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右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传送带以速度v=2 m/s向右运行,现将一小物体轻轻地放在传送带A端,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若A端与B端相距6 m,物体由A到B的时间为(g=10 m/s2)( )
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科学家们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研究方法,以下关于所用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细绳拴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固定在墙上的水平弹簧支撑,小球与弹簧不粘连.平衡时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53°,如右图所示.(已知cos 53°=0.6,sin 53°=0.8)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地面上,斜面顶端安有滑轮,不可伸长的轻绳连接A、B并跨过滑轮,起初A悬空,B静止于斜面上.现用水平力F拉住绳上的一点,使A从竖直缓慢移动到虚线位置,在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B始终保持静止.则( )
一个物体在多个力的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如果仅使其中一个力大小逐渐减小到零,然后又从零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大小(此力的方向始终未变),在此过程中其余各力均不变.那么,下列各图中能正确描述该过程中物体速度变化情况的是( )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根据实验数据按照一定的标度画出的力的图示。F1、F2、F、中不是由弹簧测力计测得的力是__________(填字母)。在该实验中需要记录和观察的是_________。
(A)记录F1、F2的大小和方向(B)记录F1、F2的夹角(C)观察F1、F2的大小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D)观察F、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同
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1Kg的物体置于倾角为固定斜面上,对物体施以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t=2s时撤去拉力,物体运动的部分v-t图像如图乙所示,(g=10m/s2
),试求:
19.拉力F的大小;
t=4s时物体的速度V的大小.
如图所示,一块长木板B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其质量为2 kg,另有一个质量为0.8 kg的小滑块A置于木板的一端,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可以认为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数值上等于它们之间的滑动摩擦力,木板在放置A的一端受到一个恒定的水平力F=5.6 N作用后,由静止开始滑动,如果木板足够长,那么当F作用在木板上1 s后,
A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大小;
木板B相对于地面的位移大小;
1s后,撤掉拉力F,,求小滑块最终与长木板右端的距离是多少。.(g取10 m/s2)
在探究“质量一定,加速度a与合外力F的关系”实验中
. 12题图
13题图
某学生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示的a﹣F图象,其中图线不过原点并在末端发生了弯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有 .
某同学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Hz,A、B、C、D、E、F、G是纸带上7个连续的点,D点非常模糊,辨识不清,由剩余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m/s2 ,打点计时器打A点时,小车的速度v= 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打点计时器原来使用的交变电流的频率是50 Hz,在一实验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为40 Hz而未被发觉,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跳伞运动员做低空跳伞表演,他离开飞机后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当距地面125 m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运动员以大小为14.3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 m/s,
运动员离开飞机瞬间距地面的高度;
离开飞机后,经多长时间到达地面。(g取10m/s2)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