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4.在制度的规定层面上,君主被赋予无限的权力,并且随着中国历史的延续,这种“制度化”的权力似有不断加强之势;而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材料反映了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讲的是制度在制定层面与运行层面不同,权力的加强与君主的无能。这考查的是嫡长子继承制的影响。因为在嫡长子继承制下,经常把无能者推上皇位,这与专制政体要求的圣贤明君就相距甚远,这就出现了材料中“制度化”与“象征化”的矛盾。B项、C项、D项不合材料主旨,理应排除。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材料指出:在制度的运行层面上,则往往由于君主事实上的“无能而使君主的专制权力流于“象征化”的状态。这种状况是由嫡长子继承制“立长不立贤”的弊端造成的,故选A。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理解偏差而出错。
33.19世纪末,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快速崛起,赶超或接近英国、美国等老牌工业国家。这主要由于德意日等国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调用能力。19世纪末,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意日等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扶持,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吸收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技术与设备革新等),实现国家的迅速崛起,故正确答案选择C项。A、B、D项不符合史实,故应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调用能力。19世纪末,正处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德意日等国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扶持,国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积极吸收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技术与设备革新等),实现国家的迅速崛起,故正确答案选择C项。A、B、D项不符合史实,故应排除。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而误选。
35.某同学在历史小论文中引用了如下材料:“1961年,苏联人发射东方1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加加林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人。美国政府十分震惊,马上着手制订雄心勃勃的太空计划。1967年,美国人发射阿波罗10号宇宙飞船,阿姆斯特朗成为第一个登上月球的人。”这篇历史小论文的题目最有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从题干情境看,美苏太空计划的制定是在冷战背景下两国争夺霸权的结果,科技发展与冷战紧密结合,故B项最合适。材料没有反映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造福人类的观点;C项与题干毫无联系,故排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题干情境看,美苏太空计划的制定是在冷战背景下两国争夺霸权的结果,科技发展与冷战紧密结合,故B项最合适。材料没有反映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造福人类的观点;C项与题干毫无联系,故排除。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抓住材料中美国,苏联等关键性词汇来解题。
29.建国以来我国的外交地位不断提高,尤其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这反映我国的外交政策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可以看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新模式,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A项是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表现,B项材料未体现,C项不合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根据材料信息“进入21世纪,中国国家领导人先后多次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和上海合作组织等重大活动”可以看出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发展,积极开展区域合作新模式,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A项是20世纪50年代外交政策表现,B项材料未体现,C项不合材料主旨。故正确答案选择D项。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主旨把握不准而误选。
30.1978年11月24日晚,在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一间破草屋里,18个衣衫破旧、面色饥黄的农民,借助一盏煤油灯,面对一张契约,神情紧张地按下血红的指印,并人人发誓:宁愿坐牢杀头,也要分田到户搞包干。小岗村,是中国改革的起点。这份包干契约,被认为是中国农村改革的“第一枪”。小岗村的做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属于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组成部分,故A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土地的所有权仍归国家,故B项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的人民公社体制,故C项正确;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故D项错误。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教材知识掌握不牢固而误选。
31.罗马帝国统治前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法学家。法学家的学术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提供咨询的活动都是自由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信息可知,罗马法的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了罗马法理性务实的精神,这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密不可分,故本题选 B。A 项与材料无关, C 项、D项都只是公民法向万民法变化的原因之一,故都应该排除。 正确答案选择B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材料反映了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中的“法学家的著作充满了独立和批判精神,富有创造性”信息可知,罗马法的不断调整完善体现了罗马法理性务实的精神,这与统治者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现实需要密不可分,故本题选 B。A 项与材料无关, C 项、D项都只是公民法向万民法变化的原因之一,故都应该排除。 正确答案选择B项。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在于对材料的设问分析不全面
32.17世纪以来,英国社会资本出现了转移,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这种状况突出反映了当时英国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反映了英国资本的转移,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材料中“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英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推行重商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在16世纪,且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材料反映了英国资本的转移,没有体现出价格革命对英国的影响,故A项错误;根材料中“乡绅、市民等中间阶层逐渐兴起,贵族渐渐衰落,自由农有的转向工资劳动者阶层,甚至穷人也出现了分化”说明在资本主义的影响下,英国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政府推行重商政策,故C项错误;英国的资本原始积累主要是在16世纪,且材料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不能紧扣材料中特定时间点来解题。
34.下表是美国某时期的经济指标表。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表中括号处的指标应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美国,1933—1941年,国民总产值逐年快速提升,消费品价格也逐渐上涨,而最后一栏的数字却在递减。美国在1929—1933年经历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生产凋敝,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生产逐渐恢复,由此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品的价格应该上升,据此可以推断经济增长率和黄金出口数应该上升,故A.C项错误;1933—1941年还在二战前,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是消除贸易壁垒,而是提高关税税率,一直到二战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才逐步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故B项错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罗斯福新政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解了就业压力,由此失业率应该下降而不是上升,故D项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材料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有:美国,1933—1941年,国民总产值逐年快速提升,消费品价格也逐渐上涨,而最后一栏的数字却在递减。美国在1929—1933年经历了一次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生产凋敝,1933年罗斯福当选总统后,生产逐渐恢复,由此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和消费品的价格应该上升,据此可以推断经济增长率和黄金出口数应该上升,故A.C项错误;1933—1941年还在二战前,各国为了摆脱经济危机不是消除贸易壁垒,而是提高关税税率,一直到二战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才逐步削减关税和贸易壁垒,故B项错误;在1929—1933年经济危机中,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罗斯福新政通过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缓解了就业压力,由此失业率应该下降而不是上升,故D项正确。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罗斯福新政的基本史实掌握不清而误选
26.“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且永恒的。罗马的法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这说明古代罗马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今天的法律于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这里永恒不变的是自然法观念,法律是自然的客观体现。古罗马法学家的观点是:因为法律的根基是自然,所以它是理性的体现,按照这一观点,罗马法和其它法律一样都以自然理性为基础,说明罗马法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故答案选D项,A 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法正确符合罗马法的特征但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C 项不合史实,故都应该排除。正确答案选择D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中“今天的法律于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这里永恒不变的是自然法观念,法律是自然的客观体现。古罗马法学家的观点是:因为法律的根基是自然,所以它是理性的体现,按照这一观点,罗马法和其它法律一样都以自然理性为基础,说明罗马法具有普遍性和长期性。故答案选D项,A 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法正确符合罗马法的特征但在材料中并未直接体现,C 项不合史实,故都应该排除。正确答案选择D项。
易错点
此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理解片面而误选
28.蒋介石在1923年9月访苏期间说国民党有60万党员,其中1/3是工农。而据1924年1月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调查,国民党党员数仅为7780人,1923年9月还低于此数。蒋介石的说法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支持中国革命,由材料“蒋介石在1923年9月访苏期间说国民党有60万党员,其中1/3是工农”“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调查,国民党党员数仅为7780人,1923年9月还低于此数”可知,蒋介石之所以夸大国民党人数及阶级成分,旨在获取共产国际的信任和支持,故A项正确。1923年国共尚未实现合作,B项错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民党选择走苏俄式革命道路,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世纪20年代共产国际支持中国革命,由材料“蒋介石在1923年9月访苏期间说国民党有60万党员,其中1/3是工农”“ 中国共产党组织部调查,国民党党员数仅为7780人,1923年9月还低于此数”可知,蒋介石之所以夸大国民党人数及阶级成分,旨在获取共产国际的信任和支持,故A项正确。1923年国共尚未实现合作,B项错误;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在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提出来的,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国民党选择走苏俄式革命道路,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A项。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时间点的把握不准确而误选。
25.唐代统治者在意识形态上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决不推行文化偏执主义。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如同八面来风,从唐帝国开启的国门一拥而入。这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文化。根据材料中“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如同八面来风”等信息可知,唐代文化具备兼收并蓄的特征。佛教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位有所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文化现象不能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B项错误;材料表述不仅仅局限于艺术,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C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唐代文化。根据材料中“奉行三教并行政策”“ 南亚的佛学、历法、医学、语言学,中亚的音乐、舞蹈,西亚的祆教、景教、摩尼教如同八面来风”等信息可知,唐代文化具备兼收并蓄的特征。佛教相对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地位有所降低,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文化现象不能说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巩固,B项错误;材料表述不仅仅局限于艺术,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选择C项。
易错点
此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主旨把握不准而误选。
27.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强调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客观上成为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西方侵略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客观进步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对于西方侵略要理性对待,故B项为最佳答案;材料反映的主题不是“西方侵略动机”,故A项不正确;材料中的“侵略”也不止是“鸦片战争”, 故C项不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侵略者”是“进步者”,“反侵略者”是“落后者”,但作者强调的是西方侵略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不是分析和比较中西社会差距,故D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根据材料信息“客观上成为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知西方侵略对落后国家和地区具有客观进步作用,由此可见作者强调的是对于西方侵略要理性对待,故B项为最佳答案;材料反映的主题不是“西方侵略动机”,故A项不正确;材料中的“侵略”也不止是“鸦片战争”, 故C项不正确;材料中虽然提到“侵略者”是“进步者”,“反侵略者”是“落后者”,但作者强调的是西方侵略的客观进步作用,而不是分析和比较中西社会差距,故D项不正确。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对材料信息的理解狭隘而误选
材料一 1900年,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公开大声疾呼“中国商业之不振,大率由于商学不讲,商律不谙,商会不单”,强烈呼吁“广商学以植其材,联商会以通其气,定专律以维商事,兴农工以浚商源,效法西欧,振起商战”,其中“尤以创设商会为入手要端”。1901年,中国先后成立了上海商业会议公所、天津商务公所、杭州商会。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商部倡导推行商会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使“振兴工商”的规划有一个强有力的支持者和执行者。很快,上海商业会议公所改名为上海商务总会。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从1903年到1906年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1905年的抵制美货运动,是由上海商会发起的,并通电21处商会开展抵制美货运动。191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商会机构一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
材料二 近代英美等国家将商会定性为民间的社团组织。其产生、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是伴随着欧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逐步成长起来的。商会是由企业以及参与工商业和服务业的人士等资源组成的组织。被近代英美国家视为市场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它起着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
——摘编自朱英《商会与近代中国》等
36.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商会形成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37.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国商会与近代英美商会的主要区别,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正确答案
(1)原因:民族危机严重;西方商会的影响;清政府新政的倡导;有识之士的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商战思想与实业救国思想的传播。趋势:由自发到有组织;由沿海城市到全国范围;由地方商会到全国商业联合会。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1900年”“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效法西欧,振起商战”“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原因。根据材料中“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从1903年到1906年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 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 191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商会机构一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等信息概括近代中国商会的发展趋势。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材料“1900年”“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效法西欧,振起商战”“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等信息再结合所学知识可概括原因。根据材料中“1904年,天津商务总会成立。从1903年到1906年间,全国范围内共成立商务总会30处,商务分会147处”“ 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其中规定各地商业公所及商务公会一律统称商会”“ 1914年,上海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的商会机构一中华全国商业联合会”等信息概括近代中国商会的发展趋势。
易错点
此题易错点在于对材料解读过程不完整。
正确答案
(2)主要区别:近代中国商会产生较晚而近代欧美商会产生较早;近代中国商会带有一定的救亡色彩而近代欧美商会主要是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服务;近代中国商会受政府影响深刻(或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近代欧美商会属于民间自发组织。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1900年”“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效法西欧,振起商战”“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等信息并比对材料二中“近代英美等国家将商会定性为民间的社团组织”“ 其产生、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被近代英美国家视为市场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它起着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等信息可以得出近代中外商会的主要区别;概括两则材料并结合现实社会需要可以得出启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根据材料一中“1900年”“ 一些有识之士看到洋人在华经商已达到“肆无忌惮”的地步”“ 效法西欧,振起商战”“ 1903年,清政府成立了商部,为振兴商务上书朝廷“劝办商会”,并制定和发布了《商会简明章程》”等信息并比对材料二中“近代英美等国家将商会定性为民间的社团组织”“ 其产生、发展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历史过程”“ 被近代英美国家视为市场的润滑剂、协调器和保险阀。它起着维持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降低经营者之间的交易费用,保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改进对市场的决策和管理,制定行业规范的作用”等信息可以得出近代中外商会的主要区别;概括两则材料并结合现实社会需要可以得出启示。
易错点
此题易错点在于不能抓住不同现象的比较点。
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世纪30年代中国学术界发生了一场争论。
材料一 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早已过去,本世纪各国的资本主义,都是“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所谓节制的资本主义,即一切经济事业,受政府的节制或限制,甚或由政府自办,这与亚当·斯密之自由放任政策完全相反。中国今日之现代化,宜急起直追,努力进行,决非私人资本所能办到。何况民穷财尽,私人资本寥寥无几呢?……我们若采个人主义的方式,我们必受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之一切恶果;我们又何苦重走别人已经走错过的道路呢?……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换句话说,即是统制经济。
——摘编自张素民《中国现代化之前提与方式》
材料二 我国今日……财富之增加,非实行个人主义,殆无由迭其目的也。……获得为人类本性,现代化之障碍,既已除去,人民必乐于经营企业,获利愈多,则人民皆自动的投资,不患资本之无着。如果实行……(统制经济)则人民之获利之希望小,甚而竞致灭绝,则资本之本源,更形缺少,所谓新生产方法新企业等,皆将成为泡影,国人将永远陷于穷困而莫能自拔矣。或曰,在欧美各国因生产过剩而生恐慌,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达后,货物将缺乏市场,奈何?……生产发达后,购买力提高,以我国人口之众,地域之大,岂尚不能容纳各种货物乎!
——唐庆增《中国生产之现代化应采个人主义》
运用材料并结合时代背景,论证你所认同的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要求:观点明确、具体;史论结合,理由充分)
正确答案
参考答案一:
(1)认同采用(实行)统制经济(或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计划经济)。(如只答“赞同张素民的发展模式或材料一中的第一种模式”,不给分)
(2)时代背景:①l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重挫。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③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
(3)理由:①中国追赶西方现代化的任务急切且艰巨。②本国私人资本力量薄弱。③避免西方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弊端(或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已经过时)
参考答案二:
(1)认同采用(实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如只答“赞同唐庆增的发展模式或材料一中的第二种模式”,不给分)
(2)时代背景:①l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遭遇重挫。②美国罗斯福新政,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或德、日走上法西斯专政道路,以缓解危机、恢复经济)。③苏联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并完成“一五计划”,国力大增。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对日战争日益迫近(或民族工业虽然总体尚弱,但发展较快)。
(3)理由:①“获得”(或追求利益)是人类的本性。②人民获利多,才能提高生产积极性(或实行统制经济会削弱人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③中国市场广阔可以避免生产过剩的弊端。
参考答案三:
(1)认同将统制经济(或受节制的资本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资本主义(或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相结合。
(2)时代背景和理由:结合参考答案一、二的时代背景和理由。
解析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结合及分析评论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本题可以分析以实行计划经济的模式或者采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等观点分析归纳,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以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以及中国在30年代面临的民族危机等分析归纳,最后结合背景分析自己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史论结合及分析评论的能力,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在解答本题的时候,首先需要学生亮出自己的观点,本题可以分析以实行计划经济的模式或者采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等观点分析归纳,其次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可以结合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应对措施、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联的高度集中经济体制以及中国在30年代面临的民族危机等分析归纳,最后结合背景分析自己的理由,言之有理即可。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清代从康熙朝开始,沿用中原各王朝立嫡长子的做法确定皇位继承人。康熙十四年(1675年)下诏册立嫡长子胤扔为皇太子。康熙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太子和诸皇子的矛盾和纷争。1723年,雍正帝于乾清宫西暖阁召见王公大臣时宣布:“今朕诸子尚幼,建储一事,必须详加审慎,此事虽不可举行,然不得不预为之计。今朕特将此事,亲写密封,藏于匣内,置之乾清官正中,世祖章皇帝御书‘正大光明’匾额之后,乃宫中最高之处,以备不虞,诸王大臣咸宜知之。”雍正帝命诸王大臣共议这种做法,诸王大臣均无异议。雍正帝遂命诸臣退下,只留总理事务王大臣当面将密封的锦匣收藏于“正大光明”匾后。后来,雍正帝又另书密封一匣,“常以随身”。
——摘编自戴逸《简明清史》
3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雍正帝推行密建皇储制的历史背景。
4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雍正帝推行密建皇储制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强化;康熙帝公开立储的教训;雍正帝改革创新精神等。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根据材料“康熙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太子和诸皇子的矛盾和纷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雍正帝推行密建皇储制的历史背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根据材料“康熙帝多子,在位时间又长,过早地公开册立太子,造成了康熙帝和太子、太子和诸皇子的矛盾和纷争”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雍正帝推行密建皇储制的历史背景。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对雍正帝的个人因素容易忽及而失分。
正确答案
: (2)避免了诸子争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系社会稳定;保证了皇权交接的有序进行,完善了皇帝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嫡长子继承制;政治的封闭性进一步加强
解析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社会稳定、制度创新、明清政治制度的时代特征等角度来分析其影响,不难总结出)避免了诸子争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系社会稳定;保证了皇权交接的有序进行,完善了皇帝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嫡长子继承制;政治的封闭性进一步加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历史现象的评价能力。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社会稳定、制度创新、明清政治制度的时代特征等角度来分析其影响,不难总结出)避免了诸子争储,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维系社会稳定;保证了皇权交接的有序进行,完善了皇帝制度,加强了君主专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嫡长子继承制;政治的封闭性进一步加强。
易错点
本题易错点在于在于表述过于拉杂而影响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