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两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10月19日凌晨,“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自动交会对接成功.已知“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对接时,轨道高度是343公里,而“神舟十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时的轨道高度是393公里,这与未来空间站的轨道高度基本相同.假设“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天宫一号”、“天宫二号”都围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的交流电表,定值电阻R=10Ω,其余电阻均不计.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2017年1月26日,由于雪天路滑在哈大高速公路上发生了严重的多车连撞的交通事故.已知一辆小汽车正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刹车过程失灵.如图所示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小物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细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与物体A相连接,连接B的一段细绳与斜面平行,已知A、B、C都处于静止状态.则
6.两个点电荷Q1、Q2固定于x轴上,Q2位于坐标原点O,将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从足够远处沿x轴负方向移近Q2,在移动过程中,试探电荷的电势能随位置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x轴的交点为M,曲线的最低点为N,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7.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的两个半圆轨道在B点平滑连接,两个半圆的圆心O1、O2在同一水平线上,粗糙的小半圆半径为R,光滑的大半圆半径为2R.一质量为m的滑块(可视为质点)从大半圆的一端A点以一定的初速度向上沿着半圆内壁运动,且刚好能通过大半圆的最高点,最后滑块从小半圆的左端冲出轨道,刚好能到达大半圆的最高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
8.如图所示,两相距的平行金属导轨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
,与阻值为R的定值电阻相连,导轨电阻不计,匀强磁场垂直穿过导轨平面,磁感应强度为B.有一质量为m的导体棒垂直于轨道且与两轨道接触良好,从ab位置获得平行于斜面的、大小为v的初速度向上运动,最远到达
的位置.上滑的整个过程中流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q ,导体棒接入电路的电阻也为R,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
某同学探究恒力做功和物体动能变化间的关系,方案如图所示.他想用钩码的重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
9.为了减小这种做法带来的实验误差,请选出你认为在实验中应该采取的必要措施
10. 如图所示是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其中A、B、C、D、E、F是计数点,相邻计数
间的时间间隔为T,距离如图.则打B点时的速度 ;
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V、2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安法描绘这个小灯泡的 U -I 图线.现有下
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V,内阻约 10kΩ)
B.电压表(0~15V,内阻约 20kΩ)
C.电流表(0~0.6A,内阻约 0.4Ω)
D.滑动变阻器(0-10Ω,额定电流2A)
E.滑动变阻器(0-500Ω,额定电流1A)
F.学生电源(直流 6V)、开关、导线若干
11. 实验中,所用电路应选 (填甲或乙),所用电压表应选 ,滑动变阻器应选用 ;(用序号字母表示)
12. 把图丙中所示的实验器材按题目要求用实线补充连接成实物电路图;
13. 某同学根据实验得到的数据画出了该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丁所示),若用电动势为3V、内阻为 2.5Ω的电源给该小灯泡供电,则该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 W;(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4. 某兴趣小组想用多用电表来粗测小灯泡的电阻,测量过程表笔的位置如图所示,其测量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
15. 若在绝缘板上方加一电场强度大小为、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求初速度方向为水平向右的带电粒子打到板MN上的位置与P点的距离;
16. 若在绝缘板的上方只加一磁感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求初速度方向与竖直方向成30°角斜向右上方的带电粒子打到板MN上的位置与P点间的距离.
如图所示,长为50cm、内壁光滑的气缸固定在水平面上,气缸内用横截面积为100cm2的活塞封闭有压强为1.0×105Pa、温度为27℃的理想气体,开始时活塞位于距左侧缸底30cm处.现对封闭的理想气体加热,使活塞缓慢向右移动。(已知大气压强为1.0×105Pa)
20. 试计算当温度升高到327℃时,缸内封闭气体的压强;
21. 若在此过程中封闭气体共吸收了700J的热量,试计算气体增加的内能.
如图甲所示,在某介质中波源A、B相距d=20m,t =0时两者开始上下振动,A只振动了半个周期,B连续振动,已知两波源之间连线上距A点1m处的质点C在t =0到t =22s内所经过的路程为128cm.开始阶段两波源的振动图象如图乙所示.( A、B所形成的波传播速度大小相同)
23. 在t =0到t =22s内质点C遇到从B发出的波在前进过程中的波峰的个数;
24. 波源A、B所形成的波的传播速度是多少.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