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长沙市2016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90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9分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在一提到“经”,就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实际上“经”字的本义只是指纺织上的一条条竖线,而横线则叫“纬”。没有“经”,“纬”就无所依托,因此在汉代被命名为“经”的应该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不过,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而古文经学派则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官书用二尺四寸之简书之”,所以称作“经”。

  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春秋》属于“经”,简长二尺四寸;《孝经》据说是汉人所著,低了一等,简长短了一半;解经的文字,如《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则用六寸的简来写。即便是书写在绢帛上,也分二尺四寸和一尺二寸两种,用整幅或半幅的绢帛横放直写。可见,当时书籍虽非印刷出版,但其抄写也必须遵从社会规定的格式。

  与社会流行的二尺四寸的大书比较起来,《论语》只是个“袖珍本”,才八寸。《论语》虽然记孔子的言行,但并非孔子所作。当初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的言行,受教的时间长,要记的文字多,采用八寸的竹简,也是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作为官方发表的文书和“经”,简长二尺四寸,与现代人所用的书桌的宽度差不多了。南北朝以前没有桌子,宽达二尽四寸的书只能放在案子上,需要把臀部放在小腿上,正襟危坐地看,很累。而“袖珍本”则不同,拿在手中或坐或卧,甚至箕踞也可以看,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与读者更接近了。

  从作用上看,《论语》即是小学教科书,又可以终生涵咏。汉代最初级的读物《仓颉篇》《急就篇》等都是识字课本。以《急就篇》为例,三十四章二千余字,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涉及社会生活诸方面。这些书编写目的比较单纯,就是识字。《论语》就不同了,《论语》的文字基本上是当时的口语,平易好懂;其中的道理多为常理常情,儿童易于理解,那些较深奥的也可以在以后的岁月中慢慢体会;《论语》多有故事,又富有感情,老幼咸宜,所以它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唐代诗人杜甫有诗云:“小儿学问止《论语》,大儿结束学商旅。”这是嘲笑夔州人好经商,没有读书的习惯。现今则把读《论语》看作有学问,这也算是学术变迁、世风推移的反映了。

(摘编自王学泰《经典是这样铸成的——<论语>编辑、流传小史》)

1.下列关于“经”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所谓“经”是指古代经典,其实“经”最初只是指纺织上的经线,经线是无所谓庄重不庄重的。

B在纺织时,“经”是“纬”得以依傍的根基,受朝廷重视的文献被命名为“经”也是同样的道理。

C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古代经典被命名为“经”,这跟孔子亲定有关,而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

D古文经学派认为《诗》《书》《礼》《乐》等都是周代官书,都用二尺四寸的简书写,所以称作“经”。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代,《孝经》虽然称为“经”,但是一般认为等级较低,所以简长才一尺二寸。

B《左传》《公羊传》《穀梁传》是解经的书,所以尽管很重要,也只能使用六寸的简。

C宽达二尺四寸的经书必须放在案子上,正襟危坐地读,虽然很庄重,但是也很累。

D《急就篇》生字密度很大,内容也较复杂,《论语》则文字质朴易懂,修养意味较浓。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汉代,虽然命名为“经”的都是朝廷最重视的文献,但是并非所有最受重视的文献都叫“经”。

B《论语》采用“袖珍本”形式,除为了记录简捷、携带方便外,它当初未被当作经书也是一个原因。

C《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但是因为采用了八寸的竹简,所以变得比较“人性化”了。

D从杜甫的诗句“小儿学问止《论语》”来看,一直到唐代,《论语》仍然被作为初等教育的教科书。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原文说“清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只有孔子亲手所定之书才能称作‘经’”,不是“跟孔子亲定有关”;“跟‘经纬’之‘经’没有关系”不正确。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并进行仔细比对。

易错点

选项C的表述偷换概念和说法绝对,通过故意曲解文意误导考生。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很重要”没有根据,原文说“汉代凡是重要的文献、官书,大都用二尺四寸的竹简书写”;原文中《春秋》《孝经》和“解经的文字”是按重要性排列的,等次显然,可见“解经的文字”在当时不怎么重要。

考查方向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题思路

在原文寻找对应文句,仔细理解其含义并与选项进行仔细比对。

易错点

经和解经的书,明显“经”是最重要的,而选项说解经的书的“很重要”,明显是曲解文意,对粗心的考生可能会造成误导。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原文说“‘袖珍本’……虽然其庄重性大大降低了,但用现代的话说,也更“人性化”了……”, 故“《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无从考据,“所以”也属强加因果。

考查方向

筛选信息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解题思路

选项中的“所以”暗示考生去判断原文有无因果关系,只要细心的找到原文,研究句间关系,不难发现强加因果的错误;选项“《论语》的内容本来是很庄重严肃的”一句,原文没有出处,属于无中生有。

易错点

增加关联词“所以“,强加因果,误导考生。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9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隋右骁卫将军晟之女也。少好读书,造次必循礼则。性素俭约,凡所服御,取给而已。太宗甚礼遇之。常与论及赏罚之事,对曰:“牝鸡晨,惟家之索。妾以妇人,岂敢闻政事?”太宗固与之言,竟不之答。时后兄无忌,夙与太宗为布衣之交,又以佐命元勋,委以腹心,出入卧内,将任之朝政。后固言不可,每乘间奏曰:“妾既托身紫宫,尊贵已极,实不愿兄弟子侄布列朝廷。汉之吕、霍,可为切骨之诫。特愿圣朝勿以妾兄为宰执。”太宗不听,竟用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后又密遣无忌苦求职,太宗不获已而许焉,改授开府同三司,后意乃怿。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白后曰:“东宫器用阙少,欲有奏请。”后不听,曰:“为太子,所患德不立而名不扬,何忧少于器物也!”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魏徵谏曰:“昔汉明帝时,将封皇子,帝曰:‘朕子安得同于先帝子乎!’然谓长主者,良以尊于公主也,情虽有差,义无等别。若令公主之礼有过长主,理恐不可,愿陛下思之。”太宗以其言退而告后,后叹曰:“尝闻陛下重魏徵,殊未知其故。今闻其谏,实乃能以义制主之情,可谓正直社稷之臣矣。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八年,从幸九成宫,染疾危惙。将大渐,与太宗辞诀,曰:“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但请因山而葬,不须起坟,无用棺椁,所须器服,皆以木瓦,俭薄送终,则是不忘妾也。”十年六月己卯,崩于立政殿,时年三十六。

(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一·后妃上》,有删改)

〔注〕①牝鸡:母鸡。②长公主:古代皇帝册封自己的姐妹为长公主。资送:嫁妆。③大渐:病危,处于弥留之际。

4.下列各项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牝鸡晨,惟家之索。 司:掌管。

B妾以妇人,岂敢闻政事? 豫:参与。

C后又密遣无忌苦求职。 逊:谦逊。

D改授开府仪同三司,后意乃。 怿:欢喜。

5.对文中倒数第四行画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B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C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D妾生既无益于时/今死不可厚/费且葬者/藏也/欲人之不见/自古圣贤/皆崇俭薄/惟无道之/世大起山陵/劳费天下/为有识者笑。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长孙皇后爱好读书,知书达理。她谨遵礼法,受太宗礼遇。太宗想和她讨论赏罚之事,她认为妇人不可参与政事,拒绝回应太宗所谈话题。

B长孙皇后谨慎自律,极力抑制外戚。她吸取汉朝吕家、霍家的前车之鉴,不愿自家兄弟子侄遍布朝廷,曾想方设法推脱了兄长的宰执之任。

C长孙皇后为人大度,敬重正直大臣。魏征曾建言减少她亲生女儿长公主的嫁妆,她不仅不生气,还私自派遣使者赏赐魏征,表彰他的正直。

D长孙皇后节俭朴素,反对铺张浪费。她在世时所穿衣物所用物品,仅仅够用就行;临死前还向太宗表明节俭下葬之愿,不想劳费天下百姓。

7.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后所生长乐公主,太宗特所钟爱,及将出降,敕所司资送倍于长公主。

(2)纳之则俗宁,杜之则政乱,诚愿陛下详之,则天下幸甚。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逊:辞让,退让。

考查方向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解题思路

根据语境,采用代入法,不难推测出“谦逊”和后面的“职”无法搭配。

易错点

容易受现代汉语“逊色”“ 谦逊”等词误导。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费”指花费、浪费,“且”是断句标志。“大起山陵”的主语是“无道之世”而非“世(人)”。

考查方向

文言断句

解题思路

利用”虚词“标志,再从句意分析断句位置。

易错点

易忽略“无道之世”的主语,导致错误理解句意,造成误断。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她女儿应是“长乐公主”;且不是“私自派遣使者”,原文为“后因请遣中使赍帛五百匹,诣徵宅以赐之。”

考查方向

归纳概括文中信息。

解题思路

细读文章,再把题干内容与原文比较,找出有差异的一项。

易错点

“长公主”与“长乐公主”并非一人,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其次“私自”明显曲解文意,容易误导粗心的考生。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长孙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她,等到将要出嫁,皇帝敕令主管部门(主管官员)嫁妆比长公主多一倍。

(2) 采纳忠言,百姓(社会)就会安宁;阻塞(拒绝)忠言,政事就会紊乱。衷心希望陛下清楚明白这个道理,那么天下人将幸运之极。

解析

(1) “出降”根据语境应译为“出嫁”;“敕”译为“命令、敕令”;“倍于”译为“比……多一倍”。

(2) 代词“之”根据语境可推知指代“忠言”; “俗”联系“俗人”可知指一般人或百姓;“杜”联系“杜绝”可知指阻塞;“详”指详细了解,清楚明白的知道。

【参考译文】

  唐太宗文德顺圣皇后长孙氏,长安人,是隋朝右骁卫将军长孙晟的女儿。长孙皇后小时候喜欢读书,即使匆忙之中也一定遵循礼仪规则。生性朴素节俭,凡是所穿衣服所用物品,只取所需罢了。太宗很是礼遇她,常和她讨论到赏罚的事情,皇后回答说:“母鸡在清晨打鸣,这个家庭就要破败。我是妇道人家,怎么敢干预听闻国家政事呢?”太宗一定要和她说,皇后最终没有回答他。当时皇后的哥哥长孙无忌,一直与太宗是布衣之交,又是辅佐太宗的开国元勋。太宗把他当做心腹,让他在寝宫出入,准备把朝政托付给他。皇后坚决不同意,经常利用机会奏报说:“我已经是皇后,尊贵已极,实在不愿兄弟子侄出现在朝廷上。汉代的吕家霍家,可以作为深刻的教训。我只愿圣朝不要让我的哥哥成为宰相。”太宗不听,最终任命长孙无忌为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右仆射。皇后又私下让长孙无忌苦苦请求辞职,太宗不得已同意了,改授长孙无忌开府仪同三司,皇后才感到欢喜。太子承乾乳母遂安夫人常对皇后说:“东宫器用缺少,想奏请添置。”皇后不听,对太子说:“作为太子,所担忧的应是品德没有养成,美名没有远扬,怎么担忧器具物品缺少呢!”皇后所生的长乐公主,太宗特别钟爱她,等到将要出嫁的时候,皇帝命令有关部门准备的嫁妆比长公主多几倍。魏徵劝谏说:“昔日汉明帝时,将封赏皇子,皇帝说:‘我的儿子怎么能同先帝的儿子一样呢!’我们称呼长公主,确是因为她比公主尊贵,感情虽有差别,道义上却无等级区别。如果让公主礼超过了长公主,道理上恐怕不行,希望陛下三思。”太宗退朝以后把他的话告诉了皇后,皇后叹息说:“曾经听说陛下重用魏徵,却不知道其中缘故。现在听了他的劝谏,确实是一个能用道义限制主上私情的大臣,他可以称得上是正直社稷之臣。忠言逆耳利于行,如果皇帝采纳忠言,那么社会(百姓)就会安宁;如果皇帝拒绝忠言,那么朝政就会紊乱。衷心希望陛下清楚地明白这个道理,那将是天下幸事。”皇后因此请求派遣中使带了五百匹帛,到魏徵家来赏赐给他。贞观八年,皇后跟随太宗来到九成宫,染病生命垂危。即将离世,与太宗告别说:“妾活着既然没有对时世有益,现在死了也不能厚葬。况且葬就是藏,是想让人看不见。自古圣贤的人,都崇尚节俭薄葬。只有无道的乱世,才大起山陵,劳动耗费天下人,被有见识的人嘲笑。只请求就着山形埋葬我,不用起坟,不用棺材,所必需的器物服饰,都用树木泥瓦,节俭送终,这就是您不忘我了。”贞观十年六月二十一日,皇后在立政殿过世,那时年龄三十六岁。

考查方向

(1)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2)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解题思路

(1)按照字字对译的原则,逐字逐句翻译,重点根据语境落实实词和虚词的翻译。

(2) 重点根据语境落实实词和虚词的翻译。

易错点

(1) “出降”脱离语境就容易理解为“投降”。

(2) 如果不懂得借助语境和已知词汇推测词义,就容易出现望文生义的问题。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二)古代诗词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2008年安徽卷,有所改编)

小孤山  [宋]谢枋得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境内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要,是南宋军事要地。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8.诗中小孤山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说明。

9.诗题和“危似孤臣末世难”中的“孤”字有哪些妙处?请简要分析。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身处末世,也要勇猛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够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解析

本诗的类别是“咏物诗”,主要手法是托物言志,结合诗歌内容和注释②,采用知人论世法,即可推测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考查方向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

借助注释,理解诗歌的内容,归纳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注释的提示,归纳不全面。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字面相应,联想自然;②小孤山砥柱中流的地理特征与诗人砥柱中流的壮士情怀相应,托物言志;③偶尔存留的孤山与“末世”仅存的孤臣相应,暗指南宋末年抗元将帅严重匮乏,比喻贴切。(每点2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全面理解诗歌的能力,寻找小孤山的“孤”与孤臣的“孤”的内在联系。

考查方向

鉴赏诗歌的炼字艺术。

解题思路

抓住“小孤山”的地理特征和作者孤军奋战的处境,就能找到二者的内在联系。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注释对答题的暗示。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5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1~14题。

怪人   比亚纳

  这是给牲口烙印的日子。早晨的阳光倾泻下来,照得人们头昏眼花。

  在用横木和立柱造的宽大畜栏里,一群小牛犊踢打着蹄子,眼里冒着火光,在弥漫的尘烟中急得团团打转。从那激怒的神色看,这样被囚禁在里头,它们再也不能忍受了。

  畜栏外面,准备套牲口前蹄的人排成两行,中间留一条通道。他们手握绳索,睁大眼睛,等待小牛出栏。

  在畜栏的门旁,巨大的火堆熊熊燃烧,火焰冲天。

  突然,套牲口的人拖出一头小牛来。当它走到场地上的时候,加乌乔们发出一阵吼叫,吓得它发疯似的埋头奔跑起来。十几条套索在空中发着咝咝声,凶猛的小牛咆哮了一声,扑通倒在地上。勇士们一拥而上,把它捆缚起来,按在了地上。

  “烙!”一个人叫道。

  打烙印的人从火堆那儿跑了过来。

  火红的烙铁烙得小牛毛皮发着吱吱的声响,冒出一股白烟,发出一股臭味。然后,小牛被解下绳索,身上流着血,疼痛而悲哀地跑开了。加乌乔们却又说又笑地走向火堆,去享受他们套捉牲口的奖赏——畅饮那杯美酒去了。

  这种粗野而危险的活计,是加乌乔们最大的乐趣,他们从内心里感到高兴。但是在这一片欢乐的气氛中,只有马乌罗与众不同。他身体高大、粗壮,有点驼背,脑袋硕大,头发蓬乱,脸上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那个大鼻子:鼻梁高高地突起,在浓密的头发衬托下,就像是乱糟糟的黑色胡椒树丛中间的一座小石山。别人交谈的时候,他嘟哝;别人大笑的时候,他吼叫。

  “烙!这回该你了!”伙伴们着急地冲马乌罗喊道。

  他气呼呼地回答:“来了,哼!我又不是火车!”

  转回来的时候,他嘟嘟囔囔,推搡着人群往前走,或给狗一脚,或给一个男童头上一掌,什么借口他都找得到的。“这帮懒鬼!你们不知道给人让路吗?”

  “你们给这个怪物让路!”有人这样应答。马鸟罗头也不回,粗言恶语地骂他一句,全是难听的字眼儿。

  老头儿马乌罗的为人一向如此:脾气暴躁,态度冷淡,出言不逊,像青榅桲一样苦酸。所以,人们都管他叫“怪人”。他那毛茸茸的狮子般的大头,他那被头发遮掩着的可憎的面孔,他那目光凶狠的小眼睛,他那嘶哑的嗓音和他那把总是插在腰问的长刀子,令人不禁感到几分敬畏。

  他是从何处来的呢?没人知道。可能是从地狱里来的,也可能是从某个狮子洞里来的。谁也不知道他的身世,但是大家都猜想:他准是一个有着不幸经历的强盗。一个怪人,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一个心灵干枯、心似铁石的人。他经常冲着大家抱怨,而不对着某个人。

  场地上忽然响起一阵可怕的叫喊。只见一头肢体伤残、秉性暴烈的四岁大公牛从地上爬起来,怒气冲冲地用蹄刨了刨地,接着痛苦而狂怒地向众人发起了攻击。加乌乔们大惊失色,恐惧地四处奔逃。那公牛三蹦两跳地蹿到火堆边。马乌罗还来得及躲开,他噌地一下爬到了畜栏的围墙上。

  但是,当他回头看时,发现下面有一个男童,一个六岁的男童,一只手提着一只吐绶鸡,另一只手抱着一个南瓜,吓得脸色铁青,呆若木鸡。马乌罗毫不犹豫地跳下去,伸手把他抓住,高高地举过头顶,用自己的胸膛挡住了公牛的犄角。

  在场的二十个人异口同声地发出恐怖的叫喊,冒着红色火焰的木柴四处飞溅,烟雾弥漫,尘土飞扬,眼前的一切顿时变得模糊不清。

  当公牛被两条绳索套着犄角从烟雾中拖出来的时候,大家才看清 这幅惨景,都惊呆了。

  那男童站在被公牛冲毁的火堆旁,面色如土,但是安然无恙。有着不幸经历的怪人马乌罗却直挺挺地躺在地上,一动也不动;他的头枕着灰烬,结实的胸膛已经被公牛的凶恶犄角挑开。  (朱景冬译,有删改)

①比亚纳(1868~1925):著名作家,其作品多取材于加乌乔的口头传说。②加乌乔:南美潘帕斯草原牧民的统称,意思是“孤儿”、“流浪者”,性格强悍而狂放。

1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由于即将被拖出去烙印,那群囚禁在用横木和立柱建造的畜栏里的小牛神色愤怒,眼冒火光,无法忍受。

B加乌乔们打心眼儿里喜爱烙牛,是因为这项粗野危险的活计既紧张又刺激,事后他们还能畅饮美酒。

C马乌罗的强盗经历、丑陋容貌和暴戾性格,使他受到加乌乔们的歧视,他被看成一个冷酷无情、心灵干枯和心似铁石的人。

D作者一面同情被烙的小牛,一面也以欣赏的笔触描写了加乌乔们在烙牛中所表现出来的强悍、狂放品格。

E大公牛狂怒地向人群进攻,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作者通过这段传奇,热情讴歌了主人公舍己救人的高尚品格。

12.“怪人”马乌罗与众不同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请概括说明。

13.小说为什么对马乌罗“烙牛”的具体过程不着一字?请简要分析。

14.小说主要由加乌乔“烙牛”和马乌罗“救童”两个片段构成。你认为哪个片段更精彩?请谈谈你的观点,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陈述理由。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答D给3分,答B给2分,答E给1分,答A、C不给分。A项的原因不符合实际;C项以偏概全,忽略了后文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的情节;E项对主题的概括不够全面。

考查方向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解题思路

针对选项中的每一句话,回到原文进行比对,在原文中找到根据。

易错点

考生容易凭借主观臆断随意选择答案,忽略对文意的整体关照。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形象上,他高大粗壮,有点驼背,发乱面丑,脑袋、鼻子硕大,目光凶狠,嗓音嘶哑;②性情上,他暴躁,冷淡,粗鲁,不太合群;③品行上,危急关头,别人四处奔逃,他挺身而出,舍己救人。

解析

在文中找出有关马乌罗肖像描写的语段,提取关键词整合出①②点,再根据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的情节可概括出第③点。

考查方向

赏析文学作品的形象。

解题思路

抓住文本中对人物的描写语句和相关情节,从外形、性情、品行分层概括。

易错点

简单抄袭原文,不会用上位概括,不会对人物形象进行分层概括。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前文已对如何“烙牛”作了详尽细致的描写,此处不必重复;②塑造马乌罗形象的重心是后文“救童”一段,其“烙牛”仅是铺垫,应该略写;③可腾出笔墨来写平日的马乌罗,与前后文的紧张叙述形成对比,舒缓了节奏,使行文张弛有致。

解析

主要理解马乌罗“烙牛”情节和马乌罗为拯救男童而殉难的情节之间的关系:前次后主,前略后详,前后对比。

考查方向

分析小说结构特色。

解题思路

对比前后情节的关系,即可做出正确判断。

易错点

考生容易忽略二者的对比关系。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观点一】加乌乔“烙牛”的片段更精彩。①展示了加乌乔们的生活风情,凸显了其强悍、乐天的性格,强化了作品的 地域文化内涵;②构成了理解主人公马乌罗的性情和英雄壮举的氛围和基础;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烘托手法等,逼真呈现了烙牛过程,感染力极强。

【观点二】马乌罗“救童”的片段更精彩。①展示了马乌罗勇于牺牲的英雄壮举,完成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②作为小说的点睛之笔,表达了作品讴歌人性之美的主题;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手法等,一步步推向高潮后戛然而止,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观点三】两个片段同样精彩。①都是小说的华彩段落,前者是铺垫,后者是高潮,共同完成了主人公的塑造;②二者相辅相成,通过“烙牛”的加乌乔们和“救童”的马乌罗形象的相互衬托,丰富并深化了主题;③艺术表现上,运用细节描写、对比和烘托等多种手法,精细传神,画面感极强,一头一尾,交相辉映。

解析

先表明观点,后说明理由。

考查方向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解题思路

理由要从小说的情节、人物、艺术手法和主题角度考虑。

易错点

观点容易回答的模棱两可,理由不充分,无层次。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2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

15.下列句子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汶川县某领导在灾后重建工作总结会上,如数家珍般介绍了当地连年发生的较大地震灾害的情况。

B朝鲜队主教练金正勋因南非惨败遭秋后算帐:在“思想大会”上低头认错,后被押送某矿山劳改。

C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当年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

D每天清晨取蜂蜜一至两勺,用温水冲服,空腹饮用,长此以往不仅能滋阴润肺,而且可排毒养颜。

1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语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第12届全运会女子手球决赛中,“安徽玫瑰”不负众望,以31:20战胜上届冠军八一队,蝉联冠军。

B市委全力开展干部亲属违规经商专项整治,市管干部的子女及其配偶业已全部从流通领域的公司退出。

C领导干部被称为“老板”,不仅显得极不严肃,而且体现出了浓厚的一言堂色彩和严重的家长制作风。

D37岁农民工王贱华将打工赚得的近100万元资助贫困学生和“五保”老人,受到“慈善打工仔”之誉。

17.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遍布华夏的古村落,作为乡土建筑的精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的形成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①却辉映着辉煌的过去

②鲜明地折射出中国悠久的历史

③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

④它们看似陈旧

⑤生动地展现着民族文化的丰富多样

⑥成为了解中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窗口

A④①③⑥②⑤

B②⑤⑥①④③

C③⑤②⑥④①

D⑥④①③②⑤

18.阅读下面文字,用5个四字短语概括铁路工作人员进行客车车票团体订票的具体操作流程。

铁路工作人员事先将用于团体订票的临时客车车票计划输入订票系统,然后分别使用16 台电脑对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逐一进行审核。审核完成后电脑界面将只显示企业申报的订票计划内容,包括申报批次、乘车日期、乘车站、到站、数量等,而企业代码、企业名称等企业自身的资料则全部屏蔽,工作人员无法知道正在安排的订票计划是哪家企业申报的,类似于高考阅卷,因而避免了个人作弊行为,确保了安排计划时公平、公正和客观,最后交由订票服务窗口根据统一安排好的计划组织出票。

19.仔细观察漫画《刚出壳的鸡》,然后说明漫画的画面内容及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B

解析

(“秋后算帐”比喻等事情发展到最后阶段再判断谁是谁非,也比喻事后进行报复。“如数家珍”:如数说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熟悉,“地震灾害”不属“珍宝”。“历历在目”意为一个一个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亲情”不可能“历历在目”。“长此以往”指长久这样下去,多指不好的情况。)

考查方向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解题思路

可以适当地使用排除法。

易错点

忽略“如数家珍”、“历历在目”的对象限制;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蝉联”意思是连续获得,与语境矛盾;B代词“其”造成指代不明;D“荣誉”应该与“获得”搭配

考查方向

辨析语病。

解题思路

寻找病灶信息词,适当运用排除法。

易错点

不理解“蝉联”的涵义。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

解析

②⑥的话题都与“历史”有关,根据语意,应该是一组,可以排除掉BD,④①所谈话题与后语境一脉相承,可以排除A.

考查方向

语言表达连贯。

解题思路

两两组合,确定尾句,借助语境,采用排除法。

易错点

②⑥的先后顺序。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输入计划 → 逐一审核(审核计划) → 屏蔽资料 → 安排计划 → 组织出票。

解析

精读文段,明确团体订票的具体操作流程步骤,提炼要点。

考查方向

压缩语段

解题思路

分层概括,筛选提炼,合并整合。

易错点

阅读不细,筛选标准不明确。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画面左下方,有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右上方是一只刚出壳的小鸡,小鸡张嘴振翅大叫着,嘴巴斜上方写着“破玩艺儿!”。(或:画面由一个裂为两半的边缘不齐的蛋壳和一只刚出壳的小鸡组成,小鸡张嘴振翅大叫着,嘴巴斜上方写着“破玩艺儿!”。)漫画讽刺了那些羽翼未丰就忘本(或忘记出身、忘恩负义、不懂得感恩……)的人或现象。

解析

将图中所有信息用简明的语言描述出来即可;漫画来源于生活,联系生活即可找到寓意。

考查方向

图文转换。

解题思路

仔细观察画面细节和构图要素,联系生活找寓意。

易错点

表述方位不明确,要素不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分

10. (三)名句名篇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大意是:心意困苦,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行为;看到他的脸色,听到他的声音,然后人们才了解他。

(2)《氓》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以河流有岸、湿地有边比喻凡事都有底线,暗示女主人公对负心男子的忍耐已经到了极限。

(3)《师说》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语见《论语·述而》,原文为:“三人行,______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1)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3)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解析

“隰”比较生僻,容易写错。

考查方向

常见名篇名句背诵。

解题思路

熟记考纲规定的64篇必背篇目,并且对生僻字要常写常记。

易错点

“作”、“隰”、“焉”。

书面表达 本大题共60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6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15年5月3日下午,成都女司机遭男司机暴打视屏在网上疯传,舆论对打人的男司机的暴行一边倒地谴责,男司机道歉并被刑拘。其后,女司机卢某被打前连续变道且碾轧实线的视频曝光,舆论反转,女司机也因交通违章遭扣3分、罚款100元的处罚。到了“第三季”,女司机及其家属在公开言论中疑似骄横塞责,引发部分网友不忿,“人肉搜索”启动,女司机卢某开房80余次的记录被扒出,引来网上唏嘘一片,事件有些失控。5月11日女司机卢发布《致歉信》,这位已成“千夫所指”的女司机对其行车中的鲁莽和不理智行为诚恳道歉,并称“错就是错”,自愿受罚。事件经过近十天的发酵,终告一段落,但留下许多值得每个人警醒和思考的问题。

  对于以上事件,你怎么看?请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略,请从以下角度作答

自觉遵守法律,提高公共意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少些争斗,多些谦让

责任与权利

规则意识

学会换位思考

知错即改,善莫大焉

观照自我内心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

做一个文明的围观者

碎片化时代,如何探求真相

给我一双慧眼

解析

材料属于社会评论类,从不同角度思考以下问题:

1.该事件当事人的行为应承担怎样的责任?我们应该从中吸取哪些教训? 

2.当下社会上弥散着一股暴戾之气,信奉以暴制暴的心态,你觉得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是什么? 

3.有人说得女司机卢某道歉是人肉搜索的功劳,有人则不以为然,说看到的是人肉搜索的恐惧。你是如何看待的? 

4.在碎片化时代,如何避免被反转新闻打脸?

考查方向

审题立意和构思行文能力。

解题思路

采用由果溯因法,分别从当事人、社会、网友及媒体角度探究原因,确定立意。

易错点

容易忽略媒体的责任判断。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