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兰州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中国近代考古学家罗振玉在评价某一制度时说:“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其操纵由一己,其呼吸若一气,其简练教训如亲父兄之于子弟也。”此制度

A是由秦始皇最早创立

B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

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以父系的血缘关系为基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材料“度才而使之,程能而任之,朝不道则夕斥之矣,夕不道则朝罢之矣”大意是强调官员的任命是根据官员的才能来任命的,并且任免的权力与朝廷掌握,因此可知该制度是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即科举制,科举制将选拔官吏的权力由地方上升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A项错误;分封制最突出的特点是等级森严,故B项错误;宗法制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基础,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科举制度。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首先判断出该制度是科举制,并结合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

易错点

解读分析材料不当容易误判为其他制度,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有学者指出:“中国古代士大夫不是那种作为君主之权力工具的单纯的官僚,他们横亘于君主和庶民之间,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并构成了以独特机制约束政统的权力。我们不能夸大,但也决不能忽略这种约束。”上述政治形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B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C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

D夏商周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维系着相对独立的道统”可知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思想。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官僚政治的影响,故B项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是在秦朝,当时法家思想是治国思想,故A项错误;官僚政治形成和贵族政治解体是在秦代,儒家思想没有成为统治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夏商周是贵族政治,不是官僚政治,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故D项错误。

考查方向

儒学成为正统思想。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判断出该政治形态是儒家思想,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由于错误理解材料信息,没有把握儒家思想的相关史实,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对于管仲,孔子认为他使齐国“称霸诸侯,一匡天下”,民众至今仍受惠于他的功德,并赞赏他“如其仁”;孟子抨击他背弃旧主、不知礼仪。这说明了

A对人物的评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B儒家学派内部存在分歧

C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

D儒家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由孔子到孟子对管仲的评价发展变化,由赞赏其仁到抨击其不知礼仪,说明孟子对孔子的思想并不是完全接受,而是有选择地继承与发展,因此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与题意相符,但并不是题意主旨,材料是要突出这种变化说明的问题,可以排除;B项说法错误,材料是孔子和孟子两者的分歧,不是材料的主旨,可以排除;C项说法与题意无关,战国时期更加注重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与材料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儒家思想。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及结合所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得出正确的答案。

易错点

由于错误理解材料信息,没有把握“说明”的题意要求,故错选AB。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或问:格物须物物格之,还只格一物而万理皆知?日:怎得便会贯通?若只格一物便通众理,虽颜子亦不敢如此道。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材料体现了朱熹

A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

B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

C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

D强调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须是今日格一件,明日又格一件。积习既多,然后脱然自有贯通处”可知材料体现了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和探究的思想,因此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到通过实验途径,且格物致知也并非是寻求科学真理,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等级制度,B项错误;朱熹思想中没有涉及到个体的价值和人性的尊严,D项错误。

考查方向

朱熹的思想主张。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朱熹的相关思想主张,分析解决具体历史问题。

易错点

由于没有全面把握材料信息容易错选其他非正确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清朝前期,对于开国之初立下战功的八位宗室王公给予了世袭罔替的永久封爵,俗称“铁帽子王”,他们均在京城设王府居住,所有俸禄待遇、王府官员、护卫等全部纳入国家统一管理,由宗人府按规定给予。这一做法

A根本目的是保证宗室贵族特权

B严重威胁君主专制统治

C体现清朝务实灵活的统治策略

D容易造成贵族干政局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表明清政府采取了比较灵活务实的方式来限制“铁帽子王”,以防止叛乱,维护其统治,以你从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清朝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解题思路

结合所学知识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依据清朝前期的相关史实,分析解决具体历史问题。

易错点

由于没有全面把握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不当,易错选A。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史籍记载,周朝在其867年的统治中,较大的自然灾害只有89次,发生次数较少;秦汉时期自然灾害明显增多,在440年中共发生各类自然灾害375次,平均1.4年就发生一次。这说明

A土地大量开垦不利于生态的平衡

B国家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有所下降

C粗放式农业经营不利于环境保护

D秦汉时期不重视天人关系的探求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土地得到开垦,而土地大量的开垦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A项说法正确。随着国家政治体制的逐步完善,国家所能调动的政治、经济、社会资源越来越多,抵御灾害的能力肯定越来越大,B项说法错误;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之一是“精耕细作”并不是“粗放式”经营,C项说法错误;汉代董仲舒提倡的儒学非常重视“天人感应”,D项说法错误。

考查方向

农业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判断出土地开垦与生态平衡的关系,并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排除错误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不当判读不出与A项说法的联系,容易误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由洋务运动所造成的物资流、信息流、资金流乃至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发展壮大,深刻地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这段材料

A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

B说明了洋务运动对中国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

C反映了洋务运动的客观发展

D叙述了近代主流意识形态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洋务运动是清政府在内忧外患背景之下发动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事件,但是其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并且“动摇了建立在小生产方式上的封建专制政体的根基”,并诱导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所以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误,洋务运动的主观动机是维护封建统治,可以排除;B项说法片面,选项只涉及到了洋务运动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可以排除;D项中的“主流意识”在题干中没有体现,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洋务运动。

解题思路

依据所学知识准确解读理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分析理解具体问题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由于未能深入理解材料信息,导致错误理解洋务运动,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梁启超曾说:“海禁既开,外侮日亟,曾文正……创制造局首以翻译西书为第一义……同文馆及西士设教会于中国者,相继泽录,至今二十余年……故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学子欲自立,以多读西书为功。”这反映了当时

A洋务运动超越封建改革范畴

B民族觉醒促进变革意识发展

C多读西书是宣传革命的手段

D国人传统知识结构根本动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民族危机的加深,国人开始探索救国之路,因此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超越封建改革”,洋务运动是封建统治阶级为维护清王朝统治的一次自救运动,并未超越封建改革;C项说法“革命”不符合梁启超的思想主张,梁启超宣扬改良主义,倡导“自强”、“自立”,不属于革命手段;D项说法“根本动摇”不符合当时中国的特点,当时读西书,仅限于少数知识分子,传统知识依旧根深蒂固,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维新思想。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理解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维新变法的相关史实,排除错误说法,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透彻,联系所学知识不当,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规定,“外国学堂有宗教一门。中国之经书,即是中国之宗教。若学堂不读经书,则是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之道,所谓三纲五常者,尽行废绝,中国必不能立国矣。”这一规定表明清末教育改革

A体现“中体西用”的理念

B依旧带有盲目排外色彩

C是戊戌变法的继续发展

D带有明显的专制烙印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若学堂不读经书……中国必不能立国矣”可知此章程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中体西用”是在维护固有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不符,由材料信息可知当时新式学堂已经开办;C项说法错误,清末新政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不是戊戌变法的继续;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中体西用”。

解题思路

由材料信息“若学堂不读经书……中国必不能立国矣”可知此章程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下制定的,“中体西用”是在维护固有制度和封建纲常礼教的前提下,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A项说法正确,其他选项错误即可。

易错点

找不准材料信息切入点,盲目分析材料信息,导致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述,涌现出一大批成果,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主要是

A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材料信息中知识分子、近代绅商、学堂学生、军人集团等不同社会群体可以判断这些著作研究的视角是社会群体,因此D项说法正确;AC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B项说法错误,由材料信息可以判断出材料反映的是社会史观,现代化是指采用新式机器生产的过程,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社会史观。

解题思路

准确解读材料中的信息,结合史观的相关知识,分析理解排除错误选项,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易错点

由于错误地把握材料信息,导致对材料信息误解,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对于抗日持久战,国民党把抗战命运寄托在英、美、法、苏各国与中国“共同一致来打日本”之上。而中国共产党则认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这表明两党认识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

A持久抗战的理论基点

B中国抗战的基本性质

C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

D抗战进程的发展方向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国民党主张依靠帝国主义国家帮助中国抗日,共产党主张依靠人民群众,体现了不同的抗战路线,体现出对抗日持久战不同的依据,A项说法正确;BC项说法错误,关于抗战的性质和抗战坚持的战略原则,两党的认识是相同的;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抗日战争。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抗日战争的相关史实,分析理解并准确判断,排除错误的选项和与题意不符的选项,从而得出正确认知。

易错点

未能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联系所学知识不当,容易错选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毛泽东于1956年底同工商界人士谈话时提出“新经济政策”:“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这表明新中国

A已成功完成对私营工商业的改造

B曾对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做出探索

C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发展补充

D社会主义制度还没有完全建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毛泽东的上述思想对后人探索新道路有指导意义和借鉴作用,因此B项说法正确;AC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解题思路

仔细研读材料信息,排除与材料信息无关的ACD项说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审题不当,对题干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误读而误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苏格拉底不再着重研究宇宙、自然等问题,转而研究人类本身,即研究人类的伦理问题,如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非正义;什么是国家,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治国人才应该如何培养等等,从而实现了古希腊哲学由“自然哲学”向“伦理哲学”的转变。这表明他

A注重提升公民素质

B捍卫思想自由与民主权利

C不满雅典民主现状

D试图扩大公民的基本权利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可知材料说明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不满意,因此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不是材料的主旨,可以排除;B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D项说法属于具体措施,材料中苏格拉底只是指出,并未采取措施,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苏格拉底思想。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具有什么品质的人才能治理好国家”,首先排除不是材料主旨的选项A项,再排除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的B项和D项,就可选出正确的C项。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恰当容易错选D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叶圣陶说:“坐过火车的人,才懂得航船行的慢的真意味。”“一包花生米,三个铜子白酒,得这么一点儿醉意,横下来呼呼一觉,待船家喊醒时,就跨上埠头,其不爽快而有味!”下列关于“真意味”的说法最准确的是

A反对使用现在交通工具

B享受火车出行的便捷

C排斥近代西方文明

D怀念传统生活的闲适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材料中可以看到作者对现代交通工具反对,同时还怀念旧有的生活方式,所以D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片面,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相反,可以排除;C项说法范围过大,材料信息只是交通工具,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交通工具的变迁。

解题思路

准确获取、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交通工具的变迁的相关史实,分析理解并准确判断,排除片面的A项、与材料信息相反的B项和范围过大的D项,从而得出正确认知。

易错点

未能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误解材料容易错选AC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 “路径依赖”指的是一种制度一旦形成,不管是否有效,都会在一定时期内持续存在,
并影响其后的制度选择,就好像进入一种特定的“路径”,制度变迁只能按照这种路径走
下去。新中国的制度中体现了上述观点的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三大外交方针提出

正确答案

C

解析

路径依赖的关键点不在于是正方向或负方向的影响,而在于制度形成后持续影响其后的决策和选择。结合选项内容和所学可知,中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历代王朝都设有管理民族事务的机构,对少数民族地区采取了一定的管理办法,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承袭了中国古代民族事务管理制度,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文化大革命时期也未中断体现了“路径依赖”的特点,因此C项说法正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提出的外交原则,不是制度,故B错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的制度,而且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十年没有召开,故C错误;三大外交方针是我国的外交方针,并非制度,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解题思路

认清“路径依赖”是解答本题的关键,然后排除ABD项说法即可。

易错点

审题不当,对题干材料所述的历史现象误读而误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民主与城邦的衰弱》中指出:“在(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这表明古代希腊

A城邦体制造就了民主政治生活

B民主政治的运行得到法律保障

C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公民的政治权利没有受到重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以认识到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B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错在“造就”,应该为保障更合理一些;C项说法错误,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并未说明是否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平等,并且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享有公民权;D项说法明显错误,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雅典民主政治。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可以认识到法律是公民政治运行的重要保障,B项说法正确,然后才排除错误选项ACD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不透彻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罗马法律规定,“抗辩是赋予被告的一种辩护手段。因为往往会发生这种情形,即原告所提起的诉讼本身是有合法根据的,但是对被告来说是不公平的。因此,为驳回原诉,你有权提出基于胁迫或欺诈的抗辩,或基于事实之抗辩。”这反映了当时的罗马法

A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B坚持司法公正的原则

C既呆板而又有弹性

D维护贵族利益的宗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罗马法中关于抗辩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对被告的公平,因此B项正确;ACD项说法材料体现不出,可以排除,均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罗马法。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反映罗马法中关于抗辩的规定是为了保证对被告的公平,因此排除材料信息体现不出的ACD项说法,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不透彻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1835-1919)描述某一经济现象时说:“从苏必利尔湖开采两磅铁石,并运到相距900英里的匹兹堡;开采一磅半煤,制成焦炭并运到匹兹堡;开采半磅石灰,运至匹兹堡;在弗吉尼亚开采少量锰矿,运至匹兹堡——这四磅原料制成一磅钢,对这磅钢,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这反映了

A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B工业革命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C美国建立了完善的福利制度

D垄断组织控制了国家经济生活

正确答案

B

解析

材料说明外地的各种原料运达匹兹堡制成钢铁,反映了工业革命后社会化大生产形成规模化;“消费者只需支付一分钱”说明工业革命提高了生产效率,生产成本降低,导致产品价格下降,因此B项正确。A项说法不是材料主旨,可以排除;C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第二次工业革命。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阅读史料,然后结合所学知识首先排除CD项,再次排除A项说法,就可选出正确的B项。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恰当容易错选A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9.《世界史纲》指出:“犹太种族的商业精神使马克思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而且在德国的教养使他认识到,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该论述

A肯定了马克思在工人运动中的作用

B分析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主观原因

C阐释了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学说产生的原因

D反映了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到来的历史趋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洞悉财产和劳工的对立……劳工目前正变得有了‘阶级觉悟’,并对集中财产的阶级进行集体的对抗”可知材料反映了马克思分析阶级斗争理论的原因,C项说法正确;A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B项说法错在“主观原因”,材料信息应是客观原因,可以排除;D项说法材料信息体现不出,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共产党宣言》。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信息反映的是阶级斗争理论的原因,因此可以排除错误的B项、体现不出的D项、说法片面的A项,即可得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准确,联系马克思学说的相关史实不当,容易误选AB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以下文字反映了不同时期苏俄(联)的经济政策,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开垦荒地是增加粮食—个重要的而且完全现实的来源,也是最容易做到的和最迅速的办法。”
②“必须使我国各地区毫无例外地都布满国营农场,它们在向国家缴纳粮食方面不仅能够代替富农而且能够代替个体农民。”
③“要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和尽量发展小工业,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
④“责成每一个粮食所有者,必须在本法令公布一周内,把超过播种田地和自己到下次收获前的定额消费量的全部余粮呈报交售。”

A②④③①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

D④③②①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①是赫鲁晓夫的措施,②是斯大林模式,③是新经济政策,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①,D项说法正确。

考查方向

苏(俄)联的经济建设成就。

解题思路

由题干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赫鲁晓夫的措施,②是斯大林模式,③是新经济政策,④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因此正确顺序是④③②①。

易错点

基础知识掌握不准确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5.某位学者在2015年12月说到,经过近70年的关税减免,基本上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此言论意在说明

A经济全球化应向纵深发展

B欧洲关税同盟基本上已经实现

C南北贫富差距在逐步缩小

D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逐步建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发达国家的平均关税都很低了,只有2%左右,发展中国家的关税水平也已降到9%左右,可供减免的空间其实也不大了”可知材料说明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经济发展逐渐成为一个整体了,国家之间的减免税已经没有空间了,经济全球化应该向纵深发展,因此A项说法正确;B项说法中的欧洲关税同盟材料未提到,可以排除;CD项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经济全球化。

解题思路

把握材料主旨,对选项进行排查。

易错点

审题不清,基础知识把握不准确,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俾斯麦考虑的德意志型制度: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上述材料表明

A德意志政体融合了几大阶级之间的矛盾

B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

C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在德意志创建

D君主立宪制最适合德意志统一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既能保持普鲁士王朝和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能在经济方面照顾资产阶级的利益”、“使两个阶级利益互相融合,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这种设想在1871年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最终促成了德意志新体制的形成”可知材料说明德意志帝国通过1871年宪法,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即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度,因此C项符合题意。AD项说法片面,可以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度。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排除错误选项可以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准确,联系德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相关史实不恰当,容易误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美国《人人》杂志社在1908年列举了黑幕揭发者的成就:……广告基本真实,食品和药物掺假将冒更大的风险;旧时政治老板风光已不再了;各州和各城市都在致力于廉政建设;人们开始提名自己的候选人;儿童在法庭上获得美好童年,弱势群体获得保护;公众资源得到了保护。材料表明美国进步运动实际上是

A限制垄断资本家掠夺公众资源的运动

B揭露社会黑暗和反腐败的运动

C自我调整和完善社会内部机制的运动

D促进民主和保护儿童权益的运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事件信息可以判断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当时垄断组织已经出现,材料表明美国旨在调节社会矛盾,属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自我调整,因此C项说法正确;ABD项说法均是对题干材料的片面理解,不够全面和准确,不能够从总体上(本质上)体现题干“美国进步运动”的系列“成就”,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美国共和制。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节点1908年,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场进步运动实际上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统治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即体现资本主义社会内部进行的一次广泛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C项符合题意和史实。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彻底容易错选其他选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1935年,罗斯福签署了《社会保障法》,为失业者和老年人提供了救济金和养老金。同年,美国国会又通过《财产税法》,规定对盈利超过15%的公司征收超额利润税;对5万美元以上的收入者征收超额累进税,使社会财富的再分配稍显公平。这表明新政

①注重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②积极运用立法手段干预经济发展
③着力增加就业扩大社会购买力                ④力求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A①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材料中的相关规定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贫富差距的缩小,刺激了社会购买力,扩大了市场,②④说法正确,C项说法符合题意;①项说法中“劳资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③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罗斯福新政。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①项说法中“劳资关系”材料中没有涉及,③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从而选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材料信息分析解读不准确容易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

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

C推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可知材料中肯尼迪批评无政府状态,主张一体化,建立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因此A项说法正确;BCD项说法与材料信息无关,可以排除。

考查方向

多极化趋势。

解题思路

根据材料信息“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可知材料中肯尼迪批评无政府状态,主张一体化,建立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因此A项说法正确。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不透彻容易错选其他非正确选项。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两汉农村市场的兴起和发展,不是偶然的……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当时虽属自给性生产,但在农副业及家庭纺织等方面,仍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如当时有专门的铁匠、“贩盐”者、“屠狗”者、“开酒家”者等等,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在“农不如工,工不如商”的情况下更是如此。
——黄今言《秦汉商品市场的层次结构与发育状况》
材料二  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明后期和清前期,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产品衣被天下,导致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成为在全国范围内流通的大宗商品……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辐射向全国……以江浙为中心的全国统一市场在19世纪初已构成。
   ——罗肇前《全国统一市场形成于19世纪初——兼论明清手工业和商品经济的发展》
材料三  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请回答:

28.据材料一,概括两汉农村市场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原因。(4分)

29.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时期江浙地区出现的经济新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新现象出现的原因。(7分)

30.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阻碍中国古代城市商业发展的因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小农对社会的依赖程度增加;农村剩余劳动产品的增加;农村中工商业者的涌现;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4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小农的生产条件对社会依赖程度增加,他们为提高生产率,购置铁农具和大型牲畜等,不得不仰求于市场”、“”农民……有部分剩余劳动产品的增长,使他们交换能力扩大、“农村涌现出了一批工商业者……这各色人物的经营范围,有助于丰富农村市场的商品内容”、“小农追求富裕的思想,也具有为价值而生产的支配意识”可以总结出本题答案。

考查方向

市的发展。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信息即可作答。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透彻,盲目照抄材料信息,容易失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现象:江浙成为全国市场的中心;手工业发展规模大;企业数量多;江浙成为大宗商品贸易中心。(4分)
原因:交通发达;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商品化;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发展。(3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江浙是以棉、丝加工之类的支柱产业为基础的全国市场的中心……江浙布、丝手工业已发展到相当规模,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江浙是多数大宗商品(茶叶除外)贸易的中心”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长途贩运贸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来作答即可。

考查方向

商业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解题思路

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信息可以回答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交通、长途贩运贸易和资本主义萌芽的角度来作答即可。。

易错点

分析解读材料信息不透彻,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容易失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因素: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4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可以总结出答案为社会主流体制制约;商人社会地位有限;官办商业强大;城市主要起政治功能。

考查方向

商业发展。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信息即可作答。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全面,盲目照抄照搬材料,不能概括总结出相关要点,容易对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7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02年,清政府上谕称“我大清朝律例一书,折衷至当,备极精详”,但也不得不承认“为治之道,非参酌适中,不能推行尽善。况近来地利日兴,商务日广,如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同时要求各出使大臣“查取各国通行律例,咨送外务部”。此后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如《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商标注册暂拟章程》规定“如有侵害商标专用权者,准商标主控告,查明责令赔偿”。《破产律》注意维护债主的利益。《大清国矿物章程》规定“外商概不准收买矿地”。《奖励华商公司章程》规定“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对于清末经济法规的制定,预备立宪公会在肯定其“椎轮荜路,厥功至巨”的同时,也指出“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
——摘编自朱英《论清末的经济法规》
材料二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高速发展,美、欧各国工人运动、社会主义运动风起云涌,社会改良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事务。20世纪初,英国议会加快了社会经济立法脚步。1908年6月,议会颁布了《养老金条例》。其内容为,财政拨款120万英镑作为非捐助性养老金的费用。所有年收入不超过31英镑的70岁以上的老人均可申请领取养老金。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08年通过的《矿工8小时工作法》是第一个对成年男子限制工时的立法。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1909年实行的《行业委员会法》,专门解决“血汗工人”的最低工资问题。同年还颁布了《房屋和城镇计划法》。1908年,《健康保险法》获得议会通过。
——摘编自刘华平《论20世纪初英国的社会立法》

26.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经济法规颁行的背景及政治影响。(10分)

27.依据材料说明20世纪初中英两国立法的主要区别及启示。(7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清末新政推行;西方文明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壮大(5分)
影响:推动中国社会法制化进程;传统的官商关系有所改变;提升了民族工商业者的政治地位;不能充分满足资产阶级的要求;客观上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5分)

解析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信息和所学知识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进行分析总结即可总结出如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西方文明的影响等等。第二小问可根据材料信息“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商人通例》界定了商人的身份和他们的权利、义务”、“官商绅民投资兴办公司,凡能集股五十万以上者,按集股数额多寡,给予不同奖赏,集股五千万以上者奖励头等顾问官,加头品顶戴,赐双龙金牌,子孙世袭商部四等顾问官”、“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是非徒不足以资保护,而且转多窒碍”可从政治方面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角度进行概括。

考查方向

清末经济法规。

解题思路

解答第一小问的关键是时间节点1902年,经梳理、解析材料,获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并按问概括、归纳即可。第二小问可以结合材料信息作答即可。

易错点

梳理、解析材料不够,作答易丢点;联系所学知识不当而误答。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主要区别:清朝立法重在鼓励经济发展,立法程序较少体现民意;英国立法重在促进社会公平,议会立法符合民主程序。(4分)
启示:法制化是历史潮流;法律建设应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保驾护航;法律建设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民主政治是法制建设和经济持久发展的重要前提。(任答3点3分)

解析

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信息“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规包括10余类,近20项,其内容涉及工商综合类、商标、矿业、铁路、金融、商品赛会、度量权衡、经济社团以及奖章章程等诸多方面”、“政府颁布商事法令,每不与商人协议,致多拂逆商情之处”和材料二信息“”“1905年,《失业工人法》应运而生。1911年,《失业保险法》作为《国民保险法》的第二部分由议会通过”、“1912年又应矿工的要求通过了《矿工最低工资法案》”可从中英两国立法的侧重点、是否体现民意、是否符合民主程序等角度来分析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从历史发展潮流、社会公平、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性等角度展开即可。

考查方向

中英立法的相关史实。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即可作答。

易错点

不能全面分析总结概括,容易导致误答失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法国历史学派非常强调价值观念(或社会价值观)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价值观念可以被认为是一种制度,保罗·戴维称之为“历史载体”,经济史学家戴维将“契约和组织”归为制度的一部分。
--摘编自查尔斯•P.金德尔伯格《世界经济霸权1500--1990》

31.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史实,对价值观念(制度、契约和组织)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进行探讨。(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价值观念在引导经济发展方而起了重要作用。

示例一契约观念——新航路开辟后,股份公司、证券交易所等商业经营方式的出现,推动了商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自由贸易政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罗斯福新政时期的《全国工业复兴法》有利于经济复苏;二战后初期,布雷顿森林体系、关贸总协调的建立,促进了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示例二经济组织——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垄断组织的出现一定程度上促进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时期工会组织的建立有利于解决经济纠纷,促进经济复苏;二战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欧共体成立,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欧洲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以及世贸组织等建立促进了区域经济、世界贸易的发展。

示例三经济制度——工业革命期间,近代工厂制度、专利制度的建立,促进了经济发展;罗斯福新政期间,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有利于经济的复苏;斯大林时期确立的“斯大林模式”在短期内促进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为开放型观点选择、论证题,先解析题干材料、围绕价值观念(制度、契约和组织)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选择中心论点,要求论点明确,再合理引用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要求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考查方向

价值观念(制度、契约和组织)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

解题思路

首先围绕价值观念(制度、契约和组织)在引导经济发展方面的作用,选择中心论点,要求论点明确,再合理引用史实,做到史论结合,表述清楚即可。

易错点

观点概括不明确而失分;论证过程中史实不够而失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唐太宗在位时,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命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于此联席议政会商,然后奏闻草诏,再交尚书省执行。但是到了武则天执政时期,“中书令裴炎,以中书执政事笔,其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武则天称帝以后,一共用了七十多员宰相,其流动率极快,任期长者为一两年,短者饵几个月甚至只有十余天,于是宰相人多力分,意见纠纷不决,任期短促而无所施为。一言以蔽之,三省职权的变革显然是武则天为加强皇权,使一切政令布施的最高权力集中在她一人身上的手法。 
——摘编自李志贤《武则天的“改制”及其评价》

3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时期三省的施政特点。(6分)

33.武则天时期三省制度有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其影响。(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皇帝名义上至尊,但在体制中不易专权;中书、门下省在政事堂“联席议政会商”“奏闻草诏”,有助于决策的科学性;中央政府在组织上实行分权(三省各有职守)制衡。( 6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唐太宗在位时,在门下省设置政事堂,命中书、门下两省长官于此联席议政会商,然后奏闻草诏,再交尚书省执行”和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为皇帝名义上至尊,但在体制中不易专权;中书、门下省在政事堂“联席议政会商”“奏闻草诏”,有助于决策的科学性;中央政府在组织上实行分权(三省各有职守)制衡。

考查方向

唐朝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

读懂材料,结合所学分析总结即可。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不全面,注意逐条分析概括总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门下省的地位下降,审核诏令的职权逐渐名存实亡,这削弱了三省制度对皇帝的牵制作用;宰相多,“流动率极快”,造成人多力分、任期短促而“无所施为”的弊端。( 4分)

解析

根据材料信息“政事堂合在中书,遂移在中书省”、“武则天称帝以后,一共用了七十多员宰相,其流动率极快,……于是宰相人多力分,意见纠纷不决,任期短促而无所施为……”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总结出答案。

考查方向

唐朝三省六部制。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信息可以总结出第一小问答案。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总结出答案。

易错点

解读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不当容易丢分。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