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2018年高三上海市二模试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5分

2.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5 分)

A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思维方法,认识达到了一

定的高度,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就不会被假象迷惑。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长江之所以波澜壮阔是因为不拒绝细流,学习也

是如此,广泛汲取知识才能丰富自己。

C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受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坚信“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

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D爷爷生日宴上,小明激情洋溢地说“花甲喜循环,风霜变老颜”,感谢大家百忙之中来参

加我爷爷的古稀寿宴,让我们一起祝福爷爷生日快乐!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

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

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

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

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

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中国的岁时节日,既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大节”,也有一些可过可不过的“小节”。

B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体现了中国人对节日由衷的喜爱。

C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自我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观的具体体

现。

D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非常重视天、重视天象、重视天意,而不关心“人事”。

正确答案

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 年-263 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对本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鸿鹄”两句使用了三个“飞”,描摹强调了鸿鹄群飞的景象。

B“双翮”两句以“凌”和“须臾”,强调鸿鹄高飞远翔的姿态。

C“朝餐”两句从食物与栖所两方面,写出了鸿鹄的现实习性。

D“抗身”二句运用反问,语气强烈,收束了前面六句的描绘。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第③段画线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B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C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D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第①段中蔡轨有“惭色”的根本原因是( )(3 分)

A作为长辈,为照顾好孤儿寡母。

B拿了五十万块钱补偿建房资金。

C年龄大,见识少,比不上兴宗。

D没能有丰俭与共的家族意识。

正确答案

D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阅读下文,完成第12-14 题。(8 分)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 年-263 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以下不能作为本题判断依据的一项是( )(2 分)

A时代

B韵脚

C句数

D平仄

正确答案

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1.阅读下文,完成第21 题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 分)

A

B

C

D

正确答案

C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3.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地

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B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的文化遗

迹,按照地图去找,也很难找到。

C如今间接地去询问楚地的人,三国时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宗元笔下的山

水,按照他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也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D如今偶尔地去询问楚地的人,苏轼笔下的武昌赤壁,只是一座小土丘;柳州山水,按照

柳宗元文章所写去找,实地与文中描绘不相称。

正确答案

D
填空题 本大题共18小题,每小题5分,共9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按要求填空(5 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

(2)鸟雀呼晴,___________________。周邦彦《_____________》

(3)李商隐的《夜雨寄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半山夜雨时”以想象表达憧憬,抒

发思念之情,曲折深婉,余味无穷。杜甫《月夜》中运用了同样手法的一联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5 分)(l)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2)侵晓窥檐语 苏幕遮·燎沉香

(3)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6.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

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

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

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

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

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请说说你对“节日媚物”这个现象的理解。(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心态:亲近自然、享受自然(2 分),天人合一的理念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3.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

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

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

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

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

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第②段中,作者“说文解字”的用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正确答案

通俗说明我们祖先对节日的态度,引出下文关于传统节日的介绍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3分

9.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分析第⑤段中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运用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雨丝的细密和雨声的清越,引出下文(或引发了我的

联想)。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10.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怎样理解文章结尾“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这句话?(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照应了前文②段“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中”,⑤段“我的心在湖里”;

(内容上)表现了作者陶醉于西湖的美里风景和深厚的历史文化中,在雨水的冲洗中沉淀了

内心的浮躁,收获了一份暂离尘嚣的宁静。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4.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

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

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

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

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

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根据上下文,第④段横线处应填写的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正确答案

原文:人和天商量着定下来的。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8.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简析第①段加点词“飘”的精妙之处。(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飘”字形象地写出了茶艺女子轻盈柔美的体态,同时也表现出“我”恍惚的错

觉,疑是宋朝女子来到跟前,为下文的联想伏笔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7.

和谐天人:对自然的亲近

——感悟我们身边的传统节日

①今天,我们为什么还要过传统节日?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怎样过传统节日?

②为了让我们的话题变得轻松,先来个“说.文.解.字.”吧!“节日”这词从哪里来,是怎么组合

成的?“节”字的原义是什么?节日的“节”字,原本指竹子长叶、分叉的那个地方。竹节

的“节”是本义,节日的“节”,则已经是引伸。了解这一点,我们就能明白:原来,我们祖

先是用竹子来比喻我们过日子,平常的日子就像竹筒,滑溜溜的,一晃就过去了,节日就是

竹节部分,我们不愿让所有日子都这么“滑”掉,我们要抓住一些特殊的日子好好过,精心

过,不一样地过。

③那么,哪些日子被我们的祖先派定作为我们日常生活这根“竹子”上的“节”呢?

④派定哪些日子作为节日,东西方很不一样,西方的节日每每总是同历史上的人事相关,

无论是圣诞节、万圣节还是情人节;中国却不是这样。似乎西方的节日是人和人商量定的,

中国的节日却是________________。

⑤中国的岁时节日,源头大致有三:其一是按季节气候排定,即二十四节气,比如清明、冬

至;二是以月之朔望为节,故某月的初一、十五为节日者颇多,尤其是满月的元宵节和中秋

节,为人们所喜爱和重视;三是月和日奇数复叠者,这就是:正月初一新年、三月初三上巳、

五月初五端午、七月初七七夕、九月初九重阳。这些是“大节”,另外还有一些“小节”,

比如“二月二龙抬头”,二月十二“百花节”,六月六“晒衣节”,可过可不过,所以叫“不

拘小节”。七月十五中元节后来成为佛教节日,另当别论。

⑥一年四季十二个月,季季有节日,月月有节日。节日均衡分布四季,行事充分体现中

国人对自然的亲近、对生命的关怀和对人情的呼唤。中国人顺应自然,但又不被动依赖,又

能有所作为,相信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所谓“能动地适应”。我们按照自然节律生活、劳

动、恋爱、生育,春种夏锄,秋收冬藏。传统节日的设置顾及日月星辰、四季更替、地球和

人类之间的关系。中国传统节日是先民们时间意识自觉的产物,是中国人“天人合一”世界

观的具体体现。

⑦这里所谓的“天”泛指大自然。从节日的派定看,中国人是多么重视天、重视天象、

重视天意!一月一“元旦”,一年中第一个冉冉升起的旭日;三月三上巳,蛇开始活跃了,

让我们亲近春水;五月五端午,毒虫百脚需要好好对付,才能平安度夏;七月七是星星的节

日,中秋是月亮的节日,九月九,登山去,斑斓的秋山是一年中的最美。原来,中国的节日

尽是太阳的、月亮的、星星的、山的、水的、春的夏的秋的冬的节日。元霄节看起来比较关

“人事”一些,它是灯节,足够闹腾,但究其实质,“闹元霄”就是“闹春耕”,是个关乎

大地、关乎农耕、关乎丰收的节日,同样与自然关系密切。

⑧我国的岁时节日还非常强调“节物”,比如,梅花是新年的节物,桃花是三月三(后

与清明合并)的节物,石榴花是端午的节物,桂花属于中秋,菊花属于重阳。中国古代诗人

的节日诗篇,无一不对节物作出描写、加以歌颂。

⑨另一种“节物”则体现在人们的食桌上。新年的饺子(北方麦作文化)年糕(南方稻

作文化)、元霄的汤圆、清明的青团、端午的粽子、七夕的巧果、中秋的月饼、九月九的重

阳糕,包括腊月初八的腊八粥,凡此等等,都与日常食桌相关。

⑩“节物”每每是当令之物,当令的花卉,当令的食品,其实是大自然母亲为她的孩子

们奉献的一道道盛宴——给眼睛的,给嘴巴的,给身心两面的。所以,节物又有个更感性的

名字叫:节日媚物。

⑪过去,我们与大自然是多么接近,我们对大自然是那么的敬重。我们惊讶起来的时

候,叫的不是“天呐”就是“妈呀!”(现在叫“哇塞”),将天和母亲等同起来。我们管天

叫“老天爷”、“天公”,准备出去旅游时遇到好天气叫“天公作美”,般配的情侣叫“天

生一对”,最恶毒的骂是“天杀的”,最聪明的叫“天才”。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从大自然那里曾经学到了多少东西!

⑫如今,全人类的一个关键词是“环境保护”。“环保”不只是谁排污谁受罚的问题,

还有更加基本、更加重要的事要做,比如:保护我们健康的传统文化,恢复和发扬我们的传

统中向大自然学习、与大自然和睦相处的种种心态与生活方式。

本文洋溢着节日的欢快气氛,请结合内容分析其语言特色。(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要点:点出语言特色(1 分),结合内容说明(2 分),艺术效果(1 分)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8.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 分)

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庐陵内史周郎因为说真话获罪,被铐起来发配到宁州,家人朋友,没有敢来看望

送别的。得分点:“以”、“得罪”、“锁”、“付”、“瞻”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11.

载将烟雨过西湖

陈富强

①在湖畔,找一处有石桌、石椅的廊檐下坐了,与茶楼掌柜的招呼了,便会有着中式小

衫的茶艺小姐款步而来。曲径上枯叶花瓣撒了一地,枝繁叶茂的樟树在风中从容地摇曳,长

发细腰的茶艺小姐托着茶盘柳样地穿过迥廊,飘.到眼前,疑是廊下的镂空格窗里走下来一个

宋朝的女子。她将盖碗茶朝桌上搁了,掀了盖,拎起茶壶,壶嘴对准茶碗,手腕往前一倾,

就有水流如注,茶叶已在碗里跳起来,舞起来,绿色的叶儿如袍,在水中缓缓地舒展。

②端起茶碗,茶香缕缕,轻啜一口,满口含香,这是西湖水泡的龙井茶,只有在湖畔,

在柳丝狂舞,绿草萋迷的回廊里,才可以静心静脑。好茶好水好景色,再把心掏出来浸入湖

中,若有雨,山也迷朦水,水也迷朦,人也朦胧,梦一样的飘渺。这一刻,心在水里自由地

游荡。

③说下雨,就真的下了。春天的西湖总是这样的恼煞人,我却笑看雨中的游人双手捂头,

叫着,骂着,往浓荫下跑,朝屋檐下躲。也有浪漫的,相携着一路走来,雨水冲洗着脸上的

笑容,却怎么也冲不掉一脸的灿烂。再去看湖面,撒满了涟漪、漩涡,数也数不清,圆圆的,

好象女子脸上的酒涡,抹也抹不去,是不是有美女无数在湖中笑?惹恼了岸上的女子,不然,

她的眉怎么就弯了起来?

④当年苏东坡酒后上了望湖楼,下着雨,醉熏熏地,就留下了百读不厌的诗篇。诗中有

“白雨跳珠乱入船。望湖楼下水如天。”雨如珍珠,蹦跳着跃进了小船,划船的船娘笑得弯

下了腰。苏东坡挥毫的时侯,两旁笔墨侍候的必定是美丽的女子,宋朝的女子望穿秋水,看

不看得见湖里的草鱼快乐地游来游去?

⑤雨从檐上往下流,织成的帘子把我与湖面隔在了两边,我的心在湖里,我的双眼盯着

雨帘,于是,我看到了雨帘是竖琴上的弦,宋朝女子的纤手在一千年前拨动了琴弦,我的耳

边响起清越的丝竹,这是飘过了千年的音乐,依然好听,琴声里的柳枝绿了,桃花红了,女

子的幔幕香车上路了。一路行去,如蝶翩翩,杨柳叶子,李花瓣儿落满了车顶,帘儿掀起,

露出一张如画姿容,远看若生花白玉,近视如含笑芙蓉,整个儿沉鱼落雁,怎么看也看不够

的红粉佳人。看呆了的行人忽见美人开颜一笑,吟出一诗,“燕引莺招柳夹途,章台直接到

西湖。春花秋月如相访,家住西泠妾姓苏。”原来是色貌绝伦的钱塘苏小小。

⑥香车行至白堤,忽见一英俊少年骑青骢马从断桥方向缓缓而来,山光水色之间,一个

郎才,一个女貌,为后人留下了一见钟情,不恋富贵觅真情,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民间传奇。

⑦雨丝依旧若琴弦,是谁在小小墓前歌吟?“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

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

吹雨。”是李贺。这样凄艳的诗词,我还能在古典的书籍中找到很多,此刻,我独坐湖畔听

雨,从前的故事穿云破雾,在我眼前的湖面上溅起数不清的水花,这些古典的花朵,在竖琴

的奏鸣中缓缓开放。

⑧茶凉了,我转过头去,沏茶的女子双手托腮,伏在柜台上望着湖上的水花……

⑨雨越下越大了,湖面上已看不见圆圆的涟漪,从廊檐垂下的雨线变成急速的水柱,冲

在地上发出“哗哗”的声音。天色渐渐黯淡下来,堤上的灯渐次亮起,在雨中,一盏,又一

盏,一直伸向浓荫的深处。雨声在我的耳边响成一片,急管繁弦,架子鼓般,弥漫了整个湖

区。茶馆已经打烊,撑伞的女子已经回家,只有红灯笼亮了,在风中慢慢地摇曳。我坐在石

桌旁,已经没有了盖碗茶,西泠桥畔的凉亭和墓碑在雨中无言而歌,歌唱的是西湖的雨。千

年的往事成为一座亭子,一块墓碑。成为一座美丽的桥。成为手中一杯渐凉的茶,一阵风中

的雨。

⑩夜静雨止,我离开迥廊,循着一地灯光踏上回家的路。夜色遮住了一切,只有灯光,

在岸上,在水中。蓦然,我想起,我把心遗忘在湖里了。低头看时,已不知“踏过樱花第几

桥”。

简析本文“形散神聚”的结构特点。(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要点:本文以雨为线贯穿全文,描写了烟雨笼罩在西湖美景,同时将西湖看作一

条船,承载着自然的风雨,也承载着历史的风雨,由此展开了对苏东坡、苏小小、李贺等历

史人物的联想,对西湖美景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融合在一起,表现了作者在烟雨冲洗中暂离

尘嚣的宁静安逸的心境,体现了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14.

咏怀(其四十三)

(三国·魏)阮籍①

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

双翮临长风,须臾万里逝。

朝餐琅玕②实,夕宿丹山际。

抗身青云中,网罗孰能制。

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

【注】①阮籍(210 年-263 年),三国魏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

之一。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②琅玕:中国神话传说中的仙树,其实似珠。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阮籍的诗“阮旨遥深”。请结合这一观点赏析本诗。(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要点:阮籍这首《咏怀诗》表面上看是在写鸿鹄,而实际上托物言志,通过对鸿

鹄高飞远举,远离尘嚣,精食高宿的描绘,表达了自己遁世超逸,不为世俗网罗的志向,同

时结尾两句,从描写中荡开一笔,以激烈慷慨的语气抒发了对于乡曲之士为了个人私利携手

言誓的蔑视,隐含了对于门阀士族结党营私的丑恶的批判。整首诗寄托遥深。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16.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2 分)

(1)由是失旨.( )

-A.美好 B.命令 C.心意 D.意义

(2)兴宗与之周.旋.( )

-A.应酬 B.对抗 C.追逐 D.交际

正确答案

(1)D (2)B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15.阅读下文,完成第15-20 题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写出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 分)

(1)兴宗在直,请急,诣.朗别( ) (2)兴宗皆以法绳.之( )

正确答案

到……去 (2)约束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

①兴宗①年十岁失父,哀毁有异凡童。廓罢豫章郡还,起二宅。先成东宅,与轨:廓亡

而馆宇未立,轨罢长沙郡还,送钱五十万以补宅直。兴宗白母曰:“一家由来丰俭必共,今

日宅价不宜受也。”母悦而从焉。轨有愧色,谓其子淡曰:“我年六十,行事不及十岁小儿。”

少好学,以业尚素立见称。

②世祖践阼,迁侍中。每正言得失,无所顾惮,由是失旨.。竟陵王诞据广陵城为逆,事

平。州别驾范义与兴宗素善,在城内同诛。兴宗至广陵,躬自收殡,致丧还豫章旧墓。上闻

之,甚不悦。庐陵内史周朗以正言得罪,锁付宁州,亲戚故人,无敢赡送,兴宗在直,请急,

诣.朗别。上知尤怒。时上方盛淫宴,虐侮群臣,唯兴宗以方直见惮,不被侵媟。

③大明末前废帝即位兴宗时亲奉玺绶嗣主容色自若了无哀貌。兴宗出谓亲故曰:“鲁昭

在戚而有嘉容②,终之以衅结大臣,昭子请死。国家之祸,其在此乎。” 顷之,太宗定大事。

是夜,废帝横尸在太医阁口。

④初,吴兴丘珍孙言论常侵兴宗。珍孙子景先,人才甚美,兴宗与之周.旋.。及景先为鄱

阳郡,值晋安王子勋为逆,转在竟陵,为吴喜所杀。母老女稚,流离夏口。兴宗至墨州,亲

自临哭,致其丧柩家累,令得东还。

⑤后都督会稽军事。会稽多诸豪右,不遵王宪。兴宗皆以法绳.之。三吴旧有乡射礼,久

不复修,兴宗行之,礼仪甚整。

⑥泰豫元年,薨,时年五十八。

【注】①蔡兴宗,南朝刘宋名臣。其父蔡廓、伯父蔡轨。②春秋时期鲁昭公在父丧期间面带

喜悦,不知悲戚,最终被逐。

从②—⑤段看,蔡兴宗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3 分)

正确答案

要点:1.正直(敢言);2.有才(能干);3.重情重义(心胸宽广;有先见之明)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25.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请从句式角度赏析第③段。(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25.(4 分)要点:多用四字句,写景、抒情简洁明快,写出了自己被贬幽居之环境之僻远寂

寞,节奏简明流利。深……深……深……的排比使用生动而突出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孟长文章

的赞美。末句采用了散句的形式,舒缓有致,幽默有味。表达了自己对孟长之文的推崇和将

尽兴于山水的期待。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2分

22.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概括“游有四快”的内容。(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素食游山,无尘俗之累;2.无人烦扰,与僧同游有情趣;3.民风淳朴、

人情之乐;4.孟长之文极妙,自己无需再作文可以纯粹赏玩。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4分

24.

《洞庭①游记》序

明 文震孟②

①游有四快,而天时之宜,风月之美,眺览之奇不与焉。游当茹素之期,不以酒肉丝

竹尘点山灵,一快也。又当沦弃之日,山中好事之家,无相物色者,草衣衲侣,游乃益

清,二快也。穷林屋之胜,至于烟迷径绝,田夫野老,惊相告语,奔走救援,此犹足以征

人心焉,三快也。以余耳目所及之名公,若冯元成先生游记遍天下,独遗几席之洞庭。至

张伯起、周公瑕、王百谷,皆未尝泛石公、龙渚之棹③。惟赵隐君凡夫④仅一至____。其他

游者不能记,记者不能尽。即弇州之文⑤,亦似寥寒未称。而孟长⑥雄词伟藻,直与缥缈、

莫厘⑦争高竞爽,吞今掩古,光怪陆离。将使后来游者,遂可无言绝响,不必先结一记游之

想,以挠其登高临深之天趣,四快也。

②昔人有言,山水之神情,恒与幽人畸士相亲昵。然非言语文章之妙,不足以发潜而疏

远。今间询之楚人,武昌赤壁,仅一培塿⑧;而柳州遗迹,按图索之,殊不相当。独以两公

文在,儿与五岳四渎⑨并垂声于宇宙。文人不遇,岂非山水之甚幸哉!况洞庭灵奇,夙标震

旦。惟护之以风涛,布之以险阻,即具逸情远胜者,亦未能时时酬对。一朝不偶⑩,相得益

彰,山灵恺豫⑪,又复何如!不啻吾所称“四快”而已。

③余接摈废以来,屏栖深谷,云封烟绕。门前寸步,便如黔蜀万山。洞庭之游,日与孟

长期,而今竟先我矣。览兹游记,固深快之,而亦深妒之,终乃深幸之。幸我虽未游,而孟

长已游,他日虽游而已,不必记游也。

【注】①洞庭:指江苏太湖中的洞庭东山和西山。②文震孟:苏州人,忤魏忠贤意,遂归。

③石公:太湖边的山名,在太湖边。龙渚,指太湖。④赵隐居凡夫:隐士赵凡夫。⑤弇州之

文:指明代王世贞的诗文。⑥姚希孟,文震孟的外甥。⑦缥缈:山名。莫厘东洞庭山。⑧培

塿:小山丘。⑨五岳四渎:泛指大山名川。⑩不偶:命运不好。⑪恺豫:祥和快乐。

简析第②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要点:第②段承接第①段“游之四快”的最后“一快”,推进文意,指出“文人

不遇,乃山水之甚幸”,被贬谪的文人与山水情怀相投,因而能够写出山水真正的神韵,表

达了在山水的祥和宁静中获得慰藉的快乐,也透露出贬谪的不平。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70分

26. 写作 70 分

根据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 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

外)。

一枚石子投入水中,会在水面上荡起圈圈涟漪;一句话语投进心里,会在情感上荡起

脉脉的涟漪;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会在社会上荡起层层的涟漪……

很多时候,涟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慢慢消失;但有时,涟漪也可能随着作用力的加

强而化作惊涛骇浪……__

正确答案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