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真州东园记
欧阳修
真州当东南之水会,故为江淮、两浙、荆湖发运使之治所。龙图阁直学士施君正臣,侍御史许君子春之为使也,得监察御史里行马君仲涂为其判官。三人者,乐其相得之欢,而因其暇日,得州之监军废营以作东园,而日往游焉。
岁秋八月,子春以其职事走京师,图其所谓东园者来以示予曰:“园之广百亩,而流水横其前,清池浸其右,高台起其北。台,吾望以拂云之亭;池,吾俯以澄虚之阁;水,吾泛以画舫之舟。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芙渠芰荷之的历,幽兰白芷之芬芳,与夫佳花美木列植而交阴,此前日之苍烟白露而荆棘也;高甍巨桷,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其宽闲深靓,可以答远响而生清风,此前日之颓垣断堑而荒墟也;嘉时令节,州人士女啸歌而管弦,此前日之晦冥风雨、鼪鼯鸟兽之嗥音也。吾于是信有力焉。凡图之所载,皆其一二之略也。若乃升于高以望江山之远近,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其物象意趣、登临之乐,览者各自得焉。凡工之所不能画者,吾亦不能言也。其为吾书其大概焉!
又曰:“真,天下之冲也。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然而池台日益以新,草木日益以茂,四方之士无日而不来,而吾三人者有时而皆去也,岂不眷眷于是哉?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予以为三君子之材贤足以相济,而又协于其职,知所后先,使上下给足,而东南六路之人无辛苦愁怨之声;然后休其余闲,又与四方之贤士大夫共乐于此。是皆可嘉也,乃为之书。庐陵欧阳修记。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11.以下各组句子中,全属于真州东园美景的一项( )
①流水横其前 ②芙渠芰荷之的历
③苍烟白露而荆棘 ④水光日景,动摇而上下
⑤嬉于水以逐鱼鸟之浮沉 ⑥草木日益以茂
12.下列对文章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8题。
大学自治的力量
大学自治的核心精神,是让学校成为科研与教学的学术共同体,依照学术和教育的规律,而不是权力命令与行政等级的逻辑,来管理和运转。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里有个设计,极有创造性:“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传统士大夫和皇权在理念上都基本认可的“道统高于政统”一说,在黄宗羲的思想里,正是通过学校来落定。
公天子之是非于学校只是黄宗羲的一种美好理想,但这种理想,却在中国文化的脉络里,高标出了“是非”的重要性。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对是非的追求,就是对真理的追求
站在国族林立的现实角度,在人文、社科和理工领域,能否有这种对“是非”追根究底的精神和机制,是一个国族能否在全球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站在人之为人的角度,关系到人的爱智本性能否充分实现。而自治的大学就是这种对“是非”追根究底的机制。
在现代民族国家形成之前,很多自治的大学穿越了国家政权的更迭,在历史的大变迁中,承担着延续文明的重任。自治的大学,作为一种传承和拓展人类知识体系的组织,其重要性至少不亚于政府权力。稳定而公正的政治秩序和自由的学术研究,恰如国之两翼,引领着一个国家的国民走向更自由自在和充沛丰满的生活。
只有站在这样的角度来看待大学自治,我们才能更到位地把握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性,才能理解为何南科大的试验(南科大创校,提出的口号是“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去行政化”)如此引人注目。正如南科大原筹建办副主任韩蔚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所说:“南科大改革,大家都输不起。国家输不起,广东输不起,朱校长也输不起。”
无论是站在国民的角度,还是站在国族的角度,大学的去官僚化,让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都已不能拖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里也很明白地提出:“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适应中国国情和时代要求,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这种新型关系的重要内容,就是让自治的大学生长在自主的社会之中,而与政府形成良性互动,给国家和国民带来共同利益。
学术研究乃是一项人类知识分子的共同事业,不同国籍的学者,不同国家的大学,有可以大致沟通的学术标准。一个学者的学术成果是否有价值,一个学生是否有学术研究的潜力,并非一纸文凭可以证明。一所大学是否世界一流的,更绝非其行政级别和“项目”数量可以证明。
在中国公立大学官僚化、行政化严重的背景下,自南科大筹办以来,港科大三位教授因理念等问题退出、朱清时校长的卸任、继任者的理念与能力等,都在考验着这所大学,看其能在自治的道路上走多远。
但无论如何,我们首先应清晰地了解大学自治的重要性,应相信大学自治的力量。
(有删改)
6.下列各项中,不能体现“大学自治”精神的一项是( )
7.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8.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7.按序号在对应横线上补写空缺部分,任选5句。
(1)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王羲之《兰亭集序》)
(2)画图省识春风面,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3) ,日月照耀金银台。(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4)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滕王阁序》)
(5)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6)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贾谊《过秦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敞其中以为清宴之堂,辟其后以为射宾之圃。
(2)四方之宾客往来者,吾与之共乐于此,岂独私吾三人者哉?
(3)不为之记,则后孰知其自吾三人者始也?
阅读下面两首诗,按要求作答。
渡湘江① 杜审言
迟日②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绝句漫兴九首(一) 杜 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③,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 ①杜审言在唐中宗时曾被贬到南方极为偏远的峰州,本诗写在这次流放途中。 ②迟日:春日。③造次:匆忙。
14.诗歌《绝句漫兴九首》中,描写春色的两个意象是 、 。
15.请具体解说两首诗中“边愁”与“客愁”所指的内容。
答:“边愁”: 。
“客愁”: 。
16.《渡湘江》中“今春花鸟作边愁”句和《绝句漫兴九首(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有异曲同工之妙,请作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文章,
一千年的村庄
陈应松
是谁使大地上布满了村庄?也许,在田野上劳动求食的人,要有个睡觉的地方,于是有了村庄。也许,一些四处乞讨的人,走累了,决定停下来,于是有了村庄。
舟车劳顿,千辛万苦,还要走向它。你爱它,或者疏离它,或者怨怼它,再或者,抛弃它,你不可能不走向自己的家乡。你永不回家,你的心,依然顶着漫天风雪,寻找你曾经的家门和稻草铺垫的床榻。你的心即使不能到达,你的梦,你的噩梦,会把你带向故乡的村庄。因为,你虽在富贵繁华处,你的灵魂却依然衣不蔽体,永远在那个村庄寂寞无依地游荡。我很自卑,我来自草莽。可我不会掩饰和逃避。因为我喜欢草窝。
夕阳下、烟雨中,它是无比美丽的。到了晚上,一个村庄一个村庄像黑暗漫上来,星星,萤火虫,还加上有一声没一声的牛叫和狗吠。还是狗吠,村庄的歌,永远的恶调,诅咒和警告着世界,宣告它们威严的存在。当我在村庄里呆着,走着,躺着,面对星空大野时,突然感觉自己就会变成一只家禽或是一头牛、一件农具。那些在圈里嚼草反刍的牛,或是墙角那在灯火的盲处泛着汗水之光的犁,都是我们,也是他们——村庄的草籽,村庄的祖宗,村庄的人。那些紧守村庄的,在田野上劳作的,我的乡亲,一个个酷肖与他们亲近与饲养的家畜、摆弄的农具。他们分明就是一头牛、一只羊、一张犁或者一把锄头。
我从来没有见过村庄的春天,就犹如没有见过草们发青和抽芽的时候一样。这些村庄,都很老。砖,瓦,池塘,石磙,树,炊烟,河流,鼾声和月光,都苍老,像是存在了一千年。事实上,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它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或者,哪怕是一个莽里莽撞的二货楞仔。村庄也许一开始就是老的。因为它叫村庄,所以它才衰老。它的老年斑和凹陷的面颊、青筋暴突的手就是农谚、习俗和耕种的经验。它必须是一个老人,豆蔻年华、轻狂无知、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
面对一个衰老的长者,不说话,只是拉着它的手,用体温交流。因为它从心底里不再愿意说话。或者它根本就不会说话。沉默是村庄的品德。它嘴巴漏风,牙齿脱落,喉咙嘶哑,它喝过传说中的时间的哑水,它是个哑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只有风声模仿着它,穿过无数的小路和巷口,竹篱与窗棂。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瑟瑟发抖。在冬天,它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雨雷电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于太久的往事?
村庄全是些晒太阳的老人和磨得越来越旧的农具与房屋。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从我眼前飘过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哀伤,在深深的无言中大美着。说吧,村庄,为什么你一言不发?你灯火低矮,屋顶黯淡。在朝暾中苏醒,在星空下沉睡。
每一次,往村庄走去的路上,都是百感交集,爱恨交织,拼命从心底里挖出对它依恋的理由。走近一点,亲爱的村庄,我如果哭过,我也不会妥协。我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有着强大美好的生存力量和趣味,我生命的葳蕤不取决于他人和泥土,取决于我的基因。尽管,亲爱的村庄,你老了,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扑地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车辙恶狠狠地砸在道上,破缸、坛坛罐罐随便扔弃,装满了水,养着些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了你,你将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
不要伤心,村庄。我听出来了,你的内心像冬天里莫名从原野上划过的哀鸣,仔细倾听,是风?是树?都不是,是村庄,蜷缩在大地深处的村庄。
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当我的心因莫名的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18.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19.作者笔下的“村庄”具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20.第⑤段说“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请结合原文谈谈这句话的含义。
21.作者说:“深山农村的现状对我内心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我这些为数不多的作品,表达了我对农民和农村问题的忧虑……对我们社会孤儿般的农民给予了椎心泣血的同情与理解。”请结合本文,联系现实和生活,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节日期间“抢红包”成为最热的话题。“过节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抢红包’。”长辈给晚辈发,老板给员工发,朋友、同学相互派发,有的还玩起“红包接龙”,手气最佳的接着派发。“抢红包”游戏大有旋风席卷之势。与此同时,有关“抢红包”的争议也越来越大。你如何看待节日期间火爆的“抢
红包”行为?请明确表态并谈谈你的理由。
要求:①观点明确;②至少列出两条理由;③语言简明连贯。
23.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哈哈,我还年轻,还有一根黑头发!”
“哇,我老了,长出一根白头发!”
(1)请简要说明这幅漫画的内容,要求表达连贯,不超过50个字。
(2)你对这幅漫画有着怎样的感悟?请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表达准确,不少于80个字。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的一生非常短暂,能做的事,非常有限。不少人,时常被潮流所裹挟,看别人怎么着,也马上跟着模仿。一辈子几乎所有热闹都要参加,任何时髦的事都不放过。其实,人贡献社会的方式多种多样,只要你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做出了成就,也就是对社会做出了贡献。
根据上面的文字,结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鲜明;
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