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和平区2017年高三第一次统一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71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鸳鸯跳

王春迪

海头帮,指的是一帮在码头上靠扛活为生的脚夫,凭着一股子不怕苦不要命的狠劲儿,练就了一身脚夫的真本事,挤走了旁门外姓,吃起了这碗独食。

老街是鲁中南地区有名的商业集散地,国泰民安、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一条条来自江南甚至南洋的货船,黑压压地挤在码头上,远远望去,似鱼鳞般密集。

先装卸谁的,不装卸谁的,都是海头帮说了算!啥叫强龙不压地头蛇?管你多大来头,瞅你不顺眼,让你的货霉在船里、烂在岸上,那都不叫个事儿!

就连老街首富海爷,都被他们整过!

那几年,海爷走南闯北,生意蒸蒸日上。一次年关,海爷设宴备礼,酬谢各条道上的老大们。一忙,就把海头帮的钱老大给忘了!

年后,海爷从南方运来满满三大船的货,有茶叶、药草、布匹、香料、木材……全是些怕湿怕霉的娇贵玩意儿,不想遭遇了连日的雨雪,急着找海头帮卸货,可他们要么以先来后到为由,要么以雨天脚滑为由,磨磨蹭蹭,就是不靠海爷的船边儿。

没办法,海爷这天亲自到钱老大的船上求他,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那时,连接船和陆地之间的是一种一步宽的木板,人在上面走,木板就跟着你弹来跳去,码头上叫它鸳鸯跳,把握不住鸳鸯跳节奏的人,站都站不稳,稍不留神就把你弹到水里去。

得知海爷到来,钱老大还故意在鸳鸯跳上泼了一层豆油。

海爷默默地脱了鞋,然后俯在鸳鸯跳上,爬了上去。

眨眼几年过去,到了咸丰五年,太平军把整个水路截得几乎连条鱼都游不过来,一路上关卡林立。因而各行各业,纷纷改水路为旱路。因为好久都没啥生意,码头上那些个鸳鸯跳,都起了厚厚的青苔。

一日,一条货船劈浪而至。

往年,是先交钱,再卸货。如今哪还管这一套?钱老大这边正和船上的掌柜在袖筒里合计价钱,那边,海头帮的爷儿们在不到两袋烟的工夫,就利利索索将一船粮食整整齐齐地码在了岸边。

这时,有一个轿子,从远处嘎吱嘎吱地晃了过来。轿子里刚露出一个头,钱老大的脸,唰地就绿了。

竟是海爷!

海爷目不斜视地上了船,随后,掌柜站在船板上对钱老大吆喝:“咱东家说了,银子有的是,可要钱老大自个儿来拿才行!”

说罢,眼睛盯着钱老大,手里一杯油,滴滴答答地淋在了鸳鸯跳上!

钱老大望着身旁海头帮的弟兄,衣衫褴褛、一脸菜色。他回过头,牙一咬,鞋一脱,扑通一声跪在了鸳鸯跳上……

进了船,钱老大头别到一边,也不看人,手一伸:“拿钱!”

海爷笑笑,说:“听闻钱老大当年为争这码头当家人的位子,曾从滚水里取铜板,怎一个勇字了得!兄弟们的工钱,就在那个盒子里,够胆量的,你就试试!”

钱老大一瞧,是一个一臂高的盒子,上面露出拳头大的洞,里面黑乎乎的,啥也看不见。

钱老大琢磨着,这里头一定有蛇蝎一类的东西,取吧,保不准被咬;不取,空手下船,咋和快饿死的兄弟们交代?

钱老大心一横,袖子一撸,顿时青筋暴出,伸手就冲盒子去了。手还没到盒子口,钱老大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

忽而,钱老大眼如铜铃,手在里面搅了几圈,啥也没有。

他怒吼一声,盒子一甩,想冲上去对海爷动粗。海爷哈哈大笑,而后大手一挥:“送钱老大下船!”

钱老大被推搡出船舱,刚要破口大骂,可随之而来的景象,闪了他的眼。

岸上,海爷手下的人,正把刚刚卸下来的整船粮食,一袋袋地分给海头帮的弟兄,弟兄们接过粮食时,那曾经硬邦邦的双膝也都软塌塌的了。

下船时,钱老大看脚下的鸳鸯跳,干净如洗。钱老大一声长叹,扭头对着海爷抱了抱拳,大步而去。

几年后,朝廷又重新夺回了水路,随着商道畅通,码头渐渐恢复了往日的兴盛。有所不同的是,每每海爷的商船驶进码头,那些海头帮的人,好似迎亲一般,争先恐后地冲上去卸货,甭说啥先来后到,也甭说你财大气粗有多大来头,只要海爷的船来,统统站一边去!

谁都别委屈,人家钱老大说了,这是他们海头帮的规矩!

(选自《小说月刊》2015年第3期)

4.下列对这篇小说有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几段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熙来攘往的市井社会图,为后文人物出场设置了合理的背景。

B小说中写到码头的几经变迁,太平军拦截水路时,码头生意萧条;朝廷夺回水路后,码头生意兴隆。这深化了作者关于国计民生问题的思考及小说的斗争主题。

C小说善于通过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钱老大掏盒子时“两行热汗已顺着赤红的腮帮子淌进了下巴茂密的胡须里”,表明他外强中干、胆小怕事。

D小说语言自然而简练,形象而生动,善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有时又兼有口语化特点,比如:“钱老大得了脸,还不忘摆回谱。”。

E小说故事情节跌宕起伏。码头生意兴隆时,钱老大用“鸳鸯跳”故意刁难海爷;码头生意萧条后,海爷又用“鸳鸯跳”“回敬”钱老大。你来我往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情谊。

5.小说中多次出现“鸳鸯跳”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3分)

6.海爷和钱老大这两个典型人物你更喜欢谁?请说明原因。(4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B,C,E

解析

B项,“这深化了作者关于国计民生问题的思考及小说斗争的主题”分析错误;C项,“表明他外强中干、胆小怕事”分析错误;D项没有排比句。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形象、手法等进行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详细而全面的了解,还要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情感态度,了解文章的主旨,弄清文中的形象特征以及塑造形象的方法等,然后逐项分析选项所涉及到的文本内容和艺术手法,注意选项在表述时用到的关键词语。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而不是根据对文章的具体分析,确认小说的手法、语言等特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鸳鸯跳”构成了故事独特的背景。全文围绕码头上常见的鸳鸯跳展开,使小说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点。

(2)作为故事的线索。钱老大与海爷以鸳鸯跳结怨,又用鸳鸯跳化干戈为玉帛,鸳鸯跳贯穿全文,推动情节发展。

(3)塑造了人物性格。过鸳鸯跳难度很大,但海爷和钱老大都忍辱求全,克服困难,可敬可叹。(3分。每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

“鸳鸯跳”是小说情节的线索,它把小说中的两个主要人物串联起来,表现了两个人物的不同特点,也使得小说的情节完整。另外,“鸳鸯跳”也使得小说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情节、人物、主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小说的任何一个细节都与小说的情节、人物、主题等密切关联,分析时,可以从这几个角度分析其作用。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出现考虑不全面的问题,思考问题的角度容易出现障碍。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示例一:我喜欢海爷:

①宽容大度。钱老大故意为难海爷,海爷本应怀恨在心,但海爷却能放下怨恨,在考验钱老大之后,反而帮助海头帮弟兄们渡过难关。

②忍辱负重。海爷能放下首富身架爬过鸳鸯跳。

示例二:我喜欢钱老大:

①重情义。钱老大为了弟兄跪在鸳鸯跳上,在海爷面前低头。

②有恩必报。钱老大深知海爷的大恩大义,后来知恩报恩。

(每点2分,共4分,另有言之成理的答案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两个人物都是小说的典型人物,这两个人物让人喜欢的原因就是他们身上都有各自的优点。海爷之前能够忍辱负重,之后能够放下恩怨;钱老大之前重情重义,之后知恩图报。答题时,先明确自己的选择,再分析人物的优点,最后结合情节加以分析。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探究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在文本中查找所有的对人物所作的各种描写,比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以及各种细节刻画等,还要注意对人物所作的侧面描写,然后逐一分析这些描写所表现的人物的特点,最后加以概括。然后按照先概括性格,再具体分析的规范进行答题。

易错点

对人物特点的概括会出现不准确的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4分

黄永玉:这个老头很有趣

邓宗俊

烟斗和斜戴的贝雷帽,永远是黄永玉的标志。

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

黄永玉一生有很多种奇遇。

生于湘西的黄永玉,少年时代正逢抗日战争,在福建、江西一带过着流浪的生活,靠着自学的绘画和木刻,在战乱中求生存。那时半个中国的人几乎都在流亡路上,江湖潦倒、前途未知,倒是给一个少年人的奇遇拉开了序幕。

在泉州,他在一座寺庙游玩摘玉兰花时遇到他最尊敬的丰子恺的老师李叔同;在江西,黄永玉遇到了画三毛的张乐平;在宣传队,蒋经国和蒋方良喊他的外号“蛮牛”;在杭州,他遇到了久仰的大师林风眠;在香港,他遇到了写杂文的知交聂绀弩。他在香港《大公报》用木刻记录新闻,在长城公司写电影剧本,拍过《小城之春》的费穆就趴在他的剧本底稿上死去,上面还留着咳出的血迹。上世纪50年代初他听了表叔沈从文和朋友的劝告,热血沸腾地回到北京,住在大雅宝胡同,邻居正好是李可染、李苦禅、董希文诸先生。文革中,造反学生的皮带抽在背上,他心里数着数,二百四十下,却也把它当奇遇一场。

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个人,他怎么可以穿过这样繁复的时空而保存有孩子般的心神!

黄老头捏着烟斗自己答:“有爱心,恐怕是要紧的。”

黄永玉很勤奋。

他的屋里常挂着几幅未画完的画。哪怕接受采访时,如果有调整拍摄器材、换磁带、打灯光的间隙,他都会跑去画几笔。

黄永玉说:“我这个人最大的特点就是,日子好了,也不懒。我的画怎样我不管,反正我天天都在画。”

黄永玉现在只做两样事情。一是读书,没一天不读书;二是工作。一时高兴就画画,画完就悔,赶紧画第二幅填补后悔;不停地后悔,不停地画画。

性格方面,同为湘西人的黄永玉与其表叔沈从文截然不同。他说自己表叔的性格“像水一样,很柔顺,永远不会往上爬”。而他年轻时,则是靠“拳头打天下”挺过来的。他的性格让不少人都畏他三分。

1948年,黄永玉的作品随“中华全国木刻协会”赴上海展出。一对年轻的夫妇买下了黄永玉的部分作品,男的叫黄苗子,是国民党财政部的要人,女的叫郁风,是郁达夫的侄女。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黄永玉一直没有收到稿费,他在好友王琦的陪同下,去南京郁风家上门“收账”,后来两人竟成了好朋友。

2004年夏天,乡亲们对黄永玉说,沱江上游有人开了一家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一听,叉起腰:“怎么能这样呢?好,我带几个人去‘搞’他们一下。”居然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他说,爱护自然要像讲卫生一样自觉。

在对自己作品的经营上,黄永玉也很讲究原则。画、书法一律以现金交易为准,当场按件论价,铁价不二,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纠缠讲价,即照原价加一倍,再讲价者驱逐出院!但他卖画所得款项都做了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

(摘自《三峡文学》,略有删改)

7.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大师、名士、绅士……这些尊号戴在他头上总像小一号的帽子”,意思是说黄永玉人生丰富多彩,是一个有趣的老头,用任何一个身价来为他定位都显得不合适。

B黄永玉遇到过李叔同、张乐平、林风眠等各种身份的人,说明黄永玉是个喜好结交朋友、经历丰富的人。

C文革中,造反学生用皮带抽打黄永玉,他却在心里数抽打的次数,说明黄永玉懂得隐忍和自我安慰。

D沱江上游有人开化工厂污染了水,黄永玉去把人家的办公室给砸了,这说明黄永玉处理问题不讲策略,只会蛮干。

E黄永玉买自己的画和书法作品时毫不让价,却把得来的钱都用作修缮凤凰县内风景名胜、亭阁楼台之用,可见黄永玉并不是一个贪财的人。

8.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身处的逆境多了,奇遇也如平常”这句话的理解。(4分)

9.黄永玉是一个“有趣的老头”,他的“有趣”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阐述。(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E

解析

B项,“喜好结交朋友”理由不充分;C项,“自我安慰”分析错误;D项,“不讲策略,只会蛮干”分析错误。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等进行概括和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注意结合语境。

易错点

对传主的行为的分析容易片面化。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我认为这句话道出了一种正确对待逆境的人生态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生转机。就如黄永玉一样,他经历了很多的坎坷和不平,却都以乐观和豁达处之,如,流浪江湖却靠自学的绘画和木刻求得生存。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人生态度。(答出这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2分,说明有了这种人生态度就可能会带来好的人生转机1分,举例1分)

解析

这个句子是一个过渡句,上文主要内容是黄永玉的种种奇遇,下文主要内容是黄永玉的乐观态度,“奇遇也如平常”就说明了他把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当做平常的事来对待,表现了一种正确对待逆境的人生态度以及由此而带来的人生转机。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分析重要句子含义、探究作品写作意图的能力。

解题思路

分析句子含义时要结合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

易错点

理解句子容易抓不住关键词语,“结合文本”的要求容易被忽略。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穿着奇特,富有个性。(2)经历坎坷奇遇多,但能坦然面对逆境。

(3)讲究原则,作品铁价不二但有社会责任感、公益心。(4)始终保有孩子般的心神。

(答对1项2分,答对两项4分,答对3项5分。如果答“勤奋,性格刚强……”等“非有趣”性格则不得分)

解析

人物的“有趣”之处是指人物的富有个性的地方,也是其与常人不同的地方。通过分析文章对黄永玉的叙述,可见其衣着、性格、心态等的与众不同之处。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先要在读懂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思路,弄清区间内的局部思路,确定材料叙述的核心,分析材料的作用,然后根据上下文之间的联系将信息提取整合。

易错点

分析人物的特点容易答出“非有趣”的性格。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柳永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字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注】①拾翠汀洲:古代妇女喜欢到河滩上拾翠鸟尾羽作装饰品。一说拾翠是采摘香草。②画桡:装饰华美的船桨。

14.对这首作品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说明下了很长时间的雨,雨点逐渐稀疏,但天已近傍晚。为全词营造了迷蒙冷清的气氛。

B“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以“双双”形容鸥鹭,衬托出抒情主人公的寂寞孤独,景中有情。

C“停画桡、两两舟人语”说明词人已到达目的地,听到身边人的谈话声,却不知自己该走向何方。

D“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回忆过往,嗟叹今夕,词人离愁更浓,唱出了全词的最强音。

15.这首词蕴含着丰富的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D

解析

C项中“到达目的地”有误,D项中全词的最强音不是“自别后”句。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内容、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解题思路

逐句理解词句的内容,注意内容之间的联系,分析词句包含的情感,注意词句中的描写点的变化。分析选项时,注意表述的细节。

易错点

词人所描写的对象在不断变化,考生容易忽略这种变化。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对前路的迷茫感。“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游宦成羁旅”说明作者不知前路在何方;②漂泊江湖的孤独感。“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说明作者感到孤独;③对故乡的思念。“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说明作者思念家乡;④离别的痛苦感。“刚断肠、惹得离情苦”说明作者对别离的痛苦。(四点答出任意三点即可,每点2分。)

解析

开头的景物描写渲染了环境氛围,作者船行江上,寂寞孤独,通过“游宦成羁旅”、“乡关何处”、“孤欢聚”、“离情苦”等“情语”可以得知词作抒发的多种情感;而意象“杜宇”又包含了对家乡的思念。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准确把握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一要关注诗歌中的“情语”,这些关键词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二要关注诗歌中的“景语”,景物的特征和意境特点与情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三要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和作品的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易错点

表达情感的关键词语不容易找全,对情感的分析不容易概括准确。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儒家思想与中国园林(节选)

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虽然在先秦时,中国文化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多元形态,儒家只是其中主要的一家,但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着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儒家在创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学说: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政治上主张“德治”和“仁政”;教育上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平民教育和伦理道德的培养与实践;并融入了重民、三纲五常、道统等思想,以及提倡以义制利的价值观。虽然这些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起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又带来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其崇性抑情、重道轻文、存理去欲的思想遭到了历代崇尚自然的文学家的批评。于是,儒学在吸取、借鉴道教的基础上,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前提下相互调和,从而使儒学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儒学学者吸取了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周易》中强调天、地、人“三才”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关系。尽管人与自然相比,人的地位更为重要,但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于是,这些思想的形成,导致了中国人的艺术心境完全融合于自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也就成为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创造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另一方面,儒家的比德思想也对中国园林的主题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人们把作为审美对象的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和人格美的一种象征。自古以来,人们就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将其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历史上不少诗人、文学家都写过许多关于竹的诗文。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赞竹曰:“竹解心虚即我师。”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中将竹与君子的人格相比拟,道:“劲本坚节,不受雪霜,刚也;绿叶萋萋,翠筠浮浮,柔也;虚心而直,无所隐蔽,忠也;不孤根而挺耸,必相依以林秀,义也;虽春阳气旺,终不与众木斗荣,谦也;四时一贯,荣衰不殊,恒也。”从竹子的人格化看出,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除了竹子以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儒家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主流,它一直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深深地影响并主导者中国文化发展的历程。

B儒家崇尚“仁义”和“礼乐”等孔子思想,提倡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思想。

C儒学学者吸取道教以道为宇宙本体、“道生万物”的思想,从而完善了儒家哲学的思想体系。

D儒学并不把自然看作异己力量,而是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认为天人是相通的。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讲究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B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发展起积极作用,但也有一定的抑制和制约作用。

C文中苏州沧浪亭楹联表现出园主把自己与自然等同的陶然心情,体现了儒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

D《周易》强调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们把竹子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随遇而安的品格精神,其思想根源是儒家的比德思想。

B人们注重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并以此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说明自然景物的自然美并不重要。

C中国园林是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天人合一的艺术综合体。

D唐代文人刘岩夫写的《植竹记》,把竹人格化,注重提取竹的象征意义,体现了儒家的物我同一、天人同一的思想。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选项以偏概全。文章开头说“自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学说才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正统。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明确选项对应的区间,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区间内的信息进行比对,注意原文中表示条件、时间等的关键词语。

易错点

选线A的表述忽视了“自……之后”这个条件,容易以偏概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选项偷换概念。原文第三段末尾“苏州沧浪亭的楹联‘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俱有情’就表现出园主视自己与自然浑然一体,陶然于自然的闲适心情”,“浑然一体”并不等于“等同”。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筛选整合文本信息、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准确理解文本语句的含义,弄清上下文语句之间的关系,从而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的内容要点,然后将选项内容与原文的信息进行比对,注意关键词语的修饰作用,注意选项的语言转换。

易错点

选项B容易片面理解儒学思想对中国文化发展的作用,要特别注意原文语句中的关联词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选项曲解原文。原文结尾处“自然美的各种形式属性本身往往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的地位,相反,人们更注重从自然景物的象征意义中体现物与我、彼与己、内与外、人与自然的同一”,这并不能说明自然美不重要。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并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需要分析论述中使用的材料,从而准确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以及文章的内容要点,然后根据这些阅读后的收获作出正确的判断。查对选项内容时,注意内容之间的关联,注意语言表述上的转换。

易错点

选项D“体现了儒家的物我同一、天人同一的思想”不能直接在原文中找到,需要分析前后内容之间的关联得出,容易出错。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冯奉世,字子明,上党潞人也,徙杜陵。汉兴,至武帝末,奉世以良家子选为郎。本始中,从军击匈奴。军罢,复为郎。

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前将军韩增举奉世以卫候使持节送大宛诸国客。至伊脩城,莎车与旁国共攻杀汉所置莎车王万年,并杀汉使者奚充国。莎车遣使扬言北道诸国已属匈奴矣,于是攻劫南道,与歃盟畔汉。奉世与其副严昌计,以为不亟击之则莎车日强,其势难制,必危西域。遂以节谕告诸国王,因发其兵,南北道合万五千人进击莎车,攻拔其城。莎车王自杀,传其首诣长安。诸国悉平,威振西域。宣帝召见韩增,曰:“贺将军所举得其人。”

永光二年秋,陇西羌人旁种反,诏召奉世等人入议。是时,四方饥馑,朝廷方以为忧,而遭羌变。奉世曰:“羌虏近在境内背畔,不以时诛,亡以威制远蛮。臣愿帅师讨之。”

于是遣奉世将万二千人骑,到陇西,分屯三处。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书奏,天子大为发兵六万余人,拜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以助焉。奉世上言:“愿得其众,不须烦大将。”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明年二月,奉世还京师,更为左将军。光禄勋如故。其后录功拜爵,下诏曰:“羌虏桀黠,贼害吏民。左将军光禄勋奉世前将兵征讨,斩首八千余级,卤马、牛、羊以万数。赐奉世爵关内侯,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后岁余,奉世病卒。居爪牙官前后十年,为折冲宿将,功名次赵充国。

(节选自《汉书·冯奉世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B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C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D十月/兵毕至/陇西十一月并进/羌虏大破/斩首数千级余/皆走出塞。

11.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郎,官名,帝王侍从官的通称。东汉以后为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员。汉代的郎官大多是在贵族子弟中选拔的优秀人才。

B节,代表朝廷重臣的身份,凡持有节的使者,就代表重臣亲临,可行使权利。如持节分封诸侯、持节出使外国及持节签约议和等。

C歃,即歃血,古代订盟时的一种仪式。古代举行会盟时饮牲畜的血或者嘴唇上涂上牲畜的血,表示诚意。

D羌,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部族,从秦汉时便屡见于史书,五胡之际更是成立一方政权,参与中原的军政角逐。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莎车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攻杀了汉朝任命的莎车王,背叛汉朝,冯奉世当机立断,在莎车力量强大起来之前平定了这场叛乱。

B宣帝对冯奉世的表现很满意,所以向举荐冯奉世给朝廷的前将军韩增表示祝贺。

C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全部反叛,尽管当时朝廷正为天下饥荒而忧虑,冯奉世还是建议朝廷出兵平定叛乱。

D冯奉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是杀敌报国的老将,曾被封为左将军、关内侯。

13.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①是时,西域诸国新辑,汉方善遇,欲以安之,选可使外国者。(5分)

②奉世具上地形部众多少之计,愿益三万六千人乃足以决事。(5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被斩杀首级者数千个,余下的都逃出边境。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文言语句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了解断句的一般规律,我们可以利用其中的名词、虚词、句式等作为突破口,寻找断句的切入点,还要读懂文句的意思,结合上下文进行判断。

易错点

“陇西”是“至”的宾语,选项CD将其断开,容易出错。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应当是“代表皇帝的身份”,“代表皇帝亲临”。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准确辨析并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

在阅读文言文的时候,要多积累古代文化常识,多了解相关的内容。在识记这些古代文化常识的时候,要注意相近内容之间的区别,可以分类辨析识记。

易错点

A项的郎官的选拔途径不容易断定。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是羌族的旁支叛乱。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和把握文章内容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求我们在阅读时注意及时总结每一段所讲的内容,关注陈述对象、具体的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还要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事件的先后顺序和来龙去脉等,同时要注意重点词语或句子的正确翻译。

易错点

原文中的“居爪牙官”不容易理解为“武将”,学生可以在这一点上存有疑问。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这时,西域诸国刚刚与汉朝和好,汉朝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外国的人。

(2)冯奉世向皇帝详细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部队的计划,请求增兵三万六千人,(这样)才足以解决战事。

解析

(1)句中的重点词语有:“新辑”译为“刚刚和好”,“善遇”译为“好好对待”,“安”译为“安抚”,另外注意语句通顺。(2)句中的重点词语有:“具”译为“详细报告”;“益”译为“增加”,“决事”译为“解决战事”。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准确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翻译语句要结合语境,将所翻译的句子放到语境中理解其大概的意思。翻译之前先确定句子中的重要的得分点,比如特殊句式、重点词语、词语的特殊用法等;然后再逐字落实;最后要对所翻译的句子加以润色,如调、删、补、换等。翻译的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易错点

“辑”和“上”的意思不容易翻译出来,翻译的语句不容易字字落实。

【参考译文】冯奉世字子明,上党郡潞县人,后来迁徙到杜陵。汉朝兴起以后,到武帝末年,冯奉世因为是良家子弟而被选任作郎官。本始年间,随军队攻打匈奴。战争结束后,又做了郎官。

这时,西域诸国刚刚与汉朝和好,汉朝正准备善待他们,想趁机安抚这些国家,就挑选可以出使外国的人。前将军韩增推荐冯奉世以卫候的身份持节护送大宛等国的宾客回国。到伊脩城,莎车国人和其他一些国家一起攻杀了汉朝所任命的莎车王万年,还杀了汉朝使者奚充国。

莎车国派使者扬言说北道诸国已经归属匈奴了,当时就攻击劫掠南道诸国,并与他们歃血为盟背叛汉朝,冯奉世和他的副手严昌商议,认为如果不火速攻击,莎车国就会日益强大,这样形势就难以控制,一定会危及整个西域。于是以使节通告诸位国王,从而发动了他们的军队,南北道一共一万五千人进攻莎车国,攻占了它的城池。莎车王自杀,就将他的首级传到长安。诸国都平定下来,冯奉世的威名震动了西域。宣帝召见韩增,说:“祝贺将军举荐的人很称职。”

永光二年秋天,陇西郡羌族的旁支反叛,皇帝下诏召见冯奉世等人入朝商议对策。当时,连年庄稼收成不好,朝廷正在为此忧虑,却又遇到羌族叛变。冯奉世说:“羌族贼兵近在国境以内背叛,假如不及时诛灭,就没有办法制服远方的蛮夷。我愿意率领军队讨伐他们。”

(皇帝)当即派遣冯奉世率领一万二千兵马出发,到陇西郡,分别屯兵三处。冯奉世向皇帝详细上报地形和需要多少部队的计划,请求增兵三万六千人才足以解决战事。书信上奏,皇帝发兵六万多人,封太常弋阳侯任千秋为奋武将军前去辅助他。冯奉世上奏说:“希望得到大批士兵,不必劳烦大将。”

十月,军队都集合到陇西郡。十一月,一齐进攻。羌族贼兵大败,被斩杀首级者数千个,余下的都逃出边境。第二年二月,冯奉世回到京师,改任左将军,光禄勋的职位不变。之后记功封爵,皇帝下诏说:“羌族贼兵凶残狡黠,杀害官吏百姓。左将军光禄勋冯奉世前时率领军队征讨,斩首八千余人,夺取牛马羊数以万计。赐冯奉世关内侯的爵位,食邑五百户,黄金六十斤。”

之后一年多,冯奉世病故。他任武将官职前后有十年,为杀敌卫国的老将,功名次于赵充国。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观察下面丁聪的漫画《早熟的小作家》,按要求作答。(6分)

《早熟的小作家》

21.用简洁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不超过60字)(3分)

22.请概括这幅漫画的寓意。(不超过30字)(3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一位父亲站在儿子身后,俯身手把手教儿子写作文,儿子皱着眉头望着父亲,他们面前摊开的纸上写着题为“我的爸爸”的作文。(3分)

解析

介绍画面内容要注意画面的主体对象,可以按照由主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写清主体对象的行为。揭示漫画寓意要注意对象的行为与标题“早熟的小作家”的关系,根据这一讽刺之处确定漫画的寓意。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依据漫画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漫画,注意漫画中的各个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特别关注漫画中的夸张变形之处,这些地方就是漫画要反映的社会问题。

易错点

介绍画面内容时容易出现思路不清的问题,也容易丢掉对画面局部的介绍。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揭示了当今家庭教育中家长越俎代庖、拔苗助长、急于求成的现象。(3分)

解析

介绍画面内容要注意画面的主体对象,可以按照由主体到局部的顺序来写,写清主体对象的行为。揭示漫画寓意要注意对象的行为与标题“早熟的小作家”的关系,根据这一讽刺之处确定漫画的寓意。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依据漫画内容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漫画,注意漫画中的各个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要特别关注漫画中的夸张变形之处,这些地方就是漫画要反映的社会问题。

易错点

介绍画面内容时容易出现思路不清的问题,也容易丢掉对画面局部的介绍。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项是(3分)

①G20杭州峰会文艺演出,无论是色彩、音符,还是线条、舞步,都能跨越时空的障碍,直指人心,使各民族文化元素

②当代学者慨叹学子中文程度日低,开出来的药方常说“多读古书”。其实目前学生中文之病已近膏肓,勉强吞咽几丸《孟子》或《史记》,实在是 ,无济于事。

③最新的医改方案要求,合理提高医生的技术性收入,以缓解大医院号源紧张,其他医院 的现象。

A水乳交融 徒劳无益 门无杂宾

B浑然天成 徒劳无益 门可罗雀

C水乳交融 杯水车薪 门可罗雀

D浑然天成 杯水车薪 门无杂宾

正确答案

C

解析

水乳交融:水和奶汁融和在一起。比喻关系密切,相交融洽。浑然天成:形容才德、文章等完美自然。①句强调是各民族文化元素的彼此交融,故应选“水乳交融”。徒劳无益:白费力气,没有一点好处或功效。含贬义色彩。杯水车薪:比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是中性词。②句强调数量至少,而不是手段是否有用,故选“杯水车薪”。门可罗雀:门前可张网捕雀。后形容门庭冷落,宾客稀少。门无杂宾:不胡乱结交朋友。③句说的是有些医院跟大医院相比的冷清,故选“门可罗雀”。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辨析并正确使用词语和成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首先要对成语的意思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熟悉近义成语辨析的常见角度,比如词义重点、使用对象、语法搭配、感情色彩等,分析相近成语在意义和用法上的差别,最后在语境中辨析成语如何使用。

易错点

理解成语的侧重点和使用规律是一个难点,三个句子的语境表述的重点容易误导学生。

知识点

文学类阅读(选考)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据2016年4月2日英国《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大型研究结果表明,在当今世界的人口构成中,肥胖者首次超过羸瘦者。

B7月24日8时,已经连续奋战15个小时的空降兵顶着高温酷暑赶赴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野猪湖,继续执行筑坝拦水,稳定野北闸口险情。

C在里约奥运村阳台上,不同代表队挂上了不同的国旗和地区旗帜,原本看起来一样的公寓楼,立刻变得各具特色,容易辨识。

D为改善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保障设施、海上应急救助力量以及船舶溢油反应力量不足的局面,交通运输部自2015年5月起在南海海域开工建设大型多功能灯塔,不断提高南海民用导航助航、应急搜救设施的建设力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句式杂糅,删去“据”;B项,成分残缺,可改为“执行筑坝拦水任务”;D项,搭配不当,“提高”可改为“加大”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

解题思路

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的应对策略。病句中较多出现的是结构上的语病,因此,要学会查找句子的主干和修饰成分,查看搭配、语序、结构、成分等方面的问题。其次,要看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是否简洁、明确。另外,还要考虑到我们平时的表达习惯、日常用法等。

易错点

遇到偏长的句子,不容易准确把握句子的中心词。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在书房书写,只需抬眼一望,山峦就映入眼帘了。

。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见云彩在作画的时候是富有探索精神的。

①当然,从窗口还可以尽情地观察飞来飞去的云。

②云不仅形态变幻快,它的色彩也是多变的。

③都说青山悦目,其实沉积了冬雪的白山也是悦目的。

④如果天空是一张白纸的话,云彩就是泼向这里的墨了。

⑤白山看上去有如一只只来自天庭的白象。

⑥刚才看着还是铅灰的一团浓云,它飘着,就分裂成几片船形的云了,而且色彩也变得莹白了。

A③⑤①⑥④②

B③⑤①②⑥④

C①③⑤④⑥②

D①⑤③②④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③⑤两句的描写对象是“山”, ①②⑥④句的描写对象是“云”,根据“山峦就映入眼帘了”一句可知,写山的内容应该在前,写云的内容在后。根据“这墨有时浓重,有时浅淡”可知,④句应该在结尾。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语句衔接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以先根据横线前后的内容确定首句或尾句,再根据标志词语、标点符号、句子前后的逻辑关系、整段文字的语境等确定中间句子的排列顺序,排完后,通读全段,看语意的表达是否顺畅。

易错点

描写“云”的句子的先后顺序容易出现错误。

填空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2)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3)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4) ,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5)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正确答案

(1)别有幽愁暗恨生(2)钩心斗角(3)一尊还酹江月(4)闻道有先后

(5)何当共剪西窗烛

解析

这些句子注意“幽愁”、“钩”、“尊”、“酹”等词语的正确书写。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直接性默写,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相关篇目的内容,了解名篇中每一句话的含义,熟悉语句之间内容上的关联,根据上下句写出相关联的句子,记准字形,注意句中的易错字的写法。记忆字形时可以根据句子的意思记忆。

易错点

“幽愁”是指“深愁”,(1)句中容易误写作“忧愁”;“勾心斗角”是一个成语,(2)句中的“钩心斗角”容易误写作“勾心斗角”;“尊”是“酒杯”之意,与“樽”通假,容易写错。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有些人读书,。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在旁人认为重要而自己不感兴味的书都一概置之不理。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须的系列训练。

正确答案

①全凭自己的兴趣(须扣住“兴趣”)②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须扣住“另一部”)③它的坏处在使读书泛滥而无所归宿(须扣住“坏处”)

解析

第一处,填写观点句,根据后文内容的关键词可知,此句需要扣住“兴趣”一词;第二处,填写过渡句,根据与上句的对应可知,此句须扣住“另一部”;第三处,所填句子要与“好处”对应,扣住“坏处”。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段的内容要点,理清文段的思路脉络,根据上下文和关键词语确定所补写的句子内容。

易错点

上下句之间的关系,考生容易分析错误。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6年7月23日,两名游客因未遵守八达岭野生动物世界猛兽区严禁下车的规定,擅自下车,导致一死一伤。惨剧为何会发生?谁应该为此事承担责任?一时间,议论纷纷。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不守规则就会受到惩罚。有人说,老虎吃人是常识,不懂常识很可怕。也有人说,动物园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游客违规不等于园方无责。

请结合材料内容,依据你的理解,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1)“有人说,规则就是用来遵守的,不守规则就会受到惩罚。”核心词是“规则”;

(2)“有人说,老虎吃人是常识,不懂常识很可怕。”核心词是“常识”;

(3)“也有人说,动物园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救助措施,游客违规不等于园方无责。”核心词是“责任”。

解析

这则材料的前半部分是叙述材料事实,后半部分提供了思考的角度。两个“有人说”和一个“也有人说”就分别提示了作文立意的角度,从这几个角度中的任何一个角度立意行文都可以;还可以在这些立意之外,表明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也可以综合几个角度,辩证地谈对事件的看法。

考查方向

此题考查依据材料分析、整合、构思、表达的能力。

解题思路

写作此文要根据题目要求分析材料,从材料所给的关键词中分析主旨,确定作答文章的主题及其所要表达的观点,最后构思成文。

易错点

考生在分析时,容易出现将三个观点平分笔墨、分别阐述的问题,这样一来,文章会没有明确的观点,分析也不会深刻。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