③良好的教育背景。南洋大学经济系、悉尼大学的学习和莫纳什大学的执教经历促使他的理论不断发展成熟。(2分)④有赤子情怀。中国是黄有光父祖辈的家园、青少年时代的精神“标杆”与朝圣地,是他始终报以热情关注的故土。(2分)(任选三条作答。意思对即可)
解析
分析传主思想的成因,要抓住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外部主要是环境的影响,他人的帮助。本文中,黄有光早年的家庭的影响,他左倾的父亲,他读中国传统的《礼运·大同篇》,还有他所受的良好的教育。外部则是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包括坚定的信念、努力钻研、大胆创新实践等。 内部因素也就是主观因素,在本文中主要指黄有光的爱国情怀,对福利经济的兴趣和热情。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审查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回归文本找到相对应的句段,圈点出来,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形成条理,进行规范答题即可。
易错点
不能整段摘录原文,必须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他福利经济形成的两个方面的原因。
教师点评
传主思想成因或者成功的因素,均要从外部和内部两个角度找,并结合文中具体的材料来分析证明。
正确答案
①个人的禀赋突出。他的学术友人、复旦经济学教授韦森评价他属于天生对经济学有感觉的人。(2分)
②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之路的选择。中学毕业后,黄有光放弃了个人最感兴趣的数学和物理,报考了南洋大学经济系。(2分)
③持久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四十多年中,福利经济学和相关的公共政策研究始终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2分)
④对社会的参与、思考并坚持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大学三年级时,黄有光写了一篇关于人们为何买彩票的论文并投稿。在普遍“重视效率甚于公平”的经济学家中,黄有光显得与众不同。(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从主观因素来看,是他个人的禀赋突出。他的学术友人、复旦经济学教授韦森评价他属于天生对经济学有感觉的人。明确的奋斗目标和人生之路的选择。中学毕业后,黄有光放弃了个人最感兴趣的数学和物理,报考了南洋大学经济系。持久不断的努力和付出。四十多年中,福利经济学和相关的公共政策研究始终是他倾注心血最多的领域。对社会的参与、思考并坚持自己的判断和理解。大学三年级时,黄有光写了一篇关于人们为何买彩票的论文并投稿。在普遍“重视效率甚于公平”的经济学家中,黄有光显得与众不同。
从客观的因素来说,主要是其受到了良好的家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他的父亲对广大群众的情怀;还有黄有光良好的教育背景,他关注经济学、关注广大的群众。这些都促成了他的成功。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审查题干要求,明确答题方向。然后回归文本找到相对应的句段,圈点出来,按照事件发展的顺序形成条理,进行规范答题即可。
易错点
黄有光在经济学上的成功,不能仅仅看到其主观原因,客观因素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教师点评
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尤其是对传主成功因素的探究上,需要从材料中客观进行分析,从而得出准确的结论。
21.在文中划线处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一带一路”战略构想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需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我们亟需资本、技术和管理模式。因此,当初的对外开放主要是以引进外资、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为主。而令, 。据统计,2014年末,中国对外投资已经突破了千亿美元,已经成为资本净输出国。“一带一路”建设恰好顺应了中国要素流动新趋势。“一带一路”战略通过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这“五通”,将中国的生产要素,尤其是优质的过剩产能输送出去,让沿“带”沿“路”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共享中国发展的成果。
正确答案
解析
C项中“而今”是与上文“当初”对比,说明今天的不同情况。且“据统计”后面内容是交代中国要素的输出情况的,所以所选语句应有承上启下作用。选项A、B只有“承上”的作用,不能与后文“据统计”内容搭配。选项D陈述重点仍在于国内需求,而不是对外输出。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连贯得体 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先了解该段文字阐述的对象,在分析给出的句子讲了几个意思,进行归类,然后按照逻辑,与前后文之间的关系来选择。要善于发现其中的关联词。
易错点
A、B两项均易误选。一般而言,将本段文字划分层次后,要清楚要填写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教师点评
填写的句子在段落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在解题时,要根据填写的位置,确定该句的语法功能,是领起下文、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句意转换等,根据这些来选择答案。
知识点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正确答案
解析
A.语序不当,应改为“大学生无论在校成绩多么优秀”。B.搭配不当,主语中心语为“文物”,所以最后一句话应该是“在首都特警护送下被运往首都博物馆”。C.句式杂糅,改为:去掉“令”,或去掉“随着”和“的到来”。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解答病句题,可以采用语感审读法,主干压缩法,理顺枝叶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标志规律法。考试时常用是是语感审读和主干压缩法。
易错点
A项的语病需要注意,两个分句当主语相同时,关联词应在主语的后面,关联词不同时,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教师点评
病句的查找与修改是失分率比较高的题型,考生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采用语感审读法和句子成分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判断。
知识点
19.依次填入下列各句划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香港政改酝酿已久,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表决结果出来之后,大众基本满意,至此,政改这件牵动人心的大事件终于 。
②美联储内部关于何时加息的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今日美联储主席邢伦将发表讲话。公众期待耶伦 ,结束争吵,尽快出台新政。
③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蜀中无大将。廖化为先锋”这句俗语,似乎廖化的能力如何已经 ,但廖化真是这样不堪吗?
正确答案
解析
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果。一锤定音,比喻凭某个人的一句话做出最后决定。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做出结论。①句中对应“酝酿已久” “各界对某些敏感事件纷纷发表意见”,选择“尘埃落定”。 ②句中强调的是内部争论“持续了很长时间”,需要美联储主席耶伦来做出决定,结束争吵,所以用“一锤定音”。③句中是对古人廖化能力如何的最终判定,所以选择“盖棺论定”。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根据成语的含义结合各句的语境来判断,一般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在句中所承担的成分,如有的职能做状语,有的考验做谓语等。
易错点
“尘埃落定”、“盖棺论定”这两个成语的意思有点容易混淆。前者的使用对象是事物,后者的使用对象大多是人。
教师点评
要根据成语的含意、特殊用法、感情色彩等综合衡量,充分理解其语境义。
知识点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今年74岁的山东师范大学退休返聘老教授王万森由于看错课表而意外旷课,他时自己的行为深表歉意并在课堂上当众念读检讨书,还要把检讨书张贴出来,并提出因为自己无故旷工要求停摔自己本学期的退休补贴。王老得知自己“旷课”后,一度落泪。“底线很重要,作为老师责任感就是底线。”王老认为,看错课表不是偶然,纠其根本还是自己的教学态度有闸题,所以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地做学问,认真地教学。
王教授的言行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的看法。要求:全面理解材料,自定文体,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答案】参考角度:
①做人应坚守底线;②做人做事应有责任感;③勇于认错,敢于担当;④勇于反思自我,才能争取更大的进步与发展。
解析
王教授作为一位返聘教授,对自己偶然的“旷课”行为如此“小题大做”,可见其工作态度之认真。他甚至将这次行为与做人的底线联系起来,认为“责任感就是底线”,他这次“责任感”的确实,是对底线的突破,因此深感自责和愧疚。由此可以得到启发:做人要有底线(责任感)
这则新闻之所以成文新闻,很大程度上在于教授读检讨,并且张贴出来,并且主动要求扣退休金。在中国几乎前无古人的,后有没有来着尚且不可知。从这件小事上,可以看王老,一位知识分子的品质,那就是:勇于认错,敢于担当
从王教授对这件事情的认识上,他说要从检查自己的不足开始,认真做学问,认真地教学。一位返聘老教师,用自己的言行真正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的可贵品质,让我们理解了什么是学然后知不足,什么是学海无涯。他的这种学无止境的可贵品质,他的这种勇于反思自我的精神,才是后学者前进的不竭源泉和动力。
考查方向
语言文字综合运用。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仔细研读材料,将材料中出现的观点进行分类、比较,确定自己立意角度,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结合社会主流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依法治国能理念来作文。
易错点
以偏概全,观点偏激,不合主流价值观,尤其是对王教授的这种行为,不可不置褒贬甚至认为矫枉过正。
教师点评
将材料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从材料主人公,从旁观者、从读者等等均可。作为国考的作文,一定要吻合命题老师的意图,传递正能量,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符合主流价值观。立意要积极向上,看到社会的光明面。
知识点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荀子·劝学》篇中作者由“木直中绳、鞣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现象而想到的能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是:“ , ”
(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的表现技法极为相似,比喻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3)《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把同舍生中的“烨然若神人”的富家子弟与自己“缊袍敝衣”的形象做了对比,他并不因此而稍有自卑的原因是:“ , ”
正确答案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2)不畏浮云遮望眼 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3)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解析
第一句出自《荀子·劝学》,关键信息:由“木直中绳、鞣以为轮、金就砺则利”等现象而想到的能提高君子学养的方法。
第二句出自王安石《登飞来峰》,关键信息:与苏轼“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一句的表现技法极为相似,比喻认识达到一定的高度,就不会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
第三句出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关键信息:把同舍生中的“烨然若神人”的富家子弟与自己“缊袍敝衣”的形象做了对比,他并不因此而稍有自卑的原因是。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依据题干,明确是出自哪位作家的哪篇文章。
然后根据提示的关键信息,引类联想,正确书写即可。
易错点
参省、知明、以及第(3)句易写错。
在记诵时,要区别这些字在古代的读音,不能与现代的汉字混淆。
教师点评
对于文言文中名句的默写难度较大,一般而言,设题的都是富含哲理意味或者表达作者鲜明的思想感情的句子。
知识点
23.下图是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的宣传海报的主体图案,请说明其构图要素(不含背景)及寓意。要求文字简明,语意清楚,句子通顺,不超过120个字。(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① 画面由一双托举着地球的手(1分)、数字“12.3”、一朵花、由字母“C”“J”“R”构成的坐轮椅的人(1分)构成。②“12.3”是世界残疾人日的时间。(1分)③花代表爱心和呵护态度。(1分)④双手托举地球,呼吁全世界人民伸出双手,帮助残疾人。(1分)
5
解析
根据画面,可以将其分成四个部分,按照从上到下,由外而内的顺序。首先是最上面的时间;再就是地球;最下面是托举的双手;在地球内部由艺术化的字母构成的坐轮椅的残疾人形象。而且,地球上的绿色线条总体上又构成了一朵花的形象。
考查方向
图文转换。能力层级为表达应用E。
解题思路
图文转换题要明确给出的图片的性质,是漫画、徽标、标识还是宣传海报。
根据题干给出的说明,明确图片的主题内容。
将图片根据其结构特点分成几个部分,分别指出其构图要素。
结合各个构图要素,指出其寓意。
易错点
艺术化的“坐轮椅的人”不易观察出来。在解题时一定要从题干中得到启发,围绕主题来联想。
另外,题干明确,不必介绍背景。
教师点评
图文转换要从题干中得到重要信息,围绕主题、时间、地点来观察和想象。
知识点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艺术的创造之中都必寓有艺术家的认真,生活也是知此。一般人常以为艺术家是一班最随便的人,其实在艺术范围之内, ① 。在锻炼作品时常呕心呕肝,一笔一划也不肯苟且。 ② 。曾子临死时记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门人把它换过才瞑目。恶季札心里已经暗许赠剑给徐君,没有实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郑重地把剑挂在徐君墓旁树上,以见“中心契合死生不渝”的风谊。像这一类的言行看来虽似小节,而善于生活者却不肯轻易放过,正犹如诗人不肯轻易放过一字一句一样。 ③ 。董狐宁愿断头不肯掩盖吏实,夷齐饿死不愿降周,就都体现出古人大节上的坚守。
正确答案
① 艺术家是最严肃不过的 ② 善于生活者对于生活也是这样认真 ③ 小节如此,大节更不消说??(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6
解析
根据每层前后提示的语句,推导出每个空缺必须填写的核心词或关键词,然后根据关键词和上下文(关联词,句子特点)拟写出在内容上扣得紧、形式上接得上的答案。
考查方向
情景式补写题(也叫语段填句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
近年来,全国Ⅰ卷、Ⅱ卷将其设为必考题,固定在16题出现,分值为5或者6分。该题跟排序题共同构成语言逻辑思维的考查。
解题思路
(1)整体感知:先明白语段的表达方式,明白语段的话题、对象或中心、观点,
(2)重点勾画:找到呼应,关联,暗示性语句(重视标点符号尤其是冒号、分号、问号)
(3)互相照应:把照应信息用箭头连接。
(4)组词造句:根据找到的提示信息,并按照上下文遣词造句的规律补写出句子。
(5)注意事项:写出的句子,文从字顺,不超字数,语义贯通,逻辑严密。
易错点
注意题目要求的字数与书写
教师点评
本题为近年高考新题型,出现频率较为稳定,需要考生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