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何谓文化》,深沉中的思考
“一切文化都沉淀为人格”,这是近读余秋雨先生《何谓文化》一书中对荣格名言的引用。从这句话的角度,我做两种理解,一是社会文化的熏陶和传承塑造了一个类型的人格群体;二是个性的人格形成是和他成长过程中的文化氛围密不可分的。
由此可以推论,文化其实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群体和个体人生的成长与人生现的形成的,在文化相对缺失,但渴求程度却空前高涨的现代社会,如何使文化指导人生,进而由正确的个体世界观、人生观汇集为正能量的群体社会人格就成了一个硕大的社会学命题。
首先是文化的概念,从理论上言,这个概念很广,又可以夹杂若多定语,比如社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等等,且众说纷纭.从实例而言,去年曾做过一个民菅企业文化的调研,也总结了很多实证。应该说两者综合会有个清晰的脉络和概念了吧,恰恰不是!如此多的东西塞在脑海里,犹如掉进了五彩缤纷的万花筒,瞧这个也好,那个也妙,就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这也是文化,那也是文化,到底哪个才是文化!?其实概念也是一个积累和顿悟的过程,积累到一定程度,醍醐灌顶般的一记重锤下来,才会豁然开朗,开朗后(自认为)才明白,没有明确文化概念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坚持自己对文化的思索思路,往往被一个个花哨的说法和好听的口号带到了歧途。想想看,这些企业的文化,有哪些是完全相同的?又有哪个不是坚守坚持才成型的呢?这些文化总结起来就是两个共同词汇:特点和积累。综合其它方面的理解,我大胆给文化一个自己的定义:文化是长期积累汇集,具有符合自身独特特点的,能引导群体精神和行为方式趋同的总结。
解决了文化概念的问题,就要分析文化对人生影响的问题了。这个方面,不用假装学术,只直接说理解就好了。
我们应该怎样面对人生?我想先要问自己的是需要一个怎样的人生,是活出自己还是随波逐流,是真实简单还是伪装繁复,是直截了当还是隐忍融合,等等。因为不同的追逐目标决定了不同文化方式、行为方式的存在,不同文化和行为的影响又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和结果。
再请注意到文化的定义,并没有正面、正确、正能量一类的词汇。这是因为,是有负面文化的,但负面的也是文化,也是很多人孜孜不倦追求执行的,能引导群体行为趋同的东西。这种文化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会扭曲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群体的正确视角。
比如余秋雨先生对文化表述里面所说的民粹文化,虚假但又惑众,让人误读民主,追捧错误。当功利、扭曲、目的性强的思维模式遭到认同趋同,歪风邪气压倒正气的时候,文化就成了负面的文化,参与到其中的人也形成了负面人格,最危险的是,这些人有的绝然不知,有的假装糊涂,把不正常现象当成正常现象,把歪门邪路当成阳关大道,把负面人格当成正面人格,还跳梁小丑般表来演去,钻到小众的圈子里以慰快感,博得圈里人的表面喝彩和暂时支持,殊不知这种民粹文化的最终结局还得归落为低俗的热闹散去,悲凉的人生到来。推而广之,我理解民粹文化的概念可以演绎为一切看似正确实际却错误的逻辑,比如好人文化,其实是会混淆试听,不分黑白的;又比如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文化,其实是会剥夺一些不哭闹守规矩孩子的机会,而且间接鼓励所有的孩子都哭的。还有类似余先生提到的文化弊病,如疏于公共空间的文化,疏于实证意识的文化等等。一个人的人生若是始终被这些若有心,若无心的负面文化包裹,始终被它们所指引,可谓悲哉!
那么,我们应该追逐的到底应该是什么样的文化和人生?从个体而言,就是善良和爱。这也是余先生所阐述的大文化的终极目标,我非常赞同。只有有了善良和爱心,才能从急功近利、物欲横流中解脱出来,个体解脱出来,群体才能解脱出来,反过来影响其它个体,这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同样,国家要富强,也要有文化的凝聚力,体现在具体的行动上就是购买国货、热爱公共空间、互相关爱赞美、摒弃对谣言的爱好等,这也是爱国心的映射与爱国文化的趋同。从行为方式上,我们完全可以不走邪路文化和守旧文化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真实人生。我相信简单和真挚的追求,是不用委屈自己屈就那些负面文化的,当明确自己的正确理想和追求之后,我们就可以从容的对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清晰的处理同事和朋友的关系,擎着真正的文化大旗,打开全新的处世模式,活出真我的快乐空间。
1.结合文本内容,下列有关“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结合文本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原文表述是这样的:“没有明确文化概念的原因恰恰在于没有坚持自己对文化的思索思路,往往被一个个花哨的说法和好听的口号带到了歧途。”可见,“没有明确的文化概念”与“没有坚持对文化的思索思路”之间是因果关系,这里混淆关系;并且去掉“往往”也扩大了范围。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关注选项与原文中重要词语前边的表程度、范围、数量、频率等修饰或限制的关键词。
易错点
选项A的表述与原文发生了顺序变化,可能误导考生;选项B、D的表述也在原文的不同位置,概括性比较强,学生容易顾此失彼。
正确答案
解析
强加因果。原文表述是这样的:“再请注意到文化的定义,并没有正面、正确、正能量一类的词汇。这是因为,是有负面文化的,但负面的也是文化,也是很多人孜孜不倦追求执行的,能引导群体行为趋同的东西。”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并特别关注题干中表示原因、条件、结果的关联词或动词。
易错点
选项C的表述与原文发生了顺序变化,可能误导考生。原文是:“这种文化是很危险的,因为它会扭曲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社会群体的正确视角。”需要学生认真比对。
正确答案
解析
B错在曲解文意;C错在混淆关系;D将可能变成肯定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特别关注题干中肯定、否定意思的词语、短语、限定词语和关联词语,可能会造成增、减或肯否失当。
易错点
选项D的“看似”限定性强,与原文比对时一定要仔细,否则一不留神容易产生错误。
陈忠实:原上曾经有白鹿,人间从此无忠实
西安向东,白鹿原上,白、鹿两家的纠葛在这里开始,史诗巨作《白鹿原》徐徐展开,为我们打开这一长卷的作家,却已离去。
2016年4月29日,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忠实在西安逝世。
来自黄土地的作家
原,走陕西人对黄土高地的称呼;白鹿原,是陈忠实的故乡。
陈忠实出生在白鹿原下—座普通的农家小院中,他的大半生都在白鹿原上度过。从读小学到当民办教师、在公社工作,又调至区文化局,他没离开过那片土地。
他曾说:“我的创作正得益于我在乡村工作的二十年。特别是我在公社工作的十年,那时我不是以一个作家的身份去体验生活,而是以公社干部的身份进行工作。”
在农村生活和工作的岁月里,陈忠实基本终止了自己爱好的写作,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乡村工作上。当时公社所辖的30多个自然村,他不知跑了多少回,有好几个村子一住就是大半年,甚至都能叫上各家人的名字。直至成为专业作家,他也是带着铺盖回到老家的乡村院落潜心创作。
评论家肖云儒说:“正是这些经历,让陈忠实对农村和农民有了深刻的理解,这也构成了《白鹿原》创作的底色。”
白鹿原上的《白鹿原》
上世纪80年代,陈忠实调入陕西省作协,这一次他结束了自己的“上班族生活”,回到了这个农家小院。专业作家的身份,让陈忠实得到了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在查阅了大量地方县志和当地老人的回忆之后,陈忠实了解到,自己的家乡曾是陕西呼应中国革命最早的地区之一,这些燃起了他的创作热情。
《白鹿原》的创作,构思与准备两年,提笔写作四年,期间经历许多艰辛。孩子多,生活负担重,家里的老屋破败不堪却无钱修缮。陈忠实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进行创作的,遇到下雨天,家里甚至找不到一块不漏雨的地方睡觉。后来,陈忠实就借住在亲戚家的小屋中,一张小桌,一个板凳,成为他笔下中国乡村历史风云变幻的发源之地。
对于《白鹿原》的写作,陈忠实说:“我在创作时必须把自己关在屋里,这里笔下的人物仿佛都在我的周围活动,要是屋子里进来一个人,那些人物都吓跑了,我也就写不出一个字了。”
陈忠实在农家小院一住就是10年,直到《白鹿原》出版,他才回到西安。
1992年,长篇小说《白鹿原》面世,这部50万字的小说展现了陕西关中农村的历史变迁。这些年来,《白鹿原》不仅获得了我国长篇小说最高奖——茅盾文学奖,还先后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话剧、戏曲等多种艺术形式,至今,这部小说总发行量已超过500万册。
陕西作家王蓬至今仍记得自己第一次读《白鹿原》的情形:“几乎每读一章,我都要站起来走动,在院子里乱转,以平息激动的心情。20世纪是中华民族最为动荡、不安和裂变的时期,作品通过对关中乡村生活的提炼与概括,形成了极强烈的思想冲击和穿透力。”
“安静”的作家陈忠实
《白鹿原》问世以来,经过了许多次改编,几乎每次改编,都会在读者间点燃一次《白鹿原》小说热。但陈忠实却始终是一位“安静”的作家,他说:“对作家而言,作品最终要与读者完成交流;对我而言,获得最广泛的读者喜爱,是高于任何奖项的安慰。”
陈忠实是地道的西北汉子。他酷爱雪茄,热爱足球,对人生的感悟,会用最简单直观的语言来描述:“馍蒸到一半,最害怕啥?最害怕揭锅盖。因为锅盖一揭,气就放了,所以馍就生了。”他就是以这种大智若愚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写作。
对于自己不造话题,不惹纷争,陈忠实说:“在中国文坛上,许多作家都是这样的姿态,他们平凡朴素、淡泊达观,却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关注民族命运,依然默默坚持着文学创作。”
“他用作品写出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他以人格凝聚着这方乡亲骨子里的性格。”评论家肖云儒说。
【相关链接】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60周年,陕西人民出版社拟送陈忠实题字作为贺礼,委托我周旋,8000元润笔已放在他的案头上,他仍坚拒不受,毫无通融之意。有人说人品与钱无关。当人们普遍崇拜金钱的时候,金钱恰可证明一个人的德行品性。(《陈忠实传》责编、作家张孔明回忆陈忠实)
②接受《西安晚报》记者采访时,陈忠实坦言:“路遥只用了10年就攀上文学高峰,他刺激我写出了《白鹿原》。”“慢慢地,我开始对这个比我年轻好几岁的作家刮目相看。我多次对别人公开表示,我很敬佩这个青年人。当他的作品获得文学最高奖项时,我再也坐不住了,心想,这位和我朝夕相处的、活脱脱的年轻人,怎么一下子达到了这样的高度!我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无形压力。我下定决心要奋斗,要超越,于是才有了《白鹿原》。”(《西安晚报》)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
5.请结合全文概括陈忠实文学创作取得成功的原因。
6.本文在结构安排上有什么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农民的朴实在丰富的兴趣爱好方面没有得到体现;C项,“与陈忠实自身的经历有紧密的关联”不够准确,与小说紧密关联的是他在农村的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并不是他自身的经历;D项,“但繁忙的工作也耽误了他的文学创作”错误,对于创作来说,素材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原文情节性比较强,考生容易凭借已有的记忆,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正确答案
①农村的生活体验和素材积累。②勇于面对挫折,不气馁,困境中坚持写作。
③以大智若愚的态度对待人生和写作。(或平凡朴素、淡泊达观,始终不忘关注国家、关注民族命运,默默坚持)④勇于向年青人学习,有奋斗、超越的决心。(每点1分)
解析
从陈忠实的生平经历中概括要点。由于全文均是围绕陈忠实而铺开的,所以对每一个版块都要照顾到,均包含答题要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原文内容进行简单提取概括,并善于总结陈述。
易错点
简单抄袭原文,语言啰嗦;容易少写答案,概括题一定要分条作答,根据分值确定答案条数;概括题要和分析题区别开,概括题不需要解析。
正确答案
①本文采用倒叙的写法,起笔陈忠实的去世,表达了作者对陈忠实的深切悼念之情。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倒叙”1分,“悼念之情”1分,“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分)
②使用小标题。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从多个方面或多个角度展示传主陈忠实的精神品质,行文条理清楚,吸引读者。 (“小标题”1分,“多方面”、“多角度”、“条理清楚”共1分)
解析
文章起笔先写“为我们打开这一长卷的作家,却已离去”明显是倒叙的手法,同时这篇文章很典型的特点是运用了小标题;然后再答出分别的好处就可以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把握文章结构,就是要看清传记文本的材料选用和组织安排的特点。结构是思路的具体表现,思路是结构安排的依据和理由。阅读传记文本,可以从划分段落层次、观察段与段的衔接转换、判断叙事的详略、抓住过渡句、关联词语等方面入手,快速理出文意演进的脉络;文章结构主要包括叙述顺序的安排(顺叙、倒叙、插叙、补叙)。
易错点
结构安排是考察如何行文的,不要结构上的作用混为一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李抱真,抱玉从父弟也。仆固怀恩反于汾州。代宗以怀恩倚回纥,所将朔方兵又动,忧甚,召见抱真问状,因奏曰:“郭子仪领朔方之众,人多思之。怀恩欺其众,曰‘子仪为朝恩所杀’,诈而用之。今复子仪之位,可不战而克。”其后怀恩子玚为其下所杀,怀恩奔遁,多如抱真策。抱真密揣山东当有变,上党且当兵冲,是时来战余之地,土瘠赋重,人益困,无以养军士。籍户丁男,三选其一,有材力者免其租徭,给弓矢,令之曰:“农之隙,则分曹角射;岁终,吾当会试。”及期,按簿而征之,都试以示赏罚,复命之如初。比三年,则皆善射,抱真曰:“军可用矣,”于是举部内乡兵得成卒二万前既不廪费府库益实乃缮甲兵为战具遂雄视山东是时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君初,群贼附于希烈,希烈僭伪,有臣属群贼意,群心稍离。上自奉天下罪己之诏,悉赦群贼,抱真乃遣门客贾林以大义说武俊,合从击朱滔。武俊许之。时两军尚相疑,抱真乃以数骑径入武俊营,其将去也,宾客皆止之,抱真连军司马卢玄卿勒军部分曰:“仆今日此举,系天下安危。仆死不还,领军事以听朝命,亦唯子;奋励士马,东向雪仆之耻,亦唯子。”言讫而去。武俊感其不疑,待之益恭,指心仰天曰:“此身已许公死敌矣。”遂与结为兄弟而别,约明日合战,遂击破朱滔于经城,以功加检校司空,实封五百户。抱真沉断多智计,常欲招致天下贤俊,闻人之善,必令持货币数千里邀致之。至与语无可采者,渐退之。晚节又好方士,以冀长生。有孙季长者,为抱真炼金丹,绐抱真曰:“服之当升仙。”遂署为宾僚,凡服丹二万丸,腹坚不食,将死,不知人者数日矣。初,抱真久疾,为巫祝所惑,请降官爵以攘除之。是年,凡七上章让司空,复为检校左仆射。贞元十年卒,时年六十二,废朝三日,赠太保,赙以布帛米粟有差。
(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八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仆死不还,领军事以听朝命,亦唯子;奋励士马,东向雪仆之耻,亦唯子。
(2)常欲招致天下贤俊,闻人之善,必令持货币数千里邀致之。
正确答案
解析
于是召集辖区内的乡兵,得到训练有素的士兵两万人,先前没有花费公用经费,所以府库更加充实了,李抱真便修整铠甲和兵器,制造作战用具,于是称雄山东。当时天下人都认为昭义军的步兵是各军中最好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义、结构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B项“天下称昭义军/步兵冠诸君”中语义结构不同,并且在最后,容易误导不仔细的考生。
正确答案
解析
“泰山以东的地区”错,应该是“崤山以东的地区”或“太行山以东的地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科举、官职、地域等基本常识。
易错点
考生可能对“实封”不甚了解,但要提醒学生对于了解不多的常识,不应轻易下错误结论。
正确答案
解析
“山东地区”错,范围扩大,应该是“上党地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基本思路是“题文对照”,在原文中找出对照点,然后进行仔细比对。
易错点
考生可能抓住一点,不及其余,看到山东,容易忽略下面的“上党地区”,对此做题时一定要仔细,标画出人名、地名,并仔细比对。
正确答案
⑴ 如果我死了不能回来,统领军队听从朝廷的命令,也只有靠你了;鼓励士兵,向东为我报仇雪耻,也只有靠你了。
评分建议:关键词“仆”“领”“ 奋励”各1分,句子大意2分
⑵(李抱真)曾经想招纳天下的贤达俊杰,听到别人的好,一定命人拿着货币、礼物从数千里之外把他邀请来。
评分建议:关键词“招致”“货币”“邀致”个1分,句子大意2分
解析
此题涉及到对自己的谦称、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省略句、倒装句等知识点,翻译时要特别注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做到准确理解每个词,字字对译,并学会对书本知识的迁移运用,如“仆”课文《报任安书》“若望仆不相师”。
易错点
“仆”不知道是谦称“我”,易丢分。
参考译文:
李抱真,是李抱玉的堂弟。仆固怀恩在汾州反叛。唐代宗因为仆固怀恩倚仗回纥,所统率的朔方兵又很强劲,非常担忧,召见李抱真询问情况,李抱真上奏说:“郭子仪曾经统帅过朔方军队,兵将大多怀念他。仆固怀恩曾欺骗他的军队,说‘郭子仪被鱼朝恩杀了’,欺骗而利用了他们。现如今恢复郭子仪的官职,可以不战而胜。”后来仆固怀恩的儿子仆固玚被他的部下杀死,仆固怀恩奔逃,大多是李抱真的计谋。李抱真私下揣度山东会有变乱,上党又正处于于军事要地,这里是当时战后残余的土地,土地贫瘠赋税繁重,人民更加贫困,没有办法供养军士。他就登记每户的男丁,三人中选一个有才能有力气的,免除他们的租税徭役,发给他们弓箭,命令他们说:“农事空闲时,你们便分队竞赛射击,年底,我将举行考试。”到了期限,李抱真按名册征召他们,让他们参加考试并显示奖赏和惩罚,然后又命令他们像原来那样去做。过了三年,他们都善于射击了,李抱真说:“军队可以用了。”于是召集辖区内的乡兵,得到训练有素的士兵两万人,先前没有花费公用经费,所以府库更加充实了,李抱真便修整铠甲和兵器,制造作战用具,于是称雄山东。当时天下人都认为昭义军的步兵是各军中最好的。当初,叛贼依附李希烈,李希烈割据一方建立伪政权,有让叛贼们称臣的意图,叛贼们的心渐渐背离。皇帝在奉天颁布引咎自责的诏令,全部赦免了众叛将,李抱真于是派遣门客贾林用大义劝说王武俊联合对付朱滔,王武俊答应了。当时双方军队还互不信任,李抱真就带领几名骑兵直接进入王武俊的军营。他将要出发时,宾客都阻止他,李抱真指派军司马卢玄卿统率军队并部署说:“我今天的这个举动,关系到天下的安危。如果我死了不能回来,统领军队听从朝廷的命令,也只有靠你了;鼓励士兵,向东为我报仇雪耻,也只有靠你了。”说完就离去了。王武俊为李抱真的不猜疑自己所感动,对李抱真更加恭敬了,指着心对天说:“我这条命已经许个给李公誓死杀敌了。”于是李抱真与他结为兄弟然后告别,相约第二天合兵出战,于是在经城打败了朱滔,他因功被加封为检校司空,食实封五百户。李抱真沉着勇敢很有机智,曾经想招纳天下的贤达俊杰,听到别人的好,一定命人拿着货币、礼物从数千里之外把他邀请来。至于那些与他们交谈后没有可采纳的人,逐渐让他们返回。晚年他又喜好方士,希望长生不老。有个叫孙季长的人,替李抱真炼丹,欺骗李抱真说:“服了金丹可以成仙。”李抱真便任用他为宾客幕僚。共服用丹药两万粒,腹部发硬吃不下饭,快要死了,好几天不省人事。当初,李抱真长期生病,又被巫祝迷惑,请求降低官职爵位来消灭灾难。这一年,他共七次上奏章辞让司空一职,又任检校左仆射。贞元十年李抱真去世,享年六十二岁,皇帝为他停止朝会三天,追赠李抱真为太保,送去办理丧事的布帛米粟多少不等。
海棠
郑谷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饶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1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15.诗歌后两联写到歌女“莫愁”、画家“梁广”和“蝴蝶”有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正确答案
解析
B应是欲开的花苞,而非盛开的花朵。C没有刻画海棠的风韵,而是通过莫愁的自惭形秽和梁广不肯动笔侧面烘托了海棠的风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诗中找到根据,如:第四句一个“欲”字,表明花未开;思想情感同样也要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如“最宜”“看不足”“羡”等词语。
易错点
考生容易将“思想感情”和普通情感如高兴、欣喜、悲愁、落寞的混淆,而对于作用,则容易对观点的阐述不够落实,如只回答“引出后文”“奠定感情基调”,显得答案单一干瘪。
正确答案
作用:美丽的莫愁女为欣赏海棠的娇艳竟懒于梳妆,善画海棠的画家梁广也为海棠的娇美所吸引而迟迟不动笔,侧面烘托海棠美丽;诗人对蝴蝶能在海棠花上栖宿而产生了艳羡之情,这就把诗人对海棠的赞美与倾慕之情烘托得淋漓尽致。(每个要点2分,共4分)
情感:既歌颂了海棠的自然美,也表现出诗人对美的事物的热爱与追求。(2分)
解析
本题中是从作用和抒情角度来考查,内容上主要是描述画面内容,结构上因为出现了和海棠不同类的事物,所以,结构上的作用主要是衬托;分析思想情感抓住诗中的关键词,如“最宜”“看不足”“羡”等词语来得出赞美、喜爱之情,同时还可以借鉴上一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本题目实际有两个方面的问题——情感和作用,解答时需要分步答题。赏析诗句思想感情通常从理解诗句内容,判断手法,明析表达作用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时要结合诗句。理解诗句的内容要看其中的意象,通过联想想象完整画面,组织语言表述画面时通常要在画面前加上形容词修饰。作用则要看所写内容及其所在位置,如是开头写景,则考虑是否点题,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或环境,渲染某种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烘托主人公的内心情感等。结尾则考虑渲染气氛,烘托主人公内心,表达某种情感等。
易错点
考生对于作用,容易答不全面,易忽略结构上的作用,如“引出后文”“奠定感情基调”等。而容易将“思想感情”和普通情感如高兴、欣喜、悲愁、落寞的混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什么叫正气呢? ,即孟子所说的“其为气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翻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就会发现,每当历史上遇到了重大挫折或灾害时,都会出现一批仁人志士,他们为了挽救国家和民族,不怕牺牲自己的生命。 ,并用生命写下了壮丽的史诗,“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几百年来,这些诗句成为激发民族奋进的绝唱, 。
正确答案
①正气就是所谓浩然之气②他们不仅用笔写下了悲壮的诗篇③弹奏(谱写)出我们民族的正气之歌 (答对一点2分,答对两点4分,答对三点5分)
解析
第①句前的句子是问句,所以第①句应写对“正气”的回答;第②句照应下文的诗句,所以答案应是“他们不仅用笔写下了悲壮的诗篇”;第③句是一个总结句,要照应中心话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关键要把握语段的中心意思,补写语句所处的位置及后面的标点和横线前后的内容,尤其是前句的尾词语和后句的首词语。
易错点
理解整个语段内容,这是解题前提。如果对整个语段不理解,答题就易答非所问。因为填写的句子也是统一在整个语段的意思之中。
药碾子
刘群华
①一个药碾子,是一个悬壶之人必须修炼的禅道。
②药碾子靠碾轮在碾槽里不断滚动而把中药碾成粉末,中间宽敞,两头收紧,像一只驮着岁月的小船,行走于悬壶的湍急河流。
②我的药碾子是师父送的,他见我性躁,嘱我多多碾药,能修养心性。当年,我在师父的惠风医馆学艺,在城东一角,一个苍老的巷子里,是个粗糙的木门铺子,几根木柱支撑着,但厅堂宽阔,几个中药柜子泛着陈黄色漆的光亮,还透出浓郁的中药芳香。药碾子搁在大堂一侧,见闻着来往的求诊者。
④我拜师时,起初每天看药熬药,晚上听师父讲读《内经》。有时医馆很忙,其他的几个师兄腾不出手,师父便喊我去碾药。初上手时,我面对沉重的药碾一片茫然,因为自己技艺的生疏,碾轮在我面前也更显笨重难使。我甚至不会用双脚滚动轮子,只能用双手握住轮子柄,不断地滚动。这样一天下来,双手掌一手的血泡,有的还磨破了嫩皮,出血了,痛得我钻心流泪。
④如此历练再三,我慢慢掌握了窍门,终于能够稳妥而有效率地碾药了。我常赤膊坐在木椅上双脚滚动着铁碾轮,咔嚓咔嚓地碾着干枯僵硬的中药,仿佛一曲重复的粗犷山歌,盘旋于青瓦白墙之间。中药被往返碾磨,然后过筛,细末另装,粗末再碾,直至药碾如泥。这种药泥大概有两种去处,一种混蜂蜜做中药丸子,一种和油脂做外敷膏药。中药丸子可大可小,小如绿豆即可,大如梧桐亦行。而外敷的膏药则深如夜色,青黛之中,还有几丝像桔黄的灯光,贴在患处,人温暖,心透亮。
⑥有一次,医馆来了一个病重的患者,他儿子拿着师父的处方虔诚地递给我,方子上有一味野山参,特别注明“研末服用”。我赶忙从抽屉里拿出药材,在药碾子上滚动碾轮,碾得药细细的,几乎含口即化。事后,我问师父,为什么不水煎呢?师父笑道:“一味野山参,物稀而价贵啊!况且此人为心绞痛,冲服更易充分吸收,见效快。”
⑦碾药是一个辛苦的活儿,夏天怕热,冬天怕冻。一日,天气闷热,门外的玉米叶被日头蒸卷了。我在屋里碾药,师父进来,看我汗流浃背,又一脸的厌烦,说:“碾药累不?孤独不?”我的心思仿佛被师父一下洞察无余,只能尴尬地嘿嘿笑。师父说:“碾药也有乐趣,要学会自寻快乐,转移注意力,可以边碾边读书的。”他示范性地拿起一本药书,双脚滚动碾轮,在叮当叮当之声中翻阅起了一页页远古的方剂。
⑧我在旁看着,在师父的脚下,药碾子是一只驮着快乐的船,在碾槽里张帆,一路风雨而去。他踩的药轮子不是药轮子,是桨,爱它而习惯于它,脸上所表露的神色,自然、深邃,像一名得道的禅师,怡然地品味着窗外的阳光和书中的淡泊。
⑨在药碾子的陪伴下,我也在不断地成长,也会治疗一些简单的风寒风热的外感了。有一次,一个萎靡的小儿被他的父母抱进来了,我号了下小儿的脉,又看了他的手掌鱼际,在处方笺上准备写几味疏风散热的药。尚未落笔,师父从外面进来了,他看了看患者,说:“小儿娇嫩,用药要轻灵,如羽毛一样。”便嘱咐我去药碾子上碾几味药,调油脂敷在小儿的脚板上。我起先忽视师父这种举重若轻的治疗方法,认为太简单,无法体现一个医生丰富的专业知识。但师父说:“病之治,一味即可,不用二味,既节省了病人的费用,又减少了对身体的潜在伤害。你看那些古医书中,为什么有的方剂仅一二味,是药专而力足啊。”他停顿了下,又说:“像这个药碾子,碾药的话,我们还有研盂,也有捣药罐,但各有其长,各有其用。”
⑩我看了看身边的药碾子,再环顾四周,陡然发觉这些中药器具,被师父赋予了它们治病救人的职责,进而获得了生命,鲜活地生活在草木之中。第二天,小儿病好转了,药费也只花了一个鸡蛋的钱。
⑾拜师后的第五年,我离开了惠风医馆。临行前,师父说:“中医之道,必尊中医之术。”他从后房搬出一个铁药碾送给我,说:“别小看一个药碾,其实是中药的一种工艺,马虎不得。”
⑿我出师后在另一座城的街上也开了家医馆,虽然比师父的小,却五脏俱全。二百多味草木的中药柜子,高高大大立在大堂中间;一张四方长桌放在左侧,上面摆着一个崭新的号脉垫子;师父赠我的铁碾子置于大堂的右侧,没事时,静静地睁着眼看我,看得我不敢怠慢任何一事。
⒀然而,经营久了,患者日多,需要碾的药也越来越多,我觉得有些忙不过来了,有患者推荐我用电动磨粉机,我便买了一台。这样,我把大堂的药碾子搬进了西厢房,它的位置被电动磨粉机无情地代替了。我有时无事,心想没有药碾子的监督,便觉自由轻松了许多。
⒁每次我去师父的惠风医馆,看师父还在坚持用药碾子,累得腰酸背痛,便小声提醒:“买台小磨粉机吧?”
⒂师父摇了摇头。
⒃我知道,师父的坚持,不是守旧,是坚持一种工艺,一种传承,一种修行,一种医者的矜特,一种古色古香的慈悲大道。
7.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
8.“我”这个人物在小说中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⑥⑨两段都引用了患者就医的事例,是否可以删掉一个,为什么?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正确答案
解析
B项,“喜爱和留恋”错,应为“表现出‘我’对医馆生活的怀念”或“暗含着对主人高尚医德的赞美”,“或暗示主人医德的高尚”;D项,“参禅悟道的心境”错,应为“在艰难岁月中以行医为乐而不辞辛劳的精神”;E项,悔恨之情”说得过重,应该是内疚、矛盾之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找出表述不当的地方。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回到原文进行比对。
正确答案
①小说中“我”是文中的线索人物,贯穿故事始终,以“我”为视角叙述了师父悲喜起伏的一生;②通过“我”的学徒生涯的成长过程推动情节发展;③ “我”是师父故事的见证者,增加小说的真实性;④“我”对主要人物师父的形象起到烘托、映衬的作用。(每点1分)
解析
解答此题,先分清楚我是小说中的次要人物,小说中的事件是由我叙述出来的,我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衬托了主要人物的形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我”的作用可以从情节结构(线索人物)、人物塑造(亲历者、陈述者)、主题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回答时要注意角度和答题术语。
正确答案
不可以删掉。(1分)
⑥段承接上文,既突出了药碾子对发挥药效的作用之大,也表现了师父医术之高。(1分)
⑨段特别写师父对“我”的悉心教导,具体展现了“我”在药碾子的陪伴下对中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进一步体现师父一心为病人着想的高尚医德。(2分)
⑥⑨两段前后呼应,叙述详略有别,意在从不同角度塑造师父形象。(2分)
解析
本题探究作者的情感取向。要统观全文,从多方面考虑;比如:对我的行为的批判、否定,对主人高尚医德的赞美;手法上通过比较,使主旨更加鲜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加强审题,把握文章主旨,然后结合全文,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思想情感,使用的表达手法。然后归纳要点,顺应问题的方向重新组织语言。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主旨,否则就会出现答非所问、言不及义的情况。
23.下面是语言现象的图式框架,请根据图示概述语言现象的基本特征,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50个字。
正确答案
听说是前提,读写是基础;(2分)听和读是接受信息,读和写是发表信息;(2分)他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2分)
解析
注意题干的要求和提示,把握叙述的主题;然后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组织答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按照构思框架的结构分层;第二步,表达各层次的具体内容。
易错点
容易忽略答题的顺序,条理不清楚,不注意箭头的指向,甚至拉下一些信息。
著名作家毕淑敏说人生有三件事不能俭省:学习、旅行、锻炼身体。
学习是需要费用的,就算圣人孔子,答疑解惑也要收干肉为礼。学习费用支出的时候,和买卖其他货物略有不同。你不知道究竟能得到多少知识,这不单决定于老师的水平,也决定于你自己的状态。谁也不能保证你在付出了学费之后一定能考上大学,你只能先期投入。机遇是牵着婚纱的小童,如果你不学习,新娘就永远不会出现在你人生的殿堂。
每个人出生的时候都是蝌蚪,长大了都变作井底之蛙。这不是你的过错,只是你的限制,但你要想法弥补。要了解世界,必须到远方去。旅游的好处却不是一眼就能看到的,常常需要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蓄积。旅行让我们的身体感悟到不同的风和水,我们的头脑也在不同风情的滋养下变得机敏和多彩。目光因此老辣,谈吐因此谦逊。
社会进步了,物质丰富了,用不完的热量成了我们挥之不去的负担。于是可我们没有办法,只有不间断地投入金钱投入时间,操练贫瘠的肌肉和骨骼,以保持最起码的力量和最基本的敏捷。
读了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你觉得哪一点最不能俭省?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
24.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正确答案
略
解析
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比较接地气,内容学生熟悉,理由几乎也给了(材料中),分析好材料,加上适当的事实材料,作文容易完成。材料提供了三个方面,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做出选择一一主要是写法驱动(权衡即比较),并在写作中体现自己的思考、权衡。权衡即比较,主要求同求异,辨别高下。选择是思考、权衡的结果,三选一,选了哪一个。要求学生在比较中表达自己观点;总之,文章的写作难度不大。
考查方向
易错点
首先,文字过长,527个字。题幅过长,对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负担;其次,受哲理思辨性作文或话题作文影响,不去把认真解读和分析材料作为写作的核心,抓住一点,随意引申,写出来的作文满篇大话套话;本题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即读了这则材料,结合自己的经验一一思维驱动,要求结合自己的体验来写,写出自己的理解,看法和理由要个性化。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6.李白《蜀遭难》用夸张手法写蜀道高与天齐,险似绝壁的句子是“ , ”。
17.苏轼在《赤壁赋》中用“ , ”两句来表现泛舟的快乐,任凭一时扁舟随意飘荡,在“水波不兴”的辽阔江面上自由来去。
18.《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村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 ”,莲花是“花之君子者也”,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正确答案
16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17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18花之隐逸者也
解析
名句背诵默写,情景式默写一定要注意语言环境、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考查方向
易错点
默写中出现错字、别字、漏字、多字或字迹模糊不清等现象,盈、凌、顷、字形易错,也容易落下。
19.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①周立波收放自由、犀利幽默的主持风格给广大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批评对方,还能让人给他鼓掌,其机敏睿智可由此管窥蠡测。
②晚风习习,我徜徉在灯火通明的中央大街上,看着行人如织、车水马龙的景象,露出欣慰的微笑。
③他积极做好本职工作,热心服务人民群众,危言危行,体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品行。
④有些党员干部借丧葬老人、儿女婚事大摆筵席,一饭千金,收取礼金,对这样的人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
⑤从刘伶俐被解聘的事件中可以看出,当前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医疗保险在大病面前捉襟见肘,缺少其他的支持和援助。
⑥在“竹竿舞”节目互动环节,很多观众蠢蠢欲动,希望亲自体验中国传统民俗,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正确答案
解析
①管窥蠡测:比喻对事物的观察和了解很狭窄,很片面。②车水马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③危言危行: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④一饭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⑤捉襟见肘:比喻生活困难或处境窘迫,顾此失彼,应付不过来。⑥蠢蠢欲动: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平时多积累,尤其是掌握典故,弄清整体意义,理解关键语素,把握感情色彩;建议先确定最有把握的,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一饭千金”“管窥蠡测”容易望文生义,“危言危行”的“危”容易想当然的理解成“危险”。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语序不当,“建设、规划、管理”应该为“规划、建设、管理”,B.关联词语位置不当,“虽然”移到“纯文学读者”后面, D.成分残缺,“完善”缺少宾语,在“产业”后面加“布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病句需按考纲考查的几大类型复习,并且熟记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如:并列词语看搭配、看包含、看先后;关联词语的位置看主语相同与否等,平时一定要注重总结。
易错点
A项,学生容易忽略并列词语的考查;B项,考查关联词语的位置是难点,也是易错点。
2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深深去认识生命里的“常”与“变”,并 ① 生起悯恕之心,对生命的恒常有祝福之念,对生命的变化有宽容之心。 ② 对自身因缘的变化不悔不忧,对别人因素的变化无怨无忧。这 ③ 我们人生的课题吧! ④ ,因缘的“常”不见得是好的,因缘的“变” ⑤ 不全是坏的,春日温暖的风使野百合绽放,秋天萧飒的风使营芒花展颜,同是时空流变中美丽的定影、动人的停格, ⑥ 看站在山头的人能不能全心投入,懂不懂得欣赏了。
正确答案
解析
因而:连词,表示下文是上文的结果;于是:连词,表示承接。然后:表示接着某种动作或情况之后;进而:继续往前;在已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就是:作连词,非此即彼;当然:1.应当这样。2.表示肯定,强调合于事理或情理,没有疑问。但是:1.只要是,凡是。2.只是。用在后半句话里表示转折。也:副词,表示同样、并行的意思。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重点理解语句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对语句关系的确定来判断使用哪个词语。①前后两个分句间是因果关系,排除B、D两项,②句是一个递进关系,所以选C。
易错点
对句间关系的把握,学生容易把握不准,所以容易误选;同时做此类题,一定要注意语感,不必过于苛求每个词语的意思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