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大连市2017年高三三月双基测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周礼》记载:两人见面,如果推手位置偏下,表示没有亲属关系;推手位置偏高,一定是同族本家人;推手位置适中,是有婚姻关系的异姓人。这种见面的礼节反映了

A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B父子君臣间的“和合”

C宗法分封的等级制度

D礼乐制度的复杂繁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主要表述的是西周时期的见面礼节,以见面时“推手”的位置判断见面双方的血缘亲疏。A项是对题文信息的概括,不符合题意;B项题文信息没有体现,排除;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题文中的见面礼节是对宗法分封的等级制度的反映,C项符合题意,正确;题文信息反映了礼乐制度的细致具体,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材料有效信息,分清现象和本质,排除AB两项;结合所学知识确定选择C项,排除D项。

易错点

分不清现象与本质,易错选为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董仲舒提出“道之大原出于天”,而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唯有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这反映了董仲舒的

A以刑辅德的思想

B“大一统”思想

C三纲五常的思想

D君权神授的思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天道高远,凡人岂能领会”、“天子是天与人之间的媒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董仲舒的君权神授的思想,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材料有效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明清时期世界10个拥有50万以上居民的城市中,中国就有6个,当时城市人口增长与全国人口增长大体保持同步,但并没有形成同期日本、俄国所出现的城市人口急剧增长的现象。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是

A小农经济制约了城市化进程

B综合国力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C日本、俄国的实力超过中国

D城市化进程没有实质性变化

正确答案

A

解析

应结合中国国情分析制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明清时期小农经济的稳定性、保守性、封闭性制约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D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明清时期中国的城市化。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写到:近代中国某一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里的某一时期是指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义和团运动时期

D辛亥革命时期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的文字“人文思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并结合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功绩可以判定,该时期是辛亥革命时期。D项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都没有涉及“人文思潮”、“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辛亥革命的特点和功绩。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 1937年8月,中日军队在上海以北区城展开硬拼,“双方为争取本会战之胜利,均尽出精锐、倾力以赴……在正面二百余里、纵深三百余公里之地域内,浴血苦战……”。中国军队“倾力以赴”的结果是

A取得了淞沪会战的胜利

B取得抗战以来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C保证了百团大战的胜利

D粉碎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1937年8月”、“中日军队在上海以北区城”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淞沪会战,坚持战斗三个月,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妄想,D项符合题意,正确;其结果是上海失守,AB两项都不符合史实,均排除;百团大战发生在1940年,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中国的抗日战争。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判定题文信息所述的会战为淞沪会战,并进一步结合所学知识排除ABC三项,选择D项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有学者评论建国初期的某经济政策:“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它意味着产权改造的实质完成。”材料中的‘退出通道’

A建立了私营经济体系

B实现了生产关系变革

C导致了浮夸风的出现

D促进了国民经济恢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它为私人资本的消亡设计了一个‘退出通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为三大改造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成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A项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大跃进”导致了浮夸风的出现,与三大改造无关,排除C项;国民经济恢复在前,三大改造在后,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建国初期的三大改造。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春,进士科考试发生了主考官李昂与考生李权冲突事件,由此引发了科举管理的改革,管理权从吏部转移到礼部。礼部以考试选拔举送人才,吏部据官阙和人才资序任用。这一变化

A改变了吏部职能

B有利于权力的制约

C加强了中央集权

D提高了礼部的地位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管理权从吏部转移到礼部”、“礼部以考试选拔举送人才,吏部据官阙和人才资序任用”可知,这一变化有利于吏部和礼部之间权力的制约。B项符合题意,正确;而A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解读题文有效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李贽的思想在当时杜会属于“另类”。萧公权认为李贽的思想中心是个人自由。下列主张最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阳为道学,阴为富贵,被服儒雅,行若狗彘。”

B“谓见有长短则可,谓男子之见尽长,女人之见尽短,又岂可乎?”

C“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

D“有天地然后有万物,然则天下万物皆生于两,不生于一,明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士贵为己,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伯夷叔齐同为淫僻”的意思是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能够体现题文中“萧公权认为李贽的思想中心是个人自由”的观点。C项符合题意,正确;AB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李贽的思想。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 1861年曾国藩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创办了南通大生纱厂。两者都

A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

B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

C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

D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生纱厂不以中体西用为指导思想,排除A项;安庆内军械所和大生纱厂都使用机器生产,都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B符合题意,正确;大生纱厂不属于清政府的官办企业,排除C项;安庆内军械所不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D项。

考查方向

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安庆内军械所和大生纱厂都使用机器生产,都是近代企业中的典型代表,判定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三项都不是两者的共同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杜会的新陈代谢》中说:“改变了传统的书面语,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从而克服了传统语言的内在分裂;同时重建了全新的文学语言,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这描述的是

A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

B近代传媒方式取代传统传媒方式

C马丁·路德将圣经翻译成德文

D民主科学精神取代专制迷信思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近代中国杜会”、“使书面语与口语统一起来”、“使文学内容与形式之间获得了内在的和谐与统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新文化运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新文化运动。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恩格尔系教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恩格尔系数=食物总支出÷家庭总支出×1OO%。下图是1978-1997年中国城乡恩格尔系数变化曲线,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城乡思格尔系数始终呈下降趋势说明了改革开放卓见成效

B农村恩格尔系数下降数值远大于城市恩格尔系数下降数值

C1984年后的城市恩格尔系数说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D1992年城市恩格尔系数下降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图片信息可知A项“始终呈下降趋势”错误,排除;B项表述“远大于”也不符合图片信息,排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促进了经济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

考查方向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图片信息,逐项筛选进行正确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图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 2015年屠哟哟获诺贝尔奖,因为她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像屠哟哟一样抵御干扰、潜心钻研的科学家还有很多。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

B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革”期间是在1966-1976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是在1964年,排除A项;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是在1983年,排除B项;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形杂交水稻是在1973年,C项正确;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是在2003年,排除D项。

考查方向

新中国的科技成就。

解题思路

抓住“文革”的时间,调动所学相关知识逐项分析做出正确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调动所学相关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又拉开了帷幕。关于这场“战争”表述正确的是

A“战争”直接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B朝鲜越南成为“战争”的主战场

C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战争”兴起

D苏联、波兰、西德等国结成盟友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是指美苏“冷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戈尔巴乔夫改革是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不是“冷战”,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表述属于“热战”的表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杜鲁门主义提出标志着“冷战”兴起,C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西德没有与苏联结成盟友,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和题意,排除。

考查方向

美苏冷战。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逐一分析做出正确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 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具有“历史性进步”的一次会议。当年的会议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民族经济”为主题,堪称首次提出南南合作思想。那次会议最突出的成果是

A“求同存异”方针的提出

B不结盟运动的广泛兴起

C印度支那问题和平解决

D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2015年4月中国驻印尼大使发表讲话以纪念60年前具有“历史性进步”的一次会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是1955年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会上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故A项正确,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西班牙人雷玛斯于1911年6年24日在上海虹口建筑虹口大戏院,新兴的娱乐方式电影开始进人我国民间。当时上海自治公所针对电影的放映,曾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其中规定:开设影戏院,必须领有执照,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影片不得有淫亵内容,放映时间至迟以夜间12点以前为限等。这些规定反映了当时的中国

A男女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B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

C旧的风俗习惯受到冲击

D人们难以接受夜生活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男女观众必须分座”可知,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上海自治公所一方面允许了影戏院的开设,另一方面公布了严格的管理办法,反映了当时的中国思想开放与保守并行,B项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都不符合题文主旨,均排除。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解题思路

准确提取题文有效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提取题文有效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公元前3世纪前后,罗马法已发展到万民法阶段,而同时期的汉代法律“夷三族是最高刑罚,晁错、李陵被诛之时,其父母妻儿同时被杀”。这种做法违背了罗马法的

A自然法中公正合理原则

B万民法中人人平等原则

C法律至上不告不理原则

D私有财产不可侵犯原则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晁错、李陵的父母妻儿无辜被杀的做法违背了罗马法的自然法中公正合理原则。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罗马法的起源和发展。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晁错、李陵被诛之时,其父母妻儿同时被杀”这句话,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当时的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相比

A产生方式不同

B制衡机构不同

C任期长短不同

D权利大小不同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的德国皇帝与英国国王都是世袭制,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都与议会和首相由制约关系,B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都是终身制,C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根据题文信息“皇帝任命帝国首相”、“皇帝有权签署和公布帝国法律并监督法律的实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而英国国王只是虚位君主,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

考查方向

德国、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逐个分析选项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使银行和国家在推进现代化方面发挥前所未有的重大作用,世界经济在19世纪后期出现爆炸性的大增长”。这一现象表明了

A蒸汽时代到来

B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C工厂制度形成

D大企业时代的到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生产单位规模扩大,技术和投资量增长”、“19世纪后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定,材料所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大企业时代到来。D项符合题意,正确;而ABC三项都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下出现的,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道:从工厂里,成千上万的工人蜂拥而出;从贫民窟里,倾泻出受尽了苦难的人们,红色的彼得格勒在危险中!……在历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一个城市曾经涌现出这样人山人海的自觉自愿的群众呵!这说明十月革命的发生是由于人民群众

A对临时政府统治的不满

B对西方列强武装干涉不满

C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不满

D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不满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十月革命的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A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俄国十月革命。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的革命对象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理解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9.下面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表,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

A工人极端贫困

B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C汽车价格暴涨

D汽车生产商提高质量

正确答案

B

解析

A项表述题文信息没有反映,排除;根据图信息可知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信贷付款远远高于现金付款,造成了汽车市场的虚假繁荣,会导致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表述都与题文信息无关,均排除。

考查方向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图表有效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理解图表有效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东欧剧变后捷克总统哈维尔说,“整个工业部门生产着人们不感兴趣的东西,而我们所需要的东西却十分匮乏……我们的前政权,以其狂妄自大和偏狭的意识形态,将人缩减成一种生产力和相当于一个生产工具。”他抨击的是

A资本主义国家对工人进行残酷剥削

B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流水线生产方式

C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经济体制

D政府掌控经济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我们的前政权,以其狂妄自大和偏狭的意识形态,将人缩减成一种生产力和相当于一个生产工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东欧剧变前的捷克是社会主义国家,受苏联影响,实行高度集中的国家指令计划经济体制。ABD三项表述都不符合史实和题意,均排除;C项表述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

考查方向

东欧剧变。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下面是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的曲线示意图。从曲线变化中看出

A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B理论失去了主流地位

B20世纪八十年代B理论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CA理论一直保持着最大的影响

D重商主义是A理论的核心思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A曲线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曲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据此可排除D项;根据图中信息可知20世纪七十年代以后B理论失去了主流地位,A项表述符合图示,正确;B项表述中“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不符合图示信息,错误;C项表述不符合图示信息,排除。

考查方向

近代以来西方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

解题思路

根据所学知识判定图中A曲线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B曲线是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排除D项;再结合图示信息准确解读其他三项,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图示信息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英国于2016年6月23日就脱离欧盟举行全民公投,计票结果显示“脱欧”一方支持率为51.9%,英国最终决定退出欧盟,“脱欧”问题实质上反映了经济一体化过程中

A国际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

B国家利益与主权让渡的冲突

C经济区域化与全球化的冲突

D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趋势加强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脱欧体现的是英国与欧盟这个经济区域化集团之间的关系,不是国际间力量对比的严重失衡,A项表述不符合题意,排除;英国脱欧符合英国国家利益,B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CD两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解题思路

准确理解“英国脱欧”是国家利益所在,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理解“英国脱欧”是国家利益所在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变形记》是奥地利作家卡夫卡于1912年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但最终被彻底的绝望所代替。该作品创作风格属于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用许多笔墨描写了变形后格里高尔悲哀凄苦的内心世界,他渴望被人理解和接受”这种创作风格属于现代主义,D项表述符合题意,正确;ABC三项都不符合题意,均排除。

考查方向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定题文信息,对应选择即可。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定题文信息导致错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奥斯曼帝国是一个封建神权国家,苏丹不仅是全国臣民的君主,而且是伊斯兰教的教主。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使它失去了非土耳其人居住的地区,且土耳其本土的大部分也被法、意、英和希腊人的军队占领。

凯末尔领导民族解放战争将外国便略者赶出土耳其本土,1923年建立了共和国。随后凯末尔在国内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包括废除苏丹和哈里发;对司法、教育与宗教的分离采取坚决措施:撤销宗教与教产事务部,将全部宗教学校停办,废除沙里亚法和宗教法庭。代之以西方法典为蓝本的新法和世俗法院;1928年土耳其宪法中删去了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条文,又废除了多妻制和休妻制,提高了妇女的地位。随后.改革由政治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推进,典型的措施是以欧式服饰代替土耳其民族服饰。在凯末尔主义的指导下,土耳其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顺利。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丈明史》

31.根据材料,指出凯末尔改革的原因并概括其主要内容。(6分)

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凯末尔改革的影响(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政教合一的专制制度阻碍了社会发展;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4分)

内容:政教分离;生活世俗化、西化(概括合理,即可得2分)

解析

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文字“苏丹不仅是全国臣民的君主,而且是伊斯兰教的教主”、“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凯末尔领导民族解放战争将外国便略者赶出土耳其本土,1923年建立了共和国”概括作答;第二小问,内容,根据材料文字“废除苏丹和哈里发;……将全部宗教学校停办,废除沙里亚法和宗教法庭”、“改革由政治领域向日常生活领域推进,典型的措施是以欧式服饰代替土耳其民族服饰”从政教分离、生活西方化、世俗化等角度概括作答。

考查方向

凯末尔改革。

解题思路

通读材料文字,划分原因和内容,然后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对原因和内容分别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提取题文有效信息概括作答导致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影响:推动了土耳其的现代化;促进社会经济发展。(4分)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代之以西方法典为蓝本的新法和世俗法院”、“提高了妇女的地位”、“土耳其的经济发展一直比较顺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概括作答。

考查方向

凯末尔改革的影响。

解题思路

准确提取题文有效信息从近代化和经济的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提取题文有效信息进行概括作答导致失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日本的东京建立国际军事法庭。1946年4月17日,起诉28名A级战犯。随后日方辩护团副团长清濑一郎提出对“审审判管辖权”的质疑。认为审判只能根据波茨坦宣言第10条规定的行为,而不能审判该规定以外的问题,“反和平罪”是“事后法”。违反了“暴行法定主义”。

基南检察官当即反驳,指出日本投降完全是无条件的,法庭条例是根据波茨坦宣言的精神、日内瓦议定书,特别是1928年的《巴黎非战公约》,不存在事后法的问题。

国际法学者藤田久一在《何为战争犯罪》一书中说:“不管怎么批评,说是‘胜利者的审判’也好,说是‘事后法’也好,但此后再有新的战争犯罪就一定会遭到谴责,甚至在战前、战中尚未发生的那些残暴行为,一旦发生就会被视为犯罪,这是从东京审刊开始的。

——摘编自《东京审判与“东京审判史观”》

3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濑一郎的主张并说明东京审判的合理性。(6分)

3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京审判的历史意义。(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张:否定日本战争责任,否定东京审判的合理性。(2分,答出一点即可)

合理性:日本是二战的发动者,给世界人民带来灾难;日本是战败国,服从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4分)

解析

第一小问,主张,根据材料文字“提出对‘审审判管辖权’的质疑”、“‘反和平罪’是‘事后法’”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合理性,根据材料文字“日本投降完全是无条件的”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东京审判。

解题思路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相关文字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相关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意义:清算日本法西斯的战争罪行;警示后人,维护和平;对国际法有所发展和创新。为处理有关战争问题提供了国际法依据。(4分,任答两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此后再有新的战争犯罪就一定会遭到谴责,甚至在战前、战中尚未发生的那些残暴行为,一旦发生就会被视为犯罪,这是从东京审刊开始的”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对日本、对后人、对国际法的影响等方面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能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00年以后西方各国与清政府重订条约,清政府力争撤销领事裁判权,而列强藉口中国法制不完善、太落后,不能保障其国民利益拒不同意。中国此时对国际法有所了解,知道主权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相让。1901年中国第一次表示要进行法制改革。1903年清政府设立修订法律馆,先后译出了德、日、法等国的法律,并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制定新法的工作。

——摘编自高其才《领事裁判权与近代中国法制变革》

材料二 从1906到1908年在日本顾问冈田的帮助下,更定刑名,删除凌迟、袅首、戮尸等酷刑,完成了《大清新刑律》并预定1913年实行。它以“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而又“不戾乎我国历世相沿之礼教民情”为基本宗旨。此外还未用西方国家法律中的罪名法定主义、犹豫制定(缓刑)和假释制度等。

“往昔律书体裁最专属刑事,而军事、民事、商事以及诉讼等项错综其间”。沈家本主张应“随乎时运之递迁”而改革法律结构,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等部门法与单行法规,但大多因清朝灭亡而未及颁行。

“政刑之权丛于一人之身”。沈家本认为“东西各国宪政之萌芽,俱本于司法之独立。”1907年在法部的主持下,创设审判厅于东三省,并试办于直隶、江苏两省。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断陈代谢》

25.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司法改革的历史背景。(6分)

26.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司法改革的内容并加以评价。(9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西方法制观念的影响;传统法制的落后;清政府对主权与国际法的认识提高。(6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列强藉口中国法制不完善、太落后,不能保障其国民利益拒不同意”、“中国此时对国际法有所了解,知道主权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相让”、“中国法制不完善、太落后”并结合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

考查方向

清末司法改革。

解题思路

提取材料相关信息“列强藉口中国法制不完善、太落后,不能保障其国民利益拒不同意”、“中国此时对国际法有所了解,知道主权的重要性,因而也不相让”、“中国法制不完善、太落后”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提取材料相关信息,不能调动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导致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内容:废除酷刑,制定新刑法;借鉴西方法律思想;民法刑法等单立;司法独立。(6分,答出三点即可)

评价:有利于司法的近代化;为近代法制建设奠定基础;其目的是为了维护专制统治;实际作用有限。(3分)

解析

第一小问,内容,根据材料文字“删除凌迟、袅首、戮尸等酷刑”、“折衷各国之良规,兼采近世最新之学说”、“制定《大清民律草案》、《刑事诉讼律草案》等部门法与单行法规”、“东西各国宪政之萌芽,俱本于司法之独立”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评价,根据材料文字“大多因清朝灭亡而未及颁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作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评价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第一小问,通读材料二,最大限度提取材料有效信息,进行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文字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目的、作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全面的提取题文有效信息或找不到评价问题的角度导致失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古代海外贸易有陆路和海路两个方向,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被西夏、吐蕃所阻隔,无复汉唐盛象。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重心地位日益巩固,中国商人和商船取代了波斯和阿拉伯等国的地位,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元丰市舶条》,为后代所继承。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

材料二 在19世纪五六十年代,卷入世界市场的大多是农业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从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其中1900年,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

——摘编自马世力《世界史纲》

材料三 1930年美国出台史慕德一哈利关税法案,大幅提高进口税率至53%,但并未解决美国面临的困境。1934年国会通过“对外贸易区法案”,提出的非歧视最惠国原则,成为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摘编自戴军《自由贸易理论对美国外贸政策的影响及简评》

27.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在中国古代海外贸易中的地位并分析其原因。(6分)

28.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5分)

29.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推动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因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位:对外贸易转为海路为主;中国在海上贸易中处于主导地位(2分);

原因:经济繁荣,商业发展;经济重心的南移;航海技术进步,指南针的应用;政府鼓励海外贸易;设立机构,制定贸易制度。(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文字“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被西夏、吐蕃所阻隔,无复汉唐盛象”、“中国商人和商船……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文字“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宋代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上贸易,并修订了中国最早的一部市舶条法”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宋代的海外贸易。

解题思路

第一小问,地位,根据材料文字“汉代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代被西夏、吐蕃所阻隔”、“中国商人和商船……成为中外贸易的主导力量”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府政策、航海技术的进步,经济重心的南移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提取材料相关信息,不能调动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导致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英国成为国际贸易中心;商品结构以工业制成品为主;国际贸易总量增长且互相依赖;国际分工明显;欧美发达国家主导贸易的局面最终形成;(5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二文字“它们围绕着一个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英国消费它们的原料,同时供给它们必须的工业品”、“1870年至1913年,原料和工业制成品的贸易额都增加了两倍多”、“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的比重为:英国19%,美国12%,德国13%,法国9%。”从国际贸易中心、商品结构、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世界贸易的特点。

解题思路

准确全面的提取题文有效信息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全面的提取、概括题文信息导致失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因素:国家经济实力强大;政府的鼓励推动;世界市场的成熟;国际经济发展的制度化、法制化、体系化。(4分,答出三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宋代在东南沿海大力开拓海上贸易,重心地位日益巩固”、“巨大的工业中心英国”、“非歧视最惠国原则,成为1947年关贸总协定的基本原则”、“美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大大推动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的、政治的、市场的、国际经济发展的制度化等角度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综合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最大限度的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提取题文有效信息,不能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进行概括。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认为绘画时“女子,应描绘其谦顺……她们头部低全,倒向一边……小孩,应描绘他们坐在那里,扭来扭去……”。

材料二《九十五条论纲》

第二十八条 显然,当钱币在钱柜中叮当作响,增加的只是贪婪和利己之心。于教会代祷的功效,仅由神主宰。

第三十六条 真诚悔过的基督徒,就是不购买赎罪券,也能够获得全面免除罪罚的权利。

第八十六条 教皇是当今的富中之富,他的钱比古时最大的富豪克里沙士还多,那他为什么要花费可怜的信徒们的钱,而不掏自己的腰包来建造圣彼得教堂呢?

——摘自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

材料三 万有引力定律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小的物体。实际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接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成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数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人们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分析方法不仅应用于物理领域,而且应用于人类社会。

——摘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30.解读上述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主题:人文主义的发展 2分

论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近代科技革命推动了人文主义的不断发展。2分

史论:文艺复兴时期:但丁(达芬奇、拉斐尔、莎士比亚)等人的文学艺术作品,歌颂人性,肯定人的价值,弘扬人文主义。 3分

宗教改革时期:马丁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或加尔文提出先定论),用人文主义宗教观挑战罗马教会权威,促进了西欧的思想解放。3分

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民主法制等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人文精神的内涵,弘扬了理性主义。

近代科技革命:科学家提出对自然界的新认识(或牛顿提出经典力学,达尔文提出进化论),树立了科学理性精神。2分

(史实使用说明:除主题外,使用材料中提供的达芬奇、马丁·路德和牛顿的史实,最高得分不超过8分。使用材料以外的相关史实,可得10分。 )

解析

第一小问,观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达尔文的主张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材料二马丁·路德的主张体现了宗教改革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材料三更是将人文主义发展到了理性主义阶段。综合三个材料提炼观点即可。第二小问,论证,结合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和近代科学的发展史实围绕主题进行论证即可。

考查方向

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

解题思路

综合材料一、二、三准确提炼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观点进行有效论证即可。

易错点

不能准确提炼观点,更不能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观点进行有效论证。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尼克松大事年表

1913年,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

1947年,就任国会议员,参与制定马歇尔计划

1953年,就任副总统

1959年,访问苏联,与赫鲁晓夫进行了著名的“厨房辩论”

1969年,就任美国第37任总统,访问罗马尼亚,成为25年来第一个访问共产党国家的美国总统

1970年,在国会做外交报告,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

1972年,访问中国,签署上海联合公报,同年发生“水门事件”

1973年,再次就任总统,美国与越南正式停火,退出越南战争

1974年,发表辞职演说,告别白宫

1979年,离职后第二次访华

1991年,出版他的第十部著作《抓住时机》,为美国当权者冷战后的对外战略出谋划策

1994年,逝世

——摘编自杨贵华《尼克松》

35.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尼克松任总统期间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及原因。(6分)

36.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尼克松在美国对外关系发展中的作用。(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变化:对外战略由战略进攻转向战略收缩;中美关系由紧张到缓和。(2分)

原因:美国经济滞胀,实力下降;冷战的需要。(4分)

解析

第一小问,变化,根据材料文字“访问罗马尼亚,成为25年来第一个访问共产党国家的美国总统”、“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访问中国,签署上海联合公报”、“美国与越南正式停火,退出越南战争”概括作答即可;第二小问,原因,根据美国经济实力的变化和美苏冷战的状况考虑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尼克松任总统期间的美国对外政策。

解题思路

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能调动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提取材料有效信息,不能调动所学相关知识概括作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参与者和领导者;提出并制定指导性策略;为中美关系改善发挥重大作用。(4分,答出二点即可)

解析

根据材料文字“1970年,在国会做外交报告,提出以“伙伴关系”为核心,以实力为后盾、以谈判为手段作为美国全球外交三原则”、“1972年,访问中国,签署上海联合公报”、“1973年,再次就任总统,美国与越南正式停火,退出越南战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抓住材料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相关历史知识概括作答即可。

易错点

不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