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松原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89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 题。

灾异与人事

葛剑雄

中国自古以农立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加上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现实的需要使中国古代对天文、气象、物候的记载和研究相当重视,并注意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其中之一即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

时下流行的看法都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更多的是反映了时人的愿望,是对传统观念一种积极的、但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尽管原始的天人合一观念的确包含了这样的内容,却并不是它的主体。所谓“天人合一”,是指天意决定人事,而天意是通过天象或灾异来显示的。君主是“天子”,由天意确定,也代表天命。所以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必定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正因为如此,从最古老的史书开始,天象和灾异都是不可或缺的记载。《二十四史》中大多有《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但所记内容无不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凡国之将兴,天子圣明,大臣贤能,则风调雨顺,紫气东来,吉星高照;反之则灾异频仍,天象错乱。

在这种观念的主导下,一旦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蚀、太阳黑子、流星、陨石、星宿异位、地震、山崩、水旱灾害等,皇帝就要换上素色服装,不吃荤腥辛辣,不近女色,迁居偏僻清静的场所,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有的皇帝还会下“罪己诏”,公开承认错误,宣布改弦更张的政策。有的虽没有具体措施,却会请求上天千万不要与天下百姓为难,一切罪责由自己担当。为了通达上天,感动诸神,往往还要在正常的祭祀典礼以外,按需要举办各类额外的祭祀或祈求仪式。

这样做一般不会错,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臣民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只有这样的机会才能给最高统治者一点警戒。何况举办这些活动一般花不了多少人力物力,一旦渡过难关,就能博得万民称颂,名垂史册。万一无效,也是天威莫测,天意难违,君臣都已尽了人事。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不无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不过“天人合一”也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也能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因为对天象的解释在人,也没有什么标准答案,所以大权在握的人完全可以随心所欲将矛头指向政敌异己,或者趁机按自己的意愿改变政策。正人君子和书呆往往泥古不化,只知援引古代圣君贤臣的先例,只会侈谈修身进德,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极端的做法就是听天由命,毫无作为,以为只要绝对敬畏,专修人事,灾害不除自灭。如唐玄宗时发生严重蝗灾,一部分大臣的意见竟然是不应消灭,只能听任蝗虫自生自灭,才符合天意,皇帝只要深刻自省,定能得到上天的宽恕。幸而唐玄宗听从宰相姚崇的建议,下令灭蝗,才没有造成更大的灾情。

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我希望在运用和阐述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以农立国的特点,使中国对水旱灾害相当敏感,中国东部主要农业区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小灾害频繁,成为统治者和民众经常性的威胁。

B.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一种积极的,也是实用主义的解释,这一解释反映了人们的愿望。

C.天象和灾异在中国的古代史书里都有所记载,如”‘二十四史”中《五行志》《天文志》《灾异志》所记内容与朝代兴衰、天下治乱、君主贤愚、大臣忠奸相一致。

D.天人合一的观念.使得皇帝在出现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时,往往会采取一些措施,反省自己的过失,征求臣民的意见。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的观念的形成.是因为中国以农立国,大小灾害频繁,需要考察人类活动与自然变化的关系。

B.天象或灾异显示天意,君主如有失德,或治理不当,或人事有悖于天意,也会受到天象的警告或灾异的惩罚。

C.在专制集权体制下,君主举行的祭祀或祈祷仪式能够给臣民们一些说话的机会,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不便提的意见也可趁机上达天听。

D.皇帝举办一些活动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会有积极作用,因为人能敬畏天命天意,总会格外小心谨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天意决定人事是天人合一的基本意思,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如日食、流星、陨石、地震、山崩、水早灾害等,都是天意对人的惩戒。

B.天人合一的观念,有它的积极作用,因为皇帝总有失德之处,政府的举措不会十全十美,即使是昏君暴君,在上天的警告面前也不得不有所收敛。

C.“天人合一”是一把双刃剑,奸臣小人可以利用天象灾异做手脚,而泥古不化的正人君子和书呆子往往在灾异面前不屑采取具体措施,或者不知如何应对灾情。

D现在面对异常气候和严重灾情,自然又会想到天人合一的观念。作者希望在运用和阐述这一观念时能实事求是,尊重历史,采取辩证而积极的态度。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原文将“天人合一”解释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时下流行的说法,反映的是时人的看法。选项将意义扩大了。
【解题思路】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错误选项的命制基本和考核概念的题目没有区别,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B扩大了“天人合一”的意义。具体见第二段起始句。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易错点

B项学生容易忽略原文关键词“时下”、“时人”。所以做题时要仔细,找准关键词,细心和原文比对。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从原文看,臣民的意见能上达天听的应该是皇帝举行的其他的一些活动,如征求臣民的意见,下“罪己诏”等,而不是在祭祀等活动中。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考核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寻找细微的差别。B项把“其他活动”偷换为“祭祀等活动”。

易错点

C项偷换概念,若不仔细对读,极易出错。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原文中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的出现被古人认为是对统治者的惩戒。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这是一道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题目,题目一般以“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试题错误设置的方式注意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混淆范围”“无中生有”“偷换概念”等类型,答题时注意对全文的综合理解,然后对照选项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A混淆范围,根据原文内容,罕见的天象或异常的气候被认为是对统治者的惩戒,选项扩大为人。

易错点

学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忽略文本中修饰的词语, A项容易判断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false

4.文中加粗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3分) ( )

A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B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C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D每岁自冬徂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始得就田/七月又复刈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计一岁中曾无休暇。

5.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作为监察性质的官职,负责监察朝廷、诸侯官吏,一直延续到清朝。

B正统为明朝第六个皇帝明英宗朱祁镇登基后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从此以后,新皇帝即位,都要确定自己的年号,一个皇帝一般有多个年号。

C车驾本是帝王所乘的车,这里亦用为帝王的代称。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亨信以国事为重,为人正直。蒋贵讨伐阿台、朵儿只伯,以粮食军饷没跟上为由,带领军队撤回,罗亨信劝阻无效后上书皇上,皇上让监督尚书将蒋贵革职。

B亨信能为军民着想,很有主见。在军田征税问题上,罗亨信援引先例,反对采取这一举措,他说出不能征税的理由,最后皇上采纳了。

C亨信临危不乱,处事有法。他关键时刻能够稳定人心,当大家都要逃出城时,亨信仗剑坐在城下,并且说:“出城者斩!”又让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城池,人心才安定下来。

D亨信治军严谨,尽职尽责。赤城等地诸守将弃城逃跑,他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他与总兵杨洪以孤城对外抵御强敌,对内守卫京城。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公等受国厚恩,敢临敌退缩耶?死法孰与死敌?

⑵计臣但务积粟,不知人心不固,虽有粟,将谁与守?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D

解析

“瓦剌使臣”不可分开,排除AB,“三月、七月、八月”分别干什么一目了然,排除C。

考查方向

能正确进行文言断句。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主要从意思上理解,其次对选项进行比较,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学生易忽略时间性词语的提示。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元朝以后一般只有一个年号

考查方向

掌握古代基本文化常识。能力层级为理解B。

解题思路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尤其是年号、庙号、谥号等基本常识。

易错点

古代帝王的年号在不同朝代数量和形式有所不同,考生理解不清,容易混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皇上让监督尚书将蒋贵革职为无中生有。

考查方向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推敲比对。

易错点

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A项无中生有,容易迷惑学生。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而退缩呢?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那一个更值得呢?

(2)计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边关谁来守?(但、务、虽,句意)

参考译文

罗亨信,字用实,东莞人。考中永乐二年进士,授予工科给事中。晋升为吏科右给事中,给事中,因受牵连获罪被贬谪到交阯为小吏。过了九年,仁宗即位,才召入朝中为御史。英宗即位后的第三个月,提升为右佥都御史,在平凉、西宁操练兵马。正统二年,蒋贵征讨阿台和朵儿只伯,罗亨信参预军务。到鱼儿海,蒋贵等人因粮饷不继,居留十日率军返回。罗亨信责备他们说:“你们受到国家优厚的恩待,怎么敢面对敌人而退缩呢?因触犯国法而死与和敌人作战而死那一个更值得? ”蒋贵不听从。罗亨信上奏章说蒋贵逗留的状况。皇帝把他的奏章给监督尚书王骥等人看。第二年进兵,大破敌军。罗亨信凭借参赞功劳,晋级一等。

父亲去世后回家送葬。返回朝廷,改任为宣府、大同巡抚。参将石亨请求选拔三分之一的大同居民为兵员,亨信上奏制止这件事。正统十年,晋升为右副都御史,巡抚如故。当时皇上派遣官员测量两镇军田,一军八十亩以外,都征税五升。罗亨信说:“文皇帝时,诏令边防军队尽力垦田,不征税,陛下又重申这条命令,今天为何忽然采取这一举措呢?塞上诸军,防卫边疆劳苦,没有其他生计,惟有从事田耕。每年自冬到第二年春,迎送瓦剌使臣,三月才开始耕种,七月又开次割草,八月以后,修治关塞,一年中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况且边塞土地贫瘠,霜露早降,收入微薄,如果再征税,那么人民不会再耕种,必然会导致逃逸。计臣只专注于收粮食,不知道民心不稳定,即使有粮食,边关谁来守?”皇帝采纳他的话,停止了这种做法。

当初,罗亨信曾上奏说:“也先专等时机,以图入侵。应事先在正北要塞,增置城卫来防备。不然,恐怕贻留大患。”兵部议论,废置不用。等到土木之变,人心惶恐不安,有建议放弃宣府城的,官吏军民纷争而出。罗亨信持剑坐在城下,下令说:“出城的杀。”又与诸将发誓为朝廷死守,人心才安定下来。也先挟持上皇到城南,传令开门。罗亨信登城告诉他们说:“奉命守城,不敢擅自开启。”也先徘徊而去。赤城、雕鹗、怀来、永宁、保安诸守将弃城逃跑,一并追究他们的罪责。那时候,皇帝被俘,敌骑兵日日逼近城下,关门左右都是战场。亨信与总兵杨洪因为孤城处在交通要道,外御强敌,内保京城。戴头盔之处,头发全秃光。景帝即位,晋升为左副都御史。第二年,已经七十四岁了,请求辞官。答应了他。回去八年后,死于家中。

解析

(1)敢、死法、孰与和句意为得分点。其中孰与为固定句型,教材中反复出现;(2)但、务、虽,句意为得分点。“但”译为只。“务”译为专注。

解题思路

翻译句子要解释出关键的字词的意思,应该在直译的基础上意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号、人名、地名、官名、物名、书名、国名等专有名词保留原样,不用翻译。二是句子中没有实际意义的词语应删去。例如:“陈胜者,阳城人也”,“者……也”表判断,无义,应删去,可把这个句子译为:陈胜是阳城人。三是文言文中有些特殊句式(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等倒装句)和现代汉语的语序不一样,翻译时要作适当的调整。例如:“甚矣,汝之不惠(主谓倒装)!”可把这个句子译为:你也太不聪明了。四是所翻译的句子若是省略句,则要把省略了的成分增补出来。例如:“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省略主语)。”译为:他们(主语)就用朱砂在绸子上写上‘陈胜王’三个字。

文言翻译最基本的方法:1、留: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书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古代专有名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南征 杜甫

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此诗是大历四年(公元769年)春,杜甫由岳阳前往长沙途中所作。此时距他去世只有一年。

8.与杜甫《登高》相比,本诗的景与情关系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

9.本诗尾联说“百年歌自苦”,诗人在诗中写出了哪些“苦”?请联系全诗,简要概括。(6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登高》以哀景写哀情:借萧瑟凄凉的悲秋之景来抒发作者孤苦悲凉之感;(2分)②本诗以乐景写哀情:借南征途中所见的秀丽风光,明媚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3分)

解析

景与情关系的一般有: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结情、以景衬情(乐景衬乐情、哀景衬哀情、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等。本诗借美妙迷人的春江之景来反衬作者愁苦悲哀、无以自遣的心境,是典型的乐景写哀情。

考查方向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在读懂全诗大意的基础上,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基调,同时认真分辨作者笔下的景物所具有的色彩,所渲染的气氛,进而判断景与情的关系。

易错点

学生往往不能将课内外作品很好的联系起来,比较异同。同时对景与情的关系把握不准,混淆。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羁旅悲愁:常年躲避战乱,漂泊偏远的地方,偷生落泪;

②垂老多病之叹:作者已近垂暮,疾病缠身,孤苦伶仃,满怀悲叹;

③苦无知音:仕途坎坷,一生苦吟,没有知音倾听理解。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

“偷生”二句状写诗人长年颠沛流离的生活,远适南国的诗人光景无多,前途渺茫,泣下沾襟。 “老病”二句,道出了诗人虽身处逆境,但报效朝廷的热忱未减的情怀。诗人年老多病照理应该还乡才是,而现在却南往衡湘,但仍一片忠心,想望着报效朝廷。杜甫是有政治抱负的,可是仕途坎坷,壮志未酬, “百年歌自苦”,一生苦吟,“未见有知音”,能有几人理解?这正是杜甫晚年悲剧生活与思想的自我写照。

考查方向

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解题思路

要理清作者的情感,首先要读懂全诗大意,进而通过抓关键词句、注释等来进一步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最后整合归纳。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一些关键字词句和注释,这会影响对情感的把握;同时要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学会归纳整合。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请考生从第三、四大题中任选一大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的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4题。

川主寺的夜晚

非 鱼

旅游团到达川主寺镇的时候,是下午五点多。

圆脸的藏族导游普通话不太标准,他告诉大家尽量少活动,多休息,到街上买东西最好结伴。他不想听导游絮叨,拿到钥匙就进了房间。男团员是单数,他给导游提出来自己单独住,说怕影响别人。其实,他是不想让别人打扰他。

这一路,他几乎不说话,大家唱歌讲笑话,他从不参与,也不笑。

他不知道怎么会弄成这样。似乎所有通往未来的路都被堵死了,除了仰望天空一声接一声地叹息,他不知道该做什么,还能做什么。

看到贴在旅行社门口的广告,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九寨沟,因为那美丽的水。在把两千块钱交给了旅行社后,除了几百块钱零花钱,一张身份证,一间孤单的屋子,几样家具,他在那个城市,真的是一无所有,了无牵挂了。

十月末的川主寺寒气逼人,他躺在冰凉的床上,头疼欲裂。走廊里旅行团的人们笑语喧哗,他们结伴去逛街。他想起那句课文:热闹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他把柜子里的被子也拿过来盖上,还是冷,脑后像要炸开一样,他不停地用手去敲头。

有人敲门。持续的敲门声让他很烦,他起来开了门,是那个圆脸的小导游,笑眯眯站在门外:出去转转吧,现在就睡觉晚上会睡不着的。

走出宾馆,他朝和主街道相反的方向走去。公路的右边有几个小饭店和小商店,左边是坡度很缓的草地。远远的,一群白羊在草地上吃草,没有一点声息。对面的山坡上,是一个藏族的小村落,五彩斑斓的经幡在微风中飘动。

他在草地上躺下,身边有一簇黄色的小花,天空阴沉得叫人难过,云层从四面八方压过来,他转个身,趴在草地上。

黄昏渐渐来临,他离开了。他问路边一个小店的老板娘,哪里有藏刀卖。年轻的藏族女人正在炉子上炖一锅牛肉,肉汤发出诱人的香味。她指指他来的方向,用生硬的普通话说:街上有。又指指锅里的肉:吃不吃?他摇摇头。门口一个老阿妈端坐着,沉默地望着远方。

他买了一把藏刀,刚回到房间,导游又敲门,后面跟一个四十多岁的男人,是他们团里的。导游说:他和你一起住。

男人很健谈,不停地说话,问东问西,问他头疼不,要不要喝红景天,要不要喝热茶。他一直摆弄着那把藏刀,头也不抬地说:不要。不要。

第二天吃早饭的时候,导游问他是不是买了一把藏刀,他说是。导游让他把刀交给他保管,说进景区要检查的,所有游客买的藏刀都要交给他保管。他狠狠地瞪了同屋的男人一眼,把刀从怀里掏出来,交给了导游。

终于到九寨沟了。他跳下车,那对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恋人跟着跳下来:大哥,我们一起走。他说不用,女孩说:导游安排的,必须结伴,要不走丢了怎么办?走吧。

他远远地跟着那对年轻的恋人,他想独自走,一直走到没有人的地方去。可那对年轻的恋人似乎很听导游的话,一直在不停地回头看,看到他离得远了,就停下来等着他。

每到一个景点,女孩都会发出阵阵惊呼,把那些惊艳的水指给他看,让他帮他们拍照,拉着他一起合影。到最后,女孩子干脆让他和她的男朋友一左一右拉着她的手,女孩嗲嗲地说:大哥,不行,我缺氧了,头晕,帮帮我。

他只好和她的男朋友拉着她的手。他感觉她的手软软的,凉凉的,和他那个一声不吭就消失得无影无踪的女朋友一样。他扭过头看了她一眼,她咧嘴一笑,很抱歉的样子。

一路走到长海,他趴在木栏杆上,呆呆地望着那一汪清澈的湖水。女孩趴在他旁边说:这里的水不能碰,都是有神性的。

他暗暗冷笑。他笑女孩说的神性。神在哪里?神看得到他的苦难和绝望吗?

男孩子拍拍他的肩:走吧,大哥。我们俩任重道远呢,得把这个小东西拖回去。

他继续和男孩拉着女孩的手,走着看着,看着走着。

一路颠簸,一车人又回到那座让他伤心的城市。

他背起背包刚要下车,导游叫住了他,导游把那把精美的藏刀递给他:还你的藏刀。我们藏族人佩戴藏刀一是为了装饰,一是为了切牛肉羊肉。他接过刀,对年轻的圆脸导游说:谢谢。导游在他身后幽默地说:大哥,切肉的时候千万小心,别切了自己的手。他抬起手冲背后摇了摇。

那对年轻的恋人在车旁等他。女孩说:大哥,再见啊。我们拜见过神了,神会保佑我们的。

他走了。那对恋人,那个中年男人,还有好多刚下车的团员们,当然,还有那个年轻的藏族导游,都微笑着和他挥手告别。

他弯下腰,给他们深深地鞠了一躬,匆忙离去。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A小说以“川主寺的夜晚”为题,讲述了一个城市旅游团去九寨沟的路上,夜宿川主寺镇的时候发生的有趣的故事。

B在川主寺镇,藏族导游告诉大家尽量少活动,到街上买东西最好结伴,说明这个地方的治安不好。

C主人公“他”在去九寨沟旅游之前,情绪低落到了极点,他感到自己所有通往未来的路似乎都被堵死,只有仰天长叹了。

D同游的男人看见他买了一把藏刀,劝他喝茶他也不喝,男子怕他一时想不开出现意外,就把买刀这件事告诉了导游。

E导游说的“大哥,切肉的时候千万小心,别切了自己的手”,可以说导游看出了他是个心思很重的人,有开导他的意味。

12.小说中写到的“那对一路上叽叽喳喳的恋人”,有怎样的作用 ? 请简要分析。(6分)

13.画线的两段文字中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14.你认为小说的主人公是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了,还是没有解脱出来?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E

解析

A、与标题有关的事只是故事的一部分。B、理解错误。从后文看,这一地区的人们很和善,不存在治安不好的问题。D、“男子怕他一时想不开出现意外”是一种不大准确的揣测。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本题误区在于对小说内容把握不到位,以致于造成误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女孩在景点让“他”帮他们拍照,男孩子要求“他”帮助拖女孩子往回走,都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丰富了故事的内容。②那对恋人的乐观、单纯与“他”的沉闷、呆板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他在旅途中的心境。③那对恋人的乐观的生活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有助于“他”心情的转变。(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女孩在景点让“他”帮他们拍照,男孩子要求“他”帮助拖女孩子往回走,为下文作了铺垫,推动了情节发展。同时对比手法帮助刻画了人物形象、心理。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从小说整体入手,重点把握这一情节设置对故事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人物形象的刻画。

易错点

本题考生对情节的作用理解把握往往不能从整体入手,这样就无法理解和概括出情节设置对故事发展和人物刻画的作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没有生息的在草地上吃草的白羊,在微风中飘动的五彩斑斓的经幡,营造出一种安静、平和的氛围,既与主人公内心的压抑、苦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主人公此时的心境,同时也有对主人公的内心起到一定的净化作用。②一簇孤单的小花,阴沉得叫人难过的天空,从四面八方压过来的云层,又营造出一种孤独、压抑的氛围,衬托了主人公孤独、苦闷、压抑的心境。(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以下几点: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背景。2.渲染气氛,营造氛围,烘托人物心情,帮助刻画人物形象。3.推动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铺垫。4.突出主题。答题时应结合具体文本,从这几方面考虑。

考查方向

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需从小说整体入手,重点把握这一描写所营造的氛围与人物形象、心情之间的关系,这是核心。

易错点

本题考生对景物描写的作用的理解把握往往不能从整体入手,易忽视景与情的关系。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观点一〕“他”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了。①从主人公“他”的行为上看,他是想用旅游来把自己从失恋的痛苦中解脱出来,而这次旅游确实起到了解脱的作用;②从小说情节中看,导游的关心、炖肉的藏族女人对他的友好、健谈男子的关心、那对恋人对他的影响,都在感染着他;③从作者的写作意图来看,作者的整个安排都有利于解脱“他”的苦闷,最后一段“他”的“深深地鞠了一躬”的行为已经说明他感谢那些影响他的人,可见他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了。

〔观点二〕“他”没有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①从主人公“他”的行为看,他是封闭的,和同游的人没有什么交流,很难解开内心的疙瘩;②从小说情节中看,虽然同行的人都在有意无意、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但他内心的郁积太深了,觉得神也看不到“他的苦难和绝望”; ③从最后一段“他”的行为来看,他只是感谢这些对他友好的人,并没有表明他真的就从苦难和绝望中解脱出来了。(观点2分,论述合理6分;其它观点只要论述合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探究题比较灵活,只要能结合文本探究,自圆其说、论述合理即可。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答题要点基本思路有一定的范式,注意联系全文,术语运用要熟悉、规范。

易错点

不能结合文本或脱离文本来谈看法是考生易犯的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题。

中国第一位西医诞生记

“我感谢仁慈的上帝,在经历了12天的危险后,我们终于安全地在我的家乡靠岸了。”1857年,刚刚在爱丁堡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的黄宽回国时说。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留英博士,也是国内第一位受到系统西医训练的医生。

现在人们翻阅史料已经很难判断,在当年刚刚回国的黄宽心中,“报国”与“传教”哪一个分量更重。然而,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他的命运,最终没有走向预期的任何一端,却回到了最初。

1846年,香港。马礼逊学堂校长塞缪尔·布朗决心做一件前无古人的事情。因为健康问题,他与学生告别,准备回老家美国。这位传教士问眼前的数十位广东农家子弟:我非常热爱这所学校,希望带走几个学生,直至完成学业,有谁想跟我走?

谁愿意打破这片寂静呢?来自广东香山的农家子弟黄宽站了起来。

在一百多年前的中国,告别父母乡亲,背井离乡,坐5个多月的船,去一个全是“红毛鬼”的地方读书,听起来委实不像什么好事情。“他母亲极为勉强地同意了。”黄宽的同学、后来从耶鲁大学毕业的容闳曾回忆,“黄宽特别诚恳地乞求,他的母亲虽然伤心难过,但最终还是屈服了。”

在那个班级里,当时与黄宽一起站出来的还有容闳、黄胜。若干年后,容闳成为“中国留学生之父”;黄胜则是中文报业的先驱,创办了第一家中国自办的印刷企业;黄宽成为中国第一位留英博士,他短暂的一生翻译了34部医学著作,将大量的医学术语引入中国。

对黄宽来说,这样的命运,多少有些出乎意料。那年头,即便是英国本地人,能成为医学博士者也是凤毛麟角,黄宽完全可以凭这一手本事在伦敦过上优渥的生活,但他毫不犹豫地回了国。

虽然不知道最初是为了“传教”还是“报国”,但至少这两件事他都曾努力过。一开始,他在香港的教会医院工作,这是当时常见的传教手段。那年头,两者的轻重缓急,教会分得很清楚:医生的身份固然受人尊敬,但不适合凌驾于宗教身份之上。

可黄宽很快得面对自己的另一重身份: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在香港,当地白人医生早已习惯了视华人为助手。黄宽在美国、英国读书时,被当地家庭与师友平等相待,他在医学院学业突出,以第3名的成绩毕业。不料回国后,反而得不到同等的承认。

一年后,他的“福音”梦破灭。然而他同样无法适应清政府的官场习气。李鸿章曾请他北上担任医官,黄宽上任还不满半年,就忍无可忍。他拒绝了所有优厚条件,回广州重拾临床和教学工作。

福音与报国,都飘然远去了。剩下的唯一一条路,就是当一个真正的医生。

就像寓言里的蝙蝠,在兽与鸟之间不知自己的归处。但也有地方,是黄宽的舞台。清朝末年,西医在中国人心中既神奇,又神秘莫测。这些“红毛鬼”“大鼻子”把人的五脏六腑说切就切,还要解剖尸体,看起来实在恐怖。然而黄宽不一样,他不是“红毛鬼”,说的是广东白话,又能像西医那样看病动手术,很快声名鹊起。那时候,他所在的医院,每年能为2. 6万人诊治。黄宽一生中曾帮3000多人取出了膀胱结石。

更深远的影响,则是他参与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医学院“南华医学堂”。正是在这里,报国无门的他将自己的语言特长一点点融入进了对医疗术语的翻译中。他既是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的教师,还撰写了一套教材,包括三年制的基础理论与两年的临床实践,并为学校建立了实验室与标准间。他在特殊的历史节骨眼上,第一次创建了这个国家现代化的医疗培训体系。

再也不提福音,黄宽以传教士般的热情将生命贡献给了中国的病人与医学教育。比起一同出国的同学容闳,这位同样占据很多个“中国第一”的医生却没有留下太多记录——除了若干医学论文。

1878年,黄宽罹患项疽,却碰上英国大使的夫人难产。尽管家人劝阻,他还是踏上了出诊的路,最后大使夫人安然无恙,他却病发不治。去世的时候,还不满50岁。

【相关链接】

①黄宽出生在广东香山县东岸乡,中国第一批出国留学生之一,曾成功进行中国第一例胚胎截开术。他是最早任海关医务处医官的中国医家,又是中国最早从事西医教学的教师之一。

(——《黄宽:穷小子修成华人西医第一人》)

②虽然课堂上的这些学童,对西方世界有所了解,广东沿海也一直与海外西方有着商贸往来,西方宗教人士时有踏足这一带,老百姓对西方并非完全陌生,但长久以来封建政府一直严禁国人与西人接触,中国人对当时西方各国知之甚少,在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西方世界的各种离奇、荒诞、恐怖的传闻。去一个中国人眼中遥远神秘的国度生活求学,在当时是需要很大勇气的。

(——《中国到西方学习西医与留学欧洲的第一人——黄宽》)

15.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 )

A文章开头借用人物自己的语言,既写出了黄宽回国路途的艰险,又表明了黄宽作为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位传教士的身份。

B黄宽在美国完成学业后获得了博士学位,他是中国国内第一位受到系统西医训练的医生,参与筹建了中国第一所医学院“南华医学堂”。

C来自广东香山的农家子弟黄宽之所以会跟随塞缪尔·布朗到美国留学,是因为他的家人相对要比其他人的家人更开明些。

D黄宽占据的很多个“中国第一”都和医学有关,作为一名医生,他将生命贡献给了中国的病人与医学教育。

E黄宽能够在医学界声名鹊起,是因为他医术高超,既能像西医那样看病动手术,同时又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广东人,说的是广东白话。

16.黄宽坚持回国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说“他的命运,最终没有走向预期的任何一端”?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7.作为“一个真正的医生”的黄宽,主要的成就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18.为何大多数人不愿意跟随校长塞缪尔·布朗出国留学?而跟随出国的三人后来在不同领域都有很大影响,这给你什么启示?请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看法。(8分)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E

解析

B项, “黄宽在美国完成学业后获得了博士学位”错误,黄宽是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的。C项, “更开明些”的原因可能存在,但文章并没有直接涉及。D项,“都和医学有关”不准确,“第一个留英博士”不仅是在医学方面。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本题误区在于对小说内容与情节把握不到位,以致于造成误选。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回国原因是“传教”与“报国”。(1分)

②“最终没有走向预期的任何一端”意思是“传教”和“报国”的梦想都没有如愿。(1分)

③“传教”失败的原因是在那个年代,教会认为医生的身份不适合凌驾于宗教之上。(2分)

④“报国”受阻的原因是无法适应清政府的官场习气。(2分)

解析

题目是两个问题,要注意在全文耐心寻找原因,逐条梳理。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对于分析并提炼概括文中的信息。首先要根据问题确定答题范围。分步做答,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提炼概括出答案。

易错点

要点不全或者要点重复。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破除了西医的神秘,以中国人的身份将西医带进了普通百姓的生活。

②解除病人痛苦,一生帮3000多人取出了膀胱结石,救助英国大使夫人等。

③创建了中国现代化的医疗培训体系:参与筹建中国第一所医学院“南华医学堂”;利用自己的语言特长翻译医疗术语;作为解剖学、生理学和外科的教师,培养医学人才,撰写医学教材与论文;为学校建立实验室与标准间。(三点各2分)

解析

抓住关键词“成就”,答案分布在全文各段,要根据问题耐心寻找,然后进行筛选整合。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解题思路

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易错点

考生不能准确定位答题范围,不能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提炼语言容易出现啰嗦、跑偏等问题。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不愿出国留学的原因是: ①要告别父母乡亲,背井离乡; ②路途遥远,充满危险;③到海外读书难以被认同;④缺乏远见抱负。(四点各1分)

启示:从三人后来的成就来看,一个人要站在时代的巅峰,有所作为,必须要有勇气,有远见,有理想抱负,敢于追求,渴求新知。(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

①“缺乏远见抱负”这个原因是根据全文文意补充出来的,要着眼于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②启示:可围绕“冒险精神”、“理想追求”、“时代召唤”等组织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考查方向

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F。

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的能力。作答本题,要将人物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去考虑。

易错点

不能结合文本或脱离文本来谈看法,脱离人物所在的历史背景。

单选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9.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① 《红楼梦》这部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经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才完成了前八十回。

② 河西走廊曾是佛教东传的要道,这里还留存着大量的石窟群,大小石窟俯拾即是,东西方文化在这里相互激荡,积淀下蔚为壮观的历史文明。

③ 在对待利比亚局势的态度上,英国又一次紧跟美国顺风吹火,这纯系英美关系的惯性使然,尤其显示了它们当前特别需要相互借重的一面。

④ 王校长的一席话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与会的人就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和建议。

⑤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写手逐渐作为一个职业发展起来。一时间网络平台的文坛泥沙俱下,多数作品难称文学之名。

⑥ 读古代典籍,很多时候我们总是否定古代的一些人士,其实我们没有资格对古人嗤之以鼻,因为我们现在自以为是的观念意识又有多少不属于发昏之列呢?

A①②④

B①③⑤

C②③⑥

D④⑤⑥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呕心沥血:用尽心思。俯拾即是:只要低下头来捡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顺风吹火:比喻乘便行事,并不费力。抛砖引玉:敬谦错位,这是谦词,不能用于别人。泥沙俱下:指泥土和沙子都跟着流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和事物混杂在一起。嗤之以鼻:指用鼻子吭气,表示看不起。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恰当。可用排除法。

易错点

学生对“抛砖引玉”容易混淆,导致敬谦错位。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     )

A科学家们认为,由方忠研究员带领的团队首次在实验中发现的外尔费米子,这一发现对拓扑电子学和量子计算机等颠覆性技术的突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B周庄人在商场风生水起时,没有忘记打造自己的后花园,不仅让精神得到很好的憩息,也追求到了富甲一方的财富。

C近日,工信部发出通知,移动终端经营商要本着“谁拥有谁管理”的原则,对微视频、微记录、微电影等视听节目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

D由于最近一段时间球队成绩不佳,俱乐部经过与亚森友好协商达成一致,从2016年7月15日起,亚森不再担任石家庄永昌主教练一职。

正确答案

D

解析

A项结构混乱,“发现的外尔费米子”应改为“发现了外尔费米子”。 B项递进关系倒置,“不仅”“也”后边的内容互换。 C项搭配不当,“推进先验后播的管控制度”中的“推进”改为“推行”。

考查方向

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常见的辨析病句常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要熟悉病句类型 ,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

易错点

A项结构混乱,需认真细致审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1.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电子服务设施的普及,方便了大多数人,提高了服务的现代化。  ①   一些老年人,   ②   是不识字、不懂电脑、视力不便的人,   ③   难以充分享受这种便利,   ④  可能成了“不便”。   ⑤   这个群体的数量不大,但他们   ⑥   是最需关注的困难群体。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但      和    又      更      不管    往往

B然而     或者    还     更      不管    常常

C但      或者    还    甚至    尽管     往往

D然而    和     又      甚至    尽管    常常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关联词语的运用,注意分析句间关系,可以采用排除法,第一空应是转折关系,可以选填“ 但”,第四空出应是递进关系,可以选填“甚至”,第五空根据后面的“ 但”的提示,可以选填“尽管”,由此可以得出答案为C项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易错点

意义相近的关联词语存在细微差别,需要结合语境内容分析,辨别准确。

填空题 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5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赏,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①  ,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氢发动机汽车等。其中纯电动汽车技术相对简单成熟,  ②  :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购买价格较贵等。发展新能源汽车具有可使中国实现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转变、继续开辟中国的汽车市场等重大战略意义,  ③  ,财政部出台政策“对使用新能源的车船免征车船税”,深圳市甚至对购买新能源车车主直接发放牌照。

正确答案

①新能源汽车种类丰富;②但也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③ 各级政府陆续颁布了一系列补贴政策。(填对一处给1分,填对两处给3分,填对三处给5分,意思基本相同,具备相应的要点即可。)

本题,需要分析清楚上下文,前后句的语意联系,注意文段的语意发展推演关系。

解析

从①空的下句的汽车类别举例,应推知填品种丰富一类语意,从整个文段得知主体应是“新能源汽车”;②空后标点为冒号,可见此空要开启下文,起总领作用,下文介绍“蓄电池单位重量储存的能量太少、购买价格较贵等”不足劣势,由此可知此空可填“存在的缺点不足”一类语意,再根据之前介绍优点,还应体现转折的语意关系。③空上句谈到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战略意义,下句谈到中央到地方的具体措施,可以推出此空应该填各级政府出台补贴政策支持新能源汽车发展之意。本题的解答,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只要语句通顺,符合情理,即可酌情给分。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本题与排序题有点小小的区别,那就是要用文字将上下文串联起来,故难度要大一些。考生在解答此类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话题要统一:首尾谈的是同一话题,中间也不应有所偏离,没有岔开或暗换话题之处。②注意照应、过渡:首尾要照应,过渡应有过渡性语句作为桥梁。③顺序要合理。

易错点

学生容易自我想象填写内容,而脱离原文语境。要通过仔细推敲上下文,辨识其间的语意逻辑联系。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作者通过侧面描写客人的箫声极具感染力来表达自己此时内心的感伤的两句是: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3)与刘禹锡的诗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一样,王湾《次北固山下》用“ ”两句表现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

正确答案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解析

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的识记背诵能力。

考查方向

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能力层级为识记A。

解题思路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背诵时要注意通过理解来加深记忆。

易错点

学生容易对《赤壁赋》中正面和侧面写箫声的句子混淆。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23.下面是某市地下老旧管线管理的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6分)

正确答案

地下老旧管线管理分为两个阶段:先对供排水系统及燃气、电力管线信息进行普查,再通过制订建设计划、统筹安排建设、预留接口完成改造。

解析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根据所给图表,管理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普查,一个是改造;而普查和改造又分别包含三个方面。结合题干要求,把相关的内容表述出来,注意先后顺序。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解答此题,可先描述图的构思框架,注意把这些转化为语言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晰,涵盖框架途中的信息。

易错点

把构思框架转化为语言表述时注意条理要清晰,要注意字数不能超过75。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2016年7月23日,延庆区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内发生一起老虎伤人事件,致1死1伤。延庆区宣传部通报称,动物园已停业整顿。另据了解,伤者下车前曾被提醒不要下车。此事发生后,网络上的各种议论一直没有消停。在这些议论中,有对不守规则的反思,有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解析

这是一则任务驱动型作文,根据材料,可以有如下立意:

①从动物园管理层面来看,可以赞同“对野生动物园安全问题的审视”这一观点,由野生动物园的安全问题说开,无论是景区安全问题、生活安全问题乃至社会安全问题都值得重视,不能玩忽懈怠,更不能总是以生命为代价来敲响警钟。由此及彼,以小见大;

②从伤者的行为层面来看,可以认同“对不守规则的反思”这一观点,从女子无视园区规则的行为延伸到中国社会普遍存在乱闯红灯、乱过马路、乱插队、公共场合吸烟、医闹等不守规则的现象,从而警醒人们增强规则意识;

③从网友的议论层面来看,可以针对“更有将愤怒指向老虎”的观点展开议论,指出面对问题要理性思考,认真反思,而不是调侃,更不是恶意中伤。当然,行文也可以辩证分析,关键是要紧扣材料,言之有理,持之有据。暑期作业,这是一般都有的,材料中要注意特色,把握住关键词展开分析。

考查方向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解题思路

考生可以展开材料,或陈述现象,或表达观点态度,或批判或褒扬。总之明白其提倡的实质,文章的写作难度不大。

易错点

考生不能从正确的角度理解材料来立意。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