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实验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的是
①探究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过程
②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将基因定位在染色体上
③利用甲基绿和吡罗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④证明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分子运动的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R,其中X的原子半径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最大,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m,次外层电子数为n,Z元素的原子L层电子数为m+n,M层电子数为m-n,W与Z同主族,R元素原子与Y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比为2: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常温下,Ka1(H2C2O4)=10-1.3, Ka2(H2C2O4)=10-4.2。用0.1000 mol·L-1 NaOH溶液滴定10.00 mL 0.1000 mol·L-1 H2C2O4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的两个小球A、B(可视为质点)固定在轻杆的两端,将其放入光滑的半球形碗中,杆的长度等于碗的半径,当杆与两球组成的系统处于平衡状态时,杆对小球A的作用力大小为
对于环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卫星来说,它们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会随着轨道半径的变化而变化,某同学根据测得的不同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半径r与周期T的关系作出如图所示图象,则可求得地球质量为(已知引力常量为G)
(6分)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实验中,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先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100”测量标有“220V 100W”的白炽灯的电阻时发现指针偏转角度过大,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下列选项中合理的操作顺序为 (填写选项前的字母)。
(9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实验装置测量滑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素。实验中滑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轻质动滑轮上悬挂不同的重物,使滑块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加速运动。滑块经过光电门时,配套的数字毫秒计测出遮光条的挡光时间t,读出弹簧秤的示数F,作出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滑块到光电门的距离
,遮光条的宽度
(忽略绳子质量及绳子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取
)。
(1)由图甲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4分)亚硝酰氯(Cl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红褐色液体或黄色气体,具有刺鼻恶臭味,遇水反应生成一种氢化物和两种氧化物。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l2和NO制备Cl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夹持装置略去) 如下。请回答:
(1)制备Cl2发生装置可以 (填大写字母),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若用到F,其盛装药品为 。
(3)实验室可用下图装置制备亚硝酰氯(ClNO);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 。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k2,然后再打开 (填“k1”"或“k3”),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为 ),然后进行其它操作,当Z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③若无装置Y,则Z中ClNO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取Z中所得液体m 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以K2CrO4溶液为指示剂,用c mol·L-1AgN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2.50mL。(已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
Ksp(AgCl)=1.56×10-10,Ksp(Ag2CrO4)=1×10-12),则亚硝酰氯(ClNO)的质量分数为 (用代数式表示)。
27.(15分)中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减少CO2排放是一项重要课题。
(1)以CO2为原料制取碳(C)的太阳能工艺如图所示。
①过程1中每生成1molFeO转移电子数为 。
②过程2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碳酸二甲酯(CH3OCOOCH3,简称DMC)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新材料,用甲醇、CO、CO2在常压、70~120℃和催化剂条件下合成DMC。
已知:①CO的燃烧热为△H =﹣283.0 kJ·mol-1
②H2O(l)= H2O(g) △H = + 44.0 kJ·mol-1
③2CH3OH(g)+CO2(g)CH3OCOOCH3 (g)+ H2O(g) △H =﹣15.5 kJ·mol-1
则2CH3OH(g)+CO(g)+1/2O2(g)CH3OCOOCH3 (g)+ H2O(l) △H =
(3)在密闭容器中按n(CH3OH):n(CO2)=2:1投料直接合成DMC,一定条件下,平衡时CO2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
①v(A)、v(B)、v(C)由快到慢的顺序为 ;
②K(A)、K(B)、K(C)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9分)下图1表示某植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①-③代表生理过程,图2表示该植物细胞CO2释放量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S代表有机物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过程②的[H]产生于 (具体场所),该植物细胞处于图2中A点时,产生ATP的部位是 。
(2)夏季“光合午休”产生的原因是 ,此时C3的生成速率会 (填“增大”或“降低”)。
(3)当植物细胞发生图1中的过程③时,此时的光照强度可对应图2的 段(填“OB”、“OD”或“BD”)。OD段内植物细胞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为 (用S1、S2、S3表示)。
(4)若已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和30℃,当环境温度由25℃升高到30℃时,图2中B点的变化情况是 。
(9分)本草纲目中记载楤木总皂苷有降血糖功能,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将60只健康的雄性大鼠进行适应性饲喂5d后,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50只)腹腔注射3%糖尿病诱导剂(ALX),获得糖尿病模型鼠,Ⅱ组(10只)不作处理。
实验处理及结果如下表:
(12分)如图所示,足够长的U型光滑导轨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导轨的宽度L=0.5m,其下端与R=1Ω的电阻连接,质量为m=0.2kg的导体棒(长度也为L)与导轨接触良好,导体棒及导轨电阻均不计。磁感应强度B=2T的匀强磁场垂直于导轨所在的平面,用一根与斜面平行的不可伸长的轻绳跨过定滑轮将导体棒和质量为M=0.4kg的重物相连,重物离地面足够高。使导体棒从静止开始沿导轨上滑,当导体棒沿导轨上滑t=1s时,其速度达到最大(取g=10m/s2)。求:
(1)导体棒的最大速度vm;
(2)导体棒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上滑时间t=1s的过程中,电
阻R上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
(20分)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上,右端被质量可视为质点的小物块压缩而处于静止状态,且弹簧与物块不栓接,弹簧原长小于光滑平台的长度。在平台的右端有一传送带,AB长为L=12m,与传送带相邻的粗糙水平面BC长为x=4m,物块与传送带及水平面BC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
,在C点右侧有一半径为
的光滑竖直半圆弧与BC平滑连接,在半圆弧的最高点F处有一固定挡板,物块撞上挡板后会以原速率反弹回来。若传送带以
的速率顺时针转动,不考虑物块滑上和滑下传送带的机械能损失。当弹簧储存的
能量全部释放时,小物块恰能滑到与圆心等高的E点,取
。
(1)求滑块被弹簧弹出时的速度;
(2)求右侧圆弧的轨道半径;
(3)若传送带的速度大小可调,欲使小物块与挡板只碰一次,且碰后不脱离轨道,求传送带速度的可调范围。
(14分)铵明矾[NH4Al(SO4)2·12H2O]是分析化学常用的基准试剂,工业上常用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来生产铵明矾,其中Z的水溶液可用于伤口消毒,其工艺流程图如下:
(1)写出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
(2)25℃时,将0.2 mol·L-1的氨水与0.1 mol·L-1的Y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的pH=5,则该温度下氨水的电离常数Kb≈ (忽略混合时溶液体积的变化)
(3)从反应Ⅳ的铵明矾溶液中获得铵明矾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为 、 、过滤、洗涤(填操作名称)。
(4)“电解”时,用惰性材料作电极,则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
(5)反应Ⅵ的化学方程式为
(6)废水中含有Fe2+、Mn2+等金属离子对自然环境有严重的破坏作用,,可用(NH4)2S2O8氧化除去。写出Mn2+被氧化生成MnO2的离子方程式为 。Z也有较强氧化性,在实际生产中不用Z氧化Mn2+的原因是 。学
[物理——选修3-3](15分)
(1)(5分)如图所示,在斯特林循环的pV图象中,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依次经过状态B、C和D后再回到状态A。其中,A→B和C→D为等温过程,该循环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
为0分)
【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
有机物F()为一种高分子树脂,其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①A为苯甲醛的同系物,分子中无甲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34;
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X的化学名称是
(2)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
(3)D的结构简式为
(4)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
(5)芳香族化合物Y是D的同系物,Y的同分异构体能与饱和Na2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分子中只有1个侧链,核磁共振氢普显示有5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峰值面积比为6:2:2:1:1。写出两种符合要求的Y的结构简式 、 。
(6)写出以甲醛、丙醛和乙二醇为主要原料合成软质隐形眼镜高分子材料—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的合成路线(无机试剂自选):
【生物一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
已知微生物A可以产生脂肪酶,微生物B可以产生油脂。这两种物质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为了从自然界中获得能产生脂肪酶的微生物单一菌落,可从含有油料作物种子腐烂物的土壤中取样,并应选用以油脂为唯一 的固体培养基进行培养。
(2)显微观察时,微生物B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 染色。微生物B产生的油脂易挥发,可选用 (填“萃取法”或“水蒸气蒸馏法”)从菌体中提取。
(3)若要测定培养液中微生物A的菌体数,可在显微镜下用 直接计数;若要测定其活菌数量,可选用 法进行计数。
(4)加酶洗衣粉是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除脂肪酶之外,常用的酶制剂还有 等。(至少写出两种)
(9分)如图为 “桑基鱼塘”生产模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桑基鱼塘”为人工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的基石是___________;生态系统输出物质和能量依赖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蚕和猪的部分__________(填“能量同化量”或“能量摄入量”)可流入鱼体内;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桑基鱼塘能提高经济效益的机理是__________。
(3)鱼塘捕捞一般剩余量为K/2 ,其目的是__________。
(4)同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相比,桑基鱼塘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其原因是__________。
(12分)玉米(2N=20)是雌雄异花,雌雄同株的作物。自然状态下的玉米可以植株间相互传粉(杂交),也可以同株异花传粉(自交)。请回答:
(1)细胞核基因M编码的肽链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 。
(2)玉米的M基因发生插入突变,使mRNA中插入了连续的三碱基序列GCA,结果使表达的肽链与原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相比,除增加1个氨基酸外,还有2个氨基酸的种类发生了改变。从mRNA上的碱基序列分析,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是GCA的插入点在 。
(3)玉米某正常细胞着丝点已分裂且细胞内含有20条染色体,某同学判断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他做出该判断的理由是 。
(4)杂种优势是指杂合子表现出来的性状优于纯系品种的现象。若玉米的杂种优势性状大粒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现将若干大粒玉米杂合子(视为F1)平分为甲、乙两组,相同条件下隔离种植,甲组自然状态授粉,乙组人工控制自交授粉。若所有的种子均正常发育,则F3中杂种优势衰退率(小粒所占比例)分别为 、 。
(5)若玉米的大穗杂种优势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B、b和C、c)共同控制,两对等位基因都纯合时才表现为衰退的小穗性状。若大穗杂交种F1(BbCc)自交,F2中出现衰退的小穗性状的概率是1/2,某同学推测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该同学作出该推测的理由是 。
[物理——选修3-4](15分)
(1)(5分)如图所示,O1O2是半圆柱形玻璃体的对称面和纸面的交线,A、B是关于O1O2轴等距且平行的两束不同单色细光束,从玻璃体右方射出后的光路如图所示,MN是垂直于O1O2放置的光屏,沿O1O2方向不断左右移动光屏,可在屏上得到一个光斑P,根据该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 分,选对2个得4
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
由P、S、Cl、Ni等元素组成的新型材料有着广泛的用途,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 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 ,P、S、Cl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顺序
为 。
(2)SCl2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是 ,该分子构型为 。
(3)Ni与CO能形成配合物Ni(CO)4,该分子中σ键与π键个数比为 。
(4)已知MgO与NiO的晶体结构(如图1)相同,其中Mg2+
和Ni2+的离子半径分别为66 pm和69 pm。则熔点:
MgO NiO(填“>”、“<”或“=”),理由是
。
(5)若NiO晶胞中离子坐标参数A为(0,0,0),B为(1,1,0),则C离子坐标参数为 。
(6)一定温度下,NiO晶体可以自发地分散并形成“单分子层”,可以认为
O2-作密置单层排列,Ni2+ 填充其中(如图2),已知O2-的半径为a m,
每平方米面积上分散的该晶体的质量为 g。(用a、NA表示)
【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下面两幅图是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和图2所示的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是________。用PCR技术扩增无限增殖基因除需要原料、能量、模板外还需要______和_______。
(2)图1中②过程与植物原生质体融合的不同之处是用_______诱导,图2中B所示的细胞特点是__________。
(3)培养杂交瘤细胞时应保证被培养的细胞处于________的环境 。抗体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入侵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_________功能。
(4)十九大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还要考虑当地人的经济发展和生活需要,这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____________。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