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苏格拉底杀身成仁使得他扮演了西方言论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第一个殉道者,而且使信奉倍多女神和阿戈拉奥斯神的雅典违反了自己的传统精神和原则:以言论自由著称的一个城市竟对一个除了运用言论自由以外没有犯任何罪行的哲学家起诉、判罪、处死,这给雅典的民主烙上了永远洗不清的污点。”该材料主要想表明( )
5.“以中国之大,乃重受其(通商)害者何哉?病在讲求商务之无人耳,推其缘故,上在官而下在商。官不能护商,而反能病商。……通商大埠及内地集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以下各项,对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有( )
1.西周中后期,一些奴隶主贵族他们从祖上手里接下基业后,整日挥霍无度坐吃山空。积蓄糟蹋完了,他们就把土地出租或者作价转让给一些贵族等级阶梯中最底层的士,社会从此多了一类新贵。这在本质上表明了( )
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在世界版图上延伸,诉说着沿途各国人民友好往来、互惠互利的动人故事,如今,“一带一路”建设将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6.1927年4月27日至5月9日,中国共产党在汉口召开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认为封建分子与资产阶级已经叛离,“无产阶级将实行其领导权”,党应该“执行急进的土地改良政纲和创造乡村的革命民主政权”。这表明当时的中国共产党( )
7. 蒋介石在1937年南京失守后发表告国民书,声称:“中国持久抗战,其最后决胜之中心,不但不在南京,抑且不在各大都市,而实寄于全国之乡村与广大强固之民心。”这说明( )
9.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
11.瑞典福利社会以“三高”著称,“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据相关资料统计,2001年瑞典GDP的36%用于社会福利事业,为维持这种高福利支出的财政需要,瑞典实行了高税收制度,个人所得税平均达到38%。下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企业负担重
②削弱市场机制的力量,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③导致政府财政负担进一步加重,出现大规模财政赤字
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12.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他曾指出:“与19世纪一样,欧洲人和美国人在亚、非和拉美到处冲破壁垒打开市场,却阻碍第三世界的农产品进入他们的市场。鸦片战争中,西方用战争来推行他们的不平等贸易;今天,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使用的金融和财政手段几乎一样有效。”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铜钱外流现象格外严重。《宋史》记载:“蕃舶巨艘,形若山岳,乘风驾浪,深入遐陬(边远地区)”“自置市舶于浙于闽于广,舶商往来,钱宝所由以泄”。虽然宋代政府“鉴于钱荒”,曾三令五申禁止铜钱外流,效果都不明显。随着大量中国铜钱的流入,高丽(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不仅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起来,还借鉴和学习中国的货币制度。从奈良时代日本首次铸行货币始至明治维新日本实行币制改革止,在长达一千余年的世界内,日本整个的货币体制、货币文化无不照搬中国模式。这样,逐渐形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货币体系。
材料二 自建国至嘉庆中叶160多年的时间里,清朝白银对制钱的比价一般在1000文以下,1808年以后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银钱比价涨至2000文以上。银价的上涨意味着广大劳动者必须付出更多的铜钱(完税)......鸦片战争后10年间,全国各地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由于对外贸易的发展,更多的外国银元流入中国社会,外商趁机用成色较低的银元套购中国纹银运往国外,制成银元后返销中国牟取暴利。 ……林则徐于1833年提出自铸银元。光绪初年,吉林省首先用机器试铸银币。1889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才获准在广东设造币厂。此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1911年,停止各省自由铸造,铸币权统归中央。
——摘编自许弘《近代中国银货币改革述论》
材料三 英镑国际之的路始于19世纪初,其早期国际化是与国际贸易相关联的。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英国凭借强大的优势到位,始终处于超额顺差状态。1821年英国正式启动金本位制度。由于当时英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基于对英国经济的信任以及对英镑兑换黄金的信任,各国都愿意持有英镑并用英镑进行国际结算。英国政府还采取政策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境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贸易融资、贷款及投资等业务,英国的企业不断的投资国外的基础设施、国债,其通过资本输出的手段将英镑洒向了世界。
材料四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再一次暴露了当前依赖单一主权信用货币为整个世界带来的风险与危害,未来国际储备货币结构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然而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多元化的国际储备货币结构并没有在根本上解决国际货币体系的深层问题,在未来适当的时机,应努力推进超主权货币的实施,从而促进国际货币体系的稳定以及世界经济与各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增长。
1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铜钱外流的影响。
14.根据材料二概括清朝实行货币改革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15.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镑成为国际货币的原因。材料四中作者对未来国际货币发展做出了怎样的预测?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00年--1993年各政治文明控制下的领土面积(单位:万平方英里)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领土面积变化的主要因素,然后从材料中选取一种文明进行说明。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关于日本教育制度的政策》备忘录(1945年10月)的主要内容是:禁止普及军国主义和极端的国家主义思想······日本政府根据《美国教育使节团报告书》的精神通过教育立法,实行教育改革。1947年《教育基本法》公布和实施,1948年又公布《文部省设置法》建立单一的初等教育制度,单一种类的大学,重新完善研究生制度,并进行社会教育制度的改革。地方可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育计划。
——摘自欧世键《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措施及特点》
材料二 教育目标的单向性的经济取向,过分强调教育的经济功能,而从某种意义上丢失了教育本身的珍贵的东西。学生的学习期限、升级与毕业时间一律相同,在许多学校的校规里面,头发的样式、服装、上课时候的听课方法、厕所的使用方法这些细枝末节都有着详细的规定。学历主义泛滥,把分数和升学率当做衡量一个人和教育工作成败的重要标准。1983年全国公立初级中学有1388所学校发生校园暴力时间,占全国国立初中总校数13.5%。
——摘编自郭福仙《战后初期日本教育改革反思》
17.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战后日本开展教育改革的背景和特点。
18.据材料二归纳战后日本教育改革的弊端。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