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东城区2017年高三第三次月考
精品
|
单选题 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3.在实验室和生产生活中,安全是避免伤害和事故的保障。下列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  )

A金属钠着火时立即用沙子盖灭

B制取有毒气体时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C将过期的化学药品直接倒入下水道

D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时试管口要避开人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为防止钠燃烧,则应该用大量沙子隔绝空气来扑灭,故A正确;

B为了防止中毒,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时,要及时将气体排出,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故B正确;

C化学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会污染下水道中的水,故C错误;

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试管口不能对着有人的地方,防止液体喷出伤人,故D正确.
故答案选:D.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解题思路

A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氧气,促进钠燃烧;

B制备有毒气体的实验时,要及时将气体排出;

C化学药品不能倒入下水道;

D从液体药品的加热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易错点

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4 g乙烯气体中的氢原子数约为2×6.02×1023

B标准状况下,2.24 L H2O含有的共价键数约为0.2×6.02×1023

C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生成的NH3分子数约为2×6.02×1023

D0.1 L 0.5 mol/L CH3COOH溶液中含有的氢离子数约为0.05×6.02×1023

正确答案

A

解析

A乙烯的最简式为CH2,14g乙烯所含氢原子为2mol,个数为2×6.02×1023,故A正确;

B标况下H2O不是气态,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故B错误;

C合成氨为可逆反应,无法彻底反应,故不能计算出生成NH3分子数,故C错误;

D乙酸为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故D错误,故选A.

考查方向

阿伏加德罗常数

解题思路

A乙烯的最简式为CH2

B标况下H2O不是气态;

C合成氨为可逆反应;

D乙酸为弱电解质.

易错点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8. 华法林是一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2个苯环一定处于同一平面

B1 mol华法林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

C在一定条件,华法林可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

D在NaOH水溶液中加热,华法林可发生消去反应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分子中的碳碳单键均能够自由旋转,故两个苯环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也可以处于不同平面,故A错误;

B 1 mol华法林先与1 mol NaOH反应生成1 mol羧酸钠和1 mol酚羟基,1 mol酚羟基继续和1 mol NaOH反应,故1 mol华法林最多能与2 mol NaOH反应,故B正确;

C华法林中不含有酚羟基,故不能与HCHO发生缩聚反应,故C错误;

D羟基消去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卤代基消去条件为NaOH醇溶液;且华法林中唯一的羟基β位C原子上没有H原子,不能发生消去反应,故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有机物结构与性质

解题思路

A分子中与右侧苯环相连的碳碳单键能够自由旋转,故两个苯环可以处于同一平面也可以处于不同平面;

B酯基和酚羟基均能与NaOH反应;

C酚羟基才能与甲醛发生缩聚反应;

D羟基消去反应条件为浓硫酸加热,卤代基消去条件为NaOH醇溶液;

易错点

有机物空间结构与官能团性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9.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依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与Y形成的化合物只含有离子键

B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W

CY元素构成单质的还原性强于Z元素构成单质

D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两两之间均能反应

正确答案

A

解析

A Na与O形成的化合物Na2O2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故A错误;

B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小的元素对应离子半径越大,故4种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最大的是S,故B正确;

C Y元素构成的单质是金属Na,性质活泼还原性强,能置换出水中的H; Z元素构成单质为金属Al,还原性较弱,故C正确;

D Y、Z、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铝和硫酸,氢氧化铝属于两性物质,既能和酸又能和碱反应,故三种物质之间两两之间均能反应,故D正确,故选A。

考查方向

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

解题思路

四种短周期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最外层电子数是最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为O元素;Y的单质及化合物焰色反应为黄色,则Y为Na元素;Z为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则Z为Al元素;W单质为黄色晶体,则W为S元素。根据推得结果,容易判断个选项是否正确。

易错点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0. 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选用的试剂正确的是(  )

A物质(杂质):;试剂:

B物质(杂质):;试剂:

C物质(杂质):;试剂:

D物质(杂质):;试剂:

正确答案

C

解析

因氧化铝与二氧化硅均与NaOH溶液反应,不能利用选择NaOH溶液来除杂,可选HF酸溶解后过滤,故A错误;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均与Na2CO3溶液反应,则不能除杂,可选饱和NaHCO3溶液利用洗气法除杂,故B错误;

Fe不与FeCl2溶液反应,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除去杂质且不引入新的杂质,故C正确;

NaHCO3与Na2CO3均与Ca(OH)2溶液反应,则不能除杂,可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来除杂,故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实验评价

解题思路

氧化铝与二氧化硅均与NaOH溶液反应;

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均与Na2CO3溶液反应;

Fe不与FeCl2溶液反应,与FeCl3溶液反应生成FeCl2

NaHCO3与Na2CO3均与Ca(OH)2溶液反应

易错点

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 下列厨房中的物质与类别不对应的是(   )

A苏打-盐类

B食醋-混合物

C蔗糖-有机物

D花生油-纯净物

正确答案

D

解析

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其化学式是Na2CO3,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故A不选;

B食醋的有效成分为醋酸,还含有大量水等其它物质,是混合物,故B不选;

C蔗糖属于糖类,是有机物,故C不选;

D花生油的成分为油脂,含不饱和脂肪酸80%以上(其中含油酸41.2%,亚油酸37.6%)。另外还含有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酸等饱和脂肪酸19.9%;故选D.

考查方向

物质的分类

解题思路

本题物质的分类,题目难度不大,掌握相关物质的成分和相关概念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A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B混合物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C有机物主要是由碳元素、氢元素组成,是一定含碳的化合物,但是不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氰化物、硫氰化物、氰酸盐、金属碳化物、部分简单含碳化合物(如SiC)等物质;

D纯净物是单一的一种物质.

易错点

混合物和纯净物;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结构简式C2H4O2

B氯化钠的电子式

C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水的电离方程式2H2O == H3O++OH

正确答案

B

解析

A乙酸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羧基,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羧基,应为CH3COOH,故A错误;

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故B正确;

C硫原子显电中性,核内质子数应等于核外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应为6,所给示意图为S2-结构示意图,故C错误;

D水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应使用可逆符号,故D错误;故选B.

考查方向

化学用语

解题思路

注意掌握结构简式与结构式、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表示方法及区别;

A乙酸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羧基,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羧基;

B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

C硫原子显电中性,核内质子数应等于核外电子数;

D水是弱电解质,微弱电离,不能使用等号;

易错点

电子式、化学式或化学符号及名称的综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5.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向稀HNO3中加入铜粉产生气体:Cu + 4H+ + 2NO3 - === Cu2+ + 2NO2↑ + H2O

B向H2SO4溶液中加入Ba(OH)2产生沉淀:SO42- + Ba2+ === BaSO4

C向Ca(C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制取HClO:2ClO- + H2O+ CO2 ===HClO+ CO32—

D向水中加入金属钠产生气体:2Na + 2H2O === 2Na+ + 2OH+ H2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稀HNO3中加入铜粉产生NO气体,反应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故A错误;

B除了生成沉淀以外,还发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正确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2H++SO42-=BaSO4↓+2H2O,故B错误;

C次氯酸钙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不会生成碳酸钙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ClO-+CO2+H2O=HCO3-+HC1O,故C错误;

D将金属钠加入水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离子反应方程式

解题思路

A稀HNO3中加入铜粉产生NO气体;

B除了生成沉淀以外,还发生酸和碱的中和反应;

C通入过量CO2,反应最终生成碳酸氢根;

D钠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将金属钠加入水中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易错点

氧化还原反应配平、不同反应物浓度对应产物不同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6. 下图为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子由Zn极流向Cu极

B此装置能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

C取出盐桥,电流表指针不再偏转

D该装置的总反应:Zn + Cu2+ === Zn2++ Cu

正确答案

B

解析

A原电池工作时,电流由正极铜极流经电流计流向锌极,电子由负极Zn极流向正极Cu极,故A正确;;

B此装置为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电解池才能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B错误;

C取出盐桥,不能形成闭合回路,导电物质不能继续定向流动,故电流表不再偏转,故C正确;

D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故D正确,故选B。

考查方向

电化学

解题思路

该原电池中,锌易失电子作负极,铜作正极,负极上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正极上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电池反应式为Zn+Cu2+=Zn2++Cu,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铜沿导线流向锌,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据此分析解答。

易错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可以大量共存的是(    )

A含ClO的溶液中: H+、K+、Br、I

BpH=1的溶液中: NH4+、Ba2+、CO32-、NO3

C在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中: Mg2+、HCO3、SO42-、Cl

D在                 的溶液中: Na、K、CH3COO、NO3

正确答案

D

解析

A离子之间不反应,但Cl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能氧化Br、I,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碳酸为弱酸,CO32-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大量存在,故B错误;

CAl为两性物质,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既可能是强酸也可能是强碱溶液,但是HCO3为酸式酸根,强酸强碱环境中都不能大量存在,故C错误;

Dc(OH-)/c(H+)=10-12的溶液中c(OH-)远远小于c(H+),溶液呈酸性,这几种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离子反应

解题思路

A ClO-在酸性环境中具有氧化性;

B碳酸为弱酸,CO32-不能在酸性环境中大量存在;

C Al为两性物质,HCO3为酸式酸根,强酸强碱环境中都不能大量存在;

D c(OH-)/c(H+)=10-12的溶液中c(OH-)远远小于c(H+),溶液呈酸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不反应的能大量共存;

易错点

离子共存问题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1. 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对应所得到的结论均正确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A

解析

氯水可氧化KI生成碘单质,碘易溶于四氯化碳形成紫色溶液,故A正确;

Fe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铁,加入过量的Fe粉,Fe继续和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故B错误;

等浓度的HCl与CH3COOH,HCl完全电离,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大,所以pH小,但题中没有明确二者浓度的关系,故C错误;

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pH越大,说明越易结合氢离子,则HSO3-结合H+的能力比SO32-的弱,故D错误;

考查方向

实验评价

解题思路

氯水可氧化KI生成碘,碘易溶于四氯化碳;

加入过量的Fe粉,Fe继续和硝酸铁反应生成硝酸亚铁;

等浓度的HCl与CH3COOH,HCl完全电离,pH小;

阴离子水解程度越大,溶液pH越大,说明越易结合氢离子;

易错点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3. 在一定体积的1L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CO2(g)+H2(g)      CO(g)+ 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生成CO和H2O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加压、增大H2浓度和加入催化剂都能提高CO2的转化率

C830℃达平衡后,再充入1.0 mol H2,K值增大,平衡正向移动

DD. 830℃时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为1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解题思路可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选项错误;

B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加压和加入催化剂都不能提高CO2的转化率,故B错误;

K值只与温度有关,跟反应物和生成物的量没有关系,故830℃达平衡后,再充入1.0 mol H2,K值不变,故C错误;

 由表知,830℃时反应CO(g) + H2O(g)     CO2(g) + H2(g)的平衡常数为1.0,故D选项正确,故选D。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

解题思路

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可逆反应,压强只改变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平衡移动,根据表格知,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说明升高温度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据此解答。

易错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2. 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将①中溶液滴入②中,预测的现象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B

C

D

正确答案

C

解析

先发生盐酸与NaOH的反应,然后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最后盐酸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则现象不合理,故A错误;

常温下,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则不能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现象不合理,故B错误;

草酸与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溶液褪色,现象合理,故C正确;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氧化铁沉淀,沉淀为红褐色,而非溶液为红褐色,故D错误,故选C。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题思路

先发生盐酸与NaOH的反应;

常温下,Al遇浓硝酸发生钝化;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产生沉淀,沉淀为红褐色;

易错点

实验装置综合

1
题型: 单选题
|
分值: 3分

14. 分别用浓度均为0.5mol/L NH3·H2O和NaOH溶液滴定20 mL 0.01mol/L Al2(SO4)3溶液,测得导电能力随溶液加入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曲线1代表滴加NaOH溶液的变化曲线

BC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和SO42—

Cb和d点对应的溶液均显酸性

Dbe段导电能力下降的原因是NH3·H2ONH4++OH,导致离子数目减少

正确答案

B

解析

A沉淀完全以后,氢氧化铝沉淀能溶解在氢氧化钠里,导电性持续增强;但不能溶解在氨水里,因此曲线1代表滴加氨水的变化曲线,故A错误;

B由A选项解析知,曲线2代表滴加NaOH溶液的变化曲线,c点时铝离子沉淀完全,d点时氢氧化铝又溶解完全,故C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和SO42—,故B正确;

由解析B知,d点对应溶质为偏铝酸钠和硫酸钠的混合物,显碱性;b点对应的溶液溶质为硫酸铵,显酸性;故C错误;

be段导电能力下降的原因是NH3·H2ONH4++OH平衡正向移动,离子数目增大,但是离子浓度降低,故D错误;

考查方向

沉淀生成与溶解

解题思路

Al属于两性元素,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Al2(SO4)3遇碱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沉淀又能溶解在强碱里,不能溶解在弱碱里,据此回答。

易错点

两性物质的沉淀生成与溶解

简答题(综合题) 本大题共58分。简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合成路线如下:

请回答:

15.A为芳香烃,其结构简式为       

16.E 中含氧官能团名称为 ___________。

17. B→C 的反应类型为         

18. C → D的方程式为           

19. M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20.设计以A为原料,利用上述信息,合成高聚物的路线:        。( 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M与发生信息ii中反应得到高聚物P为,据此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羟基

解析

根据题目所给E的结构简式:,可知E中含氧官能团为羟基,故答案为:羟基。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M与发生信息ii中反应得到高聚物P为,据此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取代反应

解析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则由B到C发生的是苯环的硝基化反应,反应类型为取代,故答案为:取代反应。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M与发生信息ii中反应得到高聚物P为,据此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

故C → D的方程式为:         + NaOH+ NaBr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M与发生信息ii中反应得到高聚物P为,据此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由D还原产物的结构,可知D为,逆推可知C为,B为结合A的分子式,可知A为转化得到F,结合反应条件知,F含有醇羟基,G含有醛基,根据F分子式得知-NH2被取代生成物F结构简式为:F转化得到G为:,H为G酸化后得到,H为;H转化得到K,结合反应信息i可知H中含有-CHO,反应后得到K为氨基酸:;K加热得到M,结合M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2分子K脱去2分子水生成M为,M与发生信息ii中反应得到高聚物P为,据此解答.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解析

可根据M → P的反应,逆向推导,需要得到高聚物,应先制备,再根据已知信息i推导出再前一步为苯乙醛→,即可依次推出→苯乙醛、,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有机物推断

解题思路

可根据M → P的反应,逆向推导,需要得到高聚物,应先制备,再根据已知信息i推导出再前一步为苯乙醛→,即可依次推出→苯乙醛、

易错点

有机物结构性质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烟气的脱硫(除SO2)和脱硝(除NOx)都是环境科学研究的热点。工业上可以通过氧化还原法或尿素法进行脱硫和脱硝。

26.氧化还原法脱硝。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法脱硝原理如下图所示:

① 该法脱硝的还原剂是        

② 已知:N2(g)+O2(g) === 2NO(g)     ΔH =+180.6kJ/mol

N2(g)+3H2(g) === 2NH3(g)     ΔH =-92.4kJ/mol

2H2(g)+O2(g) === 2H2O(g)    ΔH =-483.6kJ/mol

则4NO(g)+4NH3(g)+O2(g) === 4N2(g)+6H2O(g);    ΔH         kJ/mol

③ 检验脱硝效果的重要指标是脱硝效率(脱硝过程中单位时间内NOx浓度变化占烟气初始浓度的百分比)。影响SCR系统脱硝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根据下图判断提高脱硝效率的最佳条件是         ;氨氮比一定时,在370o~400oC范围内,随温度的升高脱硝效率增大,其可能的原因是      

27.尿素法脱硫脱硝。尿素[(NH2)2CO]湿法烟气脱硫脱硝过程表示如下:

① (NH4) 2SO4水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② 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2)2CO(aq)+H2O      NH2COONH4(aq)(ΔH<0),研究表明,增大溶液中NH2COONH4的浓度会使脱硫速率明显加快。因此在生产中常将温度控制在60oC左右,原因是:温度过低,该反应进行很慢,使溶液中NH2COONH4的含量较少;(请将原因补充完整)。

③ 烟气中的NOx与尿素直接反应进行脱硝。(NH2)2CO与 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水和无毒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NH3

②-1627.2

③温度400oC,氨氮物质的量比为1;催化剂在370o~400oC范围催化效果好,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解析

①反应中氨气中的N元素由-3价升高为0价,作还原剂被氧化;NOx中的N元素由+2x价降低为0价,作氧化剂被还原;故答案为NH3

②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合适的系数进行加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

N2(g)+O2(g) === 2NO(g)     ΔH =+180.6kJ/mol     a

N2(g)+3H2(g) === 2NH3(g)     ΔH =-92.4kJ/mol     b

2H2(g)+O2(g) === 2H2O(g)    ΔH =-483.6kJ/mol      c

4NO(g)+4NH3(g)+O2(g) === 4N2(g)+6H2O(g)           d

c×3-b×2-a×2=d,ΔH4=3ΔH3-2ΔH2-2ΔH1=-1627.2 kJ/mol;故答案为-1627.2;

③由图知,氨氮物质的量比一定时,400℃条件下的脱硝效率最高,而温度固定为400℃时,随着氨氮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又减小,在比值为1的时候达到最大,催化剂在370o~400oC范围催化效果好,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故答案为:温度400oC,氨氮物质的量比为1;催化剂在370o~400oC范围催化效果好,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解题思路

①反应中氨气中的N元素由-3价升高为0价,被氧化;NOx中的N元素由+2x价降低为0价;②根据盖斯定律,利用已知热化学方程式乘以合适的系数进行加减,反应热也乘以相应的系数进行相应的计算;③由图知,氨氮物质的量比一定时,400℃条件下的脱硝效率最高,而温度固定为400℃时,随着氨氮物质的量比的增大,脱硝效率先增大后又减小,在比值为1的时候达到最大;催化剂在370o~400oC范围催化效果好,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

易错点

化学平衡的调控作用、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NH4+ ) >c(SO42- ) > c(H+ ) >c(OH- )

②温度过高,平衡逆移,也会使生成的NH2COONH4浓度下降

(NH2)2CO+NO+NO2===2N2+2H2O+CO2

解析

①(NH42SO4为强酸弱碱盐,铵根离子水解显酸性,水解离子反应为NH4++H2O⇌NH3.H2O+H+,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为c(NH4+)>c(SO42-)>c(H+)>c(OH-);故答案为:NH4++H2O⇌NH3.H2O+H+;c(NH4+)>c(SO42-)>c(H+)>c(OH-);

②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2)2CO(aq)+H2O      NH2COONH4(aq)(Δ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不能过高,故答案为:温度过高,平衡逆移,也会使生成的NH2COONH4浓度下降;

③尿素[CO(NH22]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依据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O+NO2+CO(NH22=2H2O+CO2+2N2;故答案为:NO+NO2+CO(NH22=2H2O+CO2+2N2

考查方向

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

解题思路

①(NH42SO4为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显酸性;②尿素溶液中存在如下反应:(NH2)2CO(aq)+H2O      NH2COONH4(aq)(ΔH<0),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不能过高;③尿素[CO(NH22]与NO、NO2三者等物质的量反应生成氮气、二氧化碳和水,依据原子守恒书写化学方程式。

易错点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杀菌消毒剂,也常用来漂白织物等。以下是生产NaClO2·3H2O粗产品的工艺流程图:

28.NaClO2中Cl的化合价是        ;根据化合价推测NaClO2具有        性。

29.反应①中离子方程式是        ;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ClO2气体,消耗SO2         g。

30.反应②“电解”中,将二氧化氯气体通入_______(填“阴极”或“阳极”)室获得亚氯酸根。

31. 反应③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该反应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32.亚氯酸钠(NaClO2)在溶液中可生成ClO2、HClO2、ClO2-、Cl- 等,其中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但ClO2是有毒气体。经测定,25℃时各组分含量随pH变化情况如图所示(Cl没有画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a.亚氯酸钠在碱性条件下较稳定

b.NaClO2溶液中,c(Na+)/c(ClO2-) = 1

c.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为3

d.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当pH>6时,

溶液中主要反应是:ClO2- + H+ === HClO2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3;氧化性、还原性

解析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钠元素的化合价为+1,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亚氯酸钠(NaClO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2=0,解答x=+3,既不是最高价也不是最低价,因此NaClO2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故答案为:+3;氧化性、还原性。

考查方向

化学式的计算

解题思路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解答。

易错点

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lO3+ SO2   === SO42—+ 2ClO2(或2ClO3+ SO2 + 2H+=== 2HSO4+ 2ClO2)32 g

解析

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3-+SO2=2ClO2+SO42-;对应ClO2与S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所以每生成22.4 LClO2气体,消耗0.5molSO2,质量为32g;故答案为:2ClO3-+SO2=2ClO2+SO42-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综合

解题思路

ClO2发生器中NaClO3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lO2和Na2SO4.据此解答。

易错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阴极

解析

反应物ClO2中Cl元素为+4价,而生成物NaClO2中Cl元素为+3价,故Cl元素发生了还原反应,应在电解池阴极进行该反应,故答案为:阴极。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综合

解题思路

NaClO2中Cl元素为+3价,ClO2中Cl元素为+4价,发生了还原反应。

易错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2ClO2 + H2O2 + 2NaOH === 2NaClO2 + 2H2O + O1 : 2

解析

根据题目信息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根据流程信息可知,有ClO2→NaClO2,Cl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2ClO2 + H2O2 + 2NaOH === 2NaClO2 + 2H2O + O2,该反应中还原剂为H2O2,氧化剂为ClO2,物质的量之比为1 : 2,故答案为:2ClO2 + H2O2 + 2NaOH === 2NaClO2 + 2H2O + O1 : 2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综合

解题思路

根据题目信息并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判断反应物、生成物.根据流程信息可知,有ClO2→NaClO2,Cl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则H2O2必定被氧化,有氧气产生,据此书写方程式。

易错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a d

解析

a.由图可以得出:碱性条件下ClO2-浓度高,即在碱性条件下亚氯酸钠较稳定,故a正确;

b. 次氯酸为弱酸,对应的Na盐会发生水解反应, c(Na+)/c(ClO2-) > 1;故b错误;

c.考虑二氧化氯是有毒气体,浓度高时不宜使用,故pH应该为4-5,此时,二氧化氯浓度较低,且亚氯酸浓度不是很低,使用最佳,故c错误;

d. pH>6时,由图可知,溶液中主要含ClO2-,则往NaClO2溶液中滴入稀盐酸,溶液中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O2-+H+═HClO2,故d正确;故选ad。

考查方向

制备实验综合

解题思路

a.由图可以得出:碱性条件下ClO2-浓度高;b.次氯酸为弱酸,对应的Na盐会发生水解反应;c.根据题意:HClO2和ClO2都具有漂白作用,结合图中HClO2和ClO2的浓度大小来确定使用该漂白剂的最佳pH;d.pH>6时,由图可知,溶液中主要含ClO2-

易错点

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1分

研究和解决二氧化碳捕集和转化问题是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自然界中碳循环如下图所示:

21.在海洋中化石燃料转化为地质碳酸盐的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类型有          

22.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同时,还能把光能转化为           能。

23.化石燃料最终转化为CO2,要使化石燃料充分燃烧,需测定煤或石油中的含碳量:将a 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 ( CO2、SO2、NO2、N2、O2 ) 中CO2的含量。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所用试剂均过量):

① 混合气体通过A和B的目的是             

② 装置D的作用是               

③ 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           

④ 用x mol/L HCl溶液滴定装置C中过量的Ba(OH)2,消耗y mLHCl溶液,a g样品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列出计算式)。

24.用稀氨水喷雾捕集CO2最终可得产品NH4HCO3。在捕集时,气相中有中间体 NH2COONH4(氨基甲酸铵)生成。现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恒容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分别在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NH2COONH4(s)  2NH3(g) + CO2(g)。实验测得的有关数据见下表。  ( t1 < t2 < t3 )

① 在15℃,用 NH3 的浓度变化表示 0~t1 时间段的反应速率为:          

② 能证明该反应在t2时刻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选填字母)。

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b.容器内 NH3、CO2物质的量比为 2 : 1

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      d.生成CO2的速率与消耗NH3速率相等

25.用一种钾盐的酸性水溶液作电解质,CO2电催化还原为碳氢化合物(其原理见下图)。铂电极是          (填“阴”或“阳”)极;在铜极上产生乙烯的电极反应式是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裂解反应

解析

由自然界中碳循环图可知,海洋中化石燃料首先经过裂解生成甲烷、乙炔、甲醇等有机物,然后经过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和氧化钙反应生成地质碳酸盐。故整个过程发生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裂解反应,故答案为:化合反应、氧化反应、裂解反应。

考查方向

化合物基本转化

解题思路

由自然界中碳循环图可知,海洋中化石燃料首先经过裂解生成甲烷、乙炔、甲醇等有机物,然后经过氧化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又和氧化钙反应生成地质碳酸盐。

易错点

有机物、无机物转化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化学

解析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糖类等有机物,有机物作为化学能的储存介质保留在绿色植物体内。故光合作用是把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同时,还能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故答案为化学。

考查方向

化合物基本转化

解题思路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糖类等有机物,有机物作为化学能的储存介质保留在绿色植物体内。

易错点

有机物、无机物转化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除去SO2、NO2,防止对Ba(OH)2吸收CO2造成干扰

②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C,造成测碳量产生误差。

将装置A、B中的气体赶入装置C中,确保CO2被完全吸收

解析

①测定煤或石油的含碳量:将a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CO2、SO2、NO2、N2)中CO2的含量,活性二氧化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二氧化硫为硫酸,氧化二氧化氮为硝酸;故混合气体通过A和B的目的是除去SO2、NO2,防止对Ba(OH)2吸收CO2造成干扰;

②装置D中装有氢氧化钡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其进入装置C中;故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CO2进入装置C,造成测碳量产生误差;

③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装置B中完全吸收;故实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其目的是将装置A、B中的气体赶入装置C中,确保CO2被完全吸收;

氢氧化钡溶液中含氢氧化钡物质的量为bmol,用来吸收二氧化碳的氢氧化钡物质的量=b mol-1/2xy×10-3mol,CO2+Ba(OH)2=BaCO3↓+H2O二氧化碳物质的量=bmol-1/2xy×10-3mol,样品(ag)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b−1/2xy×10−3)mol×12g/mol/ag=故答案为: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

解题思路

①测定煤或石油的含碳量:将ag的样品进行充分燃烧,测定所得气体(CO2、SO2、NO2、N2)中CO2的含量,活性二氧化锰、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具有氧化性,可以二氧化硫为硫酸,氧化二氧化氮为硝酸;

②装置D中装有氢氧化钡溶液,其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防止其进入装置C中;

③验结束后,还需要向装置中通入N2,把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全部赶入装置B中完全吸收;

用xmol/L HCl溶液滴定装置B中过量的Ba(OH)2,消耗ymLHCl溶液,氢氧化钡总量减去被盐酸滴定消耗的物质的量,依据氢氧化钡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钡沉淀和水的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

易错点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 6×10-3/t1mol/(L·min) ②a c

解析

①根据表中温度对生产气体的浓度的影响分析;根据v=△c/t= 2*310-3/t1=6×10-3/t1mol/(L·min);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NH2COONH4(s)⇌2NH3(g)+CO2(g),反应物无气体,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a.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表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正确;b.容器内 NH3、CO2物质的量比为 2 : 1,由于方程式中NH3、CO2系数比为2:1,因此容器内 NH3、CO2物质的量比始终为为 2 : 1,故b错误;c.容器内气体的质量不再变化,表明不在生成NH3和CO2,故c正确;d.由于方程式中NH3、CO2系数比为2:1,但是生成CO2的速率与消耗NH3速率相等,则表明反应未达到平衡,故d错误;故答案为ac。

考查方向

化学平衡专题

解题思路

①根据表中温度对生产气体的浓度的影响分析;根据v=

计算;

②根据反应方程式NH2COONH4(s)⇌2NH3(g)+CO2(g),反应物无气体,正反应方向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易错点

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阳  2CO2 + 12H+ + 12e-===C2H4 + 4H2O

解析

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水被氧化生成氧气;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所以其电极反应式为:2CO2+12H++12e-=CH2=CH2+4H2O,故答案为:阳;2CO2+12H++12e-=CH2=CH2+4H2O.

考查方向

电化学

解题思路

二氧化碳生成乙烯为还原反应,在阴极上二氧化碳得电子生成乙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水被氧化生成氧气。

易错点

电解原理

1
题型:简答题
|
分值: 12分

工业上常用电解氯化亚铁的方法获得氧化剂,吸收有毒的气体。某小组同学欲探究1 mol/L FeCl2溶液的电解产物。

33.在配制1 mol/L FeCl2溶液时,通常加入少量稀盐酸和铁粉,其原因是       

34.甲同学预测电解FeCl2溶液现象:阳极和阴极分别有气泡生成。阳极的气体可能是       

35.设计实验Ⅰ验证上述猜测。实验装置和现象如下:

已知:Fe(OH)3开始沉淀时pH=1.5, 完全沉淀时pH=2.8

甲同学取阳极附近浑浊液于试管中,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滴加少量盐酸后,溶液变成        色,说明阳极未发现        生成,产物是Fe(OH)3

36.乙同学推测阴极未产生气体的原因可能与溶液的酸性强弱有关,设计如下对比实验:

电解不同pH 的1 mol/L FeCl2溶液

由实验Ⅱ、Ⅲ得出的结论是          

37.实验Ⅰ、Ⅱ和Ⅲ均未观察到Cl2产生,乙同学继续实验探究,猜测可能是电压对实验实验的影响,设计对比实验如下:

不同电压下电解1 mol/L FeCl2溶液

①实验Ⅴ中阳极产生的Cl2将Fe2+氧化为Fe3+。有关反应方程式是      

②实验Ⅳ和Ⅴ中,阴极都有镀层出现,阴极的电极反应式是    

38.根据Ⅰ~Ⅴ实验探究,电解时影响离子放电顺序的因素有(写出两点):     

第(1)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Fe2++2H2O     Fe(OH)2+2H+ 加入HCl溶液,抑制水解;2Fe3++ Fe === 3Fe2+ 防止Fe2+被氧化(或加酸抑制Fe2+水解,加Fe粉防止Fe2+氧化)

解析

氯化亚铁溶液中水解,亚铁离子易被氧化,配制溶液时抑制水解,防止氧化,用FeCl2固体配制FeCl2溶液时需再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和盐酸,故答案为:Fe2++2H2O     Fe(OH)2+2H+ 加入HCl溶液,抑制水解;2Fe3++ Fe === 3Fe2+ 防止Fe2+被氧化(或加酸抑制Fe2+水解,加Fe粉防止Fe2+氧化)

考查方向

盐类的水解

解题思路

氯化亚铁溶液中亚铁离子易水解,亚铁离子易被氧化,配制溶液时抑制水解,防止氧化;

易错点

盐类水解的应用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Cl2

解析

电解反应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质中的离子种类有:Fe2+、H+、Cl-、OH-,能被氧化生成的气体只能是Cl2或O2,又由于OH-的电极电位及过电位比Cl-的高,因此阳极产生的气体为Cl2,故答案为Cl2

考查方向

电化学

解题思路

电解反应中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溶质中的离子种类有:Fe2+、H+、Cl-、OH-,能被氧化生成的气体只能是Cl2或O2,根据氧化性强弱或电极电位来判断反应顺序。

易错点

电解过程溶质离子反应顺序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红;Cl2

解析

已知:Fe(OH)3开始沉淀时pH=1.5, 完全沉淀时pH=2.8,而电解液pH=4.9,则能将Fe3+完全沉淀;阳极附近溶液逐渐变浑浊,颜色变成黄绿色;最终石墨电极表面附有少量红褐色固体,表明生成的氯气将Fe2+氧化为Fe3+,溶液pH过高,Fe3+又完全沉淀为Fe(OH)3,故滴加KSCN溶液,没有明显变化,但是滴加少量盐酸后,Fe(OH)3沉淀溶解形成Fe3+,Fe3+遇KSCN溶液显红色;故答案为:红;Cl2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已知:Fe(OH)3开始沉淀时pH=1.5, 完全沉淀时pH=2.8,而电解液pH=4.9,则能将Fe3+完全沉淀;阳极附近溶液逐渐变浑浊,颜色变成黄绿色;最终石墨电极表面附有少量红褐色固体,表明生成的氯气将Fe2+氧化为Fe3+,溶液pH过高,Fe3+又完全沉淀;阴极析出固体为金属Fe,据此回答。

易错点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第(4)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阴极在酸性较强时,H+优先于Fe2+放电

解析

实验Ⅱ和实验Ⅲ电解液pH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实验现象差别较大,实验Ⅱ中阳极黄绿色,少量浑浊,说明产生了少量Fe(OH)3沉淀,阴极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镀层,说明Fe2+被还原为Fe单质,而H+未发生还原反应;实验Ⅲ中阳极黄绿色,无浑浊,说明有氯气产生,但是没有Fe(OH)3沉淀生成,阴极有气泡产生但是电极表面无镀层,说明H+发生还原反应而Fe2+未被还原,即pH影响了溶质离子的放电次序,故答案为:阴极在酸性较强时,H+优先于Fe2+放电。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实验Ⅱ和实验Ⅲ电解液pH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实验现象差别较大,实验Ⅱ中阳极黄绿色,少量浑浊,说明产生了少量Fe(OH)3沉淀,阴极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镀层,说明Fe2+被还原为Fe单质,而H+未发生还原反应;实验Ⅲ中阳极黄绿色,无浑浊,说明有氯气产生,但是没有Fe(OH)3沉淀生成,阴极有气泡产生但是电极表面无镀层,说明H+发生还原反应而Fe2+未被还原,而据此回答。

易错点

不同离子放电次序的影响因素

第(5)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①Cl2 + 2Fe2+===2Fe3+ + 2Cl

②Fe2+ + 2e===  Fe

解析

①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规则写出:Cl2 + 2Fe2+===2Fe3+ + 2Cl;②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镀层出现说明生成了金属Fe,即Fe2+在阴极发生放电反应:②Fe2+ + 2e=== Fe,故答案为:①Cl2 + 2Fe2+===2Fe3+ + 2Cl;②Fe2+ + 2e=== Fe。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①依据电解原理,氯离子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氯气,氯气具有氧化性氧化亚铁离子生成铁离子,依据氧化还原反应书写规则写出;②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有镀层出现说明生成了金属Fe。

易错点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第(6)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

正确答案

电压、溶液的酸碱性(浓度)

解析

由实验Ⅱ、Ⅲ和实验I对比发现,实验Ⅱ和实验Ⅲ电解液pH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实验现象差别较大,实验Ⅱ中阳极黄绿色,少量浑浊,说明产生了少量Fe(OH)3沉淀,阴极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镀层,说明Fe2+被还原为Fe单质,而H+未发生还原反应;实验Ⅲ中阳极黄绿色,无浑浊,说明有氯气产生,但是没有Fe(OH)3沉淀生成,阴极有气泡产生但是电极表面无镀层,说明H+发生还原反应而Fe2+未被还原,即pH影响了溶质离子的放电次序;实验Ⅳ和Ⅴ中电解电压不同,反应现象差别较大,说明电压也对电解有较大影响;故答案为:电压、溶液的酸碱性(浓度)。

考查方向

化学实验设计

解题思路

由实验Ⅱ、Ⅲ和实验I对比发现,实验Ⅱ和实验Ⅲ电解液pH不同,其他条件均相同,但是实验现象差别较大,实验Ⅱ中阳极黄绿色,少量浑浊,说明产生了少量Fe(OH)3沉淀,阴极无气泡产生电极表面有镀层,说明Fe2+被还原为Fe单质,而H+未发生还原反应;实验Ⅲ中阳极黄绿色,无浑浊,说明有氯气产生,但是没有Fe(OH)3沉淀生成,阴极有气泡产生但是电极表面无镀层,说明H+发生还原反应而Fe2+未被还原,即pH影响了溶质离子的放电次序;实验Ⅳ和Ⅴ中电解电压不同,反应现象差别较大,说明电压也对电解有较大影响。

易错点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点击 “立即下载”

即可下载本试卷,含解析哦

知道啦