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九江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4.“苏格拉底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奉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该材料主要想表明( )

A雅典的民主是完全不可信的

B雅典民主是西方文明的骄傲

C雅典民主也不是永远宽容的

D苏格拉底是无罪的不应处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雅典民主的相关知识。从材料的语言色彩和题干中“表明”不难得出C选项的正确答案。材料中“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污点”信息说明总体对雅典民主是肯定的,A选项错误;材料并无表达B、D信息;而“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说明其并非永远宽容,C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雅典民主评价

解题思路

结合材料的语言在色彩上的倾向性,结合选项的表述和对历史评价的一般原则,排除绝对评价选项和不符材料的选项。

易错点

材料信息获取不够准确,容易先入为主,不注意语言的色彩。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5.“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A近代商务衰败的原因之一在于政府不利影响

B中国纺织市场已完全为外国厂商所占领

C近代民族商业衰败的根本原因是缺乏商业人才

D对外通商是官场腐败和人民生活困苦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经济状况。本材料从语言结构上看,是先提出问题,再分析问题。由“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知是探讨近代商务的发展衰败的原因,排除D选项。B选项中的“完全”与材料“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不符,错误。材料中的“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信息排除C选项,故A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商业的发展

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较长的材料要弄清材料的语言结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准确判断。

易错点

审题不清,对材料中信息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0.1950年,法国外交部长舒曼针对法、德即将开展的合作说,今后“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想象的,而且在物质上不再可能”。舒曼在此所说的合作( )

A主要是指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B直接促进了欧盟的建立

C有助于德法合作,推动北约的建立

D有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欧共体相关的材料型题目。由题干材料“1950年”、“舒曼”“合作”,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A是正确的。直接促进欧盟建立的应是1991年欧共体12国的《马约》,B错误;北约是美国主导,1949年建立的,C错;布雷顿森林体系是1944年形成,D错。

考查方向

二战后欧洲的联合

解题思路

注意题干的时间限制,弄清历史事件的区别与联系。

易错点

此题较简单,审题不清,把欧共体、欧盟、北约等重大事件弄混。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西周中后期,一些奴隶主贵族他们从祖上手里接下基业后,整日挥霍无度坐吃山空。积蓄糟蹋完了,他们就把土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给一些贵族等级阶梯中最底层的士,社会从此多了一类新贵。这在本质上表明了( )

A土地流转新贵作为社会新阶层出现

B井田制下土地国家所有开始被破坏

C土地可以自由买卖土地私有制确立

D奴隶主贵族内部社会地位的高低起伏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与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变化相关的材料型题目。由题干材料“把土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这种现象并结合井田制属奴隶制土地国有制度,不能买卖的知识可知,B选项符合题干。A选项中的土地流转土地的所有权性质并未变化;C选项错在“确立”二字上,从材料只能说明出现土地买卖的现象,还没发展到“确立”的程度;选项D中的“高低起伏”材料并无反映此信息的内容。

考查方向

井田制的破坏

解题思路

联系西周时期制度,结合材料关键词和井田制的性质。材料与选项对比、筛选可得答案。

易错点

审题不清,容易忽视题干中“本质上”的指向性要求;对井田制理解不准确。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古罗马为中心的地中海地区称中国为“瓷国”

B宋代以来“海上丝绸之路”被称为“瓷路”

C明清时期丝路商贸进一步发展繁荣

D古代丝路贸易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推动了亚欧近代资本市场的形成。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中外经济交流知识。A选项中的“古罗马”时期中国传入到该地区的是丝绸,与“被称为‘瓷路’”不符;选项C中的明清实行海禁、闭关锁国政策,不可能“进一步繁荣”;D选项不符历史事实。B选项符合宋朝对外贸易以海上为主,瓷器大量出口的历史,故选B。

考查方向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

联系所学知识,仔细分辨各选项,运用排除法,故选B。

易错点

对课本基本知识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比认识不够,容易张冠李戴,混淆历史事实。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3. 下表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据该表分析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主要特点是(   )

A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

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实现了选举权利平等

D政治经济发展的结果

正确答案

B

解析

本题通过表格的形式考查对英国民主发展进程的认识。从题干“英国议会制改革的主要特点”的限制和表格列出的两项内容判断应考查过程特点,而选项A、D回答的是其过程特点形成的原因,C选项说的是结果,此三选项都与表格好而题干要求不符,故正确答案是B。

考查方向

西方(英国)代议制发展

解题思路

联系题干和材料判断试题的考查意图,对比选项选出最佳。

易错点

审题不清,误将“特点”理解为特点的原因或结果、没有从把题干和选项结合起来综合判断分析。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6.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A正确地分析了国内的基本形势

B彻底摆脱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

C已对国民大革命有所总结和反思

D为中国民主革命指明了正确道路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知识。本题有明确的时间限制“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由此即可排除B、D,因为在此之后共产党并未和国民党右派进行坚决的斗争,之后又爆发“七一五”反革命政变,而民主革命正确的道路是毛泽东在大革命失败以后的革命实践中探索总结出的“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从材料“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判断在进行反思,故C选项正确。

考查方向

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发展

解题思路

联系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时间限制,作出第一次排选;再结合材料分析。

易错点

审题粗心,忽视时间限定;对材料信息获取有误,对“基本形势”和“有所总结和反思”判断不清。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7.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A国民党开始寻求和共产党合作抗日

B国民政府统治被推翻面临严重危机

C国民党准备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

D国民党号召全国民众奋起抵抗侵略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由题干材料“不但……抑且……而……”和时间“1937年南京失守后”可选D。A项时间不符材料,何况国民党未曾主动;B项“国民政府被推翻”不符史实;C项“发动群众开辟敌后战场”是中共与1937年8月洛川会议后开展的。

考查方向

近代中国人民发侵略斗争

解题思路

联系所学国共联合抗战的知识,明确材料关联句的侧重,即可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对材料阅读理解有误,没弄清材料侧重点;对所学知识混淆不清。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8.下图是近代以来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主流经济理论影响力演变曲线图(纵轴为“影响力”),对此判断正确的是( )

AA理论在近现代西方世界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

B美国罗斯福新政是在B理论指导下开始的

CA理论在80年代复苏是因其理论自身不断完善

D20世纪70年代以后,B理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近现代经济理论的演变即影响。从曲线图可看出A理论在1929至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度影响力下降,与A选项中“一直保持最大的影响”不符,A选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始于1933年,而B理论始于1936年,B选项错误;D选项中的“退出”不符历史事实和材料,错误。自由主义经济理论在市场经济下始终在起作用的,其弊端可通过政府的干预来缓解。

考查方向

近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及影响

解题思路

注意材料的纵横轴的信息和曲线的变化趋势,结合选项和所学知识分析、排查。

易错点

对曲线型材料题阅读有误,不能全面获取材料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

C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

D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宗教改革内容。由题干材料“马丁•路德”“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要选择的正是宗教改革的意义。选项A应是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B选项应是启蒙运动的意义;C选项智者运动的意义所在。所以,正确答案是D项。

考查方向

西方近代思想解放运动及影响

解题思路

联系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主流和阶段性知识,提取材料关键信息。

易错点

审题不准,没能抓住材料的关键“因信称义”和“马丁路德” 信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1.瑞典福利社会以“三高”著称,“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据相关资料统计,2001年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平均达到38%。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负担重

②削弱市场机制的力量,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③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出现大规模财政赤字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国家福利制度。“高工资”信息可以得出“加大企业生产成本”,正确;“36%”的财政支出,是正确的;“个人所得税平均达到38%”会导致群众不满,不利维护社会稳定;“三高”是政策,是政府的干预,是正确的。所以,正确的选项应是A。

考查方向

现代福利制度的影响

解题思路

联系有关福利国家、制度知识,紧抓材料“三高”分析。

易错点

审题不清,对材料的理解不准确,对福利国家的认识不全面。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4分

1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非和拉美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第三世界产品不能进入发达国家市场

B作者极力主张全球范围内废除贸易保护主义

C批评了有关国际机构在促进社会公正方面无所作为

D痛斥当今国家采用战争手段扩大市场的行为

正确答案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世界经济发展相关的知识。从题干材料“与19世纪一样”、“却阻碍第三世界”“不平等贸易”“今天……手段几乎一样有效”这些信息可以看出说者的批评态度。选项A不符合史实和材料;B项材料并未提及;D项材料谈论的是“当今”“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只是和过去战争手段做了比较。故正确答案是C。

考查方向

世界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

解题思路

联系19世纪以来全球化发展中重大事件及影响,结合材料的关键来判断。

易错点

对材料的信息不能准确获取,对重要的历史概念理解不够准确。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铜钱外流现象格外严重。《宋史》记载:“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边远地区)”“自置市舶于浙于闽于广,舶商往来,钱宝所由以泄”。虽然宋代政府“鉴于钱荒”,曾三令五申禁止铜钱外流,效果都不明显。随着大量中国铜钱的流入,高丽(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还借鉴和学习中国的货币制度。从奈良时代日本首次铸行货币始至明治维新日本实行币制改革止,在长达一千余年的世界内,日本整个的货币体制、货币文化无不照搬中国模式。这样,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货币体系。

材料二  自建国至嘉庆中叶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涨至2000文以上。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三 英镑国际之的路始于19世纪初,其早期国际化是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凭借强大的优势到位,始终处于超额顺差状态。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贸易融资、贷款及投资等业务,英国的企业不断的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国债,其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

材料四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暴露了当前依赖单一主权信用货币为整个世界带来的风险与危害,未来国际储备货币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结构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问题,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应努力推进超主权货币的实施,从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与各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铜钱外流的影响。

14.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实行货币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材料四中作者对未来国际货币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预测?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对中国: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铜钱不足;纸币出现。对日、朝等东亚国家:促进周边国家和地区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货币制度的完善;加强了东亚国家间的联系,逐渐形成东亚货币体系。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材料一从铜钱外流对中国(“钱宝所由以泄”)和朝、日及东亚[“高丽(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还借鉴和学习中国的货币制度。从奈良时代日本首次铸行货币始至明治维新日本实行币制改革止,在长达一千余年的世界内,日本整个的货币体制、货币文化无不照搬中国模式。这样,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货币体系。”的影响。联系课本有关宋代商品经济的内容:海外贸易和纸币交子、突破时空限制等内容,结合本题进行取舍,答案便可确定。

考查方向

宋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解题思路

先从材料分层归纳,再联系所学合理取舍。

易错点

对所学知识不能有效的运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 鸦片输入,白银大量外流;社会矛盾尖锐;外商的不法行为加剧了国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特点:铸币方式近代化(机器铸币);由地方自铸到中央统一铸造。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外贸易对中国货币的影响。材料第二个省略号之前叙述的是背景原因,后面是林的改革。对背景层次内容进行要点归纳。结合材料中的多个时间点,不难联系到鸦片战争前后相关课本知识比如鸦片的输入。特点从材料内容层次归纳,手段方式“用机器试铸银币”,权限“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考查方向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货币状况。

解题思路

本题可先梳理材料、提炼信息,归纳要点。根据材料时间信息联系所学知识补充完善。

易错点

不能结合所学知识。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原因:世界贸易的发展,世界联系的密切;英国确立了海上霸权,拥有最广大的殖民地;率先进行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英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确立了金本位制度;英国政府的大力推动。预测:国际货币多元化;适时推出超主权货币。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四民观念的相关知识。依“英镑国际之的路始于19世纪初”,调用所学,可知此时英国已为海上霸主(18世纪中期确立)、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即将完成;结合材料“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凭借强大的优势到位,始终处于超额顺差状态。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贸易融资、贷款及投资等业务,英国的企业不断的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国债,其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信息综合归纳即可得出答案。答案第二层预测从材料分层归纳。

考查方向

货币的国际化

解题思路

本题可梳理材料、提炼信息,进而归纳要点、有效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易错点

问题语言表述不够简练,概括不全面。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0年--1993年各政治文明控制下的领土面积(单位:万平方英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领土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然后从材料中选取一种文明进行说明。

正确答案

示例一 因素:殖民扩张;殖民利益角逐;民族解放运动。说明:1900--1920年,西方文明领土面积增加,其主要原因是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1920--1993,领土锐减,其主要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改变了列强之间的政治力量对比,而且战后的和平运动与民族解放运动促使新旧民族国家的产生、独立。说明:1900--1920年,中华文明领土面积减少,其主要原因是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以及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运动;1920--1993年,领土面积基本稳定,其主要原因是中华民族的反帝反分裂运动、新中国的成立所导致的政治格局的变化。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文明的差异及影响。文明的现状是历史长期形成的。文明的影响有通过征服来完成,有因文明的交流自然形成。这些在近现代具体变现为殖民扩张和掠夺、民族解放运动(亚非拉)、民族自决运动(奥、匈)、民族分裂(朝鲜)。运用所学史实说明,要注意语言的规范简练,论证过程史论结合。

考查方向

世界文明的差异及成因

解题思路

本题依据问题,联系所学知识,合理分析,提取史实,史论结合进行论证。

易错点

问题分析过程中注意从文明的面积范围分析可能的因素。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5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关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政策》备忘录(1945年10月)的主要内容是:禁止普及军国主义和极端的国家主义思想······日本政府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精神通过教育立法,实行教育改革。1947年《教育基本法》公布和实施,1948年又公布《文部省设置法》建立单一的初等教育制度,单一种类的大学,重新完善研究生制度,并进行社会教育制度的改革。地方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育计划。

——摘自欧世键《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材料二  教育目标的单向性的经济取向,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而从某种意义上丢失了教育本身的珍贵的东西。学生的学习期限、升级与毕业时间一律相同,在许多学校的校规里面,头发的样式、服装、上课时候的听课方法、厕所的使用方法这些细枝末节都有着详细的规定。学历主义泛滥,把分数和升学率当做衡量一个人和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1983年全国公立初级中学有1388所学校发生校园暴力时间,占全国国立初中总校数13.5%。

——摘编自郭福仙《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反思》

17.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本开展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18.据材料二归纳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弊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背景:二战日本战败,被美国单独占领;百废待兴,政府重视教育。特点:以清除军国主义为前提;在美国影响下开展;以立法形式推动;建立完整的教育体系;地方有教育自主权。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能力。题目难度不大,题干提示“战后”背景,政治上是美国单独占领;恢复经济需要发展生产,需要人才,必须重视教育。“特点”从教育内容、方式、学制、体系几个方面归纳。

考查方向

战后日本教育

解题思路

本题可梳理材料层次,结合时代特点分析。

易错点

概括不准确。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片面强调经济价值,忽略日本文化;过分强调平等统一,忽视了个性差别;偏重应试主义,忽略道德教育。

解析

题目难度不大,答案中“弊端”源自于材料,按照句号分层即可,第1句为第一层、第2句为第二层、第3、4句为第三层,从价值取向,学习期限、校规,学历泛滥三方面进行概括。

考查方向

日本战后教育

解题思路

本题可梳理材料、提炼信息,进而归纳要点即可。

易错点

问题分析归纳过程中注意简练有效。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