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牡丹江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月考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1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下列选项中,含有相同元素的一组化合物是:( )

A纤维素和尿素

B脂肪酸和磷脂

C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

D胆固醇和血红蛋白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纤维素的组成元素为C、H、O,而尿素为C、H、O、N;B项脂肪酸的元素组成为C、H、O,而磷脂中含有P;C项三磷酸腺苷和核糖核酸的组成元素都是C、H、O、N、P;D项胆固醇的组成元素为C、H、O,而血红蛋白是蛋白质,组成元素为C、H、O、N等。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各种化合物的元素组成,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比较能力。

解题思路

识记各种化合物的组成元素

易错点

脂肪不仅仅存在于动物细胞,植物细胞中也有;核糖和脱氧核糖的区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3.下列关于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则它的分子式是C5H11O2NS

B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C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由这些氨基酸缩合成的一个多肽中氨基的数目为m-n

D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则该甜味肽是一种二肽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可知氨基酸的分子简式是C2H4O2NR,已知甲硫氨酸的R基是-CH2-CH2-S-CH3,因此甲硫氨酸的分子式是C5H11O2NS,A正确;各种氨基酸的不同在于其R集的不同,所以酪氨酸几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这种差异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B正确;n个氨基酸共有m个氨基,则侧链基团上的氨基数目是(m-n)个,因此它们缩合成的一条多肽链中的氨基数为m-n+1,C错误;甜味肽的分子式为C13H16O5N2,有2个N原子,说明含有2个氨基,故为二肽,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氨基酸的结构、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解题思路

根据氨基酸的结构特性、蛋白质的结构特点解题

易错点

蛋白质的相关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5.有关DNA和RNA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5种碱基和8种核苷酸

B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拟核中的核酸由5种碱基构成

C病毒中也有上述两种核酸

DDNA彻底水解得到的产物中有脱氧核糖,而没有核糖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错误 甲型H1N1流感病毒为RNA病毒,含有A、G、C、U4种碱基和4种核苷酸 B项错误 主要存在于硝化细菌拟核中的核酸为DNA,含有A、G、C、T 4种碱基 C项错误 病毒只有一种核酸,是DNA或RNA D项正确 DNA中含有的五碳糖为脱氧核糖,不是核糖。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解题思路

根据核酸的分类、结构进行分析

易错点

对于各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不清楚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如果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

B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ATP

C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水生成

D水解糖原、淀粉、蔗糖得到的单糖都是葡萄糖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种生物的核酸只由4种核苷酸组成,说明该生物只有一种核酸,则该生物一定不是细胞生物,而属病毒,A正确;细胞中直接能源物质主要是ATP,B正确;水是活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水生成,C正确;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要求识记各种化合物的结构及功能,识记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各过程的物质变化

解题思路

识记各类生物的遗传物质,知道细胞生物含2种核酸由8种核苷酸组成,联系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各过程的物质变化,了解各种多糖与二糖的组成

易错点

蔗糖由葡萄糖和果糖组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4.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加入质量分数8%盐酸的目的不包括:( )

A改变细胞膜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B使细胞彼此分离

C杀死细胞,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D使染色体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

正确答案

B

解析

加入8%盐酸能促使细胞膜上蛋白质变性,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A正确;8%盐酸能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但不能促使染色体中的DNA水解,B错误;加入8%盐酸能杀死细胞,利于染色剂进入细胞与DNA结合,C正确;8%盐酸能将染色体上的DNA和蛋白质分离,便于染色剂与DNA结合,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出题频率较高

解题思路

准确识记本实验原理: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易错点

盐酸能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不能使细胞彼此分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6.为达到实验目的,必须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的实验是:( )

A利用双缩脲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B测定胃蛋白酶分解蛋白质的最适温度

C利用重铬酸钾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的酒精

D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正确答案

A

解析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A正确;胃蛋白酶的最适宜PH值是1.8-2.2,B错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C错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不强调酸碱度的要求,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检测生物组织中蛋白质、酶的特性、酵母菌的呼吸方式、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解题思路

识记相关知识点

易错点

双缩脲试剂实质为碱性条件下的Cu2+、胃蛋白酶最适PH为酸性、重铬酸钾溶液需酸性条件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7.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由单个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②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的三倍体个体

③可通过羊水检测、B超检査、DNA测序分析等基因诊断手段来确定胎儿是否患有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④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

⑤成功改造过造血干细胞,凝血功能全部恢复正常的某女性血友病患者与正常男性结婚后所生子女的表现型为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正确答案

A

解析

①单基因遗传病是指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遗传病,①错误;

②21三体综合征患者是人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的个体,②错误;

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是单基因突变的结果,可以对胎儿的DNA测序分析,是基因诊断;可以利用B超检查脏腑及组织病变,可以通过检测脱落的胎儿细胞及DNA情况,但二者不是基因诊断,③错误;

④禁止近亲结婚可降低隐性基因控制的隐性遗传病在群体中的发病率,④正确;

⑤成功改造过造血干细胞,生殖细胞没有改造,其内的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所以其后代仍会遗传来自女性的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致病基因,故儿子全部患病,女儿全部正常,⑤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与预防

解题思路

识记人类遗传病的类型、监测与预防

易错点

单基因遗传病概念识记不准确;对于三体与三倍体不能区分;羊水检测、B超检査不属于基因诊断手段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8.下列关于细胞增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4条

B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物质运输效率提高

C细胞周期中染色质与染色体形态的转化有利于精准地均分核DNA

D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大多数细胞没有进入细胞周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减数分裂产生卵细胞过程中,一个细胞中X染色体数最多为2条,A错误;细胞分裂间期开始时与结束时相比,间期结束后细胞体积变大,因此细胞物质运输效率降低,B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中心体的复制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C正确;分生区处于分裂期的细胞数目较少,是由于细胞周期中处于间期的细胞多,其间期时间占细胞周期的90%--95%,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细胞的减数分裂.

解题思路

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

易错点

有丝分裂间期细胞要生长,分裂期细胞数目少是因时间占细胞周期的少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0.右图分别为两种细胞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分析错误的是:( )

A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发生在有折叠的膜上

B图b表示叶绿体,直接参与光合作用的膜上有色素的分布

C两图所示意的结构与ATP形成有关的酶都在内膜和基质中

D两图代表的细胞器都与能量转换有关并可共存于一个细胞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图a表示线粒体,[H]与氧结合形成水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A正确;图b表示叶绿体,类囊体膜上有色素的分布,是光反应的场所,B正确;叶绿体形成ATP是光反应的过程,有关的酶位于类囊体膜,C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形成ATP,故都与能量转换有关,且可共存于一个细胞中,如植物叶肉细胞,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常与光合作用,细胞呼吸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了解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

易错点

叶绿体的类囊体膜进行光反应产生ATP,叶绿体基质进行an反应,消耗ATP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1.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并且危害严重的心律失常疾病。最新研究表明,其致病机制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据此分析正确的是:( )

A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房颤的成因与核膜内外的信息交流异常有关

B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核孔数目很少,因此红细胞代谢较弱

CC.核孔运输障碍发生的根本原因可能是编码核孔复合物的基因发生突变所致

D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无关

正确答案

C

解析

核膜具有2层膜结构,4层磷脂分子,A错误;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更没有核孔,B错误;核孔复合物的运输障碍最根本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导致的,C正确;

tRNA在细胞核内合成,运出细胞核发挥作用与核孔复合物有关,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解题思路

识记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易错点

核膜有2层膜4层磷脂分子;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tRNA通过核孔运出细胞核,与核孔复合物有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3.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表示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之间的关系。据图不能体现的信息是:( )

A由图2可知,植物根细胞吸收离子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需求量大,番茄对SiO需求量小

C图2中b点,离子吸收速率受载体数量的限制

DD.图1水稻培养液里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不吸收Ca2+

正确答案

D

解析

由图2可知,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氧气浓度有关,即需要消耗能量,表示主动运输,A正确;由图1可知,水稻对SiO44-需求量最大,番茄对SiO44-需求量最小,原因是它们各自细胞膜上具有不同的载体,B正确;图2中b点,由于载体的数量是有限的,因而物质运输速率不变,C正确;图1中水稻培养液的Ca2+浓度高于初始浓度,说明水稻吸水的速率大于吸收离子的速率,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1、据图1分析同一植物对不同例子的吸收,以及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吸收,另分析初始浓度与培养液中离子的浓度分析

据图2分析O2浓度影响能量供应,可知物质运输方式

易错点

吸水和吸收矿质元素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5.生产啤酒时,麦芽中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品质,故生产过程中需降低其活性。如图为不同pH和温度对PPO活性影响的曲线,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PPO能催化多酚类物质的生化反应

BpH为8.4时,温度高于90 ℃,PPO的活性将进一步降低

C在啤酒生产过程中,应将温度控制为80 ℃、pH控制为8.4

D温度相同,pH为7.8比8.4时该酶的酶促反应产物要少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多酚氧化酶的作用是催化多酚类物质的氧化,A正确;pH为8.4时,温度等于90℃,PPO的活性已经下降,温度进一步升高,PPO的活性将进一步降低,B正确;PPO的活性高时,啤酒品质反而降低;在温度为80℃、pH为 8.4时,PPO的活性较高,啤酒品质会降低,C错误;相同温度时,pH为8.4时该酶的活性较高,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酶具有高效性、专一性、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PPO的作用会降低啤酒品质,其活性越高,啤酒品质越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6.如图所示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B曲线BC段酵母菌的呼吸作用中出现无氧呼吸

C乙醇含量过高是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D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

正确答案

D

解析

AB段没有乙醇的产生,说明只进行有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从B点开始产生乙醇,故BC段出现无氧呼吸,B正确;酵母菌数量在C点下降,除营养物的供应问题外,还应考虑其代谢产物(乙醇和二氧化碳)的积累对其繁殖的影响,C正确;由于无氧呼吸释放的能量少,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较有氧呼吸多,因此T1~T2时间段,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原因是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了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以及酵母菌酿酒的过程等方面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析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AB段无乙醇产生,因此知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乙醇开始产生,酵母菌数量仍在继续增加,因此这一区间内的细胞既进行无氧呼吸,也同时进行有氧呼吸;BC段,酵母菌数量继续增加至最大值、乙醇开始产生并不断增加,酵母菌数量增多、酵母菌进行产乙醇的无氧呼吸,产能少,需消耗更多葡萄糖.酵母菌数量在C点下降,除营养物的供应问题外,还应考虑其代谢产物(乙醇和二氧化碳)的积累对其繁殖的影响.

易错点

T1~T2时间段,乙醇的量迅速增加,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是因为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7.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下列哪种现象不属于此类变异的范畴:( )

A无子西瓜

B(豌豆)高茎(自交)→高茎:矮茎=3: 1

C猫叫综合征

D红眼果蝇种群中偶尔出现了一只白眼果蝇

正确答案

B

解析

无子西瓜是四倍体与二倍体杂交后产生的,属于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A错误;高茎豌豆的自交出现矮茎是杂合高茎豌豆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的结果,不属于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范畴,B正确;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遗传病,属于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C错误;红眼果蝇中出现了白眼,属于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了解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了解基因重组的概念

易错点

对于基因重组的概念不理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8.小鼠体细胞培养过程中,发现细胞分为3种类型:甲类细胞核DNA量为4a,乙类细胞核DNA量为2a,丙类细胞核DNA量为2a~4a。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甲类细胞和乙类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 B.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乙类细胞比例将增加

B乙类细胞中可能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

C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

正确答案

C

解析

小鼠体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细胞中都含有同源染色体,A正确;用药物抑制细胞的DNA复制,使细胞核中DNA含量不能加倍,因此会导致乙类细胞的比例增加,B正确;乙包括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的细胞,其中G1期细胞中正在大量合成蛋白质(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因此存在DNA解开双螺旋的现象,C正确;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作用于有丝分裂前期的细胞,而丙类细胞为S期的细胞,因此秋水仙素作用于丙类细胞,不能使其染色体数目加倍,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结合材料,考查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要求考生识记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规律,能准确判断甲类、乙类和丙类细胞所代表的时期,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解题思路

知道体细胞进行有丝分裂,了解有丝分裂各时期特点,知道秋水仙素作用原理

易错点

秋水仙素作用时期与DNA复制的时期混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9.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蚕豆(2n=12)根尖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某普通培养液中子代细胞处于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根据图示,判断该细胞中的染色体的标记情况最可能是:( )

A12个b

B6个a,6个b

C6个b,6个c 

Db+c=12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亲代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由于DNA分子为半保留复制,因此亲代细胞中染色体经过复制后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均有标记,如图a;

第一次有丝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分子均有一条链被标记,该细胞再经过复制,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只有一条有标记,如图b;

由于第二次有丝分裂后期时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因此第二次分裂结束后产生的子细胞中的具有放射性的染色体的数目不确定,可能是0条,最多可能是12条;该细胞再经过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可能有两种情况,即图b和图c,但是不能确定b、c各自确切的数目,而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肯定是12条,即b+c=12个.

考查方向

本题具有一定的难度,考查了DNA的半保留复制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意在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和空间思维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考生应从第一次分裂情况逐次考虑,并且染色单体在分离时是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在分析过程中能够紧扣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解题思路

普通培养液中第一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的DNA分子中仅有1条链被标记,故第二次有丝分裂中期时,每条染色体的2条染色单体中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在有丝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子染色体随机移向细胞的两极,即第二次有丝分裂产生的子细胞中具体放射性的染色体数目不能确定;所以在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中有的染色体仅有1条染色单体具有放射性,有的染色体无放射性,但二者之和肯定为12.

易错点

第一次分裂情况逐次考虑,并且染色单体在分离时是随机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的;在分析过程中能够紧扣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20.右图是健康人体内一个精原细胞在睾丸中经两次分裂形成四个细胞的过程图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若细胞1、2、3、4都有X和Y染色体,则甲、乙、丙过程均为有丝分裂

B若X、Y染色体在甲过程分离,乙、丙分裂正常,则细胞1、2、3、4都有23条染色体

C若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甲过程,则整个甲过程中细胞染色体组数变化为2→1→2→1

D若细胞1染色体为细胞3的两倍,核DNA相同,则乙为有丝分裂,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

正确答案

C

解析

若细胞1、2、3、4都有X和Y染色体,说明同源染色体没有发生分离,即未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因此精原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正确;若X、Y染色体在甲过程分离,说明甲过程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而乙和丙过程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4个精细胞,通过减数分裂,染色体数目减半,因此细胞1、2、3、4都有23条染色体,B正确;若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甲过程,说明甲过程只能表示有丝分裂,则甲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2→4→2,而乙丙过程不发生着丝点分裂,则表示进行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该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变化为2→1,即全过程为2→4→2→1,C错误;若细胞1染色体为细胞3的两倍,核DNA相同,则乙为有丝分裂,丙为减数第一次分裂,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能结合图解准确判断各选项.

易错点

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甲过程,则甲为有丝分裂过程,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组数目的变化为2→4→2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9.从成分、功能方面将细胞器进行归类,不合理的是:( )

A能产生水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等

B可以产生ATP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C含有RNA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叶绿体

D可能含有色素的细胞器有叶绿体和液泡

正确答案

C

解析

线粒体的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核糖体上进行的氨基酸的脱水缩合反应过程都产生水,A正确;线粒体通过有氧呼吸过程合成ATP,叶绿体的光反应阶段也合成ATP,B正确;细胞核含有RNA,但不是细胞器,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C错误;叶绿体和液泡中都含有色素,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常与细胞代谢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梳理相关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易错点

核糖体主要由蛋白质和RNA组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2.如图为吞噬细胞中溶酶体发挥作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菌以胞吞形式进入细胞,需要消耗能量

B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

C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

D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避免细菌内的有毒物质对细胞产生伤害

正确答案

C

解析

由题图可知,细菌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胞吞,胞吞需要消耗能量,A正确;溶酶体与吞噬体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胞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错误;以囊泡的形式包裹细菌可防止细菌内有毒物质对细胞的伤害,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识记细胞结构特点及细胞免疫过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易错点

吞噬细胞识别并吞噬细菌的过程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1分

14.如图是某物质跨膜运输的过程示意图,■、●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物质①、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膜中运输①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②

B氧气浓度越高,物质①的运输速度越快

C温度越高,物质①的运输速度越快

D物质①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属于协助扩散

正确答案

A

解析

载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则细胞膜中运输①的载体蛋白不能运输②,A正确;物质①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则氧气浓度不改变运输速率,B错误;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升高,物质①的运输速度加快,但不可能无限加快,C错误;物质①的运输需要载体蛋白,但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①物质的运输方向是高浓度一侧运输到低浓度一侧,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②物质的运输方向是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和能量,属于主动运输.

易错点

对于细胞膜两侧物质浓度差,载体蛋白不能准确读图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1.右图所示是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则该过程发生了:( )

A交叉互换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B交叉互换与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

C基因突变与同源染色体未分离

D基因突变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正常分离

正确答案

D

解析

一个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精原细胞在一次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两个如图的次级精母细胞,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是A和a,而右图中相应基因都为a,所以左图中前两个染色体上的A和a不是交叉互换导致的,只能是基因突变形成;右图中能明显看出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的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识记同源染色体在减一分离,姐妹染色单体在减二分离.

易错点

姐妹染色体上基因不同是基因突变引起,姐妹染色体移向同一极是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没有正常分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4.已知玉米子粒的颜色分为有色和无色两种。现将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后代出现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确切的是:( )

A测交后代中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

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也是双杂合的,与植株X相同,都是AaBb,A正确;玉米的有、无色籽粒由两对基因控制的,遗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B正确;如果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则测交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不可能是1( )3,而是1( )1,C错误;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有三种,即Aabb、aaBb和aabb三种,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分离规律和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测交后代出现1:3,说明有色籽粒和无色籽粒是受两对基因控制的,1:3的比例是1:1:1:1转化而来,说明双显性时才表现为有色籽粒,单显性和双隐性都表现为无色籽粒.因此植株X是双杂合体,无色籽粒的基因型有三种.

易错点

由题1:3的分离比是测交而非自交的结果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5.雄性蓝孔雀屏很大,使其逃避天敌的能力下降,但这一特征对雌孔雀具有吸引力,使大尾屏个体的交配机会增加,并使该性状代代保留,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大尾屏雄孔雀易遭到天敌的捕杀会改变其种群的性别比例

B大尾屏雄孔雀对配偶的吸引力会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

C生物进化过程的实质在于保存对环境更适应的性状

D异性孔雀间传递的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

正确答案

C

解析

大尾屏雄孔雀易遭到天敌的捕杀而成为不利性状,故会改变其种群的性别比例,A正确;雌孔雀选择大尾屏个体的交配,会使后代中大屏尾基因频率增加,而小屏尾个体由于交配机会少,小屏尾基因向后代传递的概率低,进而使后代小屏尾基因频率降低,B正确;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C错误;异性孔雀间传递的行为信息有利于种群的繁衍,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解题思路

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影响基因频率变化的因素,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并应用相关知识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判断的能力.

易错点

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6.家蝇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产生抗性,原因是神经细胞膜上某通道蛋白中的一个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下表是对某市不同地区家蝇种群的敏感性和抗性基因型频率调查分析的结果。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上述通道蛋白中氨基酸的改变是基因碱基对缺失的结果

B甲地区家蝇种群中抗性基因频率为22%

C比较三地区抗性基因频率可知乙地区抗性基因突变率最高

D丙地区敏感性基因频率高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正确答案

D

解析

亮氨酸替换为苯丙氨酸,氨基酸数目没改变,氨基酸的改变应该是由碱基对替换引起的,A错误;甲地区抗性基因频率=2%+20%×1 /2 =12%而不是22%,B错误;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为(4+32 /2 )%=20%,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为(1+15/ 2 )%=8.5%,乙地区的抗性基因频率最高,但不代表突变率最高,C错误;丙地区抗性基因频率最低,则敏感性基因频率最高,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正确.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基因频率的计算,及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知识,配合从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检测,难度适中.

解题思路

本题运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计算基因频率切入解题

易错点

抗性基因频率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7.某DNA分子片段复制、转录的情况如图所示,图中a、b、c、d表示脱氧核苷酸链的片段。如果没有发生变异,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b和c的碱基序列可以互补

Be为RNA分子,RNA分子中不存在氢键

C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

Da中(A+T)/(G+C)的比值与e中(A+U)/(G+C)的比值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由于a与d的碱基序列互补,在复制过程中,a与b的碱基序列互补,c与d的碱基序列互补,所以b与c的碱基序列互补,A正确;

B、e为RNA分子,在RNA分子中存在氢键,B错误;

C、只有在a中的A等于d中的A时,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才相同,所以在a中(A+G)/(T+C)的比值与d中(A+G)/(T+C)的比值一般不相同,C正确;

D、由于转录时A与U配对,G与C配对,所以a中(A+T)/(G+C)的比值与e中(A+T)/(G+C)的中比值相同,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DNA分子复制和转录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DNA复制是指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转录是指以DNA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易错点

如tRNA为三叶草形,存在氢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9.右图为DNA分子在不同酶的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图中依次表示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作用的正确顺序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④③

C①②③④

D①④③②

正确答案

A

解析

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形成黏性末端,因此作用于①;DNA聚合酶用于DNA分子的复制,能在单链上将一个个脱氧核苷酸连接起来,因此作用于④;DNA连接酶能在具有相同碱基末端的两个DNA片段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因此作用于②;解旋酶能够将DNA分子的双螺旋解开,故作用于③.

考查方向

本题通过作用效果图解考查了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的作用,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区分能力、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了解限制性内切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解旋酶的作用

易错点

图②两个具有黏性末端的DNA片段连接成一个完整的DNA分子,图③中DNA分子的双链解开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0.JH是一位52岁的男性,患有血中丙种球蛋白缺乏症(XLA),这是一种B淋巴细胞缺失所造成的免疫缺陷性疾病。据调查,JH的前辈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且均为男性,JH这一代的配偶均不携带致病基因,JH的兄弟在41岁时因该病去世。JH的姐姐生育了4子1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其中2个儿子在幼年时因该病夭折。XLA的发生是因为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的编码基因发生突变,下列对该可遗传突变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相关

B该突变基因可能源于JH的父亲

C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

DJH的直系血亲均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

正确答案

C

解析

该突变基因是否表达与性别无关,A错误;由于该病为X隐性遗传,该突变基因不可能源于JH的父亲,所以其致病基因来自母亲,B错误;最初发生该突变的生殖细胞参与了受精,C正确;由于JH的前辈正常,从JH这一代起出现患者,所以JH的直系血亲中其前辈不可能存在该突变基因,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基因突变的相关知识点,意在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JH的姐姐生育了4子l女,儿子中3个患有该病,还有一个儿子正常,说明不是伴Y,而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所以为伴X隐性.

易错点

基因表达与性别无关,遗传病遗传与性别相关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2.变形虫和草履虫均为单细胞真核生物,二者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存在较大差异(设为甲组);同一高等植物上的叶肉细胞和根毛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也存在较大差异(设为乙组)。下列关于两组不同细胞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组均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B两组均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C甲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乙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D甲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乙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

正确答案

C

解析

两组不同细胞间存在较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甲组是因为遗传物质不同,乙组是因为处于表达状态的基因不同。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分化,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

解题思路

不同种生物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是遗传物质不同,同种生物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是基因选择性表达

易错点

错误认为同一个体不同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是遗传物质不同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3.科研人员研究外源PLCE1基因在裸小鼠(无胸腺的小鼠)结肠癌肿瘤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将导入PLCE1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被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裸小鼠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

B实验表明PLCE1基因具有原癌基因的功能

C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入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

D实验组的裸小鼠体内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

正确答案

B

解析

裸小鼠没有胸腺,缺乏细胞免疫能力,监控清除癌细胞的功能低下,A正确;实验表明:LCEl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抑制癌细胞的增值,所以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B错误;根据单一变量的原则,对照组的裸小鼠应注人不含PLCE1基因的结肠癌细胞,C正确;根据题意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所以实验组的裸小鼠大量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受影响,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及防治,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以及读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

将导人PLCEl基因并高度表达的结肠癌细胞注入裸小鼠体内.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裸小鼠形成的肿瘤较小,癌细胞大量阻滞在分裂间期,部分癌细胞死亡,说明PLCEl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抑制癌细胞的增值

易错点

实验表明:PLCEl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抑制癌细胞的增值,所以实验表明PLCEl基因具有抑癌基因的功能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28.对某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氧气的吸收量和释放量进行测定,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对结果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

A在5 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 ℃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 ℃时多2.5 mg

B在20 ℃时,分别用10 klx和5 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30 mg

C在10 ℃、10 klx光照4.8小时后,转入20 ℃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0

D该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和照光时间,二氧化碳浓度等属于无关变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在0klx光照条件下,细胞呼吸作用5小时光照下10℃吸收O2总量比20℃时多0.5 mg,故在5klx光照条件下5小时,10℃时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比20℃时多(3.0-2.0-0.5)×5=2.5 mg;A正确;在20℃时,分别用10和5(klx)光照10小时,黑暗14小时,氧气增加量前者比后者多(5.0-2.0)×10=30mg,故B正确;在10℃、10klx光照4.8小时后,转人20℃黑暗环境19.2小时,氧气变化量为4.8×4.0-19.2×1.0=0,故C正确;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照光时间属于无关变量,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图表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和图表分析可知:在0klx光照条件下,细胞只进行呼吸.该试验的自变量是光照强度、温度.据此解答.

易错点

氧气的吸收量和产生量不能区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1.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C沉淀、上清液、沉淀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只有DNA进入大肠杆菌,并随着大肠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时,噬菌体的DNA和细菌均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

③15N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外壳,而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时,蛋白质外壳离心到上清液中,而噬菌体的DNA和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因此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是沉淀和上清液.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明确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子代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

解题思路

识记噬菌体的繁殖过程,掌握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过程,明确离心的目的是将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和含有子代噬菌体DNA的细菌分开

易错点

离心后上清液是亲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含子代噬菌体的细菌.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5.如图是利用玉米(2N=20)的幼苗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基因重组发生在图中②过程,线粒体、高尔基体, 核糖体等细胞器参与了③过程

B该实验中涉及到的原理包括细胞的全能性、染色体变异、细胞增殖等

C植株A、B为二倍体,发育起点不同,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

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正确答案

D

解析

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③表示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相关细胞器是核糖体(合成蛋白质),高尔基体(形成细胞壁),线粒体(提供能量),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形成植株B表示单倍体育种,原理染色体变异,而细胞数量的增加通过细胞增殖实现,B正确;植株A、B发育起点不同,植物A发育的起点是芽尖细胞,表示二倍体;植株B发育的起点是花药中的配子,先形成单倍体,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二倍体;植株C属于单倍体,其发育起点为配子,C正确;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重组、有丝分裂、植物组织培养、单倍体育种等相关知识,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①表示植物组织培养,②表示花药离体培养,③表示有丝分裂;植株A的基因型为BbTt,植株B的基因型BBTT、BBtt、bbTT、bbtt,植株C的基因型为BT、Bt、bT、bt.

易错点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优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00%,所需优良植株为25%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2.下列关于变异和遗传病的叙述,正确是:( )

①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

③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可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

⑤三倍体植物不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⑥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选择家系进行调查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⑤

D②④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①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所以突变基因翻译出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排列顺序不一定发生改变,正确;

②一般情况下,花药内进行减数分裂时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细胞只能进行有丝分裂,所以只能发生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正确;

③由于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所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不可能判断基因突变发生的位置,错误;

④一对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均可导致基因重组,但不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均可产生的变异,只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正确;

⑤三倍体植物能由受精卵发育而来,如三倍体无子西瓜,错误;

⑥调查多基因遗传病的发病率,应随机取样调查而不可选择家系进行调查,错误.

所以正确的是①②④.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生物变异及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前者是由于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后者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可遗传的变异有三种来源: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

易错点

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的变异,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3.将二倍体西瓜的花芽进行离体培养成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其茎尖得到的西瓜植株,对其叙述正确的是:( )

A理论上已是一个新物种

B体细胞中不含有等位基因

C所结的果实中没有种子

D根部细胞含四个染色体组

正确答案

A

解析

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三倍体西瓜不育,所以四倍体西瓜理论上已是一个新物种,A正确;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或四个染色体组,所以含有等位基因,B错误;四倍体西瓜可以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结的果实中含有种子,C错误;根部细胞由于没有用秋水仙素处理,所以细胞中含两个染色体组,D错误.

考查方向

本题以西瓜为素材,考查染色体变异及遗传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

解题思路

将二倍体西瓜的花芽进行离体培养可得到二倍体幼苗,后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抑制有丝分裂前期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数目加倍,获得四倍体西瓜

易错点

花芽离体培养非花药离体培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2分

34.下图所示为某生物体基因表达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可发生在真核细胞内,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

B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含有m + n个氧原子

C在RNA和DNA的杂交区域中既有A—T也有U—A配对方式

D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且合成蛋白质相同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图中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发生在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转录时,在RNA聚合酶作用下DNA双螺旋解开,A正确;

B、在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含有肽键数=m﹣n,n条肽链至少含有n个羧基,因此这些肽链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m﹣n+2n=m+n个氧原子,B错误;

C、在RNA和DNA的杂交区域中既有A﹣T也有U﹣A配对方式,C正确;

D、多聚核糖体的形成可提高蛋白质合成的效率,且合成蛋白质相同,因为控制蛋白质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相同,D正确.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蛋白质的相关计算,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生物核基因表达过程,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其中转录是以DNA分子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核糖体上.

易错点

m个氨基酸参与合成的n条肽链中,含有肽键数=m﹣n,n条肽链至少含有n个羧基,因此这些肽链中至少含有氧原子数=肽键数+肽链数×2=m﹣n+2n=m+n个氧原子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芦笋被称为“蔬菜之王”,其体细胞中有10对染色体,属于XY型性别决定的植物,且雄株产量明显高于雌株,芦笋的抗病性和营养程度分别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现用纯合抗病低营养雌株与纯合不抗病高营养雄株杂交,F1中雌株全为抗病高营养,雄株全为抗病低营养,请回答下列问题。

44.芦笋基因组的测序需要测定    条染色体的DNA序列。

45.芦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6.芦笋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A,a位于    染色体上,其中抗病为     ________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控制营养程度的等位基因B、b位于     染色体上,且低营养为     (填“显性”或“隐性”)性状。

47.育种工作者利用F1中雌雄植株杂交,可获得纯合抗病高营养的高产优良植株,该植株的基因型是    ,其在F2中所占比例是    ,由于上述方法获得的高产优良植株比例较低,现利用该植株作为育种材料,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两种类型的    倍体幼苗,然后利用秋水仙素诱导    ,可获得基因型为        的植株,再杂交得到完全纯合抗病高营养的高产优良植株。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1

解析

有性别之分的生物,测定基因组时,需要测定每对常染色体中各一条和两条不同的性染色体,所以芦笋需要侧11条染色体上的DNA.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组计划

解题思路

基因组测序所包含的染色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

解析

芦笋的抗病性和一个样程度分别受非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解题思路

识记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实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常 显性 X 隐性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抗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营养为伴X隐性遗传.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遗传病的类型

解题思路

识记各种遗传病的特点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AXBY 1/16 单 染色体数目加倍 AAXBXB AAYY

解析

已知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则F1中雌雄植株基因型为AaXBXb、AaXbY,后代纯种抗病高营养植株基因型为AAXBY,其在F2中所占比例是1 /4 ×1 /4 =1 /16 .为了更快的获得该优良性状的纯种植株,可以采用单倍体育种的方法,先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两种类型的单倍体幼苗,然后利用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数目,获得基因型为AAXBXB和AAYY的植株,再杂交得到完全纯合抗病高营养的高产优良植株.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单倍体育种以及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利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推出基因型及概率,通过单倍体育种流程再解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7分

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问题:

随着生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物种形成、生物多样性发展机制的理论探索也在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如图是科学家利用果蝇所做的进化实验,两组实验仅喂养食物不同,其他环境条件一致。

52.第一期时,甲箱和乙箱中的全部果蝇属于两个

53.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之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有人以此推断,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可能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判断的理由是

54.经过八代或更长的时间后,两箱中的果蝇体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请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释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两箱分养造成 ,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差异与选择的不同,导致两箱中果蝇

变化,从而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55.下表是甲、乙两箱中果蝇部分等位基因[Aa、T(T1、T2)t、Ee]的显性基因频率统计的数据:

甲、乙两箱果蝇的基因库较大的是________,频率基本稳定的基因是________,第十代时,甲箱中果蝇的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________%。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种群

解析

甲箱和乙箱中的果蝇分属于两个种群.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种群概念

解题思路

种群是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由于交配的同体色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发生生殖隔离现象

解析

由题意知,经过八代更长时间之后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具有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造成两品系果蝇之间可能产生了生殖隔离,属于两个物种,因此可能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物种多样性.

考查方向

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解题思路

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选择偏好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地理隔离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 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

解析

由于两箱分养造成地理隔离,不同种群间而不能进行基因交流,当两箱中果蝇发生变异后,由于食物的差异与自然选择的方向不同,导致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形成两个群体体色的很大差异.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

解题思路

隔离阻断基因交流,自然选择使基因频率向不同方向变化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甲 E 45.5

解析

分析甲箱和乙箱的果蝇数量可知,甲的种群数量大,因此甲箱果蝇的种群基因库大;分析表格中信息可知,E基因频率在不同世代之间的变化不大,最稳定;

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甲箱中,E的基因频率为65%,则e的基因频率为35%,因此该等位基因杂合体出现的频率是2×65%×35%=45.5%.

考查方向

本题结合表格数据,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内容,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识记基因库概念,计算基因频率,利用遗传平衡定律计算基因型频率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如图甲是适宜环境中大豆光合作用过程的部分图解,图乙是某研究小组在15 ℃条件下以水稻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 ℃,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 ℃)。请回答相关问题。

36.图甲所示过程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图甲中A代表的物质是     ,a代表    过程。若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将部分气孔关闭,此时叶肉细胞内物质B的含量变化是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37.由图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               (2分),图乙中E点的含义是               。(2分)

38.若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则F点向    (填“左”或“右”)侧移动,呼吸速率曲线向    (填“上”或“下”)移动。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叶绿体基质 五碳化合物(C5) CO2的固定 减少

解析

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该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A表示五碳化合物.a代表CO2的固定过程.将该植物突然转移到高温、强光照、干燥的环境中,叶片气孔将逐渐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三碳化合物形成减少,此时三碳化合物的还原不变,最终导致三碳化合物的含量减少.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物质变化,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图甲表示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其中A表示五碳化合物,B表示三碳化合物,C表示还原氢;a代表CO2的固定,b代表C3的还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 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需要(或对应)的光照强度

解析

据图乙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a点光合速率曲线与呼吸速率曲线相交于一点,表示光补偿点,其含义是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需要(或对应)的光照强度.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解题思路

据图分析自变量与因变量,从而得出实验目的为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a点光合速率曲线与呼吸速率曲线相较于一点,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时需要(或对应)的光照强度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右 上(每空1分)

解析

将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活性升高,光合强度增强,光饱和点b点将会右移;由于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因此呼吸速率曲线向上移动.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图乙的实验温度升高10℃,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酶的活性升高,光合强度增强,光饱和点b点将会右移;由于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因此呼吸速率曲线向上移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细胞内的运输取决于自身的氨基酸序列中是否包含了信号序列以及信号序列的差异,如下图所示。

39.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 ___________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

40.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________调节。

41.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________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部分在________的指导下合成。

42.某些蛋白质经⑧过程进入细胞核需要通过________(结构),这一过程具有________性。

43.除图中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 ,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需的。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空间结构 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 分泌蛋白(或“分泌至细胞外”)

解析

研究发现,经②过程进入内质网的多肽,在内质网中折叠成为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③过程输出的蛋白质并不包含信号序列,其原因可能是信号序列在内质网中被(酶)切除(水解).由图可知,经②③过程形成的蛋白质经过④途径送往溶酶体、成为膜蛋白或分泌蛋白.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器的协调合作,以及对图形的观察能力与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通过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各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上的联系来解题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反馈

解析

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在内质网中未折叠或错误折叠的蛋白质,会在内质网中大量堆积,此时细胞通过改变基因表达减少新蛋白质的合成,或增加识别并降解错误折叠蛋白质的相关分子,进行细胞水平的反馈调节.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反馈调节机制以及提取信息能力

解题思路

从反馈调节机制解题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蛋白质(或“膜蛋白”) 线粒体或叶绿体基因(DNA)

解析

某些蛋白质经⑥、⑦过程进入线粒体、叶绿体时,需要膜上蛋白质的协助.线粒体和叶绿体也含有少量的DNA分子,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所需的蛋白质部分来自⑥、⑦过程,还有部分在线粒体或叶绿体基因(DNA)的指导下合成.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物质运输方式,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

解题思路

联系物质运输方式、细胞质基因,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解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核孔 选择

解析

核孔是生物大分子进出细胞核的通道,同时核孔对进行细胞核的物质具有选择性.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解题思路

识记细胞核的结构与功能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同的信号序列

解析

由图可知,图中除了⑤以外,送往不同细胞结构的蛋白质具有不同的信号序列,这是细胞内蛋白质定向运输所必须的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蛋白质的多样性以及对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分

研究发现,某水稻(2n =14)品种的配子成活率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分别用R/r和Y/y表示。基因型为yr的雌、雄配子均致死,雌配子致死使稻穗上出现一些空粒,导致结实率下降。请回答下列问题:
48.水稻若基因型为YyRr的1个花粉母细胞(相当于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只能形成2个花粉粒,这两个花粉粒的基因型是________。(不考虑基因突变)
【答案】YR

51.Y/y基因位于7号染色体上,R/r位置不确定,为了判断R/r是否位于5号染色体上,设计了如下杂交实验:(不考虑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①让基因型为YYrrDD与yyRRdd的水稻杂交,得到F1。

②让F1自交,得到F2。

③观察并记录F2的叶片表现型及其比例:

,则R/r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

,则R/r位于5号染色体上。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绒叶:毛叶=3:1 绒叶:毛叶=8:1

解析

让基因型为YYRRDD与yyrrdd的水稻杂交,得到F1基因型为YyRrDd,让F1YyRrDd自交,得到F2.

若R/r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d自由组合,又因为yr雌、雄配子均致死,则含有d的配子占1 2 ,后代毛叶占1/ 2 ×1/ 2 =1 4 ,所以其自交后代绒叶:毛叶=3:1.

若R/r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d连锁,又因为yr雌、雄配子均致死,则Yrd配子的比例为1 3 ,毛叶的比例为1/ 3 ×1/ 3 =1/ 9 ,所以其自交后代绒叶:毛叶=8:1.

考查方向

本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若R/r不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d自由组合;若R/r位于5号染色体上,与D/d连锁,这两对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