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人体血糖浓度的相对稳定受多种因素影响。现有甲、乙、丙三人,甲是健康的正常人,乙的胰岛B细胞被自身免疫反应所破坏,丙的胰岛B细胞功能正常、体内含有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甲在某次运动前后血糖浓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5.人体吸入的氧气要进入组织细胞中参与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那么,氧气从被入鼻腔到进入组织细胞被利用一共需要穿过几层由磷脂分子组成的生物膜?进入细胞后氧气又是在有氧呼吸的第几阶段被利用的( )
8.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17.将玉米种子在黑暗条件下萌发,切除长势相同的多个玉米胚芽鞘的顶端,然后在其左侧分别放置含有不同浓度生长素的琼脂块,保持在黑暗中12 h,胚芽鞘向右弯曲,弯曲角度与琼脂块中生长素浓度关系如下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15.将一株正在生长的植物水平放入在太空中飞行的航天飞机的暗室内,暗室朝向地心的一侧开一个小孔,小孔附近放一光源(如图),一段时间后,该植物茎的生长方向是( )
41.Ⅰ、下图表示几种细胞物质合成和分泌的途径,据图回答:
(1)分泌物能与靶细胞相互结合的原因是( )。
(2)若物质⑥是抗体,则该细胞是( ),由( )增殖分化产生的;
(3)若物质⑥的分泌是由于血糖降低直接引起的,则物质⑥是( ),物质⑥主要的靶细胞是( );
(4)若物质⑥是促甲状腺激素,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该物质的功能是( );
(5)若物质⑥的分泌是由于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引起的,则该分泌细胞是( ),该激素作用的靶器官是( )。
Ⅱ、某科研小组做了一系列生理实验,将小鼠依次置于25℃、0℃、25℃环境中,每一环境中均生活15min,从开始到结束,每隔5min测一次皮肤血流量,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共测10次,假设测量过程不影响激素的分泌,测量结果(相对值)如下表:
(6)据题中所给信息可知,进入0℃环境时,首先增加的是哪项生理指标:( )(填表中字母), 它代表是( );表中C项代表是( )。
(7)与25℃相比,0℃条件下,下表选项中符合事实的是( )。
42.Ⅰ、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其中①~⑦和⑨表示免疫细胞,⑧表示免疫分子。
(1)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 )(至少答出两个)。
(2)以下不属于第1道免疫防线的是( )。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粘膜
D.胃酸
(3)图中细胞①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属于( )。
(4) 图中②和④的名称分别是( )和( );⑧和⑨分别表示( )和( )。
(5)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 )。
Ⅱ、当细胞癌变时,会产生正常细胞原本不具有的蛋白质,它可引发免疫反应,在此过程中,热休克蛋白参与了识别作用(见下图)。
(6)图中甲细胞的名称是( ),a表示T细胞的( )过程,清除癌细胞的免疫方式是( )。
(7)研制抗癌疫苗时最好提取纯化图中的( )。
43.神经调节是具有神经系统的生物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反射弧的效应器位于( )。当刺激Ⅰ处后,a处膜电位的变化是:( )。
(2)图一中当电刺激Ⅱ处,引起屈肌收缩,此过程是否属于反射( )?
说明理由( )。
(3)如果图二细胞A为传出神经元,那么细胞B应该是( )。
(4)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药物对神经传导的影响,某种药物能够阻止神经递质的分解,若将此药物放在图二C处,刺激D处,预计突触后膜的细胞将发生( )。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