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史 西宁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1.“在三先生看来,当时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程朱理学……已难以继续承担儒家所强调的道德与社会教化功能……他们不遗余力地倡导‘重民’‘保民’‘敬民’,呼吁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回归。”以下言论最能够体现“儒家基本价值观念回归”的是( )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B“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

C“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D“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5.下表为晚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农业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

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

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9.某西方学者指出 “幸福就是心灵合于完全德性的现实活动。”这一言论最有可能来自( )

A启蒙运动时期

B宗教改革时期

C人文精神的起源时期

D文艺复兴时期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宋初曾设谏官出外任职,用以消弭藩镇。宋真宗时期,设专门机构置谏官六员,规定三年内不得差出,并使之有专折言事的责任;仁宗时期将门下省的旧址改建成谏院;建炎三年下诏谏院不再隶属门下、中书两省而另立官署同与两省官在朝中相见议论政事。北宋时期谏官和谏院的变化意味着( )

A监察制度不断完善

B官僚机构日益膨胀

C君主专制走向没落

D三省六部名存实亡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李釜源撰《地图综要》(研究明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内卷:“楚故泽国,耕稔甚饶。一岁再获柴桑,吴越多仰给焉。”据此准确反映的是( )

A“苏湖熟,天下足”逐渐演变为“湖广熟,天下足”

B江浙农村转种棉花等,粮食不能自给,需要湖广输入

C湖广地区在明代成为全国粮食重要产区

D经济重心转移湖广地区超过吴越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有西方学者在论述鸦片战争发生的原因时说:“西方国际关系的观念与传统,同中国以父系为主、在天子统治下的宇宙伦理观念、政治制度两者之间,必然发生冲突。”此观点( )

A正确说明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

B主要是为英国的侵略行径做辩护

C正确揭示了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

D回避了英国所发动战争的侵略性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了文言文与白话文之争。林纾在《论古文之不宜废》一文中指出:“知腊丁(拉丁文,欧洲的古语)之不可废,则马班韩柳(司马迁、班固、韩愈、柳宗元)亦自有其不宜废者。”林纾反对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主要是基于( )

A语言发展的规律性

B中华文明的完整性

C传统文化的传承性

D中西文化的关联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下图是各个时期国有经济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比重,国家投资自20世纪80年代锐减,其原因有( )

①国有企业改革 ②国有企业私有化运动 ③确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④国家加强管理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有学者指出:“罗马法的发展基本上不是按立法程序制定的,也不是君主个人独裁意志的结果,而主要是凭借裁判官的审判实践和法学家的理论活动,在改造和继承旧有的法律规范的基础上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这说明罗马法在形成过程中( )

A缓和矛盾、巩固统治

B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

C具有随意性和实用性

D维系帝国,影响深远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0.17世纪末的英国,既实现了“地上(指社会)的平衡”,又建立起“宇宙体系的平衡”。“地上的平衡”推动人们去研究、认识“宇宙中的平衡体系”。这两个“平衡”应分别指( )

A英国议会制的产生、英国确立国教

B英国责任内阁制形成、进化论的提出

C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经典力学体系创立

D英国确立“日不落帝国”地位、相对论问世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2.引力波是一种时空涟漪,如同石头被丢进水里产生的波纹一样。2016年2月11日美国科学家公布引力波探测成果,弥补了100年前某理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也让人类终于有机会探索宇宙起源的奥秘。“某理论”是( )

A万有引力定律

B生物进化论

C量子论

D相对论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1.撒切尔夫人在蝉联首相之后说:“在头两个任期里,现政府砍断了束缚着格利弗的数千条绳子中的许多条。这一切都要求对政府的作用加以限制,但是在那些限制以内,政府必须具有决定权。”下列措施与撒切尔经济政策一致的是( )

A动用赤字财政、适度通货膨胀等手段

B弱化政府对私营部门的调控措施

C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D增加政府开支,降低税率

分值: 4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7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材料一 我国古代海洋观念的萌芽首先表现在对海洋具有“行舟楫之便”与“兴渔盐之利”经济属性的基本认识之上,随着木板船的出现和航海技术的提高……大大加深了对海洋所具有的社会商品经济属性的认识。……中华民族在宋元以前是以一种较为开放的心态与海洋打交道的,只是到了元末明初之后,原本日渐开放的海洋观念意识才开始转向。

―李永昌《中国古代海洋观的特点和反思》

材料二 毛泽东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传统的海洋观。……他不仅从保卫海防、防御外敌海上入侵和国家统一安全的角度考虑海军建设问题,还从“保障海道运输安全”的角度,考虑了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务实的精神和宽广的视野,认真总结新时期国际海洋斗争的经验与教训,着眼于维护我国海洋安全,开发丰富的海洋资源,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在继承中国传统海洋观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新命题和新概念,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海洋观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海洋观的重大突破。

―邓文金《改革开放时期中国海洋观的演变》

材料三 海洋与人类发展息息相关。世界进入大航海时代后,随着新大陆的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商品、资本、人力突破地域限制,逐步形成全球贸易网络。……历史反复昭示人们,向海而兴,背海而衰,为开发海洋而进行的合作,给各国带来发展;但是为争夺海洋发生的战争,则给人类带来灾难。

―2014年6月20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中(国)希(腊)海洋合作论坛上发表的《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演讲

13.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海洋观的特点。

14.根据材料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海洋观发生了哪些变化。并说明导致变化的原因。

1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新航路开辟后海洋对欧洲国家兴衰的影响,谈谈你对海洋控制权与国际贸易地位关系的认识。

分值: 2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在20世纪的今天,钟摆开始再度摆向地区自治。欧洲用了四个世纪(1500——1900年)才建立起在世界范围的统治,而仅过了50年这种统治就土崩瓦解了。这一瓦解过程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加快了其前进步伐。政治瓦解表现为帝国统治的终结,文化分化范围则更加宽广,西方文化不再被认为与文明同义,而非西方文化也不再等同于野蛮。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6.思考材料中“地区自治”和欧洲在“世界范围的统治”的内涵,就作者在文中谈及的“地区自治”和欧洲在“世界范围的统治”在世界历史进程中发生的变化,任选一个主题,阐述变化,分析变化原因。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20世纪初的晚清变革大事记

17.根据材料简要概括晚清变革的主要内容。

18.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清末的这些改革最终失败的原因。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1942年1月,反法西斯盟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竭尽全力,相互合作,彻底打败德日意法西斯国家,绝不单独与敌人停战或媾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并力图维持现状,推迟媾和。1950年下半年,美国及其西欧盟友决定早日对日媾和。在美国操纵下,1951年9月,对日媾和会议在美国旧金山召开,中国、朝鲜等国没有被邀请参加。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和约》,宣布结束对日本的战争状态。苏联等国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对此,中国外长周恩来发表声明指出:“中央人民政府认为(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无效的,因而是绝对不能承认的。”

——摘编自吴廷璆《日本史》等

19.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什么说《旧金山和约》是“非法的”。

2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转而急于对日媾和的原因及和约签订的影响。

分值: 15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6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