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 。
光是那么一点,可以领略的内涵,用十年时间去理解都不嫌多。
①碰到纸上的纤维,顺势微微回转,
②单鞭蓄势,继续向左缓缓推出……
③太极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隐含未尽,
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笔尖每一个纤细的动作,
⑤永和九年岁在癸丑,那永字的一点如凌空而来风声,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对语段内容的感知与理解,结合着横线上下文具体语境及句子之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判断。“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故③②在后。所以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句子排序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理解句子及运用句子组段的能力。除了平时在阅读中注意语段中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加强对于句意理解外,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判断哪些句子必须相连,哪个句子是首句,哪个是尾句。这样做起题来就有轻松有趣了。例如本题由横线上文的“凝视”很容易联想到后文的感受,因此符合这一语境的显然为④,以此类推即可。
易错点
④“仍然可以”给人误导,易出现排列错误。
6. 下列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的“夺”,应该为错过。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近年来的高考文言文阅读题考查的实词,绝大多数源于教材,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重点掌握的文言实词就多达120个,而且每一个实词还有诸多的义项,考生要完全掌握已非易事,对于迁移和运用更是难上加难。现将文言实词词义的常用推断方法举例如下:在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除落实120个实词之外,我们还应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的方法与技巧。例如,语境分析法(利用上下文语境。“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要把握一个实词的含义,绝不能离开它生存的语境,有时上下文之间存在着照应、解释或暗示关系,这恰恰是我们要寻找的钥匙。
易错点
实词的把握,属和期都容易判断失误。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①关乎社会建设的重大问题必须通过党委会集体讨论作出决定,如果个别领导干部好为人师,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
②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③家具市场产品鱼目混珠的现象早已屡见不鲜,网购平台上售卖仿冒名品家具的卖家也越来越多,有关部门有必要展开一轮彻查严打的行动了。
④在《虞美人》这首词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倾泻;又如春水之不舍昼夜,常流不断,无穷无尽。
⑤经过衡中三年的努力学习,理科成绩优秀喜欢航天专业的李楠考上了北航,文科成绩过人的孙博到人大读了新闻系,这也算各得其所了。
⑥搞学术研究若方向不明确,时而东时而西,就会歧路亡羊,很难取得成果。
正确答案
解析
① “好为人师”,不谦虚,不知求教而喜欢以教导者自居。用在此句中就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②“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询问屋价。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用在此句就属于贬义褒用的错误。③鱼目混珠,混:搀杂,冒充。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正确。
④汪洋恣肆,形容文章、言论书法等气势豪放,潇洒自如。正确⑤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正确。⑥歧路亡羊, 歧路:岔路;亡:丢失。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比喻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正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易错点
“好为人师”“求田问舍”由于用法特殊,很多学生犯了经验主义,望文生义,不会运用。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选项A浩如烟海, 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就属于适用对象的错误,选项B初生之犊, 刚出生的小牛,比喻单纯或勇猛的青年人。属于不合语境的错误,选项C改头换面, 原指人的容貌发生了改变。现多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正确。选项D冠冕堂皇,冠冕:古代帝王、官吏的帽子;堂皇:很有气派的样子。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属于望文生义的错误。贪官贪腐时庄严体面的把资产转移到海外?他是怕纪委的人不知道他在转移资产还是心理素质太好啦?应该用“肆无忌惮”,“肆无忌惮”指恣意妄行,毫无顾忌。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注意常见的成语错误类型: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语意重复、褒贬不当等错误使用类型。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一般三个错误的类型不会一样,所以可以用排除法确定成语的错误类型,错误选项,同时,注意多义词语的积累记忆。
易错点
初生之犊,意思好理解,但运用容易出错;冠冕堂皇,望文生义,这是一个褒义词易当做贬义词。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表达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项,句式杂糅,句式一“这是……原因之一”,句式二“这成为……原因之一”,择其一表达即可。C当初始料未及,重复,D暗换主语,导致逻辑混乱,“都”承前省略不当,应在“都”前加“他”。所以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选择类病句题历来是高考热点,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四种为结构类语病,后两种为语意类语病。考生平时要积累经验,辨析时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学会从主干方面梳理句子,然后再在枝叶上做文章,由面到点,逐步筛选语病。
易错点
句式杂糅和偷换主语是在病句题时的难点,易错点,不易判断。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A项“获得了群众的好评如潮”杂糅,应该是“获得了群众的好评”或“群众的好评如潮”;B项成分残缺, 应该是“构建循环经济体系”;D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不仅可能影响视力,严重的还会诱发青光眼”。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辨析病句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如果结构上没有问题,可从逻辑意义上分析,看是否有表意不明、句意关系不当等问题。还有一个简捷的方法便是借助标志法,比如,如果句中出现关联词,可从关联词的搭配、语序、逻辑等三个方面考虑;如果出现介词,可从主语残缺、中途易辙、主客颠倒等角度考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
易错点
B项成分残缺,像这样的经济术语,学生容易犯糊涂。
文段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张本,字致中,东阿人。永乐四年召为工部左侍郎。坐事免官,冠带办事。明年五月复官。寻以奏牍书衔误左为右,为给事中所劾。帝命改授本部右侍郎而宥其罪。七年,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十九年,皇太子将北征,命本及王彰分往两直隶、山东、山西、河南,督有司造车挽运。明年即命本督北征饷。
仁宗即位,拜南京兵部尚书兼掌都察院事。召见,言时政得失,且请严饬武备。帝嘉纳之,遂留兵部。
宣德初,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本言:“军匠二万六千人,属二百四十五卫所,为匠者暂役其一丁。若尽取以来,家以三四丁计之,数近十万。军伍既缺,人情惊骇,不可。”帝善本言。
征汉庶人①,从调兵食。庶人就擒,命抚辑其众,而录其余党。还以军政久敝、奸人用贷脱籍,而援平民实伍,言于帝,择廷臣三出厘正之。时马大孳息,畿内②军民为畜牧所困,本请分牧于山东、河南及大名诸府。山东、河南养马自此始。晋王济熿③坐不轨夺爵,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
四年命兼太子宾客。户部以官田租减,度支不给.请减外官俸及生员军士月给。帝以军士艰,不听减。余下廷议,本等持不可,乃止。阳武侯薛禄城独石诸戍成,本往计守御之宜。还奏称旨,命兼掌户部。本虑边食不足,而诸边比岁稔,请出丝麻布帛输边易谷,多者三四十万石,少者亦十万石,储偫④顿充。六年病卒,赐赙三万缗,葬祭甚厚。
本廉介有执持,尚刻少恕。录高煦党,胁从者多不免。成祖宴近臣,银器各一案,因以赐之。独本案设陶器,谕日:“卿号‘穷张’,银器无所用。”本顿首谢,其为上知如此。 (节选自《明史•列传•卷四十五•张本传》)【注】①汉庶人:指因叛乱被贬为庶人的汉王朱高煦。②畿内:王都及其周围千里以内的地区。③熿:人名;④偫:积储;储备。
7.下列对文中加下划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皇太子监国,奏为刑部右侍郎。善摘奸,命督北河运,躬自相视立程度,舟行得无滞。会疾作,太子赐之狐裘,冠钞遣医驰视。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1.找文言虚词如如“其、尔、若、夫、且夫、盖、然则、是故、然而、犹且、凡、窃、请、敬”等发语词和表敬副词,常常用在句首;“之、也、矣、欤、焉、哉、乎”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以、于、为、而、则”等连词常常用在句中;2.察对话:如 “曰”“云”等;3.据修辞:如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等;4.辨句式:如固定结构 “…者,…也”;5.表示判断关系的词,如“为、乃、即、则”。6.借助名词、代词的位置。名词常作主语和宾语。找名词做主语的,如人名、称谓、地名等。7.表时间的词语等等。8.一些经常放在句首的如 “必、皆”等。9.断文句通过找谓宾。
易错点
太子赐之狐裘冠钞,这里容易出现错误,“狐裘冠钞”不易理解。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A项“管理兵工建设及外交礼仪之事”一句有误,意为“为掌管营造工程事项的机关”。所以选A。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选项A就属于对古代官职管理机关的文学常识考查。
易错点
选项A的词语,很多学生没有运用文言思维,导致错误。
正确答案
解析
“张本建议将他的护卫军派到边镇”理解分析有误,根据“本奉圣旨散其护卫军于边镇”可知,张本奉命将他的护卫军派到边镇。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C就属于曲解词义的错误。
易错点
没有回归原文寻找依据,主管论断。
文段二: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
贾思伯,字士休,齐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寿,高祖时中书侍郎,有学行,见称于时。思伯释褐奉朝请,太子步兵校尉、中书舍人,转中书侍郎。颇为高祖所知,常从征伐。
及世宗即位,以侍从之勤,转辅国将军。任城王澄之围钟离也,以思伯持节为其军司。及澄失利,思伯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谓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谓虚谈,今于军司见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后为河内太守,不拜。寻除鸿胪少卿,以母忧免。服阕,征为荥阳太守,有政绩,因迁征虏将军、南青州刺史。初,思伯与弟思同师事北海阴凤授业,无资酬之,凤遂质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缣百匹遗凤,因具车马迎之,凤惭不往。时人称叹焉。寻以父忧免。后除征虏将军、光禄少卿,仍拜左将军、兖州刺史。
肃宗时,征为给事黄门侍郎。因请拜扫,还乡里。未拜,以风闻免。寻除右将军、凉州刺史。思伯以州边远,不乐外出,辞以男女未婚。灵太后不许,舍人徐纥言之,得改授太尉长史。又除安东将军、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为业,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转卫尉卿。
于时议建明堂,多有同异。思伯上议曰:“……五室之理,谓为可按。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学者善其议。
又迁太常卿,兼度支尚书,转正都官。时太保崔光疾甚,表荐思伯为侍讲,中书舍人冯元兴为侍读。思伯遂入授肃宗《杜氏春秋》。思伯少虽明经,从官废业,至是更延儒生夜讲昼授。性谦和,倾身礼士,虽在街途,停车下马,接诱恂恂,曾无倦色。客有谓思伯曰:“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当世以为雅谈。为元义所宠,论者讥其趣势。孝昌元年卒。赠镇东将军、青州刺史,又赠尚书右仆射,谥曰文贞。
(节选自《魏书·卷七十二·列传第六十》)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12.下列对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
解析
其方圆高方,自依时量。戴氏九室之,蔡子庙学之议,子干灵台之说。裴逸一屋之论,及诸家纷纭,并无取焉。翻译为:它们的方圆和高宽,自可依时代不同而酌情计算度量。戴氏的九室之说,蔡氏的太庙官论点,子干的灵台之论,裴逸的一屋观点,以及诸家的纷纭杂说,一概不可取。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断句前首先要把文章通读几遍,以便对全文内容有整体的感知,把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逐步缩小范围,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凭借和语境(上下文)的关系,作出相应调整,然后再注意常见的句末语气词“者、也、矣、乎、欤”和句首语气词“故、夫、盖、惟”,同时还需注意陈述主语的变化和事件的切分。
易错点
这句中有一个整齐的结构,忽略这个结构就会出现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平时的积累,将表述错误的选项找出即可。D项,“而受封的官员往往非正常死亡”错误,过于绝对化。所以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是近几年高考的一个常考点,命题人往往将此考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放在文言文阅读命题中进行考查,解答此类题,考生往往会有一个方向上的误区,即考生误认为从文本中即可找到答案,而实际上,考查的内容主要依靠考生平时对文学常识的积累与不断的复习巩固。选项中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往往会在朝代、管理部门、人物等方面偷偷的改换其它的内容,迷惑考生,思考时,一定要细心辨别。例如本题选项D属于过于绝对化的错误。
易错点
A中的“释褐”少见,没有基础的,就会选错。
正确答案
解析
此题考查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可根据对文章内容的感知,仔细辨识选项与原文的细微差别,D 项,做官后勤奋钻研错误,原文“从官废业”。所以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常见的设误角度有:曲解词义、夸大其词、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是非、因果混淆、时序错位(时间顺序颠倒)、无中生有、添枝加叶。其中一个错误项的错误设置有隐蔽性和迷惑性,它往往在大体正确的前提下设置一些与原文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不符的内容、词语。做题时要仔细推敲,认真比对。例如本题选项D就属于颠倒是非的错误。
易错点
一是没有回到原文找信息,太粗心。一是不理解“从官废业”的意思,导致错误。
把文段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3.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时论称其长者。
14.公今贵重,宁能不骄?”思伯曰:“衰至便骄,何常之有?”(5分)
正确答案
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劳,当时舆论称赞他是个有德行的人。
解析
翻译时,把句子放回语境中,尽可能直译,落实句中实词,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长者”各1分;
考查方向
正确答案
先生现在已显贵位重,难道能不骄傲?”思伯说:“快要走下坡路才骄傲,哪有什么永恒(或常规)?
解析
宁,怎么,难道;衰,衰退,走下坡路;常,永恒、常规;同时还要注意特殊文言句式,宾语前置句和句子大意的通顺。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翻译文言首先要有语境意识,结合上下文大体把握全句意思,再找出句中的关键字、辨识该句句式,然后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某些特殊词语,如官职名、地名、年号名等可不译),注意字句的落实。翻译时还要注意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句式一定要注意语序的调整。
易错点
此题的宾语前置句“衰至便骄,何常之有?”很多同学不能够按照正常的语序翻译出来。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
寒 食
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
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
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
副使①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②。
【注】①淳化二年,王禹偁因抗疏获罪,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②撰碑钱: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
15.“稚子就花拈蛱蝶”一句写得精妙传神,请简要赏析。
16.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此句描写的是小孩子慢慢靠近花朵轻拈蝴蝶的景象。(2分)其中的“就”字写小孩子为捉蝴蝶而慢慢靠近的动作,“拈”字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小孩子捉蝴蝶时动作的轻、慢。诗人通过动作描写尽显儿童的天真之态。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考生需先筛选出诗句中传神的字(一般为动词、形容词、拟声词、数词、叠词等),再结合句子加以解释,最后分析这个字在句中的表达效果。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看看该字使用了什么手法。——释含义明手法
②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表现了怎样的景物或怎样的人物特征。——描 景象摹情态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或在整体上看表达技巧的作用。— —点情景、表感情、谈作用。
易错点
没有抓住诗句中重点的词语进行解释,显得空洞。
正确答案
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山里风光的喜爱,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同时也能洒脱看待的感情。(2分)诗歌前三联描写了小孩子捉蝴蝶,人家系秋千,雨后郊原新绿,巷陌春阴禁火等画面,透露出安静祥和的生活气息;尾联写自己官位清闲,劝解自己不要惆怅,还可用替别人写墓志铭所得的稿费换取酒钱的洒脱之情。(4分)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根据诗歌注释、标题、作者以及写作背景,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作答。组织答案时,要先概括全诗情感,再结合诗句逐点分析。例如本题,从前三联即可看出作者对山里风光的喜爱,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怅,同时也能洒脱看待的感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易错点
不结合诗句分析情感,只是单纯的写出表达了什么,不符合赏析的特点。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沙粒进入蚌体内,蚌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沙粒排出。好在蚌不怨天尤人,而是逐步用体内营养把沙包围起来,后来这沙粒就变成了美丽的珍珠。
吸血蝙蝠叮在野马脚上吸血,野马觉得不舒服,但又无法把它赶走,于是就暴跳狂奔,不少野马被活活折磨而死。科学家研究发现,吸血蝙蝠吸的血量极少,根本不足以致野马死去,野马的死因就在于太过暴怒。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也可以从一个侧面、一个角度进行立意。文题自拟,文体自选,写作内容必须在材料涉及的范围之内,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正确答案
学会乐观面对困难
“所谓无底深渊,下去,也是前程万里。“木心的一句话道破人生的真谛。每一次靠岸,都会经历狂风骤雨;每一次成蝶,都会经历破茧挣扎;每一次开花,都会经历生根发芽;每一个困难,都需要乐观面对。
在历史长河中,能乐观面对困难的志士仁人并不鲜见。在海上航行数月而一无所获后,哥伦布的船员们被逼到了绝望的边缘,他们忍受着疾病的折磨和茫茫大海发出的无声的恐吓,最终联合起来反抗船长。哥伦布许诺再航行一周,若还是见不到大陆就回头。殊不知大一开始,哥伦布已将实际航程减少后,再告诉船员们,只有他自己才知道船究竟走了多远;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们的处境有多么危险;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再往前,不是大陆便是地狱。但是,他却成了最乐观的人,他依旧期盼着前方的大陆,依旧微笑着坚持向前——于是,他发现了美洲。不论是用乐观发声的贝多芬,还是在黑暗中寻找光明的海伦凯勒,都曾用一生的拼搏与成就,诠释着乐观面对困难的真理。
从上面的例子不难看出,乐观面对困难,是穿越人生荆棘的一把尖刀;是搏击人生风浪的一张风帆;是遮挡人生风雨的一顶大伞。因此,作为一种必不可少的美好品质,才世世代代被人广为称颂。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容易抑郁的时代,高考的大山压得学生无法喘息,就业的石磨碾得青年人粉身碎骨;年纪轻轻的便放弃了生命,一点磕绊便可以用学到的知识毒害朋友。生活是如此困难,可是,世人不知,加一点乐观便可中和其中的苦涩。
大家知道,著名演说家尼克胡哲是一个乐观面对困难的人。如今的他阳光开朗,励志乐观——他可以和朋友来一场高尔夫比赛,争个胜负输赢;他可以和家人谈天说地,忘记烦恼;他甚至可以站在最高的讲台,用最洪亮的声音,讲诉最有力的故事!他比我们当中太多的人要优秀,但我们无论如何都想象不出,如此伟大的人物,竟是个生来没有四肢的残疾人,竟是个十岁时便尝试自杀的自卑者!可是,人生就是一面镜子,你对着镜子做出笑脸,人生便会还你一张笑脸。胡哲便是这样一个对生活微笑的人,最终,乐观的他改写了自己人生的悲剧剧本,使他走出命运的阴影,来到聚光灯下,成为人生喜剧的主角!他的身体矮小,却阻挡不了他成为精神的巨人!如此人格,真让那些消极厌世的弱者羞煞愧煞!
当然,我们认为要乐观面对困难,并不是盲目乐观,自欺欺人。我们不应该只求心平气和而不思进取。其实,乐观便是无所畏惧,而后战胜困难。正如贝多芬所言:”我已经决心和自己的命运尽力战斗,无论如何不愿自己破灭。“所以,乐观面对困难,穿越人生的沙漠,才能笑看人生的椰枣树。
解析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审题时,根据材料内容及关键信息构思立意。读后便知,材料一主要信息是:不怨天由人,结局:沙粒变成呢个了美丽的珍珠。材料二主要信息:面对吸血的困境,野马因暴躁而死。据此立意:(1)学会以平和的心态看待生活或生命中的问题困难等;(2)忍受;(3)包容;(4)直面痛苦,不怨天由人;(5)人生不如意事情常八九。写作时注意体裁,写一个出彩的题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读寓言型材料,理解寓意是关键,因此必须通读材料,从整体上把握材料的主旨,千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因为寓言型材料往往具有隐喻性、多义性、哲理性等特点。通常的做法是先提取揭示寓意的关键性语句。具体方法是以记叙为主的材料要找出议论或抒情的句子,以议论为主的材料要找出阐释观点的句子,并依此为基础进行深层分析从而明确材料的寓意。一般来说,材料揭示的主要内容或核心含义通常就是材料的主旨所在。寓言型材料总会或显或隐地包含作者或命题者的观点和态度,认真揣摸这些观点和态度有利于正确审题并迅速确定立意的方向与深度。考生还要揣测命题意图,选择最佳角度。例如这两则材料告诉我们,当我们遇到不如意的事时,不妨多想想蚌和野马。我们何不像蚌那样,设法适应,利用自己无法改变的环境,以“蚌”的肚量去包容一切不如意的境遇,使之为我所用。不要像野马那样一不如意就暴跳如雷。这样,只能自食苦果。包容的肚量,并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它来自对生活的磨砺和理解,源于一个良好的心态;一个永远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不求索取的付出;对任何人能谦虚、平和,放低自己的位置。“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生活和社会自然会对我们有回报,这份回报也许会超乎“名”,超乎“利”,是我们精神境界的一种升华,是自我心灵的一种超脱。
易错点
文体不明确,语言不流畅,结构有偏差。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
满江红·中秋寄远
辛弃疾
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唤取、玉纤横管,一声吹裂。谁做冰壶凉世界,最怜玉斧修时节。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云液满,琼杯滑。长袖起,清歌咽。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但愿长圆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
17.此词中的月亮有什么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8.同是望月怀远,这首词与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①浮云遮月。作者用“快”“怕”两个动词写出对月亮被浮云遮住的担忧,唤来笛声吹破浮云。②明亮清凉。用冰壶比喻月夜的天地一片清凉洁爽。③中秋月圆。“玉斧修时节”运用典故,表明刚经玉斧修磨过的月亮,又圆又亮。(给分重点在月亮意象的特点,写作技巧对学生来说是难点。1点2分,能答出2点并做简要分析得5分)
解析
词的上片就中秋月这一面来写,主要展现词人的飞扬意兴。起韵即激情喷涌,以一“快”字为催促,表达要上西楼赏月的酣畅兴致。而一“怕”字,又泄露出词人担心中秋月不够明朗的心思。在情感节奏上,此韵一扬一抑,起伏有致。接韵借用前人故事,写词人由西楼待月而请美人吹笛唤月,这就为中秋月的出场蓄足了势。三韵正面赋写中秋月的无垠光华,写得气势酣畅。在这里,词人采用了一个精彩的比喻——把月色笼罩下的世界比喻为冰壶中的世界,则月色的皎洁无垠、透明清凉之状可感。又采用了一个玉斧修月的神话,把月亮的圆美无瑕之状也形容了出来。这里的“谁做”、“最怜”二词,不仅显出了词人对此中秋月的无比赏爱之情,而且形成了相当空灵的意境。上片末韵由无边的月色回转到月亮本体,追问月宫里独处的嫦娥有没有愁恨,这也是古代赏月者在神话时代容易产生的绮情。但是通过“应华发”的自答就可以发现。词人在这里问讯娠娥的目的,并不止于发一发严格古典男子的绮情幽思,而有借之诉愁的用意。这就使上片的词情至此气脉暗转,为下文抒发别恨调好了调子。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意象,是诗歌当中带有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景象。在诗歌写作和鉴赏中,“意象”有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和作用,它是诗歌作者托物言志、寄景抒情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增强诗歌的表达效果和艺术感染力,构成诗歌优美的意境,同时也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是在鉴赏诗歌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首要意识,也是开启诗歌艺术之门的一把钥匙。鉴赏古诗离不开意象,意象作为诗人抒怀的一种凭借,渲染气氛,营造意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贯穿全诗,成为线索。
易错点
不能准确抓住写月的诗句来分析,或者忽略掉一些情节。
正确答案
①苏词认为即使远隔千里也能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表现出对天下离别之人的美好祝愿以及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3分)②辛词以“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 “人情未必看承别”叹息月亮圆时少、缺时多,情人之间不得如愿长聚的遗憾。结句又化幽怨的情感为对相逢的期待,想象相聚时向情人尽情诉说相思之情。(3分)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能力。作为一道比较鉴赏题,解答时可以根据“叹十常八九,欲磨还缺”“人情未必看承别”“把从前、离恨总成欢,归时说”等词句的大致意思总结本词表达的思想情感,可以总结为希望月圆人团圆以及期待重逢相见的时刻。苏轼的词属于课本所学内容,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作答,尤其是抓住“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等语句,意思对即可。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易错点
苏词中情感表达的诗句没有写出,只是泛泛而论。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渡桑干
刘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19.诗中的“霜”有哪些含义?
20.前人认为“此诗曲写其客中怀抱”。作者的“客中怀抱”是什么?又是如何“曲写”的?请作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①是“年”的代称,“十霜”表明作者客居时间之长。②点明诱发作者思乡之情的季节。③以秋霜的冷清、肃杀象征着作者久客并州的孤寂和压抑。(每点2分)
解析
【解析】诗的前半写久客并州的思乡之情。十年是一个很久的时间,十年积累起的乡愁,对于旅人来说,显然是一个沉重的负担。所以每天每夜,无时无刻不想回去。无名氏《杂诗》云:“浙江轻浪去悠悠,望海楼吹望海愁。莫怪乡心随魄断,十年为客在他州。”虽地理上有西北与东南之异,但情绪相同,可以互证。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易错点
对于“霜”理解不到位,再加上没有读懂诗歌就不知道含义了,时间长和情感是容易丢掉的。
正确答案
①渴望能早日回到故乡咸阳。(2分)② 就在作者归心似箭之时,却又无缘无故渡过桑干河,要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此时作者回望来路,竟然觉得久客的并州好像自己的故乡一样。这就曲折而强烈地表现了作者对家乡刻骨铭心的思念。(3分。诗句解说正确,得2分;分析准确,得1分;意思对即可。)(或:如果把“更渡”理解成作者的回乡之“渡”,只要扣住作者回乡途中竟觉得客居十年的并州就象故乡一样让人留恋这一感情上的矛盾作答,亦可得分。)
解析
后半写久客回乡的中途所感。诗人由山西北部(并州、朔方)返回咸阳,取道桑乾流域。无端,即没来由。更渡,即再渡。这“无端更渡”四字,乃是关键,要细细体会。十年以前,初渡桑乾,远赴并州,是为的什么呢?诗中没有说。而十年以后,更渡桑乾,回到家乡,又是为的什么呢?诗中说了,说是没来由,也就是自己也弄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果真如此吗?不过是极其含蓄地流露出当初为了博取功名,图谋出路,只好千里迢迢,跑到并州作客,而十年过去,一事无成,终于仍然不得不返回咸阳家乡这种极其抑郁难堪之情罢了。但是,出乎诗人意外的是,过去只感到十年的怀乡之情,对于自己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万万没有想到,由于在并州住了十年,在这久客之中,又不知不觉地对并州也同样有了感情。事实上,它已经成为诗人心中第二故乡,所以当再渡桑乾,而回头望着东边愈去愈远的并州的时候,另外一种思乡情绪,即怀念并州的情绪,竟然出人意外地、强烈地涌上心头,从而形成了另外一个沉重的负担。前一矛盾本来似乎是惟一的,而“无端更渡”以后,后一矛盾就突了出来。这时,作者和读者才同样感到,“忆咸阳”不仅不是唯一的矛盾,而且“忆咸阳”和“望并州”在作者心里,究竟哪一边更有分量,也难于断言了。以空间上的并州与咸阳,和时间上的过去与将来交织在一处,而又以现在桑乾河畔中途所感穿插其中,互相映衬,宛转关情,表达了诗人心中对故乡的怀念。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鉴赏作者的思想情感的答题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很多情况下它们对我们的解题起着重要的作用。
易错点
审题不清,造成答题的方向错误。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秋晓行南谷经荒村
柳宗元
杪秋霜露重,晨起行幽谷。
黄叶覆溪桥,荒村唯古木。
寒花疏寂历,幽泉微断续。
机心久已忘,何事惊麋鹿?
注:①南谷:在柳宗元贬谪之地永州城南郊。②杪秋:即深秋。③机心:机巧的心计。语出《庄子·天地》。
21.诗的颔联和颈联是怎样紧扣“秋”字写景的?请试作分析。
22.这首诗尾联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试作简要分析。
正确答案
抓住秋天的典型意象描写秋景:黄叶满地,古木萧瑟,寒花凋零,幽泉断断续续。突出秋天凄寒荒寂的特点。
解析
解答此题,找出诗歌的颔联和颈联,然后筛选出描写的景物:霜露、幽谷、黄叶、荒村、古木、
寒花、幽泉。写荒寂之境是映衬诗人的心境。末句麋鹿之惊,不仅把前面的景物带活了,而且意味深长,意蕴含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意境是文艺作品中和谐、广阔的自然和生活图景,渗透着作者含蓄、丰富的情思而形成的能诱发读者想象和思索的艺术境界。优秀的古诗词都创造了具有广阔艺术空间的意境。诗歌意境(情景)关系往往比较多的是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意境特点有:慷慨悲壮、雄浑苍劲、恬淡自然、雄浑壮观、悲壮苍凉、孤独冷寂等等。可见,抓住这几个关键处,我们就可以穿越语言屏障,迅速触摸到诗人的心灵世界,走进诗的艺术境界,解诗答题。
易错点
没有抓住具体的景物特点来写,只是写自己的理解景物。
正确答案
诗人借用庄子“机心”典故,表明自己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可是野鹿见了我为何还要惊恐呢?其实是故作旷达之语,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孤独忧愤的心情。
解析
此题考查鉴赏诗人思想感情的能力。解答此题,可根据诗歌注释及写作背景,抓住关键词分析作答。诗人身临凄凉荒寂之境,触动内心落寞孤愤之情。这时又见一只受惊的麋鹿,忽然从身旁奔驰而去。他由此联想起《庄子·天地》篇里说过的话:“有机械者必有机事,有机事者必有机心。”诗人借用此话,意思是:我柳宗元很久以来已不在意宦海升沉,仕途得失,超然物外,无机巧之心了,何以野鹿见了我还要惊恐呢?诗人故作旷达之语,其实却正好反映了他久居穷荒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解答此类题可参考几个思路:(1)抓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这些词往往是“诗眼”。(2)抓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这样的语句一般出现在诗歌的结尾。(3)紧扣诗题:不少诗歌的题目对诗歌的内容和诗人情感起着重要的提示作用。(4)抓意象:意象就是含有情感的物象,以诗歌的意象作为切入点来解读作者的情感,往往可以收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5)抓注释:注释一般是对题目、作者、朝代、写作背景等与诗歌内容相关的解释或提示等进行分析作答。
易错点
典故的手法运用忽略,情感表达的不够准确。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2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的“用心一”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 ,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24.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揭示出历史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的诗句是:“ , 。”
25.《游山西村》 表现农村民俗风情的诗句是“ , 。”
正确答案
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用心躁也。
解析
选自《劝学》,抓住“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这些字眼,既可作答;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不仅要求熟记背诵名言警句,还要收集古典诗歌、散文中的名句、成语;并且要求书写正确。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鳝、躁、汉、阙、箫。
正确答案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解析
“任何强大的统治者也避免不了最终的灭亡”突破口;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不仅要求熟记背诵名言警句,还要收集古典诗歌、散文中的名句、成语;并且要求书写正确。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鳝、躁、汉、阙、箫。
正确答案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解析
“表现农村民俗风情”这是关键。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此题属于理解性的名句默写,不仅要求熟记背诵名言警句,还要收集古典诗歌、散文中的名句、成语;并且要求书写正确。
易错点
名句默写题,要注意关键字的正确书写,例如本题中关键字:鳝、躁、汉、阙、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