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 郑州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2.杂技表演的安全网如图甲所示,网绳的结构为正方形格子,O、a、b、c、d等为网绳的结点,安全网水平张紧后,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高处落下,恰好落在O点上.该处下凹至最低点时,网绳dOe、bOg均为120°张角,如图乙所示,此时O点受到向下的冲击力大小为2F,则这时O点周围每根网绳承受的张力大小为(  )

AF

BF/2

C2F+mg

D(2F+mg)/2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3.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里通过一个实验成功展示了失重状态下液滴的表面张力引起的效应。在视频中可观察到漂浮的液滴处于相互垂直的两个椭球之间不断变化的周期性“脉动”中。假设液滴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液滴的上述“脉动”可视为液滴形状的周期性微小变化(振动)。已知液滴振动的频率表达式为,其中k为一个无单位的比例系数,r为液滴半径,ρ为液体密度,σ为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其单位为N/m),x是待定常数。对于待定常数x的大小,下列说法中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2

D-3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4.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线速度大小为V。假设宇航员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

A

B

C

D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一只蚂蚁早晨6:00从树的底部A点出发向上爬,下午6:00到达顶部的B点,第二天早晨6:00从树顶部的B点的出发向下爬,下午4:00回到底部A点。已知蚂蚁爬行速率是变化的,但是不往回爬。则它在两天的同一时刻在同一高度的机会(    )

A肯定只有一次

B可能不止一次

C一次都不可能

D无法确定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多选题 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5.一个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后又返回到底端,初动能为Ek,它返回到底端时的速度为v,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Ek/2。若物块以2Ek的初动能冲上斜面,则(   )

A返回到底端时的速度为

B返回到底端时的动能为

C返回到底端时的动能为3Ek/2

D物块两次往返克服摩擦力做功相同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6.如图,轰炸机沿水平方向匀速飞行,到达山坡底端正上方时释放一颗炸弹,并垂直击中山坡上的目标A。已知A点高度为h,山坡倾角为θ,由此可算出(    )

A轰炸机的飞行高度

B轰炸机的飞行速度

C炸弹的飞行时间

D炸弹投出时的动能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8.如图所示,在光滑绝缘水平面上,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MN,分别固定在AB两点,OAB连线的中点,CDAB的垂直平分线。在CO之间的F点由静止释放一个带负电的小球P(设不改变原来的电场分布),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内,PCD连线上做往复运动。若(  )

A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B小球P的带电量缓慢减小,则它往复运动过程中每次经过O点时的速率不断减小

C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周期不断减小

D点电荷MN的带电量同时等量地缓慢增大,则小球P往复运动过程中振幅不断减小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7.如图,一物体m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作用下,由静止从底端沿光滑的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力F做功为60J,此后撤去恒力F,物体又经t时间回到出发点,若以地面为零势能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回到出发点时的动能是60J

B开始时物体所受的恒力F=2mgsinθ

C撤去力F时,物体的重力势能是45J

D动能与势能相同的位置在撤去力F之前的某位置

分值: 6分 查看题目解析 >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2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足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填字母代号)

9.实验对两次拉伸橡皮条的要求中,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______。

A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

B将橡皮条沿相同方向拉到相同长度

C将弹簧秤都拉伸到相同刻度

D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

10.同学们在操作过程中有如下议论,其中对减小实验误差有益的说法是_________。
A 两细绳必须等长

A弹簧秤、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

B用两弹簧秤同时拉细绳时两弹簧秤示数之差应尽可能大

C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

分值: 9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图中打点计时器的电源为50Hz的交流电源,打点的时间间隔用Δt表示.在小车质量M未知的情况下,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方法用来研究“在外力一定的条件下,物体的加速度与其质量间的关系”.

11.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

①平衡小车所受的阻力:撤去砂和砂桶,调整木板右端的高度,用手轻拨小车,直到打点计时器打出一系列     的点.

②按住小车,在左端挂上适当质量的砂和砂桶,在小车中放入砝码.

③打开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小车,获得带有点迹的纸带,在纸带上标出小车中砝码的质量m.

④按住小车,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重复步骤③.

⑤在每条纸带上清晰的部分,每5个间隔标注一个计数点.测量相邻计数点的间距s1,s2,….求出与不同m相对应的加速度a.

⑥以砝码的质量m为横坐标,为纵坐标,在坐标纸上做出关系图线。若加速度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成反比,则与m应成    关系(填“线性”或“非线性”).

12.完成下列填空:

①本实验中,为了保证在改变小车中砝码的质量时,小车所受的拉力近似不变,悬挂砂和砂桶的总质量应满足的条件是     .

②如图2所示是该同学在某次实验中利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A、B、C、D是该同学在纸带上选取的连续四个计数点.该同学用刻度尺测出AC间的距离为S,测出BD间的距离为S.a可用S、S和Δt(打点的时间间隔)表示为a=     .

  
③图3为所得实验图线的示意图.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k,在纵轴上的截距为b,若牛顿定律成立,则小车受到的拉力为     ,小车的质量为     .

分值: 12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如图所示、四分之一圆轨道OA与水平轨道AB相切,它们与另一水平轨道CD在同一竖直面内,圆轨道OA的半径R=0.45 m,水平轨道AB长S1=3 m,OA与AB均光滑。一滑块从O点由静止释放,当滑块经过A点时,静止在CD上的小车在F=1.6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启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F。当小车在CD上运动了S2=3.28 m时速度v=2.4 m/s,此时滑块恰好落入小车中。已知小车质量M=0.2 kg,与CD间的动摩擦因数=0.4。(取g=10m/s2

14.恒力F的作用时间t.

15.AB与CD的高度差h。

分值: 18分 查看题目解析 >
1

13.一辆实验小车可沿水平地面(图中纸面)上的长直轨道匀速向右运动.有一台发出细光束的激光器装在小转台M上,到轨道的距离MNd=10 m,如图所示.转台匀速转动,使激光束在水平面内扫描,扫描一周的时间为T=60s.光束转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当光束与MN的夹角为45°时,光束正好射到小车上.如果再经过Δt=2.5 s,光束又射到小车上,则小车的速度为多少?(结果保留两位数字)

分值: 13分 查看题目解析 >
  • 上一题
  • 1/12
  • 下一题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