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
① 去年,中国经济受亚洲金融危机及国内特大洪涝灾害的双重影响,形势十分_________。
② 书是_________人类智慧大门的钥匙。
③ 10万元年薪聘请教授,148个特聘教授职位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陶潜字渊明,或云字深明,名元亮。浔阳柴桑人,晋大司马侃之曾孙也。少有高趣,宅边有五柳树,故尝著《五柳先生传》,云:“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盖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而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夫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公田悉令吏种秫稻,妻子因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1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15.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陶潜“不慕荣利”的一组是()
①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②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③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 ④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
16.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0~12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晤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由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11.比较下列各组句子中“其”“之”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12.下列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
鹧 鸪 [唐]郑谷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19.诗人是从哪两个方面描写鹧鸪形象的?(3分)
20.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16题,12分。
春之怀古
张晓风
①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从绿意内敛的山头,一把雪再也撑不住了,噗嗤的一声,将冷面笑成花面,一首澌澌然的歌便从云端唱到山麓,从山麓唱到低低的荒村,唱入篱落,唱入一只小鸭的黄蹼,唱入软溶溶的春泥——软如一床新翻的棉被的春泥。
②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一阵杜鹃啼,可以斗急了一城的杜鹃花。一阵风起,每一棵柳都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漂漂、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每一丝飞絮都是一株柳的分号。反正,春天就是这样的不讲理、不逻辑,而仍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③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满塘叶黯花残的枯梗抵死苦守一截老根,北地里千宅万户的屋梁受尽风欺雪扰,犹自温柔地抱着一团小小的空虚的燕巢。然后,忽然有一天,桃花把所有的山村水廓都攻陷了,柳树把皇室的御沟和民间的江头都控制住了——春天有如旌旗鲜明的王师,因为长期虔诚的企盼祝祷而美丽起来。
④而关于春天的名字,必然曾经有这样的一段故事:在《诗经》之前,在《尚书》之前,在仓颉造字之前,一只小羊在啮草时猛然感到的多汁,一个孩子在放风筝时猛然感到的飞腾,一双患风湿痛的腿在猛然间感到的舒活,千千万万双素手在溪畔在江畔浣纱时所猛然感到的水的血脉……当他们惊讶地奔走互告的时候,他们决定在将嘴噘成吹口哨的形状,用一种愉快的耳语的声量来为这季节命名——“春”。
⑤鸟又可以开始丈量天空了。有的负责丈量天的蓝度,有的负责丈量天的透明度,有的负责用双翼丈量天的高度和深度。而所有的鸟全不是好的数学家,他们吱吱喳喳地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
⑥至于所有的花,已交给蝴蝶去数。所有的蕊,交给蜜蜂去编册。所有的树,交给风去纵宠。而风,交给檐前的老风铃去一一记忆、一一垂询。
⑦春天必然曾经是这样的,或者,在什么地方,它仍然是这样的吧?穿越烟囱与烟囱的黑森林,我想走访那踯躅在湮远年代中的春天。
23.“一声雷,可以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写的是什么景象?这一句话的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为什么“枯梗”和"屋梁"能在风欺雪扰的严冬抵死“苦守”“老根”“抱着”“空巢”?(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第①段中“将冷面笑成花面”,其中“冷面”和“花面”各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鸟为什么“算了又算,核了又核,终于还是不敢宣布统计数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2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矛盾吗?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名言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5分)
(1)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思其反。
(2)越陌度阡,枉用相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羡长江之无穷。
(4)是日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18.文学常识填空(每空0.5分,共5分)
(1)《诗经》六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辞》的代表作是《_________》。
(3)被刘勰称为“五言之冠冕”,被钟嵘誉为为“天衣无缝,一字千金”的作品是创作于东汉末年的《___________________》。
(4)“乐府双璧”是指《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30.阅读下面文段,并具体分析金岳霖先生的性格特征。(4分)
金先生是研究哲学的,但是他看了很多小说。从普鲁斯特到福尔摩斯,都看。听说他很爱看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有几个联大同学,陈蕴珍、王树藏、刘北汜、施载宣(萧荻),住在金鸡巷。楼上有一间小客厅。沈先生有时拉一个熟人去给少数爱好文学、写写东西的同学讲一点什么。金先生有一次也被拉了去。他讲的题目是《小说和哲学》。题目是沈先生给他出的。大家以为金先生一定会讲出一番道理。不料金先生讲了半天,结论却是:小说和哲学没有关系。有人问:那么《红楼梦》呢?金先生说:“红楼梦里的哲学不是哲学。”他讲着讲着,忽然停下来:“对不起,我这里有个小动物。”他把右手伸进后脖颈,捉出了一个跳蚤,捏在手指里看看,甚为得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读下面一句话,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以“溪流”或“春笋”为讯问对象,完成它的续写。(4分)
我问翱翔的雄鹰:怎样才能飞得更高,看得更远?雄鹰拍打着翅膀告诉我:坚定信心,努力向上,放远眼光,让视野更加开阔!
(1)我问潺潺的溪水:
(2)我问破土的春笋:
2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句子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4分)(字数不得增减)
唐玄宗之所以凸显于岁月的浮雕之外,成为一处孤绝的风景,还在于他不仅带来了大繁荣,而且带来了大混乱;不仅经历了大失败,而且经历了大成功;他的生命里人生的至喜与至悲均在浓缩,世间的荣耀与耻辱都聚焦在他的岁月里,伟大与渺小交融,显赫与悲凉同在,这样一个李隆基,难道还不能吸引我们好奇的目光吗?
修改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