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厦门市2017年高三期中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下面有关实验中酸碱物质的应用,表述正确的是( )

A解离过程中HCl能迅速杀死洋葱根尖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

B浓硫酸为溴麝香草酚蓝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

C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健那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

D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0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正确答案

D

解析

解离液中酒精的作用是迅速杀死细胞,固定细胞的分裂相;而盐酸的作用是使洋葱细胞的细胞壁软化,并使细胞间的中胶层物质溶解,从而达到分离细胞的目的;浓硫酸为重铬酸钾与酒精的显色反应创造酸性环境条件;盐酸水解口腔上皮细胞可改变膜的通透性,加速甲基绿进入细胞将DNA染色;双缩脲试剂中,NaOH为CuS04与蛋白质的反应创造碱性条件。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酸碱物质的应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酸碱物质的应用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盐酸的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7.结构与功能相统一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之一。下列叙述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叶绿体内类囊体膜堆叠使膜面积增大,利于光能充分利用

B神经细胞轴突末梢有大量突起,有利于附着更多的神经递质受体蛋白

C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

D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

正确答案

B

解析

叶绿体类囊体结构薄膜是光合作用光反应场所,需要光合色素吸收光能来进行光反应, 叶绿体类囊体结构增大了膜面积,有利于附着更多的光合色素,使光反应顺利完成;神经递质是由上一个神经元轴突末梢突起(突触小体)释放,被下一个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的受体识别,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神经递质受体是位于神经元细胞体膜或树突膜上;中心体可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故低等植物细胞中心体的存在,利于其有丝分裂的正常进行;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场所,需要大量的酶,线粒体内膜向内突起形成嵴,有利于附着更多的有氧呼吸酶,保证反应的顺利迅速完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突触的结构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9.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提供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

B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体现了酶的高效性

C酶适宜于在最适温度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

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酶降低了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反应速率;在最适条件下,酶的催化效率最高,体现了酶作用条件较温和;酶适宜于在低温下长期保存以保持最高活性;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酶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考虑酶的本质,所以可以作为底物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所以糖类不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

B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都为主动运输

C水在细胞中即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

D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正确答案

C

解析

糖类是细胞内的主要的能源物质,糖类参与细胞膜的结构,会用来组成细胞的结构;无机盐在细胞中多为离子状态,进出细胞有的主动运输,有的被动运输;水在细胞中即能参与众多化学反应,也能参与细胞的结构的组成;胆固醇是动物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并且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组成细胞的分子及细胞结构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离子的运输方式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3.下列有关生物学中“骨架”,或“支架”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姐成的网架结构

B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

CDNA分子以碱基对为基本骨架

D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正确答案

C

解析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姐成的网架结构;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DNA分子以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为基本骨架;生物有机大分子以碳链为骨架。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骨架”,或“支架”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骨架”,或“支架”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DNA的基本骨架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4.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壁作为边界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

B胞间连丝能实现细胞间信息物质的运输

C线粒体中的酶能催化葡萄糖分解为CO2

D溶酶体中的酶能催化修复损伤的细胞器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细胞膜作为边界能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植物胞间连丝能实现细胞间信息物质的运输;线粒体中的酶能催化丙酮酸分解为CO2 ;溶酶体中的酶能催化分解损伤的细胞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植物细胞结构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细胞呼吸的场所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5.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血红蛋白是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

B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酶等的催化

C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磷脂和固醇

D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不同,体现DNA的多样性

正确答案

B

解析

血红蛋白是具有运载功能的蛋白质;DNA复制时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的催化,DNA酶是催化分解DNA的;构成细胞膜的脂质是磷脂和固醇;不同DNA分子中(A+T)/(G+C)的比值不同,体现DNA的多样性。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蛋白质功能,脂质和DNA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蛋白质功能,脂质和DNA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DNA酶和DNA聚合酶的区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6.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

B核仁是一种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C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和消耗水均在线粒体基质

D生物膜系统是由生物体中各种细胞器膜、核膜共同构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分离各种细胞器常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核仁是一种与核糖体形成有关的结构,不属于细胞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消耗水发生在线粒体基质;生物膜系统是由细胞中各种细胞器膜、核膜和细胞膜共同构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易错点

生物膜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8.下列有关核酸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的合成只能在细胞核中进行

BDNA和ATP含有的化学元素不相同

C艾滋病病毒的核酸由核糖核苷酸组成

D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只存在于拟核的DNA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DNA的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还有线粒体和叶绿体或拟核中;DNA和ATP含有的化学元素相同,都是C、H、O、N、P;艾滋病病毒的核酸是RNA,由核糖核苷酸组成;控制细菌性状的基因主要存在于拟核的DNA上,还有质粒的DNA上。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核酸和ATP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核酸和ATP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原核生物中DNA的位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0.下列生理过程在生物膜上发生的是( )

A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

B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

C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

D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水绵细胞内CO2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不属于生物膜;人体细胞内DNA分子的复制主要发生在细胞核中,也不属于生物膜;人体细胞内丙酮酸分解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不属于细胞膜;酵母菌细胞内[H]与O2的结合发生于线粒体内膜,属于生物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产所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反应场所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细胞呼吸场所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1.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破伤风杆菌有氧呼吸的产物里二氧化碳和水

B原核生物主要在拟核区转录形成信使RNA

C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高,代谢速率越快

正确答案

B

解析

破伤风杆菌进行无氧呼吸;原核生物主要在拟核区转录形成信使RNA;细胞凋亡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体积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低,代谢速率越慢。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代谢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破伤风杆菌厌氧型,细胞凋亡和细胞坏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2.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分别存在于叶绿体和线粒体中

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

C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图1、2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1中的生物膜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图 2中的生物膜是和线粒体内膜;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影响图1、2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生物膜与生化反应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根据生化反应确定图1和2中的生物膜,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膜的确定,及影响因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6.人的肌肉组织分为快肌纤维和慢肌纤维两种,快肌纤维几乎不含有线粒体,与短跑等剧烈运动有关;慢肌纤维与慢跑等有氧运动有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两种肌纤维的呼吸作用起点都是葡萄糖

B两种肌纤维均可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

C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

D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来自于丙酮酸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阶段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两种肌纤维的呼吸作用起点都是葡萄糖;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产生丙酮酸,【H】和ATP;短跑时快肌纤维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故产生酸痛感觉;慢跑时慢肌纤维产生的ATP,主要自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线粒体内膜。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细胞呼吸的过程和场所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7.吡唑醚菌酯是一种线粒体呼吸抑制剂,通过阻止线粒体内膜上的反应过程而抑制细胞呼吸,生产上常应用于防治真菌引起的农作物病害。下列关于吡唑醚菌酯作用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A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

B吡唑醚菌酯可通过抑制ATP的产生导致真菌的死亡

C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

D吡唑醚菌酯可用于治理由厌氧微生物引起的环境污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因此吡唑醚菌酯主要抑制真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吡唑醚菌酯抑制细胞呼吸,导致能量无法产生,无法合成ATP;真菌种群中存在抗药性个体和非抗药性个体,长期使用吡唑醚菌酯,可导致真菌种群抗药性增强;厌氧微生物为无氧呼吸,吡唑醚菌酯无法抑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呼吸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细胞呼吸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9.下列关于生物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0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B用健那绿染液对解离后的细胞染色可观察其线粒体分布

C滤纸条上色素带的宽窄可反映叶绿体中各色素含量的多少

D以H202溶液作为底物可用于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正确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产生二氧化碳;线粒体观察要保证细胞是活细胞,不能解离;色素越多,形成的色素带越宽;H2O2溶液受热易分解,不适合用于探究温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色素带的宽窄代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3.某研究小组用氧电极法测定了温度对发菜(一种蓝藻)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表明,35℃是发菜生长的最适温度

B25℃ 时若增大光照强度,发菜的光合速率一定会增大

C45℃ 时发菜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发菜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具有不同的最适温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图示显示,在25℃时,两条曲线的差值最大,是发菜生长的最适温度,25℃时,若在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已经达到最大值的最小光照强度)的基础上再增大光照强度,发菜的光合速率不会增大;图示氧的释放量曲线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45℃时氧的释放量为0,说明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发菜产生ATP的场所是叶绿体、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消耗氧气,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图示相应的两条曲线所对应的纵坐标的最大值不同,说明发菜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酶具有的最适温度不同。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净光合速率、光合速率和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4.下列图示有关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用韭黄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②和④

B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

D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不能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用韭黄(少了叶绿素a和b)做色素提取与分离实验,只能得到甲图中色素带(胡萝卜素)和②(叶黄素);若乙图表示正在发生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细胞液浓度在增大,其吸水能力逐渐增强;丙图中培养酵母菌的锥形瓶应通气放置一段时间,目的是让酵母菌繁殖;丁图表示洋葱根尖的培养,洋葱底部接触到烧杯内液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实验的相关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质壁分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5.科学家利用“同位素标记法”弄清了许多化学反应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的变化规律

B18O标记H2O和CO2有力地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

D35S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C

解析

15N标记核苷酸弄清了分裂期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用18O标记H2O证明了H2O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用14C标记CO2最终探明了CO2中碳元素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证明了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并以此侵染细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同位素标记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同位素标记法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标记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8.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多少”的比较,错误的是( )

A活细胞中,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

B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

C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光合作用固定的C0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02

D人剧烈运动时,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小于产生的二氧化碳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所以氢原子数目多于氧原子数目;细胞中的水主要以自由水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所以含量一般高于结合水含量;正在生长的植物体内有有机物积累,说明光合作用固定的CO2总量大于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剧烈运动中,由于氧气供应不足,此时会通过无氧呼吸补充能量,而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并且产生的是乳酸,因此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和氧气的消耗量相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水的存在形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水的存在形式、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0.下列关于大肠杆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感染菌体后,会导致菌体裂解  

B经诱变育种可获得胰岛素高产菌株

C其遗传物质中只含有4种碱基       

D为T2噬菌体增殖提供场所、原料和酶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大肠杆菌是T2噬菌体的宿主细胞,为T2噬菌体增殖提供场所、原料和酶;T2噬菌体感染菌体后,会导致菌体裂解;科学家将人体内能够产生胰岛素的基因与大肠杆菌的DNA分子重组,并且在大肠杆菌内获得成功的表达,可获得胰岛素高产菌株;其遗传物质为DNA,其中只含有4种碱基(A、T、G、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大肠杆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 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 BCD选项

易错点

胰岛素高产菌株的获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2.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体内三个处于不同分裂期的细胞。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a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aBb

Bb细胞中有两对同源染色体

Cc细胞所需能量可能来自酒精发酵

D三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相等,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也相等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a图中有同源染色体,着丝点整齐排列在赤道板上,说明为有丝分裂中期,体细胞基因型为AaBb,所以a细胞中移向细胞两极的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为AaBb;b图无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加倍;c图同源染色体分离,说明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c细胞所需能量可能来自有氧呼吸;三个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相等都是4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分别是2、1、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易错点

细胞分裂图的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3.甲、乙、丙是果蝇的3类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8、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中可能有四个染色体组        

B乙中一定存在同源染色体

C丙中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D三类细胞都处于细胞周期中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甲、乙、丙是果蝇的3类正常细胞,其染色单体数分别为0、8、16。果蝇正常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2个染色体组,甲细胞染色单体数0,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有四个染色体组。乙细胞染色单体数为8条,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或中期,不存在同源染色体;丙染色单体数为16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可以发生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才有细胞周期,因此乙细胞不含有细胞周期。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易错点

不同分裂时期的染色单体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5.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生长,核糖体的数量增加,物质交换效率增强

B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进程

C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不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

D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主要原因是细胞周期缩短

正确答案

B

解析

细胞的生长使细胞的体积增大,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因而下降,物质交换效率降低;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出现,使后代具有更大的变异性和生活力,大量的变异为生物的进化提供了更多的原材料,从而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细胞凋亡,相关基因活动加强,有利于个体的生长发育;癌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了,使得癌细胞容易扩散和转移。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生命历程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癌细胞易扩散和转移的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6.下列关于探素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DNA是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T2噬菌体的DNA是用32P直接标记的

D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格里菲思实验中肺炎双球菌R型转化为S型是基因重组的结果;格里菲思实验证明了存在“转化因子”;赫尔希和蔡斯实验中标记T2噬菌体的DNA需要先用32P标记大肠杆菌;赫尔希和蔡斯实验证明了DNA是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32P标记DNA的方法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7.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直接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 )

AF2的表现型比例为3:1

B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为1 : 1

CF2基因型的比例为1:2:1

D测交后代的比例为1: 1

正确答案

B

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F1产生配子的种类比例为1 : 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 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基因分离定律实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8.玉米子粒的颜色由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共同控制。基因型为A B C的子粒有色,其余基因型的子粒均为无色。现以一株有色子粒玉米植株X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据表分析植株X的基因型为(   )

AAaBbCc

BAABbCc

CAaBBCc

DAaBbCC

正确答案

D

解析

A_B_C_×aabbCC→25%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两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25%,其余一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_;

AABBC_×Aabbcc→50%有色种子(A_B_C_),分别考虑每一对基因,应该有一对后代出现显性基因的可能性为50%,其余两对100%出现显性基因,则有色植株的基因型可以是AABBCc。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知识点,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三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由于基因A、B、C对种子有色缺一不可,所以有色植株的基因型中必定含有ABC,根据其与另三株纯合个体杂交的后代有色种子的比例,即可推测出其基因型。

易错点

后代25%的有色种子基因的亲本基因型推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9.下列关于研究材料、方法及结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

B摩尔根等人以果蝇为研究材料,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

C赫尔希与蔡斯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D沃森和克里克以 DNA 大分子为研究材料,采用 X 射线衍射的方法,破译了全部密码子

正确答案

D

解析

孟德尔以豌豆为研究材料,采用人工杂交的方法,发现了基因分离与自由组合定律;摩尔根等人以果绳为研究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通过统计后代雌雄个体眼色性状分离比,认同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赫尔希与蔡斯进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以噬菌体和细菌为研究材料,通过同位素示踪技术区分蛋白质与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破译密码子并没有采用X射线衍射的方法,且密码子也不是由沃森和克里克破译的。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科学史的相关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密码子的发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1.处于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是1:2:2,此时细胞内可能发生着( )

A核仁解体   

B染色体移向两极      

C细胞板形成          

D出现新的核膜

正确答案

A

解析

处于正常有丝分裂过程中的动物细胞,细胞内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DNA分子数=1:2:2,说明该细胞处于分裂前期和中期。核仁解体属于分裂前期的特点,染色体移向两极属于分裂后期的特点;出现新的核膜和细胞板形成属于分裂末期。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易错点

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染色体数:染色单体数: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比值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4.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孩子,下列示意图最能表明其原因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红绿色盲且性染色体组成为XbXbY的孩子,推知次级卵母细胞中Xb的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后,未分别进入两个子细胞,而是都进入了卵细胞。A为初级精母细胞,B为次级精母细胞和极体,C为初级卵母细胞,D为次级卵母细胞。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异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分析减数分裂异常原因,逐一排查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减数分裂异常原因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30.某调查人类遗传病的研究小组调査了一个家庭的某单基因遗传病情况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图谱,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该病的遗传方式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B个体3与4婚配后代子女不会患病

C个体3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或1/2

D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遗传系谱可知,“无中生有为隐性”所以该遗传病为隐性遗传病,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个体3(XBX-)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1/2,个体3(XBXb)与4(XBY)婚配后代中,儿子女可能会患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个体3(B_)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2/3,个体3(B_)与4(B_)婚配后代中,儿子女可能会患病,该遗传病的发病率是20%,这对夫妇(1和2)后代的遗传病的患病概率为25%。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遗传方式的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1.用32P标记果蝇精原细胞所有核DNA双链,然后置于31P的培养液中培养。关于该果蝇的精原细胞的一次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M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B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二次分裂两者后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前者是后者的两倍

C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前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相同,染色体数不同

D有丝分裂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两者中期细胞中,32P的DNA的含量不同,染色体数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DNA都完成一次复制,所以32P的DNA的含量相同;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使DNA含量减半,所以有丝分裂后期32P的DNA的含量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两倍;有丝分裂前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相等;有丝分裂中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32P的DNA的含量相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两者中、后期细胞32P的DNA的含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2.主动运输消耗的能量可来自ATP或离子电化学梯度等。如图为Na+、葡萄糖进出小肠上皮细胞的示意图。下列关于图中物质跨膜运输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不需耗能的主动运输

BNa+从小旸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C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相伴随

D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以及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均为被动运输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消耗来自离子电化学梯度的能量,属于主动运输;由图可知,Na+从小旸上皮细胞进入组织液是需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由于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与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所需的载体是同一个,所以二者相伴随;Na+从肠腔到小肠上皮细胞顺浓度梯度,葡萄糖从小肠上皮细胞到组织液也是顺浓度梯度,所以均为被动运输。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物质跨膜运输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A选项

易错点

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是否消耗能量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3.下表是在适宜条件下测得某植物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情况,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O2的释放速率变化与全部色素吸收光能百分比变化基本一致

B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叶绿体中C3的量会增加

C该植物缺乏Mg时,叶绿素a吸收的光能百分比的减少幅度更大

D环境温度降低,该植物对光能的利用能力降低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550nm波长的光转为670nm波长的光时,色素吸收的光能百分比增加,光反应增强,叶绿体中C3的来源不变,去路增加,所以C3的量会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吸收光能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C3的量的变化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4.如图表示基因型为AaBBdd的某哺乳动物在产生配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细胞分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细胞中有6条染色单体,6个DNA分子

B该细胞能产生两种基因型不同的成熟配子

C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

D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能观察到该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可知,该细胞是次级卵母细胞,该细胞无染色单体,6个DNA;该细胞能产生一个成熟的配子,在形成该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因为体细胞为AaBBdd没有b基因;减数第二次分裂发生在卵细胞和精子结合时,所以在哺乳动物的卵巢中不能观察到该细胞。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卵巢中能不能观察到该细胞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5.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下图中的A→B→C→A过程为细胞周期中细胞核消失和重新构建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运进图A结构的

B图B和图C分别处于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前期和末期

C图B中的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的比例为2:1

D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一定为N

正确答案

D

解析

1指的是核孔,酶为大分子,由核孔进入细胞核内,小分子和离子从核膜进入细胞核,所以与DNA复制有关的酶是从1处(核孔)运进图A结构(细胞核)的;图B中细胞核消失根据有丝分裂的特点可知此时为有丝分裂中的前期,而C中为细胞核的重建,故应为有丝分裂末期;图B中(有丝分裂前期)的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2N:N=2:1; 某生物(2N)细胞中的DNA经3H充分标记后,置于不含3H的培养基中培养,因DNA的复制属于半保留复制,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所以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可能为0,也可能为N。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有丝分裂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后,子细胞中含3H的染色体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6.下列现象中,与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的是( )

A人类的47, 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

B—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C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

D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

正确答案

B

解析

人类的47, XYY综合征个体的形成是由于在精子形成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个Y染色体移向了细胞同一极,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由于一对等位基因杂合子的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等位基因随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产生数目相等的两种配子,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有关;线粒体DNA突变会导致在培养大菌落酵母菌时出现少数小菌落是由于线粒体位于细胞质中,其基因不存在于染色体上;而枯草杆菌是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和线粒体结构,因而枯草杆菌出现抗药性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受精卵分裂时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是由于卵裂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发生减数分裂,所以个别细胞染色体异常分离,可形成人类的21三体综合征个体,与同源染色体联会行为无关。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同源染色体联会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B选项

易错点

各现象的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8.某种鼠的体色有三种:黄色、青色、灰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A_B_表现为青色,A_bb表现为灰色,aa__表现为黄色(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 )

A9/16

B3/4

C6/7

D9/14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让灰色鼠与黄色鼠杂交,F1全为青色,则灰色鼠基因型为AAbb,黄色鼠基因型为aaBB,F1基因型为AaBb,则F2表现型及比例为青色(A_B_):灰色(A_bb):黄色(aa_ _)=9:3:4,由于约50%黄色个体会因黄色素在体内积累过多死亡,所以理论上F2存活个体中青色鼠所占的比例是9/14。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D选项

易错点

9:3:3:1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7.水稻有香味和无香味为一对相对性状。某科研小组利用有香味和无香味纯合亲本进行了以下实验,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控制水稻无香味和有香味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BF2代中同时出现无香味和有香味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

C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植株约有127株

D让F2代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3: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控制水稻无香味和有香味的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所以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子一代无香味自交产生的F2代中同时出现无香味和有香味的现象称为性状分离;F2代无香味的190株植株中,杂合子植株约有190×(2/3)=127株;F2代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3)×1+(2/3)×(3/4)】:【(2/3)×(1/4)】=5: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水稻有香味和无香味为一对相对性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有香味和无香味的子一代只有无香味,且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所以无香味对有香味显性。据此答题。

易错点

F2代无香味植株自交,后代性状分离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9.人的X和Y染色体有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在同源区段可以找到相同的基因或等位基因;非同源区段包括X特有区段和Y特有区段,分别有各自特有的基因。下图为某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

A该遗传病如果不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一定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4

C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

D系谱中男性患者较多,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可能只位于Y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遗传图谱分析该病是隐性遗传病,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伴X隐性遗传病或位于XY同源区的隐性遗传病,A错误;若是伴X隐性遗传病,Ⅲ2为携带者的可能性为1/2,B错误;无论是哪种单基因遗传病,Ⅰ2、Ⅱ2、Ⅱ4一定是杂合子,因为他们都有患病的后代,C正确;由于存在女性患者,所以控制该性状的基因不可能位于Y染色体上,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遗传病的判断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0.人体细胞内第21号染色体上短串联重复序列(STR,一段核苷酸序列),可作为遗传标记对21三体综合征做出快速的基因诊断。现有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他的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 -,患儿父亲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患儿母亲该遗传标记基因型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患儿不能产生正常的生殖细胞

B母亲卵细胞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而产生了该患儿

C父亲精子中第21号染色体有2条而产生该患儿

D患儿的母亲再生一个21三体综合征婴儿的概率为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患者的基因型为++-,父亲的基因型为+-,母亲的基因型 为--,由此可知患者从精子中得到了两个21号染色体,同时也能判断出在精子的形成的过程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时,2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单体分裂后,未分到两个精子中,而是留到了一个精子中。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减数分裂异常知识点,分析各个选项,所以选择C选项

易错点

减数分裂异常分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false

49.图2应对应于图1中的 (填①或②或③),该细胞染色体组成异常的可能原因是 。同时产生的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

50.若将一个卵原细胞核中的所有DNA分子用15N进行标记,在14N的环境中进行减数分裂,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______%,作出这一推论的理论依据是

51.基因型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图1中的 (填序号)细胞所处的时期。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② 在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后期,A和a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2分) BB

解析

图2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细胞质均等分裂,对应于图1中的②;由卵原细胞Ⅰ到细胞Ⅱ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由于A和a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了同一极.所以同时产生的细胞③的基因组成是BB。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的相关知识,要求掌握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中各过程及细胞的名称,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①为初级卵母细胞;Ⅱ是次级卵母细胞,图2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据此答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00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复制一次,亲代DNA分子两条链用15N标记,放在14N环境里培养,则产生的子代DNA分子的2条链中,一条含有的是15N,另一条含有的是14N,所以减数分裂产生的4个精子中全部都含有被标记的DNA分子,产生四个子细胞中带15N标记的细胞占100%,依据是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DNA的半保留复制,意在考查考生熟悉DNA半保留复制过程及其相关的计算。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结合DNA复制的特点,由此答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基因型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中的初级卵母细胞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回顾自由组合定律发生时期,据此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57.蜂毒素是工蜂毒腺分泌的多肽,具有抗菌、抗病毒及抗肿瘤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体外研究发现,蜂毒素对多种癌细胞具有强烈的杀伤作用。请回答:

(1)蜂毒素是在工蜂毒腺细胞的 (填细胞器)上合成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进行体外培养,癌细胞能够_________,在此过程中细胞内的DNA含量将持续出现周期性的变化。右图1表示癌细胞在一定浓度的蜂毒素培养液中培养几小时后, DNA含量不同的细胞数。据此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_________期。当 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正确答案

(1)核糖体(1分)

(2)无限增殖 间 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甲病和乙病基因均位于X染色体上

(2)XABY, XabY、XAbY和XaBY

该女性在产生卵细胞的过程中发生了(两条X染色体之间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形成了不含致病基因、只含甲病基因、只含乙病基因与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基因的X染色体卵细胞,卵细胞参与受精作用,产生不同表现型的个体。

解析

(1)翻译的场所是核糖体,翻译过程的模板是mRNA。

(2)癌细胞的特点之一是能无限增殖;分析图3可知,与对照组相比,加入蜂毒素后,DNA分子数目在2c~4c之间的细胞数多于对照组,DNA分子数目在2c~4c之间处于细胞分裂间期,由此可以推测蜂毒素能将癌细胞阻断在有丝分裂的分裂间期。当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时,细胞由正常细胞变为癌细胞。

Ⅱ某女性表现型正常,她的父亲、外祖父,哥哥和弟弟均同时患有甲病(A、a)和乙病(B、b),她母亲、外祖母、姐姐和妹妹表现型均正常。她与没有携带这两种病的致病基因的正常男子结婚,生下四个男孩,一个正常、一个同时患有甲病和乙病、一个只患甲病,一个只患乙病。

(1)请分别确定甲病和乙病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 。(只需考虑常染色体、X染色体和Y染色体,不考虑XY染色体同源区段)。

⑵依次写出该女性生下的四个男孩的基因型: ;四个男孩四种表现型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1)由于正常男子不携带致病基因,而子代既有甲病又有乙病,可知甲乙两病的致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由于男子和女性都正常,而子代有患者儿子(甲病和乙病都有),所以两病都为隐性遗传。

(2)由于甲乙致病基因都位于X染色体上,所以正常男孩基因型为XABY,同时患两病男孩基因型为XabY,只患甲病基因型为XaBY,只患乙病基因型为XAbY。致病基因来自女性,子代出现只患甲病、只患乙病、正常和同时患甲乙病,可知在形成卵细胞中发生了交叉互换。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本题是对基因的翻译过程和场所、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特点、癌细胞的特点和癌症防治的机理的综合性考查,梳理翻译过程、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癌细胞的特征,并结合题图3,完成(1)、(2)。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下图是某课题组研究大丽花中度缺水时绘制的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的变化曲线图。实验过程中其他环境因素保持适宜且不变。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如CO2、O2、水蒸气等)交换的主要通道,气孔导度表示气孔张开的程度。请回答下列问题:

41. 叶肉细胞的胞间CO2至少需要跨________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________,除此之外,参与光合作用暗反应的CO2还可能产生于叶肉细胞的__________。

42.据图分析,从第________天开始,影响Pn的主要因素不是Gs,此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___________。

43.研究表明,水分正常供应时,大气中高浓度的CO2会导致大丽花胞间CO2浓度(Ci)升高和气孔导度(Gs)下降,据此分析,此时叶片水分蒸腾作用的变化趋势分别是 、__________。

44.撕取新鲜的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作临时装片若干,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滴加清水,乙组滴加0.3 g/mL蔗糖溶液,观察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推测气孔开闭的机制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 叶绿体基质 线粒体基质

解析

叶肉细胞的胞间CO2,只有进入细胞内的叶绿体基质中才能被暗反应固定,此过程至少需要跨越1层细胞膜、2层叶绿体膜,即3层膜才能到达CO2被固定的场所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利用的CO2,除了来自于外界环境外,还来自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的CO2,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中CO2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2 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等(2分)

解析

曲线图显示,从第12天开始,Pn(净光合速率)和Gs(气孔导度)仍在继续下降,而Ci (胞间CO2浓度)却在上升,CO2供应充足,说明此时导致Pn下降的主要因素不是Gs,其主要原因除缺水外,还可能有色素含量下降,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或活性降低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提高 下降

解析

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体的形式主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因此气孔导度(Gs)下降,会导致植物叶片水分蒸腾作用下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水分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2分)

解析

依题意,将甲组新鲜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成的临时装片滴加清水,其结果是甲组叶片的气孔开放,而将乙组新鲜大丽花叶片下表皮制成的临时装片滴加0.3 g/mL蔗糖溶液,其结果是乙组叶片的气孔关闭,据此可推测气孔开闭的机制是:保卫细胞吸水使气孔开放,失水使气孔关闭。保卫细胞为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0.3 g/mL蔗糖溶液中的保卫细胞会失水,所以此时乙组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水分代谢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研究人员选择果皮黄绿色、果肉白色、果皮有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甲)与果皮黄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无覆纹的纯合甜瓜植株(乙)杂交,F1表现为果皮黄绿色、果肉橘红色、果皮有覆纹。F1自交得F2,分别统计F2各对性状的表现及株数,结果如下表。

45.甜瓜果肉颜色的显性性状是______。

46.据表中数据______(填“能”或“不能”)判断两对基因(A和a,B和b)自由组合,理由是______。

47.完善下列实验方案,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

实验方案:让F1与植株______(填“甲”或“乙”)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48.若果皮颜色、覆纹两对性状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则理论上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______株。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橘红色(1分)

解析

根据亲本杂交得F1的情况可知,白色与橘红色杂交后代为橘红色,说明橘红色为显性性状。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能(1分) 缺乏F2中对两对性状的数据分析

解析

表中的数据只给出了任何一对性状自交后的性状分离比,两者比例均为3:1,可知都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但是并没有在F2中显示果皮和果肉色两对性状组合后的比例,因此不能确定两对性状是否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乙 有覆纹:无覆纹=1:3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分析,有覆纹与无覆纹的比例接近9:7,若证明果皮覆纹性状由2对等位基因控制,需进行测交实验,让F1与隐形纯合子(乙)杂交,则后代中有覆纹与无覆纹的比例接近1:3。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能准确判断F2中两种性状的分离比。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70

解析

设控制果皮覆纹性状的基因为Bb、Ff两对基因控制,那么F1的基因型为AaBbFf,F1自交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的比例为1/4╳7/16=7/64,F2的总株数为640(任意一对性状的株数之和),可知F2中果皮黄色无覆纹甜瓜约有640╳7/64=70株。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果蝇的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灰身(B)对黑身(b)、长翅(D)对残翅(d)、细眼(R)对粗眼(r)为显性,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如图所示。现有甲、乙、丙、丁4种基因型的果蝇种群可供选择,据图回答问题。

52.果蝇作为常用的遗传学材料,具有 的特点(至少答两点)。

53.果蝇精原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若细胞中出现两条Y染色体,则此细胞应该 (填“有”或“没有”)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交叉互换,甲果蝇能产生 种配子。

54.若利用体色、翅形和眼形中的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最佳方案是选择上述 作亲本。

55.以上述乙和丙为亲本杂交后,再让F1中的红眼长翅果蝇相互交配,F2中的白眼残翅果蝇占

56.某野生型果蝇(纯合子)种群中,出现了一只突变型雄果蝇,为探究这一果蝇性状的遗传方式,某同学通过对果蝇的杂交实验,获得了一些结果(如图所示),并进一步作出了下列推断和分析:

①野生型性状为显性性状,突变型性状为隐性性状

②该性状属于伴性遗传

③若取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与突变型雄果蝇交配,可能得到突变型雌果蝇

④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子一代果蝇中肯定会有突变型个体出现上述推断和分析中,你认为正确的有 项。

A一项

B两项

C三项

D四项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速度快、易饲养、染色体差异明显等(答其中两点即可)

解析

果蝇因为易饲养繁殖快,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并且染色体数目少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的材料。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遗传学材料选择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遗传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没有 8 (每空1分)

解析

正在进行减数分裂的精原细胞,如果含有两条Y染色体说明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时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不考虑交叉互换,能产生4×2=8种配子。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分析减数分裂异常现象,结合知识完成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甲和丁

解析

如果利用体色、翅形和眼形中的两对相对性状来验证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因为体色和翅形是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而甲和乙都是雄性,丙和丁是雌性,所以应选用甲和丁来进行验证是最好的。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自由组合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图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图示与自由组合知识点完成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32

解析

以上述乙和丙为亲本杂交后,再让F1中的红眼长翅果蝇有1/2DdXEXe和1/2DdXEXE,雄性是DdXEY,它们相互交配,F2中的白眼残翅果蝇占(1/4)×(1/2)×(1/4)=1/32。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从题干和表中获取有效解题信息。

解题思路

结合遗传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意可知F1是都是野生型,所以野生型是显性性状,突变型应是隐性性状,故正确。在F2中突变型只在雄性中出现,所以该性状应是伴X遗传,故正确。F2中的野生型雌果蝇有携带者,所以和突变型雄果蝇交配会得到突变型雌果蝇,故正确。突变型雌果蝇与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子一代果蝇中正常情况会有突变型个体出现,但不能说是一定,故错误,故C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遗传知识分析题干完成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