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长宁区2016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三、默写。

12.(1)                ,道阻且长。(《诗经·蒹葭》)

(2)                       ,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3)不应有恨,                       ?(苏轼《水调歌头》)

(4)饭疏食,饮水,                    ,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5)云中谁寄锦书来,                  ,月满西楼。(李清照《一剪梅》

(6)曾经沧海难为水,                   。(元稹《离思》)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溯洄从之 (2)花近高楼伤客心 (3)何事长向别时圆 (4)曲肱而枕之 (5)雁字回时 (6)除却巫山不是云 (7)通则久 (8)民吾同胞

解析

本题属于识记能力的考查。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易错点

注意“洄”“长”“肱”“雁”的书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8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6—20题。

①乞伏慧,字令和,马邑鲜卑人也。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其兄贵和又以军功为王,一门二王,称为贵显。

②高祖为丞相,从韦孝宽击尉惇于武陟,所当皆破,授大将军,赐物八百段。及平尉迥,进位柱国,赐爵西河郡公,邑三千户,赉物二千三百段。请以官爵让兄,朝廷不许,论者义之。高祖受禅,拜曹州刺史。曹土旧俗,民多奸隐,户口簿帐恒不以实。慧下车按察,得户数万。先是,突厥屡为寇抄,慧于是严警烽燧,远为斥候,虏亦素惮其名,竟不入境。

③年逾七十,转荆州总管,又领潭、桂二州,总管三十一州诸军事。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曾见人以簺捕鱼者,出绢买而放之,其仁心如此。百姓美之,号其处曰西河公簺。

④炀帝即位,为天水太守。大业五年,征吐谷浑,郡滨西境,民苦劳役,又遇帝西巡,坐为道不整,献食疏薄,帝大怒,命左右斩之。见其无发,乃释,除名为民。卒于家。

(选自《隋书》,有删节)

【注】①斥候:侦察兵。②簺(sài):用竹木编成的断水捕鱼的栏栅。

16.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⑴赉物二千三百段( ) ⑵论者义之 ( )

⑶竟不入境 ( ) ⑷坐为道不整( )

17.下列各组中横线上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官爵让兄      曾见人簺捕鱼者                

B见其无发,释       设九宾于廷,臣敢上璧。

C  出绢买放之            貌恭不心服               

D 仁心如此                 孰能讥之乎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⑴慧少慷慨有大节,便弓马,好鹰犬。

⑵其俗轻剽,慧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

19.根据第②段内容,分析乞伏慧的治理才能。

20.联系全文,分析乞伏慧“为道不整,献食疏薄”的原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⑴赏赐 ⑵认为……有义气(道义);赞许正义 ⑶最终 ⑷由于;因为

解析

⑵句中的“义”字,从语法意义上来讲属于意动用法;⑴⑶ ⑷中的加点字考查的都是常见的意思。重点掌握文言实词的一词多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语境推断。

易错点

“义”字的用法。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把;用。B项:都是“才”的意思。C项:连词,表承接;表转折。D项:代词;难道。

考查方向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解题思路

可据句意和语法进行推断或把每个选项的第二句中虚词的含义进行代入判断异同。

易错点

B项中“乃”易误判为“于是”的意思。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⑴乞伏慧年少时刚毅正直(“性格豪爽”或“志气昂扬”)很有气节,擅长(熟习)骑马射箭,喜好打猎。(2分。评分说明:“慷慨有大节”、“便弓马”、“ 好鹰犬”为3个点,有1点错误扣1分,扣到0分为止。)

⑵那里的民风轻浮(或“轻薄”、“轻佻”)好斗,乞伏慧亲身实践素质淳朴(的作风)来纠正这种风俗,民风普遍受到教化(“融洽”、“协和”)。(3分。评分说明:“轻剽”、“躬行朴素以矫之”、“风化大洽”为3个点,有1点错误扣1分,扣到0分为止。)

解析

按“留、换、调、补、删”五字法翻译。

考查方向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题思路

依分值推断可能的重点词语及句式,直译为主,字字落实。

易错点

(1)句中“慷慨”“好鹰犬”,(2)句中“轻剽”“洽”易理解错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一是社会管理才能,到任后巡察调查,得户数万,有效解决了当地由来已久的“户口不实”的问题。二是军事治安才能,在烽燧关隘处严格警戒,安排侦察兵探访敌情,提高了边防战略警戒水平。(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

解析

分析出措施、执行、效果及其对于社会长治久安的意义即可。

考查方向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注意结合文段内容理解,筛选并概括。既要概括出才能,又要结合文中事例佐证。

易错点

因为是“分析”才能,所以必须举例。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性格正直,富有仁爱之心,体恤百姓,不愿逢迎;②边境征战,民苦劳役,对炀帝战乱时期西巡消耗民力不满。(答出一点给2分,两点3分。)

解析

包括为官为人一贯品质及当时天水社会状况、百姓处境两个方面。

考查方向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注意要求“联系全文”,可见信息筛选的范围广,涵盖全文,既与其人品性有关,又与时局有关。

易错点

考生易忽略其性格原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题。

中医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

江晓原

①虽然传统医学几千年来一直卓有成效地呵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西医挟欧风美雨之狂暴,君临华夏大地,将中医打得节节败退。国民党统治时期,“取消中医论”一度甚嚣尘上。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政府一直对中医采取保护和扶持态度,这一态度迄今为止并无改变。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从理论上对中医的攻击,“取消中医论”居然重新出现,而某著名院士“中医是伪科学”的论断,更让广大中医界人士痛心疾首。

②中医面对这一攻击,能够做出的辩护,往往只是非常软弱无力地辩称“我也是科学”。

③其实,我们可以指出:如果中医不是科学,那西医也不是;如果西医是科学,那中医就也是。

④在西方现在的学科分类体系中,经常是科学、数学、医学三者并列,医学并不属于“科学”的范畴。因为在这种分类中,“科学”是指天文学、物理学等等“精密科学”,而人类对人体奥秘所知仍非常之少,故医学远远没有达到“精密科学”的地步。事实上,至迟到17世纪,西医仍然停留在与星占学、炼金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巫术阶段,那时西医中“□□□□”的信念与《黄帝内经》相比如出一辙。

⑤但是在中国,似乎人人——包括中医界的人士——都承认西医是科学,这是由于当初西医就是在强大的唯科学主义语境下输入中国的,所以这个在西方至今也没有被视为科学的西医,到了中国却天经地义地成了科学。

⑥那么,如果使用宽泛一点的“科学”定义呢?在那样的定义中,就可以将西医包括进去。但是,如果使用了宽泛的“科学”定义,那应该宽到何处呢?只要适度加宽“科学”的定义(比如“对自然界的有系统的知识”),马上就能将中医也包括进去,又怎么能再说“中医不是科学”呢?

⑦此外,在这个问题上,许多人至今仍然习惯于一种一元价值观,即“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与此相对应的是两个极其简单幼稚的观念:一、不是科学就是伪科学;二、对伪科学就要斩尽杀绝。所以,当听到某院士宣称“中医是伪科学”时,许多中医界人士始则如丧考妣,继而义愤填膺。其实,这两个观念都是明显违背常识的。常识告诉我们:一、不是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伪科学;二、对伪科学也没有必要斩尽杀绝。只是在中国,这两个常识长期被唯科学主义的话语所遮蔽。在这两个常识的基础上,本来就不应存在“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这样险恶的局面,中医本来也不必“死乞白赖”地宣称“我也是科学”。

⑧其实,说中医不是科学,或说中医是科学,或说中医是技术,或说中医是哲学,中医都可以无所谓。今天,中医完全应该理直气壮地说:我算不算科学我无所谓,我就是我,我就是中医。

选自《技术与发明》(复旦大学出版社)

1.下列词语填在第④段方框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天人合一

B天人感应

C中庸之道

D阴阳五行

2.第⑤段加点词“唯科学主义”在文中指的是

3.第⑥段在文中的作用是

4.以下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鸦片战争是中医地位越来越低的根源。

B科技使西医超越巫术,接近现代科学。

C中医既是科学,也是技术,更是哲学。

D中医界人士对于中医的地位信心不足。

5.文中运用了大量成语,比如“甚嚣尘上”、“如丧考妣”等,请从感情色彩的角度,选择一例分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6.作者曾经在一篇题为“对待中医需要新思路”的文章中,对上文所谈话题作了进一步阐述,他写道:

在解除了“中医不是科学”的理论威胁之后,接下来当然就要思考中医在今天的生存发展了。

有人认为“中西医结合”是中医发展的正确道路。而另一些人认为,如果中医也用听诊器,也用彩超核磁共振,也用针剂注射……,那它还是中医吗?中医不就在“中西医结合”的过程中消亡了吗?因此主张走“纯粹中医”的道路。然而这种主张又被指责为“抱残守缺”。那么究竟应该怎样才好呢?

你对这两种主张怎么看?请阐述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前文“西医仍然停留在与星占学、炼金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巫术阶段”和后边“与《黄帝内经》相比如出一辙”的意思可推断出正确答案。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

天人合一: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观点,与“天人之分”说相对立。认为“天”有意志,人事是天意的体现;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由此两者合为一体。天人感应:是中国古代儒教神学术语。中国哲学中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唯心主义学说。指天意与人事的交感相应。认为天能影响人事、预示灾祥,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阴阳,指世界上一切事物中都具有的两种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的力量。五行,是用来概括世界上几类基本要素的范畴。它们以木火土金水命名,但并非仅仅指这些具体事物的本身,而是以它们为基本框架,或者说以之为思维模型,将一切现象分成基本的五大类。

易错点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的意思可能误导学生区分不开。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持有“是科学则存,非科学则亡”(“不是科学就是伪科学,对伪科学就要斩尽杀绝”)(1分)的一元价值观(1分)。(写“只相信科学”给1分。)

解析

联系下文第⑦自然段中“许多人至今仍然习惯于一种一元价值观”和“与此相对应的是两个极其简单幼稚的观念”两句可得出其含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能准确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将词语还原语境,结合上下文理解。

易错点

筛选信息容易偏颇,如只关注“唯科学主义”中的“科学”,即有可能只关注“‘科学’是指天文学、物理学等等‘精密科学’”。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题示例:运用假设,指出如果西医能够被纳入科学,中医自然也属于科学(1分),揭示其自相矛盾之处(1分),使论述更完整、有力(1分),为下文论述“不必宣称‘我也是科学’”作铺垫(1分)。(评分说明:2、3两点答出其一给2分。)

解析

注意假设问句的用法。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把握文中重要句子的作用。

解题思路

此题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

易错点

容易对作用“贴标签”,缺少内容的叙写。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此题考查确认信息的能力。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从文章标题去考虑。A. “但是从鸦片战争之后,西医挟欧风美雨之狂暴,君临华夏大地,将中医打得节节败退”,“根源”说法故意曲解。B. “故医学远远没有达到‘精密科学’的地步。事实上,至迟到17世纪,西医仍然停留在与星占学、炼金术紧紧纠缠在一起的巫术阶段” 可见,“超越巫术”于文无据。C. 原文中“其实,说中医不是科学,或说中医是科学,或说中医是技术,或说中医是哲学,中医都可以无所谓。”可见“中医既是科学,也是技术,更是哲学”并无定论。

易错点

考生容易误选C项。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3分)语言特色是:褒贬鲜明(1分)。“甚嚣尘上”是贬义词,表明这种错误言论非常强势,影响很大,表达了作者对“取消中医论”的不满与不屑。

示例二:(3分)语言特色是:褒贬鲜明(1分)。“如丧考妣”是贬义词,好像死了父母那样悲伤,这里含有讽刺意味,刻画出中医界人士听到“中医是伪科学”的言论时沮丧与无奈。(2分)(评分说明:“褒贬”1分,成语感情色彩及其表达作用2分。)

解析

成语感情色彩及其表达作用要点出。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文章的语言特色。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从感情色彩的角度去思考和组织语言。

易错点

点出的内容可能会不明确。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应该听任并鼓励中医界向多个方向发展。(1分)“指出道路”本身就是唯科学主义的产物。(1分)事物发展的“道路”,总是在历史中自然形成的。(1分)哪条道路能够使中医发展壮大,可以使之成为未来发展的主要道路。至于它是否还“纯粹”原本无关紧要。(1分)

示例二:应该走“纯粹中医”的道路,但是病人可以依据病情选择中医或西医就诊。(1分)中西医的起源、历史及发展道路遵循两种不同的思路,延续至今各有其合理性。(1分)“中西医结合”可能会破坏两套理路内在的体系从而降低疗效。(1分)中医当然也应该有所创新,避免“抱残守缺”,单不是照搬西医诊疗技术、处方。(1分)(评分说明:观点1分,理由3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问题时对两种主张的看法,根据考生答案的表达是否准确、逻辑是否严密评分。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解题思路

首先点明自己的观点,再结合文本和现实进行陈述。

易错点

将半开放的题目回答成全开放题,是此类题目的答题禁忌。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7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寂静的声音

[美]戈登·汉普顿

①“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暨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在1905年提出的警语。历经一个世纪后,这一天已经比先前近得多。今日,宁静就像濒临灭绝的物种。城市、近郊、乡村,甚至最偏远、辽阔的国家公园,都避免不了人类噪音的入侵,而在洲际之间往返的喷射机,也使得北极无法幸免。此外,对抗噪音与维护寂静不同。典型的反噪音策略,像是耳塞、噪音消除式耳机,甚至噪音削减法,都不是真正的解决方法,因为它们无法帮助我们重建与大地的感情,无法帮助我们聆听大地的声音,大地却是不断在说话的

②人类的历史已经走到一个重要的时刻:如果我们要解决全球的环境危机,就必须永远改变现今的生活方式。我们比以往更需要爱护大地,寂静正是我们与大地交流的重要管道。

③不受打扰、宁静地倾听大自然的声音,尽情诠释它们的意义,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权利。早在人类的噪音存在以前,这世界只有大自然的声音。尽管这些声音远远超越人类语音的范围,就连抱负最远大的音乐演奏也无法比拟,但我们的耳朵早已完美地演化出聆听这些声音的能力,像是瞬间吹拂而过的微风暗示着天气即将发生变化,春天的第一声鸟啭预告着大地即将再度转绿、蓬勃繁衍,迫近的暴风雨承诺会驱走干旱,变换的潮汐提醒我们天体的运行。这些体验都能帮助我们找回与大地的情感,了解我们过去的演化。

④寂静并不是指某样事物不存在,而是指万物都存在的情况。它就像时间一样,不受干扰地存在着。我们只要敞开胸怀,就能感受得到。

⑤寂静滋养我们的本质、人类的本质,让我们明白自己是谁。等我们的心灵变得更乐于接纳事物,耳朵变得更加敏锐后,我们不只会更善于聆听大自然的声音,也更容易倾听彼此的心声。寂静就像炭火的余烬能够传播。我们找得到它,而它也找得到我们。寂静有可能失去,却也能够复得。尽管大多数人以为寂静是可以想象出来的,其实不然。要体验寂静使心灵富足的奇迹,一定要先听得到它。

⑥寂静是传授花粉的昆虫拍打翅膀时带起的柔和曲调,当它们为了躲避一时微风小心翼翼在松枝间穿梭时,虫鸣与松林的叹息交织成一片,可以整天都在你耳边回响。寂静也是一群飞掠而过的栗背山雀和红胸鸸,啁啁啾啾、拍拍扑扑的声音,惹得人好奇不已。

⑦你最近听过雨声吗?美国西北部的大雨林,无疑是聆听雨声的好地方。其实雨季的第一种声音并不是湿淋淋的雨声,而是无数种子自耸立的树上掉落的声音,很快跟随而下的是轻柔飞舞的枫叶,它们就这么静静地飘下,宛如冬日驱寒的毯子覆在种子身上。但是这场宁静的交响乐只是前奏而已,等强烈暴风雨的前锋抵达后,就可听到震撼人心的演奏,这时每一种树都会在风雨交加的乐声中,加入自己的声音。在这里,即使是最大的雨滴也可能没有机会撞击地面,因为高悬在头顶三百英尺处的厚密枝叶与树干,会吸收掉许多水分……一直要到这些高空海绵变得饱和之后,水滴才会再度形成与掉落……撞击较低的枝丫,再如瀑布般坠落在会吸收声音的厚密树苔上……接着轻轻掉至附生性的蕨类上……然后扑通一声无力地滑进越橘类的灌木丛里……再重重打在坚硬结实的白珠叶上……最后无声地压弯山酢浆草苜蓿般的细致叶片,滴落地面。无论日夜,在雨停后,这场雨滴芭蕾总会再持续一小时以上。

⑧柯赫发展出能辨识病因的科学方法,回想起他那句警语,我相信寂静未受遏阻地消失,就像煤矿坑里用于侦查瓦斯的预警金丝雀,是一个全球性的警讯。如果我们不能坚决抵抗噪音,对大自然的寂静不断消失的情形置若罔闻,在面对更复杂的环境危机时,又怎么可能处理得好呢?

(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5年第11期)

【注】作者是艾美奖得主,声音生态学家、录音师。

7.第①段画线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形象而生动,请对此加以分析。

8.分析第⑤段画线句“我们找得到它,而它也找得到我们”在文中的含义。

9.下列对首尾两段作用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段以柯赫的警语引出下文,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B首段列举噪音入侵的种种迹象,旨在强调环境危机。

C尾段警告人类寂静消失是更复杂的环境危机的预警。

D首尾两段以议论为主,结构上前后呼应,结构完整。

10.第⑦段连用一系列动词摹写水滴“滴落地面”,十分精妙,请加以赏析。

11.请结合⑥、⑦两段的内容,分析作者描写寂静的意图。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该句将大地发出的声音比拟为“说话” (1分),赋予大地以人的情感(1分),传达出作者对于大自然的尊重、热爱,生动地表达了维护寂静的重要性(1分)。

解析

找出拟人的具体事物,并把拟人的作用解释清楚。

考查方向

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

解题思路

手法+表达效果及表达内容。

易错点

拟人的手法不难看出,分析部分要综合主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我们只要敞开胸怀,保持敏感的听力(1分),就能聆听得到大自然的寂静之声(1分)。寂静遍布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1分),向我们传递大自然的声音(1分)。

解析

找出该句相邻位置的句子并理解。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解题思路

要注意句内和句外语境的联系。

易错点

没能理解句中关键的词语“它”的意思。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题目可推知文章中心是“寂静”,而文中“‘人类终有一天必须极力对抗噪音,如同对抗霍乱与瘟疫。’这是诺贝尔奖得主暨细菌学家罗伯特·柯赫在1905年提出的警语。”这一句话,从噪音说起,并非“开门见山,提出观点”。

考查方向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解题思路

结合文本内容能选出答案。

易错点

易忽视“开门见山”。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摹写出雨滴下落过程中力度的不同变化(1分),以及时而轰鸣时而轻柔、忽急忽缓的音韵节奏,(1分)静中见动,动中显静,(1分),体现林中雨滴千姿百态、活泼多变的自然之美。(1分)。(评分说明:1、2、3点答出其中二点即得3分。)

解析

赏析一句话:应从两个方面入手,先评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语言或生动或优美或讲求对称或准确 严密……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给你什么感受、启迪、教育……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题思路

找出相应语段,先判断这段中是否有艺术手法,有,就答运用了什么手法及其作用;没有,就答这句话和文章主旨的关系。

易错点

考生易忽略题干中“一系列动词”的提示。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⑥⑦两段所描写的寂静,是大自然中植物、动物发出的最细微的、极富生命力的、迷人的声音(1分);甚至雨声也是绝妙的交响乐(1分)。作者以此唤醒人们体验源于自然的力量(或“感受大自然芭蕾般的美妙境界”,1分),呼吁人们维护寂静(1分),重建与大地的感情(1分)。(评分说明:3、4、5点答出其二即得3分。)

解析

结合本文的主旨,根据两段进行概括,并点明本文的中心。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解题思路

结合⑥、⑦两段内容,通读全文,梳理出相关信息。

易错点

不要误解读题目,此处不是要求探讨创作意图,而是赏析作品的内涵。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13—15题。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清]徐灿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注】①素庵,徐灿丈夫陈之遴的号。次韵: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②回薄:循环相迫变化无常。③谩:莫,不要。

13.上阕中除直接出现“雨窗”外,还间接通过“洒道”“               ”写到雨。

14.下面有关本作品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雨窗”句写作者夫妇雨窗闲聊人生,认为不必纠结今天与昨天的对错。

B“几遍”句写夫妇俩经常互相唱和,虽然青山依旧人依旧,但情随事迁。

C“拟泛”句写作者在微雨中泛舟西湖佳景处,尽情享受难得的轻松自在。

D“头上”句由雨生发的感慨:微雨催发诗兴,引来美梦,不需美酒助兴。

15.从情景关系角度赏析“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句。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润花 或 空翠

解析

润花,润湿花朵;空翠,一楼空翠,满山满湖回旋的青翠仿佛染绿了楼宇,使得它空翠之色顿生。

考查方向

鉴赏诗歌形象与语言。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抒情手法和塑造形象的方法。

解题思路

既然是间接描写,则年上片中哪些意象与雨的意象有关,事实上不难梳理出,润花,润湿花朵是因雨;空翠,正是因为雨洗过,才使山湖更为青翠。

易错点

润花,不难看出是写雨;空翠,则比较含蓄。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拟泛”句是写在烟雨蒙蒙中,词人想着乘一叶小舟,让风儿吹着那只孤舟,游遍西湖的每一处胜景。

考查方向

考查概括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重点把握“拟”字的含义,即“想着”或“打算”,“想着”乘一叶小舟,虚写,而C项描述为实写。可参考李清照《武陵春》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听说双溪春光还好,也打算坐只轻舟前往观赏。只是恐怕漂浮在双溪上的小船,载不动许多忧愁。

易错点

考生易忽视“拟”字的含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描绘了卷帘刹那所见到的扑面而来的湖光山色,微雨下的青山格外翠绿、清新,湖面上烟雨朦胧。情景交融,真切地展现了作者惊讶、喜悦乃至激动的心情。(评分说明:景物具体特征2分, “喜悦”心情1分,艺术效果1分。)

解析

试题指向明确,要求从情景关系的角度赏析,学生可以沿着这个思路进行思考。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

一般思路先描述语句内容,写出表达技巧及其表达效果或者作者抒发情感。

易错点

明确手法,描绘图景,点明感情,要点不要遗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1—25题。

此君轩记

[清]王国维

竹之为物,草木中之有特操者。与群居而不倚,虚中而多节,可折而不可曲,凌寒暑而不渝其色。至于烟晨雨夕,枝梢空而叶成滴,含风弄月,形态百变,自渭川淇澳千亩之园,以至小庭幽榭三竿两竿,皆使人观之,其胸次廓然而高,渊然而深,泠然而清,挹之而无穷,玩之而不可亵也。其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与君子为近,是以君子取□。

②古之君子,其为道也盖不同,而其所以同者,则在超世之致,与不可屈之节而已。其观物也,见夫类是者而乐焉,其创物也,达夫如是者而后慊焉。如屈子之于香草,渊明之于菊,王子猷之于竹,玩赏之不足而咏叹之,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是岂徒有托而然哉!其于此数者,必有以相契于意言之表也。善画竹者亦然。彼独有见于其原,而直以其胸中潇洒之致、劲直之气,一寄之于画。其所写者,即其所观;其所观者,即其所畜者也。物我无间,而道艺为一,与天冥合,而不知其所以然。故古之工画竹者,亦高致直节之士为多。如宋之文与可、苏子瞻,元之吴仲圭是已。观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而已。

③日本川口国次郎君,冲澹有识度,善绘事,尤爱墨竹。尝集元吴仲圭、明夏仲昭、文徵仲诸家画竹,为室以奉之,名之曰“此君轩”。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非其志节意度符于古君子,亦安能有契于是哉!吾闻川口君之居,有备后之国,三原之城,山海环抱,松竹之所丛生。君优游其间,远眺林木,近观图画,必有有味于余之言者,既属余为轩记,因书以质之,惜不获从君于其间,而日与仲圭、徵仲诸贤游,且与此君游也。壬子九月。

【注】①淇澳:淇水曲岸。②慊(qiè):满意。③此君:王子猷爱竹,有“何可一日无此君”之语,后因以“此君”为竹的代称。④备后国:日本古代的一个行政区域,后并入广岛县。三原城:日本古代的城市名。

21.可填入第①段结尾方框处的虚词是( )。

A矣 

B哉 

C

D

22.分析第①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

23.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 )。

A古之君子咏叹不足而将爱物占为己有。

B屈原等古之君子都与所爱之物相契合。

C画竹者摹写、观察之竹都是自己种植。

D善画竹者达到的艺术境界非他人所知。

24.概括川口君“其嗜之也至笃,而搜之也至专”的表现。(用自己的话回答)

(1)

(2)

(3)

25.本文三段文字之间衔接自然,请对此加以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合语句的语气和语句的含义综合比较得出答案。

考查方向

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解题思路

其出众的风致与不可弯曲的节,与君子品性接近,因此君子择取(于之)。

易错点

如四个虚词均为句末语助词,并无多少分别,但焉在此有兼词意味,即,君子取于之,调整语序即,“君子于之取”。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题示例:多侧面概括竹的品格操守,引出下文君子具有超世情致、凛然正气的议论。(评分说明:内容概括1分,与下文的关系1分,答“为下文……做铺垫”给分。)

解析

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解答,

考查方向

考查语段结构作用。

解题思路

此题注意从内容和结构上作答。

易错点

容易对作用“贴标签”,缺少内容的叙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古之君子咏叹不足而将爱物占为己有。是对原文“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的误解,专有是指对此物精神品格的专有。C.画竹者摹写、观察之竹都是自己种植。这一选项不看原文也可知其谬误,难道所有画竹者摹写、观察之竹都是自己种植的?况且文中提到画竹之人并无此据。D从文中“观爱竹者之胸,可以知画竹者之胸;知画竹者之胸,则爱画竹者之胸亦可知而已。”可知善画竹者达到的艺术境界他人亦可知。

考查方向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解题思路

比对排除。

易错点

“咏叹之不足而斯物遂若为斯人之所专有”中对“专有”的误解,最易迷惑不考生选A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自己尤其喜爱画墨竹(1分);(2)搜集元、明大画家的画竹图(1分);(3)专门建造房屋收藏画竹的名画,并取名“此君轩”(1分)。(每点1分,意对即可。)[来源:学。科。网Z。X。

解析

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筛选信息注意,结论所在之处往往即为筛选信息范围。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回答时要注意角度。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第①段结尾点明君子与竹子相近,引出第②段关于君子爱竹、画竹的议论(2分);第②段结尾由爱竹者、画竹者与竹相契合的情怀,推断出爱画竹者具有同样的情怀,引出第③段川口君爱画竹的叙述(2分)。

解析

扣住段落之间的“衔接”,分析其“自然”之处即可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的结构和内容。

解题思路

,分析段落之间如何“自然”衔接过渡的。

易错点

应结合文本两段之间的连接点,举例说明。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70分

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马戏团做了半辈子的小丑改行了。新工作很体面,是在快餐店里卖汉堡。没有人鼓掌,没有人笑,没有人需要他翻跟头,摔跤,或是做鬼脸。小丑后来写了一封信,寄给当年还在马戏团的自己。信里只写了一句话——“我一切都好。只是想你。”

26.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且听心吟

聚光灯汇聚的舞台中央,小丑翻跟头、摔跤,用肢体搞笑来博人眼球,扮一个鬼脸便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数年后,改行卖汉堡的平庸的小丑却想念着当年成为焦点明星的自己。

“只是想你”是小丑对过往的迷恋,他“觉今非而昨是”,无人关注他的空虚感冷不防地袭来,卸下小丑的妆容,他只是个平凡普遍的人。他想念的不只是过去的自己,连同过去受到瞩目的满足感,小丑无法忍受平庸。

而陶渊明辞官归耕陇亩后却表达了“觉今是而昨非”。林清玄说:“当一个人以浊为欢时,他不会有生命清明的感觉。”陶渊明与小丑一样地“改行”了,不同的是,陶渊明不愿以浊为欢,因而远离浑浊的官场,哪怕过得“草盛豆苗稀”的穷苦生活,我想他也不会对当年为俸禄所累的自己说,“只是想你”。陶渊明放弃名利便不再回头,这也是苏轼敬佩他、希望“师范其万一”的原因啊!

而小丑终究是世俗之人。帕斯卡尔在《且听心吟》中说,若我们明白心中住着一个心君,那么所有彷徨、迷失、虚荣不过是客尘。小丑的“心君”在哪?在半辈子的成为他人目光焦点的、名利双收的生活中,他遗忘了自己内心对平凡的渴求而想念过去的自己。

我们终究也是小丑,为世俗所累,扮演着迎合他人的角色,渴望在他人眼里过得不平凡……曾几何时,我们变得只在意他人的目光了。成为平庸的自己、为自己而活的内心的呐喊我们充耳不闻。做一个平凡的真正的自己,遗世而独立,像约翰·纳什那样平凡得与排着长队的学子们亲切合影;像特斯拉那样平凡得到广场上喂鸽子;像陶渊明那样平凡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何尝不可?

放下对名利的眷恋,接受平凡。当小丑在马戏团时,他想念的或许是卖汉堡的自己;当他在快餐店里时,却在想念作为一个小丑活在他人世界里的自己,而他真正在活着的是他自己的人生,挥手对过去的自己说再见,脱下小丑的包装,不奢求他人的掌声,如此平凡的生活对自己而言不也是出众吗?

当小丑找回自己的“心君”,体会生命清明的感觉时,“只是想你”恐怕会被他删去吧。且听心吟,为自己而活。

解析

立意示例:1遵循本心,2不忘初心,3人生是一个选择。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解题思路

立意可采用抓关键词法,以及由果溯因法。可以联想的素材: “人生两条路,走一条念一条”,并不适用于每一个人(参照佛罗斯特诗歌),做自己喜欢的,响应自己的内心的呼唤,遵循本心和初心(荣格心理学)……

易错点

立意偏题,如从爱岗敬业等去立意就偏了。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