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济南市2017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1884年刊行的直隶《玉田县志》载:“洋舶互市……我之需于彼者,至不可胜数,饮食日用曰洋货者,殆不啻十之五。”又据光绪《雄县乡土志》:“亚谷城村,居民多以熬硝或以硫黄蘸促灯为业,自火柴行,而此业渐歇。”综合这些材料,可知这一时期( )

A经营洋货和新产品的店铺增多

B中国传统的手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C洋货的销售在口岸遭到了抵制

D外来技术的传入促进手工业发展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中国人民惟一的需要,在建设一人民的统一的政府。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本党为实现中国人民之唯一的需要……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这一宣言( )

A成为国共首次合作的政治基础

B推动了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到来

C表明中共吸取了大革命失败教训

D激发了根据地民众投身土地革命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古罗马法规定:所谓欺诈债权人,就是在债权发生之后至债权得到清偿之前的这一阶段中,如果债务人使自己的财产减少(如挥玻财产、转让封产、场加自身负担的义务等),则该行为是对债权人的欺诈。这说明古罗马法( )

A注重法律裁判程序

B重视保护私有财产

C审判过程重视证据

D诚信成为立法原则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 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布什和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决定命运的几百张选票上发生争议,最后把官司打到了联邦最高法院。后者一锤定音,解决了长达36天的总统难产危机。这段材料( )

A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

B表明司法权实际上高于行政权

C显示最高法院掌握立法权

D说明总统人选与选民意愿无关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唐代韩愈以周公、孔子的继承者自居,排斥佛、道,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他的这一主张被宋代儒者接受并发扬,当代学者认为韩愈开了宋代“新儒学”的先河.由此可知宋代理学对儒学有所发展的是( )

A回归孔孟之道,使儒学思辨化并形成谱系

B吸收佛教和道教的思想

C继承“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等主张

D否定汉代以来的儒学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按明代规制,地方四品以上宫员禁止经商。然面明代中叶以后,地方臣子们纷纷“下海”。嘉庆时期,首辅徐阶就在老家华庭蓄养了许多织妇,做起了纺织生意。这反映了明代( )

A轻商观念发生改变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C政府史治日益脚致

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清代定制,官员任命由军机处等机构简选,最后由皇帝朱笔圈定简放。但自太平天国运动以来,不仅司道以下官员的任命,皆由督抚奏定,而且邻省督抚的任命,有时也要征求有力督抚的意见。这表明( )

A皇帝的权力受到了限制

B统治危机冲击中央集权

C清政府已无力控制地方

D地方政府掌握了行政权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历史学家金冲及论述说,孙中山曾提出“耕者有其田”的口号,但国民党当政后并没有实行这一政策。20世纪30年代时,中国广大农村仍然是半数以上土地掌握在不足人口总数的10%的地主富农手中。中国共产党发动土地革命,使数百万无地少地农民获得土地,其实质是( )

A调动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B消灭封建土地所有制

C巩固根据地红色政权

D推动根据地农业发展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指出要通过互助合作实现农业集体化和社会主义化,这样做的背景是( )

A工业化发展急需粮食和原料

B要学习苏联农业集体化模式

C逐步建立起的计划经济体制

D引导农村逐步走向共产主义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苏联历史上某一时期,在莫斯科生产的一粒纽扣售价是1卢布,在700公里外的列宁格勒的售价也是1卢布,而在万里之外的海参巍的售价仍然是1卢布。这种现象体现的经济政策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新经济体制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下表为“世界出口贸易总额年均增长率”,对表格中数据变化反映的信息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二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迅速发展的结果

B得益于战后世界各国普遍消除关税壁垒的做法

C世界经济体系朝规范化、法制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D世界经济体系朝制度化、体系化建设的客观结果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代驿传除传书递信、递运货物、接待官员外,各类政务信息、人事变迁均须经铺递、驿传体系层层上报,以便朝廷对信息来源进行登记、查核及反馈。但驿传出现虚耗公帑,公务延搁,回执伪造,甚至于直省重大政情被隐瞒漏报。驿传不能对民间开放,新式邮政价格低廉,若有特定目的,寄信者且可以匿名方式投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清廷正式发布上谕,其中“轮船、铁路、电线、邮政,应设专司,着名为邮传部”,但管驿权利依然归属陆军部。光绪三十三年颁布的邮传部新官制,原设计的邮电司被分为电政司与邮政司,邮政司“司掌全国邮政”,其中亦无涉及驿务。邮传部在收回邮政自办及裁驿置邮等事务上,纠缠直至清亡。

——摘编自吴昱《权衡与平衡:清末驿弊与改革方案的选择》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驿传改革的背景。(8分)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清代驿传改革的影响。(9分)

分值: 17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 1920年苏俄取得国内战争胜利,开始寻求与英法等国的平等对话与合作,但未取得成果。1922年4月,苏俄与德国签署了《拉巴洛条约》。该条约规定:两国政府和个人完全放弃对战争费用以及因战争损失而要求赔偿的权利;德国放弃对它在俄国的国有和私有财产被苏俄政府收归国有而产生的赔偿要求;立即恢复两国的领事和外交关系;两国按平等互利和最惠国原则发展经济和贸易关系。

——据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

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凡尔赛和约》相比,《拉巴洛条约》性质上的不同。(9分)

2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拉巴洛条约》对凡尔赛体系的影响。(8分)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慧能(638~713年),世称禅宗六祖,生于岭南,三岁丧父,家境贫寒,靠上山打柴做零工维持生计。虽不识字,但悟性极高,听人诵读《金刚经》,便欲北上寻求佛法。历经千辛万苦终求法于黄梅五祖道场。所做佛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深得五祖赞许,遂为法门的衣钵传人。

慧能认为心性本净,佛性人人皆有,不须外求,明心见性,见性成佛,顿悟成佛,创顿悟禅;主张不打坐,无须累世苦修,在生活实践中感悟佛法,创生活禅;主张众生皆是佛,平常心即是佛。主张不读经,不立文字,摒除繁琐的宗教仪式。

自唐朝到宋朝,慧能多次被皇帝赐予称号,其思想成为中国佛教文化的一面旗帜,在他的影响下,禅宗很快在大江南北盛传开来,信徒众多,形成“一花五叶”的繁荣局面。

——摘编自《六祖慧能》

21.根据材料,概括慧能禅师思想的主要特点。(8分)

2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慧能禅师思想的成因及对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产生的影响。(9分)

分值: 17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跨越大西洋的黑奴贸易从此开始。

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

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

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奴隶贩子把枪支、火药、烈性酒、小饰物等商品运往非洲换取黑奴,再把黑奴运往美洲卖掉。黑奴贸易使非洲损失精壮人口一亿以上,造成非洲长期落后贫困。在美洲,殖民者大力推行奴隶种植园制度,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原料和各种赚钱的农产品,如咖啡、甘蔗、靛青、烟草及棉花。他们还在矿山大规模使用黑人和印第安人奴隶,开采金银矿藏。

材料二:

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禁止英国船只从非洲往美洲运送奴隶,规定英国船只上每发现一名奴隶,罚款100英镑(约合190美元)。英国还在1833年通过《废除奴隶制法案》,宣布废除奴隶制度。。同月,美国总统托马斯·杰弗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贩卖。此后,其它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废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罪恶的跨大西洋奴隶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材料三: 2016年6月24日,英国经过全民公投,成为第一个公投退出欧盟的国家,英国退出欧盟将对英国和欧盟产生巨大的政治和经济影响,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指出,退出欧盟会给英国经济带来严重后果,因为英国对欧盟内部贸易减少、税收升高可能会造成国内生产总值萎缩3.1%至9.5%,这将比金融危机更糟糕,外国投资者也可能会撤回投资,但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欧盟管控减少,经济甚至会增长;金融业是英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欧洲金融业3/4的营业额来自英国,金融机构普遍对此表示担忧,高盛甚至扬言要迁出业务。英国是欧盟内第三大经济体,英国退出欧盟将严重削弱欧盟的国际地位和名望,欧洲智库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刊文指出,按购买力平均计算,欧盟GDP占全球比重将从17%降至14.6%;在全球贸易中,按现行价格和汇率测算,欧盟出口份额将从33.9%降至30.3%。——摘编自凤凰财经网

13.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6分)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

14.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

15.根据材料三,概述英国脱欧可能产生的消极后果。(9)

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下面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选修)《中国古代史》全一册”部分目录。

第五章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

第一节 五代十国

第二节 北宋的建立和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

第三节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和改革

第四节 辽、西夏的建立和宋辽、宋夏的和战

第五节 金的建立与宋金的和战

第六节 元朝的建立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七节 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第八节 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

1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7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