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 景德镇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②酶、激素、ATP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

③有些RNA水解的产物可作为直接能源物质

④有些RNA可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反应速率

⑤抗体、受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都是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

A①③

B②④

C②⑤

D④⑤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从根本上说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B适宜浓度的赤霉素可促进细胞伸长,使植株增高

C植物各个部位都能合成乙烯,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D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不稳定等特点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SARS病患者痊愈后,其体内有抵抗SARS病毒的抗体

B受抗原刺激后的淋巴细胞周期变短,核糖体活动增强

C吞噬细胞能特异性地吞噬病毒抗原

D人体浆细胞合成抗体过程中,一种氨基酸可能由多种tRNA携带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下列关于体外处理“蛋白质-DNA复合体”获得DNA片段信息的过程图,叙述正确的是 ( )

A如图所示,过程①②两种酶的作用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B若该“蛋白质-DNA复合体”是染色体片段,则可能存在于产甲烷杆菌中

C过程①的酶作用于非结合区DNA的磷酸二酯键

D如果复合体中的蛋白质为RNA聚合酶,则其识别结合的序列是mRNA的起始密码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①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DNA和RNA分布时,盐酸的作用是对细胞进行解离

②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与失水实验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是因变量

③验证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的实验中,首先将实验植物做饥饿处理是为了控制无关变量

④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时,在患病家系中调查并多调查几个家系以减少实验误差

⑤用纸层析法可以提取和分离植物细胞中的各种光合色素

A①②④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①④⑤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某自由交配的种群在I、II、III时间段都经历多次繁殖过程,定期随机抽取100个个体测得基因型为AA、aa的个体数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II、III段,AA个体比aa个体的适应能力弱

BA基因突变为a基因导致基因型频率在II段发生剧变

C在I段内A的基因频率是40%

DAa个体在I、III段数量均为40,说明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填空题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7.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结果如图1。图2为其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

(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      (强于或低于)对照组。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强于或低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2)将番茄植株置于一个大型密封的玻璃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给予充足的光照后,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减少了45毫克;放在黑暗条件下,容器中CO2的含量每小时增加了20毫克;据实验测定,番茄植株在上述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制造葡萄糖45毫克。在上述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番茄植株在光照条件下呼吸作用        (强于或低于)黑暗条件

(3)图2中的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结构有             。图中箭头为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此时气孔关闭,推测此时保卫细胞可能处于       (填失水或吸水)状态;短时间内,保卫细胞中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变化是        (填增多或减少)。

分值: 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燕麦的颖色有黑颖、黄颖、白颖三种,其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A和a,B和b)控制,如下图所示:

(1)现有三个基因型不同的纯合品系甲(黑颖)、乙(黑颖)、丙(黄颖),品系间的杂交结果如下表(F2为相应组别的F1自交所得):

①品系甲的基因型为           , 第二组得到的F2黑颖个体间进行随机授粉,则所得F3的表现型及比例分别为               

②某实验小组欲研究某株黑颖燕麦的基因型,他们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测交实验确定其基因型.

(2)若在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所在片段与B基因所在片段发生互换,该变异类型为        

(3)燕麦的5号染色体上还有P基因和Q基因,它们编码各自蛋白质的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下图,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箭头处的碱基突变为T,则对应密码子变为            ,基因P转录时以        链为模板合成mRNA,基因P在燕麦某个细胞中数目最多时可有      个。

分值: 10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反射。右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图中神经中枢含      个突触,在反射过程中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                  ,信号单向传递的原因是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                     ,所产生的现象是                             

(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反射,其原因可能有:①                ;②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科研小组对某人工鱼塘的能量流动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整理资料时,由于疏忽图中部分项目和数据模糊不能分辨。请你帮助恢复有关数据和项目,并回答有关问题:(能量单位:J/cm2.a,除表中所列的消费者外,其他类型的消费者忽略不计)

(1)人工鱼塘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2)研究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般将            一个营养级的          视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若要调查某种肉食鱼类的种群密度常采用的方法是            

(3)分析表中数据及各营养级能量的分配,表中A是指           ,表中的数据B为        

(4)由于受到某种污染,导致每天鱼塘内鱼死亡个体逐渐增多,最后所有鱼类全部死亡表明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回答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问题:

(1)传统发酵技术中,利用微生物发酵生产特定的产物,很多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食品。请将下列微生物与对应的发酵产物联系起来:

①乳酸菌          

②根瘤菌          

③蓝藻          

④醋酸菌

⑤毛霉          

⑥酵母菌          

⑦大肠杆菌      

⑧曲霉

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对应的主要微生物依次是                         (填相应序号);其中泡菜制作的原理是(用反应式表示):                         

(2)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具有如下步骤:

①溶化  

②调pH  

③加棉塞  

④包扎  

⑤分装  

⑥称量

正确的顺序为                           ;倒平板操作中,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其主要原因是                                              

(3)菊花的组织培养中要求无菌操作的目的是                              ,在愈伤组织形成过程中常用的培养基是MS培养基,并且需要添加            ;愈伤组织分化成根和芽,再由芽发育成叶和茎,这一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___,此过程          (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1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