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2.宇航员王亚平在“天宫1号”飞船内进行了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一些完全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若飞船质量为m,距地面高度为h,地球质量为M,半径为R,引力常量为G,则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处,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得:,解得:,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飞船在距地面高度为h的位置,由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式求解重力加速度.
易错点
本题考查万有引力的应用,关键是理解飞船所在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是由万有引力产生的。
4.题4图为无线充电技术中使用的受电线圈示意图,线圈匝数为n,面积为S,若在t1到t2时间内,匀强磁场平行于线圈轴线向右穿过线圈,其磁感应强度大小由B1均匀增加到B2,则该段时间线圈两端a和b之间的电势差
正确答案
解析
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故产生恒定的感应电动势,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有:
如果线圈闭合,则感应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向左,根据楞次定律,可知感应电动势顺时针(从右向左侧看),故φa<φb,故:,故C正确,ABD错误;故本题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穿过线圈的磁感应强度均匀增加,故感应电动势为定值;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列式求解感应电动势即可。
易错点
本题综合考查了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和楞次定律,注意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磁通量的变化.
1.题1图中曲线a、b、c、d为气泡室中某放射物发生衰变放出的部分粒子的径迹,气泡室中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以下判断可能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射线在磁场中向右运动时,带正电荷射线,根据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它将向上偏转,带负电荷射线,可以判断它将向下偏转,不带电射线,不偏转,由此可以判定a、b带正电,c、d带负电,由于粒子带正电,粒子带负电,所以a、b可能为粒子的径迹,c、d可能为粒子的径迹,故ABC错误,D正确.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该题通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考查三种射线的特性,α射线带正电荷,在磁场中根据左手定则判定向右偏转;β射线带负电荷,偏转的方向与α射线相反;γ射线不带电,不偏转.
易错点
本题通过带电粒子在磁场中运动考查射线的特性,可以根据左手定则进行判定,注意左手定则的使用方法。
3.高空作业须安全带。如果质量为m的高空作业人员不慎跌落,从开始跌落到安全带对人刚产生作用力前人下落的距离为h(可视为自由落体运动),此后经历时间t安全带达到最大伸长,若在此过程中该作用力始终竖起向上,则该段时间安全带对人体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对自由落体运动,有:,解得:,规定向下为正方向,对运动的全程,根据动量定理,有:,解得: ,故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根据,求解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然后对运动全程根据动量定理列式求解平均拉力.
易错点
本题关键是明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过程和全程封闭列式求解,注意运用动量定理前要先规定正方向.
5.若货物随升降机运动的v—t图像如题5图所示(竖起向上为正),则货物受到升降机的支持力F与时间t关系的图像可能是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可知,货物先向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mg,
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F=mg,
然后向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mg,
然后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mg+ma>mg,
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F=mg,
最后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a,解得F=mg-ma<mg.故B正确,A、C、D错误.故本题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速度时间图线得出每段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从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得出支持力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易错点
解决本题的关键通过速度时间图线得出加速度的变化,从而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找出力F的变化.
20.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由CuSO4•5H2O→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A不选; B.铁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由Fe2O3→Fe,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B不选; 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故C不选;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胆矾的化学式为CuSO4•5H2O,整个过程中Cu元素由化合态转化为单质,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B.铁矿石主要成份为Fe2O3,炼铁得到Fe单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 C.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
易错点
没有理解化学反应是实质,不能借助化合价变价、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判断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元素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 B.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增强; C.MgO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进一步反应得到硫酸钡.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I、Br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元素金属性减弱、氢化物稳定性减弱,故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弱,故A错误; B.Si、P同周期,随原子序数增大,元素非金属性增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增强,故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故B正确; C.氧化铝属于两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反应,而MgO属于碱性氧化物,不与酸反应,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C错误; D.二氧化硫通入硝酸钡溶液中,酸性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将亚硫酸氧化为硫酸,进一步反应得到硫酸钡,故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4,故D错误,
易错点
没有注意到硝酸条件下,硝酸根具有强氧化性
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稀醋酸溶液中存在平衡:CH3COOH⇌CH3COO﹣+H+,加入醋酸钠,溶液中CH3COO﹣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故A错误;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为NH4NO3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故溶液pH<7,故B错误; C.硫化氢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而硫化钠为强电解质,等浓度溶液中硫化氢溶液中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硫化氢溶液比等浓度的硫化钠溶液的导电能力弱,故C正确; D.均存在溶解平衡,溶液中Ag+浓度相同,AgCl与AgI的溶度积不同,所得溶液中c(Cl﹣)≠c(I﹣),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加入醋酸钠,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的电离; B.25℃时,等体积等浓度的硝酸与氨水混合后为NH4NO3溶液,溶液中铵根离子水解,溶液呈酸性; C.硫化氢为弱电解质,而硫化钠为强电解质,等浓度溶液中硫化氢溶液中离子浓度远远小于硫化钠溶液中离子浓度; D.AgCl与AgI的溶度积不同,所得溶液中c(Cl﹣)≠c(I﹣)
易错点
A为易错点,容易误认为醋酸根与氢离子结合,平衡右移,促进电离
23.下列实验中,所使用的装置(夹持装置略)、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植物油和水不互溶,且密度小于水,所以用植物油能隔绝空气,所以能实现实验目的,故A正确; 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应该用烧杯溶解硝酸钠,然后等溶液冷却到室温,再将硝酸钠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故B错误; C.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加热制取氨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常温下,氨气和氧气不反应,且氨气密度小于空气,所以应该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氨气,故C错误; D.制取乙烯需要170℃,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温度,所以温度计水银球应该插入溶液中,且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醇易挥发,导致得到的乙烯中含有乙醇,影响乙烯的检验,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氢氧化铁,所以制备氢氧化亚铁要隔绝空气; B.容量瓶只能配制溶液,不能作稀释或溶解药品的仪器; C.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采用排水法收集; D.制取乙烯需要170℃,温度计测定混合溶液温度,且乙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易错点
没有正确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备以及收集方法致错。
24.某化妆品的组分Z具有美白功效,原从杨树中提取,现可用如下反应制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X和Z中含有酚羟基、Y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含有氢原子的酚、烯烃都能和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所以X和Z都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Y能和溴水发生加成反应,所以三种物质都能使溴水褪色,故A正确; B.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Z和X中都只含酚羟基不含羧基,所以都不能和碳酸氢钠反应,故B错误; C.Y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具有烯烃和苯的性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加成反应、还原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取代反应,故C正确; D.Y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X中含有酚羟基,能和醛发生缩聚反应,故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X和Z中含有酚羟基、Y中含有碳碳双键,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含有氢原子的酚、烯烃都能和溴水反应而使溴水褪色; B.酚羟基和碳酸氢钠不反应,羧基和碳酸氢钠反应; C.Y含有碳碳双键和苯环,具有烯烃和苯的性质; D.Y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X中含有酚羟基,能发生缩聚反应.
易错点
没有注意到只有苯环上酚羟基邻对位有氢原子的酚才能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25.黑火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其爆炸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S(s)+2KNO3(s)+3C(s)==K2S(s)+N2(g)+3CO2(g) ΔH= x kJ·mol-1
已知碳的燃烧热ΔH1= a kJ·mol-1
S(s)+2K(s)==K2S(s) ΔH2= b kJ·mol-1
2K(s)+N2(g)+3O2(g)==2KNO3(s) ΔH3= c kJ·mol-1
则x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
S(s)+2K(s)═K2S(s)△H2=b kJ•mol﹣1②
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则△H=x kJ•mol﹣1=(3a+b﹣c)kJ•mol﹣1,所以x=3a+b﹣c,故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碳的燃烧热△H1=a kJ•mol﹣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C(s)+O2(g)=CO2(g)△H1=a kJ•mol﹣1①
S(s)+2K(s)═K2S(s)△H2=b kJ•mol﹣1②
2K(s)+N2(g)+3O2(g)═2KNO3(s)△H3=c kJ•mol﹣1③
将方程式3①+②﹣③得S(s)+2KNO3(s)+3C(s)═K2S(s)+N2(g)+3CO2(g),其反应热进行相应的改变,据此计算反应热.
易错点
不能根据方程式进行加减完成反应热的计算。
26.羰基硫(COS)可作为一种××熏蒸剂,能防止某些昆虫、线虫和××的危害。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S混合加热并达到下列平衡: CO(g)+H2S(g)COS(g)+H2(g) K=0.1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故B错误; C.反应前CO的物质的量为10mol,平衡后CO物质的量为8mol,设反应前H2S物质的量为n,则:
CO(g)+H2S(g)⇌COS(g)+H2(g)
起始(mol):10 n 0 0
变化(mol):2 2 2 2
平衡(mol):8 n﹣2 2 2
反应恰好气体分子数目不变,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则K===0.1,解得n=7,故C正确
D.根据上述数据,可知CO的平衡转化率为×100%=20%,故D错误;
故选C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升高温度,H2S浓度增加,说明平衡逆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B.通入CO后,正反应速率瞬间增大,又逐渐减小; C.根据三段式求解出平衡时各物质的量,然后可以利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计算平衡常数; D.根据C中的计算数据计算CO的平衡转化率。
易错点
注没有理解掌握三段式均解题法在化学平衡计算中的应用。
48.比较胚胎干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相同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胚胎干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应都有线粒体,且都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A正确。胚胎干细胞有发育的全能性而胰腺腺泡细胞是成熟动物细胞,目前无法证明其有发育的全能性,B错误。胚胎干细胞和胰腺腺泡细胞是两类分化的功能不同细胞,所以C、D均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细胞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分化的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误认为都有发育全能性而错选B。
50.下表为某人血液化验的两项结果:
据此分析,其体内最可能发生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与参考范围比较,分析化验的两项指标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与正常值、胰岛素低与正常值。可推断此人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应较高,A错误;血糖含量应高与正常人,错误;甲状腺激素水平高可能由于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少引起,故C正确;胰岛素低与正常值,血糖含量应高与正常人,说明组织细胞摄取葡萄糖受阻,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与参考范围比较,分析化验的两项指标水平,再依据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知识推断可能的情况,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因甲状腺激素高与正常值,而判断细胞氧化分解快,摄取葡萄糖加速,误选D。
52.结合题5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大多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少数病毒的遗传信息储存在RNA的核苷酸序列中,A 正确。核苷酸序列不同的基因,转录的mRNA不同,密码不同,但不同的密码可决定相同的氨基酸,因此可表达出相同的蛋白质,B正确。生物的性状是蛋白质体现的,C正确。基因含的两条单链碱基序列不同,故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遗传信息的储存、传递和表达等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因大多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DNA中而误选A。
53.下列有关人胰岛素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胰岛素基因在人肝细胞中不表达,人肝细胞中无胰岛素基因转录的mRNA,A错误。胰岛素基因的表达均启动于启动子,B错误。抗生素抗性基因可作为标记性基因用于将含胰岛素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C正确。终止密码子的作用是使翻译终止,D错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基因有选择性表达及复制原点、启动子、标记性基因、终止密码等作用,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把终止密码子当成终止子而误选D。
49.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叙述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与去除顶芽产生的生长素有关,不选A。B项,与根瘤菌固氮有关,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故B正确。C项,根茬长新稻与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促进细胞分裂分化有关,不选择C。D项与成熟水果释放乙烯促进未成熟水果成熟有关,不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知识,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不能正确分析BC两项。
51.将题4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黑暗条件下,只进行呼吸,净光合作用小于0,细胞从外界吸收O2释放CO2,A正确。光强低于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小于0,细胞从外界吸收O2释放CO2,应是①增大、③减少,B错误。光强等于光补偿点时,呼吸作用等于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等于0,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C正确。光强等于光饱和点时,呼吸作用小于光合作用,净光合作用大于0,吸收CO2释放O2 ,D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知识,同一细胞内当净光合作用小于0时,从外界吸收O2释放CO2;当净光合作用等于0时,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当净光合作用大于0时,吸收CO2释放O2;分析各个选项,做出正确选择。
易错点
本题易因对光补偿点、光饱和点不理解而做出错误判断。
音圈电机是一种应用于硬盘、光驱等系统的特殊电动机,题7图是某间圈电机的原理示意图,它由一对正对的磁极和一个正方形刚性线圈构成,线圈边长为L,匝数为n,磁极正对区域内的磁感应强度方向垂直于线圈平面竖起向下,大小为B, 区域外的磁场忽略不计。线圈左边始终在磁场外,右边始终在磁场内,前后两边在磁场内的长度始终相等。某时刻线圈中电流从P流向Q,大小为I。
8.求此时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和方向。
9.若此时线圈水平向右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求安培力的功率。
正确答案
nIBL;水平向右。
解析
由图可知,线圈的平面与磁场的方向垂直,由左手定则可得,线圈的里边与外边受到的安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相互抵消;线圈右边电流的方向向外,根据左手定则可得,受到的安培力的方向水平向右.
由于线圈的平面与磁场的方向垂直,所以线圈所受安培力的大小:F=nBIL.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左手定则即可判断出安培力的方向,由F=BIL即可求出安培力的大小;
易错点
计算安培力大小时,要注意线圈为n匝。
正确答案
nBILv
解析
线圈在安培力的作用下运动,根据功率的表达式可知:P=Fv=nBILv.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功率的公式:P=Fv即可求出安培力的功率;
易错点
在利用公式P=Fv求出安培力的功率时,公式中的F为n匝线圈受到的安培力。
同学们参照伽利略时期演示平抛运动的方法制作了如题8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图中水平放置
的底板上竖直地固定有M板和N板。M板上部有一半径为R的1/4圆弧形的粗糙轨道,P为最高点, Q为最低点, Q点处的切线水平,距底板高为H。N板上固定有三个圆环。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P处静止释放,小球运动至Q飞出后无阻碍地通过各圆环中心,落到底板上距Q水平距离为L处。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求:
10.距Q水平距离为L/2的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
11.小球运动到Q点时速度的大小以及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12.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正确答案
解析
小球从Q抛出后运动的时间: ①
水平位移: ②
小球运动到距Q水平距离为的位置时的时间: ③
此过程中小球下降的高度: ④
联立以上公式可得:
圆环中心到底板的高度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将运动分解即可求出;
易错点
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的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注意当水平位移为时,其运动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
正确答案
速度的大小: ,压力的大小: ,方向:竖起向下
解析
由①②得小球到达Q点的速度: ⑤
在Q点小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得: ⑥
联立⑤⑥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小球对轨道的压力的大小: 方向:竖直向下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平抛运动的特点,即可求出小球运动到Q点时速度的大小;在Q点小球受到的支持力与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即可求出小球受到的支持力的大小;最后有牛顿第三定律说明对轨道压力的大小和方向;
易错点
在Q点处小球是由重力与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
正确答案
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解析
小球从P到Q的过程中,重力与摩擦力做功,由功能关系得: ⑦
联立⑥⑦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小球从P到Q的过程中,重力与摩擦力做功,由功能关系即可求出摩擦力对小球做的功.
易错点
理解能量的转化过程,从开始P到Q过程,小球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与内能,即克服摩擦力做的功。
同学们利用如题6图1所示方法估测反应时间。
6.首先,甲同学捏住直尺上端,使直尺保持竖起状态,直尺零刻度线位于乙同学的两指之间。当乙同学看见甲放开直尺时,立即用手指捏直尺,若捏住位置的刻度计数为x,则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重力加速度为g)。
基于上述原理,某同学用直尺制作测量反应时间的工具,若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至少为 cm(g取10m/s2);若以相等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 的(选填“相等”或“不相等”)
7.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Rx,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Rx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① 若使用题6图2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Rx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 点(选填“b”或“c”)。
② 测得电阻丝的U—I图如题6图3所示,则Rx为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 实验中,随电压进一步增加电阻丝逐渐进入炽热状态。某同学发现对炽热电阻丝吹气,其阻值会变化。他们对此现象进行探究,在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为10V的条件下,得到电阻丝的电阻Rx随风速v(用风速计测)的变化关系如题6图4所示。由图可知当风速增加时,Rx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
在风速增加过程中,为保持电阻丝两端电压为10V,需要将滑动变阻器RW的滑片向 端移动(选填“M”或“N”).
④为了通过电压表的示数来显示风速,同学们设计了如题6图5所示的电路。其中R为两只阻值相同的电阻,Rx为两根相同的电阻丝,一根置于气流中,另一根不受气流影响,为待接入的理想电压表。如果要求在测量中,风速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示数也从零开始增加,则电压表的“+”和“-” 端应分别连接到电路中的 点和 点(在“a”、“b”、“c”、“d”中选填)
正确答案
;80;不相等
解析
直尺下降的时间即为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根据可得,,即乙同学的反应时间为
测量范围为0~0.4s,则所用直尺的长度即为自由落体下降0.4s的位移的大小,即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可知,在相等时间间隔通过的位移是不断增加的,所以每个时间间隔在直尺上对应的长度是不相等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直尺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自由落体运动计算下降的时间,直尺下降的时间就是人的反应时间,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分析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的变化规律.
易错点
本题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在生活的应用,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关键是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熟练应用。
正确答案
① c; ② 4.1(4.0~4.2);③ 减小、M; ④ b、d。
解析
:①因电流表内阻接近待测电阻,故若用内接法误差很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端应接在c点;
②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阻值,则其阻值;
③由图可知,电阻的阻值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当电阻减小时,为了让其分压仍为10V,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应向上移动,从而维持上下电阻之比恒定;
④风速从零增加时,置于气流中的电阻减小,其他电阻不变,要使电压表示数从零开始增加,电压表的正负极只能接在b、d两点;其他各点之间电势差均不可能为零;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根据实验准确性原则可确定电流表的接法,进而选出电压表所接在电路的位置;
②图象的斜率表示电阻的阻值,由图象确定斜率即可;
③根据图象可知,电阻随风速的增大而减小;再根据分压原理可明确滑片如何滑动;
④分析电路结构,找出两点的电势差能从零开始变化的点即可.
易错点
题考查电学实验中的基本内容,要求能正确理解题意,把握好图象的正确应用,同时能对电路进行分析,并能准确掌握电压的定义;最后一问中要注意电压表从零开始调节的含义.
题9图为某种离子加速器的设计方案。两个半圆形金属盒内存在相同的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 强磁场。其中MN和M N 是间距为h的两平行极板,其上分别有正对的两个小孔O和O ,O N =ON=d,P为靶点,O p=kd(k为大于1的整数)。极板间存在方向向上的匀强电场,两极板间电压为U,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正离子从O点由静止开始加速,经O 进入磁场区域。当离子打到极板上O N 区域,(含N 点)或外壳上时将会被吸收。两虚线之间的区域无电场和磁场存在,离子可匀速穿过,忽略相对论效应和离子所受的重力。求:
13.离子经过电场仅加速一次后能打到P点所需的磁感应强度大小;
14.能使离子打到P点的磁感应强度的所有可能值;
15.打到P点的能量最大的离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和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正确答案
磁感应强度大小:
解析
在电场中的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①
在磁场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②
联立解得磁感应强度大小: 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对在磁场中圆周运动过程,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最后联立求解即可;
易错点
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要求能打到P点,由几何关系确定出半径是求解磁感应强度的关键。
正确答案
磁感应强度的所有可能值:(n=1,2,3,. . . . . .,k2-1)
解析
在电场中的第一次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④
在磁场第一次圆周运动过程中,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⑤
其中: ⑥
离子经过电场加速n次后能打到P点,则在电场中的前n次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⑦
在磁场中第n次圆周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⑧
其中: ⑨
联立解得: (n=1,2,3,4,…,k2-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为了使离子打到P点,粒子可以加速1次、2次、3次、…,对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列式,对在磁场中圆周运动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式;要考虑临界条件,一次加速后要达到虚线区域;
易错点
关键是明确粒子的运动规律,结合图形,找出临界条件,通过确定半径找出可能的磁感应强度值。
正确答案
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
解析
在电场中n次运动都是加速,可以当作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进行考虑;
根据⑦式,最大速度为:
根据动量定理,有:
打到P点的能量最大的离子加速次数最大,为:
联立解得:
在磁场中做圆周运动,为圈,圈;
周期:
根据⑨式,
故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为:
联立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打到P点的能量最大的离子加速次数最大;在电场向上中是匀加速全程根据动量定理求解时间;在磁场中是匀速圆周运动,根据 ,求解时间.
易错点
根据动量定理即可求出离子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注意离子离子加速次数最大时,才为题目要求的时间,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关键要确定出离子运动的最大圈数。
请考生从以下两题中选做一题,若两题都做,则按第一题计分,其中选择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标号填入答题卡上对应的位置)
【选修3—3】请回答16、17题。
【选修3—4】请回答18、19题。
16.(6分)某驾驶员发现中午时车胎内的气压高于清晨时气压,且车胎体积增大。若这段时间胎内气体质量不变且可视为理想气体,那么
17.(6分)北方某地的冬天室外气温很低,吹出的肥皂泡会很快冻结。若刚吹出时肥皂泡内气体温度为T1,压强为p1,肥皂泡冻结后泡内气体温度降为T2。整个过程中泡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不计体积和质量变化,大气压为p0。求冻结后肥皂膜内外气体的压强差。
18.(6分)虹和霓是太阳光在水珠内分别经过一次和两次反射后出射形成的,可用白光照射玻璃球来说明。两束平行白光照射到透明玻璃球后,在水平的白色桌面上会形成MN和PQ两条彩色光带,光路.如题11图1所示,M、N、P、Q点的颜色分别为
19.(6分)题11图2为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图,质点P的振动周期为0.4s。求该波的波速并判断P点此时刻的振动方向。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可知轮胎内的压强增大、体积增大,则温度一定升高,气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大.气体的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对外做功,故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气体的温度的变化,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内能的变化.
易错点
该题考查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与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的特殊情况,可以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角度理解.应用时关键抓住符号法则:使气体内能增加的量均为正值,否则为负值.
正确答案
解析
对泡内气体有查理定律可知:
解得:;
内外压强差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对泡内气体分析,由等容变化规律可求得冻结后的压强,即可求得压强差.
易错点
本题考查气体的等容变化,要注意明确本题中泡内气体的体积视为不变;
正确答案
解析
七色光中白光中红光的折射率最小;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故经玻璃球折射后红光的折射角较大;由玻璃球出来后将形成光带,而两端分别是红光和紫光;
根据光路图可知说明M、Q点为紫光;N、P点为红光;故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红光和紫光的折射率可得出对两光对应的折射角;只分析两光的入射点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易错点
本题考查折射定律的应用,只需明确一个点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即可以明确两光线的光路图,从而确定各点的颜色.
正确答案
该波的波速:2.5m/s,P点此时的振动方向:沿y轴正向。
解析
质点的振动周期与波的周期相同,可知波的周期T=0.4s,
由图象可知,波长λ=1.0m.
则波速.
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根据上下坡法知,P点的振动方向竖直向上.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质点的振动周期等于波传播的周期,根据波长和周期求出波速,根据“上下坡”法判断P点的振动方向.
易错点
本题考查了波动和振动的联系,知道质点的振动周期与波的周期相同,根据公式求解波速。
ClO2与Cl2的氧化性相近。在自来水消毒和果蔬保鲜等方面应用广泛。某兴趣小组通过题9图1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和应用进行了研究。
32.仪器D的名称是 。安装F中导管时,应选用题9图2中的 。
33.打开B的活塞,A中发生反应: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滴加稀盐酸的速度宜 (填“快”或“慢”)。
34.关闭B的活塞,ClO2在D中被稳定剂完全吸收生成NaClO2,此时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 。
35.已知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 。
36.已吸收ClO2气体的稳定剂Ⅰ和Ⅱ,加酸后释放Cl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题9图3所示,若将其用于水果保鲜,你认为效果较好的稳定剂是,原因是 。
正确答案
锥形瓶 b
解析
根据仪器特征,可知仪器D是锥形瓶;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还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以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故选b,
故答案为:锥形瓶;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仪器特征,可知仪器D是锥形瓶;F装置应是Cl2和KI反应,还需要连接尾气处理装置,所以应长管进气,短管出气;
易错点
不能准确理解防倒吸原理致错。
正确答案
慢
解析
)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故滴加稀盐酸的速度要慢,故答案为:慢;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为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产生ClO2的速率要慢;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题给信息“使ClO2在D中被稳定剂充分吸收”而致错。
正确答案
吸收Cl2
解析
F装置中发生Cl2+2KI=2KCl+I2时,碘遇淀粉变蓝,而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则装置C的作用是吸收Cl2,故答案为:吸收Cl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F装置中发生Cl2+2KI=2KCl+I2时,碘遇淀粉变蓝,而F中溶液的颜色不变,说明Cl2被吸收;
易错点
不能正确理解装置的作用。
正确答案
4H++5ClO2-=Cl-+4ClO2↑+2H2O 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解析
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故答案为:4H++5ClO2﹣=Cl﹣+4ClO2↑+2H2O;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在酸性条件下NaClO2可发生反应生成NaCl并释放出ClO2,根据元素守恒可知应还有水生成,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5ClO2﹣=Cl﹣+4ClO2↑+2H2O; 在ClO2释放实验中,打开E的活塞,D中发生反应,则装置F的作用是验证是否有ClO2 生成;
易错点
不能根据题给信息正确书写离子方程式。
正确答案
稳定剂Ⅱ,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 ,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解析
由图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所以稳定剂Ⅱ好,故答案为:稳定剂Ⅱ;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稳定剂Ⅱ可以缓慢释放ClO2,能较长时间维持保鲜所需的浓度.
易错点
不能正确提取图中信息。
某汽车安全气囊的产气药剂主要含有NaN3、Fe2O3、KClO4、NaHCO3等物质。当汽车发生碰撞时,产气药剂产生大量气体使气囊迅速膨胀,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27.NaN3是气体发生剂,受热分解产生N2和Na,N2的电子式为
28.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反应生成的还原产物为 (已知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29.KClO4是助氧化剂,反应过程中与Na作用生成KCl和Na2O,KClO4含有化学键的类型为 ,K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
30.NaHCO3是冷却剂,吸收产气过程中释放的热量而发生分解,其化学方程式为 。
31.100g上述产气药剂产生的气体通过碱石灰后得到N2 33.6L(标准状况)。
①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 ;
②该产气药剂中NaN3的质量分数为 。
正确答案
解析
由8电子结构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其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8电子结构可知,N2分子中N原子之间形成3对共用电子对;
易错点
不能准确写出N与N原子之间的三对电子。
正确答案
Fe
解析
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Fe元素发生还原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故答案为:Fe;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Fe2O3是主氧化剂,与Na发生置换反应,则还原产物为Fe;
易错点
不能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进行产物的判断。
正确答案
离子键和共价键
解析
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K原子质子数为19,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1,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故答案为:离子键、共价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KClO4由钾离子与高氯酸根离子构成,高氯酸根离子中Cl原子与O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K原子质子数为19,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8、1;
易错点
不能根据组成元素的性质判断化学键的类别
正确答案
2NaHCO3 Na2CO3 +CO2↑+H2O
解析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反应方程式为:2NaHCO3 Na2CO3+CO2↑+H2O,
故答案为:2NaHCO3 Na2CO3+CO2↑+H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碳酸氢钠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与水
易错点
不能根据题给信息进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正确答案
①CO2 、H2O ② 65%
解析
①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水蒸汽,用碱石灰除去的物质为CO2、H2O,
故答案为:CO2、H2O;
②氮气的物质的量=1.5mol,根据氮元素守恒n(NaN3)==1mol,则m(NaN3)=1mol×65g/mol=65g,故NaN3的质量分数为×100%=65%,
故答案为:65%.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碱石灰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水蒸汽;
②根据n=计算氮气的物质的量,根据氮元素守恒计算n(NaN3),在根据m=nM计算m(NaN3),进而计算NaN3的质量分数.
易错点
不能根据原子守恒进行有关化学计算。
某“化学鸡尾酒”通过模拟臭虫散发的聚集信息素可高效诱捕臭虫,其中一种组分T可通过下列反应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
37.A的化学名称是 ,A→B新生成的官能团是 ;
38.D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 。
39.D→E的化学方程式为 。
40.G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 。
41.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已知R1CH2Br+NaC≡CR2→R1CH2C≡CR2,则M得结构简式为 。
42.已知R3C≡CR4 ,则T的结构简式为 。
正确答案
丙烯 ﹣Br
解析
(1)A的化学名称是丙烯,A→B新生成的官能团是﹣Br,故答案为:丙烯;﹣Br;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A、B结构简式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生成G,G结构简式为HC≡CCHO,G和NaNH2反应生成J,根据G和J结构简式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则L为CH3CH2CH2Br,根据R1CH2Br+NaC≡CR2→R1CH2 C≡CR2+NaBr知,M结构简式为CH3CH2CH2 C≡CCHO,根据R3C≡CR4知,T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在光照条件下,卤素单质与烯烃发生取代反应
正确答案
2
解析
D中两种氢原子,所以D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故答案为: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A、B结构简式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生成G,G结构简式为HC≡CCHO,G和NaNH2反应生成J,根据G和J结构简式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则L为CH3CH2CH2Br,根据R1CH2Br+NaC≡CR2→R1CH2 C≡CR2+NaBr知,M结构简式为CH3CH2CH2 C≡CCHO,根据R3C≡CR4知,T结构简式为,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两种氢原子,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峰的组数为2
正确答案
CH2BrCHBrCH2Br+2NaOHHC≡CCH2Br+2NaBr+2H2O
解析
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2BrCHBrCH2Br+2NaOHHC≡CCH2Br+2NaBr+2H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D→E的化学方程式为CH2BrCHBrCH2Br+2NaOHHC≡CCH2Br+2NaBr+2H2O
易错点
消去反应的条件
正确答案
HC≡CCOONa
解析
G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G中醛基被氧化生成羧基,羧基和NaOH反应生成﹣COONa,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C≡CCOON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G与新制的Cu(OH)2发生反应,G中醛基被氧化生成羧基,羧基和NaOH反应生成﹣COONa.
易错点
没有掌握醛基变成炔基的条件
正确答案
CH3CH2CH2 C≡CCHO
解析
根据A、B结构简式知,A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B和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D,D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E,E发生水解反应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生成G,G结构简式为HC≡CCHO,G和NaNH2反应生成J,根据G和J结构简式知,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L可由B与H2发生加成反应而得,则L为CH3CH2CH2Br,根据R1CH2Br+NaC≡CR2→R1CH2 C≡CR2+NaBr知,M结构简式为CH3CH2CH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通过以上分析出M的结构简式。
易错点
R1CH2Br+NaC≡CR2→R1CH2 C≡CR2+NaBr的反应为易错点
正确答案
解析
根据R3C≡CR4知,T结构简式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R3C≡CR4知T的结构简式
易错点
忽视反应条件中致错
某课题组为解决本地种奶牛产奶量低的问题,引进了含高产奶基因但对本地适应性差的纯种公牛。
57.拟进行如下杂交:
♂A(具高产奶基因的纯种)×♀B(具适应本地生长基因的纯种)→C
选择B作为母本,原因之一是胚胎能在母体内正常 。若C中的母牛表现为适宜本地生长,但产奶量并未提高,说明高产奶是 性状。为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根据现有类型,最佳杂交组合是 ,后代中出现这种母牛的概率是 (假设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对常染色体上)。
58.用以上最佳组合,按以下流程可加速获得优良个体。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 处理;卵子的成熟在过程 中完成。在过程④的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其作用是 。为筛选出具有优良性状的母牛,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 。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与过程 的基因重组有关。
59.为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可采用 技术。
正确答案
生长发育或胚胎发育; 隐性; ♀A×♂C 1/8
解析
母体卵子还提供胚胎发育的场所,高产纯种和低产纯种杂交,C是双杂合子,呈低产性状,说明高产是隐性性状 ,欲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依题意用最好利用♀A,因其是是双隐性,后代会有适宜本地高产、不适宜本地高产、适宜本地低产、不适宜本地低产,比例是1:1:1:1,后代中出现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母牛的概率是1/4×1/2=1/8。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胚胎发育的常识、基因的分离定律自由组合定律分析。再根据题意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在分析获得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生长的母牛的最佳杂交方案上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获能或增强活力; ③; 供能; 性别、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的基因; ②
解析
精子要具有受精能力,需对其进行获能处理;卵子在受精过程成熟;培养基中含有葡萄糖为细胞或胚胎提供能源物质;需要产奶量高且适宜本地母牛,因此过程⑤前应鉴定胚胎的高产奶和适应生长的基因及性别;子代母牛的优良性状是减数分裂过程基因重组的结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胚胎工程的原理及流程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因识记不准确而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胚胎分割
解析
胚胎分割就是提高优良胚胎利用率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胚胎分割技术的意义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因将提高已有胚胎的利用率与胚胎分割联系不起来而出现错误。
欧洲兔曾被无意携入澳洲大草原,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据题9图回答下列问题:
60.0(起始年)→a年,欧洲兔种群数量每年以一定的倍数(λ)增长。若起始年种群数量为24只,则a年种群数量Na= ;若不加以防治,将导致该草原生态系统的 锐减。
61.a年引入狐狸防治兔灾。根据a→b年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变化推测:狐狸和袋鼠的种间关系为 。
62.c年控制狐狸数量,并引入仅对欧洲兔致命的黏液瘤病毒后,草原生态系统逐渐恢复稳定。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是 。
63.d年后,欧洲兔种群数量回升,最可能原因是 。
正确答案
24λa; 生物多样性(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指数增长的数学公式分析,依题意是Na= 24λa;物种入侵会造成当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指数增长的数学公式Nt= N0λt及物种入侵的危害性分析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因不会分析指数增长的数学模型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捕食
解析
引入狐狸是为抵制欧洲兔,但从曲线看到袋鼠的抵制作用更明显,可推测狐狸是捕食袋鼠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图中的曲线分析狐狸的引入对欧洲兔和袋鼠数量的影响。
易错点
本题易在分析上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负反馈调节
解析
此题中黏液瘤病毒和欧洲兔之间是寄生关系,能通过负反馈调节很好控制欧洲兔的数量。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其调节方式就是负反馈调节。
易错点
本题不分析题目信息也不易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欧洲兔对黏液瘤病毒的抗性增强(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解析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有天敌,寄生者,食物等直接因素,因此本小题有多种可能的合理的答案发,如狐狸大量减少或黏液瘤病毒的毒性降低或草原草旺盛等。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从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分析。
易错点
本题易推理的角度不直接或表述上出现错误。
我国古代青铜器工艺精湛,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但出土的青铜器因受到环境腐蚀,欲对其进行修复和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43.原子序数为29的铜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 周期。
44.某青铜器中Sn、Pb的质量分别为119g、20.7g,则该青铜器中Sn和Pb原子数目之比为 。
45.研究发现,腐蚀严重的青铜器表面大都存在CuCl。关于CuCl在青铜器腐蚀过程中的催化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46.采用“局部封闭法”可以防止青铜器进一步被腐蚀。如将糊状Ag2O涂在被腐蚀部位,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该化学方程式为 。
47.题11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的电化学腐蚀的示意图。
①腐蚀过程中,负极是 (填图中字母“a”或“b”或“c”;
②环境中的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铜锈Cu2(OH)3Cl,其离子方程式为 ;
③若生成4.29gCu2(OH)3Cl,则理论上耗氧体积为 L(标准状况)。
正确答案
四
解析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Cu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与其周期数相等
易错点
Cu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
正确答案
10:1
解析
Sn、Pb的物质的量之比=:=1mol:0.1mol=10:1,根据N=nNA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个数之比,所以Sn、Pb原子个数之比为10:1,故答案为:10:1;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Sn、Pb的物质的量之比=:=1mol:0.1mol=10:1,根据N=nNA知,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个数之比;
易错点
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其个数之比,题目中给出的为质量,需要转换。
正确答案
解析
A.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故A正确; 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机会,所以反应速率增大,故B正确; C.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但焓变不变,故C错误;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与催化剂无关,故D错误;
故选A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B.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活化分子之间的碰撞机会; C.催化剂改变反应路径,但焓变不变; D.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易错点
平衡常数与温度无关
正确答案
Ag2O+2CuCl=2AgCl+Cu2O
解析
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则二者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反应方程式为Ag2O+2CuCl=2AgCl+Cu2O,故答案为:Ag2O+2CuCl=2AgCl+Cu2O;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Ag2O与有害组分CuCl发生复分解反应,则二者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
易错点
复分解反应,则二者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的两种化合物
正确答案
c 2Cu2++3OH﹣+Cl﹣=Cu2(OH)3Cl↓ 0.448
解析
①根据图知,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发生吸氧腐蚀,则Cu作负极,即c是负极,故答案为:c;
②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负极上生成铜离子、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该离子反应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离子方程式为2Cu2++3OH﹣+Cl﹣=Cu2(OH)3Cl↓,故答案为:2Cu2++3OH﹣+Cl﹣=Cu2(OH)3Cl↓;
③n[Cu2(OH)3Cl]==0.02mol,根据转移电子得n(O2)==0.02mol,V(O2)=90.02mol×22.4L/mol=0.448L,
故答案为:0.448.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①根据图知,氧气得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Cu失电子生成铜离子,发生吸氧腐蚀,则Cu作负极;
②Cl﹣扩散到孔口,并与正极反应产物和负极反应产物作用生成多孔粉状锈Cu2(OH)3Cl,负极上生成铜离子、正极上生成氢氧根离子,所以该离子反应为氯离子、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Cu2(OH)3Cl沉淀;
③n[Cu2(OH)3Cl]==0.05mol,根据转移电子计算氧气物质的量,再根据V=nVm计算体积.
易错点
电子转移守恒。
2014年埃博拉病在非洲蔓延,我国派出医疗队首次在境外组建医院,帮助非洲防控埃博拉疫情。
54.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侵入机体后,通过靶向感染、破坏吞噬细胞等,使其不能暴露该病毒的 ,以致感染信息不能呈递给 ,从而无法正常激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过程,导致机体对该病毒的 免疫功能下降。因此病毒在体内快速增殖、致病。
55.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机体免疫系统能产生相应的抗体,还能产生的免疫细胞有 。
56.用埃博拉病毒的某种蛋白免疫小鼠,通过 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用于生产单克隆抗体治疗该病。
正确答案
特有抗原或抗原肽-MHC; T细胞 ;特异性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暴露其抗原决定簇,向T细胞呈递抗原。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属特异性免疫。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题意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因对特异性免疫过程没识记准确而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
解析
对志愿者接种埃博拉试验疫苗后,体内针对疫苗产生特异性免疫过程,产生相应的抗体,效应T细胞和相应的记忆细胞。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特异性免疫过程分析题意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因对特异性免疫过程没识记准确而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细胞融合或细胞杂交
解析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是通过动物细胞融合技术,获得杂交瘤细胞,再通过体内或体外培养提取的。
易错点
本题易因没记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而出现错误。
小麦的穗发芽影响其产量和品质。某地引种的红粒小麦的穗发芽率明显低于当地白粒小麦。为探究淀粉酶活性与穗发芽率的关系,进行了如下实验。
64.取穗发芽时间相同、质量相等的红、白粒小麦种子,分别加蒸馏水研磨、制成提取液(去淀粉),并在适宜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分组、步骤及结果如下:
注:“+”数目越多表示蓝色越深
步骤①中加入的C是 ,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 。显色结果表明:淀粉酶活性较低的品种是 ;据此推测:淀粉酶活性越低,穗发芽率越 。
若步骤③中的淀粉溶液浓度适当减小,为保持显色结果不变,则保温时间应 。
65.小麦淀粉酶包括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为进一步探究其活性在穗发芽率差异中的作用,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是使 。若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且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管粒颜色显著 白管粒(填“深于”或“浅于”),则表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0.5mL蒸馏水; 控制pH; 红粒小麦; 低; 缩短
解析
依据对照实验设计原则,本实验1是空白对照组,用等量的蒸馏水替代实验组的自变量;pH、温度、及反应时间属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步骤②中加缓冲液的目的是让pH适宜;分析结果红粒管内淀粉剩余多于白粒管,说明红粒小麦淀粉酶活性较低;据此推测:红粒的穗发芽率越低,可能是因为淀粉酶活性越低;保温时间属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太长则两实验组淀粉全被分解,实验结果不能说明问题。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据对照实验设计原则,就改变自变量,无关变量必须相同且适宜,分析实验目的及结果,根据题意作答。
易错点
本题易在实验结果分析上出现错误。
正确答案
β- 淀粉酶失活; 深于
解析
实验的目探究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在穗发芽率中的作用,所以Ⅰ、Ⅱ两管中应分别上一种酶有活性,Ⅰ管使α-淀粉酶失活,Ⅱ管就得使β-淀粉酶失活,用X处理;Ⅰ中两管显色结果无明显差异,说明β-淀粉酶对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无明显影响,要证明α-淀粉酶活性是引起这两种小麦穗发芽率差异的主要原因,就得Ⅱ中的显色结果为红管粒颜色显著深于白管粒才,可推测红粒小麦的α-淀粉酶活性低于白粒小麦而穗发芽率低。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依实验的目的设计实验分析。再根据结论预期实验结果。
易错点
本题易在对比实验设计分析上出现错误或不能准确预期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