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5.1912年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修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规定临时大总统“有宣战、媾和缔结条约”“制定官制、官规,任免文武官员”“设立中央临时裁判所”等权力。据此推断,修正“组织大纲”意在()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本题材料的发生时间早于《临时约法》的时间(1912年3月),所以属于《临时约法》内容的B项和C项可以排除。再结合材料中各信息项可知,材料主旨是关于总统制的规定,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时间和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联系相关背景,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1月到3月)民主政治建设。
10.一艘货船在1910年离开英格兰,带着铁轨和普通货物前往墨尔本,然后为阿根廷捎上联合收割机,此后装载运往加尔各达的小麦,在此装载运往纽约的黄麻。它在17个月里跨越了六大洲,而它的一切航程都是由身处伦敦的经纪人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主要表明()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材料“一切都是通过电报安排的”这一关键句,可以判断材料主旨是强调电报所带来的影响。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科技的影响。
1.公元前817年,周宣王立鲁武公的少子为鲁国嗣君,鲁人不从,宣王起兵伐鲁,终使鲁屈服。这表明当时()
正确答案
解析
材料出自《史记》,因为周宣王喜爱鲁武公少子,所以最终鲁国废长立少,表明当时礼乐秩序受到挑战。
A项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而材料发生在西周时期;
C项与材料无关;
D项发生在秦朝。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发生的时间阶段,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嫡长子继承制,礼乐制度。
2.东晋南朝时期,分产异炊的现象在以建康为中心的江南地区十分突出。《宋书·周朗传》云:“今士大夫以下,父母在而兄弟异计,十家而七矣。庶人父子殊产,亦八家而五矣。”这从根本上反映出江南地区()
正确答案
解析
依据材料所处时期和范围,“东晋南朝时期”和“江南地区”,结合古代中国经济南移过程,可知这一时期南方地区随着北方人口南迁,生产力提高,经济得到发展。
A项没有反映传统家庭观是否颠覆;
B项发生在南宋时期,错误;
D项与材料所述现象重合,构不成根本原因。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理解“分产异炊”的涵义,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小农经济,经济重心南移。
3.欧阳修、苏洵等众多学者提倡敬宗收族、义恤乡里;范仲淹创有范氏义庄赡养族人,各地士绅纷纷效仿,办有“义仓”、“义学”、“义冢”等等。这一风气逐渐盛行的主要原因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依据材料所提人物可判断出“宋代儒家思想”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儒家学者进一步发扬积极入世、关怀现实的儒学传统,吸收佛道思想,构建义理之学,注重气节品德,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积极践行儒学的社会价值。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材料判断时代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
易错点
宋代理学的社会影响。
4.魏源《外大西洋墨利加洲总叙》载:“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世袭),且不四载即受代。”“议事听讼,选官举贤,皆自下始,众可可之,众否否之,……三占从二,舍独徇同;即在下预议之人,亦先由公举,可不谓周乎?”材料反映出魏源()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材料中“魏源”、“墨利加洲”、“公举”、“四载受代”等信息可以判断出魏源所记载的是关于美国总统制制度和国会制度的相关情况,再结合“可不谓周乎”(即美国的制度重视选贤与能,符合周代的理想政治制度),可知魏源对美国部分政治制度的态度是肯定的。
A项说将美国说为英国,错误;
B项符合魏源思想,但与材料不符;
C项表述错误,“中体西用”而不是“西体中用”。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和限制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西学东渐,先进人士对西方文明的认识。
6.民国十五年,国民党通过决议案,确定减少农民田租25%(即二五减租);民国十九年国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和两年后颁布的《租佃暂行条例》都规定:“缴租最高限度应不得超过当年正产物收获额的375‰”(按全国高租率为50%,以此减去25%得出),并“禁止包租、预租和押金”。这表明当时国民政府()
正确答案
解析
民国纪年换算公历纪年的方法是用1911年加上民国某年,可以据此推断材料中提及的三个时间点分别为1926年、1930年和1932年,再结合材料主旨“减租”、“限租”和“禁止各项”可以判断国民党在调整农村中“产品如何分配”,设计生产关系方面。A项与材料无关;B项与第一个时间点不符;D项与材料无关。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史学理论和排除法。
易错点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民党的土地政策。
7.1976至1977年中国领导人及各类代表团出访300多次,以欧洲为主。1978年5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政府名义派团访问西方发达国家(西欧五国),归国后向中央政治局作访问汇报:在经济、科技方面,我们已经落后很多;西方发达国家在资金、商品、技术方面要找市场,都看好与中国发展关系;国际经济运行中有许多通行办法,凡对我们有利的,都可以采纳。这些访问()
正确答案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判断出材料发生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从材料主旨来看,各类出访团回国汇报内容的特点主要是认清现实和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A项史论的依据是1972年中美关系缓和;
C项随着中美关系缓和已经开始调整;
D项与材料无关。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主旨,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
8.张广智《西方史学史》载:“一般来说,古希腊历史和文明的领域内,并不存在什么能够有权要求管辖全希腊的和某个地区的最高政治权力”,“即使在结盟的各个城邦之间,也是始终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 这反映出古希腊()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中“不存在最高政治权力”和“保持各自的独立地位”可以判断出,这是关于古希腊城邦政治“小国寡民,长期独立自治”特点的论述。因此,D项符合。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城邦政治。
9.顾炎武主张“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 卢梭认为:“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的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二者的共同点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符合卢梭所处的启蒙时代,而不符合顾炎武所处的明清之际,仅仅是江南地区部分受工业部门出现了存在雇佣劳动的资本主义萌芽,主要还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B项,卢梭通过人民主权论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在同时代启蒙思想家中最激进,但顾炎武等人未明确提出新的社会制度,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D项符合卢梭,不符合顾炎武。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题干要求和限制条件,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顾炎武的政治观点;卢梭的政治主张。
11.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事实上,20世纪80年代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可以说与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很相似。” 俄罗斯有关组织民调显示,认为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有密切关系的2011年为42%,2013年为31%。这说明()
正确答案
解析
从材料所述来看,两段材料都涉及对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评判,但两段材料关联的史实却不同,《全球通史》中与历史上美国罗斯福新政比较,俄罗斯民众与后来的苏联解体联系。这是因为《全球通史》是从历史事件的角度比较分析,而俄罗斯民众却是从自身经历来看待。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分析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历史事件的比较和归纳。
12.北约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它是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西方国家的主要安全组织。南亚区域合作联盟正式成立于1985 年,包括7个由印度教徒、穆斯林和佛教徒构成的国家,该组织几乎完全失效,甚至连会议都无法召开。这些事实表明()
正确答案
解析
从两段材料所述,可以得出“价值观、哲学思想和宗教信仰”对合作的影响这一认识。
B项,北约属于军事合作,故排除;
C项与材料所述无关;
D项错误,宗教信仰对国际交流有影响,但不是阻碍。
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阅读材料,明确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全球化中的问题。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
正确答案
变化:从认为孔子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孔子思想具有民主精神并推动中国成为了民主自由国家。
评:胡适两个相反的观点,是其在不同时代背景下,为达到不同目的得出的结论。前者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借否定孔子思想达到否定专制制度的精神支柱、宣传资产阶级民主科学,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目的;后者是在抗战时期,借高度评价孔子民主自由思想,拉近中美两国关系,期望达到美国加强对华援助的目的。这是他实用主义思想的体现,也是他对传统儒学认识深化的结果。
解析
本题通过历史人物的观点主张考察历史时代变化的影响。首先要从材料中提炼出有效信息,概括归纳胡适对孔子的思想认识,可以得出“从认为孔子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的工具到认为孔子思想具有民主精神并推动中国成为了民主自由国家”。然后结合两个观点的时代背景分析胡适思想认识的原因。由于胡适的实用主义思想稍显生疏,这个可以从新文化运动本身提倡的两大口号“民主、科学”入手,分析得出“胡适思想认识的变化是由于科学方法指导下对传统文化认识的深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提取历史现象的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相关阶段特征加以分析解读。注意角度合理,语句通顺,逻辑严密,史实准确。
易错点
新文化运动,传统文化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城市乡村,诸色牙行及船埠头……官给印信文簿,附写客商船户住贯姓名、路引字号、物货数目,每月赴官查照。私充者、杖六十,所得牙钱入官。官牙埠头容隐者、笞五十,革去。凡诸物行人,评估物价或贵或贱,令价不平者,计所增减之价坐赃论。入已者、准窃盗论。凡私造斛斗秤尺不平、在市行使,及将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减者、杖六十;工匠同罪。
——摘自《大明律·户律》
材料二
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涉及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和政府管理等领域。在全国工商会议上,工商界代表对公司注册章程、商标法、商会法等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在制定相关法规时,均有所采纳,并在参考西方有关法规的基础上,较多注意了本国状况。
——摘编自《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
材料三
第8条 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
第537条 除法律规定的限制外,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
第1134条 依据成立的契约,与缔结契约当事人间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前项契约,仅得依当事人相互的同意或法律规定的原因取消之。
——摘编自《拿破仑法典》
13.从内容上看,《大明律·户律》与《民国初期的经济制度建设》在规范商业行为上各自的侧重点是什么?
14.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民国初期经济立法的社会背景及其作用。
15.材料三包含了哪些基本原则?综合上述材料,你如何认识历史上的社会立法?
正确答案
前者侧重于打击欺骗作假行为;后者侧重于重视民意,与世界接轨。
解析
从材料一 “私充者、杖六十。。容隐者、笞五十。。。令价不平者,计所增减之价坐赃论。。。。将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减者、杖六十;工匠同罪。”等信息可以得出明政府对扰乱市场的欺诈作假行为进行明令禁止,并予以打击;从材料二“民国初颁布了《商人通例》《公司条例》《证券交易所法》等法规。。。。工商界代表。提出了许多建议和要求。。。工(农)商部。均有所采纳。。。参考西方有关法规。。。较多注意了本国状况”等处可以得出民国政府注意采纳工商业者建议,西方经验以及本国情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审题,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历史概念。答案组织要条理通顺,角度要依据材料。
易错点
中国古代民法,近代民国时期民法,近代欧洲民法
正确答案
背景:①民国政府(北洋政府)建立之初,面临着巩固统治和管控发展经济的双重任务;②随着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实业救国思潮的传播,资产阶级为了维护自身利益,主动向政府寻求立法保护与支持;③继承借鉴清末商律和西方经济法规。
作用:①为工商业竞争的自由化和正规化提供了更多法律保障,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②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③增强了人们的法治观念。
解析
可结合所学知识,联系必修二民国时期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背景,分析得出民国政府的重视推动,资产阶级地位提高后对自身权利的维护要求,以及从材料中“西方有关法规”可得出借鉴西方法规的结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审题,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历史概念。答案组织要条理通顺,角度要依据材料。
易错点
中国古代民法,近代民国时期民法,近代欧洲民法
正确答案
基本原则: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护私有财产;契约具有法律效力。
认识:社会立法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阶级性;社会立法的价值在于规范社会经济秩序和人们的社会行为。
解析
第一小问,从“所有法国人都享有民事权利”可以得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从“私人可以自由处分属于其所有的财产”可以得出“保护私有财产”;从“契约有相当于法律的效力”可以得出“契约具有法律效力”。第二小问,从三个时期的民法立法来看,可以得出社会立法具有时代性和阶级性;从三个时期法律的内容特点来看,对经济秩序和民事行为都进行了规范。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认真审题,准确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运用历史概念。答案组织要条理通顺,角度要依据材料。
易错点
中国古代民法,近代民国时期民法,近代欧洲民法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府兵制源起于北魏时期鲜卑人当兵、汉人务农的政策。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到了北周后期,迫于形势,汉人也被募充作府兵。
公元590年,隋文帝下诏,“魏末丧乱,宇县瓜分,役车岁动,未遑休息。兵士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恆为流寓之人,竟无乡里之号,朕甚愍(mǐn,怜悯)之。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隋书•高祖纪》
17.根据材料概括隋文帝改革府兵制的主要措施。
1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朝府兵制改革的意义。
正确答案
措施: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辖;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兵农进一步结合;废除部分地区的军府。
解析
从材料中“凡是军人,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军府统领,宜依旧式。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可以得出“军户编入民户,改属州县管辖;军人依均田令受田,兵农进一步结合;废除部分地区的军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选做题属于新情境新史料,首先要审题,确定答题方向,再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判断材料主旨,然后分析概括,答题时注意角度和逻辑。
易错点
隋朝社会背景,中央集权的加强
正确答案
意义:
①兵民合一,大大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②彻底结束了鲜卑族人服兵役的专利,有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
③寓兵于农,有利于军队稳定和节省军费开支;
④有助于消除军人特权,起到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的巨大作用。
解析
从材料中“府兵全家可以免除赋役,当兵成为鲜卑人的专利”以及“魏末丧乱。。。未遑休息。。。兵士军人。。。居处无定,家无完堵”等可以得出“增加了农业劳动力,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彻底结束了鲜卑族人服兵役的专利,有助于民族团结与民族融合,有利于军队稳定和节省军费开支”等,而这些影响总体上又巩固强化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选做题属于新情境新史料,首先要审题,确定答题方向,再提取材料中关键信息,判断材料主旨,然后分析概括,答题时注意角度和逻辑。
易错点
隋朝社会背景,中央集权的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