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海淀区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在真核细胞中,合成下列物质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是(     )

A性激素和淋巴因子

B胰岛素和细胞骨架

C胰蛋白酶和tRNA

D神经递质和磷脂分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RNA复制、逆转录、蛋白质的合成基本过程。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固醇类,合成时不需要模板,选项A不正确。

tRNA是以DNA作为模板的,C选项不正确。

神经递质和磷脂分子化学本质不是蛋白质,合成时不需要模板,D选项不正确。

B选项胰岛素和细胞骨架是蛋白质,并以RNA作为模板的。所以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多种物质和结构的化学本质,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多次出现,常与细胞的各项功能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在真核细胞中,RNA复制、逆转录、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以RNA作为模板的,产物分别是RNA、DNA、蛋白质

易错点

1、多种物质和结构的化学本质分辨不清。

2、不能理解需要以RNA作为模板意思,导致题目无法进行。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5.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小光圈或换平面镜

B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颜色深浅的变化

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时,选择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比较

D观察吡罗红(派洛宁)甲基绿染色的细胞时,细胞核和细胞质分别呈红色和蓝绿色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观察脂肪细胞时,换用高倍镜后视野会变暗,这时应该使用较大光圈或换凹面镜,选项A不正确。观察紫色洋葱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现象时,主要观察液泡大小的变化和原生质层的位置,选项B不正确。选项C.观察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变异时,选择分裂中期的正常细胞和变异细胞进行比较,染色体形态数目最清晰,正确。D选项,观察吡罗红(派洛宁)甲基绿染色的细胞时,细胞质和细胞核分别呈红色和绿色,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实验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相应的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把握实验过程,体会实验原理

2、掌握显微镜使用方法

易错点

1、观察质壁分离现象时,明确主要观察目标

2、染色剂染色后相应的颜色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7.下图为一家系的遗传系谱图。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Ⅱ -5 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

B乙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位于X 染色体上

CⅢ -5 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 -2

DⅢ -3 与Ⅲ -6 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仅为7/24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图中Ⅱ代4、5和Ⅲ代7判断甲病的致病基因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选项A正确。由图中Ⅱ代4、5和Ⅲ代5判断乙病的致病基因为隐性,结合题干Ⅱ -5 不带有乙病的致病基因,判断位于X 染色体上,B选项正确。Ⅲ -5 的乙病致病基因一定来自于I -1 ,C选项不正确。甲病基因用A、a,乙病基因用B、b表示,D选项Ⅲ -3 基因型为aaXBY,Ⅲ -6 基因型为1/6AAXBXB、1/6AAXBXb、2/6AaXBXB、2/6AaXBXb,婚配后代正常的概率仅为7/2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判别遗传方式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遗传计算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结合遗传方式的特点由图中判断遗传方式。

2、常染色体遗传方式的特点是均等和X染色体男女发病几率不等

易错点

1、分辨不清。

2、遗传计算练习不够,常出现计算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8.下列对噬茵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前必须清楚噬菌体侵染细菌后引起细菌裂解的时间

B本实验分别研究了DNA 和蛋白质在噬菌体增殖中的作用

C32P 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 与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

D细菌裂解后,32 P 标记组的子代噬菌体有放射性

正确答案

C

解析

C选项,不正确。以32P 标记的一组实验可确定DNA是进入了细菌,不能确定蛋白质是否进入了细菌,以35S 标记的蛋白质一组实验可确定蛋白质没有进入了细菌,其他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常与同位素标记元素、DNA复制过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

2、把握标记物质去向。

易错点

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

2、被标记物质的去向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下列关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上的载体和受体都能接受激素分子的信号

B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在内膜上合成ATP

C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

D酵母菌和大肠杆菌都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能力,载体位于细胞膜上,有物质运输的功能,不能接受信号,不能传递信号,选项A不正确。线粒体内膜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大量ATP,但是叶绿体内膜不直接参与光合作用,不产生ATP ,B选项不正确。C选项,抗体是分泌蛋白,浆细胞的内质网和高尔基体都参与抗体的加工、运输,正确。酵母菌在线粒体内分解丙酮酸产生CO2,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确实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但是它没有线粒体,呼吸场所在细胞质进行,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膜、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载体和受体的功能,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过程和场所、分泌蛋白的合成

2、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易错点

1、载体和受体的功能差别。

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3.右图为进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过程精子和卵细胞结合使同源染色体联会

B②过程由于细胞分化使细胞全能性丧失

C②过程不会发生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死亡琶亏

D③过程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进行有丝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减数分裂,选项A不正确。细胞分化使细胞全能性下降,植物细胞仍具有全能性,B选项不正确。②过程是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会发生细胞的衰老、凋亡和死亡,例如皮肤角质层细胞,C选项不正确。D选项,③过程是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原染色体自由组合就属于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正确。所以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对图形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常与减数分裂、有丝分裂、生长发育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搞清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含义。①受精作用②有丝分裂和分化③减数分裂

2、明确具体生理过程。

易错点

各个数字代表的生理含义易混淆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4.将某种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测定使用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在各种温度下该酶活性相对于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下图中的曲线②。据此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B曲线②的各数据点是在对应温度下测得的

C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

D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正确答案

B

解析

将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曲线②,所以选项B不正确。曲线①可知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选项A正确。在60~70℃酶的活性不是最高,但是该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后,残余酶活性达到80左右,酶长期在80℃时,残余酶活性是20左右,所以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C选项正确。由曲线②得到,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酶的活性测定和随温度变化规律,也考察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曲线表达含义,从酶的活性测定过程入手`

易错点

图中信息理解错误,导致答题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6.右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据图判断该细胞(     )

A只分裂形成一种卵细胞

B含有3 对同源染色体

C含有3 个染色体组

D一定发生过基因突变

正确答案

B

解析

该图为次级卵母细胞图,减数分裂后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一个极体,A选项正确。在次级卵母细胞中含有0对同源染色体,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已经分开,B选项不正确。该图含有2 个染色体组,选项C不正确。D选项不正确,产生G或g的原因,即可能是发生过基因突变,也可能是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选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图示判别能力.

解题思路

1、把握减数分裂、有丝分裂过程,明确各时期特点

2、分清染色体组的划分标准

易错点

1、减数分裂、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和图示判别

2、染色体组的概念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9.右图所示电子显微镜照片展示了真核细胞中的某种生命活动过程。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

A图示过程为mRNA的合成过程

B各核糖体最终合成产物不同

C这种机制提高了翻译的效率

D可发生在细胞核和线粒体中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示既有大量核糖体又有mRNA ,所以为蛋白质的合成过程,选项A不正确。因为是同一条mRNA,并且生物界共用一套遗传密码,所以各核糖体最终合成产物相同。B不正确。大量核糖体同时在一条mRNA合成蛋白质,这种机制提高了翻译的效率。C选项正确。真核细胞中,细胞核进行转录,不能发生翻译,线粒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既有DNA,又有核糖体,所以图示的过程可发生在线粒体中,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蛋白质翻译的过程、场所,常与转录、复制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蛋白质高效合成过程,模板为一条mRNA,多个核糖体同时在该mRNA合成蛋白质,

易错点

1、图示的含义理解错误,导致题目做错

2、各个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结构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0.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的第2 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 和17 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据此作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

B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

C古猿进化为人的过程与2 号染色体上的基因密切相关

D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是导致各种生物进化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D

解析

选项A,人类的第2 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人类可能比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少了一对染色体,正确。B选项,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 和17 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所以人类与近缘灵长类染色体上存在不同排序的基因,正确。C选项,由题干判断正确。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进化提供原材料,进化的实质是基因频率的改变,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同时结合了生物进化理论,染色体倒位知识点命题

解题思路

把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

易错点

突变与染色体变异的关系,把握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2.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来源:Z+xx+k.Com]

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番茄

正确答案

C

解析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防止果实脱落,选项A不正确。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打破其休眠时间不以利于储存,B选项不正确。选项C.用一定浓度乙烯利处理采摘后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正确。来用秋水仙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使染色体加倍后,可得到多倍体番茄,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常与植物生长发育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从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入手,结合具体生理过程,做出解答

易错点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4.下表为某人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检测结果。据此分析,其体内最不可能发生的是

A体温比正常人低

B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

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表中数据可知,该人甲状腺激素偏高,体温比正常人高,选项A不正确。  B.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加速C.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 D.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升高,均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甲状腺激素作用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常与其他激素,呼吸作用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甲状腺激素作用:促进生长发育,甲状腺素促进代谢,促进物质氧化分解,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2、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

易错点

甲状腺激素作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5.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快速牵拉属于外界刺激,骨骼肌中的感受器可以接受刺激,选项A正确。B.因为d为传出神经,不一定支配图中肌肉,传导具有单向性,所以刺激d 处不一定会引发图中骨骼肌收缩,B选项不正确。d 可能与多个骨骼肌细胞形成突触,选项C正确。选项D.牵拉和刺激b 均可使c 处出现神经递质,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神经传导和传递过程,识图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体液调节、免疫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脊神经节的位置判断,兴奋由abcd方向传递,再根据图示,做出相应判断

易错点

1、不能识别传入神经、传出神经。

2、兴奋传导的单向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7.有研究认为,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瘸的致病机理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 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 细胞与胰岛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该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

C效应T 细胞将抗原呈递给胰岛B 细胞致其死亡

D辅助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促进B 淋巴细胞凋亡

正确答案

A

解析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由于患者体内某种辅助T 细胞数量明显增加,释放的淋巴因子增多,引起效应T 细胞与胰岛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选项A,正确。胰岛B 细胞裂解死亡,该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B选项不正确。效应T 细胞与胰岛B 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C .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免疫异常的疾病。

解题思路

结合免疫知识,按照题目信息答题

易错点

不看题目信息,盲目做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8.一些细菌能借助限制性核酸内切酶抵御外来入侵者,而其自身的基因组DNA 经预先修饰能躲避限制酶的降解。下列在动物体内发生的过程中,与此相似的是(     )

A巨噬细胞内溶酶体杀灭病原体

BT 细胞受抗原刺激分泌淋巴因子

C组织液中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

D接种的疫苗在机体内识别病原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巨噬细胞内溶酶体含有各种水解酶,却不分解细胞自身组成成分,选择杀灭病原体,与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解外来入侵者的基因组DNA ,不分解细菌自身DNA,选项A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思路

理解题意,把握生理过程实质

易错点

题干信息和生理过程要吻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1.某昆虫的长翅(B)对残翅(b)、黑体(E)对灰体(e)为显性,这两对性状独立遗传。。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则F2 群体中E 的基因频率是(     )

A50%

B60%

C40%

D100%

正确答案

B

解析

若纯合的雄虫(BBEE)与雌虫(bbee)交配,F1代基因型BbEe, F1自交,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存活个体基因型为1BBEE、2BBEe、2BbEE、4BbEe、1bbee,则F2 群体中E 的基因频率(1×2+2×1+2×2+4×1)÷(10×2)=60%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常与有性生殖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写出F1代基因型

2、写出F2代存活个体基因型即可得到结果。

易错点

忽视题干环境导致bbE_基因型和B_ee基因型的胚胎致死条件,导致题目计算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3.下列人体内的生理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的是(      )

A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

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主要是血浆、组织液、淋巴等细胞外液。A选项氧气和血红蛋白结合发生在细胞内 B.葡萄糖分解产生丙酮酸发生在细胞内的细胞质。C.氨基酸分子脱水缩合发生在细胞内的核糖体中 D.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所以选D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内环境的定义,常与呼吸作用、免疫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明确生理过程,把握定义实质

易错点

各个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6.当人处于高温炎热的环境中时,不会发生的是(     )

A温觉感受器兴奋增强

B皮肤血流量增加

C血浆渗透压维持稳定

D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正确答案

D

解析

高温时因气温过高,将通过大量的排汗,增加散热.调节体温,水大量丢失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重吸收水增加,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体温调节过程,水平衡的调节.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神经调节,体液调节等知识点交汇命题。容易题。

解题思路

理解体温调节过程,水平衡的调节即可完成此题

易错点

高温下的生理反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9.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是不同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关于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不断增大

B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逐步降低

C以“J”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增长不受自身密度制约

D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达到K 值时增长速率近于零

正确答案

B

解析

“J”型曲线:指数增长函数,描述在食物充足,无限空间,无天敌的理想条件下生物无限增长的情况。但是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以该种群为食的动物的数量也会增加,这就使种群的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形成“S”型增长曲线.以“S”型曲线增长的种群,种群的增长速率先升高后逐步降低,选项B不正确。所以选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种群增长的“J”型和“S”型曲线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多次出现常与种群特征、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从“S”型曲线和“J”型曲线的横纵坐标代表的含义出发,体会种群增长特点

易错点

1、“S”型曲线形成原因

2、“J”型曲线形成条件。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0.下列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培养前均需要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B均要确保培养基中含有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

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鉴定菌种

D均需要放在恒温培养箱中通入氧气培养

正确答案

C

解析

高压蒸汽灭菌适合于耐高温培养基、接种器械和蒸馏水的灭菌。在工业生产中,对于培养基、管道、设备的灭菌,通常采用蒸汽加热到一定的温度,并保温一段时间的灭菌方法,称之为湿热灭菌,培养前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不一定是高压蒸汽灭菌,选项A不正确。自养型生物例如硝化细菌培养时不需要添加碳源,选项B不正确。选项C.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法均可用于鉴定菌种,正确。有的微生物是厌氧型,培养时不需要通入氧气,D选项不正确。所以选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有关微生物培养的知识点.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实际操作注意事项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掌握培养基配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结合微生物的代谢特点做出判断

易错点

培养基配制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自养型生物一定含有的细胞器是(     )

A叶绿体

B中心体

C.核糖体

D线粒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绿色植物和少数细菌为自养型生物,例如硝化细菌没有叶绿体 、中心体、线粒体,细胞生物都由核糖体。C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自养型生物特点和细胞器的功能.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1明确自养型生物特点。自养型,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或环境中的碳酸盐为碳素营养的一种营养类型.此类生物称为自养型生物.绿色植物和少数细菌为自养型.它们能将简单的无机物二氧化碳或碳酸盐合成复杂的有机物,供生命活动的需要. 根据它们同化二氧化碳过程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2明确细胞器功能和分布场所

易错点

1、细胞器功能模糊不清。

2、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差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果蝇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其性染色体如右图所示。X 和Y 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区(Ⅱ片段),另一部分是非同源区(Ⅰ、Ⅲ片段)。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X、Y 的大小、形状不同仍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B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Ⅱ片段

C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蝇中概率高

DⅢ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只在雄蝇中表现

正确答案

C

解析

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选项A正确。B.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只能发生在Ⅱ片段,选项B正确。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在雌蝇中概率高,Ⅰ片段上的基因控制的隐性性状在雄蝇中概率高,C选项不正确。Ⅲ片段上的基因位于Y,控制的性状只在雄蝇中表现,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同源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常与性状、性别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从伴性遗传和同源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蝇中表现入手

易错点

1、同源染色体的理解。

2、同源染色体的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蝇中表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6.由于细胞中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如图甲),导致某女子的l4 号和2l 号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会(如图乙)。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 条染色体但表现型可能正常

BDNA 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

C不考虑其他染色体,理论上该女子可产生6 种不同配子

D该女子与正常男子婚配没有生育21 -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于细胞中一条14 号和一条21 号染色体连接形成一条异常染色体,不含重要基因的短片段在细胞分裂中丢失,所以该女子体细胞中只有45 条染色体但表现型可能正常,A选项正确。DNA 的断裂、错接是形成这种异常染色体的根本原因,B选项正确。若题中图乙三个染色体分别编号1、2、3,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三条染色体中,任意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分离时,另一条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任意一极,则形成的配子有1、2、3、12、13、23共六种,C选项正确。因为可产生23类型配子,当它与正常男子婚配,有生育21 - 三体综合征患儿的风险,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常与减数分裂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明确正常减数分裂过程和异常减数分裂过程,结合题意做出判断

易错点

没有按照题目要求答题,没有把握题目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7.右图中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神经元 c 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下列相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a 神经元的递质释放受a、c 两个神经元控制

B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C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Da、c 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递质

正确答案

B

解析

神经元 a、b 与痛觉传入有关,表明神经元a的递质乙酰胆碱会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不是抑制,选项B不正确。神经元a的递质释放受a、c 两个神经元控制,选项A正确。神经元 c 能释放脑啡肽,脑啡肽具有镇痛作用,脑啡肽的释放会引起乙酰胆碱释放量减少, C选项正确。a、c 神经元均通过胞吐方式释放递质,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兴奋传递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生物电,人体生理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但通过突触时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这是因为递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其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传递有一定方向性。

易错点

兴奋传递具有单向性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8.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下列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侵染过程需要经过特异性识别

B会降低细胞免疫但不影响体液免疫

C不会降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水平

D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

正确答案

A

解析

病毒入侵人体主要是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选项A正确。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会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不管是细胞免疫还是体液免疫都需要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会降低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B选项不正确。吞噬细胞参与机体非特异性免疫, C选项不正确。病毒是寄生的,必须在细胞内增值.不可以在人体内环境中复制增殖,内环境是细胞外液,选项D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繁殖方式、免疫、内环境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解题思路

免疫分为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病毒入侵人体主要是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特异性免疫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易错点

病毒入侵引起的免疫反应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9.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

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

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

正确答案

C

解析

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选项A正确。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B选项正确。由图可见,每年11月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 C选项不正确。第二年的9月10月种群数量较少,雌性个体多于雄性个体,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种群的数量特征和识图能力,常与群落、生态系统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数量特征包括:

1.种群密度 

2.出生率和死亡率 

3.迁入率和迁出率 

4.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易错点

没有明确题意,盲目答题,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将纯种不同性状的扁豆杂交得到F1,然后自交得到 F2,结果如下表。据表判断,不正确的是(     )

A一株扁豆的外皮性状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

B光面扁豆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

C亲本麻面A 和斑点B 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

D控制斑点A 和B 的基因是共显性关系

正确答案

A

解析

1已知亲本全为纯种,麻面 A 和麻面B 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则麻面A是显性性状,第一个杂交亲本基因型是AA×BB。2已知亲本全为纯种,麻面B和斑点A(或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B,则麻面B是显性性状,第二个杂交亲本基因型是BB×A.A. (或B. B.)。3已知亲本全为纯种,斑点A和斑点B杂交,后代为斑点A和斑点B混合,则斑点A和斑点B是共显性。第三个杂交亲本基因型是A.A.×B. B.4已知亲本全为纯种,斑点A(或B)和光面杂交,后代为斑点A(或B),则斑点A(或B)是显性性状。第四个杂交亲本基因型是A.A.( B. B.) ×dd综上所述,根据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判断各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即复等位基因,选项A不正确。光面为dd自交后代不会出现性状分离,B选项正确。亲本麻面 A (AA)和斑点B(B. B.)杂交后代全为麻面A,选项C正确。第三个杂交表明斑点A和斑点B是共显性,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分离定律的应用能力.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常与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1、根据扁豆具有多种外皮性状是由同一基因位点的多个不同基因控制的,判断各个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再根据题意确定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由表格数据推出亲本基因型,即可得到结果。

易错点

1、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分辨不清

2、性状分离比不熟练。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将蚕豆根尖置于含放射性3H 标记胸腺嘧啶的培养液中,培养一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取出根尖,移至不含放射性物质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两个细胞周期的时间。在第一个、第二个和第三个细胞周期取样,检测中期细胞染色体上的放射性分布。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第一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甲所示

B第二个细胞周期中的染色体均如乙所示

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4 的染色体如丙所示

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第一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染色单体,每个单体中有一个DNA分子,每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一条链没有放射性,均如甲所示,选项A正确。B.第二个细胞周期的中期,每一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DNA分子,共4条单链,一个DNA分子的一条链含有放射性,另3条链没有放射性,染色体均如乙所示,B选项正确C.第三个细胞周期中1/2 的染色体如丙所示,1/2 的染色体如乙所示。选项C不正确,D.图丙所示染色体仅出现在第三个细胞周期,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DNA在复制的相关知识,半保留复制:DNA在复制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DNA链作模板,合成完全相同的两个双链子代DNA,每个子代DNA中都含有一条亲代DNA链,这种现象称为DNA的半保留复制

解题思路

由DNA复制特点和染色单体关系入手,DNA是双链,复制时每一条链都是模板

易错点

DNA复制特点和染色单体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5.有关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均以DNA 的两条链作为模板

B均可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

C均以氨基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D催化生成的产物不相同

正确答案

A

解析

DNA复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DNA链作模板, 转录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选项A,,不正确。组成DNA的每一条单链的基本单位之间和 RNA分子 的基本单位之间均可形成磷酸二酯键,B选项正确。DNA 聚合酶与RNA 聚合酶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均以氨基酸作为基本组成单位, C选项正确。D.催化生成的产物不相同,DNA复制合成子代DNA,转录合成RNA,D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DNA复制和转录的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逆转录、基因、性状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DNA复制以亲代DNA的每一条DNA链作模板,合成子代DNA的过程,复制需要DNA 聚合酶。基因转录主要在细胞核内进行的。它是指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需要RNA 聚合酶。

易错点

1、不同生理过程需要酶的种类不同,酶有专一性。

2、各个生理过程的反应物和产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0.下列与相关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细胞的全能性

B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

C动物细胞融合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基本原理相同

D动物细胞培养与植物组织培养所用的培养基成分基本相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和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区别在于培养基不同,前者特有的成分是葡萄糖和动物血清,后者特有的成分是蔗糖和植物激素,D选项不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工程技术相应的知识点,常与基因工程等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动物细胞融合、植物原生质体融合、动物细胞培养,要明确基本过程和特点

易错点

对相关知识点把握不准确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34.科研人员以大鼠神经元为材料,研究细胞外ATP 对突触传递的作用。

(1)在突触前神经元上给予一个电刺激时,产生_______传至突触小体,引起神经递质释放,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

(2)Glu 是大鼠神经元的一种神经递质,科研人员分别用Glu 受体抑制剂、ATP处理离体培养的大鼠神经元,检测突触后膜电位变化,结果如图1 所示。实验结果表明,ATP 对突触传递产生__________。

(3)科研人员用Glu 和Glu+ ATP 分别处理突触后神经元,检测发现两组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无差异。由此推测ATP 对突触___(结构)没有直接的作用。

(4)科研人员给予突触前神经元细胞一个电刺激时,能够引起细胞膜上Ca2+通道的开放,Ca2+流入细胞,使_______与__________融合,递质释放。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 能够____。

(5)综合上述结果推测,ATP 对神经元之间信号传递的作用是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兴奋(或“神经冲动”)    受体

(2)(部分)抑制

(3)后膜(或“后膜上的受体”)

(4)突触小泡    突触前膜    抑制Ca2+内流

(5)抑制突触前神经元递质释放从而抑制突触传递

解析

由图2所示实验结果分析,ATP 可以阻止突触前膜Ca2+流入细胞,从而阻止递质释放,影响突触兴奋传递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兴奋的传递相关知识.常与激素调节相联系。

解题思路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兴奋传递是单向传递。兴奋传递通过突触时只能由突触前膜向突触后膜传递,这是因为递质只能从突触前神经末梢释放,其意义是保证中枢神经系统内兴奋传递有一定方向性。

易错点

兴奋传递的过程和特点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7分

35.小叶章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入侵某苔原生态系统形成斑块。科研人员采用样方法对小叶章入侵斑块进行群落调查,结果如下表。

 

(1)调查时,科研人员要在小叶章入侵斑块__________选择若干个1m×1m的样方,统计样方内的植物______、株数、高度等信息,通过记名计算统计出整个群落中植物的__________。以相邻的本地牛皮杜鹃群落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

(2)随着入侵程度的加深,灌木逐渐消失,多年生草本植物种类明显____________,植株的高度__________。

(3)小叶章不同入侵程度下,群落的_________空间结构发生明显变化,表明小叶章入侵会使群落发生演替,这种群落演替的类型为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随机    种类    丰富度

(2)增多    增加    

(3)垂直和水平    次生演替

解析

丰富度表示物种种类的多少,物种种类越多丰富的数值越大。群落的空间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群落的演替分为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群落的特征、群落的演替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群落的特征、群落的演替入手,试题较容易

易错点

群落丰富度的调查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36.棉铃虫的Bt 毒蛋白抗性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为研究抗虫棉种植区中棉铃虫Bt 毒蛋白抗性基因频率的变化,科研人员连续三年将实验室饲养的纯合抗性雌虫与在田间随机捕捉到的雄虫单对杂交,随后单独孵化雌虫所产的全部卵,得到单雌系。孵化过程中用Bt 毒蛋白基因高表达的棉叶饲喂单雌系幼虫5 天,检测幼虫体质量,结果如右图所示。

(1)科研人员将饲喂5 天后存活的幼虫达到虫体质量≥0.6mg 的单雌系定义为抗性单雌系,由抗性基因遗传规律分析,理论上抗性单雌系中的幼虫是抗性基因的_________(填“纯合子”、“杂合子”或“纯合子及杂合子”)。幼虫体质量为0mg,表明该单雌系的幼虫全部死亡,推测其父本__________。

(2)统计2012 年的实验结果可知,抗性单雌系占所有单雌系的百分比为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1 位),该百分比明显高于2010 年,推测田间棉铃虫种群的抗性基因________高于2010 年。

(3)通常在田间种植转基因抗虫棉的同时,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或其他作物,该做法能使棉铃虫种群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纯合子    不携带该抗性基因(或“是显性纯合子”)

(2)63.7%    频率

(3)抗性基因频率上升速率减缓

解析

(1)棉铃虫的Bt 毒蛋白抗性由一对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所以理论上抗性单雌系中的幼虫是抗性基因的纯合子。单雌系的幼虫全部死亡,表明幼虫全部是非抗个体,推测其父本是显性纯合子(2)2012 年的抗性单雌系占所有单雌系的百分比为79/(6+4+35+79)=63.7% (3)环境有选择作用,在转基因抗虫棉的选择作用下,棉铃虫抗性基因频率会明显上升。间隔种植少量非转基因棉或其他作物,该做法能使棉铃虫种群抗性基因频率上升速率减缓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频率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从柱状图中读取信息,再结合题干信息,即可做出判断

易错点

柱状图中的信息读取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31.线粒体是与细胞凋亡密切相关的细胞器。为研究蛋白B 对家蚕细胞凋亡的影响,科研人员做了如下实验。

(1)细胞色素c 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电子传递体,参与有氧呼吸第_________阶段的生化反应。细胞受到凋亡信号的作用后,线粒体膜上的非特异性通道打开,引起线粒体膜的_________性发生改变,线粒体膜两侧_________的分布发生变化,导致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或消失,使得细胞色素c 释放出来,引发细胞凋亡。

(2)用生物碱H 处理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处理不同时间后,用凝胶电泳方法测定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中细胞色素c 的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由于细胞中微管蛋白的表达量_________,在实验中可作为标准物质,以校准和消除由于细胞培养操作、细胞取样量和细胞色素c 的_________等无关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②据图分析,正常细胞的细胞溶胶中_________检测到细胞色素c,由_________判断,随着生物碱H 处理时间延长,细胞色素c 逐渐释放到细胞溶胶中。

(3)为研究蛋白B 的功能,科研人员构建蛋白B 基因过量表达载体和蛋白B 基因表达干扰载体,导入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中,用_________处理转基因家蚕细胞,检测到过量表达蛋白B 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 的释放量减少,抑制蛋白B 基因表达的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 的释放量显著增加,推测蛋白B_________。

正确答案

(1)三    (离子)通透    离子(和质子)

(2)①相对稳定(且丰富)    检测方法

②没有(或“未能”)    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含量增加,分离的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含量下降

(3)生物碱H    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进而抑制细胞凋亡

解析

(1)细胞色素c 是线粒体内膜上的重要电子传递体,表明在线粒体内膜参与反应,即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参与反应

(2)由题意判断,活细胞中细胞色素c存在于线粒体内,细胞死亡后色素c存在于细胞溶胶(细胞质基质)内。用生物碱H 处理悬浮培养的家蚕细胞,会造成细胞死亡

(3)表达蛋白B越少,细胞溶胶中细胞色素c 越多,引发细胞凋亡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工程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常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解题思路

读懂题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灵活作答

易错点

细胞色素c存在位置表示细胞的死活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32.为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过程中lac 基因表达的调控机制,科研人员做了相关实验。(1)在加入乳糖和去掉乳糖条件下,检测培养的大肠杆菌细胞中lac mRNA 和-- 半乳糖苷酶的含量,得到右图所示结果。

①乳糖属于糖类中的_______糖,细胞内的- 半乳糖苷酶可将乳糖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

②据图可知,加入乳糖时,lac 基因才会启动_______,- 半乳糖苷酶随即增加。去掉乳糖后,lac mRNA 含量立即下降,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同时- 半乳糖苷酶含量在一定时间内维持稳定,其原因是- 半乳糖苷酶__________。

(2)为了证实乳糖的作用是诱导新的- 半乳糖苷酶合成而不是将细胞内已存在的酶前体转化为有活性的酶,科研人员将大肠杆菌放入含35S 标记的氨基酸但无乳糖的培养基中繁殖多代,之后将这些细菌转移到____培养基中培养,加入乳糖后,分离、检测新合成的- 半乳糖苷酶,若这些酶____放射性,则证明是诱导合成的。

(3)科研人员发现一种lac 基因突变型大肠杆菌能产生- 半乳糖苷酶,但不能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他们在野生型和突变型细菌培养基中添加放射性标记的乳糖,发现野生型在乳糖诱导后会摄取乳糖,而突变型菌几乎不能。据此推测乳糖还能够诱导野生型菌产生某种蛋白X,蛋白X 的功能是_________。

(4)由上述实验推测,只有当乳糖存在时,________酶与lac 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诱导lac 基因表达,从而诱导__________的合成。这种机制使微生物在有底物存在时才合成相关酶,从而减少了细胞内_________的浪费。

正确答案

(1)①二 ②转录    lac基因转录停止,lac mRNA很快被分解   合成后不会很快被分解

(2)不含放射性物质的    没有

(3)运输乳糖进入细胞

(4)RNA聚合    β-半乳糖苷酶和蛋白X    物质和能量

解析

乳糖也诱导了载体蛋白X合成。乳糖在载体蛋白X的运输下,进入大肠杆菌细胞内,乳糖的作用是启动转录,诱导新的- 半乳糖苷酶合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转录翻译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把握转录、翻译的具体过程,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易错点

转录翻译的原料,场所,产物,酶的种类易混乱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33.科研人员研究6 - BA(一种植物激素)对拟南芥根生长发育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如下实验。

(1)将拟南芥种植在含有不同浓度6 - BA 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测量植株主根、侧根长度,结果如右图。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浓度范围的6 - BA 对根生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科研人员利用两个转基因拟南芥株系,进一步研究6 - BA 对主根作用的机制。株系I 和Ⅱ中转入的表达载体上,GUS 基因分别与M 或N 基因的启动子(启动基因表达的DNA 序列)连接在一起,基因及相关描述见下表。

 

将两个株系分别培养在基本培养基和含6 - BA 的基本培养基上,一段时间后主根根尖的染色结果如右图。

①株系I 的根尖细胞中,GUS 基因功能是作为________的报告基因。据图分析,株系I 根尖上着色较深的部分为主根根尖的_________区,B 与A 的结果相比,说明6 - BA 对主根的作用为_________。

②株系Ⅱ的GUS 基因表达反映出根尖对________信号的响应状况,C、D 的结果表明6 – BA________。

(3)为验证“6 - BA 对侧根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者应选择的实验材料及实验结果是______(填字母)。a.株系I  b.株系Ⅱ c.基本培养基 d.含6 - BA 的培养基e.着色浅于对照组 f.着色深于对照组 g.着色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

(4)由以上实验结果还可以对拟南芥组织培养时,_________生长素/细胞分裂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根这一事实作出解释。

正确答案

(1)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对侧根的抑制作用 更明显)

(2)①细胞分裂    分生    抑制分生区细胞分裂

②生长素     对抗生长素的作用(或“与生长素相互拮抗”)

(3)a、c、d、e

(4)提高

解析

(1)图中坐标表示,与空白对照比,使用不同浓度6 - BA 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植株主根、侧根长度均较短,所以这一浓度范围的6 - BA 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抑制主根和侧根生长(对侧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2)GUS基因与启动子连接,产物染色后呈蓝色,所以在根系I中出现蓝色表明M基因表达。株系Ⅱ中出现蓝色表明N基因表达。

(3)该实验为验证试验,所以应设置对照组(基本培养基)和实验组(含6 - BA 的培养基)

(4)提高生长素/细胞分裂的比例,有利于愈伤组织生根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有关植物激素实验的相关知识.常与植物生长、分裂、分化内容相联系。

解题思路

理解题意,抓住关键,把握验证试验的实质

易错点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判别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37.黑腹果蝇的灰体(B)对黑体(b)是显性,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科研人员用灰体长翅(BBDD)和黑体残翅(bbdd)果蝇杂交,F1 个体均为灰体长翅。(1)科研人员用F1 果蝇进行下列两种方式杂交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①由实验结果可推断,B/b 和D/d 基因在________(填“常”或“性”)染色体上,且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②两组实验杂交实验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是:F1____果蝇在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的______发生了片段交换,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____。

(2)科研人员得到了隐性纯系小翅果蝇,用这种果蝇与纯系残翅果蝇进行杂交实验,对其基因遗传进行研究。

①根据实验________的F1 结果可知,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M/m 位于_______染色体上。实验三中F2 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的比例为_________,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符合__________定律。

②实验三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__________;实验四中F2 长翅、小翅和残翅的基因型分别有________种。

正确答案

(1)①常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雌    非姐妹染色单体    32%

(2)①四    X    9:3:4    基因的自由组合

②ddXMXM、DDXmY    4、4、4

解析

(1)①在F2 的雌雄个体中,性状表现相同,与性别无关,所以B/b 和D/d 基因常染色体上。     若两对基因位于二对同源染色体上,则F2 应为四种表现型并且各占1/4. 

 ②实验二中,F1测交产生F2,所以F2的表现型和比例真实的反映了F1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即交换的配子占总配子的比例8%+ 8% =16%。假如有a个原始生殖细胞,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所占的比例为b,因为每一个发生这种交换的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4个配子中,有2个是交换的配子,则(a×b×2)÷(a×4)  =16% 计算b=32%

(2)①由上题可知,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D/d 基因常染色体上。根据实验四的F1性状表现可知,性状表现与性别有关,所以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M/m 位于X染色体上。表中实验三中F2 代果蝇长翅:小翅:残翅的比例为(301+598):302:(201+199)=9:3:4,说明果蝇翅形的遗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②长翅(D)对残翅(d)是显性,D/d 基因常染色体上,控制小翅的等位基因M/m 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实验三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ddXMXM、DDXmY  ;实验四中纯系亲本的基因型是分别为DDXmXm、ddXMY ,F1基因型分别为DdXm Y、DdXMXm ,F2 长翅基因型分别是DDXMXm、DDXM Y、DdXMXm、DdXM Y ,小翅基因型分别是DDXmXm、DD Xm Y、DdXmXm、Dd XmY ,和残翅的基因型分别是ddXMXm、ddXmXm、ddXMY、ddXm Y 。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在近几年的各省高考题出现的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对题中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减数分裂、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即可解答

易错点

1、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2、是否为伴性遗传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