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西宁市2017年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明万历以后,江南工商业市镇之间的最大距离,一般不超过农家一日舟行往返足以完成买卖的路程。还有距离更近的,如苏州府吴江县,在明末平均约每乡3个市镇,彼此不过数里之遥。材料说明当时的江南地区

A水路交通发达

B苏州府成为地区经济中心

C市镇经济开始兴起

D农村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

正确答案

D

解析

材料反映了明朝中后期江南工商业市镇的间距,一般以农家一日舟行往返完成买卖的路程为限,甚至还有距离更近的,可见江南市镇分布与农产品交换及流通密切相关,可见此时江南地区农产品商品化生产程度较高,故选D。水路交通发达为其主要条件,但非本质问题,故A项错误;江南市镇位于农村地区,故B项错误;宋朝市镇经济开始兴起,故C项错误。

考查方向

明朝商品经济的繁荣、江南经济的发展。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题干材料中有效信息,结合明清时期江南商品经济发展的所学知识,得出对明朝江南工商业市镇的正确认识。

易错点

没有从材料信息分析解读出发,且未能准确把握“市镇”的概念,故错选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在资本主义的世界性扩张过程中,非正义的侵略者同时又往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进步者;而正义的反侵略者则常常同时是落后者。以贪欲为动机的侵略过程常被历史借助,从而在客观上多少成为一个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作者旨在

A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

B为西方的侵略进行辩护

C指出侵略战争的必然性

D辩证地分析中西方差距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陈旭麓在论著中提出,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往往带有建设性的进步作用,其掠夺性的侵略活动客观上成为“进步改造落后的过程”,可见作者旨在主张理性地看待西方的侵略,故选A。B、C项说法均与材料信息不符,故排除;材料中作者强调了西方侵略的历史影响,不是分析中西方的差距,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近代西方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鸦片战争的影响及相关史学观点等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易错点

错误地理解概括题干材料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对选项作出错误的判断,故选D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上海师范大学萧功秦教授指出:“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并不是人权自由的启蒙意识,而是这种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其中“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指的是

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识

B《资政新篇》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C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D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主张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材料“中国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觉醒”、“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以务实地摆脱危机为目标的避害趋利的意识”,联系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之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体现了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抵抗外来侵略的要求,符合题干中最初觉醒的要求,故选C。A项与题干“为民族生存而激发的”的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B、D项与题干要求“最初觉醒”不符,故排除。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古代及近代中国相关的思想主张的有关知识,形成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未能依据对材料有效信息的准确解读概括,结合所学加以判断,故错选A、D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下图中A、B曲线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欧洲与美国实力的消长

B主流经济理论的演变

C美国与苏联实力的消长

D主要社会制度的演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图中给出的1776年指的是亚当•斯密发表的《国富论》一书,反映的是自由主义理论出现,成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政策,造成了1929年的经济大危机;1936年凯恩斯发表《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凯恩斯主义产生并在战后长期盛行,1973年的经济滞胀说明一定程度上面凯恩斯主义失灵,80年代初,里根奉行新自由主义理论,两种经济理论出现了反复,故选B。A、C、D均不符合题意要求及史实,故排除。

考查方向

近现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理论与政策。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图像中的关键时间点,结合相关的历史事件或现象的相关知识,得出对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正确结论。

易错点

未能抓住图表中的关键时间点及相关事件,导致判断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故错选A、D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 斯塔夫里阿诺斯指出:他们(启蒙思想家)在经济领域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让人民做他们愿意做的事,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是对通常被称为重商主义的这种对经济生活全面、严格控制的一种反应。”这表明

A启蒙运动催生了自由主义思潮

B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密不可分

C“重商主义”不能推动经济发展

D经济理论是启蒙运动的较重要议题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C不符合史实,表述错误;D不能够反映材料的实质;“在经济领城的口号是自由放任”说明经济上主张经济自由化,“这种对政府干涉的反对”,说明要求政治民主,材料体现出政治民主化和经济自由化紧密联系,故选B。

考查方向

近代欧洲的启蒙运动。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启蒙运动的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认识。

易错点

由于没有全面分析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只认识到现象未把握本质问题,故错选A、D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面对强大的地方豪强势力,一方面派皇家子弟到地方出任各州的事行政长官——刺史;另一方面又派出身低微、品级低下的官员到地方各州出任典签。典签职微权重,“一州之事,悉以委之”,州镇要事须典签批准方能实行,“诸州闻有典签,不闻有刺史”。上述史实表明南朝
A.地方权力收归中央

A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提升

B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提升

C中央集权衰落

D皇室贵族势力下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南朝君主选派出身低微、品级较低的典签节制“州镇要事”,从而限制了地方豪强势力,使一些庶族地主的官员得到重用,可见南朝庶族地主的政治地位得以提升,故选B。A项在材料中无体现且不符合当时的史实,故排除;C、D项与材料信息相反,故排除。

考查方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状况及特征。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结合南朝士族制度衰落等所学知识,形成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由于没有准确把握材料信息所反映的内容,并结合南北朝分裂割据等政治特征,故错选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论语·学而》中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并由此断定“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由此可见孔子

A依赖外在礼仪谋求社会协调有序

B通过推己及人实现人际关系和谐

C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治思想体系

D借助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结合所学可知,这反映了孔子借助孝悌等人伦情感维系家国社会秩序,故选D。材料信息突出“务本”,未涉及“依赖外在礼仪”,故A项错误;“推己及人”体现“仁”的思想,与材料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C项所述在材料中无体现,故排除。

考查方向

孔子的儒学思想。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孔子的儒学思想主张解决具体问题。

易错点

未能将选项中“推己及人”的准确解读与材料信息相结合,故错选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观察下面的江南制造局支出(1867~1894年)表,从中可知江南制造局

注:根据魏之荣《江南制造局记》卷四的有关材料计算编制

A管理上体现出以洋为师的特点

B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好了准备

D经营上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表格在江南制造局支出项目中,订购物料及预付各洋行定银的支出占到总计百分比的49.50%,是最主要的开支。这就充分说明当时中国已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A项和D项在江南制造局支出表中没有体现,C项表述错误,江南制造局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只归官府使用。故选B。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的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表格的有效信息,结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形成对江南制造总局的正确认知。

易错点

未能将表格中“支出项目”与选项的“管理”相比对,而忽略了以上关键信息,故错选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中共实行土地收归苏维埃政府所有,分配给农民使用的土地革命政策。后来发现农民担心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权,不热心土地的生产经营。中共又及时将政策调整为:土地归农民所有,农民可自由支配土地。材料反映中共    
A.改善民生的理念

A改善民生的理念

B土地政策经历了由土地公有到私有的转变  

C以发展农业生产为各项工作的中心   

D维护了社会主义的原则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之初,中共实行的土地政策由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调整为土地归农民所有,反映了中共的土地政策经历了由土地公有到私有的转变,故选B。中共调整土地政策的出发点为调动农民生产和革命的积极性,以发展生产、支援革命战争,而非改善民生的理念,故A项错误;C、D项均不符合土地革命时期的史实,故排除。

考查方向

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土地革命的所学知识,解决具体实际的问题。

易错点

由于未能准确理解“改善民生”的含义,未能结合土地革命意义等相关知识分析判断,故错选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随着罗马在地中海地区的扩张,妇女们也开始占有大宗财产。……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这段话表明

A妇女在家庭中的地位逐渐与男子平等

B妇女的财产继承权富有自然法的精神[来源:学#科#网]

C妇女的财产占有体现公民法的灵活性

D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尽管罗马法律在妇女继承财产上做了严格限制,但一些聪明人往往能找到法律的漏洞”、“许多妇女管理着家庭的财政事务和大地产”可见,随着罗马扩张及社会的发展,罗马法关于对妇女财产继承的限制形同虚设,表明罗马法关于财产关系的规范不够严密,故选D。罗马法对妇女权利的限制,表明男女不平等,故A项错误;罗马法对妇女财产继承权的限制,不符合自由、平等、正义等自然法精神,故B项错误;随着罗马的不断对外扩张,公民法发展为万民法,故C项错误。

考查方向

罗马法的发展。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罗马法的相关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

易错点

由于不能准确把握“自然法精神”、“公民法”的概念,故错选B、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在当今世界形势下,战略紧张的一个方面是中国人担心美国企图遏制中国;同样,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美国、中国和其他国家都参与太平洋地区的和平发展,日本、印尼、越南和澳大利亚等其他主要国家也将能够参与这一体系的建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亚太地区成为中美的战略争夺重点

B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C太平洋共同体建设消除了中美分歧

D新兴力量崛起促成多极化格局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据材料中“美国人担心中国试图把美国赶出亚洲,太平洋共同体建设能够缓解双方的担心”可知其说明了中国的崛起挑战了美国在亚洲的权威,故B项正确;材料主要描述的是美国人对中国的担心,并没有强调中美在亚太地区的争夺,故A项排除;中美之间存在国家利益与制度的差异,两者之间的分歧是无法消除的,太平洋共同体建设仅能起到缓解的作用,故C项排除;当前世界格局还没有形成,还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故D项排除。

考查方向

当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相关知识,形成对亚太地区国际形势的正确认识。

易错点

由于未能准确理解材料信息所反映的问题,没有结合新时期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外交政策,故错选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ktory of the 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 of all 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世界的历史”强调世界各国密切的联系,“各国历史的相加”强调各国历史是孤立的,世界是分裂的。“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强调二者的区别和对立,符合“各国历史的相加”,故选C。A项“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应属于第一种定义的范畴,故排除;B、D项符合“世界的历史”的定义,故排除。

考查方向

史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概括材料信息所反映的主要内容的含义,结合史学研究的理论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

易错点

由于没有全面把握选项说法的内容,仅看到了“多元价值观”,而未注意其“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的信息,故错选A项。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冋眸】(15 分)

材料清康熙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教民族地区的统治。雍正四年(1726 午),云贵总督鄂尔泰建议取消土司世袭制度,设立府、厅、州、县,派遣有一定任期的流官进行管理。上奏曰:“苦不及此清理,约定规程,即使弩几土官,杀几苗首,亦不过急则治其标,本病未除,恐终难宁帖。……是其征之私囊者不贪百倍教十倍,而输之仓库者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由此类推,又何可盛计。”

雍正帝对其甚为赞赏。令其悉心办理。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酌加赏赐,或予世职,或给现任武职。对抗拒者加以惩处,没收财产,并将其迁徙到内地省份,另给田房安排生活。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改土归流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保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等

16.根据材料,概括指出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原因。(6分)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改土归流”的主要特点并简析其历史作用。(9 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税收;国力强盛。(6分)

解析

由材料“清康熙雍正时期,国力强盛,中央政府已经有足够的力量加强对少教民族地区的统治”得出“清前期国力强盛”;由材料“若不及此清理,约定规程,即使弩几土官,杀几苗首,亦不过急则治其标,本病未除,恐终难宁帖。……是其征之私囊者不贪百倍教十倍,而输之仓库者不及一二,百不及二三”,结合所学得出“打击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增加财政税收”等。

考查方向

清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原因。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具体的问题。

易错点

本题较为简单,只是未能从材料的相关信息侧面概括总结出相应的因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对反抗与归顺人员区别对待;政治管理与军事威慑相结合;政治改革与经济文化建设并举。(4分,任意两点即可)作用:打击了土司割据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打破了西南地区的封闭状态,促进了当地经济及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民族融合、边疆稳定,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5 分)

解析

依据材料“在废除土司世袭制度时,对土司本人,根据他们的态度给以不同的处理。对自动交印者,酌加赏赐……对抗拒者加以惩处……”、“在设立府县的同时,添设军事机构。在改土归流地区清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建城池,设学校”,结合所学概括总结出对反抗与归顺人员区别对待,政治管理与军事威慑相结合,政治改革与经济文化建设并举的主要特点;根据材料“改土归流除了土司制度,减少了叛乱因素,加保了政府对边疆的统治,有利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的理解,联系“改土归流”的背景及其所采取的措施,结合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其历史作用,包括政治统治、经济文化发展、民族关系发展及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发展等。

考查方向

清朝“改土归流”的特点及历史作用。

解题思路

依据材料中“改土归流”的主要措施党的信息,结合所学概括总结其主要特点;分析提取、解读材料中“历史作用”的信息,结合所处的背景及措施内容的理解,联系阶段特征综合分析归纳、说明“改土归流”主要的历史作用。

易错点

对于“特点”,不能高度概括提炼出正确的结论,往往答成“表现”;对于“历史作用”,未能结合相关的材料信息及依据背景、重大举措及阶段特征全面概括分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 明末清初,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先后创办了印局、账局、票号等。金融机构的创新是明清金融革命的最重要内容,但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

材料二 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

1688年,“光荣革命”,英国逐步建立起君主立宪制。

1694年,伦敦1286个商人以股份制形式建立英格兰银行,开始发行纸币——英镑。

1720年,英国爆发“蓝海”股票泡沫事件,英国开始完善金融制度,进行法制化的金融监管。

1821年,英国正式确立金本位制,每1英镑含7.32238克纯金。

1840年,英国“工业革命”结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逐步建立起自由主义经济体系。

1844年,英国颁布了《英格兰银行条例》,英格兰银行成为唯一能够发行英镑的银行。

1872年,英格兰银行成为中央银行,英镑代表黄金,英镑成为世界货币。

——《世界货币发展史》

1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明清之际中国的金融创新为什么会“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9分)

14.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条件。(1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实行海禁和闭关政策,对外贸易遭受打击;实行重农抑商政策,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金融创新力度有限,业务范围局限单一,难以对经济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商帮仍是传统意义的家族商人。(每点3分,任答3点,共9分)

解析

依据材料一“遗憾的是它们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少海上贸易的发展,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并结合相关的所学知识,从闭关锁国、重农抑商两大经济政策及明清金融经营方式单一、商业缺乏创新等方面分析得出明清金融创新“丧失扩大发展的机会”的主要原因。

考查方向

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繁荣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古代中国经济政策及明清商业发展的相关知识,概括归纳并解决具体的问题。

易错点

仅从材料信息及相关内容角度分析,忽略了金融经营方式、商业模式创新等自身因素,导致答题角度单一、要点不完整。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条件:制度建设,建立完善的君主立宪制;金融创新,建立股份制银行和金本位体制;进行法制化建设,完善金融制度;实行产业升级,开展工业革命,加强经济实力;建立自由主义经济体系;建立银行信用体系。(每点4分,仼答4点,共16分)

解析

依据材料二中“英镑成为第一个称霸世界的货币的过程”的关键步骤及其重大举措、制度等信息,结合所学从政治制度建设、金融创新、法制建设、工业革命、经济体系、银行信用等方面概括归纳英国货币走向世界的主要条件。

考查方向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两次工业革命及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概括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结合近代英国政治、经济制度、政策转变的相关知识,分析概括英国货币成为世界货币的因素。

易错点

由于没有将材料信息与近代多方面制度创新的所学知识有效地结合,从而出现答案要点不全面的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从古代到近代到现代,在西方人眼里,中国形象五花八门,观点迥异。

从材料中任意选取两个时期进行评论。(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正确答案

示例一:(6分)

观点: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2分)

论证:中国古代制度文化长期领先世界,并有鲜明的特色,如科举制度、世俗政治、重视教化等。但实行君主专制,皇权凌驾法律,是人治而非法治;儒家宣扬纲常伦理的等级秩序和重理轻欲的人性禁锢,其实是一种变相的宗教迷信。伏尔泰美化中国制度文化,其目的在于借中国文化来宣传其改造法国社会的启蒙思想。4

示例二:(6分)

观点: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2分)

论证:近代中国,统治者固然愚昧腐朽,政治经济落后,但中国人民是勇于反抗外国侵略,也顺应潮流追求进步的:太平天国、义和团、五四运动、抗日战争都体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洋务运动、清末新政、“一战”期间民族工业“短暂春天”都推进了中国经济的工业化,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则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进程。西方人丑化中国,是长期以来“西方中心”论的产物,也是美化其对华侵略的需要。4

示例三:(6分)

观点: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2分)

论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功,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科技发展突飞猛进,大国地位进一步确立,在逐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面对被中国赶超的 现实,某些西方国家为遏制中国,或渲染中国威胁论,挑唆周边国家与中国对立,或宣扬中国崩溃论,唱衰中国,企图制造中国内乱,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4

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方人对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迥然不同的看法和观点:伏尔泰认为古代中国无专制、宗教压迫及其重道德、行法治;黑格尔则认为近代中国虚有其表、外强中干,有落后的生活习惯,文化愚昧及民族性格懦弱等;当代西方人在肯定中国经济腾飞、国际地位提升的同时,提出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的论调。在全面分析理解上述材料信息的基础上,根据试题的要求,选取两个时期的看法及观点,概括总结出主题性的观点,如对古代,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文化,但有失偏颇,美化的成分很大;对近代,西方人对中国的认识是片面的,有故意丑化之嫌;对当代,看到了中国的崛起,但冷战思维明显。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和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对外关系等相关知识,对上述主题性的观点加以分析论证并得出相应的结论,表述成文。本题属于历史小论文类型的试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逻辑层次严谨等,答案有一定的开放性。

考查方向

古代中国政治、文化特征及西方的启蒙运动;近代中国的近代化历程;当今中国的经济、对外关系及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材料的有效信息,概括总结出具体的主题性观点;结合中国古代、近代和当今社会发展及其世界思想文化、国际关系等相关知识对上述观点分析论证,争取多获得观点分、史实分、论证分等。

易错点

未能全面提取、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得不出准确的主题性评论的观点,造成观点分拿不到、不全,造成论证中部分内容的缺失。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选做题【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分)

材料一

20世纪以来,恐怖主义事件有在全球范围内蔓延之势:

1972年9月德国慕尼黑奥运会期间,恐怖分子因以色列政府拒绝释放关押的巴勒斯坦囚犯而枪杀了被綁架的11名以色列运动员,史称“慕尼黑惨案”

1995年3月20日,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对日本普通民众施放沙林毒气,造成12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

2001年9月11日,美国纽约和华盛顿遭恐怖袭击,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导致2996人遇难,美国经济损失达2000亿美元。

2004年3月,恐怖分子将放有炸弹的背包留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市上班族居住区的列车上并引爆,导致190人丧生,受伤人数超过1500人。

——摘编自新华网资料

材料二

个别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甚至以反恐名义推翻他国政权……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出现了22个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抵不上意大利一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美国更无法相比的极不正常现象。

——摘编自陈静《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的新发展及反恐对策》

18.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当今国际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6分)

19.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应对措施。(9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暴力性;恐怖范围扩大化;以伤害无辜民众为目标;袭击手段多样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危害性大)(每点2分,任答3点,共6分)[来源

解析

依据材料一中“20世纪恐怖主义事件在全球范围内蔓延”的发生的地区、采用的手段、针对的对象及其影响等信息,结合所学概括得出暴力性,恐怖范围扩大化,以伤害无辜民众为目标,袭击手段多样化,危害性大等特点。

考查方向

当今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结合恐怖主义发展的所学知识概括总结出恐怖主义的主要特点。

易错点

本题较为简单,只是概括出的“特点”要点不全面。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国际间贫富差距的拉大。(6分)措施: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主导作用。(3分)

解析

依据材料二“个别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和单边主义,甚至以反恐名义推翻他国政权……在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范围的贫富差距继续拉大……”及材料一中制造恐怖主义事件的主要势力的理解,结合当今世界形势的所学知识,概括归纳现代恐怖主义产生的主要原因,即宗教极端主义的发展,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存在,国际间贫富差距的拉大;根据上述当今恐怖主义发展原因的理解,结合所学从建立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加强反恐的国际合作、发挥联合国的作用等方面概括说明应对措施。

考查方向

当今恐怖主义发展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解题思路

综合两则材料中有效信息的理解,结合当今世界形势特点、起因等所学知识,概括归纳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易错点

未能将材料信息与所学的相关知识相结合,准确全面地概括归纳出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选做题【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左宗棠( 1812-1885)十分注重“耕读家风”的保持,他写下“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要守六百年家法,有善策还是耕田”的楹联,“悬刊祠中,以示族子弟”。他据“儿求训甚切”之况,遂书“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的家训以“诏其子弟”。在他人生尽头仅一个月前,左宗棠以豪迈的气质作诗回顾了他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征程:如“提戎敌忾效前驱,马蹄蹴破天山雪”、“海防善后事孔急,将士还须猛着鞭”,认为“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两者并重”。  ……所以说,  时代造就了左宗棠,  而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

--摘编自孙占元《左宗棠评传》

2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并分析其被倡导的原因。(9分)

2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依据。(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内涵:经世致用、品端学优、洁身自好。(3分)

原因: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6分)

解析

依据材料中左宗棠所写楹联“纵读数千年奇书,无实行不为识字”和家训“慎交游,勤耕读,笃根本,去浮华”,结合明清儒学的相关知识概括总结出经世致用、品端学优、洁身自好的内涵;联系材料中左宗棠“耕读家风”内容的理解,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洋务思想的所学知识,从客观、主观方面分析概括“耕读家风”被倡导的主要原因,即自然经济的产物,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的家国情怀等。

考查方向

左宗棠“耕读家风”的内涵及其被倡导的因素。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概括材料信息,并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及洋务思想的相关知识,分析总结出“耕读家风”的内涵及被倡导的原因。

易错点

未能依据儒学思想的相关知识来解读概括材料的有效信息,不能得出正确的“内涵”的结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依据: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收复了新疆,化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捍卫了国家主权,符合人民的利益;其塞防和海防并重的思想,顺应了近代化潮流。(6分,答对3点即可得6分)

解析

依据材料中左宗棠“出关持节和坐镇东南”的主要活动及其在国防方面的重要主张,根据题干中“他所处的时代”特征的理解,结合所学论证说明“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主要依据,即左宗棠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他收复了新疆,化解了西北边疆危机,捍卫了国家主权,符合人民的利益;其塞防和海防并重的思想,顺应了近代化潮流等。

考查方向

左宗棠主要活动的评价。

解题思路

分析提取、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把握左宗棠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深远的主张;据此结合审题要求,分析论证“左宗棠也没有负于他所处的时代”的结论。

易错点

由于审题不到位,没有把握“他所处的时代”的阶段特征,不能将左的活动与中国近代化、维护国家主权等特征结合起来,评价内容缺乏深度。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