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酸洗废液(含有NO3-、Cr2O72-、Cu2+等)可以用零价铁(Fe)处理。处理前调节酸洗废液的pH=2,进行如下实验:
24.在废液中投入足量铁粉,测得溶液中氮元素的存在形式及含量如下:
①铁粉去除NO3-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②处理前后溶液中氮元素的总量不相等,可能的原因是 。
25.其他条件相同时,铁粉投入量(均足量)对废液中NO3-去除效果如下:
①0-20min之间铁粉的投入量不同,NO3-去除率不同的原因是 。
②已知:
Ⅰ.在铁粉去除NO3-的过程中,铁粉表面会逐渐被FeOOH和Fe3O4覆盖。FeOOH阻碍Fe和NO3-的反应,Fe3O4不阻碍Fe和NO3-的反应。
Ⅱ.2FeOOH+Fe2+ = Fe3O4+2H+
在铁粉去除NO3-的过程中,下列措施能提高NO3-去除率的是 。(填字母)
a.通入氧气 b.加入盐酸
c.加入氯化亚铁溶液 d.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26.相同条件下、同一时间段内,废液中共存离子对NO3-去除率的影响如下图:
27.向零价铁去除NO3-之后的溶液中投加 (填试剂名称),既可去除重金属离子又有利于氨的吹脱。
利用熔融碱焙烧工艺可从铝热法生产金属铬所得铬渣(Al、Al2O3、Cr2O3等)中浸出铬和铝,实现铬和铝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
28.铝热法冶炼金属铬,是利用了金属铝的 (填“氧化性”或“还原性”)。
29.溶液1中的阴离子有CrO42-、 。
30.过程Ⅰ,在Cr2O3参与的反应中,若生成0.4mol CrO42-,消耗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是 。
31.通入CO2调节溶液pH实现物质的分离。
①滤渣A煅烧得到Al2O3,再用电解法冶炼Al。冶炼Al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滤渣B受热分解所得物质可以循环利用,B是 。
③已知:2CrO42-+2H+Cr2O72-+H2O K=4.0×1014
滤液3中Cr2O72-的浓度是0.04 mol/L,则CrO42-的浓度是 mol/L。
32.过程Ⅱ的目的是得到K2Cr2O7粗品,粗品再重结晶可制得纯净的K2Cr2O7。
结合表中数据分析,过程Ⅱ得到K2Cr2O7粗品的操作是: ,
过滤得到K2Cr2O7粗品。
从宏观现象探究微观本质是重要的化学学科素养。以FeCl3溶液为实验对象,探究其
与碱性物质之间反应的复杂多样性。实验如下:
33.①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4.②中逸出的无色气体是 。从物质类别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共性是 (写一条);从化合价的角度分析,Na2CO3与Na2SO3在化学性质方面的差异是 (写一条)。
35.对于③中的实验现象,同学们有诸多猜测,继续进行实验:
Ⅰ.甲取③中的红棕色溶液少许,滴入少量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甲得出结论:FeCl3与Na2SO3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离子方程式是 。
Ⅱ.乙认为甲的实验不严谨,重新设计并进行实验,证实了甲的结论是正确的。其实验方案是 。
36.受以上实验的启发,同学们对pH≈8的1mol/LNaF溶液与FeCl3溶液混合时的现象产生了好奇并进行实验:
Ⅰ.⑤的实验目的是________ 。
Ⅱ.为探究④中溶液变无色的原因,进行如下实验:
资料显示:FeF3溶液为无色。 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红褐色沉淀产生的原因: 。
37.根据实验,FeCl3溶液与碱性物质之间的反应的多样性与 , 有关。
医用麻醉药苄佐卡因E和食品防腐剂J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I.M代表E分子结构中的一部分
II.
请回答下列问题:
15.A属于芳香烃,其结构简式是 。
16.E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 。
17.C能与NaHCO3溶液反应,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是 。
18.反应②、③中试剂ii和试剂iii依次是 (填序号)。
a.高锰酸钾酸性溶液、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溶液、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19.H的结构简式是 。
20.J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 种,写出其中任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a.为苯的二元取代物,其中一个取代基为羟基
b.与J具有相同的官能团,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21.以A为起始原料,选用必要的无机试剂合成涂改液的主要成分亚甲基环己烷(),写出合成路线(用结构简式表示有机物,用箭头表示转化关系,箭头上注明试剂和反应条件):。
CH4超干重整CO2技术可得到富含CO的气体,用于生产多种化工产品。该技术中的化学反应为:CH4 (g)+3CO2 (g)2H2O(g)+4CO(g) H=+330 kJ/mol
22.下图表示初始投料比n(CH4)∶n(CO2)为1∶3或1∶4时,CH4的转化率在不同温度(T1、T2)下与压强的关系。[注:投料比用a1、a2表示]
①a2= 。
②判断T1与T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
23.CH4超干重整CO2的催化转化原理示意图如下:
.
①过程I,生成1 molH2时吸收123.5 kJ热量,其热化学方程式是 。
②过程II,实现了含氢物种与含碳物种的分离。生成H2O(g)的化学方程是 。
③假设过程I和过程II中的各步均转化完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过程I和过程II中均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过程II中使用的催化剂为Fe3O4和CaCO3
c.若过程I投料=1,可导致过程II中催化剂失效
- 真题试卷
- 模拟试卷
- 预测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