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本溪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3.“(在雅典)只要多数民众愿意,任何提议和判决,不管是出自个人偏见或一时冲动,还是源自阴谋家的蓄意蛊惑,也不管是否合理正当,都可能随时成为法律。”此观点认为雅典( )

A民主制度存在局限性

B居民享有充分自由

C民主缺乏公平和正义

D公民无视法律尊严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揭示了,在中世纪深受反动派称许的那种人力的野蛮使用,是以极端怠惰作为相应补充的。它第一个证明了,人的活动能够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段话实际上( )

A表达了对封建社会体制的厌恶

B为资产阶级永久统治做辩护

C承认了资产主义的历史进步性

D明确了无产阶级的根本任务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拟定该条文的核心目的是 ( )

A确保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维护列强在该地区商贸利益

C镇压该地区人民的反抗

D控制政治中枢实施间接统治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

A改变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理想

B追求社会平等保障工农利益

C与中国共产党革命纲领趋于一致

D反对资本主义经济生产模式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清史稿·选举志》撰“乡、会试考官、房考、监临、知贡举、监试、提调之子孙及宗族,例应回避。雍、乾间,或另试,或题由钦命,另简大臣校阅。乾隆九年停其例,并受卷、弥封、誉录、对读等官子弟、戚族亦一体回避。”材料强调清代科举 (   )

A体系完备分工明确

B朝廷重视程序繁琐

C严防作弊追求公正

D清正廉洁人才辈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汉代宰相下有副宰相、御史大夫,我们也可说,宰相掌握的是行政权,御史大夫掌握的是监察权。唐代宰相共有三个衙门,当时称为三省:一中书省,二门下省,三尚书省。此三省职权会合,才等于一个汉朝的宰相,而监察权还并不在内。”此段材料意在说明唐朝时( )

A分权制衡局面已经形成

B三省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

C君权与相权矛盾尖锐化

D皇权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查士丁尼在《法学总论》中称:“正义是给予每个人他应得的部分的这种坚定而恒久的愿望。法学是关于神和人的事物的知识;是关于正义和非正义的科学。”材料反映出罗马法( )

A重视保护神学权威

B侧重协调社会关系

C侧重保护个体权利

D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法国史学家雅克·索雷曾这样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作为一批由联邦主义领袖们强加给这个国家的一次名副其实的政变,这部宪法给这个新生的共和国带来它亟需的平衡和团结。”雅克·索雷实际指出了美国I787年宪法( )

A制宪过程类似于“光荣革命”

B在制宪程序上具有非法性

C规定的新体制具有协调功效

D解决了南北方分裂的隐患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右图是19世纪晚期欧洲某报刊上登载的一幅《俾斯麦的议会》的漫画,漫画中俾斯麦挥动着长长的鞭子,各议员胆怯地萎缩在各自的桌子下。此漫画( )

A讽刺了德国议会民主的虚伪

B认为德国君主是实,立宪是虚

C赞扬了俾斯麦的“铁血政策”

D批评了德国没有实行议会民主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民国16年,时任南京国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胡汉民曾说:“倘若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没有在南京行使职权,从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产党的支配,可以说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连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两湖以往所受的赤祸了。”胡汉民所说的“赤祸”是指共产党领导的 ( )

A秋收起义

B农民运动

C工人起义

D农村根据地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美国驻华军事顾问团团长巴达维将军在给美国陆军部的报告中说:“由于国民党政府在长江以北的失败所造成的耻辱,纵令时间容许,国民党政府是否能在华南取得必要的支持,动员这一地区的人力,以重建其军队,实属极端令人怀疑。”这一史料不能表明美国顾问对()

A蒋介石政权极度失望

B抗日国军后期溃败担忧
    

C战略决战结局的不满

D中国战况分析相对客观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周恩来在一次外交讲话中,阐明“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同时,也着重阐述了毛泽东提出的“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的方针。其意在说明( )

A社会主义阵营是统战的对象

B当时外交活动的空间有限

C中国与西方国家决裂的立场

D中国外交须坚持自主原则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7.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大外交》阐述:“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的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面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因此,美国能够运用来改造世界其他地区的力量,实际上也减弱了。”对材料原因分析有误的是 ( )

A世界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

B国际政治民主化趋势加强

C应对挑战多边合作的需求

D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削弱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8.《管子·乘马》记载,当时许多农民“夜寝蚤(同“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不惮劳苦。”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生产工具改进

B耕作技术提高

C赋税制度改革

D重农抑商政策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9.2010年,《诗经》在德国莱比锡书展中被评为“世界最美的书”。其中一首《周颂·载 芟》云:“载芟(割除杂草)载柞(砍除树木),其耕泽泽(松土)千耦(二人并耕)其耘(除草),徂(往)隰(洼地)徂畛(高坡田)”从中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 )

A土地大量开垦、私田大量出现

B铁器牛耕已经普遍使用

C井田制下奴隶集体耕作的情形

D封建小农经济已经盛行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0.北魏至唐代前期持续实行均田制,保护自耕农经济,但最终失败。中唐以后统治阶级没有再进行类似的土地制度调整。这种现象说明( )

A中后唐土地兼并现象已明显减少

B地制度的重大调整须因时而变

C封建社会无力解决土地兼并问题

D封建统治者都注意抑制土地兼并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一位日本将领自我辩护说:“我们就像一大群人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内,只有三扇门供我们逃出去,也就是说移居外地、打入世界市场和领土扩张。第一扇门,移居外地,已经被其它反对日本移民的国家堵死了。第二扇门,打入世界市场,又已被关税壁垒关上了。三扇门关上了两扇,日本该怎么办?很自然,日本只有从剩下的一扇门夺门而出了。”该将领辩护的扩张行动最可能是 ( )

A九一八事件

B卢沟桥事变

C华北事变

D甲午战争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4. 20世纪80年代,以下“猜拳令”在台湾岛内各酒店逐步流行。它反映出海峡两岸( )



A正常交流日益增多

B政治互信逐渐提升

C直接“三通”实现

D经济一体化的加强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5.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治国,新中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有着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全国政治协商会议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

系形成

B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新型国家的架构③新时期治

国安邦的总章程

C①我国向社会主义过渡全面展开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

框架体系形成

D①三大改造胜利完成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6.1990年5月5日开始,民主德国、联邦德国以及苏美英法四国的代表在莫斯科签署了《关于最终解决德国问题的条约》,条约规定:四个占领国放弃占领德国的权利和责任,解散与此规定相关的一切机构。这一现象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启动东欧剧变的进程

B是美苏对抗缓和的表现

C改变了欧洲政治版图

D为德实现统一奠定基础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2.牙人,旧时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宋朝时期,土地典当买卖中,在大部分的情形下,牙人都参与交易过程,并在价格磋商中起很大作用。牙人在土地买卖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明( )

A封建经济发展程度较高

B宋朝商业水平较低

C政府改变市场管制政策

D商业发达导致土地兼并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3.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年)监察御史王若叟在一道奏疏中向皇帝进言说:“富民召客为佃户,每岁未收货间,,贷賙(zhou,接济)给.无所不至,一失抚存,明年必去而之他。”这段材料说明 ( )

A租佃已经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

B地主放弃了对佃户的控制

C地主注意改善与佃户间的关系

D地主与佃户开始相互依存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1. 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 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 )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

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4.《中国经济制度史论》中说:“中国传统手上业各大部门都曾有过工场雇佣工人操作生产的记载,唯独棉纺织业没有任何手工工场的确切报道”。古代社会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

A家庭作坊对规模生产的阻碍

B外来棉纺织品的强有力竞争

C棉花传入中国的时间比较晚

D历代政府都禁止棉花的私营

分值: 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历史图片蕴含了丰富的历史信息。

28.请仔细阅读如下两图,寻找图中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分别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对图片进行解读,并阐释其内在联系。(要求:列举信息符合史实,逻辑关系严密,论证充分合理,具备论从史出的基本特征)。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发展的历程,既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又是一个时代的缩 影。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中的重要事件、条约的影响

材料二:1954年,在希腊举行国际奥委会第四十九届会议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 委会的合法席位终于得到承认。但是,对于刚刚成立的社会主义新中国,仍有个别人持敌视的态度。1956年,国际奥委会在某些人的操纵下,继续蓄意制造两个中国‛。中国人民坚决反对这种行为。在多次提出抗议无效的情况下,中国奥委会于同年11月6日正式宣布不参加第十六届奥运会,以实际行动表示抗议。1958年8月21日的《人民日报》 在头版位置清楚地写着:‚中国奥委会严正宣布,同国际奥委会断绝关系,因为它已沦为美国制造两个‘中国’的工具‛。

29.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外交的变化趋势,并分别分析其原因。(8分)

30.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断绝与国际奥委会关系的导火索及时代背景。(7分)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产生于政府划分为文武职官和专制主义集权政治确立以后。在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它形成了健全的制度、详密的规范、鲜明的特点。

——张晋藩《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综论》

中国古代文官制度是在皇权至高无上体系下进行国家活动组织管理的制度设计,这种自上而下、层层相应、运转有序的行政体制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

——陈燕青《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及其现代价值探析》

材料二:

1688年光荣革命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为了克服政治上“政党分赃制”带来的政治混乱和提高官员行政素质,保证政党轮流执政背景下行政工作连续性和稳定性,英国实行了文官制度,逐渐成为英国民主政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石。在文官制度中,考试制度又是文官制度的核心和支柱,英国文官制度的建立就是以考试制度的建立为开端的。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枢密院令,规定“凡未经考试并持有合格证书的一律不得从事任何事务性官职”,标志着以考试任职为核心的英国文官制度的正式确立。

——摘自吴湖《英国文官考试制度的演变》

25.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主要选拔途径,并分析中国古代文官制度如何 “在国家管理中发挥独特的功能”?(11分)

26.依据材料二归纳英国文官制度确立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0分)

27.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文官制度对我国目前干部队伍建设的借鉴作用。(4分)

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27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