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苯丙氨酸部分代谢途径示意图。苯丙酮尿症是由于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所致。患者的苯丙氨酸羟化酶失活,苯丙氨酸转化为酪氨酸受阻,组织细胞中苯丙氨酸和苯丙酮酸蓄积,表现为智力低下、毛发与皮肤颜色较浅等症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恒温恒容下,向2 L密闭容器中加入MgSO4(s)和CO(g),发生反应:
MgSO4(s)+CO(g)MgO(s)+CO2(g)+SO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
0
18.如图所示为游乐场中过山车的一段轨道, P点是这段轨道的最高点,A、B、C三处是过山车的车头、中点和车尾。假设这段轨道是圆轨道,各节车厢的质量相等,过山车在运行过程中不受牵引力,所受阻力可忽略。那么,过山车在通过P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由于分子间存在着分子力,而分子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因此分子间存在与其相对距离有关的分子势能。如图所示为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图象,取r趋近于无穷大时Ep为零。通过功能关系可以从分子势能的图象中得到有关分子力的信息,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5.如图所示,在竖直光滑墙壁上用细绳将一个质量为m的球挂在A点,平衡时细绳与竖直墙的夹角为θ,θ<45°。墙壁对球的支持力大小为N,细绳对球的拉力大小为T,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L1、L2是两个相同的小灯泡,A、B处的虚线框内各接有一个电学元件。a、b两端分别与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相连接,且直流电源的电压与交流电源电压的有效值相等。观察两种情况下灯泡的亮度。当接直流电源时,L1不发光,L2正常发光;当接交流电源时,L1发光,L2明显变暗。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8分)
(1)从宏观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经典物理学规律不一定都能适用于微观体系。但是在某些问题中利用经典物理学规律也能得到与实际比较相符合的结论。
例如,玻尔建立的氢原子模型,仍然把电子的运动看做经典力学描述下的轨道运动。他认为,氢原子中的电子在库仑力的作用下,绕原子核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电子质量为m,元电荷为e,静电力常量为k,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的轨道半径为r1。
a.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可等效为环形电流,求此等效电流值。
b.氢原子的能量等于电子绕原子核运动的动能、电子与原子核系统的电势能的总和。已知当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时,点电荷电场中离场源电荷q为r处的各点的电势。求处于基态的氢原子的能量。
(2)在微观领域,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依然适用。在轻核聚变的核反应中,两个氘核()以相同的动能E0=0.35MeV做对心碰撞,假设该反应中释放的核能全部转化为氦核(
)和中子(
)的动能。已知氘核的质量mD=2.0141u,中子的质量mn=1.0087u,氦核的质量mHe=3.0160u,其中1u相当于931MeV。在上述轻核聚变的核反应中生成的氦核和中子的动能各是多少MeV(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
(20分)
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的水平匀强磁场中,有一竖直放置的光滑的平行金属导轨,导轨平面与磁场垂直,导轨间距为L,顶端接有阻值为R的电阻。将一根金属棒从导轨上的M处以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棒到达N处后返回,回到出发点M时棒的速度为抛出时的一半。已知棒的长度为L,质量为m,电阻为r。金属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处于水平且与导轨接触良好,忽略导轨的电阻。重力加速度为g。
(1)金属棒从M点被抛出至落回M点的整个过程中,求:
a.电阻R消耗的电能;
b.金属棒运动的时间。
(2)经典物理学认为,金属的电阻源于定向运动的自由电子与金属离子的碰撞。已知元电荷为e。求当金属棒向下运动达到稳定状态时,棒中金属离子对一个自由电子沿棒方向的平均作用力大小。
(17分) 可降解塑料PCL的结构可表示为。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
(2)D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3)M的分子结构中无支链。M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
(4)E是D的同分异构体,具有相同的官能团。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
(5)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K没有顺反异构
b.M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聚合反应
c.PCL的结构中含有酯基
(7)H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8)M的氧化产物己二酸是合成尼龙的原料之一。用B做原料可制得己二酸,请结合相关信息完成其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选)。______。
已知: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13分)氯气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有广泛的用途。
(1)氯气的电子式是______。
(2)电解饱和食盐水制氯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3)工业上用H2和Cl2反应制HCl,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①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稀盐酸中,请结合离子方程式用
平衡移动原理解释原因。______。
(4)新制饱和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为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下列措施可行的是______。
a.加少量NaOH固体 b.加CaCO3固体 c.加NaCl固体
(5)“氯胺(NH2Cl)消毒法”是在用液氯处理自来水的同时通入少量氨气,发生反应:Cl2+NH3=NH2Cl+HCl。NH2Cl能与水反应生成可以杀菌消毒的物质,该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① NH2Cl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在Cl2+NH3=NH2Cl+HCl中,每消耗11.2 L Cl2(标准状况下),转移电子
______ mol。
(13分)卤水中含有丰富的镁离子,可制取多种含镁产品。
(1)向卤水中加入Ca(OH)2制取Mg(OH)2,其离子方程式是 。
(2)Mg(OH)2可 制取MgO,进而制得金属镁。
① 灼烧Mg(OH)2 得到MgO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② 1200℃,真空条件下用硅铁(含硅单质95~99%)将MgO还原为镁蒸汽
(铁不参与反应),其原理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
(3)Mg(OH)2可用来制取MgCl2,进而制取金属镁。
① 从MgCl2溶液得到MgCl2•6H2O的操作是______、过滤。
② MgCl2•6H2O与SOCl2混合后加热,可获得无水MgCl2(已知SOCl2与水接触时
迅速形成白雾,生成SO2)。得到无水MgCl2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4)Mg(OH)2还可用来制取三硅酸镁(xMgO•3SiO2)。三硅酸镁是医疗上某抗酸药的主要成分。已知硅酸盐的化学式通常用氧化物形式表示,如石棉CaMg3Si4O12表示为3MgO•CaO•4SiO2。
① 三硅酸镁中和胃酸的离子方程式是:xMgO•3SiO2+□H+=□Mg2++□SiO2+□___
② 为确定xMgO•3SiO2中x值。取三硅酸镁样品0.52 g,加入0.5000 mol/LH2SO4标
准液15.00 mL,充分反应后,用0.5000 mol/L的NaOH标准液滴定过量的H2SO4,
消耗NaOH标准液14.00 mL。则x=______。
(15分)某小组同学利用铝和氧化铁发生铝热反应后得到的固体进行如下实验。
(1)铝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2)固体成分的初步确定。
实验序号
操作及现象
ⅰ
取少量固体样品,加入过量稀盐酸,固体溶解,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H2),溶液呈浅黄色
ⅱ
向ⅰ中所得溶液中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呈浅红色,再加入H2O2溶液至过量,产生无色气体(经检验为O2),溶液变为深红色,且红色很快褪去
① 由上述实验可知:溶液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 。
② ⅰ中产生H2的原因是样品中除含Fe外,可能有未反应的Al,为检验样品中是否
含Al单质,设计了相关实验,依据的原理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③ 生成O2的化学方程式是 。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上述固体样品中Fe元素的存在形式有:Fe、Fe2O3、Fe3O4。
(3)该小组同学对ⅱ中溶液红色褪去的原因做进一步探究。
实验序号
操作、现象
ⅲ
将ⅱ中剩余溶液均分为两份,一份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另一份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盐酸,沉淀不溶解
ⅳ
取2 mL 0.1 mol/L FeCl3溶液,滴入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通入一段时间O2,无明显变化。再加入H2O2溶液,红色很快褪去
提示:KSCN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① 实验ⅲ中白色沉淀的化学式是 。
② 结合实验ⅲ和ⅳ分析,实验ⅱ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 。
③ 查阅资料得知:Cl-对溶液红色褪去的反应有催化作用,验证该说法应补充的实验
和现象是 。
(18分)
IP10是人体某些细胞中表达的细胞因子,为探究IP10对肿瘤细胞免疫应答的影响,科学家进行了有关研究。请分析回答:
(1)在机体抗肿瘤过程中,特异性免疫和 均发挥一定作用,细胞免疫过程中主要的效应细胞是 。
(2)获取IP10基因,构建重组质粒并导入乳腺肿瘤细胞,筛选成功表达IP10的细胞命名为IP10细胞,将IP10细胞、乳腺肿瘤细胞和导入空质粒的乳腺肿瘤细胞分别在体外培养,定期取样、计数并绘制生长曲线,结果如图1,再将三种细胞分别接种于健康小鼠乳腺部位皮下,观察小鼠肿瘤生长状况,结果如图2。
①绘制生长曲线时,对肿瘤细胞进行计数需要使用 。
a.血细胞计数板 b.固体平板培养基
c.显微镜 d.涂布器
②测定导入空质粒的乳腺肿瘤细胞的生长曲线的目的是: 。
③据图分析,导入IP10基因对体外培养的乳腺肿瘤细胞的增殖 ,对体内肿瘤的生长有明显的
作用。
(3)为进一步探究IP10对肿瘤免疫的作用机理,从前面接种了三种不同细胞的小鼠体内分离得到脾脏淋巴细胞和肿瘤内淋巴细胞,分别加入灭活的乳腺肿瘤细胞作为抗原,适宜条件下培养到54h时,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继续培养18h后,收获细胞并检测其放射性,结果如图3所示。
①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3H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目的是:标记的 细胞。
②对照组细胞的处理是:除不加入 外,其他处理与实验组相同。
③实验结果说明:IP10能 ,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18分)
图1所示为某同学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下面列出了一些实验器材:
电磁打点计时器、纸带、带滑轮的长木板、垫块、小车和砝码、砂和砂桶、刻度尺。
除以上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__。
(16分)
如图所示为竖直放置的四分之一圆弧轨道,O点是其圆心,半径R=0.8m,OA水平、OB竖直。轨道底端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0.8m。从轨道顶端A由静止释放一个质量m=0.1kg的小球,小球到达轨道底端B时,恰好与静止在B点的另一个相同的小球发生碰撞,碰后它们粘在一起水平飞出,落地点C与B点之间的水平距离x=0.4m。忽略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10m/s2。求:
(1)两球从B点飞出时的速度大小v2;
(2)碰撞前瞬间入射小球的速度大小v1;
(3)从A到B的过程中小球克服阻力做的功Wf。
(18分)
糖原贮积病是由于遗传性糖代谢障碍,致使糖原在组织内过多沉积而引起的疾病,临床表现为低血糖等症状。下图1为人体糖代谢的部分途径。请分析回答:
(1)据图1可知,抑制葡萄糖激酶不仅制约糖原的合成,还会制约体内细胞的_________呼吸,使产能减少;细胞呼吸的启动需要_________供能。
(2)Ⅰ型糖原贮积病是6-磷酸葡萄糖酶基因(E)突变所致。血糖浓度低时,正常人体分泌____(激素)增加,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给Ⅰ型糖原贮积病患者注射该激素_________(能,不能)使血糖浓度恢复到正常水平。
(3)Ⅰ型糖原贮积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图2为某家族此病遗传情况家系图,在正常人中,杂合子概率为1/150。若Ⅱ-3与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生育一个孩子,则患病概率约为_________。
(4)某新型糖原贮积病是由磷酸酶基因(D)突变引起。经过家系调查绘出的家系遗传图与图2一致。研究者合成了两种探针,能分别与正常基因和突变基因相应的DNA序列互补。此探针在一定的杂交和洗脱条件下,只要有一个碱基不匹配,就不能形成稳定的杂交链而被洗脱。利用探针对该新型糖原贮积病家系进行检测,过程和结果如图3所示。
①体外扩增DNA时,解链的方法是_________。
②结合图2和图3分析:该新型糖原贮积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做出些判断依据的是该家系中_________个体DNA杂交检测的结果,其中Ⅰ-1个体的基因型是_________。
③假如Ⅲ-1和男性患者结婚,生育的孩子患新型糖原贮积病的概率是_________。
(14分)
飞机草是我国热带地区危害严重的外来入侵植物。测定某入侵地飞机草的不同器官在光照充足条件下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结果如图1所示。
(1)在图1中补充叶的“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柱状图。
(2)由图可知,除了叶片以外,其它器官中_____的光合速率最大。飞机草通过光合作用同化的能量,除一部分用于呼吸消耗外,其余部分_______。
(3)飞机草分泌的一些挥发性物质能够抑制多种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并使一些食草动物中毒。这有利于飞机草与本地植物_____光和生存空间。长此以往,飞机草的大量繁殖会降低本地生态系统的_____。
(4)关于飞机草成功的入侵,研究者认为,这是由于入侵种群在迁入新环境后发生适应性变化,把原来用于防御原产地天敌的能量投入到生长和繁殖中。为验证该假设,研究者将飞机草入侵种群和对照种群种植在与入侵地气候、土壤等条件相同的环境中,除草、治虫,测定株高、分枝数和生物量。
①实验中,对照种群应从______获取。
②若测定结果为飞机草入侵种群_______,则该结果支持上述假设。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