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
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 伽利略开创了以可靠实验为基础加逻辑推理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故A正确;
B. 伽利略通过大量实验,发现只要斜面的倾角一定,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小球的加速度都是相同的,故B正确;
C. 通过可靠实验事实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故C正确;
D. 伽利略为了说明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设计的“理想实验”,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明确伽利略理想实验的内容和意义。2、知道伽利略由此提出的物理研究方法。
易错点
1、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跟牛顿定律之间的关系混为一体。2、理想实验的作用究竟是什么不清楚。
据报道,有科学家支持让在2006年被除名的冥王星重新拥有“行星”称号。下表是关于冥王星的一些物理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A. 冥王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248年,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根据




故选: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根据冥王星和地球的公转周期比较公转的角速度大小,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结合周期大小比较出轨道半径,根据轨道半径的大小比较加速度的大小。2、根据冥王星的密度和体积求出冥王星的质量,结合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求出冥王星的第一宇宙速度.
易错点
1、地球公转周期为1年这个条件没用上。2、天体的匀变速圆周运动中的几个动力学方程不熟练。
如图所示,在正方形的四个顶点上分别固定等量的正负电荷,O点为该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直线MN通过O点且垂直于该正方形,OM大于ON,以下对M.N两点的电势和场强的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正确答案
解析
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O点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上,B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下;两个等量负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故从O点沿着中垂线向上到无穷远处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A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下,B点电场强度竖直向上;因为电荷量相等,距离也相等,故电场强度大小也相等,方向相反,合场强为零,故A错误、B正确;
根据以上分析,直线段AB上的点电场强度均为零,是一等势线,所以A点电势等于B点电势,故C、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两个等量同种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由此判断从O点沿着中垂线向上或向下到无穷远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同理两个等量负电荷连线中点O的电场强度为零,无穷远处电场强度也为零,由此判断从O点沿着中垂线向上或向下到无穷远处场强的大小和方向;2、根据对称性和场强的叠加原理判断AB两点场强的大小和方向;3、通过分析知道直线段AB上的点电场强度均为零,是一等势线,由此得到AB两点的电势关系。
易错点
1、两个等量正电荷连线中点的电场强度与无穷远处电场强度都为0,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的场强关系。2、不清楚直线段AB上的点电场强度均为零,是一等势线。
一辆小车在平直路面上做直线运动,其“
正确答案
解析
A错误,B正确。C. 加速度变化率为零,则加速度不变,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故C错误。D. 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减少,速度仍然增大,故D错误。
故选: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加速度的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反映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2、加速度变化率等于加速度的变化量与时间的比值,反映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3、加速度变化率为零,则加速度不变,做匀变速运动。
易错点
1、加速度变化率错误理解成速度变化率。2、加速度与速度两者关系不明了。
如图所示,高h的固定光滑绝缘斜面,倾角

正确答案
解析
物块受到的电场力为

物体在下滑过程受重力和电场力做功,根据动能定理可知:
已知;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分析物块的受力情况,明确物块的运动轨迹。2、再分析各力的做功情况。3、再根据动能定理即可求得物块落地时的速度大小。
易错点
1、物块将离开斜面的理解错误。2、没有想到落地速度可以运用动能定理。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自制的电流表原理图,质量为m的均匀金属杆MN与一竖直悬挂的绝缘轻弹簧相连,弹簧劲度系数为k,在边长为

正确答案
解析
A. 为使电流表正常工作,作用于通有电流的金属棒MN的安培力必须向下。跟左手定则可知金属棒中电流从M端流向N端,因此M端应接正极。故若要电流表正常工作,MN的M端应接正极,即金属杆中电流方向应从M向N,故A错误。B. 设弹簧的伸长为



解得:


故选: BCD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由左手定则可以判断出正常工作时的电流方向。2、电流表示数为零时,金属棒在重力与弹簧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金属杆静止处于平衡状态,由平衡条件及胡克定律可以求出弹簧的伸长量.求出当金属棒到达ab位置时导线中的电流,然后求出电流表的量程。3、依据量程表达式,可分析刻度是否均匀。
易错点
1、电流表示数为零时,不能认识到金属棒处于平衡状态。2、无法正确写出电流量程表达式。
在绝缘水平桌面(桌面足够大)上方充满平行桌面的电场,其电场强度E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小物块电荷量为

正确答案
解析
物块在4s内位移为:
由图可知,前2s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由图线知加速度为:a=1m/s²
1s后物块做匀速运动,由平衡条件有:
联立解得:
由图可得:

代入数据解得:m=1kg
由
(2)物块在前2s的位移
物块在第2s的位移为 
电场力做正功:
则电势能减少了14J
答:(1)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2
(2)物块在4s内减少的电势能14J.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根据v-t图象的“面积”求位移.前2s内物块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后物块做匀速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分别使用牛顿第二定律和物体的平衡条件即可解出质量,匀速运动时电场力与滑动摩擦力平衡,求出动摩擦因数。2、物体电势能的改变量等于电场力做的功。
易错点
1、不会在对应时间内同时分析力的情况和运动情况。2、物体电势能的改变量直接等于电场力做的功,应该是负值。
一物体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面上,受到水平拉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a和速度的倒数


正确答案
解析
由图象可知物体速度为0-1m/s过程中做加速度为3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为1-4m/s过程中,拉力以恒定的功率拉动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从图中代入数据可得:
解得:P=4W,f=1N,故C错误;
又

将P=4W,f=1N,m=1kg,v=2m/s代入
可得a=1m/s²,即物体速度为2m/s时,加速度大小为1m/s²,故B正确;
从图象可知物体速度为0∼1m/s过程中做加速度为3m/s²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的时间为:
故选:AB.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1、观察图象可知物体速度为0~1m/s过程中做加速度为3m/s²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速度为1~4m/s过程中,拉力以恒定的功率拉动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列式:


易错点
1、不能很好地利用图象求出功率P和摩擦力力f。2、1-4m/s过程中,拉力以恒定的功率是机车启动中的模型之一。
甲和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和乙所示的两个电路来测量某电子产品所用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其中R为电阻箱,定值电阻
(1)可以判断图线丙是利用图中的实验数据描出的;
(2)甲同学得到的图线横截距为


正确答案
甲:,故可判断这是丁图象,由丁得:,解得E=3.70V;同理,乙:得到,这是丙图象,解得 r=0.10Ω
解析
(1)先观察图A,发现R=0时,

(2)A图对应乙电路图表示R=0时,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B图对应甲电路图表示R=0时即R变为无穷大时,这时电压表测量的就是电源电压,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
故在A. B两图中,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能表示电源电动势倒数的是图B.
(3)图A和B中图线的斜率分别是



甲图中

由上面两式子解得:,
故答案为:(1)乙;
(2)B;
(3)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先观察图A,发现R=0时,有一定数值,随着R增大,增大,即电压表示数减小,据此判断是哪个图的实验数据描绘出来的;
当R无穷大时,电压表测量的就是电源电动势,据此判断;
根据给出的斜率,找到U与R的关系,再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列式求出电动势和内阻.
易错点
1、不能正确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写出甲乙图中对应的方程。2、无法运用数学图象知识求解。
某科技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验证动能定理,一端固定有定滑轮且带有刻度尺的倾斜气垫导轨固定在水平桌面上,导轨上A点处有一总质量为M带遮光片的长方形滑块,滑块用平行斜面的轻细绳通过定滑轮与一拉力传感器相连,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片的宽度d;
②安装好实验器材,给气垫导轨接上气源,然后读出拉力传感器的示数,记为F,同时从气垫导轨刻度尺上读出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L;
③剪断细绳,让滑块滑向光电门,并记录滑块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④多次改变滑块与光电门之间的距离,记录相应的L与t的值,结果如表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片宽度d的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
剪断细绳后,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若动能定理成立,则在本实验中

以L为横坐标,

正确答案
0.50cm;
解析
宽度d=5mm+0.0mm=5.0mm=0.50cm;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游标卡尺读数时首先以游标零刻度线为准在尺身上读取毫米整数,即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部分,然后看游标上第几条刻度线与尺身的刻度线对齐,乘以分度值即可。
易错点
游标卡尺读数方法有问题。
正确答案
解析
剪断细绳前细绳对滑块的拉力便是剪断细绳后滑块沿斜面滑动所受到的合外力,即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剪断细绳前滑块处于平衡状态,滑块斜向下的力等于砂桶的重力,剪断细绳后,沿斜面方向只受斜向下的力。
易错点
借助动能定理联系图象的数学关系写出物理式的综合能力没有形成。
正确答案



解析
合外力做的功为



所做的图像如图丙所示:
由



故答案为:(1)0.50cm;(2)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由动能定理得合外力做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结合速度公式即可得出


易错点
借助动能定理联系图象的数学关系写出物理式的综合能力没有形成。
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







求:
绳对球的拉力大小;
b对c,a对b以及桌面对a摩擦力大小;
撤去力F的瞬间,
正确答案
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是10 N.
解析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如图:
据平衡条件得: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整个系统保持静止,根据平衡条件和三角关系求出绳的拉力T。
易错点
1、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运用不会运用。2、利用牛顿定律解决瞬时问题。
正确答案
b对c,a对b以及桌面对a的摩擦力大小分别为0、14 N、4 N.
解析
根据平衡条件得:
对c:
对bc:
代入数据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别以c、ab整体及abc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求各个摩擦力大小。
易错点
1、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运用不会运用。2、利用牛顿定律解决瞬时问题。
正确答案
a、b、c三个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0.78 m/s².
解析
撤去力F的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对abc整体有:
对小球有:
联立代入数据并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撤去F后,对abc整体和小球,分别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和平衡条件列式,即可求解三个物体的加速度。
易错点
1、整体法和隔离法的综合运用不会运用。2、利用牛顿定律解决瞬时问题。
如图所示,足够长的光滑绝缘水平台左端固定一被压缩的绝缘轻质弹簧,一个质量








求:
被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若光滑水平轨道CD足够长,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光滑竖直圆轨道的半径应满足什么条件?
如果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

正确答案
被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为0.32J.
解析
A到B平抛运动:
代入数据解得:
B点:
得:
被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释放弹簧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为小球的动能.先根据小球从A到B平抛运动过程,求出小球到B点时竖直分速度,由速度的分解求出到A点的速度,即可根据机械能守恒求解被释放前弹簧的弹性势能。
易错点
1、小球不离开轨道的可能性分析失误。2、多过程问题用动能定理求解。
正确答案
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水平轨道足够长),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0.33m或R⩾0,825m.
解析
B点:
B到C:
代入数据解得:
①恰好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时:
从C到圆轨道最高点:
得:
②恰好到竖直圆轨道最右端时:
得:
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要使小球不离开轨道,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恰好过竖直圆轨道最高点时,先由牛顿第二定律和向心力知识求出到最高点的速度,再由动能定理求解轨道半径.第二种情况:小球恰好到竖直圆轨道最右端,由动能定理求解轨道半径。
易错点
1、小球不离开轨道的可能性分析失误。2、多过程问题用动能定理求解。
正确答案
如果竖直圆弧轨道的半径R=0.9m,小球进入轨道后可以有6次通过竖直圆轨道上距水平轨道高为0.01m的某一点P.
解析



有:

同除得:
同理:n次上升高度

则小球共有6次通过距水平轨道高为0.01m的某一点.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R=0.9m与上题结果中轨道半径






易错点
1、小球不离开轨道的可能性分析失误。2、多过程问题用动能定理求解。
(二)选考题
斜面ABC中AB段粗糙,BC段长为






求:
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通过B点处的速度
斜面AB段的长度;
小物块沿斜面向下滑行通过BA段的时间。
正确答案
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通过B点处的速度
解析
由v−t图象可知,小物块沿斜面向上滑行的初速度
由

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运动学公式以及在AB段和BC段加速度的关系,求出通过B处的速度。
易错点
1、B点作为前后两段过程的衔接合理选用运动学公式求解。2、正确利用图象中的关系为两阶段运动提供物理量信息。
正确答案
斜面AB段的长度为6.4m;
解析
在上滑过程:对AB段有
在上滑过程:对BC段有
由上两式解得:
即:
解得: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分别对AB段和BC段,根据位移速度公式列式,联立方程求解即可。
易错点
1、B点作为前后两段过程的衔接合理选用运动学公式求解。2、正确利用图象中的关系为两阶段运动提供物理量信息。
正确答案
小物块沿斜面向下滑行通过BA段的时间为1.6s.
解析
上滑时
由牛顿运动定律可知:
所以下滑通过AB段时小物块做匀速运动,其速度为
因此
考查方向
解题思路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在AB段的摩擦力,从而判断在AB段下滑时的运动情况,再由运动学公式求出沿斜面下滑过程中通过BA段的时间。
易错点
1、B点作为前后两段过程的衔接合理选用运动学公式求解。2、正确利用图象中的关系为两阶段运动提供物理量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