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9世纪末,以福州为中心的机坊数约500家,散布在福州附近各村,他们接受布庄行的委托而织制。农民或自置织机,或从厂商处租机,并领取原料,织成后交给厂商,论件给资。这反映出( )
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民用企业布置在东北地区的有50个,中部地区有32个,军用企业布置在中西部地区的有35个,但上海、江苏、广东、浙江等地均是空白。这反映了( )
6.1929年国民党通过某决议案,主要内容如下:确定国家、省、县行政经费及地方行政经费之分配;整理税制,杜绝收税机关之一切积弊;整理币制,巩固金融;分别整理外债,筹备偿还外债之方法等。据此可知该决议案( )
8.狄奥尼索斯是古希腊神话中的酒神,他可以用葡萄酒的神奇魅力融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公元前7世纪在雅典出现了大量民众种植、采摘葡萄和酿制葡萄酒以及酒神狄奥尼索斯形
象的瓶画和神话故事。据此可以推知当时雅典( )
12.劳斯莱斯公司CEO约翰.罗斯于90年代曾说:“10年前公司98%的技术研究工作是在英国完成的,而现在这个比例不足40%,很多工作是在德国、印度、新加坡等完成的。”这一现象说明了( )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与改良都是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探索国家生存发展出路,实现民族复兴的主要手段。有人据此图示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问的关系(见图9)。
——改编自张福运《对中国近代史上革命与改良的再认识——民族复兴的视角》
运用中国近代史有关史实,对革命、改良与民族复兴间的关系进行探讨。
(说明:可以针对革命、改良、民族复兴三者间的关系进行论证,也可以进行修改、补充、否定或提出新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在19世纪的最后几年出现了一些改革,其目的在于消除工业化的负面后果,特别是工厂作坊里的童工所遭受到的剥削。除了俄国与巴尔干国家之外,所有欧洲国家都制 定法律规定劳动时间、劳动条件与保护工人的安全条例。然而。童工并未完全消失。许多 工人仍然工作在不卫生而且往往很危险的条件下,工作日往往超过10小时。在大不列颠、 法国和德国,改革者们奋力斗争,争取地产国有化,争取国家对住房实行监督,争取起草城 市建设条例等。1880年后,德国首先通过社会法案,实行老年与疾病的义务保险制。在大 部分西欧国家,越来越多的欧洲人认为政府有责任关心公民的社会福利,然而,退休金与健 康保险只能提供极为有限的保护。到了19世纪末期,妇女的平均寿命增长了,而生育及抚 养孩子的时间缩短了。妇女的.j也位在法律上有所改善。在英国,已婚妇女从此享有财产 权。新的办公室职业(秘书、电话接线员)、发展起来的大商店(售货员)提供了新的就业机 会。越来越多的妇女取得了各种职业所必须的才能。
——摘编自阿尔德伯特[法]、德尼兹·加亚尔[英]等著《欧洲史》
17.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特点。(7分)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19世纪后期社会改革的背景。(8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朱元璋推翻元朝的统治建立明朝政府后,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关系,重新确 立了以明朝为宗主国的地区安全合作体系。在这一体系下,凡是与明朝建立宗藩关系的国 家,都须经过明朝的认可与册封,发生王位更替时,也要经过明王朝的许可,新王也须得到明朝的册封,这也被藩属国视作其政权合法性的标志。在这种宗藩关系下,明朝与藩属国之间,虽然名义上是君臣关系,但实际上对藩属国的内政并不干预,即使藩属国之间发生王位争夺的政变,明朝也很少出兵,而仅仅是对篡夺王位者予以道义上的谴责,或者积极从中斡旋。一般情况下。新的国王也会主动与明朝缓和关系,尽量争取明朝的册封和认可,这也是其寻求合法性与巩固权力所必需的。由此可见,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同于西方的殖民侵略,对于这一点,即使是西方学者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如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就指出,明朝与藩属国的关系,“不是一种侵略性的帝国主义”。而是“表现出传统的‘文化主义”’。
——摘编自张献忠《略论中华文明没有侵略和称霸的基因》
材料二 美国无疑将变成一个帝国,但并不是历史上罗马帝国、中华帝国、阿拉伯帝 国、蒙古帝国和俄罗斯帝国那种单纯幅员扩张所形成的帝国,也不是英法等欧洲国家那种 建立在直接控制基础上的殖民帝国,而是一种新型的帝国。它以强大的生产能力和贸易能 力为基础,要求其商品和影响力能够自由进入世界各地,同时尽可能地减少对海外领土的 直接控制以便节约政治和财政成本。用一句话归纳,美国作为一个国家是有边界的,作为帝国则是无边界的。这种帝国发展的逻辑正是无孔不入的资本的逻辑。
不论是否有意,美国的海军扩建一开始就不是针对英国海上霸权的,甚至可以说美国 从未认真考虑过和英国进行一场海上较量。一些国会议员虽然叫嚷“美国舰队应该主宰大西洋西部和太平洋东部”,但在实际部署上,美国海军在大西洋方向完全处于防御态势,其战略构想以默认英国皇家海军对大西洋的控制为前提。这一点是与德国1897年以后海军 扩建最大的区别,后者的矛头恰恰明确指向英国。
——摘编自徐弃郁《帝国定型:美国的1890——1900》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朝宗藩关系的特点,并分析其弊端。(12分)
1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美国崛起方式不同于传统大国的地方,并分析其
影响。(8分)
15.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大国之路不同走向的主要因素。(5分)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