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慧眼识英才
陈世豪
1956年8月,“全国数学论文报告会”在北京举行。这个报告会是中国数学界元老俊杰云集的群英会,能在其中占一席之地,并非易事。经华罗庚推荐,陈景润参加了会议,并被分配在数论代数分组。
当陈景润站在讲台上宣读他的论文时,在与会的30多位数学家的目光注视下,他竟然不知如何是好,所有准备好的言辞,全部逃遁得无影无踪,勉强说了一二句,就痴痴地站在那里,不知该说什么。最后还是他的老师,厦门大学的李文清走上讲台,对陈景润的论文作了补充介绍。但台下的听众摇头嘀咕开了。这时,一个魁梧的身影在众人的目光中健步移上台去,喔,是华罗庚,这位中国数学界堪称泰斗的大人物,他阐述了陈景润这篇论文的意义和不凡之处,充分评价了陈景润所取得的成果。对于陈景润的这篇论文,《人民日报》在报道这次大会时,特别指出:“从大学毕业才三年的陈景润,在两年的业余时间里,阅读了华罗庚的大部分著作,他提出的一篇关于‘他利问题’的论文,对华罗庚的研究成果有了一些推进。”这个评价客观且不乏冷静。陈景润的成果终于得到了公认。
1957年9月,在华罗庚的极力推荐下,陈景润正式调到北京中科院数学研究所工作。华罗庚从小家境贫寒,又身患残疾,没上过大学,精湛的数学造诣和深厚的数学功底全靠自己自学。当初,只在中学任会计兼庶务,幸有唐培经、熊庆来等人对他奖掖帮助,把他调到清华大学工作,并给予无私的帮助和逐步的提携,才使他成为中国数学界的一代宗师。以已推人,华罗庚把期望寄托在仅见过一面的陈景润身上。他曾经说过:“鸣之而通其意,正是我们热心于科学事业的职责,也正是伯乐之所以为伯乐的原因。”陈景润进京后,仍然保持那种孤雁独翔式的科研方式,他习惯于一个人独处,习惯于单枪匹马去叩响科学的殿堂。华罗庚充分理解陈景润这种难以移易的独特个性,给了他充分的自由天地。对此陈景润感激不尽,在今后的科研工作中获得了极大的成就,揭开了他生命史上最辉煌的一页。终于在1973年发表了被公认为是对哥德巴赫猜想研究重大贡献的“1+2”的详细证明。
滴水之恩,必涌泉相报。陈景润在自己身患重病住院的日子里,依然牢记着华罗庚当年对他的厚爱之心。华罗庚于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讲学时,心脏病突发而不幸去世,陈景润闻讯悲痛万分,泣不成声!后来,为了永远纪念这位数学大师,人们在数学研究所竖起了一尊华岁庚铜像。在揭幕仪式上,已是病重住院的陈景润,坐着轮椅坚持到这里向尊敬的恩师表示了绵绵的思念和无限的崇敬感激之情。
(摘编自沈世豪《陈景润》,有修改)
4.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5.从“慧眼识英才”事迹中可以看出华罗庚与陈景润具有哪些重要品质?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4分)
6.对文章结尾一段有人认为和“慧眼识英才”关系不大,应该删去;有人则认为是必须要有的。请结合文章谈谈你对此的看法。()(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永远的门
邵宝健
江南古镇。普通的有一口古井的小杂院。院里住了八九户普通人家。有两户的常住人口各自为一人——单身汉郑若奎和老姑娘潘雪娥。
郑若奎就住在潘雪娥隔壁。
“你早。”他向她致意。
“出去啊?”她回话,擦身而过,脚步并不为之放慢。
多少次了,邻居们听到的就是这么几句简单的缺乏温情的重复。
潘雪娥大概过了四十了吧。苗条,瓜子脸,肤色白皙,五官端庄。衣饰素雅又不失时髦。她在西街那家鲜花店工作。邻居们不清楚,这位端丽的女人为什么要独居而不结婚。
郑若奎在五年前步潘雪娥之后,迁居于此,他是一家电影院画师。四十五六的人,倒像个老头儿了。头发黄焦焦、乱莲蓬的。瘦削的脸庞,瘦削的肩胛,瘦削的手。只是那双大大的眼睛,总烁着年轻的光,烁着他的渴望。
他回家的时候,常带回来一束鲜花,玫瑰、蔷薇、海棠、腊梅,应有尽有,四季不断。
他总是把鲜花插在一只蓝得透明的高脚花瓶里。
他没有串门的习惯。下班回家后,便久久地耽在屋内,有时他也到井边,洗衣服,洗碗,洗那只透明的蓝色高脚花瓶。洗罢花瓶,他总是斟上明净的井水,噘着嘴,极小心地捧回到屋子里。
一道厚厚的墙把他和潘雷娥的卧室隔开。
一只陈旧的一人高的花竹书架贴紧墙壁置在床旁。这只书架的右上端,便是这只花瓶永久性的位置。
除此以外,室内或是悬挂,或是傍靠着一些中国的、外国的,别人的和他自己的画作。
家具的布局随意且布满灰尘,缺乏温馨的气息。可是,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拭擦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花总是鲜艳的、盛开着的。
邻居们,热切地盼望着,他捧回来的鲜花,能有一天在他的隔壁出现,奇迹就是从来没有出现。
于是,人们自然对郑若奎产生深深的遗憾和绵绵的同情。
秋季的一个雨蒙蒙的清晨。
郑若奎撑着伞依旧向她致意:“你早。”
潘雪娥撑着伞依旧回答他:“出去啊?”
傍晚,雨止了,她下班回来了,却不见他回家来。
即刻有消息传来:郑若奎在工作室作画时,猝然倒地,刚送进医院,就永远地睡去了。
这普通的院子里就有了哭泣。
那位潘雪娥没有哭,但眼睛委实是红红的。
花圈。一只又一只。那只大大的缀满各式鲜花的没有挽联的花圈,是她献给他的。
没几天,潘雪娥搬走了,走得匆忙又突然。
人们在整理画师的遗物的时候,惊讶地发现,屋子里尽管灰蒙蒙的,但花瓶却像不久前被人拭擦过似的,明晃晃,蓝晶晶,并且,那瓶里的一束白菊花,没有枯萎。
当搬开那只老式竹书架的时候,在场者的眼睛都瞪圆了。
门!墙上分明有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门拉手是黄铜的。
人们的心悬了起来又沉了下去。原来如此!
邻居们闹闹嚷嚷起来。几天前对这位单身汉的哀情和敬意,顿时化为一种不能言状的愤懑。
不过,当有人伸手想去拉开这扇门的时候,哇地喊出声来——黄铜拉手是平面的,门和门框平滑如壁。
一扇画在墙上的门!
7.下列对这篇小说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两项是()(4分)
8.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画线部分的文字。()(5分)
9.结尾写那“一扇紫红色的精巧的门”却是“一扇画在墙上的门”,有什么意义?()(5分)
回答下列问题
1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那些经不住名利诱惑而搞学术造假的所谓专家教授,一旦造假之事败露,他们就将身败名裂。只有那些淡泊名利,信念坚定的学者方可抗颜为师。
②之前“百花奖”意外地把男配角奖颁发给李易峰,殊不知,得奖之后的他,遭到的是各种舆论的围攻,就目前来看,他的演艺道路走得不瘟不火。
③在人们无可挽回地远离往昔的温馨时,发黄的老照片能留给人们一些吉光片羽,慰藉人们怀旧的内心。
④国与国之间也拉帮结派,就当今国际形势来看,其阵营由两派构成:一派是西方派,另一派是新兴派。当然两派成员之间也不乏私下联谊,暗通款曲。
⑤在圣地亚哥的一个高尔夫球训练基地,当天气温高达华氏108度,在这种流金铄石的气温下,那些在球场上训练的孩子们仍然干劲十足,丝毫没有退却的意思。
⑥天宫二号实验室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但它的实验能力和美国的相比,只能望其项背,一时难以赶超。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以往一些文学作品 ① 对哲学家的沉思报以怀疑和讥笑。 ② ,哲学家们的沉思有时看起来滑稽可笑, ③ 却是十分可爱的。据记载,苏格拉底经常站在屋檐下思考哲学问题,有时候 ④ 动不动地在那里站了一天一夜!哲学家金岳霖完成了《知识论》后,正好遇到空袭,他抱着书稿躲进了防空洞。空袭过后,他还未从哲学沉思中完全摆脱出来,走的时候忘记带走书稿。 ⑤ 他想起来再去找时,这部书稿早就没了。后来,他根据回忆,重新把这部70多万字的书稿写了出来!哲学家的生活中总是伴随着一些古怪故事, ⑥ ,他们深入思索的正是宇宙和人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
20.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5分)
____① 。孤僻属于弱者,孤独属于强者。两者都不合群,但前者是因为惧怕受到伤害; ② ;孤独是因为内容独特而不能交流,孤僻却并无独特的内容,只是因为性格的疾病而使交流发生障碍。一个特立独行的人而又不陷于孤独,这怎么可能呢?然而,尽管注定孤独, ③ 。上帝给了他一颗与众不同的灵魂,却又赋予他与普通人一样的对于人间温暖的需要,这正是悲剧性之所在。
21.下面是2016年在印度南部城市果阿举行的第八次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的会徽,会徽从左到右分别是蓝色、黄色、橙色、绿色、红色。请写出该会徽除外文和数字外的构图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90个字。(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辽阔的地域使中国注定要成为一个拥有瑰丽色彩的文学宝库的国家,中国传统文学从诞生之日起就表现出了受地域影响的强烈倾向。那时,一条黄色的河流从平坦开阔的中原大地上流过,宜人的气候,肥沃的土壤哺育了一批性情淳朴、乐观勤劳的人们。他们的劳作、爱情、生活化为《诗经》。往南走,越过一条青色的江,那里的丛林里终年弥漫着雾气,还有神话传说一般的鸟兽花草,它们滋润着人们的想象力,也造就了先民浪漫多情的气质。楚地的山水酝酿出一部瑰丽神奇的作品《楚辞》。《楚辞》和与自己气质迥异的兄弟《诗经》隔江而立,似乎预示着中国文学的未来将在由南北地域分野造成的分分合合中沉浮。
东晋末年,匈奴族入侵,在北方建立王朝,东晋退守南方,南北朝并立的局面就此形成。迁往江南的东晋,本来就经过先进的中原文明熏陶,加之江南富饶的风物,优裕的地理气候,一度带来了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山清水秀的江南风光也成了最适宜诗人成长的温润土壤。与此同时,生活在北方的外族人民仍然用粗犷的声音歌唱着他们的草原和牛羊,文学风格的南北之分就此奠定。南北朝文学虽各有特色,但它们的发展并不平衡。钱钟书引用唐代史学家李延寿的话说,南方文风文雅,清丽华美,气质柔媚婉约;北方文学文风质朴,刚直率真。南方讲究文学形式,诗歌是文学的强项,出现了鲍照、谢灵运这样的大诗人。而北方文学更注重内容,气质刚健高昂,擅长作文,文章也以实用为主。对此,钱钟书解释说,“质胜”即是“文输”,以内容和说理见长的北方文学,在文采上却显出弱势。而文学作为一门艺术,衡量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能给人带来多少美感,艺术形式的成熟往往代表了这门艺术真正的成熟。东晋的文学传统直承《诗经》而来,又经过曹氏父子、魏晋文人的努力,出现过正始、太康那样繁盛的局面,诗文发展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还未彻底摆脱游牧生活的北方民族的诗文显然还处在对文学创作和审美规律探索的初级阶段,甚至可以说,北朝没有自己的诗歌,北朝的诗文名家都从学习南人而来。南方文学和文人从此有了傲视江北的理由。
北宋末年,中国再次进入了战乱和分裂的局面。文学也随之有了南北之分,但这时已经不是北方不如南方,南方轻视北方那么简单了。著名的诗人元好问虽然是金人,却有着良好的汉民族文化教养。做过许多诗感慨身世,像宋人一样抒写亡国之痛和离乱之感,钱钟书说他的诗“情并七哀,变穷百态”。金灭亡后,山西诗人在他身边结成一派,声势强大,而当时南宋的文坛正盛行着一股意境狭窄、情感苍白的诗风。钱钟书说,这时南宋的诗派已经无法与北方抗衡了。
钱钟书认为这种南北文学各领风骚的局面恰好说明,其实并没有真正的南北之分。无论南北相距多么遥远,在漫长的历史中都已化做中华文明传统的一部分。
(摘编自《听钱钟书讲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董)文用字彦材,(董)俊之第三子也。世祖在潜藩,命文用主文书,讲说帐中,常见许重。世祖即位,建元中统。阿术奉诏伐宋,召文用为其属,文用辞曰:“新制,诸侯总兵者,其子弟勿复任兵事。今吾兄文炳以经略使总重兵镇山东,我不当行。”阿术曰:“潜邸旧臣,不得引此为说。”文用谢病不行。至元改元,召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时诸王只必铁木儿镇西方,其下纵横需索无算省臣不能支文用坐幕府辄面折以法其徒积忿谮文用于王。王怒,召文用,使左右杂问之,文用曰:“我天子命史,非汝等所当问。”王即遣其傅讯文用。文用谓之曰:“我汉人,生死不足计。所恨者,仁慈宽厚如王,以重戚镇远方,而其下毒虐百姓,凌暴官府,伤王威名,于事体不便。”因历指其不法者数十事。其傅惊起,去白王,王即召文用谢之曰:“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心事朝廷,宜勿怠。”自是谮不行而省府事颇立。会初得江南,图籍、金玉、财帛之运,日夜不绝于道,警卫输挽,日役数千夫。文用忧之曰:“吾民弊矣,而又重妨耕作,殆不可。”乃从转运主者言:“州县吏卒,足以备用,不必重烦吾民也。”主者曰:“汝言诚然,万一有不虞,则罪将谁归!”文用即手书具官姓名保任之。民得以时耕,而运事亦不废。二十七年,隆福太后在东宫,以文用旧臣,欲使文用授皇孙经,具奏上,以帝命命之。文用每讲说经旨,必附以朝廷故事,丁咛譬喻,反复开悟,皇孙亦特加敬礼。是岁,世祖崩,成宗将即位上都。帝在东宫时,正旦受贺,于众中见文用,召使前曰:“吾向见至尊,甚称汝贤。”辄亲取酒饮之。至是,眷赉益厚。大德元年,上章请老,六月戊寅,以疾卒,年七十有四,谥忠穆。
(节选自《元史•列传三十五》)
10.下列对文中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非郎中,我殆不知。郎中持此心事朝廷,宜勿怠。(5分)
(2)会初得江南,图籍、金玉、财帛之运,日夜不绝于道,警卫输挽,日役数千夫。(5分)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以下小题。
虞美人
宜州①见梅作②
【北宋】黄庭坚
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夜阑风细得香迟,不道晓来开遍向南枝。
玉台弄粉花应妒,飘到眉心住③,平生个里愿杯深,去国十年老尽少年心。
【注】①宜州:今广西宜山县一带。②此词作于黄庭坚被押送宜州编管期间。③《太平御览•时序部》引《杂五行书》:“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公主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
14.下列对本词的理解,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15.诗人是如何围绕梅花来抒发情感的?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重点大学大三学生小牛最近陷入了纠结。
学校推出了新政策:大学生可休学创业,五年内可以随时返校完成学业。小牛因家境不太好,一直有创业的想法,但又舍不得离开自己喜爱并有所建树的专业。小牛将自己的想法跟家人、好友和老师做了沟通,但没有得到一致的意见。好友大多鼓励他创业,认为经济基础是一切生活的前提。家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创业有风险,还是学好知识将来更有保障。老师则希望小牛多加权衡,想想自己上大学的意义,即便要休学,也应避免创业的盲目性。
面对“创业”与“学业”,小牛不知何去何从?请你写篇文章,给小牛拿个主意,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6.补写下列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5分)
(1)《阿房官赋》中把阿房宫所奏之乐与市井言语进行比较的句子是“ ,多于市人之言语”。
(2)苏轼在《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来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借用典故暗示自己被贬时间之长,表达了世态的变迁以及回归以后生疏而惆怅的心情的句子是“ ,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