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西城区2016年高三期末试卷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下列有关黑藻与蓝藻共同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进行有氧呼吸

B遗传物质是DNA

C能进行有丝分裂

D翻译在核糖体进行

正确答案

C

解析

黑藻为真核生物,蓝藻为原核生物。黑藻与蓝藻均能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二者的遗传物质都是DNA,B正确;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的分裂方式,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即蓝藻不能进行有丝分裂,C错误;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均在核糖体上进行翻译过程,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分清黑藻与蓝藻的生物类型,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来回答问题。

易错点

不清楚黑藻与蓝藻的生物类型,不清楚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区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7.下图示某农业生态系统部分物质循环过程。该系统获得了鱼、猪、蚕和粮食的全面丰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高

B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

C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

D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弱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知,该农业生态系统之所以丰收的主要原因是实现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的多级利用,A错误;蚕粪便喂鱼、鱼粉喂猪均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正确;粪便、塘泥做肥料又归田,使得土壤中的无机盐又能被植物重新利用,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C正确;与自然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生物的种类少,营养结构简单,自动调节能力弱,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理解生态农业的原理,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和物质的循环再生;生态系统自动调节能力与其营养结构有关。

易错点

不理解生态农业的原理,从而导致误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8.下图是科学家利用供体生物DNA中的无限增殖调控基因,制备单克隆抗体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经限制酶处理后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相同

BⅠ是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

C此种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D经检测和筛选后的Ⅱ,既能无限增殖又可分泌单克隆抗体

正确答案

C

解析

分析题图,用同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处理的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相同,A正确;Ⅰ是经特定抗原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因为只有免疫过的B淋巴细胞才能产生抗体,B正确;图中制备单克隆抗体的方法涉及转基因技术和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不涉及动物细胞融合技术,C错误;由于Ⅱ为导入了无限增殖基因的B淋巴细胞,因此Ⅱ既能无限增殖又可分泌单克隆抗体,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理解限制性核酸内切酶的功能,产生抗体的细胞种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方法,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易错点

不清楚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9.大肠杆菌PUC19质粒如下图所示。LacZ基因是PUC19质粒上重要的标记基因,其表达产物能水解X-gal,进而使大肠杆菌菌落呈蓝色。用EcoRI构建重组质粒,导入受体菌(不含LacZ基因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并进行检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

B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

C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

D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蓝色菌落进行扩大培养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受体菌必须均匀分布在培养基中,应用涂布法将受体菌群接种在培养基表面,A正确;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属于标记基因,EcoRI的酶切位点位于LacZ基因上,因此培养基中应含有氨苄青霉素和X-gal,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上生存,但不会出现蓝色,B正确;为了防止杂菌污染,以及目的菌污染环境,因此挑取菌落的接种环在操作前后都应该灼烧灭菌,C正确;由于含有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上存在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而LacZ基因被破坏,所以应挑取培养基表面的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的菌落进行扩大培养,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微生物培养和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筛选目的菌的方法、微生物的培养方法进行解题。

易错点

不清楚微生物的接种方法和注意事项、筛选目的菌的方法、微生物的培养方法等,从而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5.头细蛾帮助小叶黑面神传粉,并将卵产于雌花中。每颗小叶黑面神果实中有6粒种子,而每条头细蛾幼虫发育需消耗2-4粒种子。含头细蛾幼虫的果实中多只有一条幼虫。调查小叶黑面神的两种果实中头细蛾幼虫的存活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种子适度保留利于小叶黑面神与头细蛾互利关系的维持

B有梗果实比例上升会造成第二年头细蛾的种群密度降低

C头细蛾幼虫成活率越低,小叶黑面神种群数量将会越高

D两种生物彼此互利又相互制约的关系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头细蛾帮助小叶黑面神传粉,细蛾幼虫发育需消耗2-4粒种子,表明种子适度保留利于小叶黑面神与头细蛾互利关系的维持,A正确;从表格可知,有梗果实不利于头细蛾的幼虫成活,有梗果实比例上升会造成第二年头细蛾的种群密度降低,B正确;头细蛾幼虫成活率越低,但是种子可能被破坏,小叶黑面神种群数量不一定会升高,C错误;头细蛾与小叶黑面神彼此互利又相互制约,这是协同进化的结果,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群、种间关系和共同进化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分析表格中的数据,理解小叶黑面神与头细蛾的种间关系、细蛾的种群密度的变化、种群数量变化和协同进化的内容。

易错点

不能从表格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6.由于人为或自然因素使动物种群的自然栖息地被分割成很多片段,导致种群密度下降甚至走向灭绝。下列有关栖息地片段化对动物种群不利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

B栖息地片段化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

C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不易发生变化

D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栖息地片段化会使动物种群活动空间变小,种内斗争加剧,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A正确;栖息地片段化导致地理隔离,会阻碍动物个体的迁入和迁出,B正确;与大种群相比,小种群的基因频率更易发生变化,C错误;小种群内部近亲繁殖不利于生物变异,会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下降,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群特征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分析题干内容,理解种间关系、种群特征进行正确解答。

易错点

不能从题干中获取有效信息,从而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0.下图为某同学设计的酿制苹果醋的基本流程图和发酵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A① 过程要先切块后清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

B② 过程加入果胶酶可以提高苹果的出汁率

C③ 过程发酵所用酵母菌无具膜结构的细胞器

D④ 过程需要将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关闭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过程要先清洗后切块以减少杂菌的污染;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②过程提高苹果的出汁率,需加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以破坏细胞壁;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患有多种具膜的细胞器;④过程需要醋酸菌,醋酸菌属于需氧菌,发酵装置中的充气口开关应开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果酒和果醋制作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熟记苹果醋制作的基本流程,注意有关细节,正确解答。

易错点

对苹果醋制作的基本流程不清晰易导致错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5.将源自同品系小鼠的癌细胞和正常成纤维细胞融合,所获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表型,但若这些染色体丢失则会重新恶变为癌细胞。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杂种细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上有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基因

B利用灭活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

C杂种细胞重新恶变后将失去接触抑制现象

D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抑制细胞的癌变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题意可知,“杂种细胞的后代只要保留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就可表现为正常表型,但若这些染色体丢失则会重新恶变为癌细胞”,这表明杂种细胞的后代保留的成纤维细胞的某些染色体上有抑制细胞恶性增殖的基因,A正确;利用灭活病毒可以诱导动物细胞融合,B正确;杂种细胞具有接触抑制的特点,而癌细胞没有接触抑制的特点,C正确;由题干“这些染色体丢失则会重新恶变为癌细胞”可知,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会抑制细胞的癌变,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结合细胞癌变的特征,以及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来作答。

易错点

不能理解题意,不清楚细胞癌变的特征,以及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方法导致误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7.DNA分子中的碱基C被氧化后会转变为碱基U,细胞中的一种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之后核酸内切酶能识别和切除残留下的脱氧核糖和磷酸基团,最后由其他酶将缺口修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

B糖苷酶能识别和切割DNA分子中的磷酸二酯键

CDNA缺口修复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发挥作用

D若基因损伤未被及时修复可导致其5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题意可知,核酸内切酶可以纠错,核酸内切酶丧失功能的人的癌症发病率高于普通人,A正确;糖苷酶能够识别出碱基U,将其切除,碱基U位于RNA上,B错误;DNA缺口修复需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发挥作用,C正确;DNA是半保留复制,若基因损伤未被及时修复,模板链一条链正常,一条链含突变基因,这将导致其50%的子代DNA具有突变基因,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理解核酸内切酶、糖苷酶、DNA聚合酶和DNA连接酶的功能,根据DNA复制的特点推导突变的影响。

易错点

不清楚基因工程中各种酶的功能的区别,DNA复制的特点,从而导致错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4.下图为人体膝跳反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敲击髌骨下韧带,在a、b、c处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

B敲击髌骨下韧带,在1、2、3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

C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

D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1为传入神经,2、3为传出神经。敲击髌骨下韧带,兴奋能沿着反射弧传导,在a、b、c三处突触均能检测到神经递质,A正确;敲击髌骨下韧带,b处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所以在1、2处均能检测到动作电位,由于c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所以3处不能检测到动作电位,B错误;伸肌和屈肌在反射中作用相反,有利于维持动作协调,C正确;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单向的,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兴奋传导和传递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准确识图,找到正确的反射弧,看清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的种类进行解答。

易错点

不能正确识图, a处和b处释放的是兴奋性神经递质,c处释放的是抑制性神经递质,若不注意很容易导致错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 经诱变、筛选得到几种基因A与基因B突变的酵母菌突变体,它们的蛋白质分泌过程异常,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出现不同突变体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

B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

C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高尔基体

DA、B基因的突变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

正确答案

C

解析

酵母菌突变可形成突变体A,也可形成突变体B,说明基因突变具有随机性,A正确;研究蛋白质的分泌过程可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B正确;分泌蛋白由核糖体合成,然后转移到内质网进行初加工,然后再转移到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所以A、B基因双突变体蛋白质沉积在内质网,C错误;A、B基因的突变,分泌蛋白不能形成,会影响细胞膜蛋白的更新,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等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识图能力,从中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路径作答。

易错点

不清楚基因突变的特点、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路径,从而导致误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下图为细胞膜部分结构与功能的示意图。依据此图做出的判断错误的是(     )

A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和脂双层共同维持

B钠-钾泵的存在说明载体蛋白对离子运输不具有选择性

C细胞膜上的钠-钾泵同时具有运输和催化的功能

D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不消耗ATP

正确答案

B

解析

K+、Na+是通过主动运输过膜的,细胞内高K+、低Na+环境依靠钠-钾泵,即载体维持,此外还与脂双层有关,A正确;钠-钾泵为载体蛋白,只能用于运输K+和Na+,表明具有选择性,B错误;细胞膜上的钠-钾泵能用于运输K+和Na+,表明具有运输功能,钠-钾泵为ATP酶,具有催化的功能,C正确;细胞内K+外流和细胞外Na+内流均顺着浓度梯度运输,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识图能力,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条件作答。

易错点

对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条件区别不清,从而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4.c-myc蛋白调控细胞的增殖和分化。c-myc蛋白在正常细胞中很不稳定,合成后很快就被降解,而在癌细胞中稳定性显著提高。研究者用分化诱导剂(PA)处理某种癌细胞,并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如右图。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

Bc-myc基因表达增强抑制细胞癌变

CPA诱导剂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

D可用单抗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

正确答案

B

解析

c-myc蛋白是细胞分化的产物,由图可知,分化诱导剂(PA)处理时间越长,表达c-myc基因的细胞比率降低,表明c-myc蛋白能抑制细胞的分化,A正确;c-myc基因表达增强,c-myc蛋白增多,而在癌细胞中c-myc蛋白稳定性显著提高,表明促进细胞癌变,B错误;PA诱导剂抑制c-myc蛋白合成,可以抑制癌细胞的增殖,C正确;根据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可用单可隆抗体检测c-myc基因的表达,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癌变和细胞分化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读懂题干,正确识图能力,从中获取相关信息,结合细胞癌变和细胞分化的基础知识回答问题。

易错点

不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题,从而导致误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6.我国科学家以兴国红鲤(2N=100)为母本、草鱼(2N=48)为父本进行杂交,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杂种子一代与草鱼进行正反交,子代均为三倍体。据此分析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及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兴国红鲤的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

B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

C三倍体鱼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

D三倍体鱼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均含有49条染色体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兴国红鲤的体细胞中共有100条染色体,经过间期复制,初级卵母细胞可有200条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兴国红鲤的卵细胞含有50条染色体,草鱼的精子含有24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染色体自动加倍发育为异源四倍体鱼,此时含有148条染色体,杂种子一代产生的卵细胞、精子均含有74 条染色体,B正确;杂种子一代产生的配子中含有鲤鱼的一个染色体组和草鱼的一个染色体组,与草鱼杂交,子代三倍体的三个染色体组两个来自草鱼、一个来自鲤鱼,C正确;三倍体鱼联会紊乱,高度不育,不能产生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多倍体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从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染色体组的概念、多倍体的有关内容来作答。

易错点

不清楚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规律,不清楚染色体组和多倍体的概念,从而导致错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3.有一类性别发育异常的男性(性染色体正常),性腺为睾丸而其他性征出现不同程度的女性化。在临床发现的此类病例中,甲患者促性腺激素水平偏高,但雄激素水平相对偏低;乙患者促性腺激素和雄激素水平均偏高。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A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

B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高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有关

C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

D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无关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男性的第二性征是由雄性激素决定的,甲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雄激素合成不足造成的,A正确;性激素是分级调节的,甲患者雄激素水平偏低可能与促性腺激素受体缺乏,使得促性腺激素不能作用于性腺有关,B正确;乙患者的女性化可能是由于缺乏雄激素受体所致,C正确;乙患者体内促性腺激素的偏高与雄激素受体缺乏有关,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性激素的分泌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的机制相同,同样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运用甲状腺激素的分泌的机制去解释性激素的分泌机制。

易错点

不理解激素分泌的机制,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8.将杂合的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然后用秋水仙素处理,该幼苗发育成的植株(     )

A能稳定遗传

B高度不育

C有杂种优势

D为四倍体

正确答案

A

解析

杂合的二倍体植株含有两个染色体组,花粉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花粉离体培养后得到是单倍体植株,再用秋水仙素处理,染色体那数目加倍后含有两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且为纯合子,其自交后代不会发生性状分离,能稳定遗传;该个体不具有杂种优势。A正确,BC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单倍体育种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理解二倍体植株的花粉培育成幼苗是单倍体,秋水仙素处理能抑制纺锤体形成,形成纯合二倍体,该个体能稳定遗传。故选A。

易错点

不清楚秋水仙素的作用,从而导致误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9.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患者的一种溶酶体酶完全没有活性,导致神经系统损坏,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在中欧某地区的人群中,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

B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Tay-Sachs病的发病率

C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抑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D在中欧该地区约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干可知,由于患者在4岁前死亡,即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只能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A正确;Tay-Sachs病是一种单基因隐性遗传病,禁止近亲结婚能显著降低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B正确;该病杂合子不发病是因为显性基因正常表达,溶酶体正常,C错误;在中欧该地区该病发病率高达1/3600,即患者aa的基因型频率为1/3600,可知a的基因频率为1/60,A的基因频率为59/60,Aa的基因型频率为(2×1/60×59/60)/(59/60×59/60+2×1/60×59/60)≈1/30,即30人中就有一个该病致病基因的携带者,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患者通常在4岁前死亡,推导Tay-Sachs病的致病基因只能通过杂合子在亲子代间传递;通过基因型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再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

易错点

不清楚如何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型频率,从而导致错答。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1.在水稻花期,分别喷洒一定浓度的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利(释放乙烯)。成熟期测定水稻产量和成熟度,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

B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

C30ppm赤霉素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

D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

正确答案

D

解析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知,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的各项数据是最适宜的,所以5ppm生长素促进水稻增产的综合效果最好,A正确;与对照组相比,乙烯利是植物生长调节剂,20ppm乙烯利可以促进水稻籽粒的成熟,B正确;30ppm赤霉素处理时,千粒重最大,表明可促进水稻籽粒淀粉的累积,C正确;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得不出生长素与乙烯调节籽粒成熟的作用是相互拮抗的,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通过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比较,得出各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和相互之间的关系。

易错点

不能从表格中的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解题,不能对数据进行正确的分析,从而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0.某科研小组用面粉甲虫研究人工选择的功效,他们称量甲虫蛹的体重,并选择部分个体作为下一代的亲本,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

B体重越大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

C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与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相反的

D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

正确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持续选择甲虫蛹的体重会持续增加,所以实验者在每个世代中选择了体重最大的部分蛹作为亲本,A正确;从停止人为选择的曲线可以看出,甲虫蛹体重下降,故体重越小的个体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和繁殖能力越强,B错误;该实验中人工选择的方向是选择了体重最大的,自然选择的方向是选择了体重最小的,C正确;由于存在选择,该实验中每一代甲虫的基因库与上一代都有所差异,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自然选择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从题图中获取信息,结合自然选择的作用答题。

易错点

不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解题,记不清自然选择的作用,导致误选。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12.有关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生理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B大脑皮层体温调节中枢使皮肤血管舒张,散热加快

C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使血浆的PH显著降低

D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促进肌糖原分解以升高血糖浓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由于运动员剧烈运动会丢失大量的水分,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能力增强,A正确;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运动员剧烈运动,产热增加,下丘脑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传出神经作用于皮肤的毛细血管,使毛细血管舒张,进行散热,同时汗腺分泌增加,散热增强,从而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B错误;血液中存在缓冲物质,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不会使血浆的PH发生显著降低,C错误;肌糖原不能分解变成血糖,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分析运动员剧烈运动时体内的体温、血糖以及水盐的变化,然后运用理论知识去解释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过程。

易错点

不理解体温调节、血糖调节以及水盐平衡调节的机理,导致误选。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6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2.哺乳动物的脂肪细胞来源于前脂肪细胞。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脂肪组织体积增加是前脂肪细胞          和脂肪细胞        的结果。

(2)在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需过滤脂肪组织血管基质,并经        酶消化而得到单个前脂肪细胞,进行原代培养。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        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        

(3)体外培养前脂肪细胞,检测细胞中脂肪的含量,以判断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程度,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 该实验的目的是          

② 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量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第          天,前脂肪细胞培养至第16天时,不同浓度TSH处理的细胞的分化程度          ,上述结果说明          

正确答案

(1)分裂和分化       生长(体积增长)

(2)蛋白酶      无菌      下降

(3)①研究TSH浓度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② 12     相同    TSH浓度越高延缓(推迟)细胞分化效果越好 若答“TSH能延缓(推迟)前脂肪细胞的分化”

解析

(1)脂肪组织体积增加是前脂肪细胞分裂和分化和脂肪细胞生长的结果。

(2)脂肪细胞之间的间隙是蛋白质,若要获得单个前脂肪细胞并经蛋白酶消化而得到。体外培养细胞的操作及培养过程均需要在无菌条件下进行。成熟脂肪组织细胞间质少、细胞松散,所以随着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细胞贴壁生长性能下降。

(3)①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用于研究TSH浓度对前脂肪细胞分化的影响。

② 由图可知,实验组与对照组脂肪量的最显著差异出现在第12天,前脂肪细胞培养至第16天时,不同浓度TSH处理的细胞的分化程度相同,上述结果说明TSH浓度越高延缓细胞分化效果越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的是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培养,生物实验设计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首先仔细判读题图,再结合题干获知实验的目,通过几组的比较得出实验的结论。

易错点

不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知实验设计的目的和方法,从而导致错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1.番茄喜温不耐热,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的影响。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相关指标的测定。

(1)图1结果显示,夜间6℃处理后,番茄植株干重        对照组。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        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2)研究人员在实验中还测定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2浓度,结果如图2所示。图中结果表明: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          ,使          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3)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① 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        

② 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经          过程获得总cDNA。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          设计引物,再利用           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③ 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          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4)低夜温处理还改变了光合产物向不同器官的分配,使实验组番茄叶、茎、根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高于对照组,果实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变化的意义是        

正确答案

(1)低于              强于

(2)气孔开放度下降      CO2 

(3)①高温使酶失活    ②逆转录    (特定)碱基序列    PCR   ③转录

(4)适应低温环境的自我保护

解析

(1)图1中15℃(对照组)和6℃比较,番茄植株干重显著减少。夜间植物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这表明低温处理对光合作用的抑制强于对呼吸作用的抑制。

(2)由图2可知,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使CO2供应不足,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3)① 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9天的9:00时取样,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避免高温使酶失活。② 由RNA形成cDNA需经逆转录过程获得。引物应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碱基序列来设计,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③ mRNA是基因转录的产物,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这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转录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4)低夜温处理还改变了光合产物向不同器官的分配,使实验组番茄叶、茎、根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高于对照组,果实的光合产物分配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变化有利于适应低温环境的自我保护。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首先仔细判读题图,再结合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基础知识进行作答,文字表述题目注意使用规范的生物学术语。

易错点

不能从题干和题图中获取有效信息,不理解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从而导致错选。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8分

23.家兔的毛色有灰色、黑色、白色三种,受两对等位基因的控制,其中基因A控制黑色素的形成,基因B决定黑色素在毛皮内的分布。科研人员在做杂交实验时发现:灰色雄兔与白色雌兔杂交,子一代全是灰兔(反交的结果相同);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

(1)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的比例为          ,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          

(3)现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转入基因型为AABb雄兔的某条染色体上使之能够在紫外线下发绿色荧光。

① 在培育荧光兔的过程中,可用          法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兔子的         (细胞)中。

② 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          染色体上。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          。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正确答案

(1)2     

(2)1/9    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或:基因型通式为aa_ _的个体都表现为白色

(3)①显微注射      受精卵

②X       灰色荧光:黑色无荧光=1:1      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

解析

(1)由题意可知,子一代灰兔雌雄交配后产生的子二代家兔中,灰兔:黑兔:白兔=9:3:4,为9:3:3:1的变形,这表明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2)子二代的灰兔基因型为A_B_,其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AABB所占的比例为1/9,从基因控制性状的角度分析,白兔占4/16的原因是没有A基因时,就没有黑色素,有无B基因都不影响色素的表现,即aa__均表现为白兔。

(3)① 由于动物的体细胞全能性受到抑制,因此应将目的基因导入受精卵中,将含目的基因的重组DNA分子导入动物的受精卵中应采用显微注射法。

② 为了确定基因G所在的染色体,用多只纯种白色雌兔(aabb)与该雄兔测交,产生足够多后代(不考虑交叉互换)。若产生的后代中仅雌性兔能够发荧光,则基因G最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即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XGY。若基因G与基因B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纯种白色雌兔的基因型为aabb,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G,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G和Ab则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灰色荧光(AaBbG):黑色无荧光(Aabb)=1:1。若后代黑毛兔中能发荧光的个体所占比例为1/2,则G基因位于在除B、b所在染色体以外的任何染色体上染色体上,即该雄兔的基因型为AABbG,产生的精子基因型为ABG、AB、AbG、AbG。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灰兔:黑兔:白兔=9:3:4,为9:3:3:1的变形,这表明控制家兔毛色的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然后运用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解题。

易错点

对于题中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变式的运用能力不足,容易导致错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24.在栽培某种农作物(2n=42)的过程中,有时会发现单体植株(2n-1),例如有一种单体植株就比正常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称为6号单体植株。

(1)6号单体植株的变异类型为          ,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          未分离。

(2)6号单体植株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          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        

(3)科研人员利用6号单体植株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①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       (多于、等于、少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          而丢失。

② 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      (雌、雄)配子育性很低。

(4)现有该作物的两个品种,甲品种抗病但其他性状较差(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为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理想的育种方案是: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          (父本、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         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         ,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

正确答案

(1)染色体变异(染色体数目变异)    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

(2)20          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 缺体(2n-2)=1:2:1

(3)① 多于      联会(无法形成四分体)      ② 雄配子

(4)母本     乙品种6号单体       自交

解析

(1)6号单体植株缺少一条6号染色体,属于染色体变异,该植株的形成是因为亲代中的一方在减数分裂过程中6号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或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所致。

(2)该农作物为二倍体,细胞含有42条染色体,6号单体植株由于缺少了一条染色体,只含有41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能形成20个四分体。如果该植株能够产生数目相等的n型和n-1型配子,则自交后代(受精卵)的染色体组成类型及比例为正常二倍体(2n):单体(2n-1):缺体(2n-2)=1:2:1。

(3)① 单体♀在减数分裂时,形成的n-1型配子多于n型配子,这是因为6号染色体往往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因无法联会而丢失。

② 由表格中数据可知,6号单体(♂)与正常二倍体(♀)杂交,子代中单体占4%,正常二倍体占96%,这表明n-1型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尤其是其中的雄配子育性很低。

(4)n-1型雄配子对外界环境敏感,抗病基因R位于6号染色体上,乙品种不抗病但其他性状优良,所以应以乙品种6号单体植株为母本,与甲品种杂交,在其后代中选出单体,再连续多代与乙品种6号单体杂交,每次均选择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单体植株,最后使该单体自交,在后代中即可挑选出RR型且其他性状优良的新品种,即可获得抗病且其他性状优良的品种。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单体产生的原理,正确推导单体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数目、产生配子的数目比例,运用基因分离定律进行正确解题。

易错点

对于单体植株理解不透,单体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数目,产生配子的数目无法正确推断,从而导致误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5.过敏反应与免疫系统功能的异常有关,地塞米松是用来治疗此病的一种免疫抑制剂。寻找更加高效且低毒的新型免疫抑制剂已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

  

① 胸腺是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          ,原因是          

② C、D、E组结果与          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          作用。当青蒿素的浓度达到         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在对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从健康的实验小鼠体内分离淋巴结,研磨过滤,收集细胞悬液;体外诱导细胞分裂并培养24h后,统计细胞数量,计算细胞相对生存活力,结果如图2。

  

① 本实验中空白对照组是用         培养液培养细胞,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          

② 图2所示实验结果说明        

正确答案

(1)①T淋巴      明显升高      发生了免疫应答(反应)

②B          抑制免疫       8%

(2)①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      100%

②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若答“随浓度增加,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的毒性越强”

解析

(1)研究人员以DNFB刺激健康小鼠,建立过敏反应的小鼠模型。将这批小鼠分成五组,再用DNFB刺激模型小鼠,诱发其过敏反应。诱发前的0.5h和诱发后6h,在B、C、D、E组小鼠外耳分别涂浓度为0、2%、4%、8%的青蒿素乳膏,F组小鼠外耳涂地塞米松,同时另设健康小鼠为对照组。诱发48h后取小鼠胸腺并称重,计算胸腺指数,结果如图1。  

① 胸腺是T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其重量变化能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状态。由图1可知,与A组相比,B组小鼠的胸腺指数明显升高,可能DNFB刺激模型小鼠,小鼠发生了免疫应答。

② 由图1可知,C、D、E组结果与B组比较,说明青蒿素具有抑制免疫作用。由图可知,当青蒿素的浓度为0、2%、4%作用效果低于了地塞米松,达到8%时作用效果超过了地塞米松。

(2)① 本实验是进行不同浓度的青蒿素和地塞米松进行细胞毒性的比较研究,自变量是青蒿素和地塞米松的浓度,其中空白对照组是用不含地塞米松和青蒿素培养液培养细胞,空白对照组细胞相对存活力是100%。

② 由图2可知,青蒿素和地塞米松对细胞均有毒性;在各浓度下,青蒿素对细胞的毒性均小于地塞米松。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免疫调节和生物实验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对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运用专业属于答题。

易错点

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不够,容易导致错答。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26.紫茎泽兰是一种恶性入侵杂草,该植物耐贫瘠,入侵后可迅速侵占撂荒地、稀疏林草地,排挤当地植物,给许多地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和生态损失。为研究其入侵机制,对某入侵地区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表:

注:植物覆盖度是指某一地区植物茎叶垂直投影面积与该地区面积之比。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        ,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在与当地草本植物对          的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中,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          (液体、固体)培养基,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                    

(3)科研人员研究了紫茎泽兰与入侵地土壤状况变化之间的关系,由上表结果分析:

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         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_________,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          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作为一种干扰,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          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正确答案

(1)密度      光

(2)固体    鉴别    计数   

(3)①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作为分解者)      

②促进        

③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             正反馈

(4)结构和功能

解析

(1)某种植物的覆盖度可间接反映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紫茎泽兰比当地草本植物高,在竞争光时比当地草本植物优势大,紫茎泽兰的覆盖度越大,其在竞争中所占优势越大。

(2)对土壤微生物的调查,可将土壤浸出液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通过观察菌落进行初步的鉴别和计数。

(3)① 真菌在生态系统中为分解者,其主要作用是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② 用紫茎泽兰根系浸出液处理未入侵区土壤,土壤微生物的变化与重入侵区一致,说明紫茎泽兰根系的分泌物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繁殖。

③ 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中改变了土壤微生物数量,进而提高了土壤植物可吸收的无机盐量,而这又有利于紫茎泽兰的生长与竞争。这是一种正反馈调节。

(4)紫茎泽兰的入侵,使入侵地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破坏了原有的稳态。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

正确理解微生物鉴定使用的培养基的种类,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变的调节类型,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易错点

不清楚对微生物鉴定应使用的培养基的种类,紫茎泽兰在入侵过程对生态环境的改变的调节类型。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