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 洛阳市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是矢量,电场强度是标量

B千克(kg)属于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C伽利略利用光滑斜面实验直接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D电场线是库仑最先引入的

正确答案

B

解析

A、电场强度是矢量;故A错误;B、根据国际单位可知,千克(kg)属于国际单位中的基本单位.故B正确;C、伽利略利用光滑斜面实验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故C错误;D、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故D错误。

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电场强度、单位制、矢量和标量、物理学史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位移、路程、速度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电场强度是矢量;国际单位制规定了七个基本物理量.分别为长度、质量、时间、热力学温度、电流、光强度、物质的量.它们的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称为基本单位,而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式推到出来的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伽利略利用光滑斜面实验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法拉第引入了电场线。

易错点

对国际单位制、物理学史了解不够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如图3所示,物块A放在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者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某一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仍未动。则施力F 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B之间的摩擦力可能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可能不变

CB与墙之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的弹力变小

正确答案

A

解析

A、对A,开始受重力、B对A的支持力和静摩擦力平衡,三力平衡,A所受的静摩擦力大小为,当施加F后,仍然处于静止,若,则A、B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变大,故A正确.B、以整体为研究对象,开始时B与墙面的弹力为零,后来加F后,弹力为,弹力变大,故B错误C、对整体分析,由于AB不动,弹簧的形变量不变,则弹簧的弹力不变,开始弹簧的弹力等于A、B的总重力,施加F后,弹簧的弹力不变,总重力不变,根据平衡知,则B与墙之间一定有摩擦力.故C错误,D错误。

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电场力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隔离对A分析,通过A受力平衡判断A、B之间摩擦力的变化.通过对整体分析,抓住AB不动,弹簧的弹力不变,判断B与墙之间有无摩擦力。

易错点

不能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正确地进行受力分析,判断B与墙之间有无摩擦力。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6.如图4所示,建筑工人通过由一个动滑轮和一个定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将一重物缓 慢吊起,在此过程中,如果不计滑轮与绳的重力及摩擦,则(   )

A绳子的张力逐渐变小

B绳子的张力先变大后变小

C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

D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大

正确答案

C

解析

AB、物体和动滑轮组成的相同受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三力平衡,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两个拉力合力一定,在物体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夹角不断增大,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拉力不断增大;故A、B错误;CD、以人为研究对象,可知人受到重力、绳子的拉力以及地面的支持力,由共点力平衡可知,人受到的重力与地面的支持力、绳子拉力的合力是平衡力.由于绳子的拉力增大,所以人对地面的压力逐渐变小.故C正确,D错误。

故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临界极值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二力合成时,夹角越小,合力越大;同样,将一个力分解为等大的两个分力,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分力越大;物体受三个力,重力和两个拉力,三力平衡,两个拉力的合力与重力等值、反向、共线。对人进行受力分析,由共点力平衡即可判断出人对地面的压力的变化。

易错点

不能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动态分析、不能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7.如图5所示,A、B两球质量相等,光滑斜面的倾角为,图甲中,A、B两球用轻弹簧相连,图乙中A、B两球用轻质杆相连,系统静止时,挡板C与斜面垂直,轻弹簧、轻杆均与斜面平行,则在突然撤去挡板的瞬间有(   )

AA.两图中两球的加速度均为gsin

B两图中A球的加速度均为零

C图乙中轻杆的作用力一定不为零

D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

正确答案

D

解析

撤去挡板前,挡板对B球的弹力大小为2mgsinθ,因弹簧弹力不能突变,而杆的弹力会突变,所以撤去挡板瞬间,图甲中A球所受合力为零,加速度为零,B球所受合力为2mgsinθ,加速度为2gsinθ;图乙中杆的弹力突变为零,A、B球所受合力mgsinθ,加速度均为gsinθ,故图甲中B球的加速度是图乙中B球加速度的2倍;故D正确;ABC错误。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共点力平衡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力的突变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弹簧弹力不能突变,杆的弹力会突变,分析撤去挡板的瞬间,图甲和图乙中AB所受合外力即可得到各自的加速度。

易错点

不清楚杆的弹力可以突变,弹簧弹力不能突变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2016年8月5日一21日第31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巴丙的里约热内卢举行,中国体育健儿们奋力拼搏,在里约再次为祖国嬴得荣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远方看台的观众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可将运动员视为质点

B在跳水比赛中,如果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一定是上升的

C在男子20公里竞走决赛中,我国选手王镇以1小时19分14秒获得冠军,这里提到的“1小时19分14秒”指的是时刻

D在男子200米自由泳决赛中,我国选手孙杨以1分44秒65的成绩获得冠军,根 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他在本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D

解析

A、观看排球运动员的发球动作时,球的大小和体积不能忽略,故不可以把足球视为质点,故A错误;B、在跳水比赛中,运动员上升时,以运动员为参考系,该运动员下方的水面是下降的,故B错误;C、“1小时19分14秒”是走完全程的时间,故(C错误;D、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则可以根据这个信息我们可以求出他在本次比赛中的平均速度,故D正确;

故本题选: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时间与时刻、质点、参考系、平均速度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位移、路程、速度、加速度、矢量、标量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明确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条件是,在所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不计;在研究问题中一般选择地面为参考系.时刻是某一瞬间,时间间隔是两个时刻的间隔.根据题意可明确句子中的数据是时间还是时刻;平均速度等于位移除以时间。

易错点

不知道把物体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误以为跳水就是下降过程,忽略了上升过程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甲、乙两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c随时间r变化的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1时间内,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乙均做减速运动

B甲、乙均做曲线运动

C甲、乙两物体同向运动

D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A

解析

AB、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则知,在0~t1的时间内,甲沿正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乙沿负方向做减速直线运动,两者的运动方向相反.故A正确BC错误.D、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根据图象可知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时间相等,所以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本题选:A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位移、路程、速度图像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物体的速度,由切线斜率分析速度的变化,判断物体的运动性质.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纵坐标的变化量.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之比。

易错点

对位移时间图像的斜率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清导致错误。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甲、乙两辆汽车从同一起跑线上同时启动,在t = 0到t= t1时间内,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做直线运动,乙做曲线运动

Bt1时刻,甲、乙两车相遇

Ct1时刻,乙车的加速度大于甲车的加速度

D0到A时间内,乙车的平均速度大于甲车的平均速度

正确答案

C

解析

A、甲乙的速度都为正,一直沿同一方向运动,都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tl时刻两车的速度相等,而之前甲的速度一直比乙的快,两车间的距离增大,之后乙的速度比甲快,两车间的距离减小,故在tl时刻两车相距最远,故B错误C、tl时刻乙的斜率大于甲的斜率,故乙的加速度大于甲的加速度,故C正确;D、0到tl时间内,甲车的位移大于乙车的位移,由可知,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D错误。

故本题选: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加速度、位移图像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由图中各点的坐标可读出各时刻的速度,由图象切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根据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可求出两车的位移,则可确定何时两车相遇,由位移可求得平均速度。

易错点

对速度时间图像斜率、面积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清导致错误。

多选题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1.5分,有选错的得0分。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9.如图7所示,物块A的质量是B的2倍,在恒力F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光滑,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为a1,物块A、B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1;若物块与水平面间接触面粗糙,且物块A、B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物块B的加速度大小为物块间的相互作用力大小为N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a1 = a2

Ba1 > a2

CN1 = N2

DN1 > N2

正确答案

B,C

解析

设B的质量为m,则A的质量为2m;接触面光滑时,整体分析,对B分析

接触面粗糙时,整体分析:,可知a1>a2;对B分析:,则N1=N2

故BC正确,AD错误。

故本题选:B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惯性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二力平衡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A、B具有相同的加速度可以视为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求出水平面光滑和粗糙时的加速度,隔离对B分析,求出弹力的大小,从而进行比较。

易错点

不能灵活运用整体法隔离法、忽略摩擦力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0.如图8所示,细线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穿过一张CD光盘的中央圆孔后拴着一个橡胶球,橡胶球静止时,竖直悬线刚好挨着水平桌面的边沿。现将 CD光盘按在桌面上,并沿桌面边缘以速度匀速移动,移动过程中,CD光盘中央小孔始终紧挨桌面边线,当悬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时(   )

A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B小球的竖直分速度大小为

C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D小球的速度大小为

正确答案

B,D

解析

由题意可知,线与光盘交点参与两个运动,一是沿着线的方向运动,二是垂直线的方向运动,则合运动的速度大小为v,由数学三角函数关系,则有,而线速度的方向,即为小球上升的速度大小v,再依据矢量的合成法则,则小球的速度大小为,故BD正确,AC错误。

故本题选:B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关联速度、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对线与光盘交点进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此点既有沿着线方向的运动,又有垂直线方向的运动,而实际运动即为光盘的运动,结合数学三角函数关系,即可求解。

易错点

不清楚光盘沿着绳子的分速度等于小球上升的速度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8.如图6所示,甲、乙两人在地面上进行拔河比赛.若绳子质量不计,比赛结果是

甲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惯性一定比乙大

B甲对绳的拉力大于乙对绳的拉力•

C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w

D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甲的拉力等于乙的拉力,若甲受到的拉力小于甲受到的地面的摩擦力,乙受到的拉力大于乙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可知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关键,不一定甲的质量大,即甲的惯性不一定大,故A错误;BC、绳子质量不计,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大小相等.故B错误,C正确;D、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故D正确。故本题选:C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惯性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二力平衡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而平衡力不会同时产生和消失;在作用力一样的情况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质量大的,加速度小,运动的慢。

易错点

不清楚惯性概念、不知道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对牛顿第三定律理解不透彻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大小为被水平抛出,落地时速度 大小为,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

A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B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竖直分位移为

C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为

D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水平分位移为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落地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

物体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则有:vy=gt

所以运动的时间为:

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竖直分位移为,水平分位移为

故本题选:AB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抛运动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物体做平抛运动,将物体落地时的速度进行分解,求出竖直方向上的分速度,根据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由速度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并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竖直位移。

易错点

不清楚平抛运动的速度分解和位移分解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2. 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于月球雨海西北部,假设嫦娥三号先沿距月球表面高度为3R的圆形轨道I运动,到达轨道的A点时点火变轨进入椭圆轨道II,到达轨道的近月点B时再次点火进人月球近月轨道ID绕月球做圆 周运动,如图9所示.已知月球半径为R,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则嫦娥三号(   )

A在轨道I上运行的角速度为

B在轨道II上运行的周期大于在轨道I上运动的周期

C在轨道II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小于在轨道I经过A 点时的加速度

D在轨道I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经过B点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月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故A正确;B、轨道Ⅱ的半长轴小于轨道Ⅰ的轨道半径,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在轨道Ⅱ上运行的周期小于在轨道Ⅰ上运动的周期,故B错误;C、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解得:,G、M、r都相同,在轨道Ⅱ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等于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轨道Ⅰ的半径大于轨道Ⅲ的半径,在轨道Ⅰ上经过A点时的速度小于在轨道Ⅲ经过B点速度,故D正确;

故本题选:A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造卫星的加速度、周期和轨道的关系、万有引力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卫星变轨、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应用万有引力公式求出角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然后分析答题;探测器实现变轨时应做离心或向心运动,探测器速度应变化。

易错点

不清楚点火加速时动能增加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6.某同学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把钩码的重力记为弹簧的弹力,实验装置如图13所示,关于该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应在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时读取刻度尺上 的示数

Ba弹簧被拉伸时,所挂钩码越多,误差越小

C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本实验得出的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关系图像一定不过坐标 原点

正确答案

A,D

解析

A、应在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时读取刻度尺上 的示数,故A正确;B、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否则弹簧会损坏,故B错误.C、弹簧的长度不等于弹簧的伸长量,伸长量等于弹簧的长度即弹簧的原长,故C错误.D、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l﹣l0)=kx,即弹簧弹力与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与弹簧长度不成正比,不过远点,故D正确.

故本题选:A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测定弹簧劲度系数知识点教会命题。

解题思路

在《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弹簧的弹力与变化量的关系满足F=kx,其中k由弹簧本身决定。

易错点

不注意弹簧原长与伸长量的区别、弹簧的弹性限度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3.如图10所示,质量相同的两物体从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运动,A沿着固定在地面 上的光滑斜面下滑,B做自由落体运动,两物体分别到达地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B运动过程中重力的平均功率

C到达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D到达地面时重力的瞬时功率

正确答案

A,C

解析

AB、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时间,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gsinθ,根据得,。重力做功相等,根据知,。故A正确、B错误。CD、根据动能定理得,物块到达底端时的速度A物体重力的瞬时功率PA=mgvsinθ,B物体重力的瞬时功率PB=mgv.则。故C正确,D错误.

故本题选:AC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功率、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等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电场力做功、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动能定理求出到达地面时的速度,根据瞬时功率的公式求出重力的瞬时功率.结合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比较运动的时间,通过平均功率的公式求出重力的平均功率。

易错点

不清楚平均功率和瞬时功率的区别导致错误。

1
题型: 多选题
|
分值: 3分

14.两个相同的负电荷和一个正电荷附近的电场线分布如图11所示。c是两负电荷连线的中点,cd连线与两负电荷连线垂直,正电荷位于cd线上、c、d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则(   )

A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6点时小

B—个正点电荷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大于在6点时 具有的电势能

Cc点的电场强度比d点的大

Dc点的电势比d点的低

正确答案

C,D

解析

A、由图看出,a点处电场线比b点处电场线密,则a点的场强大于b点的场强,同一个点电荷在a点时受到的电场力比在b点时大.故A错误.B、电场线从正电荷到负电荷,沿着电场线电势降低,所以b点的电势比a点的高,所以一个正点电荷在a点时具有的电势能小于在b点时 具有的电势能.故B错误;C、由图看出,c点处电场线比d点处电场线密,则c点的场强大于d点的场强,故C正确;D、两个负电荷的电量相同,由图可知,v位于它们连线的中垂线上,所以对两个负电荷来说,连线上c点的电势最低;而c与d到正电荷的距离是相等的,所以正电荷产生的电场在c点与d点产生的电势是相等的,所以合电场的电势c点的电势低,故D正确。故本题选:CD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场强、电场线、电势能、电势等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等势面、电场力做功、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电场线的疏密判断场强的大小.根据电场线的方向判断电荷的正负.顺着电场线电势逐渐降低,由电场线的方向可判断电势的正负。

易错点

不清楚电场线与场强、电势、电势能的关系导致错误。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46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某电视台在娱乐节目中曾推出一个游戏节目——手推易拉罐。选手们从起点开始用力推场拉罐一段时间后,放手让它向前滑动,若易拉罐最后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不能压线)视为成功;若易拉罐最后没有停在桌上有效区域内或在搰行过程中倒下均视为失败.其简化模型如图17所示,AC是长度= 5.5 m的水平枭面,选手们将易拉罐放在A点,从A点开始用一恒定不变的水平推力推它,BC为有效区域。已知 BC长度L2= 1.1m,易拉罐质量m = 0.5 kg,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g取10 m/s2.

21.某选手作用在易拉罐上的水平推力11 N,易拉罐沿AC做直线运动,假设易拉罐可视为质点,该选手要想获得游戏成功,水平推力对易拉罐的作用时间应该等于多少?(令)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0.2s<t<0.22s

解析

设力作用时间最短为t1时,杯子由A点开始加速,恰运动到B处.力作用时间最长为t2时,杯子由A点开始加速,恰运动到C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g=ma1,﹣μmg=ma2

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2a1x1=v12,2a2x2=0﹣v12

而v1=a1t1

根据题意可得:L1﹣L2<x1+x2<L1

以上各式联立解得:t1=0.2s,t2=0.22s,

所以力F的作用时间范围为0.2s<t<0.22s。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电场力、洛伦兹力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若将杯子放在A点,选手要能成功,一种是杯子恰运动到C处,另一种是杯子恰运动到B处;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再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速度关系求解加速的最大速度,根据速度时间关系求解时间。

易错点

不清楚物体的运动过程和受力情况、不能确定位移大小范围导致错误。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18.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汽车的人均拥有率越来越高,交通事故也越来越频繁。交通路口是交通事故的多发地,驾驶员到交通路口时应格外小心。现有甲、乙汽车正沿同一平直马路同向匀速行驶,甲车在前,乙车在后,它们行驶的速度均为=9 m/s.当两车快要到某十字路口时,甲车司机看到绿灯已转换成黄灯,立即紧急刹车,乙车司机为了避免与甲车相撞也紧急刹车。已知甲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1=5m/s2,乙车紧急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 4.5 m/s2,乙车司机的反应时间△t= 0.3 s(即乙车司机看到甲车刹车后0.3 s才开始刹车),为保证两车在紧急刹车过程中不相撞,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 中应保持多大距离?

正确答案

3.6m

解析

甲车刹车时有:

由于a1>a2,可知甲车停止后乙车继续靠近甲车,

对于乙车,反应时间内的位移为:x1=v0△t,

刹车后,有:

两车恰好相遇时有:

代入数据,联立以上方程可解得:△x=3.6m。

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 中应保持3.6m。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极值问题、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甲车刹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刹车的加速度,可知甲车停止后,乙车继续运动靠近甲车,结合速度位移公式求出甲乙两车刹车到停止的位移,抓住两车恰好相遇,求出甲乙两车在行驶过程中应保持的距离。

易错点

不注意甲车的加速度大于乙车的加速度,甲车先停止,在停止的过程中,两车距离逐渐减小。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0分

如图16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线悬于O点,与0点处于同一水平线上的P点处有一个光滑的细钉,已知OP=,在A点给小球一个水平向左的初速度,发现小球恰能到达跟P点在间一竖直线上的最高点B.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试求:

19.小球在A点时细线的张力大小;

20.在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空气阻力做的功。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10mg;

解析

小球在A点时,由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T=10mg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电场力做功、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小球在A点时,由重力和细线拉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细线的张力大小;

易错点

不知道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的临界条件,即拉力为零,由重力提供向心力;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小球恰能达到最高点B,在B点,由重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B点的速率为:

小球从A到B的过程中,设克服空气阻力做功为Wf.根据动能定理得:

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竖直面内圆周运动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电场力做功、能量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小球恰好到达最高点B时,绳子的拉力为零,由重力充当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在B点的速度.对A到B的过程运用动能定理,求克服空气阻力所做的功。

易错点

不知道空气阻力是变力,应用动能定理求变力做功。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3分

从地面斜向上抛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当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与势能之比是9:16,选地面为重力势能参考面,不计空气阻力,现在此空间加上一个平行于小球运动平面的水平电场,以相同的初速度抛出带上正电荷量为q的原小球,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与抛出时动能相等。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试求:

22.无电场时,小球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23.后来所加电场的场强大小。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无电场时,当小球升到最高点时,小球具有的动能与势能之比是9:16

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则竖直方向有

解得初始时 vx:vy=3:4

所以竖直方向的初速度为

竖直方向小球做匀减速运动,有 vy=gt

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能量守恒定律、洛伦兹力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无电场时,将小球的运动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竖直方向小球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速度位移关系公式列式,可得抛出时竖直分速度,结合小球到达最高点时动能与势能之比是9:16,求水平初速度,从而求得初速度.最后由竖直方向上速度公式求时间。

易错点

不知道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的受力情况和初速度确定运动情况。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答案】

解析

设后来所加的电场场强大小为E,小球到达最高点时的动能与抛出时动能相等.

若电场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则有

解得

若电场力的方向与初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反,则有

解得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运动的合成和分解、牛顿第二定律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能量守恒定律、洛伦兹力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后来所加电场方向可能与初速度的水平分量方向相同,也可能相反,分两种情况,由牛顿第二定律和速度公式结合求解。

易错点

不知道曲线运动的处理方法是分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运动,分别研究这两个方向的受力情况和初速度确定运动情况。

填空题 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把答案填写在题中横线上。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3分

1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打点计財器研究 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实验中得到的一段纸带如图12所示,每隔4个点选一个计数点,0、A、B、C、D为相邻的五个计数点,测得=5.5mm、OB== 14.9 mm、0C = 28.3 mm、OD = 45.2 mm。则该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m/s2.(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0.39

解析

由于每隔4个点选一个计数点,则每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根据可得=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数据处理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光电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打点周期和计数点的选择方法可明确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再根据利用逐差法即可求得加速度的大小。

易错点

不能正确分析时间间隔、不会应用逐差法求解、在计算时一定要不注意单位的换算导致错误。

1
题型:填空题
|
分值: 6分

17.用如图14所示实验装置验证两物体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m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1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图15中给出的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1=50g、m2= 150g,则在打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系统势能的减少△EJ =     J,(g取9.8 m/s2,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正确答案

0.576,0.588

解析

根据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知打第5个点时的速度为:

物体的初速度为零,所以动能的增加量为

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物体重力做功,故

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了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知识点,近几年在各省高考题中出现频率较高,常与光电门、打点计时器、逐差法知识点交汇命题。

解题思路

根据物体的初末动能大小可以求出动能的增加量,根据物体重力做功和重力势能之间的关系可以求出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比较动能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减小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机械能是否守恒。

易错点

不理解系统机械能概念、不注意m2势能减少m1势能增加导致错误。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