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兰州市2017年高三期中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15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艺文之末品——民间书信

赵宪章

中国古代书信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就现存文献来看,当在秦汉之后,例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史家通常将《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相提并论,因为阐发《史记》写作的动因和宗旨是它们的共同主题,对于研究司马迁的人生阅历和史学思想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二者属于完全不同的文体,导致其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大相径庭。其中,关于“李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前者面对知己任少卿,从个人立场出发宣泄私人真情,直抒胸臆,慷慨激昂,无所顾忌;后者从公众立场出发表达自己的修史大志,严谨得体,语气平缓,措辞讲究。

这就是“书”与“文”的不同,即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报任安书》之所以是“民间书信”而不是“公牍文”,首先在于它是个人私情的充分倾诉,即所谓“函绵邈于尺素,吐滂沛乎寸心”;而在《太史公自序》中,对自己的身心造成重大创痛的“李陵之祸”,只能深深地掩埋在纸背文后。另外,《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有司马迁的家世及阅历的自述,以表达自己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但其叙事的策略和语调却大相径庭。《太史公自序》虽然名曰“自序”,实则是假借他人视角进行叙述,即采用第三人称叙事。《报任安书》就不同了,作为致友人的书信,不可能采用第三人称叙事,“第一人称”是所有书信文体无以选择的叙事视角,从而为宣泄个人感情预设了“无障碍通道”。就此而言,民间书信作为最典型的“第一人称文体”,“私语真情”是其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之最显著的特点,是民间书信之所以被文学史所接纳的重要原因。

“私语真情”之所以是书信文体之“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就在于它的个人化和情感性,即“个体情感”本身的文学属性。它不需要像宏大叙事作品那样必须借助于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本身就是个体情感的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从而为民间书信进入文学世界开具了最便捷的通行证。

包括情书、家书等一切民间私人书信具备自身特有的“安全言说”的文体形式,所诉说的情感往往不能外言,是私密的。这也是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之所以动人和诱人之处,它只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和知己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就此而言,现代电信、E-mail和网络对话只延续了书信的实用功能,作为“私语真情”的文体属性已经稀释或隐退。书信的言说实际上是在说“不可(与他人)言说之说”。而“说不可说之说”恰恰就是文学的言说,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当然,书信的言说同文学的言说尽管都是“说不可说之说”,但是并非意味着可以将二者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书信也就具备了不同于文学的文学魅力:它以现实的私密性诱发了人的好奇心和想象力,以其现实的而不是虚构的真实赢得了类似于文学的动情力。

当然,书信的“艺术性”还有其他诸多方面的成因,诸如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信封和邮票的艺术设计等,甚至包括整个邮政事务在内的传递活动,都包含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这些因素和趣味显然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是书信的艺术性之所在。但是毫无疑问,在书信的所有艺术性因素中,“私语真情”是其最具文学诱惑力的内在成因。

(节选自《民间书信及其对话艺术》,有删改)

1.下列关于《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将阐发《史记》写作动因和宗旨作为它们的共同主题。

B《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文体性质上的不同,可视为民间书信和公牍文的不同。

C《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均自述家世及阅历,以交代编修《史记》的缘由和动因。

D《报任安书》和《太史公自序》叙事策略和言说方式的差别在于“李陵之祸”的表述。

2.下列对“私语真情”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私语真情”是民间书信区别于一切公牍文体的最为显著的特点,也是文学史接纳民间书信的重要原因。

B“私语真情”是书信文体“文学性”的主要标志之一,原因在于书信具有个人化和情感性这一文学属性。

C“私语真情”本身直接显露或自由宣泄个体情感,不像宏大叙事作品需要借助普遍情感的“个人化转换”。

D“私语真情”往往不能外言,有私密性,这种特点使得民间书信作为情感载体有了动人和诱人之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书信在秦汉之后脱离公牍文性质而成为私人之间的往来,进入文学世界,就现存文献来看,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

B一切民间书信的言说是在特定的、熟悉的对象间的一种对话,它先验地预设了一种熟悉的、可靠的、安全的因而也是“不予告人”的语境。

C“说不可说之说”是书信的言说特点,也是文学言说的艺术特性,但两者并非可以将等而同之,前者是现实的、即时的,后者是虚构的、假想的。

D语言修辞、行文格式、笔墨书法以及信笺设计等都包含着游离于书信的实用价值之外的丰富的审美因素和艺术趣味,也是书信的艺术性因素。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表述绝对,“李陵之祸”的表述只是最为明显。

考查方向

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曲解文意,原文是“其中,关于‘李

陵之祸’的表述最为明显”,而不是“差别在于‘李陵之祸’”。

易错点

阅读时要特别留心材料和选项中的用语准确性,也要注意内容的准确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偷换概念,此项表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偷换概念,叙述的是“书信”的特点。

易错点

阅读时要特别留心选项中句子之间的联系是否恰当,以免张冠李戴、偷换概念。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于文无据。

考查方向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应当发端于汉史学家司马迁的《报

任安书》”文中无依据。

易错点

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无中生有,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走马击剑,好兵略。举万历七年武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见而异之,用为昌平千总。复受知总督张佳胤,调蓟镇东路,辖南兵后营。

十二年秋,朵颜长昂以三千骑犯刘家口。有容夜半率健卒二十九人迎击,身中二矢,斩首六级,寇退乃还,由是知名。十四年从李成梁出塞,抵可可毋林,斩馘多。明年再出,亦有功。成梁攻北关,有容陷阵,马再易再毙,卒拔其城。

从宋应昌援朝鲜,乞归。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掠诸寨,有容击败之。倭据东番。有容守石湖,谋尽歼之,以二十一舟出海,遇风,存十四舟。过彭湖,与倭遇,格杀数人,纵火沈其六舟,斩首十五级,夺还男妇三百七十余人。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红毛番长韦麻郎驾三大艘至彭湖,求互市,税使高寀召之也。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由浙江游击调天津,迁温处参将,罢归。四十四年,倭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特设水师,起有容统之,擒倭东沙。

泰昌元年,辽事棘,始设山东副总兵,驻登州,以命有容。八月,毛文龙有镇江之捷。诏有容统水师万,偕天津水师直抵镇江策应。有容叹曰“率一旅之师,当方张之敌,吾知其不克济也”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朗先下令,敢渡一人者斩。有容争之,立命数十艘往,获济者数万人。时金、复、盖三卫俱空无人,有欲据守金州者。有容言金州孤悬海外,登州、皮岛俱远隔大洋,声援不及,不可守。迨文龙取金州,未几复失。四年,有容以年老乞骸骨,归,卒。

(选自《明史·沈有容传》,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B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C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D有容白当事/自请往谕见麻郎/指陈利害/麻郎悟/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扬帆去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是古代科举的地方考试,又称“大比”。一般在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

B“倭”指倭寇。是指元末到明中叶在朝鲜和我国沿海抢劫骚扰的日本海盗。

C“海外”与古代的“海内”相对,“海内”指国内,“海外”则古今同义,指国外。

D“乞骸骨”意思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指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回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有容热爱军事。他从小就会骑马击剑,后考中武生乡试,梁梦龙、张佳胤都赏识

器重他,让他担任要职。

B沈有容作战勇猛。指挥夺取刘家口的战斗中,他身先士卒,虽身中两箭,但仍斩首六级,等敌人退走了才回来。

C沈有容有计谋。他曾想用奇兵攻打倭寇的巢穴,可惜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

行事,导致部队攻打失败。

D沈有容爱护百姓。郎先发布禁令不让人去救百姓时,他表示反对并下令让几十艘船

开往各岛,从而使数万人获救。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倭遂去东番,海上息肩者十年。捷闻,文武将吏悉叙功,有容赉白金而已。

(2)无何,镇江果失,水师遂不进。明年,广宁覆,辽民走避诸岛,日望登师救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根据句子结构,“有容白当事”一句中,“当事”做“白”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B

项;“悟”与“呼”表示两种行为,前者是“麻郎醒悟”,语意已经完整,后者则是“叫来高寀的使者”,

语意完整,故中间要断开,可排除C项;“索还”指“讨要”,中间不能断开,“所赂寀金”意为“贿赂

高寀的金钱”,语意完整,中间不能断开,可排除D项。

考查方向

文言断句。

解题思路

古文断句,最基本的依据还是句子结构,一个分句一般就只一个主谓结构或动宾结构,其次

才是其他一些辅助性的技巧和方法,比如对称分析,语法分析,标志分析等。语气虚词,是比较重要的标

志。

易错点

不理解含义,“呼寀使者/索还所赂寀金”这个地方容易断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文中的“海外”指远离内陆的地方,不是指国外。

考查方向

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

解题思路

古代文化常识是语文高考中新增的考点,需要大量的积累和对选项反复比较,进行筛选。

易错点

古代文化常识积累不够。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原文“日本封事坏,福建巡抚金学曾欲用奇捣其穴,起有容守浯屿、铜山”可知,“想用奇兵”

的是福建巡抚金学曾,这里对象有误;且“福建巡抚金学曾不按他的计划行事”于文无据。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思路

要找出文段中与选项解释相对应的语句,一一对应。中心、主旨重点分析议论的语句。总体

把握文意。叙述或分析的错误只在某一小点,主要是顺序的颠倒、无中生有等。注意人物的事迹是否张冠

李戴,事件的时间是否准确,人物性格陈述是否恰当。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到和选项相关的句子,仔细地进

行对照,找出其中的差异。有个别选项是对原文中的某一句中的一个词翻译得不对。

易错点

考生可能因为不懂句子的含义,而导致判断失误。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

已。

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第二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

望登州的部队救援。

解析

“去”:离开;“息肩”:平息;“赉”:赏赐。一字1分,句意2分

“无何”:没有多久;“明年”:第二年;“走避”:逃走躲避;“日”:名词用作状语,每天。

一字1分,句意1分

考查方向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解题思路

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

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

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

句子,前后通顺。

文言文翻译要粗知全文大意,把握文意的倾向性。详知译句上下文的含义。审视句子特点,

逐字对应翻译,做好换、留、删、补、调。抓住句子中关键字词翻译,要与上下文对应,这些字词是得分

点。由现代词、成语推导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注意词类活用、倒装、通假、偏义复词。复杂句子要作句子

成分分析,抓住主干,注意句间关系。意译词语根据上下文推导,不拘泥于原文结构,由实到虚。组合成

句子,前后通顺。

易错点

“息肩”容易译错,“赉”有的考生可能不认识或不理解这个字而胡乱翻译。

“无何”容易译成“没有什么”。

参考译文:

沈有容,字士弘,宣城人。幼时就会骑马击剑,爱好用兵的谋略。万历七年考中武生乡试。蓟辽总督梁梦龙看见他认为他不是平凡之人,任用他为昌平的千总。又受到总督张佳胤的赏识,调到蓟镇的东路军,管辖南方士兵的后营。

十二年秋天,朵颜长昂带领三千骑兵侵犯刘家口。有容半夜率领二十九名勇猛的士兵迎击,身中两箭,斩首六级,贼寇退走了才回来,由此知名。十四年跟随李成梁出塞,抵达可可毋林,斩杀敌人无数。次年再次出塞,也有功劳。成梁攻打北关,有容冲入敌阵,坐骑一再更换一再死去,最后攻下了那座城。

随从宋应昌支援朝鲜,要求回来。分封日本的事情失败,福建巡抚金学曾想用奇兵攻打他们的巢穴,启用有容防守浯屿、铜山。二十九年,倭寇劫掠各村寨,有容打败了他们。倭寇占据东番。有容防守石湖,计划全部歼灭他们,带了二十一条船出海,遇到风,存下十四条船。经过澎湖,与倭寇相遇,打死数人,放火烧沉他们六条船,斩首十五级,夺回男女三百七十多人。倭寇于是离开东番,海上平息了十年。捷报上达,文官武将们都论功受赏,有容只是受赏白银而已。

三十二年七月,西洋的红毛番酋长韦麻郎驾驶三艘大船到澎湖,要求互通贸易,他们是征收商税的使臣高寀召来的。有容告诉当权的人,自己请求前往劝说他们。见到麻郎,指明陈述利害关系。麻郎醒悟,叫来高寀的使者,讨回贿赂高寀的金钱,扬帆而去。从浙江游击将军任上调到天津,又调任温、处参军,被罢免回家。四十四年,倭寇侵犯福建。巡抚黄承元请求特别设立水师,起用有容统领,在东沙擒获倭寇。

泰昌元年,辽东事务棘手,朝廷开始设立山东副总兵,驻守登州,就任命有容担任这个职务。八月,毛文龙在镇江打了胜仗。诏令有容统帅水师万人,偕同天津的水师直达镇江策应。有容叹息说:“率领一支部队,去抵抗正嚣张的敌人,我知道那是不可能成功的。”没有多久,镇江果然丢失了,水师就不再前进。次年,广宁失守,辽民逃往各岛避难,每日盼望登州的部队救援。朗先下令,敢摆渡一个人过来的斩首。有容反对,立即命令几十艘船开往各岛,几万人获得了救援。当时金、复、盖三卫都空虚没有人,有人要据守金州。有容说金州孤立地远处海外,登州、皮岛都与它远隔大海,声援不到,不可据守。等到文龙取得金州,没有多久又丢失了。四年,有容因为年老请求退休,回到家中,去世。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三)名句填空(6分)

10.请根据要求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杜牧《阿房宫赋》中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念奴娇·赤壁怀古》中,诗人凭吊英雄人物,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只好以一杯清酒祭月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诸葛亮集》中有这样的话:“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这与《出师表》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致。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2)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3)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解析

名句的含义与所描述的情景要完全融合。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解题思路

理解情景的内容要求,填写符合该情景的名句。

易错点

情景式默写需要理解句子的含义,书写要正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小题。(25分)

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钟观光

钟观光,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之一。

钟观光早年入私塾读书,勤勉刻苦,想到贫困家庭的孩子念书不容易,更加珍惜光阴,自缚其足与桌腿,以抑制好动的天性。他的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17岁时已精通诗、词、文、赋,其师欣然说:“此子好学有恒,气度逾常人,前途未可限量。”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对此,钟观光并不满足,在求学路上继续奋进。

钟观光目睹清朝腐败,外患迭乘,民不聊生,感慨地说:“不能与民偕乐,何能乐也!”甲午风云后,有识之士痛感世变日亟,非变革不足以自强,钟观光深受维新思想的影响,认识到恃旧学不足以御侮,而“科学为强国之根基”,他虽然无力深造,却矢志自学理化等自然科学。在不长的时间里,他读完了由江南制造所翻译的化学、物理等书籍,掌握了一定的现代科学基础知识。他又专程赴沪学习日语,如饥似渴,不到数月,就能通阅日文,由是知识日增,眼界大开。

钟观光原本主要研究理化,在杭州疗养时,散步于西子湖畔,青山绿水,草木葱茏,诱发了他对植物学的浓厚兴趣。他在病床上坚持自学了李善兰翻译的植物学方面的著作,病情好转后又采集标本,认真制作,很快就掌握了近代植物学基础知识和研究方法。从此,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1915年,长沙高等师范学校派教务长专程至沪礼聘钟观光为博物教授,钟遂讲学于岳麓三年,深受学生爱戴和崇敬。其间他曾返回故乡,筹建了一所“师藏楼”,并铺路修桥。1956年由他的儿子钟补求将“师藏楼”中所藏十几柜蜡叶标本、手稿和书籍全部无偿地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蔡元培就职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对北大进行大刀阔斧的整顿和改革。钟观光因偶来北京,被聘为生物系教授,不任课程,筹建标本馆。这给了钟观光考察、采集和研究植物的良机,他感到非常兴奋,虽已年近半百,还是毫不犹豫地发出誓言:“欲行万里路,欲登千重山,采集有志,尽善完成君之托也,不负众望。”

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北起幽燕,南至滇粤,足迹遍及11个省区。他采集并制成蜡叶标本1.6万多种,共15万号,海产、动物标本共500余种,木材、果实、根茎、竹类标本300余种。1924年,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生物标本室。我国著名蕨类植物学者秦仁昌先生评论说:“北大标本之真正价值,不在于新种之多寡,而在所经地域广大,各类包罗宏富,实为研究生态分布最完善之材料。”

1931年,钟观光应南京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邀请任研究教授,并参加中国科学名词审订委员会,进行植物科属名称的订正工作。从此,年逾花甲的钟观光主要投身于我国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研究。钟观光的研究兼及药物学,为了将异物同名、真假之品辨明,年近七旬的老人又风尘仆仆专程赴祁州进行生药考察。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入北平,科学研究已无法进行。钟观光先是去门头沟避难,后又被迫携带文献资料以及部分标本南撤。在战乱中,他的许多重要书籍、著作、手稿、日记损失严重,令人痛心疾首。钟观光回到故乡后,继续孜孜不倦地对古籍记载的植物进行考证、疏释和续写《本草疏证》,但苦于资料缺乏,研究工作难有很大进展,许多疑义之处只能“臆为论断”,他不得不叹惜:“非俟难平之后,不能为力也。”然而日本侵略者妄图尽快亡我中华,形势愈趋紧张,南京、杭州失守。钟观光心伤国难,万分痛苦。1940年7月,日寇首次在镇海登陆,同年9月30日,这位热爱祖国、自强不息的著名科学家,在忧伤中去世,享年73岁。

相关链接

① 钟观光是早期一位致力于普及科学的教育者,他认为“推动革命,非由国民教育入手不为功”,因而回乡后即创办了芦渎公学。他借款筹建校舍,又邀请名人做通俗演讲,倡导劝学、放足运动,使当地新文化运动迅速发展。(摘自陈梅龙《著名教育家钟观光先生传略》)

②钟观光先生曾花费很多精力从事古书中植物学名的考证工作。他反复阅读《毛诗》、《尔雅》、《离骚》等古代名著并详为笺注,写出146个科的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并进行了详细的考证。他把《诗经》、《易经》、《齐民要术》、《梦溪笔谈》、《植物名实图考》等古籍中的植物,按国外植物学原著进行分种、分属检索,还对文献引证、地理分布和生态环境等逐一地考证、修改、补充和注释,整理分辑成册,写出约150多万字的毛笔手稿。(中国科学院档案馆李丽云)

1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钟观光学习刻苦,在私塾读书时,他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就把自己的腿与桌腿绑在一起,因苦读,他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

B钟观光是我国近代化学和植物学研究的先驱者,他矢志学习理化,后研究兴趣转移,

但“以科学为强国之根基” 的理念始终未变。

C钟观光先生乐于奉献,他在岳麓讲学三年并在此筹建了一所师藏楼,之后其子将该楼所藏无偿献给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D历时四年,钟观光不负所托,采集并制成大量标本,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的第一个生物标本室,其中的标本就是由他采集而来。

E晚年钟观光致力于古籍中植物名实的考订工作,战乱回到故乡也未停止,研究中他阅读了大量经典古籍,并借鉴国外植物学原著。

12.文章为什么要写钟观光早年接受旧学教育的经历?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3.怎样理解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4.钟观光能成为“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分析。(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B,C,D,E

解析

A.将足和桌腿捆绑,他因苦读后考中秀才才被谑称为“缚足秀才”;C.并未在岳麓筹建而是在故乡筹建“师藏楼”; D.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A项“他想到贫困学子读书不易,就把自己的腿与桌腿绑在一起,因苦读,他被人们谑称为‘缚足秀才’”的表述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是“光绪十三年,钟观光考中了秀才,人们谑称他为‘缚足秀才’”。C项“他在岳麓讲学三年并在此筹建了一所师藏楼”的表述无中生有,钟观光并未在岳麓筹建而是在故乡筹建“师藏楼”。D项“北京大学生物系建立的第一个生物标本室”的表述曲解文意,原文是“北京大学以他所采标本为基础成立了生物系”。

易错点

因果关系、无中生有、曲解文意都是对文章内容分析和概括经常出错的主要原因。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钟观光早年已养成勤奋好学的品性,这使得他能在科学研究上呕心沥血,持之以恒。(2分)②受旧学影响他17岁即精通诗、词、文、赋,这为他日后研究古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分)③早年接受旧学,目睹清朝腐败,深知恃旧学难以御侮,故转变思路,以科学为强国之根本。(2分)

解析

分析钟观光早年接受旧学教育的经历要结合文章相应的阅读区域,并在全文筛选提炼,早年已养成勤奋好学的品性,受旧学影响他17岁即精通诗、词、文、赋等是答题的要点。

考查方向

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分析语言特色,把握文章结构,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易错点

概括不够全面,用语不够准确。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与民偕乐”,是一种希望国家强盛,人民富足的爱国情怀。是突破一己之成就、幸福,而追求惠泽广大民众的奉献精神。(2分)体现:①清朝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钟观光深感痛心;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他心伤国难。②终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以科学之力强国强民。③兴办学校请人讲学,倡导劝学,开展放足运动,致力于普及科学教育以开启民智。④铺路修桥,以个人所有回馈社会。(写出两点即可得4分)

解析

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在其后期的一系列行动中有具体体现。结合文章中“他虽然无力深造,……眼界大开。”“他‘拈花惹草’,与植物学结下了不解之缘”“钟遂讲学于岳麓三年,……献给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钟观光三次大规模的采集旅行历时四年之久”等从他对国难的忧伤、致力于科学救国的研究,以及对大学的捐助和赠与等方面展开作答。

考查方向

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

解题思路

把握传主的个性特征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要理解钟观光所说的“与民偕乐”要结合钟观光的一生经历特别是文章结尾抗战爆发后的“突破一己之成就、幸福,而追求惠泽广大民众”的表现进行分析。“哪些地方体现了他的这一追求”的分析要具体举例,且要分点作答。

易错点

容易脱离材料答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热爱祖国,志在报国。钟观光忧国忧民,以科学强国,振兴中华为己任,立志高远。②刻苦勤勉,好学有恒。他寒窗苦读,打下了扎实的为学功底,能坚持自学不断钻研。③献身科学自强不息。他对植物学有浓厚兴趣,无论花甲古稀,无论教书避难,都孜孜不倦地进行科学研究。④不畏艰难实地考察。为筹建标本馆,他历时4年,跋山涉水,采集了最完善的标本材料。⑤研究古籍,勤于著述。他功底深厚学通中西,潜心研读古籍,考证植物学名,成果丰硕。(写出4点即可得8分)

解析

分析钟观光能成为“中国近代植物学开拓者”的原因要注意从文本出发,解析出钟观光“报国”“好学”“奉献”“勤奋”等品质,并要从文本中找到依据,分点作答。

考查方向

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

解题思路

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

易错点

要注意审清题意,合并同类观点,答案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四、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①关注自我感受而漠视规则约束,强调个体价值而忽略奉献他人,那种雷锋式的高尚精神在某些人的观念里已经是大音希声了。

②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③邪教往往具有伪装性和隐蔽性,依靠一套冠冕堂皇的说辞和种种神秘力量的渲染,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

④他没读过几年书,却能管中窥豹,从别人的一言一行中揣摩他们的心理,这种洞察力令人叹服。

⑤莫言用一场精彩的演讲,充分展示了中国人的平实、淡定、从容、自信,让人见微知著,于“中国故事”中品味“中国精神”。

⑥会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抓一抓有好转,松一松就反弹,克服不良会风不可能倚马可待,整改会风没有休止符。

A①②⑥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⑤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二孩政策全面放开,许多期盼已久的夫妇却放弃了要“二宝”的打算,其主要原因不是观念的变化,也不是经济、精力等方面的压力太大,而是因为“大宝” 的坚决反对。

B环保部门发布通知,要求北京、天津、上海、河北等13省区市开展大气污染物源排放清单编制试点工作,目前,北京已经开始进行污染源排放清单的论证和编制。

C资助贫困学子的爱心企业代表来到实验小学校园,在学校报告厅与学生齐聚一堂举办了一场以“快乐阳光行,温暖健康年”为主题的爱心捐赠活动。

D苏轼历经仕途坎坷,却始终能以旷达之心消解现实痛苦,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正是那句流传甚广的话“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的真实写照。

17.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②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视而不见,    ③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④     当你长成一株大树时,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     ⑤     会看到你,     ⑥     欣赏你。

A

B

C

D

1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褪黑素,是存在于藻类等众多生物中的一种激素,它在生物中的含量水平①                    。它在无光照的夜间分泌量最大,能够帮助降低体温和减少脉搏跳动次数,有助于睡眠;清晨,②                    ,人就慢慢醒来,因此,它被称作“睡眠激素”。现代社会的各种照明设备和数码设备都会对褪黑素的分泌产生影响,从而③                          

19.阅读下面的图表,根据要求完成题目。(6分)

某大学学生微信使用情况统计表

(1)根据图表数据,结合三方面情况,得出一个相关结论。(不超过30个字)

(2)根据图表数据,从统计项目中任选一个,提出一条意见或建议。(不超过30个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①大音希声: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望文生义。②粉墨登场:化装上台演戏,今多指坏人乔装打扮登上政治舞台(含讥讽义)。本句用其本义是正确的。③冠冕堂皇: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④管中窥豹: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褒贬色彩失当。⑤见微知著:见到一点儿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⑥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使用对象不当。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要正确理解词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词语越要注意陷阱,另外要特别注意成语的意义和用法。

易错点

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熟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结构混乱,删去“因为”。 C.成分赘余,“齐聚一堂”与“在学校报告厅”重复,可把“齐聚一堂”改为“相聚”。 D.不合逻辑,主客颠倒,应改为“‘生活予我以苦痛,我却报之以歌’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正是他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经历的真实写照”。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

解题思路

语病辨析题答题时,做题思路通常是:检查句子的主干,是否缺成分→ → 推敲词语运用,是否搭配 →→ 心里默读,看是否有不同的句式混用 →→ 综合思考,是否符合逻辑思维。

易错点

句子成分不会分析,把握不准确。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虽然”表转折,“即使”表假设:“他们从你身边走过”只是一种假设的情况并不一定是事实,所以应选“即使”。“甚至”表递进,“或者”表选择,②空前后的分句是递进关系,所以选择“甚至”。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的能力。根据语意,“从你身边走过”“站在你身边”构成递进关系,所以排除AB;第3空,根据语意,对你视而不见的原因在于“你还不引人注目”,所以选择“因为”;排除C;第6空与上文构成递进关系,从“会看到你”到“欣赏你”,语意更进一层。

易错点

关联词运用不当。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随每天的时间变化而变化(或者“与光照的强弱成反比”)

②褪黑素的分泌量减少

③导致睡眠障碍

(写出一处给1分,写出二处给3分,写出三处给5分。意思答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补写句子的方法:第一步:把握文段语脉,定位句子关系。第二步:根据上下语境,注意合理推导。第三步:检验补后内容,确保语意连贯。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题思路

先初读语段,搞清整个语段或前后句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特别要注意关联词语,注意规律总结。明确补写的句子是总领下文的总起句,还是承上启下的展开句,还是对内容做出总结的总结句。考生要根据上下文提供的条件或者语境进行分析比照,从而合理地推断出所补写的内容.补写时需考虑陈述对象和话题的统一性,表述句式的合理性等。检查补写后内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语言是否连贯、有无语病、是否简洁等.要防止草率审题,盲目机械地答题,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纠错.最好在写好后代入原文读一读,看看是否真的连贯、贴切、严密。

易错点

语言表述不准确。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上课期间使用更频繁,且主要用于聊天。

示例一:每周使用微信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既影响学习又伤害眼睛。

示例二:不应该在上课时使用微信,既违反课堂纪律又影响学习效果。

示例三:应利用微信做更有意义的事情,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放在聊天上。

解析

图文转换的能力为本题主要考查点。表文转换要能够读懂表格中的数字变化,答题时要认真弄清题设,搞清关系,然后概括图表所反映的信息。大学生使用微信时间过长,由一周平均每天时长的数据再结合表格可得出结论。意见或建议可从学习或上课的角度提出善意的提醒。

本题考查表文转换,学生要能够看出所给表格的内容要点,提取重要信息并形成文字,注意文字表达的流畅性。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的是对表文转述提取结论的能力。注意抓数据变化和数据体现的意义,从一周平均每天使用微信的时长、一周使用微信的时段和使用微信的时段和使用微信的主要目的三个方面考虑,从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结论可以从三个角度得出。

此题考查的是对建议类观点表述的能合理。提建议或意见方面,可以从大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的角度切入,规劝大学生要少使用微信,多学习等。

易错点

容易遗漏要点。

意见或建议要符合图表内容要求。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五、写 作(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①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莱昂纳德•科恩(加拿大游吟诗人)

②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有了裂痕,镜子里的风景也就扭曲了。——网络路人

③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陆琪

这三种说法,你更欣赏哪种?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和选择。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范文:

裂痕,也是一种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事情也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世界本就不存在完美,完美反而会让人认为是一种假象,所以我更欣赏第一个观点一裂痕,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美.

对于其他的两种观点,我的理解是:有一定的人生哲理,但在某种程度上说的太片面.

“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有了裂痕,镜子里的风景也就扭曲了”这一观点可能有些夸大了裂痕的作用,试问,有多少人的心灵是没有裂痕的呢?人生在世,总会经历一些挫折、不公、坎坷、人的心灵也会随之产生一些裂痕,可能会抱怨、愤怒,对人生充满失望.

也许有一些人的心里可能会扭曲,但怎能说所有遇到不公的人心灵的风景都是扭曲的呢?我们并不能以偏概全,夸大裂痕的作用.也许随着不幸,挫折的消失,随着时间的流逝,人内心的镜子也可能会“破镜重圆”.

“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这一观点可能又把裂痕看的太简单了,当人有了麻烦的时候,当感情有了裂痕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难道不是想办法去弥补吗?如果我们权当生活是一场游戏,毫不认真的对待它,那么生活也会报之以无穷无尽的麻烦和裂痕.防微杜渐的道理我们都懂,如果当有一个小小的裂痕我们并不去及时补救,那么它终究会使你的生活天崩地裂,轰然倒塌.也许,你想重新来过重建你的生活,但其实那并不现实,你真的可能像重新开始一场游

戏一样要重建你的生活吗,可能,但那毕竟是少数人,终究不是你.

万物皆有裂痕,那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这种观点是我最认同的一种观点,既不夸大也,倾世潋痕的作用,万物皆有裂痕,人可能有诸多不顺.世事无常,人也总是有很多的不完美,但换个角度思考问题,当你遇到麻烦时,你可能看清周围的人,当你不完美时,你可能因此提高自身的素质,当你绝望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可能下一秒,你又会绝处逢生,所以裂痕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不完美.其实也是一种美.

人生处处有裂痕,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改变自己对裂痕的看法,既不夸大也不轻视,辩证地认清裂痕在我们生活中的位置和作用,努力更好的生活.

裂痕可能就是你接受阳光的开始,可能就是你锻炼自己的时间可能就是你人生转变的开始,裂痕也是一种美.

心有海洋,何惧忧伤

裂痕,一个我们被熟悉的名词,在不同人眼中,它是不同的,在科恩眼中一裂痕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在网络路人眼中一裂痕让心中的风景扭曲,在陆琪眼中一裂痕,让我们从头来过;而我最欣赏后者:生活本就是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

在科恩眼中,裂痕是希望的开始,他让阳光照亮这个世界,让希望给人以温暖;在网络路人眼中,裂痕是丑恶的化身,他让心灵的风景变得扭曲,不在美丽;而在陆琪的眼中,裂痕,只是我们生命中一个小小的句号,我们还可以重新开始,重新踏上征途。科恩寄希望与裂痕之上,若没有了裂痕是不是就意味着没有了希望?网络路人视裂痕为丑恶,可人的心灵本就不是完完整整的,怎么会不存在裂痕呢?我们要做的,就是淡然处之,不寄托自己的希望于她物之上,不要求他完美无暇,我们努力做好自己,向前,即使生命中有了裂痕,我们也会将之弥补,重新来过。

科恩眼中的裂痕,是希望,是他人给与的。网络路人眼中的裂痕是丑恶,是自己所不能忍受的。而陆琪眼中的裂痕,即使是结束,也是开始,人这一生颠沛流离,不免有些小磕小绊,这段旅途的结束,便是下一段旅途的开始。生活百般滋味,我们只能靠自己,一口一口的去品尝,是酸、是甜、是苦、是辣,没有人能幸免这人生百变的滋味。心态的平衡,淡然的处事态度会让我们愈加觉得陆琪眼中裂痕的深刻含义。

一切人都会有麻烦,一切感情都会有裂痕,在向前的路上,摔倒了,就站起来,擦尽眼角的泪水,义无反顾的继续向前。而不是科恩那样等待他人给予希望。希望从来都是自己给自己的,你若不坚强,谁肯帮忙?在心灵的征途中,如果,出现了裂痕,那么我们应该后退到出现裂痕的那一步,这一步没有踩稳,以此我选择重来一次,将这条裂痕弥补,然后开始新的征程。而不是网络路人眼中的那样,从不弥补裂痕,以至于心灵上裂痕遍布,渐渐扭曲可怕至极。

于这世间,你独身一人,疾行在人生大路上,前方也许会有雾影重重,也许会有挫折坎坷,但你心中的目标不变,你知道你只有向前,向前,才会成功,你不寄希望于他人,只靠自己,就算最后输了,在你眼中,大不了从头来过而已。我若心有海洋,何惧江流忧伤。

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句子“这三种说法”可知,三句话就是三种观点,我们应逐一分析材料:

①万事万物,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他总会有那么点瑕疵。 但是你不应该只消极的着眼于他的残缺部分,因为他的残缺部分也有可能会将希望带进来。(面对生活的与不完美,要乐观)

②心灵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大千世界的美景。镜子有了裂痕,里面的风景也就扭曲边形。不是风景不美,出问题的是人的心灵。心灵不能有裂痕,心灵有了裂痕,世界在眼中也就扭曲了,人就偏激了。(心不能破裂与扭曲)

③把生活当成一场游戏,输了,大不了从头来过。麻烦、隔核、矛盾如裂痕,面对这些它们,要乐观坚强。(坚强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有可能会迎来新的机遇)

裂痕就是生活、思想中的不完美之处;心灵的破碎与不完整;生活中的麻烦、隔核、矛盾。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解题思路

材料作文应先辨清材料的表达方式,是叙事类、说明类,还是描写类;然后针对不同类型的

材料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进行立意。特别要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

作文形式。材料作文的特点是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

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故材料作文又叫“命意作文”,属于自命题。本题的三则材料属于议

论性的语句,重点在于理解“裂痕”的含义。裂痕就是生活、思想中的不完美之处;心灵的破碎与不完整;

生活中的麻烦、隔核、矛盾。参考立意:①面对生活的与不完美,要乐观;②心不能破裂与扭曲;③坚强

面对生活中的困境,有可能会迎来新的机遇.

易错点

对材料审读有偏差;作文缺乏对事物认识的深度;观点容易偏激。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苏秀道中①

(宋)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注】①苏秀道中:从苏州到秀州(今浙江嘉兴)的路上。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8.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5分)

9.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表现了一位不以小我为念,关心国计民生的诗人形象(2分)。因为所管辖地区久旱遇雨,故诗人欣喜若狂,连衣服、床铺湿了也顾不得,即使没有田地,也因大雨的到来而欢欣鼓舞。(3分)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学生赏析诗歌时,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能力,要能知人论世。诗人时为浙西提刑,久晴不雨,秋禾枯焦。现在“且喜溪流岸岸深”,“无田似我犹欣舞”。一位关心国计民生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性格特征+身份特征+举例解析。

易错点

喜雨之情是比较明显的,但诗歌往往卒章显志,而最后两句还有悯农之情,不可遗漏。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特点:雨大,及时。(2分)分析: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每点2分,两点即可。)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由“一夕骄阳转作霖”可以看出雨下得及时,由“岸岸深”可以看出雨下得很大。至于是如何表现的,可以从想象、叠词、视触觉结合等角度思考。表达技巧题的答题要点是指出技巧后要分析诗歌如何运用了这种技巧,还要结合意境和情感分析技巧的表达效果。

考查方向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及表达技巧的能力。手法+分析。

易错点

特点概括不够准确。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